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還是實體課?》⠀
這幾年線上課程蓬勃發展,不少畢業同學有問我這議題想法(積欠文章之一),其實我自己本身也是購買不少線上課程(很愛學各種東西XD),而去年2020疫情爆發的一年,許多人work from home,甚至在國外不少小朋友也開始在家學習,除了線上已錄製好的課程外,也多了不少直播課程(...
《線上還是實體課?》⠀
這幾年線上課程蓬勃發展,不少畢業同學有問我這議題想法(積欠文章之一),其實我自己本身也是購買不少線上課程(很愛學各種東西XD),而去年2020疫情爆發的一年,許多人work from home,甚至在國外不少小朋友也開始在家學習,除了線上已錄製好的課程外,也多了不少直播課程(但過去原本就存在)。⠀
⠀
今天的出發點會在「學習者」來簡單討論課程,假設課程內容品質都一致下:⠀
-⠀
「實體課」⠀
時間:固定時段,綁死,甚至得考量通勤時間。⠀
⠀
地點:固定,有可能想要上的課在其他地區,因此上不到理想講師的課程。⠀
⠀
費用:通常較高。⠀
⠀
關注度:通常實體課會有行政人員進行追蹤成效,關注度較高,但行政品質與追蹤計畫也是得視補習班系統而定。⠀
⠀
互動性:其實要看班級大小,基本上互動性高,而與講師面對面接觸,只要有勇氣都有機會提問或即時問答。⠀
⠀
專注性:高,通常實體課相對純線上課比較不會有偷滑手機狀態。⠀
⠀
/⠀
「線上課」⠀
時間:彈性,有網路且硬體ok之下都可以使用,但不見得每門課程都無限觀看。⠀
⠀
地點:彈性,能夠跨時空上到有興趣的講師課程。⠀
⠀
費用:通常相對實體課較低,仍要看是否有配套措施。⠀
⠀
關注度:一般線上課程,通常是買了沒有人追蹤進度,很多因為無觀看期限,可能看了一堂後,放了兩三年,因此成效有限,而有些線上課雖標榜講師看得到學生學習狀態,但若學生眾多,是否每個人都會關注到?⠀
⠀
互動性:低,已錄製的課程無法進行互動,通常靠其他管道,如課程留言板、課程社群、講師私訊(得看是否開放)等等,才有機會遇上講師互動。⠀
⠀
專注性:看個人自律程度。⠀
⠀
/⠀
「直播課」⠀
時間:與實體課同,但免除通勤時間。⠀
⠀
地點:通常在自己偏好的地點,氛圍渲染程度沒有實體課高。⠀
⠀
費用:我認為通常介在實體課與線上課之間,主要免除實體課場域硬體成本,但講師時間成本依然是固定的,以及是否有配套追蹤措施。⠀
⠀
關注度:看課程方規劃,可能會像實體課安排行政,也可能不會,至於關注程度得看班部系統。⠀
⠀
互動性:偏實體課效果,尤其直播課程若安排螢幕可以顯現上課者的視訊狀態,也能注意到同學當下是否認真,同時也能互動,只是隔著螢幕。⠀
⠀
專注性:偏實體課效果,透過視訊鏡頭能掌握學習者的狀態,學習者其實知道老師看得到自己,也偏實體課效果,但環境渲染程度仍低於實體課。⠀
⠀
/⠀
其實我認為「學習者」對於不同課程其實可以選擇不同型態。⠀
⠀
舉例來說,⠀
若我只是要學習「文書處理」,可能我疑惑的點或是目前需要的工具只有在幾個章節,可以選擇上「線上課」,利用短時間內專注看特定章節,也不需要等到每週上課時間,而其他章節或許可以在閒暇時間補足或是日後有需求再看。⠀
⠀
若我是想要升學,但自律性低,可能需要系統性課程規劃與追蹤成效,就可以選擇「實體課」或「直播課」,有固定上課頻率且有人追蹤。⠀
⠀
當然若自律性高,其實線上系統性課程也會適合自己,還可以用少少的費用換得更彈性的時空。⠀
⠀
例子很多,但絕對不能說什麼樣的課、什麼樣的人絕對適合特定型態,通常得考慮自身實際性格、心態與目的。⠀
⠀
終究還是要回歸自己,了解自己的目的以及習慣,就有機會找到對自己最有效益的學習管道。⠀
/⠀
像我為何開「半線上指考班」,這會是錄製好的,如線上課,堂數不多還限時觀看,主要是考量多半高三指考生通常不太需要再多的課程,多半只需要「解惑」、「教練式安排」、「定期追蹤」,也就是「好習慣」+「刻意練習」,有點像是買關注服務送課程,而關注有限,才會限額徵收。⠀
⠀
因為多數英文內容照道理來說在高一至學測班其實該上的都上了,差異在單字量、作文題型以及篇章結構(邏輯問題),因此差異不算非常大,因此課程內容要下得精準,才不會浪費學習者時間。⠀
⠀
基本上學習者缺乏的是持續性的練習以及專業的解惑,才能不斷愈錯愈少,進而提升。⠀
/⠀
我目前也都在運用各種管道進行自我提升與進修,當然我自己也有障礙,反覆嘗試,了解自己,找到適合的講師與方式學習,才能達到目的。⠀
⠀
/⠀
歡迎分享上課的各種狀態以及你的觀點在下面或分享在限動,我會看唷~也歡迎私訊我~⠀
⠀
⠀
#林軒英文 #joeenglish #高中英文 #學測 #會考 #指考 #英文學習 #線上課程 #實體課程
勤益進修部上課時間 在 龔成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龔成問答信箱】(Q21941-21960)
Q21941:
Sir, 話個好消息給你知。我已榮升做老闆啦
下星期完成交吉就可以著手搞開舖(做美容院), 自己獨自創業。 知道條路一定困難(好多嘢要獨自處理, 唔同以前打工仔心態)
自己剩餘人生時間唔多, 唔突破就會遭困死, 既然喺咁不如玩大佢, 無悔今生~。 3年前追開你fb, 睇你百萬富翁1, 令我反問翻自己興趣喺什麼, 點樣賺多啲錢。
當時公司搬去內地, 感覺好徬徨, 由文職專去做美容真係唔易, 首先要改變心態、思維, 因為是服務行業, 不再是整天坐著辦公室機械色工作。要想辦法怎樣令客人覺得你服務好,
怎樣推銷產品/療程(最重要喺點樣幫助佢地解決美容問題), 是1種大考驗, 就算現時都係1邊做1邊令自己進步。
上緊你堂, 帶晒你著作, 非常感謝你幫忙簽名。你喺我幸運之神。 真的衷心多謝你
龔成老師︰
先恭喜,成為老闆。同埋都好多謝你一直支持。
因為除左上堂,都要處理好多相關事務,寫書、回答問、準備課程內容等,都真係比較忙。遲D完左進階班,我會好好休息下,多謝關心。
新生意,一切由零開始,好多事都要慢慢摸石過河。你要從日常經驗,慢慢去將盤生意調節,比心機。
記住,你係要諗點幫到客人(為客人創造價值),生意長線自然就會好。
生意一定有上落,一定有困難,堅持是最重要的,加油!
------------------------------------------------
Q21942:
老師你好,之前上3萬點抵受不了股票的回報。把所有股票賣掉,也停了月供,現在有點後悔了,但財務上,因為疫情,都小了收入了,想問你意見
而家46歲,家庭月入得得3萬,現金得60萬,沒有股票,個人儲蓄保險已供完。層樓仲欠11年,月供12000元,估計開支後。有6千剩低,我現在應該做什麼好呢?
龔成老師:
我地是重要是「財富組合的配置」,不是現金的賺蝕數,持有貶值的現金只會令你財富不斷貶值,你之後要慢慢建立翻一個優質股的組合。
現時你物業,保持供款就得,除非你每月出現支出大過收入,否則,你保持現時的供款情況是最好的,到你57歲供款還清按揭,情況不差。
現時你有$60萬,建議你動用$20萬-$35萬,分注投資平穩增長股,由於不少潛力股都升左,加上你現時46歲,不能太進取,因此,可以集中在平穩增長股。
平穩增長股:考慮盈富(2800)、銀娛(0027)、恆基(0012)、港鐵(0066)、平安(2318)、粵海(0270)、領展(0823)、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等,你可以了解下這些股票,然後從中選股。
如果想潛力提高,就加少少恆生科指ETF(3067)。
現時大市波動,可以一邊投資一邊留現金,而餘下現金的運用,就是等大跌市時出手,如果你能在這段時間學好選股等技巧,到大跌市時就能把握機會,財富增值會更明顯。
至於你每月的$6000儲蓄,可以考慮月供$4000,以上優質股都得,如不月供就儲現金先,久不久入貨就得。
------------------------------------------------
Q21943:
龔老師您好,本人今年45歲,早前以BNOVISA去了英國,剛開始學投資。
手上$50萬現金。月入$17000,扣除開支@$14000和剛開始月供2800盈富@$3000。想用3至5年時間增值至150萬,可供女兒在外國讀大學。請老師指點一下,謝謝
龔成老師:
坦白講,要咁短時間達至$150萬,有點進取,除非有很大的機遇,否則未必做到。
以你的年齡及家庭等情況,我唔建議你太過進取,暫時只建議你投資平穩增長股類別:
考慮盈富(2800)、銀娛(0027)、恆基(0012)、港鐵(0066)、平安(2318)、粵海(0270)、領展(0823)、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等,你可以了解下這些股票,然後從中選股。
你可以保持月供。
同時,$50萬可以動用$20萬,投資上述的股,暫下資金,等你更為安頓,以及你有較多投資知識,先開始投資,到時可考慮「平穩增長股」+「潛力股」。
雖然這個計劃,未必能達到你的目標,但我地投資,一定要「先想風險,後想回報」。
所以,你要從增加收入的方向去想。
------------------------------------------------
Q21944:
老師,你點睇未來樓市呀?
