[爆卦]美國棒棒腿可以吃嗎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美國棒棒腿可以吃嗎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美國棒棒腿可以吃嗎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美國棒棒腿可以吃嗎產品中有2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4萬的網紅PTT Gossiping 批踢踢八卦板,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身為前RT(對,我轉職了)(RT=呼吸治療師) 我必須說,賈永婕的善心是在讓人感佩,光是想他一通一通電話募捐的情景,我都要忍不住紅眼眶… (對,我就是聽到救護車聲也會不小心哭出來的人) #但與此同時不免擔憂 我不擔心人力,因為就算忙不過來還是有很多住院醫師和護理師會對我們伸出援手。 我不擔心...

美國棒棒腿可以吃嗎 在 世界辦公室? 心靈成長| 自由遠端工作 | 創業斜槓故事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7 17:46:40

總覺得人生卡卡嗎?嘗試一下新事物吧❤️ 📍Indian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交換學生 #交換學生生活 #大學生 👉🏻近期是大學生準備開學、出國交換的時期,分享學妹 @missamylinnnn 的美國交換生活收穫,以下為她的分享: 🔊近有一個學妹即將出國...

美國棒棒腿可以吃嗎 在 自炊食代極光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12-03 15:38:24

極光追劇美食- 韓式醬料炸雞 大家最近在追甚麼劇? 「后翼棄兵」追完了,on 檔的正是 「Start-up 我的新創時代」,也曾試著看「極主道夫」,但老的玉木宏以及亂七八糟的布景和劇情,我實在看不下去。 「Start-up 我的新創時代」是秀智、南柱赫、金萱虎和演技超好的國民媽媽金海淑主演。因...

美國棒棒腿可以吃嗎 在 四個PGG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4-04 10:30:01

最近小編很常看到推薦束腰相關的貼文或是動態,內容真的是把束腰說得好棒棒呢!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那些說我們不懂所以會亂講的人聽好!小編不只親身體驗過,還查閱了文獻資料、美國整型外科醫學會ABCS的聲明等,今天就是要用醫學角度來擊破這個謊言。 . 首先澄清一下,這邊所謂的束腰並不是指訓練時戴的腰帶,...

  • 美國棒棒腿可以吃嗎 在 PTT Gossiping 批踢踢八卦板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6-15 23:27:53
    有 415 人按讚

    『身為前RT(對,我轉職了)(RT=呼吸治療師)
    我必須說,賈永婕的善心是在讓人感佩,光是想他一通一通電話募捐的情景,我都要忍不住紅眼眶…
    (對,我就是聽到救護車聲也會不小心哭出來的人)

    #但與此同時不免擔憂

    我不擔心人力,因為就算忙不過來還是有很多住院醫師和護理師會對我們伸出援手。

    我不擔心他們會累,因為我知道他們就算累也會堅守崗位直到交班完成。

    有人說這東西裝上去了又不用調整,我也不擔心他們會因此懈怠,因為RT對心肺的了解已經到了刁鑽至極的程度了,他們使用了一個東西就會極盡所能的發揮它完整的療效。

    那我到底在擔心什麼?
    【#我擔心他們暴露在更高的感染風險】

    可能有人要說,這東西有研究,感染風險比氧氣鼻導管(cannula)還要低,怕個屁?

    https://i.imgur.com/XOU2H0N.jpg
    廠商做出來的研究如此完美,這根本是窮擔心!

    首先~#我們有足夠的時間人力去衛教病患嗎?
    使用這個東西要戴口罩;
    咳嗽的時候也不可以把口罩拿下來;
    口罩濕掉了就要更換口罩;
    不可以拉扯脆弱的管路不然就會破損漏氣;
    不可以把嘴巴打開,要用鼻子呼吸;
    不可以因為加濕加熱的氣體太悶熱就把它拿掉暫停使用…(真的很悶,我被屁孩病人拒絕吵鬧過無數次)(小孩子不懂事我不怪他,我自己戴過也不喜歡)
    諸如此類的衛教,#我們有時間告訴病患,#並且有時間監督,#並且病患在極度不舒服的情況下還學習力100分嗎?
    我感到懷疑…非常懷疑。

