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性別工作平等法第20條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性別工作平等法第20條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性別工作平等法第20條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性別工作平等法第20條產品中有1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 雙北高中職以下停課 5/18-5/28 🏫 因應疫情升級,雙北市高中職以下各級學校,包含幼兒園、安親班、補習班明天起停課至5/28! 家長在學童停課期間,可以請防疫照顧假及家庭照顧假,相關條件看這裡⬇⬇⬇ 🚩 #防疫照顧假 之條件: 1️. 12歲以下學童。 2️. 就讀高中職或國中持有...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610的網紅林穎孟 迎夢台北大安文山,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同性婚姻的家庭若想要建立親子關係,按《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第20條立法理由說明:「為保障同性關係之一方親生子女之權益,應許他方得為繼親收養,由社工專業評估及法院之認可」。法院會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十七條第一項之規定,委託專業人員進行訪視,法院將參考訪視人員提出的訪視報告及建...

  • 性別工作平等法第20條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5-17 14:02:19
    有 329 人按讚

    🏫 雙北高中職以下停課 5/18-5/28 🏫
     
    因應疫情升級,雙北市高中職以下各級學校,包含幼兒園、安親班、補習班明天起停課至5/28!
    家長在學童停課期間,可以請防疫照顧假及家庭照顧假,相關條件看這裡⬇⬇⬇
     
    🚩 #防疫照顧假 之條件:
    1️. 12歲以下學童。
    2️. 就讀高中職或國中持有身心障礙證明之學生。
    3️. 12歲以下學童就讀短期補習班、幼兒園及兒童照顧服務中心。
    上述學童之家長其中一人,於停課期間有照顧學童需求可向雇主請假。
    ***前述「家長」,包括:父母、養父母、監護人或其他日常實際照顧兒童之人(如爺爺、奶奶等)。
     
    ❗ 勞動權益:
    1. 勞工配合防疫照顧需求而未出勤,雇主不得視為曠工、強迫勞工以事假或扣發全勤獎金等不利之處分。
    2.雇主如扣發全勤獎金,將依違反勞基法22條工資未全額給付處罰;如強制勞工一定要請特別休假或事假,將依違反勞基法第38條或第43條規定處罰,處罰金額都是2萬元至100萬元。
     
    🚩 #家庭照顧假 之條件:
    因應停課,家長如非屬防疫照顧假請假適用對象,惟仍有照顧家人之需求,可向雇主提出請假需求。
     
    ❗ 勞動權益:
    《性別工作平等法》第20條規定:「受僱者於其家庭成員預防接種、發生嚴重之疾病或其他重大事故須親自照顧時,得請家庭照顧假;其請假日數併入事假計算,全年以七日為限。家庭照顧假薪資之計算,依各該事假規定辦理。」 雇主依法應予准假。
     
    -----
    #有代誌找亮君
    陳情服務、市政建議,請於上班時間撥打
    ☎ 02-2557-0658(週一至週五10:00-18:00)
    亮君團隊線上為您服務!
     
    為了保護大家、守住台灣,亮君服務團隊工作型態調整如下:
    ⚠ 服務處不對外開放,鐵門緊閉
    ⚠ 市議會與服務處同仁斷開實體接觸
    ⚠ 暫停提供法律諮詢服務、出借洗手間
    ⚠ 暫停地方拜訪行程
    ⚠ 除緊急會勘外,減少實體會議

  • 性別工作平等法第20條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5-17 12:41:57
    有 480 人按讚