同埋你會唔會移民?
龔成老師:
香港樓市,中短期會有少少上落(但不會大跌),長遠會向上。
首先要睇經濟基本面,如果經濟持續地差,失業率上升,樓市終會向下,這會對樓市有中期性的影響,不過,就算跌,都不會大跌,最多只是小跌,如果經濟差的情況不是太大,甚至不跌,這是由於背後的需求大。
在長遠計,我仍相信樓市在長遠計,因供求關係,仍是向上多。因為現時香港買樓的需求仍大,而長期供應不足,加上政府往後施政只會更加困難,好多所謂的大計劃都未必能夠實行,又或最後規模細左。
另一方面,需求大,我見唔少適婚年齡的朋友,都正等機會買樓,但未買樓,這些是「潛在需求」,過往每年不斷累積,只要樓市跌少少,就會有需求走出來,這令樓市不能大跌。
另外,樓市另一作用是「投資」,現時的租金無大跌情況,以投資回報率的角度分析,樓價都不會大跌,因此樓市平穩。
長遠計,租金及樓價會平穩,有少少向上,但不是倍升,不會好似過往般倍升,而是平穩向上。
我相信,我暫時都唔會移民,因為我太喜歡香港,同時不捨得離開。
------------------------------------------------
Q21945:
老師你好,謝謝您無私的付出,免費幫我哋答問題,有幾個問題想請教
1.睇完老師啲書,再上股票班會否容易啲吸收?
2.上初級股票班,應上哪個課程?
3.老師對買美股及債券有什麼看法,值得投資嗎?
龔成老師:
1)【投資倍升股課程】適合初學者的,因為整個課程的設計都是針對初中階投資者的,課堂頭3堂都是初階的內容,只要你課後好好溫習,能跟到之後的內容。
每一課後都會有指引比你,要你在一星期內找那些資料,溫那些內容,只要你跟著去完成,到你讀完整個課程後,你已能自己選股、投資時機、配置、評估平貴,在投資上已掌握了一定的知識。
另外,你上課之前,多睇理財、股票類的書,留意一下財經新聞,到時就較易跟到。
2)之後可以上【進階班】,但你唔需要太心急,一步步打好基礎先,上左上述的基礎班先,同睇書。
3)債券的投資價值一般,除非你好低風險或較年長。至於美股,都有投資價值的,你可以配合港股,同時持有都得,如果預熟識美股,可以投資ETF,如VOO、QQQ就得。
------------------------------------------------
Q21946:
亞sir,06893係咪唔會點升架啦,買左之後係咁跌
龔成老師︰
你唔好用價格走勢,去衡量一隻股票有無投資價值,不要再用這種短炒思維,長遠只會對你不利。
我地持有一隻股票與否,係應該睇佢本身質素、行業前境、財務數據等,去得出結論。
衍生集團(6893)主要從事開發、營銷、銷售及分銷個人護理產品、保健產品及家居產品,以及提供中醫保健及相關服務。
佢規模好細,1年的營業額連HKD2億都無,而且按年下跌中。
近年更出現虧損狀況,暫時睇唔倒佢有投資價值,建議你有反彈,就沽出會比較好。
------------------------------------------------
Q21947:
請問135昆倫能源,老師有咩睇法?
另外2379中天國際是否老千股黎,因為我曾經中過伏
龔成老師︰
昆侖能源(0135)雖然質素都算有,但不是最高質類別,佢對油價較為敏感。佢的產品自主力較弱。
石油是商品,當中沒有差異性,佢地要將石油賣出,只能跟國際油價,這令佢地處於被動狀態。沒有價格自主的能力,這令佢地的獨特性有限。
這類商品企業,都可投資,但就要明白不是最高質的企業。
由於質素中等,唔建議大注投資,但相信油價上翻佢會上升的。同時這股收息不差。
中天國際(2379)主要業務為物業開發、物業租賃及投資,及融資等等。
佢一定係老千股,但此股規模好細,盈利好波動,更多年出現虧損。
而且,核數師有多年要修定報告。這類企業,我都較有保留,不投資會較為穏當。
------------------------------------------------
Q21948:
老師我係你學生,正分析914海螺,預計下年每股盈利HKD$8.23元左右X預計下年5.2 市盈率=HKD$42.7元
914海螺,現價每股盈利HKD$8.06左右X5.3市盈率=HKD$42.7元
老師請問我有冇計錯呢?現價合裡嗎?
sir現價屬於合理區是嗎?
龔成老師︰
其實水泥行業,較受水泥價格和經濟週期所影響,佢近年每股盈利增長係唔錯。但長線能否能持這個水平(特別係大環境明顯轉差時),是一個問號。
因此,我地係計算每股盈利時,要用較保守方法,用過去7年平均數,大約為HKD4.3。
之後,我地再用過去10年市盈率,中間的4個數字,去作為指標,區間為9-12倍。我地可以得出﹐其合理區大約係$38.7 - 51.6。
當然,這只是其中一個估值的角度,而投資者在進行估值時,會同時用多個估值方法去進行估值,得出更立體的結果。現價算合理區頂,但你預佢股價會較波動。
安徽海螺(0914)有質素,有增長力。
佢主要從事生產和銷售熟料和水泥製品,業務地區包括中國東部、南部、西部、中部及海外。而安徽海螺是水泥行業中,全球最大的單一品牌供應商。
水泥屬於基礎原材料行業,對建築行業有很高的依賴性,同時亦會與經濟增長速度有較高的相關性,特別與固定資產投資相關。即是說,當中國基建及房產市場不景,水泥行業會比一般行業處較大的不利狀態。
另外,水泥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燃料成本佔總生產成本中約佔了超過一半。若能源價格出現較大變動,就會對企業成本造成較大影響。因此,當能源價格出現較大上升時,將引致安徽海螺的成本增加,影響其中毛利。
綜合來講,佢擁有相當規模、生產能力,有一定的質素及賺錢能力,而水泥行業長期將因中國城鎮化以及一帶一路的建設,仍然會增長,但不會像過往般快速,而是進入較平穩的時期,在本質上此企業不差。
你要記住,我地係做估值時,唔係所有企業都係用同一個方法。你要因應企業本身特性、質素、發展潛力等,去作出調整,計出來的估值,才會較為貼近現實情況。
------------------------------------------------
Q21949:
你好成哥,我一直都留意左你好耐,亦都keep住有睇你d書。希望將來有時間黎上堂,繼續學習新知識。
知道你有買比亞迪,小米,完美醫療 & 金莎,
1.想問一下小米,完美醫療,金莎什麼價位才是合理價?
2.另外,想預有一部分錢買入收息股,有什麼股票值得推介?
3.之前$240價位不小心買入比亞迪及$293價位買入阿里巴巴,現在應該怎樣部處?
謝謝!