    #如果病患沒辦法好好遵守衛教內容,#那麼所謂高流量的氣流就會以每分鐘40-60公升的流速,#沖刷病人的呼吸道,#帶著飽和濕度混合水蒸氣,#瀰漫整個病室。
    註:一般氧氣鼻導管的流速是2~6L/min
    一般氧氣面罩的流速是5-8L/min
    non-rebreathing面罩最高也才開到15L/min
    並且以上兩種面罩皆不會直接沖刷呼吸道,而是要靠病人自主呼吸含較高濃度氧氣的空氣。

    請問這個情況下,我還期待結果會如同研究般樂觀完美嗎?

    #我真心的擔心他們…
    真心的希望基礎建設(負壓等等)和醫院人力管理可以趕快完善,才不會有了米卻沒鍋子煮飯。

    ===========================
    再來(跳一下),我還覺得疑惑。

    也許脫離臨床跟不上時代,我不知道為何會想要買airvo這台機器?

    在醫院,加護病房每個病床的床頭牆上都會有至少兩組的空氣和氧氣氣源(O2 & air piping)
    https://i.imgur.com/cuyVJx3.jpg

    為什麼會選擇使用AIRVO這種含有空壓機和潮濕加熱器的組合機器,然後再另外接牆上的氧氣,然後機器沒有蓄電,電源被踢掉了就會直接沒風,沒有蓄電功能的這種居家型的呼吸器呢?
    https://i.imgur.com/fvOHR9F.png

    也許有的比較舊的醫院,一般病房只有氧氣氣源,並沒有空氣氣源,這是我唯一能想到的合理解釋了…但確診病患,如此血氧不穩定的狀態,真的會放在只有一個氧氣氣源的普通一般病房嗎?

    還是說他們要依賴機器的警報來監測管路有沒有凹折,氣流有沒有穩定?除非病人意識已經昏迷,沒辦法訴說,但血氧機與EKG monitor的警報不是在病人有生命徵象改變的第一時間就會告訴你了嗎?airvo的警報沒辦法連結到ICU護理站的中央監測系統,但生命徵象的可以呀!

    另外,在機器缺乏的情況下,我們如果有病人不需要這台機器了,當然希望可以馬上轉給下一個需要的人使用,但airvo這台機器不行,氣體在機器內部會經過一些無法更換的部件,所以這台機器卸機之後必須經過一連串的自潔步驟、烘乾,確保沒有傳染疑慮了才可以轉手給下一個人使用,這不是超級麻煩的嗎?
    https://i.imgur.com/vVCQ4cn.jpg
    機器烘乾中~

    說到這裡,你一定覺得我到底在為反對而反對什麼,儘管有如此多的缺點,但HFNC就是棒棒就是要用阿!

    其實你有更好的選擇(乾我好適合當廠商)

    https://i.imgur.com/xI0Sh9K.jpg
    這是只能在醫療機構使用HFNC的方式(Optiflow)
    *連接中央氣源,不用怕空壓機故障掛點需要維修
    *用完,整套管路直接丟棄,外觀消毒即可馬上使用
    *潮濕加熱器是每一台呼吸器的標配,氾濫到不行,如果壞掉隨時有備品可以用(型號MR850)
    *有機械式的氧氣混合裝置(O2 blender)可以調整精確的氧氣濃度,不用像airvo一邊調氧氣流量一邊看他監測的氧氣濃度數字有沒有變動,節省人力(而且blender這東西真的超級超級難壞掉的)
    *便宜,很便宜,就是比airvo便宜

    那為什麼品牌一樣是費雪派克,廠商不讓賈永婕買這種或是兩種混搭呢?
    我只能想到一個善良合理的解釋,
    是不是這套拋棄式管路型號停產了?
    我離開醫學中心3年了也許物是人非。
    也許有人會嫌我老派,守舊不用新型機器
    不過一樣的錢可以買到更多一樣好用的機器,我這人就是貪小便宜喜歡效益最大化(嬸味都出來了)

    .

