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腿後肌群無力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腿後肌群無力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腿後肌群無力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腿後肌群無力產品中有24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阿舟物理治療小教室-疼痛處理與動作優化,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梨狀肌症候群 & 坐骨神經痛】 ​ 你是否曾經有坐越久腰越痛的狀況呢? 不管是腰部的僵硬感 或是從屁股深處的疼痛 有時甚至會往下、往後 延伸到膝蓋外側或大腿後方 ​ 而以上這些症狀 正是「梨狀肌候群」的經典展現 梨狀肌症候群顧名思義 就是位於屁股深層的梨狀肌 過於緊繃而壓迫旁邊的「坐骨神經...

 同時也有1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Omitsai Mama's Exercise Lif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適合新手膝蓋友好 #不跑不跳馬甲線訓練 #進階者可當熱身 好的~黑媽聽到大家的呼喚, #不運動腳無力的朋友敲碗 #她說她也想要馬甲線 全新膝蓋友好的站立間歇運動來了喲~ 今天特別針對加強的地方就是腹部, 誰說跳不起來、跑不下去就練不出馬甲線? 如果你是新手、產後剛出關, 這一套運動菜單推薦你...

腿後肌群無力 在 Mia 周孟璇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09 10:48:00

這兩個不是都是硬舉嗎?到底差在哪? 硬舉有很多種,今天我找了兩種類型來介紹: ✅左【羅馬尼亞硬舉RDL】 ▪️適合初階重訓的人 ▪️槓鈴不碰地 ▪️髖關節伸展>膝關節伸展 ▪️臀部+腿後腱肌群(股四頭肌不參與)+背部肌群 ▪️站直—>鞠躬(髖關節伸展—>屈曲,離心收縮是動作重點) 一般會建議硬舉初學...

  • 腿後肌群無力 在 阿舟物理治療小教室-疼痛處理與動作優化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30 21:20:31
    有 276 人按讚

    【梨狀肌症候群 & 坐骨神經痛】
    ​  
    你是否曾經有坐越久腰越痛的狀況呢?
    不管是腰部的僵硬感
    或是從屁股深處的疼痛
    有時甚至會往下、往後
    延伸到膝蓋外側或大腿後方
    ​  
    而以上這些症狀
    正是「梨狀肌候群」的經典展現
    梨狀肌症候群顧名思義
    就是位於屁股深層的梨狀肌
    過於緊繃而壓迫旁邊的「坐骨神經」
    導致的疼痛與不舒服
    ​  
    #為什麼梨狀肌會那麼容易緊繃呢?
    ​  
    「梨狀肌」的主要動作為髖關節的
    1. 外轉- 當髖關節伸直時
    2. 外展- 當髖關節屈曲時
    同時也兼具穩定髖關節的重責大任
    ​  
    然而由於現代人的工作型態
    常常是久坐固定不動的關係
    臀部周圍表層的臀大肌、
    二旁的臀中肌抑或是
    深層的核心肌群
    通常都是沒力且沒有彈性的
    ​  
    當大部分的髖關節深層穩定肌都無力時
    梨狀肌就常常跳出來努力的收縮
    來穩定不穩的髖關節
    過度用力又緊繃的梨狀肌
    會讓旁邊的坐骨神經壓得喘不過氣
    進而造成所謂的【梨狀肌症候群】
    ​  
    #該如何區辨我是否有梨狀肌症候群呢?