龔成老師︰
1) 小米(1810)和完美醫療(1830)現價偏貴,要回多1,2成才算較合理。而金沙(1928)現價合理,可以分注儲貨。
2) 目標是5%、6%的股息率的收息股,例如港燈(2638)、深高速(0548)、香港電訊(6823)、工行(1398)、恆生(0011)、置富(0778)、陽光(0435)。收息基金(3110),都可以。
另外,有些更有超過8%的高息股,但股價就略有風險,你可以小注考慮,例如佐丹奴國際(0709)、中石化(0386)、互太紡織(1382)等(記住,股價略波動,不能太過大注)。
但你要明白一點,我地投資會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作方法,初期應投資較多增值類資產,較後期則應投資較多保守類項目。所以係分配投資項目時,會因應番你的人生階段。
如果你年青,可以「平穩增值股」+「潛力股」。中年人士,可以較集中翻係"平穏增長股"。當你已近退休之年,就應集中在「收息股」,去創造平穏現金流。你可以睇翻自已年紀,去作出配置。
小米(1810)和完美醫療(1830)算係潛力型,而金沙(1928)則是平穏增長股。
另外,現時大市只在合理區,資金唔好盡用。最好留有部份,等大跌市出現時,可以用來掃貨。
3) 這2隻係潛力股,都很有質素, 雖然你買入價較貴。但企業長線係會升值,你照持有就可以。
阿里巴巴(9988)現價已算合理區,你可以加1注,之後每回調10-15%才再加。
而比亞迪(1211)依然係貴,再加注要等到$135以下,才好考慮。或小注月供。
------------------------------------------------
Q21950:
你好,我今年23歲,去年畢業出來工作,存款大概20萬上下,3月的時候想過買入美股ETF,但因當時波動較大不敢入場而擱置。
我的目標是建立長期成長投資組合,再以資產追資產,大都打算長期持有。
美股考慮主要購入VOO/QQQ大指數ETF,以及輔以ESG、消費品ETF或內地/亞洲ETF,港股曾研究房地產領展及公用股(感覺較穩定,但見老師曾說增長較慢),
債券就未有研究,只是認購了ibond打算開賣即放。(曾經亦對ARKK心動,但已成過去)不知道我選ETF配置的方向正確嗎?
最近有保險經紀向我推銷月供基金,令我重新思考應以ETF還是基金進行資產投資,因為感覺兩者投資的內容相似,ETF自由度較大,經紀公司收費較高有固定年期,
但亦有一些loyalty bonus。
現時本人月薪只有萬四,扣掉MPF同家用節約洗費後可能得七千,這樣還應該月供ETF/基金嗎?老師會比較推薦美股還是基金呢?有可能兩邊同時進行嗎?
如果自己月供ETF(例如$4000/月),是否也是分注投入不同ETF?而且月供隨時可開始,因平均成本無分高位低位?因擔心每月認購金額太少,手續費都蝕埋。
最後例如美國指數雖有波輻,但長遠看過去一直持續上升,一次性較大手買入會否比用供基金更好?
先謝謝老師花時間閱讀和解惑!
另外工作行業多行合約制,現時合約到22年1月,未來數年又未知會否到外國進修/移民,目前仍是以回報多多益善為上策,但會摻入一些較穩定產品,
不知道老師有沒有推薦?
龔成老師︰
當我地進行人生財富累積時,會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方法。年輕人應著重於增值類資產,而較年長的,就應著重保守類別。因年輕人財富系統未成形,同時負擔較少,可以承受較高風險,所以應以增長為先。
例如初期投資較有潛力股票,令財富增值較快,到一定金額後,可轉較平穩增值的股票。最後有相當財富時,才換成收息股去為自已創造穏定現金流。
以你現時23歲去計,是財富增值的黃金時期。除了盡力儲蓄、投資、學投資知識外。也要把握這個黃金時間,做好財富增值部份。
不論ETF、保險基金、股票,其實都有投資價值。但你都要分析佢質素、對該市場認知程度、投資策略、長線增長潛力、費用成本等。去睇翻邊個,最適合你現時年紀和風險承受能力。
至於月供,其實都會因應市場平貴,去調整現金持有比例。但你係初學者,未識定平貴。我建議你理價格水平,一直長線去供。
因為你自行調整,諗住某個時間先供多D,某個時就唔供住,我就唔建議。因為,若調整時機不正確,會大大影響左你平均價格買入的效果,令你得不償失。
以下是一些適合你月供的股票,供你參考。你唔一定要用的建議的,只要你覺得有更合適的投資目標,而你又理解的,都可以用。
現在你每月先用5成儲蓄做月供。其餘先儲起,用一邊月供一邊儲蓄的策略。
月供方面,你可以選擇投資在平穏增長股︰VOO、盈富(2800)、金沙(1928)、恆基(0012)、平安(2318)、中銀(2388)、港鐵(0066)、長建(1038)、粵海(0270)、領展(0823)、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
或潛力股︰QQQ、比亞迪(1211)、中生(1177)、福壽園(1448)、小米(1810)、安碩恒生科技(3067)、港交所(0388)、阿里(9988)、騰訊(0700)、GX中國電車基金(2845)、三星FANG ETF(2814)。
由於你投資知識不高,因此可較集中在平穩增長類股,至於潛力股,只宜小小注(不多於3成)。最好是你先提高投資知識,等到你有一定知識和經驗,才慢慢增加潛力股比例(大約5成)。
現時大市只是合理區,你現有20萬資金可以先投入一半,用"分注"形式,慢慢買貨。餘下一半和每月所儲倒的資金,就等大市出現一定程度的下跌,才大力度掃貨,然後長線投資。
你現時每月資金不多,可以先集中係1,2個股票,最好係一些較大型市場的ETF,好似盈富(2800)、VOO, QQQ,會較有分散風險效果。
而且供得太散,變相會令每隻股票的月供成本增加,影響長線回報。
另外,若你打算短期移民或到外國進修,而投資係要全數贖回的話,你就要留意。因為投資係一個長線計劃,如果投資年期較短(不足3-5年)。
選股策略上,我地就要作出調整,不可太進取,以免中短期價格波動,影響你回報。
------------------------------------------------
Q21951:
龔成老師,我現時40歲, 有自住樓重欠銀行$300萬,有-個物業收租,租金收入約$14000, 家庭總收入約$13萬,有兩仔女, 幾年後出外讀書,可儲蓄約每月5萬
現有股票909, 1833, 2333, 3888, 9618, 1209, 853 (現價約150萬),另有現金約150萬當不時之需
1) 請問以上股票可持有嗎?
2) 應否加大投資股票金額?
3) 現時樓價高企, 值得再買樓收租嗎?想快些增長以供仔女留學之用
謝謝
龔成老師︰
1) 上述股票,都係有質素,可長線持有。但當中股票,主要係一些波動性較高的股票。佢地增長潛力大,但風險都同樣高。
特別係明源雲(0909)、金山軟件(3888)、微創醫療(0853)不確定性就更高。
以你40歲年紀,這些潛力股可佔約4-5成,餘下應用以下平穏增長股。若你投資經驗較淺,潛力股比重,要再調至3成以下。到你學到一定投資知識,才慢慢調高。
未來時間,你就要加大翻平穏增長股部份,令組合更平衡。
2) 現時大市只在合理區,現金最好佔組合3-5成,你最多可以動用多1,2成資金,以分注方法,買入上述平穏增長股。
餘下部份,就用來等大跌市機會。
3) 從投資角度,現時租金回報率不高,用優質股做增值,值博率會較高。
另外,我地財富組合除左要有增長力和質素外,平衡性都好重要。你已有2個物業,現時資產明顯係偏重於物業類。長線你應加入一些優質股,以免過於集中個別資產類別,而產生風險。
因此,你新資金建議優先投入股市,去令成個組合更平衡。
最後,投資增值係要時間,如果你子女會在短期就出外升學(不足3年)。該部份資金,投資時就要相對保守,以免價格波動風險,影響他們升學預算。
------------------------------------------------
Q21952:
你好,本人現年25歲,自由工作者,每月收入約3-5萬,但有一筆本連息約50萬的負債,且不能提早還款,月供約1.5萬,
請問我現時理財方針應以儲蓄(保本)還是投資(增加收入)為主?
如建議儲蓄,想請教下你對零存整存嘅睇法
龔成老師︰
正常情況,當你有一筆負債,而佢的息率都不低的話,我會建議先還款,以免拖累長線回報。
但由於你不能提早還款,這部份就不作特別考量。
當我地進行人生財富累積時,會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方法。年輕人應著重於增值類資產,而較年長的,就應著重保守類別。因年輕人財富系統未成形,同時負擔較少,可以承受較高風險,所以應以增長為先。
例如初期投資較有潛力股票,令財富增值較快,到一定金額後,可轉較平穩增值的股票。最後有相當財富時,才換成收息股去為自已創造穏定現金流。
這個是根據你年紀,去作出配置。與你有否這筆負債無關,只要你每月扣起相應還款金額,之後再作投資就可以。
以你現時25歲去計,是財富增值的黃金時期。除了盡力儲蓄、投資、學投資知識外。也要把握這個黃金時間,做好財富增值部份。
策略上,你可以投資「平穏增長股」和「潛力股」。你每月5成儲蓄做月供。其餘先儲起,用一邊月供一邊儲蓄的策略。
如果你現時無太多投資經驗,潛力股這類風險較高的股票,你就不要持有過多,最多維持2-3成好了,甚至先集中係平穏增長股類。
若你有一定投資經驗﹐潛力股比重可以相應調高,佔組合約3-5成,視乎你投資經驗多寡和了解這些股票程度而定。
餘下的另一半現金,我地就等機會,當大市出現較大回調,就加大力度掃貨,然後作長線投資。
至於零存整存這類產品,風險無高,但增值能力同樣好弱。對你年紀,我唔建議你用佢,作為財富增值工具。
------------------------------------------------
Q21953:
龔成老師您好,請問如果有五萬人民幣現金在手,應該投資內地股票 / 做定存 / 還是兌港幣投資月供好?