    好,以上就是我心中盤旋了兩天的事,跟大家分享一下,謝謝大家有耐心看到這邊。

    啊啊對了,
    我看到有個人fb的貼文解釋為何他們稱HFNC是救命神器
    https://i.imgur.com/sKgpHUq.jpg

    其實還有一個超棒的救命神器
    可以讓你就算到了必須插管使用侵襲性呼吸器的情況,也可以吃飯、喝水、說話,還可以接著呼吸器讓你不會喘甚至不用自己呼吸哦!

    氣切管就是如此巨神兵一樣的存在~

    人家美國人急性呼吸衰竭插管超過兩個禮拜後用氣切養病半年後拿掉氣切還是一尾活龍

    大家有機會的話也要試試看唷揪咪
    (不好笑不要嗆我嗚嗚)

    我最後的臨床職業是居家呼吸治療師,很多可愛的病患用氣切還可以啃雞腿,可以暫時脫離呼吸器去國小走操場(疫情前),還可以跟老伴互相鬥嘴皮(其實是中氣十足的冊…),請大家不要因為不捨,而犧牲了插管的親人最後能有點生活品質的機會。

    嘴巴插著一根吸管(氣管內管)半年跟脖子開個洞,我會選後者,也就是氣切,至少我的嘴巴可以有尊嚴的閉起來,不會翻個身口水就流了整個枕頭頭髮都是…

    我真的太多話了,對不起
    真的講完了,下台一鞠躬』

    [問卦] Re: [新聞] 救命神器要來了!賈永婕2天募到6804萬 火速送HFNC到各大醫院 https://disp.cc/b/163-dHFp |新聞原文 https://www.facebook.com/PttGossiping/posts/2343305625807088
    #強化三級警戒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COVID19 #COVID2019

  • 美國棒棒腿可以吃嗎 在 自炊食代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1-30 20:00:01
    有 488 人按讚

    極光追劇美食- 韓式醬料炸雞

    大家最近在追甚麼劇?

    「后翼棄兵」追完了,on 檔的正是 「Start-up 我的新創時代」,也曾試著想要看「極主道夫」,但老的玉木宏以及亂七八糟的布景和劇情,我實在看不下去。

    「Start-up 我的新創時代」是秀智、南柱赫、金萱虎和演技超好的國民媽媽金海淑主演。因為編劇和人設的關係,網路上一片批評和韃伐男主和男二的角色設定有問題,理科阿宅男主似乎成了史上最弱的男主。但我還是覺得這齣戲不失溫馨與清新,題材新穎,演員組合很賞心悅目。

    私心以為編劇很細膩地想要表現男一男二在天賦、個性和起初財力上的反差,以鋪陳之後男主遇到心儀的女主,在愛情與創業中成長的心路歷程。像上周末的13/14集,男主角大器晚成的表現,展現了新高度。如同達美奶奶跟達美說的:「妳是波斯菊,現在還是春天,只要妳耐心等待,妳將是秋天開得最美的花,所以別太心急。」

    被韓劇吸引的,決不是只有華麗的演員陣容、場景,其中最讓人驚喜的是劇情的前後呼應,令人感到讚嘆感動或恍然大悟的埋梗。

    今天要介紹的,正是出現在第一集,在第十二集中破梗的醬料炸雞。炸雞和啤酒幾乎在每一齣韓劇都會出現,炸雞+啤酒,已然成為韓國國民美食。但為什麼我獨獨提到這部戲的炸雞呢?戲裡幾乎沒有秀出炸雞的畫面,只有女主角爸爸提著印著醬料炸雞的塑膠袋,最後在公車斷氣的場景,但炸雞卻是女主心理最溫暖的食物。蘊含其中是爸爸對女兒,以及女兒對爸爸的心意,讓我幾度落淚。