    根據2018年的這篇系統性回顧文獻《Four symptoms define the piriformis syndrome: an updated systematic review of its clinical features》他們統計了眾多文獻後發現
    梨狀肌症候群會有明顯的四大症狀
    不僅具有指標性也非常好區辨喔!
    這四大症狀分別為:
    ​  
    1. 臀部疼痛
    2. 坐著會比其他姿勢更痛
    坐越久會越疼痛,甚至沒辦法坐超過30分鐘
    3. 坐骨大切跡(薦椎和髖關節的中間)附近有明顯壓痛點
    手去按壓臀部的正中間會有明顯的壓痛點
    4. 任何梨狀肌症候群的徵象:增加梨狀肌的壓力就會導致相關疼痛
    舉例來說,按壓梨狀肌,或是使用Pace 測試 與Freiberg測試都是很好的方式
    ​  
    #該如何改善?
    惱人的梨狀肌症候群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為
    髖關節核心肌群無力
    導致梨狀肌太緊產生的症狀
    ​  
    因此可以藉由簡單的
    拉筋按摩放鬆去改善症狀
    藉由訓練去預防復發
    ​  
    放鬆梨狀肌主要有二種方式
    分別為:拉筋與按摩這二種
    ​  
    (1)拉筋:
    坐在可以輕鬆踩地的椅子上
    疼痛的那腳跨在對側腳上
    同時患側腳小腿盡量與地面平行
    接下來身體向前彎
    使髖關節成彎曲狀態
    停15秒,做3~5次
    ​  
    (2)按摩:
    我們可以一手放到
    大腿外側約略是褲頭口袋的位置
    會摸到凸凸硬硬的骨頭
    這是我們的股骨大轉子
    ​  
    另一手往後摸到屁股後方
    會摸到一大片硬硬的骨頭
    這是我們的薦椎
    介在薦椎與股骨大轉子中間的區塊
    就是我們梨狀肌約略的位置
    我們可以使用筋膜球
    或是花生球去按壓他即可
    ​  
    此外,切記在過程中
    不需要到太痛
    以可以忍受的範圍為主
    過程中也不能按壓到骨頭
    ​  
    或許有人會問
    #如果不確定有沒有按壓到梨狀肌
    這是沒關係的嗎?
    ​  
    答案是...沒關係的
    因為梨狀肌症候群只是一個統稱
    壓迫坐骨神經的肌肉
    不一定總是梨狀肌
    而且梨狀肌的解剖
    與坐骨神經相關的位置也可能不同
    對於某些人來說
    坐骨神經甚至沒有通過梨狀肌
    詳見底下【備註】說明
    ​  
    因此對於一般民眾而言
    只要有按壓到相關區域
    確保周圍肌肉有放鬆到即可
    ​  
    除了一般的筋膜球、滾筒以外
    震動滾輪花生球
    也是不錯的放鬆工具喔
    這次很榮幸與知名家電代理商
    『 恆隆行 』代理的『 medisana』合作
    他們提供阿舟粉絲專屬優惠價格
    比任何電商通路還便宜
    優惠只到今天為止
    立馬手刀購入:
    https://lihi1.com/Mc8NK
    ​  ​ 
    ​  
    【備註】
    依據Beaton and Anson’的分類系統
    梨狀肌解剖的相關分類總共有六種
    分別如下:
    ​  
    種類A :坐骨神經在梨狀肌下方(最常見)
    種類B :一部分的坐骨神經在梨狀肌下方,另一部分坐骨神經的分支穿過梨狀肌。
    種類C :一部分的坐骨神經在梨狀肌上方,另一部分坐骨神經的分支在梨狀肌下方。
    種類D :坐骨神經穿過梨狀肌
    種類E :坐骨神經的分支往上穿過梨狀肌
    種類F :坐骨神經沒有分支並在梨狀肌上方
    ​  
    因此也有研究學者建議
    梨狀肌症候群應該稱為
    「深臀症候群/ deep gluteal syndrome」
    或許更加適當些
    不過為了大家方便理解
    這裡依然稱為梨狀肌症候群​
    ​  
    #阿舟物理治療小教室
    #梨狀肌症候群
    #坐骨神經

  • 腿後肌群無力 在 飛教練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9 12:50:09
    有 31 人按讚

    教練!!
    我深蹲硬舉都兩倍體重
    有可能屁股不會用力嗎?