龔成老師︰
從財富增值角度,你應將資金集中係優質資產,好似優質股、物業等,去做財富增值。
定期存款增長力不高,除非你這筆資金短期內要動用,或者你風險承受能力十分弱,否則不應作定存。
至於內地和香港股票,都係可以投資。
若你現時無投資知識和經驗,對企業估值,點去定平貴未必會太了解。建議你先利用月供模式,去做增值,可以減低買貴貨風險,對你而言會較理想。
------------------------------------------------
Q21954:
龔Sir,你好,很羨慕有好多人都可以很早便財務自由,心想如果在我年輕的時候有人告訴我就好了。白手興家,辛勤半生(一陣短命啲可能已經大半生)
但無奈沒有把握時機。可以請你看看我的情況,如何能夠在退休前的日子扳回一城,等佢優之後無憂無慮嗎?
重點分析:
-距離退休還有15年
-家庭收入約$120,000一個月
-每月供樓$30,000,尚餘17年
-要養四大長老及小朋友,開支大
-自己節衣縮食每月可儲約$40,000
-有百萬左右股票(港交所20%,匯豐、中國平安、友邦、工行、港鐵、領展、新鴻基地產、小米、騰訊、阿里巴巴、特步、
金風科技(我覺得呢隻賴嘢)、吉利、雅生活服務等各佔5-8%)
-現金約70萬
-MPF 預計退休時好彩的話有6-7M (市有上落,很難說)
目標:
-退休可負擔每月約$30,000支出,不用靠孩子
-有$2m可支付孩子將來首期
到底每月可以儲嘅錢應該點樣分配好呢?萬分感謝!
龔成老師︰
如果你希望15年後每月有3萬蚊現金流,以股息率6%計,你需要本金600萬。
你現時持有股票,都係有質素。但當中潛力股(1810, 0700, 9988, 0175),我唔建議再加注。
因為以你的年齡計,其實要開始為退休做準備,財富仍有增長力(但不可以太進取,故潛力股不宜持有太多)。因此,你可以投資「平穩增值股」+「收息股」。
你可以做月供股票,供「平穩增值股」+「收息股」,每月5成儲蓄做月供。其餘先儲起,用一邊月供一邊儲蓄的策略。
但就隨著年齡增加,慢慢增加收息股的比例。到退休時,你收息股比例,應提升至100%。
平穩增值股,例如盈富(2800)、金沙(1928)、長建(1038)、中銀(2388)、港鐵(0066)、恆基(0012)、平安(2318)。
同時,可以建立一個收息股的組合,目標是5%、6%的股息率的收息股,例如港燈(2638)、深高速(0548)、香港電訊(6823)、工行(1398)、恆生(0011)、置富(0778)、陽光(0435)。收息基金(3110),都可以。
另外,有些更有超過8%的高息股,但股價就略有風險,你可以小注考慮,例如佐丹奴國際(0709)、中石化(0386)、互太紡織(1382)等(記住,股價略波動,不能太過大注)。
若你想增長力大D,可以較集中係平穏增長股。
大市現處於合理水平,那70萬資金和每月儲蓄,就等大跌市機會出現,才大力度掃貨,並長線投資。
若你能維持月供$40000 + 現有資產170萬(現金70萬、持股100萬),我假設投資回報有7-8%(連股息再投資),15年後大約會增值至1500萬,故這樣安排相信很大機會達至你的財務目標。
到你退休前,慢慢將收息股比例,應提升至100%。透過這些收息股,去創造現金流,供你退休生活,咁就可以。
另外,金風科技(2208)主要從事製造並銷售風力發電機組及風電零部件,佢有提供風電相關諮詢,風電場建設、維護服務;建立及經營風力發電場;以及提供污水處理業務及融資租賃服務。
整體算不差,但股價有點波動。睇佢近年股東回報率都有下跌,代表佢賺錢能力弱左。加上此股負債不輕,都係一個風險因素。
此股可投資,但不宜持有太多。若佔你組合不多,持有係可以。
------------------------------------------------
Q21955:
老師,我想請教:投資(月供) Vs 儲錢
成哥你好我睇左你既post 同書都有2年幾。我有D關於儲錢同投資既概念分得唔係好清楚,想請教下你。
我今年30歲,月入22K 一個月可以儲到13K,目標係3-4年內儲夠首期。依家月供緊盈富同中芯各2000蚊。黎緊諗住搵多隻潛力股供。2000蚊。
依照我依家既月供方式去投資,我每個月供6000蚊。淨低既錢就有7000蚊。3年內儲到252,000。但如果我唔月供的話我3年可以儲到468,000。
月供會減慢左我儲首期計劃,咁我點解仲要繼續月供呢?
BTW我報左你股票班,期待見到你真人學多D智識。多謝
龔成老師︰
你有個基本概念錯左,你依然停留係現金模式。
我地進行財富增值,其實就係將一直貶值架"現金",轉換成"優質資產"的一個過程,佢可以係股票、物業、一盤生意等等。
若果你一直以儲現金,去作為累積財富的方法。你只會見到,自己個購買力越來越弱。相最基本跑嬴通漲,你都做唔到。
相反,你持有一些優質資產,好似優質股、物業,佢地長線跑嬴通漲之餘,都可以令你財富有所升值。
所以,你要改變現時想法,由儲現金變成儲優質資產。
你現時月供計劃係可以,每月餘下$7000就先儲起,等大跌市機會。
新增一隻月供股票,你可以選擇其他優質股。
由於投資係一個長線計劃,你可以等上完堂,有個完整概念再調整,相信會更好。課堂見!(你可以等上完堂先更具體配置)。
------------------------------------------------
Q21956:
您好龔sir, 本人40多歲,為單親媽媽,原本有份穩定職業,平均月入近4萬,可惜近幾年事業出現極大錯敗,失業,近日只能找到一份文職工作,月入萬多。
由於本人一直不敢冒險,即使早年已有在正職下搞生意的想法,可惜網上生意又搞不好,已停頓了,跟本沒有賺過錢。
龔sir你曾經講過要建立被動收入,其一就是在有正職下亦要發展小生意,據我經驗,有正職要分身發展生意似乎有點困難,請問可以指教一下嗎?
另外投資方面,我是新手,有穩建又有點增長的建議嗎?以我這年紀,才開始做小生意不敢承受大風險,還可以嗎?現金30萬,可以如何投資?謝謝指教!
龔成老師︰
當你本身有正職,再同時間去發展一盤生意,會係有些困難。
但由於去創業,本身有一定風險,除非你好有信心,加上本身有一定本錢係手,就算有一段較長時間,收入較少都不成問題。
見你之前網上生意,都不太順利,或許你對這門生意上未能完全掌握。
我建議你先用"正職"+ "兼職小生意"的模式,會係較穏當。到你有一定生意經驗,或者本身個生意開始上軌道,才全力投入,會較好。
至於想創業,其實任何年紀都適合,只要你做好風險控制,就咁可以。
投資方面,以你4X歲,可以選擇一些「平穩增值股」+「潛力股」作投資目標。
由於你投資知識不高,因此可較集中在平穩增長類股,至於潛力股,只宜小小注。此期間,你最好是努力提高投資知識,才慢慢增加翻潛力股比例。
大市現處於合理水平,那30萬資金(扣除你小生意要用的資金),你可以先用一半,以"分注"形式慢慢入貨。餘下一半就等大跌市機會出現,才大力度掃貨,並長線投資。
------------------------------------------------
Q21957:
龔成老師,想請教一下理財方向,希望日後得賜教回覆
本人39歲月入73k左右 (連bonus 年收入約1.1m左右),早年因理財不善所以未有太多錢儲蓄(現幫家人供樓),只約400k現金,完全沒有買股票經驗(早年因為無錢),
相信保險買了一些年金及投資基金,有賺但回報時間冗長。扣除以上月可儲15-20k左右。
想請教︰
1. 想開始月供股票,因為我無時間day trade,什麼是好選擇?
2. 目標希望可以3-5年有能力買樓,請問是否應採取進取或中低風險增長策略?目標市區兩房,不一定是新樓,因有現樓住,只是長遠退休收租回報之用。
3. 常聽買債的回報高,請問現在是否安全?迷你債券事件會再發生嗎?
