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因四面環海,水產資源豐饒,漁業發展蓬勃,各式海鮮食材更因料鮮味美而廣受歡迎。海味富含優質蛋白質,具低膽固醇(海鮮內臟除外)且蘊藏各種營養元素之特性,對於健康有諸多貢獻。此次,就與你分享「5種滋養身心的海味」!
❶鮮蝦-鎂元素
蝦類中含有豐富的鎂,對心臟活動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可保護心血管系統,...
台灣因四面環海,水產資源豐饒,漁業發展蓬勃,各式海鮮食材更因料鮮味美而廣受歡迎。海味富含優質蛋白質,具低膽固醇(海鮮內臟除外)且蘊藏各種營養元素之特性,對於健康有諸多貢獻。此次,就與你分享「5種滋養身心的海味」!
❶鮮蝦-鎂元素
蝦類中含有豐富的鎂,對心臟活動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可保護心血管系統,防止動脈硬化的發生。且蝦還具有通乳作用,很適合產後孕婦食用。就中醫論述,吃蝦入肝經和腎經,因此可滋陰補陽。對於男性更有增強機能之作用
❷蛤蜊-鐵元素
蛤蜊又稱為花蛤、文蛤、蚶仔、西施舌。蛤蜊含有比牛肝多7.4倍的鐵質。一天6~7顆,就可攝取到一日所需的一半鐵質。並亦含鳥胺酸,兩者皆有助於強化肝臟功能,以改善睡眠品質。此外,亦含有具造血作用的維生素B12及預防骨質疏鬆的鈣質
❸牡蠣-鋅元素
鮮蚵是牡蠣在台灣的俗稱,與西方人常吃的生蠔,僅在品種上略有不同,雖然蚵仔一般體型較小,但造成差異的主要原因,其實是養殖時間的長短所致,其含有豐富的鋅,可維護男性攝護腺功能和生育力。每日攝取15毫克的鋅,能有效降低66%的攝護腺癌風險。對女性而言,則可促進荷爾蒙分泌,有助於緩解生理痛、月經不順等症狀。此外,亦具促進皮膚和毛髮生成、加速傷口癒合及增加免疫之功能
❹花枝-牛磺酸
花枝又名烏賊,含豐富維生素B群,每100公克含蛋白質約12公克,脂肪僅0.5公克。且富含牛磺酸,有助減少血管壁內所累積的膽固醇,以促進脂肪的代謝,對於預防血管硬化、膽結石的形成皆有助益。此外,亦有利腦部及眼睛視網膜之發育,對於老年痴呆症以及眼睛黃斑部退化之修護也有貢獻
❺午魚-蛋白質
又稱午筍魚或馬友魚,正式學名為四指馬鮁。是產自台灣海峽的特有魚種,因其肉質細膩鮮美。富含蛋白質和不飽和脂肪酸,脂肪構成都是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該脂肪酸能有助降低壞膽固醇,補充人體的營養所需,另含豐富且易被人吸收的DHA,有腦黃金的稱號,對孩童大腦發育具良好作用,可促進大腦發育,提高記憶力和思考力
🦐海鮮品種
⏩大蝦
➤劍蝦
體型小,剝殼時感受殼比較硬,肉質軟嫩,入口有濃郁鮮香
➤蘆蝦
也稱猿蝦,身體淺灰色,有小小的黑芝麻般的斑點,以3-4月為盛產期,厚蝦殼肉質甜
➤草蝦
生鮮蝦體的顏色偏墨綠色至深褐色,尾部具黃棕色及黑褐色橫紋。養殖以宜蘭與西部沿海居多
➤白蝦
白蝦是台灣目前養殖蝦類的最大宗,體型較大,蝦體偏綠色半透明、外表有墨綠色針點、肌肉紋理透明且殼硬,口感爽脆鮮甜