    深蹲、硬舉、臥推是健身房最常見的三個動作,在舉起大重量時的那種爽感,真的難以言喻,其中,臀部的肌群,在這三個動作也扮演著關鍵的角色

    其中最常聽到的就是臀部不會用力這個問題,做動作的時候產生骨盆偏移或是旋轉的狀況,但是通常跟一個能夠拉自己體重好幾倍的朋友說你的”嘎稱“不太會用力時,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接受的

    如果遇到這樣的case,我覺得可以換個方式解釋才比較會讓人接受

    ☑️臀大肌可能沒有在正確的”時間點“出來做事情

    也就是說不管是向心收縮、等長收縮、離心收縮都要能做得出來,功能才會正常,不然下蹲沒有離心收縮,站起來沒有向心收縮,都會產生問題,這看起來就會像臀肌無力一樣

    舉個例子,當我們深蹲到最低點,在站起來的那一個“時間點”,有一側臀大肌沒有馬上出來做事情,或是站起來到一半才開始出力,甚至只有站直的最後用力夾那一下才感覺到屁股用力,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1.同側腿後肌可能會出來幫忙做更多事情

    2.另外一側的臀大肌可能需要做更多事情

    3.向心階段還有膝蓋伸直這個膝關節的動作,所以股四頭可能需要出更多力氣

    4.同側或是對側的下背肌群需要靠腰椎伸展來幫忙髖關節伸展這個動作
    .
    .
    .
    .
    .
    很多種可能性會產生骨盆偏移,也都會造成傷害

    所以下次如果再聽到有人說你屁股沒力啦,有可能不是真的無力,或許是功能出問題,這時可以去找看看是什麼問題,導致他沒有在正確的時間點好好做事情

    #以上的舉例臀中肌也適用喔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幫忙分享並Tag我喔

    #飛教練
    #基隆台北上課請私訊

    #私人教練 #一對一私人教練 #線上課程 #動作控制 #矯正運動 #肌力與體能 #無痛訓練 #運動工作室 #基隆健身教練 #台北健身教練

  • 腿後肌群無力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03 07:30:22
    有 196 人按讚

    【肌少型肥胖症】:肌少成疾 — 獨立自主的第二人生,從練肌力開始
    住在隔壁已邁入68歲的楊婆婆自從有糖尿病後,這 10 多年來,飲食都吃的很清淡,因為牙齒不好,所以肉都不太吃,四肢很瘦,走路蹣跚緩慢,年紀大了,也不敢到處跟家人朋友去旅遊,因為走一小段路,腳就會酸,更別說走有樓梯的步道了。
     
    最近走路越來越緩慢,回診時聽醫師講解,才知道自己患了肌少症,因為肌肉量太少,才會導致走不動。為了不要跟楊婆婆一樣,讓我們一起來認識肌少症和學習如何預防吧!
     
    ■獨立自主的第二人生,從練肌力開始
    其實生活中有太多機會需要舉超過兩公斤的重量,例如週末去菜市場買一週的菜並提回家,或是腳一拐卻能平衡回來沒有摔倒,這些都需要肌力。
     
    肌力還能幫助你保持自主獨立,能夠上市場買菜,能到社區花園和老鄰居聊天,能抱起朝你衝來的孫子,這是每個人活到生命最終,都不想失去的生命品質。
     
    相反地,萬一肌力退化,連上下樓梯、上廁所、穿衣等日常生活都變成考驗,活動能力退化造成生活處處不便,甚至危險,萬一跌倒,陷入失能臥床,需要花一筆錢找照護,從此人生變黑白。
     
    更糟的是,許多人肌力愈來愈弱,並不是去運動強化肌力,而是逐漸減少活動或尋求省力的方式,例如二樓就不爬了,遠一點的地方也懶得去了,形成惡性循環[1]。
     
    ■肌少成疾
    根據國民健康署106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3,280位65歲以上老人中,約每6人,就有1位在一年內有跌倒的經驗(占15.5%)[2],也就是說,每六個老人就有一人有跌倒經驗,同一份調查中更顯示,在他們跌倒後,竟然有六成的老人不採取任何的措施來防止下一次的跌倒。
     