希望老師可以在日後專欄回覆,萬分感激
龔成老師︰
首先,你要清晰一些投資概念先。我地投資股票,其實等同投資一間企業。希望透過其自然增長,以達至財富增值的目的。
所以,我地投資一定係長線,而唔係短期炒賣,去賺差價。所以,你唔係唔洗不停睇住個市,因為唔係做DAY TRADE,而係長線持有優質股。
另外,"保險"主要係用來防守,買足夠保障就可以。儲蓄成份架保險,唔係唔可以買。如果你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好低,或者完全無投資能力,這類保險都有持有價值。
但始終係財富增值角度,佢幫助好有限,一般我都就唔建議太多。做財富增值,應集中投資在優質資產(如優質股、物業等),效果才會理想。
1) 我地投資增值會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作方法,初期投資較有潛力的股票,令財富較快增值,當增值到一定金額後,可開始將財富分配至平穩增值型股票,然後到已累積了相當財富後,才漸漸轉成收息型股票,為自已創造穏定現金流。
你39歲,應以增值為主,建議你用「平穏增長股」 + 「潛力股」作組合,去創造一個增值平台。
現在你每月先用5成儲蓄做月供。其餘先儲起,用一邊月供一邊儲蓄的策略。
由於你投資知識不高,因此可較集中在平穩增長類股,至於潛力股,只宜小小注(不多於3成)。最好是你先提高投資知識,等到你有一定知識和經驗,才慢慢增加潛力股比例(大約5成)。
現時大市只是合理區,你現有40萬資金可以先投入一半,用"分注"形式,慢慢買貨。餘下一半和每月所儲倒的資金,就等大市出現一定程度的下跌,才大力度掃貨,然後長線投資。
2) 用以上月供方法,假設投資回報有10%(連股息再投資),你每月投資$15000 + 40萬現金,5年後大約會增值至160萬,相信對你置業都有一定幫助。
但緊記,我地投資理財,除了講增值,都要顧及組合的平衡性。係你買屋同時,必需留有一定優質股作增值,否則會過份偏重物業類,而造成風險。
3) 從財富增值角度,債券增長力不高。較適合一些退休人士,用作創造現金流。但用來累積財富,就未必咁適合。
債券,這其實只是「產品」,物業、優質股是「資產」,所以從財富本質上,我地應較集中持有「資產」,才對我地最有利(你可以睇睇《財務自由行》一書,我從財富本質上,講述了當中原理)。同時,現時息口低,但未來有機會重回加息週期,債券未必是最好的投資工具。
另外,你會不時聽到一些債券基金,係坊間分好多種,你要小心睇,因為有d風險低,無乜問題,有d則有潛在的風險,絕對不是保本的產品,有機會出現了「賺息蝕價」的情況。
第一,有些債券基金,會投資「高收益債券」,即是「垃圾債券」,你一定要睇睇佢所佔的比率。
第二,債券基金往往不是單純地持有債券,而是可以作買賣,以及利用衍生工具作對沖等策略,即是可能有價格上的波動。
第三,不少銀行都會提供借貸,以槓杆去放大回報,以平息借貸去賺取息差。低息環境時間題不大,但進入加息週期,不止借貸成本增加,同時債券價格往往在加息期下跌,雙從打擊下,投資價值成疑。當然,若然加息步伐不快,息差利潤就可觀。
我不是說債券基金有問題,只是說明當中的風險,因為市面上的基券基金好多,你要仔細分析。
------------------------------------------------
Q21958:
龔sir你好,本人有200萬,有100萬巳買了股票有700 1810 2013 1347全是高位入,現還未能去到買入價 ,做了蟹貨,現在還有100萬現金未買,我應點去買呢,
本人已40歲,沒有返工的,有一個小朋友要供養,我怎樣可以將餘下的100萬變出倍計的收益呢?我不想蝕咗可能是我的最後 100萬,我應怎樣做?
請指教,我想買你嘅書睇,應買邊本呢?
感激你的回覆。
龔成老師︰
若你想持股有倍計收入,簡單來說就係買入一些優質股票,並長線持有,讓其慢慢自然增直,以達至財富倍增的目的。
但這個倍增計劃,係要長線。講緊係以年計,故你唔好預短時間內,對你財務上會有任何幫助。
另外,投資再有質素的增長股,都會有風險,有機會出現虧蝕。若你係無法承受這個風險,你只宜投資一些收息股,甚至只作定期。你要自己從風險與回報中,取個平衡。
雖然你係買左貴貨,但這些股票都有質素,長線都會升值,所以你照持有會係最好。
但較大問題是,你而家組合太偏重左係潛力股(全部都是),佢地雖然有增長潛力,同時風險都較高,不宜持有過多。
以你40歲年紀,潛力股可佔約4-5成,餘下應用以下平穏增長股。加上你投資經驗較淺,潛力股比重,要再調至2-3成以下。到你學到一定投資知識,才慢慢調高。
未來時間,你就要加大翻平穏增長股部份,令組合更平衡。
除了新資金,必需優先投入平穏增長股。你現有持股,都可以考慮沽出部份,同樣換碼至平穏增長股,去平衡風險。
平穏增長股:盈富(2800)、金沙(1928)、恆基(0012)、港鐵(0066)、平安(2318)、粵海(0270)、領展(0823)、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長建(1038)
由於你現時無工作,同時間要供養一個小朋友,所以你必需為自己預留一筆半年開支,以備不時之需。
若你預期家庭無收入狀況,會維持一個較長時間(例如1-2年以上)。你可以考慮將部份資金,買入一些收息股。佢增長力會較弱,但勝在有穏定現金流,可以支援你生活開支。
目標是5%、6%的股息率的收息股,例如港燈(2638)、深高速(0548)、香港電訊(6823)、工行(1398)、恆生(0011)、置富(0778)、陽光(0435)或收息基金(3110)
現時大市只係合理水平,現金佔比重大約3-5成。你可以多用少少資金,分注入貨。餘下資金,就等大跌市出現,才加大力度掃貨。
書本上,你可以先睇我架《80後百萬富翁》、《財務自由行》和《股票勝經》,都適合初學者。
------------------------------------------------
Q21959:
龔成老師你好,有投資問題想向你請教,我今年30歲,希望可以盡快存到首期買樓,月入2萬幾,每月可儲1萬。
2017年開始買股票,一直都贏粒糖 輸間廠。內銀2017年買入,現在價位相差太遠 沒有出售
中行 4.28買入,5000股
工行(買入價位已忘記),1000股
建行 (買入價位已忘記),2000股
一兩年前買入
匯豐56.5買入 (400股)
鐵塔 1.7買入 (6000股)
近期
阿里巴巴 (有溝貨,均價買入267,400股)
京東 (有溝貨,均價買入334,100股)
京東健康 (有溝貨,均價買入146,100股)
小米 33買入 600股
現有流動資金大約20萬,應如何再投資?
龔成老師︰
從質素上,你持股係無問題,都可以長線持有。但從配置角度,問題較多。
首先,任何股票、任何行業,我們都不應太過集中,因為一個行業就算更有優勢,也有機會面對行業週期及突發風險,太集中會對你整個財富組合不利。
因此,你要建立一個平衡的投資組合,當中有不同的類別、不同的行業,這是最好的平衡風險方法。相同行業不可佔組合多於30%,而單一企業不要高過15%。
但要留意,銀行業營運模式較特別,風險會比一般行業為高。必需堅守30%這個準則,如果可控制在20%以內,會更好。
你現時銀行股和阿里巴巴(9988)明顯係超標,但阿里巴巴有質素,你可以照持有,但暫時不要加注。
而銀行股,除了比重過高外,佢地本身只係收息股,增長力不高。用作財富增值,但不適合。建議你沽出部份,換至其他有增長力股票。
另外,我見你大部份股票,都係高位入市。我估你都幾受市場氣氛影響。這個也是你贏粒糖,輸間廠的原因。
記住,當個市場好狂熱,個個爭相去買股票架時候,好多時個價都係被炒起左。就算你買入股票有質素,長線回報都會受影響。
另外,我地繼續持有一隻股票與否,不是建基於賺蝕數,而是企業的質素與長遠發展。
你過往投資成績不佳的原因,就是你建基於「賺蝕」去決定是否持有,同時,當你見到股價下跌,想拉低平均買入價,就會「溝貨」,同樣是集中在「過往買入價」,你應該改變這思維,以「怎樣令財富組合將來有最好的增長」為目標。
未來你再投資,應先集中用月供模式,去平衡買貴貨風險。到有一定經驗,才去一直買貨。
以你30歲,可以選擇一些「平穩增值股」+「潛力股」作投資目標。
以現時大市合理區狀況,你可以考慮用部份儲蓄,進行月供股票。你可以每月先用一半儲蓄,另一半就先儲起架策略。
平穏增長股:盈富(2800)、金沙(1928)、恆基(0012)、港鐵(0066)、平安(2318)、粵海(0270)、領展(0823)、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長建(1038)
潛力股:安碩恒生科技(3067)、比亞迪(1211)、阿里(9988)、騰訊(0700)、港交所(0388)、舜宇光學(2382)、小米(1810)、中生製藥(1177)、福壽園(1448)、GX中國電車基金(2845)、三星FANG ETF(2814),但就要明白波動性比上述會高左,同時風險大左,你要自己平衡。
由於你投資知識不高,因此可較集中在平穩增長類股,至於潛力股,只宜小小注。此期間,你最好是努力提高投資知識,才慢慢增加翻潛力股比例。
餘下現金就是等大跌市時出手,如果你能在這段時間學好選股等技巧,到大跌市時就能把握機會,財富增值會更明顯。
------------------------------------------------
Q21960:
龔成老師,新股Boss直聘值得入貨嗎?謝謝!