➤斑節蝦(明蝦)
野生明蝦盛產於中秋節後,身形肥大且長,主要特色是從頭胸到腹部都有褐色橫紋分布,尾扇開展則可見到如彩虹般的鮮豔色澤
⏩蛤蜊
➤文蛤
是市面上最常看到的貝類,大小多為2.5公分,外殼是渾圓的三角形。料理方式有煮湯、熱炒、燒烤都很美味
➤海瓜子
海瓜子是一種雙殼貝,殼長大約3~4公分,薄薄的殼有各種顏色及花紋,從白色、灰色到棕色
➤臺灣蜆
蜆仔體型約是指頭的大小,形狀為扇形,最大的特色是外殼有一條條的凸起橫紋;顏色大多為土黃色
⏩頭足類海鮮
舉凡透抽、小卷、烏賊及花枝,因形態相似,容易混淆,以下簡述其特徵
➤花枝
又稱烏賊、墨魚,體型圓短,下半部收尖,體型通常比軟絲大
➤軟絲
身體尾端橢圓形,肉身透亮,口感較脆,台灣沿海產量少,多由東南亞國家進口
➤透抽
細長,尾端收尖,身體下半段有一對較長形的鰭,食獵物幾乎用吞的,體內常有完整獵物
➤小卷
鎖管的幼型,俗稱小管,體型細長,通常漁夫們將小卷捕獲後,就會立刻以滾水燙過,以避免發臭變質
⏩午魚
臺灣目前發現的午仔魚種共有三屬七種,包含最常見的四指馬鮁及多鱗四指馬鮁,還有小口多指馬鮁、五絲多指馬鮁、六指多指馬鮁、六絲多指馬鮁、西氏絲指馬鮁
⏩牡蠣
又稱蚵仔,許多人常常會與生蠔混淆,在英文上雖然都稱Oyster,但兩者是同屬不同種的兄弟。台灣氣候較熱,牡蠣成熟期短,因此個頭較小
➤生蠔
有「海中牛奶」的美譽,個頭比普通牡蠣要大,通常生長或養殖在河海交匯的內灣淺海,因為受到生長條件限制,使得數量較普通牡蠣少,價格也高出很多
❤️海鮮停看聽
⚠️海鮮因富含鋅、蛋白質等營養素,對於男女性具滋補強身作用。但因海鮮通常普林含量不低,特別是內臟部分,若為痛風患者,應淺嚐即止
⚠️生鮮海產及魚貝類應避免生食,待充分加熱煮熟再食用為宜!因海產易受腸炎弧菌或諾羅病毒污染。腸炎弧菌是一種生長在海水中的細菌,目前腸炎弧菌造成的食品中毒發生率在台灣排名第一。而諾羅病毒則是最常引起病毒性腸胃炎的病毒之一,傳染力及散播力非常快速廣泛,因此建議熟食為保健上策
⚠️若對海鮮過敏者,常見是因對海鮮中「原肌球蛋白」成份過敏,這種蛋白質普遍存在於蝦、蟹等食材之中。因此,過敏體質者即便吃最新鮮的活蝦、活蟹,仍會出現過敏反應。此外,有些過敏反應則與海鮮的養殖與貯存方式有關,可能為魚貝類的藥物殘留或使用增豔劑所致,也可能會誘發不明的過敏現象
且因魚、蝦、蟹、貝類等海鮮本身都存在許多胺類物質,當海鮮食材死亡後,若存放不當,就會受到細菌污染而腐敗,胺類物質也會代謝產生大量的組織胺。這些不新鮮的海鮮食材即使經過烹煮,高溫僅能殺死細菌,卻無法分解組織胺,吃入體內就會造成組織胺中毒而出現皮膚紅、腫、搔癢等與過敏雷同的症狀。建議發現身體出現異狀,請務必儘就醫治療
#凱鈞有食力
#5種滋養身心的海味
組織胺中毒緩解 在 林凱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台灣因四面環海,水產資源豐饒,漁業發展蓬勃,各式海鮮食材更因料鮮味美而廣受歡迎。海味富含優質蛋白質,具低膽固醇(海鮮內臟除外)且蘊藏各種營養元素之特性,對於健康有諸多貢獻。此次,就與你分享「5種滋養身心的海味」!
