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300萬以下的房子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300萬以下的房子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300萬以下的房子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300萬以下的房子產品中有11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由於被不停的不停的問,現在我們一次把夫妻財產制的相關問題做總整理,希望重複的問題,大家賣擱問啊啦~首先要特別說明,以下的問答都是以夫妻沒有另行約定夫妻財產制,就是依法定財產制來計算財產的喔! 1.先生(或太太)把賺的錢都供自己花用,讓另一方獨自負擔家庭生活費用,另一方可以請求對方給付嗎? A...

 同時也有2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90的網紅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10220中視+民視 屋主自售千萬小套房 竟收帶看費300元 中視原影→https://youtu.be/Z8OkSeMuYtM 民視原影→https://youtu.be/kzKeFhxI1EY 民視原址→https://www.ftvnews.com.tw/news/detail/202122...

300萬以下的房子 在 ?摔車妹?阮蓎Ň à na ༄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03 15:26:26

蘋果教主Steve Jobs 因胰腺癌去世,享有70億美元,去世時享年56歲。以下是他臨終時的智慧格言。 「在別人眼中,我的生活是成功的本質,但除了工作,我只有一點快樂」 「這一刻,躺在床上,生病了,回想著我的一生,我意識到面對即將來臨的死亡,我擁有的一切認識和財富毫無意義。您可以僱用某人為您開...

300萬以下的房子 在 Joanna Lin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3-31 12:15:56

好喜歡這篇文章,分享給大家 蘋果教主Steve Jobs 因胰腺癌去世,享有70億美元 去世時享年56歲。 以下是他臨終時的智慧格言。 「在別人眼中, 我的生活是成功的本質, 但除了工作,我只有一點快樂」 「這一刻,躺在床上, 生病了,回想著我的一生, 我意識到面對即將來臨的死亡, 我擁有...

300萬以下的房子 在 王詒湘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3-31 11:34:08

蘋果教主Steve Jobs 因胰腺癌去世,享有70億美元 去世時享年56歲。 以下是他臨終時的智慧格言。 「在別人眼中, 我的生活是成功的本質, 但除了工作,我只有一點快樂」 「這一刻,躺在床上, 生病了,回想著我的一生, 我意識到面對即將來臨的死亡, 我擁有的一切認識和財富毫無意義。 ...

  • 300萬以下的房子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03 09:52:34
    有 763 人按讚

    由於被不停的不停的問,現在我們一次把夫妻財產制的相關問題做總整理,希望重複的問題,大家賣擱問啊啦~首先要特別說明,以下的問答都是以夫妻沒有另行約定夫妻財產制,就是依法定財產制來計算財產的喔!

    1.先生(或太太)把賺的錢都供自己花用,讓另一方獨自負擔家庭生活費用,另一方可以請求對方給付嗎?

    A:依民法第1003條之1第1項規定:「家庭生活費用,除法律或契約另有約定外,由夫妻各依其經濟能力、家事勞動或其他情事分擔之。」因此,夫妻一方的確可以依雙方的經濟能力比例請求他方給付家庭生活費用喔!而且法律還肯定從事家事勞動的一方所做的貢獻,可以成為抵充給付家庭生活費用的一部分呢!

    2.我婚後賺的錢,是我自己的還是夫妻雙方共有的呢?

    A:依民法第1005條的規定,夫妻未以契約約定財產制,就是以法定財產制為夫妻財產制,而依民法第1017條之1第1項前段的規定,夫妻財產是各自所有的。因此簡單的說,除了特殊的借名登記關係之外,一般來說,財產在誰名下就是誰的。


    3.這麼說我想怎麼處置自己的財產,對方無法過問囉?

    A:沒錯!依民法第1018條的規定,夫妻各自管理、使用、收益及處分其財產。

    4.那麼,我需要清償先生(或太太)個人婚前或婚後所積欠的債務嗎?