    對於青年或是壯年人口來說,跌倒對於他們不會有太大的風險與傷害,重新站起來,拍一拍灰塵就能繼續往前走下去,就算發現身體有異狀,我們也能迅速發現並且迅速就醫。但是對於65歲以上的老人就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嚴重跌到可能會造成老人長期臥床甚至死亡,或出現骨折、頭部受傷等情形,而且曾經跌倒的長者可能會因為害怕再度跌倒而更加依賴家人,家庭往往也會需要花費更多的心力與時間陪伴他們。
     
    試想,如果這樣的情形不斷發生,在少子與高齡化趨勢難以逆轉的台灣,如何對抗衰老,讓家中的年長者遠離「失能」,是我們將會面臨的難關與挑戰。
     
    ■什麼是肌少症?與跌倒有何關聯?
    肌少症是一種老化的現象。隨著年齡增加,各項生理器官功能都會逐漸降低,而肌肉的質量更是如此,當肌肉量與其強度、功能都呈現衰退,就是所謂的「肌少症」。
     
    如果你有以下的症狀,就必須多加注意,例如:相較於過去,走路時是否比較不穩,容易腿軟無力?從椅子上起身是否變得吃力,需要依靠手的幫助?無法一口氣走樓梯上樓?
     
    醫師表示,老人家常常說跌到骨頭斷掉是因為骨質疏鬆,其實原因常常是肌肉不夠,他沒有辦法平衡自己。人之所以能活動,是依靠著肌肉、骨骼與關節,而肌肉是帶動關節及骨骼的關鍵,如果肌肉強健有力,便能走得穩,也能夠減少骨骼、關節的負擔。所以「肌少症」的確牽動著年長者是否會跌倒的主因之一。
     
    老年人如果同時擁有肥胖以及肌肉量不足時,稱為「肌少型肥胖症」。對於年長者健康的影響,比單純肥胖症或是肌少症更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群、骨質密度減少等症狀,接著可能會讓老年人的面臨失能的困境,死亡率也會上升[3]。
     
    ■肌少型肥胖
    肥胖會影響健康已是社會大眾普遍知道的常識。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愈高,罹患肥胖相關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腎病、甚至癌症等的機率也就愈高。
     
    近年來,骨骼肌肉量對健康的影響逐漸意識抬頭。骨骼肌肉質與量的下降,若合併肌肉強度或功能的衰退則為肌少症(sarcopenia),會增加身體失能、罹病率與死亡率。
     
    特別是在老人族群,自然老化過程身體組成會逐漸改變,肌肉質量減少伴隨脂肪組織增加。肌少症被認為是老年病症候群(geriatric syndrome)的表現,若同時併有肥胖則為肌少性肥胖(sarcopenic obesity, SO),對健康更是有加成負面的影響。老年人肌少性肥胖為近年重視及討論度高的議題。
     
    同時符合肥胖及肌少症定義者,為肌少性肥胖患者。目前尚無統一的診斷共識,最常使用的標準為使用身體質量指數及身高或體重校正的四肢骨骼肌肉量(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mass divided by body height squared in meters,
    ASM/ht2 或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mass divided by weight, ASM/wt) [4]。
     
    ■老人的肌少型肥胖症
    肌少型肥胖症,屬於老年症候群的一種,隨著人口老化,盛行率也逐漸提升,增加疾病與失能風險。
     
    當肌少症 (sarcopenia) 與肥胖症(obesity)同時存在時,便稱為SO。目前尚無SO的統一診斷標準。
     
    肥胖指的是身體脂肪過多,常用指標包括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腰圍、脂肪質量(fat mass)百分比。WHO將肥胖定義為BMI>30,老人因為身高減少,BMI會高估老人肥胖的情形,特別是≧85歲的女性。老人可能同時有體脂肪比例增加及肌肉減少,但BMI無變化的情形[5]。
     
