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佳節愉快|半年有感的「議會人生」 經過五月份整個月的定期會期,總算有個較為空閒的時間可以來寫寫半年來的工作狀況,談談就任議員近六個月來的感想,和大家一起分享「議會人生」的奇幻旅程。當然也希望藉此蒐羅民意與輿情動態,做為未來質詢問政的參考,文章如果有什麼疏漏與失禮的地方,也請不吝批評、多多指教。...
端午佳節愉快|半年有感的「議會人生」 經過五月份整個月的定期會期,總算有個較為空閒的時間可以來寫寫半年來的工作狀況,談談就任議員近六個月來的感想,和大家一起分享「議會人生」的奇幻旅程。當然也希望藉此蒐羅民意與輿情動態,做為未來質詢問政的參考,文章如果有什麼疏漏與失禮的地方,也請不吝批評、多多指教。 過去以來,議員給民眾的印象不外是送往迎來、紅白喜喪、跑攤喝酒。事實上,我就任議員以後不必要的應酬確實較少參與,但必要參加的場合或會議我仍會出席。關於議員平日遇到最多的狀況,其實跟任職記者時有點類似,只是規模大小與內容情形有一段差距存在。 以民眾陳情的事務來說,有民眾來談的是縣政與議政的發展方向,動輒千萬以上的問題預算,或著可能招致社會問題的錯誤政策;但也有民眾因為工程鄰避或土地糾紛、廚餘回收盛裝不符清潔隊要求、手上短缺日曆月曆送人來向我索取,陳情與反應的狀況可說是五花八門。 關於這些問題我怎麼處理呢?我想這是大家最好奇的地方,一般來說,我的方向是以「大眾利益」為前提、「個人利益」只要在權責內並不侵犯他人的權益下作為準則,部份可以用行政公文往來處理的問題,儘量以此做為解決的方式。至於關乎公眾利益或是公共議題的部份,則尋求團隊人員的意見和看法,透過議題的凝聚提出可行的議案,召開公聽會或座談尋求關係人的共識來處理。例如先前服務處曾辦理過教師導護工作公聽會、后豐漁港漁民座談會,試圖讓自己成為一個平台角色,搭起民眾和公部門(或是民眾和民眾)之間的橋樑。 今年一月初,我參與了就任議員後的第一次臨時會,由於期程有點急忙,因此在會期中僅提出了修正議會「議場錄音錄影管理規則」與公開縣府施政報告等二項提案。很慶幸的,在十多位議員同仁的協助下,第一個案子於五月的定期會正式三讀通過。該案並在議長洪允典的支持下,在第一次的定期會期間即展開直播,讓民眾可以在第一時間看到議會的質詢狀況,相信透過直播內容的分享,可以讓所有人都能夠更容易關心家鄉的發展,在此要再次感謝議長的支持,讓議會直播可以搶在中央法規上路之前開始推動。 再談回定期會,今年五月我參加了第一次的定期會會期(金門縣議會定期會期有二,一為五月、一為十一月,十一月為預算會期),過去大概一個半月以來,我的重心大致放在各項施政報告、浮濫預算的檢視,因此定期會前後這段期程裡,我的服務處搖身變為血汗工廠,我身邊僅有的二位助理和我一同翻閱預算書,找出藏在細節裡的魔鬼。 我們針對每個局處的問題繕打提詢資料,各位可能沒想到,我手上整理出來的質詢文字稿,大概將近有二萬個字,後來我們也摘要了部份重點,再透過簡報整理,做為總質詢提問之用。比較可惜的是,這個會期審議的案子多為縣府代墊中央補助的款項(收支對列),因此案子通過的比例相對較高,不過,我們還是擋下了一案以設定抵押權土地提報交換縣有地的案件,以及一名鄉親要求「55-64歲慰助金」也應對等補償65歲以上民眾的人民請願案。 其實,看出預算書的問題與缺漏需要更精細的對照與比較,但我現在僅能就手上的資料來進行審閱與檢視,後續我還是會與相關單位索取更詳盡的內容以利縣政的監督。此外,我想說的是找出這些預算或議案的缺失不算太難,難的是在議會如何尋求援助,如何讓手上的議案能順利獲得同仁的連署,這其中的折衝與協調應該是最棘手的,畢竟我並非國民黨團或議會無黨聯盟的成員,好在以公眾利益或是公眾議題作為優先考量的提案們,最後也蒙其他議員同仁的支持和協助全數三讀通過。 在本次定期會的過程中,不論是議會還是縣府,我相信其中有很多問題需要改進,因為只有府會革新、共同提升,才是金門全民之福。