    A:依照民法第1023條第1項的規定:「夫妻各自對其債務負清償之責。」因此,萬一遇到配偶是個卡奴或是賭徒,另一方並不需要為他的債務負清償責任喔!只有例外在民法第1003條之1第2項規定,家庭生活費用所生之債務,由夫妻負連帶責任。

    5.那麼如果是沒有登記的財產,算誰的呢?

    A:依民法第1017條第1項後段的規定,不能證明是夫或妻的,就推定是共有的。

    6.可是我是家庭主婦怎麼辦?我的勞力都貢獻給家庭,離婚難道一毛錢都分不到嗎?

    A:並不會喔!法定夫妻財產制,最大的特點就是,依民法第1030條之1第1項前段的規定,法定財產制消滅時(譬如離婚或一方死亡等),婚後取得的財產剩餘較少的一方可以跟剩餘較多的一方請求差額的一半,譬如一方婚後財產剩300萬,另一方婚後財產剩100萬,那較少的一方就可以跟另一方請求差額200萬的一半,也就是100萬。

    7.只要是婚後取得的財產就可以拿來計算剩餘財產分配嗎?

    A:不是喔!依民法第1030條之1第1項但書的規定,因繼承或其他無償取得之財產以及慰撫金,不管是婚前還是婚後取得,都不是剩餘財產分配的範圍。


    8.那如果,我的配偶婚前買的房子,都拿婚後賺的錢來付貸款,讓我來付生活費,對我來說不是很不划算嗎?

    A:沒關係,民法第1030條之2第1項規定,以婚後財產清償婚前債務的部分,離婚時,一樣要計入婚後財產做計算。

    9.可是,如果夫妻共同生活沒算那麼清楚,有的錢已經混在一起分不出是婚前還是婚後財產了怎麼辦?

    A:依民法第1017條第1項中段的規定,不能證明是婚前或婚後財產,就推定是婚後財產。建議想要保留著自己婚前收入的人,可以將婚前的收入,存入另外一個帳戶,就是自己的私房錢。

    10.那麼如果婚前買的房子或買的股票,在婚後所收的房租或股息,算是是婚前財產還是婚後財產呢?

    A:依民法第1017條第2項的規定,是要當作婚後財產計入分配的範圍的喔!

    11.如果是完全是婚前財產買的房子,卻在婚後漲價,漲幅的部分需要拿出來分配嗎?

    A:法條上沒有規定,但目前有法院判決是認為不需要。

    12.如果我的配偶故意躲避剩餘財產分配,在離婚前先把財產過戶給別人呢?

    A:如果是無償贈與的行為,而會妨礙剩餘財產分配,可以聲請法院撤銷喔!不過例外在履行道德義務的相當贈與,像孝敬父母的零用金,就不可以請求撤銷。至於有償行為,如果行為時明知有害於剩餘財產分配,而受利益的第三人也明知還配合,譬如故意賤賣房子,也是可以聲請法院撤銷,以上情形通常發生在婚姻亮紅燈時,雙方耍的心機。


    13.上面說的這個撤銷權是有時效的嗎?

    A:有的,自配偶知情開始6個月後,或脫產行為超過一年而消滅。此外,當時如果未行使撤銷權,在法定財產制消滅前(譬如離婚或一方死亡等)5年故意脫產的財產,一樣要加計回來做剩餘財產分配,但同樣的,履行道德義務的相當贈與不能計算在內。甚至對明知而配合脫產的第三人還可以就其所受利益,請求返還自己分配不足額的部分,但以對價顯不相當為限。這裏的返還請求權,於已知的兩年內,或自法定財產制消滅的5年內未請求,也會罹於消滅時效。

    14.以上所說的財產分配計算,財產的價值是以什麼時間點做計算?畢竟不動產的漲跌幅度太大了。

    A:通常是以法定財產制消滅時為準(譬如離婚或一方死亡等。)但如果是判決離婚則是以起訴時為準,不過前一項說到應追加計算的財產則是以對方故意脫產時的價值為準。

    15.如果不想選擇法定財產制有其他選擇嗎?