    ■研究顯示,肌少症造成老人健康之影響可分為三方面:
    (1)肌少症對功能障礙和身體失能的影響:肌肉力量減少,下肢功能變差,因此較易跌倒、增加失能風險。
     
    (2)因肌肉與身體的新陳代謝例如人體蛋白質的儲存、調整血糖的代謝等有關,故肌少症與糖尿病、代謝症候群等有相關性。
     
    (3)老年人若同時存在肥胖與肌肉不足時,稱之為肌少型肥胖症,其對健康之不利影響比單一存在的肥胖症或肌少症更易引發心血管相關疾病、代謝症候群、骨質密度減少等,使老人的失能增加、死亡率上升[6]。
     
    ■肌少型肥胖四項自我檢測
    日本國立長壽醫療研究中心院長荒井秀典在日本NHK健康頻道上提出若有以下徵兆,提高警覺:
    •走路比別人慢
    •曾經有過無法在交通號誌轉變前過馬路
    •曾經無法打開寶特瓶
    •無法單腳穿襪子[7]
     
    ■肌少性肥胖症的臨床挑戰
    銀髮族罹患肌少症 (sarcopenia)者,外觀上體弱多病、步履蹣跚、齒危髮禿、行動遲緩、搖晃不穩等,這些外觀常被認為是年老後的必然後果,一般人認為年邁體衰只是想當然而的老年無奈,對於肌肉無力的抱怨,常常給予平淡的回應,令病患徒呼負負;近年來許多專家期望從多方面改善銀髮族的體適能和生理機能,以防治肌少症。
     
    臨床上除檢測肌肉量及肌力、步行速度外,目前並無明確的生化檢查指標可供評估肌少症,肌肉量檢測可用雙能量X光吸收儀(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XA)、生物電阻抗分析儀(bioele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 BIA),肌力測定可採用手握力 (男性<26kg;女性<18kg),身體機能可評估行走速度(<0.8m/s)或起立速度,用以評量病患的肌少症程度;但各團隊定義肌少症程度的標準不同,且前述檢測項目未能完全反應出療效,因此治療難有共識,唯有及早預防保健,落實保健養生觀念,才是根本防治之道。
     
    原則上防治須增加病患的活動量和改善營養,但應考量個別病患的最佳劑量需求;防治上需同時注意針對潛在病因和併發症的防治。最好諮詢相關醫事人員和營養師,共同從增加身體活動量、攝取適量蛋白質和營養著手。
     
    可是高齡病患較難安全地完成足量運動,且其代謝和消化系統已較退化,平日食量較小,食慾減退,如果為了要提高肌肉量而要求他們去攝取大量蛋白質,是否會使老年人的腎臟超載,都是很大的挑戰。近年來雖然有些特殊營養品或藥物被開發出來,但在驗證療效的實證醫學得到證實之前,仍應先諮詢,才能安全[8]。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大人社團 - 與你一起實踐美好生活)「從走路痛到穿高跟鞋參加健美!76歲阿嬤4招打敗肌少症、練出好肌力」:https://club.commonhealth.com.tw/article/3168
    [2]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五」功秘笈學起來 防跌大師就是你!: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4141&pid=13090
    [3] (小世界新聞)「肌少成疾 肌少症與重訓迷思」:https://bit.ly/3CCIzgG
    [4]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 第三十五卷 第九期)「肌少性肥胖診斷及治療建議」: https://www.tafm.org.tw/ehc-tafm/s/viewDocument?documentId=324cce8c973e4834b8c519d52e769cd2
    [5]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老人的肌少型肥胖症」(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第三十二卷第二期):https://bit.ly/37tDTeH
    [6] (長庚醫訊-第四十二卷第八期 110年8月1日發刊)「肌少症」:
    https://www.cgmh.org.tw/cgmn/category.asp?id_seq=1903012
    [7] (天下雜誌)比肥胖還恐怖的「肌少型肥胖」:40歲後身體充滿霜降牛肉油花:https://www.cw.com.tw/article/5101453
    [8] (健康遠見 - 對身體好!)「肌少性肥胖症的臨床挑戰」:https://health.gvm.com.tw/article/74778
      