舉例來說,這次定期會裡看到的縣府業務報告、縣長施政報告,內容可說是是枯燥單調、千遍一律,與過去幾年我曾擔任記者時看見的資料雷同類似,這些全數以文字呈現的文章,幾乎沒有任何重點式的圖文報告與數據資料,任誰也聽不進縣府局處首長想呈現的施政成績。這點,我想縣府是需要深刻檢討與改善的。 再者,議會開放直播讓我們看見尋求進步的決心,畢竟這是所有鄉親長久以來的期待,惟議事廳內的轉播攝影設備仍有進步空間,包括現場集收音系統,以及多面向錄影鏡頭,甚至現場螢幕與報告的呈現,都有需要改善的地方。 至於我呢?我相信我一定有需要努力與改進的地方,對於質詢時間的把握、內容的判斷、議題的取捨、情緒的起伏都要更有掌控力。在這邊也要向許多支持者與陳情朋友們說聲「抱歉」,定期會期間有些答應各位要提詢的議題,因為時間的因素沒有列入,但我後期已改用書面質詢的方式提詢各單位,並列入服務處追蹤與檢討案件,這期間亦有許多聚會沒有出席參與(深怕會期中不敢貪杯的自己掃了大家的興),也請各位包涵見諒。 最後,我要感謝服務處二位助理與我家人在我上任後這段期間的幫忙和協助,我知道這是相當不容易的。這半年多來,由於身分的轉變,我一直緊盯著自己切記要戒慎恐懼、如履薄冰,這篇除了紀錄半年來的心情,也希望能提醒自己保持初心。不過,金門的民主政治還有一段長遠的路要走,現下有什麼不足的就請各位多多擔待與指教了。至於大家有什麼要提問題,歡迎在文章下或是透過私訊直接反應,感謝了!!最後順祝各位端午佳節快樂!!
缺失改善公文 在 PTT Gossiping 批踢踢八卦板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幫高調】[爆卦] 時力王婉諭:太魯閣事件邊坡護欄早有要求 https://disp.cc/b/163-e89C 『半年前,太魯閣號撞上從邊坡滑落的工程車後出軌,導致重大傷亡。邊坡的護欄,引發相當大的討論。
事故已過去半年,在交通部公布的 #調查報告 中,我們卻發現...
同樣一個 #邊坡護欄,在工程圖上其實早就規定要確實設置安全防護措施,且在事發前,已數次被查核有缺失。
然而,當時查核所指出的「安全護欄設置高度與規格不符規定」(2020.12.22)及「工作場所邊緣未設置符合規定之護欄」(2021.3.5)這兩個問題,卻在交通部同意下,備查結案。
進而成為了導致這場悲劇的因素之一。
事件爆發後,交通部才在 7 月發表的調查報告中坦承「事發地僅有三角旗警示,未有足夠強度的護欄」,不僅 #打臉自己先前的備查結果,更顯示了交通部在這起事件中,所鑄下的重大疏忽。
因此,為了釐清事發前護欄的查核過程、安全強度,我們也進一步向交通部索取先前各部會往來的各項資料,卻遇到更扯的事。
交通部回給我們 300 多頁的資料中,在事故發生前,各部會公文往返的 #發文字號、#回文字號 等,竟然 #都被蓋掉了。
堂堂一個立法院,向行政部門索資的資料,居然被塗改過。如果連基本資訊都不能得到,我們要如何知道查核結果為何?交通部最終有無同意?同意了什麼?台鐵又改善了什麼?
公文基本文號被抹去了,導致我們後續無法索取相關索資公文的附件,甚至我們具體索資交通部那份同意備查的公文及結果,交通主管機關依然忽略未回。
這麼刻意的動作,不禁讓人質疑,交通部難道是故意讓人無法勾連起整個問題的全貌,難道這就是執政黨面對太魯閣事件的態度嗎?
最誇張的是,竟然連 #查核單位印章 ,都被刻意蓋掉,難道連是誰核可的,交通部都不敢承認嗎?
今天,我親自在交通委員會上質詢王部長。
部長承諾,會在兩週內釐清這些問題。
我是認為,盡快給我們全部的原版資料就好。
不要再塗塗改改,讓人覺得又是一面掩蓋事實的 #交通布。』
缺失改善公文 在 王婉諭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半年前,太魯閣號撞上從邊坡滑落的工程車後出軌,導致重大傷亡。邊坡的護欄,引發相當大的討論。
事故已過去半年,在交通部公布的 #調查報告 中,我們卻發現...