    A:其他財產制還有分別財產制(夫妻財產完全分開,連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都沒有)或共同財產制(夫妻財產完全共有,處分應得他方同意,債務共同承擔)不管是婚前或婚後,都可以用書面契約來選擇財產制,但必須要去法院登記才可以對抗第三者。

    16.我和配偶是法定財產制,但是我的配偶都不讓我知道他的財產狀況,怎麼辦?

    A:民法第1022條規定,夫妻對婚後財產互負報告義務,太陽底下無新鮮事,實務上真的有人向法院請求對方報告婚後財產狀況。

    17.婚後財產要拿出來分配,可是萬一對方婚後都不負責任,靠我一個人養家,這樣還要把我賺的錢拿出來分配,不是很不公平嗎?

    A:民法第1030條之1第2項規定,平均分配顯失公平時,法院可以調整或免除分配額。


    18.我已經離婚了,現在還可以請求剩餘財產差額分配嗎?

    A:依民法第1030條之1第3項的規定,從法定財產制消滅(譬如離婚或一方死亡)起算,已知的財產差額是兩年內,不知的財產差額是5年內,不行使而消滅。

    19.他方不同意,即使尚未離婚,我可以單方請求改用分別財產制來保護自己嗎?

    A:依民法第1010條規定,在某些情況下,例如對方不給付家庭生活費用、夫妻一方財產不足清償負債時、不當減少婚後財產可能妨礙剩餘財產分配或夫妻因難以維持同居而分居6個月以上時,的確可以單方聲請改為分別財產制,但記得此時就會產生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

  • 300萬以下的房子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10 09:04:41
    有 2,810 人按讚

    [當年薪百萬是個假議題,你永遠拿不到,怎麼辦?]

    昨天與Ray直播,主題原來設定是「怎麼拿到年薪百萬」,我們兩人通常固定在星期日會預演一遍,先溝通彼此的想法,以及敲定內容的走向。我第一句話就說:

    「年薪百萬,根本是個假議題。」

    這把Ray嚇了一跳,問我為什麼。因為台灣的統計數字明白顯示,九成上班族的薪水低於百萬,足見絕大多數人終其一生是拿不到百萬年薪。因此當我們費盡唇舌討論如何拿到年薪百萬,對於全台灣1100萬上班族中的990萬人是無濟於事,他們只會更挫折,感到努力無用。

    所以關於薪水,你要具備的第一個認知是你在哪個賽道,是高速公路﹑省道或小巷子。在高速公路,奔馳的是百萬跑車,甚至是千萬名車;在省道,幾十萬元的國產二手車就很強;在小巷子,騎單車反而比較好使,租Ubike就夠用。這個比喻在說什麼?只有一個,你拿什麼薪水老早注定,看的是你的條件。

    首先,決定百萬賽道是哪些因素?

    💚第一個決定因素是產業
    💚第二個決定因素是企業
    💚第三個決定因素是職務與位階

    我有個斜槓學生既漂亮又時尚,穿戴講究,當然是個愛買小姐,辦了幾次二手市集出清存貨,我曾去掃貨一次,一看都是名牌。她一直在金融業帶業務團隊,還做到高階主管,每年扛業績20億,年薪千萬。她告訴我,其實她最愛從事的是精品業,可是每次面試過都放棄,心情很無奈,因為數字很現實,她說:

    「精品業薪水,就是金融業的攔腰斬再打八折。」

    錢是很可愛的,差六成,任誰也下不了決心,不是嗎?這說明產業薪資是有行情水準的,在台灣,讀理工的就屬半導體業﹑IC設計業最令人欣羨,讀商的就屬金融業最高。像我讀新聞系,媒體業是在中後段,完全無法相提並論。

    然而同一個產業,落差也不小。以半導體業來說,聯發科平均年薪270萬,而同產業平均是123萬,差了一倍有餘﹗薪資後段班有家公司是70萬,差2百萬﹗台積電員工多達4萬名,非主管職員工平均200萬,遙遙領先同業。當媒體報導的都是這些龍頭企業,這使得不少科技業工程師都被誤以為年薪百萬,他們在網路上大吐苦水:

    「不是每個工程師都年薪百萬﹗」

    就算是同一家企業,職務之間的薪資差異也明顯,可怕的是越低的職務越不會調薪,每年會調薪的就是原本薪資就高的職務,因此薪資結構M型化也會發生在相鄰的同事身上。另外一個決定因素是位階高低,美國大企業CEO的薪資是員工的300倍,台灣差十多倍至幾十倍應該是有的。

    可是能進到高薪產業﹑龍頭企業,做一路發的職務,基本上多半是好學歷的人。如果不是台成清交政,或是中字輩,能擠進去大企業領高薪的,不是沒有,而是幾稀,他們一定具有其他很強的背景。那麼學歷不亮眼的上班族,想要在中小規模企業拿年薪百萬,至少要能做到—

    💚1. 7-11型
    💚2. 業績扛霸子
    💚3. 壓力鍋
    💚4. 冒險王

    尤其是冒險王,是我最想提醒上班族可以採行的策略。正因為年薪百萬天注定,讓我們明白賽道決定薪資高低,所以不妨儲備實力,長期布局,再奮力縱身一跳,改變產業與企業,才有可能彎道超車。這種跳法,好比從家裡的魚缸跳至公園的水池,再跳至大海,但是你不能只是金魚或錦鋰,而是要進化成大鯨魚。

    即使這麼鼓勵你,我仍然深知多數人無法做到,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決心不夠,不想付出加倍的努力;第二價值觀不同,不想為工作犧牲其他層面。人各有志,想清楚就好。可是年薪百萬在台北生活,都未必能買房買車﹑過上理想的人生,更何況領幾十萬,怎麼辦﹖

    寫到這裡,以下才是我最想給990萬名上班族的正確觀念,那就是—

    💚工作不是人生的全部
    💚上班也不是收入的唯一

    也就是說,當我們開始有「找工作不如找收入」的觀念,不靠年薪百萬致富,才會真正步向財富自由的大道。把腦袋從「找工作」的認知架構,轉換成「找收入」的思維系統,會突然發現海闊天空,條條大路通羅馬,而上班領薪水不過是其中一條路,然後眼睛一亮,看到其他更多收入的可能性。

    對於有錢這件事,沒繼承任何財產的人,靠自己白手起家,也拿不到年薪百萬,大概不脫這三條路可走:

    💚會拿高薪不如收入多
    💚會賺錢不如會存錢
    💚會管錢不如會理錢

    不管薪水多少,都要想盡辦法存錢,沒有存錢就無法奢談後面的理財。《原來有錢人都這麼做:效法有錢人的理財術,學習富人的致富之道》作者花20年訪問5百位富人,富人的定義是資產有3千萬台幣。他發現這些富人在以下三題都答「是」:

    💚1.你的父母節儉嗎?
    💚2.你節儉嗎?
    💚3.你的配偶節儉嗎?

    現在你知道了,當你瞧不起父母東摳西省的小器樣,省錢與存錢竟然是一般上班族的致富之道。我有個斜槓學生是公務員,父母親是藍領,不僅把3個孩子養大到各個成器,還買了2棟房子,全都靠省與存。他自己30歲出頭,先是靠省與存擁有1百萬資金,後來理財有3百萬,他的斜槓就是教人怎麼存到3百萬。

    相反的,我認識的高薪族群中,不少人賺得多花得多,其實口袋是很空虛的。所以當賺不到年薪百萬,並不是天塌下來的事,而且我得說要翻轉這個命運並不容易,這牽涉太多個人無法控制的因素,包括產業﹑企業﹑職位,你想想洪老師能去聯發科做研發工程師嗎?這叫癡心妄想﹗而我們能做的無非是三件事:

    💚1.賺其他收入
    💚2.省錢、存錢
    💚3.投資理財

    讀本文有受益,請留言+1。

  • 300萬以下的房子 在 Z9 的看板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02 13:18:08
    有 414 人按讚

    500萬是兩成頭期款的話,可以買到市價2500萬的房子,不要車位的話,台北一坪新成屋75-100萬來算可以買到25-33坪的房子。再扣掉三成公設的話室內約17.5-23.3坪。 房貸兩千萬1.3%分30年還,一個月還67K。 #要不要來住新北
    --
    小弟普通上班族,今天早上上班途中,走在路上(公司在北市大安區)…

    聽到兩位先生在聊天(感覺60多歲,畢竟都戴著口罩,是不是退休人士不知道)。

    因為他們桑門很大,所以會稍微聽到,以下對話:

    阿伯A:小孩要買房了。

    阿伯B:不錯喔!