    ➤➤照片
    (台北榮民總醫院Taipei Veterans General Hospital高齡醫學中心)「失能及衰弱之預防」-黃安君醫師 An-chun Hwang M.D.:https://www.slideshare.net/tchang101/201708-0819-for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衛生福利部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國民健康署
    #肌少型肥胖症 #肌少症 #失能 #老年症候群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腿後肌群無力 在 Omitsai Mama's Exercise Lif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3-16 21:30:12

    #適合新手膝蓋友好 #不跑不跳馬甲線訓練 #進階者可當熱身

    好的~黑媽聽到大家的呼喚,
    #不運動腳無力的朋友敲碗
    #她說她也想要馬甲線
    全新膝蓋友好的站立間歇運動來了喲~
    今天特別針對加強的地方就是腹部,
    誰說跳不起來、跑不下去就練不出馬甲線?

    如果你是新手、產後剛出關,
    這一套運動菜單推薦你試試。
    因為這次微進階的10分鐘站立間歇運動當中,
    有10個旋轉的動作,
    可以加強到我們的腹部、修飾線條。

    還有很多人問黑媽:
    「馬甲線到底要怎麼練?」
    ☛答案是運動跟吃對的食物。
    「臀部上方腰的位置,肉鼓鼓的要怎麼消?」
    ☛請把本集的動作練起來。
    另外如果你已經有運動習慣了,
    也可以把本集的菜單,
    加進你的熱身或收操運動當中,
    這樣就能不知不覺把線條修飾的更明顯。

    ●黑媽居家運動執行方式:
    ☛熱身:提高肌肉溫度簡單召喚訓練肌群。
    ☛訓練:多組菜單輪流讓訓練更多元提高運動成效。
    例如:一三五做下肢運動、二四六做上肢運動、日休息。
    ☛收操:肌肉伸展放鬆。
    ☛飲食:運動後30分鐘內補充蛋白質。
    ❗Weetbix全穀片補貨團開跑中❗

    ♫Music By♫
    Song: Culture Code - Make Me Move (feat. Karra) [NCS Release]
    Music provided by NoCopyrightSounds
    Free Download/Stream: http://ncs.io/makememove
    Watch: http://youtu.be/vBGiFtb8Rpw

    ♫Music By♫
    Track: Syn Cole - Time [NCS Release]
    Music provided by NoCopyrightSounds.
    Watch: https://youtu.be/XDNFAujgJb0
    Free Download / Stream: http://ncs.io/SCTime

    ♫Music By♫
    Track: T-Mass & Britt Lari - Like Me [NCS Release]
    Music provided by NoCopyrightSounds.
    Watch: https://youtu.be/iQrYoJ5tRV8
    Free Download / Stream: http://ncs.io/LikeMe

    ♫Music By♫
    Song: Unknown Brain - Dance With Me (ft. Alexis Donn) [NCS Release]
    Music provided by NoCopyrightSounds
    Free Download/Stream: http://ncs.io/DanceWithMe
    Watch: http://youtu.be/gdnzYaTcypw

    ♫Music By♫
    Song: Unknown Brain - Last Thing (ft. Charlotte Sands) [NCS Release]
    Music provided by NoCopyrightSounds
    Free Download/Stream: http://ncs.io/LastThing
    Watch: http://youtu.be/gdnzYaTcypw