    劇透–以下有雷
    ☆☆☆☆☆☆☆☆☆☆

    第一集- 新創
    場景拉回到15年前,徐達美和徐仁才是姊妹,情同摯友。爸爸(徐菁明)和媽媽(車雅賢)常常吵架,起因於爸爸在社畜公司上班20年了,卻仍懷抱著想進入未來世界做準備的創業點子而想要辭職,但媽媽說爸爸這樣做只會讓女兒們餓死,最後只有以離婚證書交換辭職書。

    姊姊仁才跟著媽媽離開,妹妹達美跟著爸爸。爸爸開始創業,努力了一年終於可以拿到資金,其中最欣賞他的正是SH創投,執行長尹善學,也就是未來女兒徐達美加入Sand box 沙盒創投的負責人。
    沙盒創投的由來跟女主也是有淵源的,主要因為達美父親曾向尹善學曾提到,如果有一個創業場域可以像是為了保護小朋友盪鞦韆掉落不受傷而設立的沙坑,那就太好了,沙盒創投的成立正是希望創業者即使創業失敗也不要受傷。
    媽媽帶著姐姐離開,爸爸拼命工作即將拿到投資的當天,姊妹也剛好相約見面。

    仁才(姐姐):「我就討厭那樣,為什麼要拼命討生活,不能活著就好嗎?」

    「繼父讓我感到生活很容易啊,要吃自助餐、去旅行、買衣服都很容易,甚至連留學都是一件小事。」「可是妳看爸,領薪水的日子只買炸雞回來,我們還得假裝非常好吃,吃得很開心的樣子,妳不厭煩嗎?我已經膩了,光聞到那油膩味就很討厭,煩死人了。」
    仁才跟達美說媽媽改嫁了,他們當天也要飛去美國了,以後她改姓叫元仁才,不再是徐仁才,也不再是姊姊了,達美忍不住抓住仁才,兩姊妺推打了起來。

    爸爸打電話給正哭泣的達美,說拿到投資了,要她別哭了,達美說:「我沒有哭,只是炸雞,我想吃炸雞。」之後就是父親提著倒臥在公車上過世的場景。(因為他當天早上被車子撞,以為沒事未就醫。)

    第十二集- 併購聘用

    尹善學在沙盒創投跟達美相認,敘述15年前與達美父親在投資會後的閒聊,說:「我很喜歡(沙盒)這個故事,甚至創造這地方,只不過要對他表達心意很不容易啊~當時他成功拿下合約,說要買炸雞,一定是想買好吃的炸雞給女兒吃」。達美終於知道父親的心意。

    ☆☆☆☆☆☆☆☆☆☆

    看到這,突然好想好想吃炸雞。

    叫過幾次uber eat,只有一家我覺得好吃,但是有時還是會吃到肉腥味。自己做其實很簡單。

    到市場買三節翅請老闆切成二節和棒棒腿,清洗擦乾後,在雞表面戳洞,再用薑汁、鹽和酒混拌醃製。如果冰箱有新鮮急凍結功能,醃漬
    時可以急冷一下,讓入味更快速,醃漬時間減半。這樣的雞比較鮮嫩沒有腥味。 https://goingto.tw/UTJMp

    {炸雞翅溫度與時間公式},請務必收藏!!
    將雞肉取出,均勻灑佈乾粉 (太白粉),不用等反潮,用160~170度油溫炸8 分鐘,取出,瀝油靜置5分鐘,再轉大火,用高溫炸3分鐘,炸好後瀝乾。

    再將煮好的醬料淋在雞翅上,趁熱享用。

    而吃不完炸雞可以放新鮮急凍結設定急凍,這樣一來復熱也不失美味喔。秘訣在於急凍時產生的冰結晶較小,會降低食材組織受損,所以吃起來會一樣juciy,外皮口感一樣酥脆。

    討喜的男二,雖奉奶奶之命寫信給達美,但仍文采飛揚:「把在一起的時光視為理所當然,不懂得珍惜,其實每一刻都是禮物,早知道他在的時候就對他好一點。」不僅觸動女主的心,也讓我深深地反思,讓我們把每一刻都當作禮物,不要有悔恨吧,此時此刻,珍惜愛我們的和我們愛的人。