    阿伯A:要買房子的話,我一個小孩都給500萬。

    阿伯B:300萬喔?!

    阿伯A:500萬啦,是500萬啦,不管他要買誰的名字,我都沒關係,反正我一個都給500萬就對了…

    就這樣…也就短短幾秒鍾聽到而已…不過關鍵字是500萬,讓小弟我很震撼…

    唉唉,真的是一種人不同命。

    當我們還在擔心自己的爸媽老的時候,退休開銷夠不夠,說不定要子女奉養,有些人的是有爸爸給500萬買房…

    有沒有爸爸可以很帥氣的跟友人炫耀我一個小孩都給500萬買房的八卦啊?

    話說,小孩會開心嗎?會不會拿了這筆錢買房,以後都要當乖乖的兒子啊?!

    每次吵架,就會被拿出來嘴,拿人手軟,也嘴不回去了哈

  • 300萬以下的房子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2-21 12:34:21

    210220中視+民視 屋主自售千萬小套房 竟收帶看費300元
    中視原影→https://youtu.be/Z8OkSeMuYtM
    民視原影→https://youtu.be/kzKeFhxI1EY
    民視原址→https://www.ftvnews.com.tw/news/detail/2021220F06M1

    【中視新聞/楊世旭、陳采沂】

    緊鄰公園,環境相當幽靜,位在台北市中山區基湖路的歐風社區,這裡其中一間五樓套房,有屋主打算脫手。

    屋主在售屋網上打著小豪宅的標題,其實要賣的是12坪的套房,屋齡16年,社區分2棟共88戶,平均成交價84.3萬元/坪,屋主總價開1350萬等於每坪112.5萬元高於市價,更特別的是屋主附帶要求,有意看房的買方每次要收取300元帶看費。

    房仲業者/陳泰源:「這是我第一次聽到,非常罕見,這個屋主應該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他可能是過去有被其他的仲介騷擾過,才想說設立這樣的一個帶看費的機制。」

    由於一般都是由社區大樓的管委會出面向房仲或買方收取帶看費,而且每次大約200元,但屋主自己收帶看費,連房仲都聞所未聞,雖然目前並沒有法源禁止,但屋主有收費,依法就得繳稅,否則被檢舉又不補辦稅籍登記,最高可被處3萬元以下罰鍰,不過屋主帶看房,奇怪的要求還不只這一樁。

    房仲業者/陳泰源 表示:「有屋主在疫情之前就已經要求看房民眾你要實名制了,要確定你買得起我的房子,我才讓你看房。」

    只能提醒民眾如果有要看房,一定得睜大眼睛,務必事前得和屋主再三確認,免得還沒買到房先看出一肚子氣。

    【民視新聞/羅翊菱、劉毓琦】

    大直套房求售!屋主每坪開價高出行情30萬 看房還要先收300元

    看小套房要先預繳300元看屋費,您願意嗎?最近在售屋網站有一筆資料,位於台北市大直的5樓套房,總坪數12坪,屋主開出每坪112.5萬元,比周遭平均行情高出近30萬,同時還特別強調,民眾每看一次房,就會先收300元帶看費,有房仲表示,這還是第一次見到。

    這間位在台北市大直的5樓套房,屋齡13~16年,社區規模沒有很大,總坪數僅12坪,屋主開出每坪112.5萬,總價共1350萬,比周遭每坪平均成交價高出約近30萬,價格更貴、看屋還要收費,民眾反應很兩極!

