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SSICA Magazine - 十年(#10YearChallenge)
剛好最近 Facebook 掀起了 10 Year Challenge 熱潮,大家都拿十年前的相片懷緬一番。這讓我想起,原來今年已經是我從醫學院畢業的第十個年頭了。
十年前,我還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小醫生,把我認知的理論...
JESSICA Magazine - 十年(#10YearChallenge)
剛好最近 Facebook 掀起了 10 Year Challenge 熱潮,大家都拿十年前的相片懷緬一番。這讓我想起,原來今年已經是我從醫學院畢業的第十個年頭了。
十年前,我還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小醫生,把我認知的理論,戰戰兢兢地實習。那時開始明白病情與醫療的不確定性,以及明白醫科畢業後只是序幕的結束。醫科是一個追求完美、不容失誤的專業,但它本身是不完美的科學 - 同一種治療,用在同樣病症的病人身上,不見得會得到完全一樣的效果,有時甚至是截然不同的結果。但因醫療牽涉病人的生命,醫生不能容許自己有任何失誤,需要持續進修,以及定時自我檢討。經過一番努力,我適應了這種壓力,然後我結了婚、經歷爺爺的逝世、碩士畢業。努力地去適應婚姻關係,努力地追求專業資歷。一直在追趕着、追求着,沒空留意時間的消逝,以及周圍人的變化。
當我稍微停下來,回望走過的路,問問自己是否已經達到了童年的理想?
是否已經脱離了少年時的陰霾?
問問我現在成為了的身份角色,到底是什麼?身邊的人怎樣看現在我?
問問要為社會履行一個怎樣的職能?而這樣做,對我的人生代表着什麼意義?
問問將來還想完成怎樣的目標,想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現在滿足了嗎?現在過得開心嗎?
當我有空去想想這些事情時,赫然發現這就是十年,剛好是十年。
去年十二月,父母陪我到倫敦參加我第二個碩士畢業。十年前大學畢業時,疼錫我的爺爺還在。今年,爸爸為了表達爺爺的精神長存,便穿著爺爺遺下的皮鞋參加典禮。
雖然那雙皮鞋料子很好,可能日子太久了,加上天氣寒冷,回程時它的底已經撤底地破掉,爸爸說只好找人修好它然後封存留念。
回港不久之後,爸爸腰部發生劇痛,被診斷為椎間盤突出症。可能在倫敦時的舟車勞頓,而爸爸一直在逞強,才不經不覺下加劇了隱患。
對比現在與十年前的畢業照,父母真的明顯地蒼老了。
結了婚之後,和父母相處的時間減少了,才發現他們已不復當年的活力,減少出外活動。雖然我不想接受,父母正在漸漸老去。
跟多年沒見的同學相見,也驚覺大家已從中學時代的那些活潑少年,走到了很遠的地方。有的從事着一份意想不到的職業,有的已為人母,有的跑到外國生活。
十年前我曾介意過的很多事情,現在看來已經變得不在乎了,因為該努力的已努力過,能做到的已經做到,不能做到的已經放下了。我覺得我還是個幸運的人,因為身邊一直有家人、師友、同事和病人的支持,讓我每天進步一點點。
最近,跟一位已為人母的友人閒聊,從湊仔經偶然聊到兒童讀物,記起了早已遺忘的童話故事:快樂王子(註:The Happy Prince, by Oscar Wilde )。 今天以成人的眼光看這故事,才發現這是個主題十分沉重的「童話」。 「什麼是快樂?」 小學的時候可能會說,快樂很簡單,吃麥當勞是快樂。當他長大一點時,才會明白當時最希望得到的,是父母的稱讚。中學的時候可能會說,快樂就是成績優異,能選讀自己喜歡的科目。長大成人時才會明白,快樂是能輕鬆地做自己,而身邊的人也能完全接受你。
快樂王子「銅像」的生前,是個從來沒有憂愁過的王子。死後,快樂王子把他擁有的,鑲在他身上的金銀珠寶,藉着燕子全送給了窮人,於是他得到了真正的快樂。
燕子為了達成這任務,錯過了飛去南方過冬的時間,結果凍死在銅像腳下,王子「銅像」因而心碎了。
後來天使看見他們的心何其美麗,便接他們的靈魂上天堂,從此快樂地生活。
這是痛苦還是快樂?是否做好人沒有好報?活到一把年紀,看事物真的變得不一樣。其實在人生之中,有機會遇上一個樂於為它赴死的任務,是一種快樂。在人生之中,有一個你值得為他心碎的人,也是一種快樂。
那麼,經過不斷的追追趕趕,現在的我比十年前更快樂嗎?