  • 腿後肌群無力 在 練健康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6-05 18:00:13

    小腿好粗怎麼辦?要先有氧還是先重訓? |練健康
    ///請開啟cc字幕///
    ///請開啟cc字幕///
    ///請開啟cc字幕///

    Q1:運動到一半肚子餓怎麼辦? 0:19
    這邊會給三種建議,第一種是訓練前的正餐碳水化合物的份量吃足,如:地瓜、飯類、麵類、饅頭、土司等等,女性建議吃一碗白飯,男性建議一碗半。

    第二種是針對如果食量比較小的人,前一餐真的吃不下,那會建議運動前一個小時到一個半小時,吃一些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低GI食物來攝取,例如地瓜,全麥土司,御飯團、香蕉,等等,大約是兩片吐司或是一根香蕉的份量。

    第三種建議是針對如果運動前真的來不及吃的人,那會建議可以攜帶好吸收的能量在運動前立即補充,香蕉、巧克力、高蛋白都可以。

    這題幫大家總結一下那給大家的建議是可以針對今天的運動項目來選擇攝取的食物份量,以每小時30克的份量來算,如果是一個小時左右的訓練,需要攝取30G左右的碳水化合物。

    /

    Q2:小腿好粗都沒辦法變瘦!2:00
    這個問題會分成兩個族群,一種是體脂率偏高的族群,只要全身的體脂肪降低小腿就會變細,另一種族群是已經很瘦的女性,卻還是覺得小腿很粗。

    那小腿的脂肪比例其實不多,大多數都還是肌肉組織,除非是都不走路,小腿肌肉萎縮才有可能變細,甚至醫美也是有切除小腿肌肉的手術,不過這樣小腿肌無力可能導致走路不穩定,走一走就沒力氣,甚至會有走路跌倒的風險。

    如果還是希望有正常活動的能力,擔心小腿比例真的太粗,那我還是會建議要多練大腿跟臀部的肌肉,讓上面的肌肉長出來,這樣小腿的比例自然看起來就會變細了!

    /

    Q3:要先有氧還是先重訓?重訓完後已經沒力氣有氧了怎麼辦? 3:25
    這個問題要首先看運動目的是什麼,如果是單純想要降低體脂肪,首先還是建議算好每天的總熱量,再搭配阻力訓練跟有氧運動,才有實質上的效果。

    先重訓再有氧會比先有氧再重訓安全,針對剛開始接觸健身的族群,可能做完有氧運動後就沒有力氣再做重訓,反而增加受傷的風險,所以這個問題我們還是會建議依據個人自身的能力來做調整。

    如果是重訓完後沒力氣有氧的話,最簡單的方式就分成一個早上做一個晚上做,或是一天重訓一天有氧也可以。

    如果喜歡我們的影片幫我們按讚、訂閱、分享喔~我們下次見😆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LKKWellnessC...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lkk_wellness/
    訂閱我們|https://pse.is/TKJA2

    #小腿好粗 #有氧 #重訓 #練健康 # #IG問答 #局部瘦身

  • 腿後肌群無力 在 鄭淳予醫師 x 神經很有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10-20 20:45:01

    #週年慶 #足痛復原術 😭😭 最近逛周年慶站久走久,腳底板好痛!許多朋友工作也都需要久站,除了腳痠外,最害怕的莫過於 #足底筋膜炎!相信不少人經歷一早下床,踩地錐心刺骨的腳痛,簡直欲哭無淚!想知道在家如何舒緩足痛、增加足底肌力嗎?今天讓物理治療師劭玟及俐彣告訴你,包你「足」感心!🤜🏻🤛🏼🔜🔜 #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知道


    🎬🎬這個影片想讓你了解:
    🔸在家舒緩足痛的撇步!
    🔸哪些人容易有足底筋膜炎?
    🔸為了腳好,少穿夾腳拖鞋?
    🔸不用專業器材也能做的居家伸展!