    這位屋主有點屌~ 每坪開價高出行情30萬 看房先收你300元

    就怕引發爭議,屋主同時也在網站上備註,目前是自售狀態,還說如果一般委託房仲銷售,房仲每帶看一組也要給管委會300塊,如果有10組客戶,順利售出,3000塊就會退給房仲,沒賣出則恕不退還,因此收帶看費並無不妥。

    只是管委會收費會開發票,證明有收到款項,這位屋主卻不見得能開發票,恐怕所得部分也有爭議。

    房仲陳泰源說,「屋主自然人像仲介收帶看費,這是我第一次聽到,有領固定薪水仲介他就會被店長要求,每一個禮拜或是每個月要帶看幾組客人,這個屋主被這樣仲介不斷騷擾覺得怕了,所以才故意開了這個的條件,一坪平均單價破百萬以上,是明顯高於行情滿多的,他有沒有真的賣房子,售屋的動機有沒有這麼成熟,我是持一個問號。」

    這件出售案PO在網上,立刻吸引大家關注,除了屋主收取帶看費不尋常,加上開價又高出行情許多,是真的要賣房子?還是炒話題?引發聯想。

    陳泰源youtube→https://youtu.be/hinlsXQnKSo
    部落格→https://taiyuanchen1223.blogspot.com/2021/02/210220-300_21.html

  • 300萬以下的房子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5-04-19 12:42:54

    150417TVBS 囤屋精華地段加稅 北市房屋稅最高270萬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Ij8KUosf5R8

    柯P年初才預言,台北市屋主拿到房屋稅單,準備嚇一跳!不出他所料,根據台北市稅捐處統計,突破百萬元的總計有40戶,最高金額繳到270萬元,足以買一輛高級進口名車,飆高的稅金,來自於財政部加重空屋稅,台北市精華地段,非自住宅也要加稅,層層累積下來超高稅金,領先全台灣打房,大安信義松山等蛋黃區的豪宅,每坪成交價行情,有屋主自砍一到三萬。

    記者 黃星樺、周宗霖 採訪報導……↓

    屋主葉小姐:「因為我口袋不深,我考慮到(囤屋稅)再來的話,要連本帶利(還款),這樣我負擔會很重。」

    斬新小套房,明亮採光像她ㄧ樣,購屋收租當做投資的屋主不少,但想到5月要報稅,每月連本帶利還款壓力,持有多筆空屋的屋主,可能就頭痛了。台北市長柯文哲:「等到大家收到自己的房屋稅的那個帳單,恐怕會嚇一跳,對那些空屋恐怕房屋稅增加很多。」

    讓屋主嚇ㄧ跳的,是翻倍的稅率,買房自住1.2%稅率不變,但得先有本人、配偶居住事實,或是主動提出居住證明,要是多的房子拿來出租、營業賺外快,就得加倍課稅,「非自住房」2間以下課稅2.4%,3間以上,稅可是飆到3.6%這麼多。

    豪宅房仲陳泰源:「我寧願小賺先跑先贏,就是說將來賠了,想要溜也溜不了,平均買方最近一、兩次成交的豪宅產品,大概都是實價登錄下殺一坪五到十萬元。」

    TVBS記者黃星樺:「台北市新10大豪宅之一,文華苑原本景觀戶一坪是350萬,現在市場傳出降價50萬每坪300萬,一來一往總價折1.3億,似乎台北市的豪宅也感受到『囤屋稅』賣壓。」

    大坪數又在精華區的豪宅首當其衝,第一季豪宅交易銳減,現在持有多戶非自住宅的屋主,都在觀望這,根據台北市稅捐處資料,位於位於敦化南路,是一戶232坪的豪宅,去年房屋稅僅38.12萬元。今年因調高標準單價、路段率,且適用多屋族的3.6%稅率,房屋稅一下暴增為270多萬元。

    豪宅房仲陳泰源:「為了未來稅制的關係,所以他們用境外公司的名義來買,或是自然人轉成法人來買,為了未來房地合一避稅節稅。」

    淡江大學教授莊孟翰:「大安信義中正中山這些比較高,內湖南港比較低,但是有捷運附近也是高,台北市99條路段,是調整的(精華路段加稅)。」

    加上台北市精華地段,松山、信義、大安等蛋黃區,還要再加稅2.8%-3.2%,台北市政府領先五都「加稅打房」,希望更多空屋釋出活絡市場,學者卻擔心,衝擊太大。淡江大學教授莊孟翰:「房屋價的下修不是沒幫助,真正的下修是『超額供給』造成的。」