起初的時候,我覺得我自小喜歡美麗的東西,喜歡精密的工作,同時又想成為醫生。那麼當一個醫生後,才發覺這份工作的真正意義在於在治病的同時,只要用心聆聽,便可把病人的內心也一同治癒。這就成為了我的快樂。
十年後回望今天的我,又是怎樣的光景、抱着怎樣的心情?
我是否已經滿意了現在的我,而一直以這現狀生活下去?還是再次演化成另一個我?
可能那時候我已經成為了母親,心境完全不同。可能那時候的社會,也變得現在想像不到。
很多人說時間是小偷,會偷走我們的一切。
其實時間是道路,讓我們到達想去的地方。
美好的時光不會過去,我們就不會珍惜。
痛苦的時光不過去,我們就沒有希望。
只知道現在的我,學懂了珍惜和家人相聚的時間,也希望趁父母健在的時候,帶他們到多點地方留下雪泥鴻爪。
免得有一天,父親或者母親聽到我口中最後一句話是:「對不起,我很忙。」 #drlisachan #jessicamagazinehk #10yearchallenge #陳筠華 #陳筠華醫生
職能治療碩士 在 馬家四公子 VS 馬氏夫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免費藝術治療課程分享】---8/26一起來當線上同學^^
粉絲專頁按讚➕留言➕分享,就可以免費參加大師級的藝術治療體驗課程喔!
「藝術治療」--以多樣化的藝術材料為媒介,透過正向互動與引導,協助個案自我發掘,從認識自己開始,進而改變自己。
透過此次體驗課程,我們可以清楚藝術治療的輪廓,以不同觀點重新解讀孩子們的藝術畫作,看見孩子們用語言說不出來的潛意識!
-----------------------------------------------------------------------
1.FB轉分享全腦科學教育協會的藝術治療體驗課程貼文
https://www.facebook.com/%E5%85%A8%E8%85%A6%E7%A7%91%E5%AD%B8%E6%95%99%E8%82%B2%E5%8D%94%E6%9C%83-107546281184277
轉分享後至以下網址報名👇
https://forms.gle/NpWUPEaoNySfh5XK8
-----------------------------------------------------------------------
時間:8/26(四)上午10:30-11:00
對象:家長
☀️主題-「讓你的畫,說你的話」
🌸透過這次線上講座,讓您認識藝術治療,並進一步發現超越語言的溫柔療癒力。
本次講座將包含:
1.畫中有話(藝術治療vs美術課程)
2.讀懂畫裡的雲彩(從畫作看孩子發展)
3.藝術治療的應用(對幼兒之助益)
4.個案案例分享(幼兒、青少年、樂齡)
------------------------------------------------------------------------
講師介紹:郭韻筑藝術治療師
學位證照
- 英國皇后瑪格麗特大學藝術治療碩士
- 台北市立大學心理諮商學士
- 英國HCPC註冊藝術治療師
現任
- 全腦科學教育協會 藝術治療師
- 新竹心星語言暨職能治療所 藝術治療師
- 花蓮基督教門諾醫院 藝術治療師
- 台北適康復健科診所 藝術治療師
- 台北市政府心理衛生中心 合作講師
專長
1.對象:兒童、⻘少年、成人
2.一對一藝術治療:
情緒困擾、人際互動議題、個人自我覺察。
3.藝術治療團體:親子、支持性團體
--------------------------------------------------------------------------
『全腦科學教育協會-光明學院』
(新竹縣竹北市光明一路128號3F)
☎️ 歡迎來電預約報名
⚡️ 03-5588-004
⚡️0919-921-909
🔗有需要可以私訊或是使用我們的官方賴線上預約或是詢問課程內容
https://lin.ee/uCEZTY2
職能治療碩士 在 音樂治療師 賴冠樺 Jud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代為分享轉發]
為協助音樂治療專業在台發展,音樂治療、藝術治療、舞蹈動作治療、戲劇治療與心理劇籌備推動「#創造性藝術治療」專法。
(過去廣為人知的表達性藝術治療為單一專業,於此,創造性藝術治療為多專業之集合)
—————————————————
在 #衛生福利部 指導下,有諸多任務需要逐步完成,其一就是解決 #高等教育訓練缺乏問題