    【停班停課,家長如何請假?】

    大家午安,疫情仍舊持續升溫,早上台北市政府已經宣佈自明(18)日起高中以下學校停課兩週。請各位家長及早準備。家長如須請假,有兩種假別可以因應:
    .
    #防疫照顧假
    .
    適用家中有以下對象者:
    .
    1️⃣ 12歲以下學童。
    2️⃣就讀高級中等或國民中學持有身心障礙證明之子女。
    3️⃣ 12歲以下就讀短期補習班、幼兒園及兒童照顧服務中心停課之子女。
    4️⃣自主替幼兒請假者。
    .
    這是因應疫情由政府以行政命令頒布的假別,如家中有以上四種情況,家長其中 1 人可向雇主申請防疫照顧假。家長的定義,包括父母、養父母、監護人或其他日常實際照顧兒童之人(如祖父母)。
    .
    #家庭照顧假
    .
    只要家中有成員需要照顧,都可以向雇主請家庭照顧假。《性別工作平等法》第20條規定:「受僱者於其家庭成員預防接種、發生嚴重之疾病或其他重大事故須親自照顧時,得請家庭照顧假;其請假日數併入事假計算,全年以七日為限。家庭照顧假薪資之計算,依各該事假規定辦理。」
    .
    無論是家庭照顧假或防疫照顧假,都是不支薪假別。勞工也可以依現行各類人員所適用之請假規定以事假、休假或加班補休辦理。
    .
    各事業單位對所屬人員依前開規定所申請之各項假別,均應予准假,且不得影響考績或為其他不利處分。
    .
    如果對以上假別有任何問題,請撥打1999市民熱線詢問!
    .
    再次提醒大家,疫情仍未止歇,做好個人防護,戴口罩、勤洗手、多消毒、少接觸、保距離。一起團結防疫,做阻斷病毒傳播鍊的那個人!
    .
    #防疫相關資源
    .
    ✅ 中央社疫情報導
    https://www.cna.com.tw/topic/newstopic/2012.aspx
    .
    ✅ COVID-19 Info 疫情資訊野生整合平台(g0v)
    https://g0v.hackmd.io/@yitzu/covid-19
    .
    ✅ 保持距離請用 #台灣社交距離APP
    iOS https://yingmeng.pros.is/iossdapp
    Andriod https://yingmeng.pros.is/adsdapp
    使用說明 https://yingmeng.pros.is/sdapp
    .
    ✅ 查詢足跡是否曾經重疊請用「武漢肺炎歷史軌跡比對」
    https://yjlou.github.io/2019-nCov/
    .
    ✅ 各項謠言查證
    事實查核中心 https://tfc-taiwan.org.tw/topic/3826
    Cofacts 機器人 https://cofacts.tw/
    .
    ✅ 如果您有外國朋友,請提供他們多語版防疫指引
    雙北防疫指引(中央社) https://yingmeng.pros.is/langs
    疾管署COVID-19專區英文版 https://yingmeng.pros.is/encdc
    .
    ---
    #大安 #文山 #林穎孟
    問政報告 https://yingmeng.pros.is/report2020fw
    陳情請洽 https://forms.gle/pG7YjamwHcN1735d7

  • 性別工作平等法第20條 在 律師談吉他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3-04 20:00:14
    有 110 人按讚

    【防疫全民啟動,必讀請假須知】

    「新冠肺炎」目前在台灣出現多起確診感染病例,感染人數與日俱增,民眾人人自危。勞工為了防疫,不論是自我休養或照顧家人,可能會需要請假,請假該怎麼請?薪水怎麼算?

    🎸勞工為了自己請假

    勞工自身因為配合防疫,需要請假的情形,根據勞動部公告又分成2種:

    一、 勞工感染被要求隔離治療:

    1. 已經確定是因為工作關係而感染:
    例如被公司派到中國出差而感染,雇主要給公傷病假,並且要付相當於原本工資的薪水做補償,如果勞工因為感染而死亡、失能、傷害或疾病,雇主也要依勞基法有關職業災害的規定補償。(勞基法第59條)

    2. 不是工作關係感染:
    勞工如果不是因為工作的原因感染肺炎,例如被家人傳染,隔離治療期間可以請普通傷病假(沒住院一年請30日內半薪)、特休假(領全薪)或事假(一年內不超過14日無薪)。

    二、勞工「沒感染肺炎」,但有接觸的可能,防疫單位要求自主健康管理:

    1. 勞工配合政府要求進行自主健康管理,在家休養、隔離,可請普通傷病假(沒住院一年請30日內半薪)、事假(一年內不超過14日無薪)、特休假(領全薪),或和雇主協議調整工作時間。

    2. 勞工收到自主管理通知書,雇主如果覺得勞工不要上班比較好,要求勞工不要出勤,要給全薪。

    🎸勞工為了家人請假

    一、 勞工的家庭成員因病或受自主健康管理要求,需要親自照顧:

    勞工可以請家庭照顧假(比照請事假,無薪),也可請事假(一年內不超過14日無薪),或排特休假(全薪)。

    勞工請家庭照顧假的話,請假日數會和事假合併計算,一年共計7日,父母雙方可分別請假,雇主可不給薪,但不能影響全勤獎金及考績。

    另外,勞工提出請假申請時,雇主不得拒絕,而且不能當作缺勤影響全勤獎金、考績,或做其他不利的處分,例如解雇。(性別工作平等法第20條、勞工請假規則第7條)

    🎸紓困條例 -- 防疫隔離假

    因為疫情影響層面大,除了健康也衝擊民生問題,立法院緊急通過《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其中有規範因為防疫而隔離請假的部分。

    如果勞工被衛生主管機關認定應該要居家隔離、檢疫、集中隔離,或家屬為了照顧生活不能自理的受隔離、檢疫者,這時候勞工可以請「防疫隔離假」,雇主不能視為曠職、不能強迫勞工以事假或其他假別處理、不能扣發全勤獎金、解僱或作其他不利處分。