    #影片大綱
    🔸足底筋膜炎症狀
    ▫起床腳著地劇痛
    ▫久坐站起腳跟痛
    ▫長時間活動後足痛
    🔸足底筋膜炎好發族群
    ▫經常站、走、跳耀
    ▫穿不合腳的鞋子
    ▫過重、足弓過高或低
    🔸弓箭步伸展:患側在後,另一腳向前跨出弓箭步,應注意患側腳趾朝前,腳跟踩地,至小腿及足底筋膜有些微緊痠感即可。
    🔸毛巾伸展:坐下後,將患側腿平放,取一毛巾,雙手抓毛巾兩端,繞過患側腳底往身體方向帶,至小腿略感緊痠即可。
    🔸階梯輔助伸展:雙腳踩穩階梯後,移動患側腳步,前半踩階梯邊緣,後半懸空,用體重將患側腳跟向下壓,至小腿及足底筋膜略有緊痠感即可。
    🔸足底筋膜肌力訓練:平鋪毛巾並站立於毛巾上後,腳趾用力將毛巾往內抓緊。此訓練每日三回,每回十次,每次維持五秒。
    🔸冰敷緩解疼痛:取溫度適中之冰敷包,於患側足底筋膜疼痛位置冰敷約十至十五分鐘。
    🔸生活注意事項:平日穿著吸震性、包覆性較好的鞋子,避免穿夾腳拖鞋。


    伸展復健運動指導:謝劭玟 物理治療師 Festiva Hsieh
    主講 :汪俐彣。謝劭玟
    內容腳本 :謝劭玟。汪俐彣
    後製剪輯: 汪俐彣。謝劭玟。汪雅惠。賴宜婷
    .
    #痠痛 #疼痛 #發炎 #足底筋膜炎 #服務業 #久站 #腳痛 #扁平足 #高弓足 #伸展 #夾腳拖 #人字拖 #腦科學 #神經很有事 #鄭淳予醫師 #周年慶


    💚 💚加入我的Line好友:https://goo.gl/nvvoZQ
    『神經很有事』的YouTube頻道 ▶ https://goo.gl/xwNuU7
    FB ▶ https://www.facebook.com/chunyuchengmd/
    官網 ▶ http://www.chunyuchengmd.com/
    Instagram ▶ https://goo.gl/ZMvbdu
    .
    有三個平台可以聽到我的音頻節目 👇 👇
    🎧 SoundCloud 音頻 ▶ https://goo.gl/8Tigkr
    🎧 喜馬拉雅FM音頻 ▶ https://goo.gl/uAf3ab
    🎧 Apple Podcast音頻 ▶ https://goo.gl/sGiwZN



    #關於鄭淳予醫師
    主治專長的項目有 : 頭痛 | 疼痛、暈眩、失眠、腦中風、肩腰背痠痛、神經痛、手足麻木無力、失眠、巴金森氏症、失智症、記憶力退化。

    #國際頭痛年會講者-偏頭痛與腦心血管功能異常
    #國際腦心血管疾病年會講者-腦靜脈逆流與循環功能分析

    #現任
    - 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 博士
    - Cheng's Neurological Clinic 主治醫師
    -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 神經內科 兼任主治醫師
    - 獲 2014 年國際神經血管疾病學會 年輕研究者獎
    - 台灣神經科專科醫師
    - 台灣神經重症加護專科醫師
    - VidaOrange生活報橘 專欄作家
    - ETNEWS健康雲 專欄作家
    - 風傳媒 專欄作家

    #經歷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 神經內科 主治醫師
    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 神經內科 中風中心 執行長


    #腦科學 #腦霧 #你腦霧了嗎 #健忘失神 #健忘 #失神 #brainfog #神經很有事 #失眠 #淺眠 #睡不好 #頭痛 #偏頭痛 #頭昏 #頭暈 #頭痛治療 #疼痛 #慢性疼痛 #疼痛治療 #失智 #記憶力退化 #中風 #高血壓 #鄭淳予醫師 #神經科 #神經科醫師 #神經內科 #chunyuchengmd #neurologist #neurology #headache #migraine #pain #poorsleep #insomnia #dementia #dizziness #vertigo #stroke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