為促進 #教育部 協助創造性藝術治療內的各專業
#成立碩士層級的學位課程,
我們首先邀請對音樂治療有興趣之
🔸學生 (大學、碩士、博士、在職進修等)
🔸醫事人員/社福單位/教育在職人員(醫師、護理師、心理師、創造性藝術治療師、物理、職能、語言治療師、社工、高中職以下教師、幼教、特教老師等)
🔸自己或親友曾經或正在接受 藝術治療/音樂治療/舞蹈動作治療/戲劇治療/心理劇
🔸高等教育或成人教育之授課老師及行政人員
協助我們完成
「創造性藝術治療碩士級高等教育訓練進修管道與意願調查」
👉 https://forms.gle/nzFnFKfUqVwiosKW7
您的回應,可以讓我們更清楚了解,也探討台灣對創造性藝術治療高等教育層級專業訓練之需求意願。
⚠️ 本問卷之資料蒐集僅為創造性藝術治療專法籌備小組做市場統計和分析之用,不會散布個人資料做其他用途。
【更了解我們】
介紹影片:https://youtu.be/F8uSo164gCY
圖文介紹:https://reurl.cc/og0kvl
———————————————
【註記】
專業及其代表單位
音樂治療 🔗 #中華民國應用音樂推廣協會
藝術治療 🔗 #台灣藝術治療學會
舞蹈動作治療 🔗 #台灣舞蹈治療研究協會
戲劇治療 🔗#臺灣戲劇治療學會 (籌備中)
心理劇 🔗 #台灣心理劇學會
職能治療碩士 在 飛碟早餐-唐湘龍時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的醫療保健單元,邀請物理治療師 郭曉韻來到空中,帶大家導讀書籍《30+增肌訓練:逆齡‧抗老‧減重‧紓壓‧防病 完全攻略》/ 原水文化。
關於肌力訓練的都市傳說很多...你該相信的是『專業怎麼說』!增肌效果媲美微整,讓人越活越年輕,雕塑體態與線條,瘦出人生的新高度,提升基礎代謝率,養成吃貨也不怕的易瘦體質!
📻聽重播按這裡!https://youtu.be/W6uHUVPs2B8
▶ 飛碟聯播網 YouTube《飛碟早餐》頻道 http://bit.ly/2QVQsFh
▶ 網路線上收聽 http://www.uforadio.com.tw/stream/stream.html
▶ 飛碟APP,讓你收聽零距離
Android:https://reurl.cc/j78ZKm
iOS:https://reurl.cc/ZOG3LA
▶ 飛碟Podcast
SoundOn : https://bit.ly/30Ia8Ti
Apple Podcasts : https://apple.co/3jFpP6x
Spotify : https://spoti.fi/2CPzneD
Google 播客:https://bit.ly/3gCTb3G
KKBOX:https://reurl.cc/MZR0K4
◎節目介紹:
拒當疾病高風險族群,事實在眼前的實證醫學
‧你是可愛還是胖-3準則判斷『該減重了嗎?』
‧年輕是本錢,久坐不動讓本錢...越來越不值錢
‧說清楚講明白,9個實證教你拉開與疾病的距離
觀念有對才會改變,運動迷思的終極破解
‧別把『都市傳說』當成『不運動』的藉口
‧終極破解16個QA,別因謠言錯失良『肌』
‧明明一樣重,看起來卻比較腫的關鍵是...
成為運動新手,只需要1%準備
‧常見運動5模式,哪種最適合現階段的你?
‧堅持到底5心法,撐起心累又不想放棄的瞬間
‧好開始就成功一半,3步驟計畫你的專屬計畫
增肌訓練還等什麼,65個動作馬上開始
‧動態伸展10個:活動關節與肌肉,讓身體熱起來
‧居家訓練44個:核心訓練、上肢訓練、下肢訓練
‧靜態伸展11個:恢復肌肉彈性,減少延遲性痠痛
◎來賓介紹:郭曉韻
物理治療師、輔英科大健康美容系與慈惠醫專物理治療科教育部定講師。曾是田徑選手,喜歡嘗試各種運動,甚至為此走上物理治療與運動醫學這條路。目前正在攻讀成大生物醫學工程博士班。由於看到許多病人倚靠藥物卻忽略「運動」的重要,發想一系列「衛教懶人包」,期待透過簡單好懂的模式,讓「運動醫學」更親民。
◎作者介紹:曾品嘉
仁德醫療社團法人陳仁德醫院職能治療師,天馬行空又興趣多重,致力開發職能治療的一百種可能。2016年參與當時任職醫院的院內研究計畫「Flexibar介入於下背痛患者的成效」,開啟跨足運動領域的契機,同年度開設運動工作室,專為特殊族群設計運動計畫。目前正攻讀高雄醫學大學運動醫學碩士,藉由結合增強運動表現、功能促進的運動,持續打造複合型的運動介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