    這些打房加的稅,恐怕賣方建商會轉嫁到售屋成本,房價整體下修恐怕更困難,想換屋的民眾,同時持有新舊兩屋,恐怕也會被「加稅」,台北市打房跑得快,專家也擔心市場產生僵化反應。

    新聞網址→http://news.tvbs.com.tw/entry/576097

    部落格網址→http://blog.yam.com/taiyuanchen/article/89754445

  • 300萬以下的房子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5-04-13 23:20:14

    150413東森財經 繳稅倒數!豪宅屋主哇哇叫 通北街漲50%漲最兇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eL6GhwjfP2k

    感謝計者 陳文婕、何坤原 的採訪,

    1.通北街,過去2013年以前,十幾年來,房屋稅都很輕,主因是沒有指標性建案,絕大部份都是軍宅。但是其實在去年2014,通北街的路段率就已經被大幅度調漲過一波,主要原因是富邦建設在通北街蓋了一個「別墅型豪宅-富邦九莊」,一戶總價皆破2億,導至房價被帶動上漲,路段率被跟著調漲。

    同時,2014年底,國防部大舉搬遷進來,又增加了人口紅利因素,以及前副市長張金鶚卸任前,全面調高台北市的稅基、稅率,讓通北街一帶的房子,又再一次被調漲一波,等於總共是被狠狠調漲2次,預計今年5月,通北街一帶的住戶,收到房屋稅單,應該會很有感。

    2.豪宅部分,許多103年7月份過後交屋的,特別是總價上億的案件,傳聞許多屋主都要求延後交屋,主要是因為契稅出乎意料的多,要繳上百萬元,同時也估算出來,未來每一年要繳的房屋稅,恐怕也都破百萬,現在持有豪宅,就算是出租養房,也根本都是負投報,所以現在已經明顯看到許多高總價物件,屋主的出售心態都相當明顯軟化,從實價登錄也看得出來豪宅房價有下修趨勢,持有房屋的重稅,確實對豪宅屋主們很有感。

    以下是新聞報導……↓

    記者 陳文婕:獨棟的別墅型豪宅,今年準備要多繳房屋稅了,尤其是我現在站的通北街,路段率一口氣調漲50%,是今年台北市調幅最高的路段。

    以49坪的豪宅為例,將一律以「1+路段率」(100%+率段率)來算出房屋現值,課徵房屋稅,一旦路段率調漲50%,估算房屋稅將從4.4萬漲到約6萬5千元。

    房仲業者 陳泰源 表示:透天別墅,一戶就要價2億以上的豪宅,在那邊蓋,才導致它帶動附近房價的上漲,通北街那邊居民在去年跟今年在繳房屋稅的時候,會特別有感覺。
    記者 陳文婕:幾乎一整排都是新房子,這裡是南京東路六段,路段率調漲25%,是台北市調漲第二名的路段。
    新建案陸續完工交屋,從舊宗路到金豐街,放眼望去變成高價宅聚落,路段率也漲很兇。

    房仲業者 陳泰源 表示:出租所有的利潤,全部都被房屋稅給吃掉了,變成說持有豪宅是一個負投報。
    但其實要認定是高級住宅,也要符合八大標準,必須獨棟、外觀豪華、地段好、景觀好、價格方面也至少要八千萬,單價破百萬,或每戶面積80坪以上。

    特別是台北市忠孝東西路,南京東路,這些黃金地段的路段率都調破300%,預估影響6.6萬戶,都會反映在今年的稅單上。
    從1調高標準單價、2路段率、3修正豪宅標準、加上4囤房稅,房屋稅四箭齊發,房子越多、影響越大。

    網址→http://blog.yam.com/taiyuanchen/article/89372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