    至於薪水該怎麼算,要看能不能歸責於雇主依個案認定,如果受隔離、檢疫的原因是因為雇主明明知道勞工出差返台後將受到通知要隔離或檢疫,還執意要叫勞工出差,這時雇主就應該給薪,例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已經宣布,從中港澳返台的民眾必須接受居家檢疫,雇主還是叫勞工去,勞工返台後接受居家檢疫的期間,雇主應該照給薪水;不關雇主的事時,就沒有強制雇主要給薪,不過雇主如果有給薪水,可以從所得稅所得額中加倍減除。

    不過隔離、檢疫期間沒有收入很可能會讓人斷炊斷水斷電,為了照顧民眾,如果是衛生主管機關認定要隔離、檢疫,或為了照顧生活不能自理的受隔離、檢疫者,而請假或無法從事工作的家屬,這些沒有領到薪水或其他補助的人,可以申請「防疫補償」,相反的,如果不符合上述情況或是雇主自行要求勞工不要上班,就不能用「防疫隔離假」以及申請「防疫補償」,不過如果雇主自己要求勞工不要上班,不可以強迫勞工用自己的假來請假,而且薪水還是要照付。

    防疫視同作戰,不論是雇主或是勞工,大家都應該配合防疫,工作時間、休假和薪水的問題,勞資雙方可以協調,互相體諒,一起度過這一場仗。

  • 性別工作平等法第20條 在 林穎孟 迎夢台北大安文山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6-09 10:33:59

    同性婚姻的家庭若想要建立親子關係,按《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第20條立法理由說明:「為保障同性關係之一方親生子女之權益,應許他方得為繼親收養,由社工專業評估及法院之認可」。法院會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十七條第一項之規定,委託專業人員進行訪視,法院將參考訪視人員提出的訪視報告及建議決定是否認可收養。因此社工、法官都是影響成敗的因素。

    所謂的繼親收養,以女同志為例(男同志以生父類推),它的組成通常是一個生母,及一個伴侶,而這個伴侶要收養生母的小孩。

    現代社會,通常有共識,撫養孩子的責任在雙親,而非單由生育的那方獨立負擔。女性主義平權運動以來,一直強調的就是反對所謂的「母職說(Motherhood)」,這個意思是有關照顧家庭、照顧小孩等等這些家務責任,過去被視為生母天職,也就是把照顧小孩的責任,全部推給生小孩的那一方。但事實上,照顧小孩應該不只是生育方的責任,也是其同居人、伴侶的責任。這在一般的異性戀婚姻中,因為婚生推定的關係,所以丈夫在小孩生下來那一刻,就肩負了撫養小孩的法律責任,沒辦法逃走。但同志家庭在法律上只有血緣關係的生育方要負擔撫養責任,另外一個伴侶可以看自己決定要不要收養,一定要走至少三個月的收養流程,且收養流程要經過社工、法官,還不一定會過。

    我認為在這之中比起異性婚姻,不管是社工或法官,都應該更需要特別照顧平等權及小孩最佳利益問題。通常我們會認為,對小孩利益來說,一個生母和伴侶都有責任要一起撫養小孩,絕對是比只有生母一個人肩負撫養小孩的責任,前者優於後者。

    然而收養訪視的報告格式中,「家人對收養人的態度」以及「親子關係的描述」在收養評估占了非常重要的篇幅,都是需要由訪視人員來觀察和書寫完成。過去在同婚未通過時,曾有社工因認為小孩太小無法面對同儕壓力,所以給出不適合收養的建議,但當時好在法官有考量和體察,所以最後有收養成功。

    因此訪視人員在調查時,我認為社會局必須注意第一線人員的訓練,要特別注意同志家庭與異性婚姻的社會結構性問題不同,也就是不能因為原生家庭長輩並不一定認同同志,甚至可能有不友善或歧視問題,而成為阻礙孩童受雙親最大照顧的最佳利益。

    亦即訪視人員在面對同志家庭時需注意下面三個原則:
    1. 不應讓生育方獨自承擔撫養小孩的責任。
    2.不應讓原生家庭對同志的不友善,而影響繼親收養的認定,導致小孩高風險面臨法律只有一位血親有責任照顧他/她,這是本末倒置。
    3.應重視社會結構性的問題,更加同理同志家庭。

    我認為,這不只是同志的問題,還是有關母職的性別平權問題,更是兒童權益問題。我身邊就有掌握,至少五對同志伴侶因為這個收養流程而卻步,最直接影響就是孩子的受照顧撫養權利及未來的繼承權利。

    因此我在今天的民政部門質詢中要求社會局:
    1. 定期舉辦全台北市訪視人員同志收養工作坊,並提供結案報告以供未來施政參考。
    2. 促進社工與同志團體交流,建立聯繫窗口,協助輔導同志收養相關議題
    3. 建立社會局同婚收養申訴管道

    面對社會的進步,行政機關就要有帶頭的作用,把體制完善,成為同志家庭的後盾,讓這些孩子能生活在一個可以完全獲得最大照顧及友善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