同樣一個 #邊坡護欄,在工程圖上其實早就規定要確實設置安全防護措施,且在事發前,已數次被查核有缺失。
然而,當時查核所指出的「安全護欄設置高度與規格不符規定」(2020.12.22)及「工作場所邊緣未設置符合規定之護欄」(2021.3.5)這兩個問題,卻在交通部同意下,備查結案。
進而成為了導致這場悲劇的因素之一。
事件爆發後,交通部才在 7 月發表的調查報告中坦承「事發地僅有三角旗警示,未有足夠強度的護欄」,不僅 #打臉自己先前的備查結果,更顯示了交通部在這起事件中,所鑄下的重大疏忽。
因此,為了釐清事發前護欄的查核過程、安全強度,我們也進一步向交通部索取先前各部會往來的各項資料,卻遇到更扯的事。
交通部回給我們 300 多頁的資料中,在事故發生前,各部會公文往返的 #發文字號、#回文字號 等,竟然 #都被蓋掉了。
堂堂一個立法院,向行政部門索資的資料,居然被塗改過。如果連基本資訊都不能得到,我們要如何知道查核結果為何?交通部最終有無同意?同意了什麼?台鐵又改善了什麼?
公文基本文號被抹去了,導致我們後續無法索取相關索資公文的附件,甚至我們具體索資交通部那份同意備查的公文及結果,交通主管機關依然忽略未回。
這麼刻意的動作,不禁讓人質疑,交通部難道是故意讓人無法勾連起整個問題的全貌,難道這就是執政黨面對太魯閣事件的態度嗎?
最誇張的是,竟然連 #查核單位印章 ,都被刻意蓋掉,難道連是誰核可的,交通部都不敢承認嗎?
今天,我親自在交通委員會上質詢王部長。
部長承諾,會在兩週內釐清這些問題。
我是認為,盡快給我們全部的原版資料就好。
不要再塗塗改改,讓人覺得又是一面掩蓋事實的 #交通布。
缺失改善公文 在 時代力量 New Power Part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去年7月,國防部軍備局工程營產處少將張大偉,涉嫌以修改空軍指揮部福興園區整建統包工程招標規格,宣稱可從中替中工創造利潤,而向投標廠商中華工程(簡稱中工)索賄4500萬元。
該案經時代力量前任立委黃國昌舉發後,引起社會各界關注。
新北地檢署於8/26依違反貪污治罪條例起訴起訴軍備局少將張大偉,中工董事長沈華養及高層沈慶光等人。
福興營區為空軍作戰指揮部所在地,是空軍作戰最高指揮管制單位,並肩負協調友軍聯合作戰。空軍作戰司令部於2017年以「興安專案」辦理「公館營區營舍整建統包工程」,以提升國軍戰力及改善工作環境。該工程由中工公司以29.8億元得標。
根據新北地檢署新聞稿指出,張姓處長於2017年承辦公館營區統包工程標案,涉嫌主動聯繫孫姓建築師,找營造廠合作投標統包工程,並暗示可以從中協助,表示其索賄之意。孫男隨後拜會中工公司高層,希望中工公司參與標案。
中工高層雖初步同意,但表示需經內部評估,有獲利空間才願意參與此案。而經過計算後,認為本案單坪造價僅10.4萬元,進一步透過孫姓建築師向張姓處長表明要11.5至11.6萬元才願意參與。而張姓處長得知後,指示下屬以減少樓地板面積等方式,將單坪預算提升至11.6萬元。
公開招標之後,張姓處長為了收賄,配合中工要求,修改招標規格,其操作的過程,首先由張姓處長以通訊軟體指示採購承辦人,要求增加每坪單價。
接下來,採購承辦人進而轉達張姓處長的指示給空軍作戰指揮部後勤處徐姓上校,並由徐姓上校向空軍作戰指揮部提案增加每坪單價。 而後續,空軍作戰指揮部也開會因應,決定減少進駐人數、減少坪數、增加單價。
最後,張姓處長以政策指導命令「空軍通航資聯隊台北通信資訊大隊」改遷入新通航聯隊營區,以減少400人進駐福興營區。
令人懷疑的是,在修改招標計畫書的過程中,涉入的真的只有張姓處長一人?尤其是空軍作戰指揮部「開會因應」並做成決定的過程,有誰參與了會議,並做成這項決議?
此外,張姓處長修改招標規格只有透過口頭交代?難道過程中真的沒有任何公文、簽呈或者留下會議紀錄?
更令人質疑的是,國防部發生這麼重大的弊案,在去年7月被踢爆後,新北地檢署竟一度草草結案,以涉案人罪嫌不足為由將全案不起訴。直到今年新北地檢署重啟調查,並提出新的事證,才讓這起重大弊案再度曝光。
這起案件,時代力量認為國防部必須出面說明以下問題:
1.修改招標規格的過程中,空作部的開會過程有誰參與?涉及不法的真的只有張姓處長一人?
2.案件發生後,國防部難道不用針對制度的缺失進行檢討?還要任由官員創造圖利索賄的空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