    晚安。

    #自炊食代 #愛女冷凍食 #阿木補鐵餐 #極光家之味 #阿木的好好吃早餐 #極光飯糰課 #飯糰早餐 #常備菜 #冷凍常備菜 #極光追劇美食
    #Panasonic #日本製電冰箱 #新鮮急凍結

  • 美國棒棒腿可以吃嗎 在 XUAN 劉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0-30 12:05:00
    有 1,741 人按讚

    之前寫這篇還未見到2020的一切,如今美國總統大選就在眼前,fake news的問題更加嚴峻,這篇文章與當下似乎更有連結了。如果你也這麽覺得,歡迎轉給身邊的人。👇
     
    【還是小時候的萬聖節比較有意思】
    劉軒 Nov 1, 2019
     
    今年的萬聖節派對特別多。過去一週,在網上見到了不少朋友曬自己的創意造型,拍照都很入戲。我們全家也參加了一場萬聖節親子派對,大人們喝酒聊天,小孩子吃糖玩樂,熱鬧了一整個下午。
     
    這就是現在的萬聖節,一群朋友在一起裝瘋賣傻、搞笑舒壓。
    但如果你問我,我還是覺得以前的萬聖節比較有意思。
     
    小時候,我住在紐約市皇后區。1980年代,當時孩子們還會互相約好,穿上裝扮、拿著南瓜燈,找個大哥哥大姐姐帶頭,就這麼出門要糖去了。
     
    我也曾經這樣,跟同學們從下午放學就開始,一直到晚餐才回家,幾個小時下來,可以走偏附近的大街小巷。
     
    我永遠記得,在暮色下,大夥兒一邊走著、一邊吃糖、一邊為了交換而吵著,嚷嚷著誰拿到的糖果比較好,為什麼自己沒有拿到...之類的。
     
    我也永遠記得一個叫「森林之丘」的社區,那裡的樹蔭濃密、房子也特別大。有幾個房子很老,跟鬼屋一樣。要去那裡按鈴,還真需要一點膽量,而我們這群小屁孩又特別會嚇唬自己。
     
    「我哥說,住在那個房子裡面的人,是個殺人犯!」
     
    「我剛才好像看到窗戶裡有個蒼白的臉在盯著我們!」
     
    吹來一陣冷風,我們集體打了個寒顫。有人害怕想回家,有人罵膽小鬼,有人說划拳輸的就去按門鈴,有人輸了還是不敢去。最後,我們帶著害怕又好奇的心情,決定一起上門。
     
    按了鈴,我們緊張地站在那裡,隨時準備拔腿就跑。
    門後傳來沉重的腳步聲,幾個鎖連續地打開。一個瘦如柴骨的老頭打開門,用嚴厲的眼神看著我們,一語不言。
     
    我們在那裡站了好久,終於小聲地擠出一句:“…trick or treat?…”
     
    老人轉身,消失在房子深處。隔了一會兒又出現,手上拿了幾個特大號的棒棒糖。他緩緩地推開紗門,一個個交給我們,說:「萬聖節快樂。」
     
    我們說謝謝,他點點頭。門一關上,我們轉身就跑,回到了街上才開始大呼小叫:「嚇死我了啦!」
     
    其實對我們小孩來說,每一戶打開門的大人,都像是個怪獸似的。有些阿姨一開門就咆哮,說我們多可愛、多可愛,嗓門好像巫婆。有些叔叔個頭巨大,像是科學怪人,糖果在他們手裡看起來好小。還有些主人一打開門,就有瘋狗瘋貓從裡面往外衝。
     
    那個陰森森的老人雖然只有對我們說Happy Halloween兩個字,但從他的口音也能聽出來,他不是美國人。他的鼻子特別大,眼眶特別深,眼圈特別黑。我上大學之後,在東歐旅行時看到的一些吉普賽人,就是這個樣子。
     