京東物流這隻股會否升值?
龔Sir, 對於京東物流2618是否值得長期持有呢?Thx
龔成老師︰
Kanzhun Ltd ADR (BZ)主要提供線上招聘服務,為求職者和企業提供直接溝通的線上平台。
從業務上睇,佢係有投資價值。但由佢依然係燒銀紙階段,幾時先會有穏定盈利,無人知。
不確定性很高,要做個較穏當的估價,係好困難。只能說現價唔平,而且此股有一定風險,就算投資都只宜小注。
京東物流(2618)都有質素的。
京東物流係中國領先的技術驅動的供應鏈解決方案及物流服務商。通過科技賦能提供全方位的覆蓋各個業務領域的供應鏈解決方案和優質物流服務,從倉儲到配送,從製造端到終端客戶,涵蓋普通和特殊物品。
根據一些調查報告,按總收入計,這企業係中國最大的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商。
2018、2019 及 2020 年,京東物流營收分別為人民幣 379 億元、人民幣 498 億元和人民幣 734 億元。
京東物流於 2018、2019 及 2020 年產生的虧損淨額分別為人民幣 28 億元,人民幣 22 億元及人民幣 40 億元,不過,如果扣除一些非現金流的開支,又未算太差。
佢表示,上市集資所得,部分將用於升級和擴展該企業的物流網絡;部分將用於開發與供應鏈解決方案和物流服務相關的先進技術。
企業有優勢的,長遠發展正面,但中短期股價未必有好強的表現,這股都有投資價值,但現階段未必值得大額投資。
----------------------------------------------
若你有問題想向本人發問,可在龔成的fb專頁中(www.facebook.com/80shing)inbox龔成,但要注意如無特別聲明,有可能將問答放上網,當然,會將發問者的身份,以及有關個人資料的部分刪去。
另外,我所給予的各種意見,只是供大家參考,當中無任何銷售及推介,不涉及任何利益,其實大家應該要有獨立分析的能力,我只是給予一些方向及純參考模式。
由於提問人數眾多,見諒無法即日回覆,如果是普通的提問,預起碼要7天以上才能回覆,若然是較複雜的提問,起碼要10天才能回覆,希望各位能諒解。
勤益進修部上課時間 在 林家興 Alfred Li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女生要當兵嗎?一個預官的反思與建議。
#女生應該當兵嗎? #我們真的要上戰場 ?
#不怕排長帶你們衝哎哎哎步槍兵人勒
好友台北市議員徐巧芯前天在節目上公開提到恢復徵兵制以及女生可服義務役,也引起和王浩宇議員之間的論戰,這是個很好的公共政策議題,事後和她及其他幾位朋友也對此有所討論。
身為剛教召回來、戰事發生時要帶著後備部隊衝第一線的步兵預官,也想藉這個機會談談實務面自己看到的問題,與提供改革解方的思考。
先講結論,我支持 #朝全徵兵制方向 去思考改革,為什麼?
落實全民國防、軍愛民民敬軍,也要民先懂軍啊。
➽
1⃣️ #徵兵募兵傻傻分不清楚?
首先,我國從過去到現在實行的兵制嚴格來講其實是「#徵募併行制」,國防部以前也發布過新聞稿澄清外界以為國軍要進入「全募兵制」的錯誤看法。實際上依照《兵役法》的相關規定,83年次以後出生役男仍依法服4個月常備兵役軍事訓練,也是屬於徵兵制義務役的一環。
上次推行的兵制改革主要是著眼於加強常備部隊的專業戰力(就不會一直在訓練新的一年兵時間到又退伍造成戰力青黃不接),因此常備部隊也走向全志願役、專業化的「募兵」方式來吸引專職當兵的人,只能說這些都是在「#徵募併行制」的框架內所做的調整。
但巧芯所提到的「徵兵制」就稍微不太一樣了。
嚴格來說,男女都要當兵屬於「#全徵兵制」,就是除了專業職業當兵的人以外,所有國民不分性別都要服兵役的義務役,並接受長期(1-3年)的軍事訓練,除了貫徹全民國防的精神戰力,也是實務上讓「國防軍事」落實到全民的生活中。舉例來說,以色列🇮🇱、挪威🇳🇴等國家是實行「全民皆兵」,男女都要服義務兵役,而且是偏向軍事的,#女生也要拿槍打仗。
以色列大家可能比較熟悉是因為它強敵環伺、屢戰屢勝的關係(還有IG上很多...以色列女大兵?),挪威在2013年國會投票通過時除了防範俄羅斯以外,有一個很大的目的是 #推動真正的男女平權,也使得挪威成為第一個強制兩性服役的歐洲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國家。瑞典🇸🇪也在2017年宣布恢復徵兵制,且徵兵不分男女,理由同樣包括 #促進軍中性別平等。
其他實行義務徵兵制且強度比較高的國家包括南韓、瑞士、新加坡、越南、泰國(抽籤徵兵)等等,役期從一年、一年半到兩年不等。就連法國都在去年重啟兩階段的徵兵制(但內容多樣包括社工服務等)。以色列則是男生3年,女生2年,超硬。(不過以色列今年七月才剛正式宣佈男性役期從32個月調降到30個月,女性一樣24個月,許多軍方將領反對認為會造成人力短缺)
美國🇺🇸歷史上一向是承平時期採取募兵制,戰時改為徵兵制。不過,韓戰結束至北部灣事件,兵役登記系統繼續徵兵,1954至1964每年大概140,000連冷戰平時美國還是有繼續徵兵的動作。(感謝 #方恩格 提供補充)而美軍徵兵的對象男女不拘,不過目前還有少數戰鬥工作不對女性開放。
有很多的聲音認為台灣的兵役與後備制度應該改革,要改什麼?
➽
2⃣️ #後備現在是什麼狀況啊喂
台灣社會對於國軍的看法以及在陸軍當中服役的經驗觀感網路上很多,這裡就先不展開。
美國人其實近年來講了很多次認為國軍後備戰力不足、應該改革的情況,請自己參閱(bit.ly/3ieOUU2),儘管美國人有他們自己的國家利益考量,但內容很多地方我認為是值得參考的。
(之前寫《中共攻台大解密》而在台灣有一定知名度的美國軍事智庫研究員易思安 Ian Easton曾經在蘭德撰文寫過〈Transformation of Taiwan's Reserve Force〉,有興趣的可以參考,bit.ly/3l0xRGO)
近期的《新新聞》也出了一篇專門談後備制度改革,大家可以先看看(bit.ly/2SmeFr7),包括國防部長最近說後備要優先召集一年義務役....但這群人數量已經從69萬人下降至47萬人,軍事訓練役則將逐年成長,到民國115年(2026)就會消失,接下來還有少子化的問題,如何保持後備戰力?後備戰力又有無必要?
政府看起來現在在做行政制度調整的準備,要加大投入資源跟提升後備位階,但對我一個第一線的排長來說,重視的還是實際訓練內容以及士兵的戰鬥認知有沒有跟上。
先講一下自己的體驗。
以前大家普遍認為回去教育召集就是重溫「陰間」生活、上課很涼等等,甚至很多人一接到教召令就買機票出國或是跟公司報出差來逃避⋯⋯個人非常反對這種作法,不只愛不愛國的問題,而是這會傷害台灣整體的軍心士氣與實際戰力,近年國防部有對此作出一些改革來限制,很棒。
平均來說現在是退伍後八年內會召集至少兩次,每次一週(軍士官七天、士兵五天),而我這次回去已經很充分感覺到跟以前不一樣,實戰科目很多,滿滿的行軍、操課與打靶,沒有什麼休息時間。不只是帶隊的義務役軍士官,接訓協訓的志願役軍士官也非常辛苦(感謝他們為國辛勞)(敬禮)。坦白說,確實讓我感覺到兩岸情勢是真的緊張,為什麼?