    * * *
     
    回家吃晚餐的時間到了。落葉在街上被風吹著,發出稀稀疏疏的聲音。我們一群已經吃糖吃到完全沒胃口的孩子,到了附近的公園「分贓」後,就個別回家了。
     
    這種trick or treat的經驗,大概過了三年,回味了一輩子。
     
    後來,我們搬到了一個樹更多、房子更少的長島社區。每戶之間隔得較遠,鄰居彼此之間也比較疏遠。萬聖節上門的孩子變少了。以前我們會準備兩三袋糖果,後來一袋都嫌多。偶爾門鈴響,也就是那麼兩三個孩子,後面站著他們的父母親。
     
    快轉到了現在,無論紐約、洛杉磯、還是哪個城市,萬聖節都是個很有花樣的節慶,但應該沒有家長敢讓孩子自己結成集群去按門鈴要糖了吧?畢竟現在的社會太複雜了,新聞上報導的,都是藏在民間的戀童變態和各種綁架小孩的駭聞,萬一出事情了怎麼辦?
     
    以前,最起碼每年有那麼一個晚上,讓孩子們能戴個面具、畫個妝,在家附近走走,敲敲陌生的門,見到一些陌生的面孔,藉此壯壯膽,也對外面的世界多一點認識、少一點恐懼。
     
    現在呢?算了吧!誰敢冒這個險?!
    這很現實,但我不彷覺得有點可惜。
    當我們的社會愈來愈多元,我們卻過得愈來愈小心。
    新聞,替代了小時候嚇唬我們的大哥哥大姐姐。
    而我們,也變得更會嚇唬自己了。
     
    * * *
     
    2016年,在「假新聞」還不是個家喻戶曉的名詞時,美國Idaho洲的Twin Falls城就爆出了敘利亞難民強姦兒童的駭聞。這個消息從網路上很快躍升到了每一家的餐桌和主流媒體上。
     
    問題是,當地根本沒有收容任何敘利亞難民,這件事純屬謠言,但地方官員試圖闢謠時,還被指控蓄意掩埋實情,受到了各種恐怖威脅。
     
    美國作家Andrew Smith寫過這麼一句話:「我們害怕自己所不理解的,並憎恨自己無法征服的。」
    假如我們無法征服的就是自己的恐懼,那對於不理解的人事物,是否也很容易轉為憎恨呢?
     
    回想「森林小丘」的那位眼神嚴厲、不苟言笑、說話有奇怪口音的老先生。如果當年我們沒有鼓起勇氣按他的門鈴,沒有從他的手裡接過棒棒糖,跟他說謝謝跟「萬聖節快樂」的話,他一直都會是個想像中的殺人魔,他的房子就一直會是想像中的凶宅。
     
    小時候,沒有機會去探索未知,未知就會充滿恐懼。
    長大後,有些人會背上背包、勇闖天涯。有些人會刻意練習,用理智尋找真相,思索考證,但那只是極少數的人。大部分的人,可能一輩子都會待在同一個區域、吃同樣的食物、跟同樣類型的人交朋友、看同樣的新聞媒體,不假思索地過一生。
     
    社會心理學家Robert Cialdini 就曾經在《影響力》這本書中推測:當訊息愈來愈多,而時間愈來愈少的時候,我們就更容易意氣用事。我們更容易聽信誇張的敘述、更不會停下來查證訊息、更容易見到影子就開槍。
     
    實在很像現在,不是嗎?
     
    我們透過網路的濾鏡來看世界,但少了與世界面對面的交集。我們擔心身邊的人會知道我們太多的隱私,對我們心生詭計。但同時,我們又大剌剌地把各種私生活動態放到網上,曬給世界看。
     
    也許,我們該少一點刷屏、多一點行動。
    主動做些研究,來理解那些看似駭人的安全議題。
    敲敲門,讓那位社區新搬進來的鄰居,感受到附近的人情溫暖。
    停下腳步,去跟那些時常見過,但從來不曾交談過的鄰居,稍微寒暄個幾句。
    或一年一度,帶著孩子,披上奇特的裝扮,四處串串門子,說trick or treat...
     
    少一點未知,也就少一點畏懼。
    也許,還能拿到一根特別大的棒棒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