中華民國在台灣目前是一個 #海島國家 的狀態,過去到現在的防衛指導主要都是「嚇阻+殲敵於海上&灘岸」,很多聲音都認為「加強海空軍實力就好,一旦海空軍打光讓老共上岸就完蛋了,也沒什麼好守的;而過去大陸軍主義在新的情勢下也應該被揚棄⋯⋯」
這些說法都不是沒有道理,也因此台灣的海空軍無論在裝備、素質以及國際交流等層面確實都是很優質的,陸軍尤其是一般部隊普遍就稍微辛苦一點。但近期兩岸緊張對峙的情況以及當時在部隊裡接收到的一些資訊跟訓練內容,其實都讓我感覺得到國防部確實有認真陸戰的心理與實際準備。國軍當然也不是笨蛋,五六年前服役時陸軍訓練的科目主流就是城鎮戰為主了,但一直沒有引起社會的重視。
除了大家都認為戰爭似乎很遙遠以外,沒有全民皆兵也導致軍民分家,人民不關心軍務,如何熟悉與落實全民國防?陸軍才是跟廣大民眾比較相關、也是更值得我們關注的。
➽
因為不能詳述後備的真實狀況以免洩露軍機,直接講小結:
a.#戰時接到動員令要不要裝死?
我和同為預官排長的朋友都會建議你最好要出現才比較可能活下去,不要以為躲在家裡會很爽。
戰時一切軍管,躲在家裡等被炸/等投降不一定比較好,更不用提被憲兵or警察抓走軍法審判以及失去反抗的機會。
雖然也有論點認為不要拿槍以免在戰時被當成軍事人員攻擊,但我個人是反對甚至有點鄙視這樣的看法,命運要自己掌握,槍在手比任人宰割好。
b.#後備部隊戰力如何?
身為要帶兵的軍官....坦白說,後備部隊扣除志願役幹部以外,整體戰力的訓練還有不小的加強空間。其實就我的感受,如果是在被入侵而被迫要防守的情況下,我所在的部隊 #戰鬥意志都還算堅定,但技術的部分,主要還是訓練時間太短以及間隔太長,所以不夠熟悉戰鬥技巧與進入那個「知道自己現在是要上戰場的戰士」的狀況,這也是國防部從去年底開始就加強教召訓練內容的原因,現在已經沒有什麼「血濺車籠埔、魂斷金六結、歡樂斗煥坪」這種事,基本上到哪裡都是一個 #血濺魂斷 的狀態,後備的實力有在增強,這一點要再次給國防部與基層幹部們掌聲。
c.#後備部隊的任務?
其實有同樣是後備部隊的一些預官、士兵有在網路上講他們接收到的大致任務內容,我覺得國防部可能要好好巡邏一下。但是就內容而論,本質上就是兩個字「守土」(少部分會有別的任務),而目前的後備部隊如果要按時完成這些任務,我認為訓練跟準備是稍嫌不足的(主要是戰鬥,其他還好),從動員、集結、整隊、領裝、動員、了解任務到實踐任務內容,特別是任務性質的關係可能會影響到部隊的信心,那平時的戰鬥意志培訓、尤其是作為底氣的戰技訓練就很重要,才能在戰時發揮戰術價值,不是單純上去當砲灰。
昨日也看到新聞國防部長表示已經研擬改革方案,將加強召訓天數與頻率,這是對的方向,但我更期待訓練科目內容能否更靈活、符合現實。
之後的訓練建議科目上還是要變成「#任務導向」,而不是為教召而教召、科目本身強度變強而已。戰場的經營、熟悉以及實地跑一遍大地,都有助於戰時真正要上場時的信心、存活率與任務成功率。
➽
3⃣️ #台灣兵役制度該怎麼改
a.#心態與內容:
我覺得在討論這件事情的時候,大家常常把「當兵」這個詞窄化為「#拿槍上戰場」,也因此一談到「女生要當兵」就引起很多爭議,但其實軍隊有非常多其他事情可以做,幾乎也涵蓋社會上大部分職業(也因此就沒有所謂女性不適合當兵的問題,女性在許多事情上可以比男性做得要好)。
有興趣的人看看這篇《美華軍語辭典》(bit.ly/33c6ELq)提及的職業及術語就可以知道軍隊任務涵蓋的內容有多廣。
以色列新創科技產業如此成功,正是因為軍隊根本就是他們的先進職訓所,一退伍就創業搞網路公司研發軍事用軟體與無人機的比比皆是,畢竟科技進步的動力往往來自於軍事發展,網際網路(internet)也是冷戰時期從美國國防部的內部軍網演化而來。
而美軍退伍後除了聯邦政府的福利cover與各種社會職涯的申請優惠以外(比如免費或減免大部分學費上大學),大多也不怕依照他們在部隊的專長找不到工作,這是國軍已經有在模仿但需要更深化改革的重點。
簡單說,台灣社會要先改變「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以及「當兵就是打仗、開槍」的心態,才會覺得當兵是一件普遍可以接受甚至對職涯有幫助的事情。
舉個簡單的例子,台灣普遍都認為學歷史好像很沒用。但在國外很多部隊或美軍來說,讀歷史可以去做戰史研究、情報分析、聯絡官甚至協助寫作戰規劃,搞得不錯的還給你獎學金進修以後到陸海空軍軍官學校教戰史、教軍事策略。
學工程和化學的除了搞爆破玩炸藥,更可能要懂如何蓋房子,因為你要知道如何用最少的炸藥摧毀最多的房屋結構,退伍以後去當工程師、當建商或是教化學當絕命毒師(?)都可以。
並不只是大家都要當兵或懂開槍而已,
這才是「#全民皆兵」、「#寓兵於民」的最高境界。
➽
b.#役期與內容:
有鄉民在PTT上分享「外國有強大外敵鄰近的國家」的兵役役期(bit.ly/3cEyX8i),相對來說台灣現在四個月的軍訓役是真的很短,而且完全不構成戰力,下部隊基本上只是搞事而已。除了適當延長役期以外(我個人認為起碼還是要恢復到一年),也有很多聲音強調重點不是役期的長短,而是訓練內容應該要朝實戰化來做改變,不應該還在用美軍二戰前後的單戰(單兵戰鬥教練),喊些脫離時空背景又實用性低的口號。這一點已經非常多人都公開提過了。
(這邊有篇美軍退役士官Allen Lin對國軍新兵訓練的單兵戰鬥教練評論,http://xn--bit-9u3ey63rpnc20p93e.ly/2G09quB)
某種程度上我同意這樣的看法,畢竟這些東西雖然對進入戰場狀況有點幫助(主要是活用聯絡手勢之類的),但到了真實戰場地形上其實很難應用,還不如好好訓練基本體能和移動中射擊、經營與自己後備部隊相關的戰場場地,了解哪裡有加油站、哪裡有軍營、哪裡有重要機關、不同類型道路移動方式到時怎麼處理?怎麼跟上級單位聯絡?停電了大家到時候聯絡方式備案為何?會用無線電的人有多少?知道不要亂開無線電免得被敵軍鎖定的人有多少?
我想,這些東西可能有許多後備軍士官並不清楚,但對一個排長來說,了解這些資訊遠比背單戰重要太多。各位士兵也不希望帶你打仗的排長一問三不知吧。上戰場,最重要的不只是完成任務,還有負責任地帶大家活下來啊。
此外,假日開放軍營靶場讓民眾體驗電子或實際打靶、廣推生存遊戲活動甚至編組民兵團都是實際可行、民間軍武圈也有能量可以培養並支撐起來的東西。把生存遊戲或打靶當成一種全民運動來推廣,#把國防生活化,可能比精進教召內容的成效更大。
➽
c.#軍事訓練交流
這個東西有點敏感,包括美軍在台小規模協訓的狀況最近雖然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了(喂),而實務上這個想法應該會因為觸碰到中國大陸甚至美方的外交政策底線而無法很快實行⋯⋯
不過以前在某地實習的時候,曾寫過一篇報告談國軍可思考仿照新加坡來台灣的「星光計畫」一樣,將不只是精英部隊,而是成建制擴大將一般志願役甚至未來全徵兵義務役的軍士官兵都有機會到國外盟國輪訓半年到一年,除了可以獲得接近實戰的訓練經驗外,更可加強語言能力,藉此吸引有志從軍的年輕人與優秀人才。
如果加入國軍不只是掃地出公差搬庫房,而是可以學得實際戰鬥能力與可應用的外語能力,國家還付你薪水,誰不搶著要?
但這個政策顯然會因為其他因素而暫時無法實行,只能等待時機成熟了。
#題外話,有看到媒體報導政府明年將派3員到以色列考察後備動員制度(bit.ly/34bwfTR),我猜應該就是要成立全動署的那幾位長官(?),但真心建議如果政府可以的話,希望多派幾位員額且包括基層幹部,才能廣泛收納基層真實狀況與意見並根據這些意見來吸收以色列的制度哪些是可以照搬回來、哪些是需要調整才能適應我國後備制度的。
另外也懇請注意不要只學到器物制度沒有學到理念,畢竟以色列面對的狀況跟我國不同,多去理解他們的宗教、文化、建國歷史、制度淵源,才能真正理解以色列軍隊的建軍思想以及他們之所以強大的原因。
➽
4⃣️#女生可以做什麼🙋?
國高中上軍訓課的時候,女同學大多要了解與學習的是護理與急救方面的知識,但也有國防教育知識以及高中畢業前會有打靶的體驗,但就僅止於此了。如果未來女生也要服兵役或類似替代役的軍事役別,現在比較常見的建議包括服半年到一年的軍事/社會役,學習包括醫療衛生、戰場救護、後勤經理、通信、電子、情報等在內比較不需要用到太多體力的任務。
不過,也有對於男女一視同仁朝 #以色列化 的想法,除了訓練成步槍兵外、戰車/機駕駛、醫護兵、狙擊手與觀測手等戰鬥兵科可能也相對適合女性。
我覺得以台灣目前的社會情況暫時應該很困難,民眾大概沒辦法接受這麼劇烈的轉變,以及軍方對於這方面的硬體、軟體與制度上的準備也還嚴重不足。近年敵情升高,也許台灣社會開始願意思考這件事,如果真的要推動,現在就必須開始認真討論。
美軍近年的女性比率約是15%,國軍呢?也是14-15%。根據媒體報導:「早期女軍人多半限於『辦公室單位』任職,近年愈來愈多職缺開放給女性。例如,陸官畢業的女生,原本在戰鬥兵種(步兵、砲兵、裝甲)中只能選砲兵,否則就要選化學、通信、工兵等支援兵種;如今各兵種都已開放,連戰車乘員都已出現女性。以往女性飛官多限於駕駛運輸機、直升機,近年起也開始加入戰機單位。」
(本段節錄自 程嘉文,〈國軍女官兵人數 突破2萬大關〉,《聯合報》,20180405。)
所以整體來說是朝一個女性越來越多也撤除差別待遇的方向走,我認為這也才是一個健康、正常的發展,無論對戰力、士氣、促進女權與性別平等來說都是好事。
➽
➽
➽
以上,已經太長了,就先寫到這裡為止。盡量用很淺顯直白的方式去談我自己對這些議題的看法,還有許多細節未竟,希望可以有更多人一起關心國防議題的改革。而兵役制度,除了能夠達到國防的目標,更應該注重給予軍人應有的待遇、尊嚴和榮譽,否則即便募兵,能夠吸引優秀的人才投軍嗎?拼招募的績效數字是如何來的,基層心知肚明。
如同一同討論的友人所說,「可以的話當然是以募兵的精銳為主力培養對象,但重點在於讓不打仗的(台灣這點與美國不同),人一樣可以得到尊重、榮譽以及好的待遇,培養全民國防的精神與意志。」但很矛盾地,如果不讓全民都感受到當軍人的辛苦與風險,前述的想法也很難被推動。
自己是軍人家庭出身,也因此當兵時決定考預官盡一份心力。無論你的國家認同為何、是哪幾個字,這無關「政治」,是有關於 #我們能否繼續保衛我們生活的方式。
沒有人會故意希望打仗,除了少數可以因此得利的人。一直煽風點火的人,真的要好好看看他們究竟是站在哪一邊。那要探討這件事,就該務實一點檢視現況、理性討論解方,希望有更多人一起討論與支持國軍的改革,而不是單純爭吵、嘲笑誰是什麼役,要不要上戰場、愛不愛國而已。
畢竟一個以不當兵為榮的國家,大概很難不被滅亡。
如果這幾年要打仗,就是我們這一代要上戰場。台灣不是靠口水就能保衛,希望那些叫囂戰爭卻又不願當兵、不願付出的人可以知道這一點。
#支持中華民國國軍 🇹🇼
#預官102之2梯機械化步兵少尉排長報到
(影片與留言處圖片為本人2019年3月參訪以色列看到的情景,女生要拿槍當兵,也可以當得很好,還有戰場被擊毀的戰車殘骸、戰爭下的青年塗鴉訴說對戰爭的厭惡與無力感的遺跡,這一切都值得我們深思。)
勤益進修部上課時間 在 宜蘭縣議會議員陳文昌服務處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報導者基金會簽訂團體協約,優於勞基法保障勞權】
「財團法人報導者文化基金會」(簡稱報導者基金會)歷經半年三次勞資協商,於今(16)日正式簽訂團體協約,條文皆優於勞基法,對於勞工權益有實質保障。勞動部長許銘春和台北市勞動局長賴香伶皆到場觀禮,並指出這是高標準的團體協約,期盼媒體業界能夠跟進。
報導者基金會今日下午3點舉行簽約儀式,由基金會董事長黃榮村和員工董事林雨佑、編輯部記者嚴文廷、社群部編輯洪琴宣、數位部工程師余崇任共4名勞方代表共同簽署團體協約。
報導者基金會有超過半數員工加入全國傳播媒體產業工會(簡稱全傳媒),並在全傳媒協助下,由4名勞方代表和基金會執行長何榮幸展開團體協約協商。勞資協商僅三次便達成共識,最後送交基金會董事會通過。與國內一般動輒耗時數年、協商數十次才能簽訂團體協約的狀況相比,報導者基金會團體協約從啟動到正式簽約僅不到半年時間,實屬少見。
報導者基金會的團體協約共有17條條文,內容包括休息日加班出勤時數加權、加班時數補休費率、每月得申請遠距工作天數、懷孕在家工作天數、增加全薪病假,以及記者業務費、進修補助、健康檢查等福利,並保障年終獎金與合理加薪,協約條文皆優於現行勞基法規定,也彰顯基金會對於勞動權益的重視。
國內已有公共電視、蘋果日報、中央社等大型媒體簽訂團體協約,報導者基金會則是第一個簽訂團體協約的中小型媒體(報導者基金會員工約30人),也是第一個非以企業工會,而是以產職業工會簽訂團體協約的媒體,希望能鼓勵其他中小型媒體一起重視勞工權益,提升勞動條件,產出更多優質的報導內容。
報導者基金會董事長黃榮村表示,感謝執行長何榮幸代表董事們折衷協調,勞工董事林雨佑整合同仁意見,以及全部同事能夠互相欣賞互相尊重,才能順利簽訂團協。董事會對於團協結果非常欣慰,也祝福同仁能繼續充滿鬥志,把優質新聞品質發揮出來。
報導者基金會創辦人、執行長何榮幸說,《報導者》長期追蹤報導華航機師、長榮空服員罷工等重大事件,也努力在媒體自己內部保障勞動條件。基金會前幾年因為人數不足沒有成立工會,但在第一屆翁秀琪董事長任內就已主動設立「勞工董事」,第二屆黃榮村董事長則進一步支持簽訂團協。而勞資協商過程之所以順暢,是因為大多數是把成立四年來優於勞基法的勞動條件寫入團協;如今在全傳媒的協助下順利簽訂團協,希望能作為其他媒體的參考。
全傳媒理事長鄭一平表示,公共電視團協談了10年才簽訂,蘋果日報談了2年多,他自己工作的壹電視則是談了6年到現在沒簽訂,對於報導者基金會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簽訂團協,他非常感動,這也證明了「勞資雙方的橄欖枝」握在資方手上,感謝黃榮村董事長,也希望報導者基金會能夠繼續發光發熱。
報導者基金會勞工董事、勞方協商代表林雨佑表示,記者的工作是旁觀他人跟紀錄,自己報導過很多工會事件,實際參與其中才明白工會組織辛苦的地方。感謝基金會同仁積極表達意見凝聚共識,所有勞方協商代表和基金會協商代表的努力,今天團協才能順利簽訂。
勞動部長許銘春和主管機關台北市勞動局長賴香伶相當重視,親自出席觀禮。許銘春表示,團協是她任內的重大政策,她仔細研究了報導者基金會團協的17條條文,覺得非常不容易,條文雖少卻相當完整,包括遠距工作、全薪病假、加薪和年終獎金等,代表報導者基金會視員工為重要資產,希望所有媒體業都願意來跟進。
賴香伶則說,對於想簽訂團協的工會,勞動局每一個都會下去輔導或上課,沒想到報導者基金會不用輔導也不用上課,就跑在前面,優於法律也優於業界規定,是「高標準」的團體協約。
報導者基金會在2015年9月1日成立,接受社會各界捐款,做為非營利網路媒體《報導者》的營運經費。《報導者》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文/林雨佑,攝影/吳逸驊)
#團體協約 #報導者 #勞動條件 #勞權 #勞動基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