❶鮮蝦-鎂元素
蝦類中含有豐富的鎂,對心臟活動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可保護心血管系統,防止動脈硬化的發生。且蝦還具有通乳作用,很適合產後孕婦食用。就中醫論述,吃蝦入肝經和腎經,因此可滋陰補陽。對於男性更有增強機能之作用
❷蛤蜊-鐵元素
蛤蜊又稱為花蛤、文蛤、蚶仔、西施舌。蛤蜊含有比牛肝多7.4倍的鐵質。一天6~7顆,就可攝取到一日所需的一半鐵質。並亦含鳥胺酸,兩者皆有助於強化肝臟功能,以改善睡眠品質。此外,亦含有具造血作用的維生素B12及預防骨質疏鬆的鈣質
❸牡蠣-鋅元素
鮮蚵是牡蠣在台灣的俗稱,與西方人常吃的生蠔,僅在品種上略有不同,雖然蚵仔一般體型較小,但造成差異的主要原因,其實是養殖時間的長短所致,其含有豐富的鋅,可維護男性攝護腺功能和生育力。每日攝取15毫克的鋅,能有效降低66%的攝護腺癌風險。對女性而言,則可促進荷爾蒙分泌,有助於緩解生理痛、月經不順等症狀。此外,亦具促進皮膚和毛髮生成、加速傷口癒合及增加免疫之功能
❹花枝-牛磺酸
花枝又名烏賊,含豐富維生素B群,每100公克含蛋白質約12公克,脂肪僅0.5公克。且富含牛磺酸,有助減少血管壁內所累積的膽固醇,以促進脂肪的代謝,對於預防血管硬化、膽結石的形成皆有助益。此外,亦有利腦部及眼睛視網膜之發育,對於老年痴呆症以及眼睛黃斑部退化之修護也有貢獻
❺午魚-蛋白質
又稱午筍魚或馬友魚,正式學名為四指馬鮁。是產自台灣海峽的特有魚種,因其肉質細膩鮮美。富含蛋白質和不飽和脂肪酸,脂肪構成都是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該脂肪酸能有助降低壞膽固醇,補充人體的營養所需,另含豐富且易被人吸收的DHA,有腦黃金的稱號,對孩童大腦發育具良好作用,可促進大腦發育,提高記憶力和思考力
🦐海鮮品種
⏩大蝦
➤劍蝦
產於台灣東北部及西部海域,以基隆為主要產地,產季為農曆11月到隔年五月。體型小,剝殼時感受殼比較硬,肉質軟嫩,入口有濃郁鮮香
➤蘆蝦
也稱猿蝦,身體淺灰色,有小小的黑芝麻般的斑點,以3-4月為盛產期,厚蝦殼肉質甜,多以鮮蝦或冷凍出售,在日本是做成蝦乾和蝦餅的重要原料
➤草蝦
生鮮蝦體的顏色偏墨綠色至深褐色,尾部具黃棕色及黑褐色橫紋。養殖以宜蘭與西部沿海居多,生長時間約4∼6個月。蝦肉口感緊實,因為體型大所以賣相佳,是喜慶宴客料理中很受歡迎的蝦種
➤白蝦
白蝦是台灣目前養殖蝦類的最大宗,一年四季都可生產,有全海水、半淡水及淡水養殖方式,不僅蝦子的滋味有差,樣貌、品質與價格也有不同。體型較大,蝦體偏綠色半透明、外表有墨綠色針點、肌肉紋理透明且殼硬,口感爽脆鮮甜
➤斑節蝦(明蝦)
以野生捕撈居多,人工養殖次之;野生明蝦盛產於中秋節後,身形肥大且長,主要特色是從頭胸到腹部都有褐色橫紋分布,尾扇開展則可見到如彩虹般的鮮豔色澤。蝦肉飽滿多汁,在料理上無論是中式、日式或是西式料理,都非常受歡迎,可說是蝦類中的明星
⏩蛤蜊
➤文蛤
是市面上最常看到的貝類,大小多為2.5公分,外殼是渾圓的三角形。殼面平滑,顏色從白色、深褐色到米色都有,上頭有許多斑紋等,一般較常見的是自殼頂延伸出扇形的紋路。料理方式有煮湯、熱炒、燒烤都很美味
➤海瓜子
海瓜子是一種雙殼貝,殼長大約3~4公分,薄薄的殼有各種顏色及花紋,從白色、灰色到棕色。生活在潮間帶礫石區,這種地方漁網無法作業,完全要用人工採集,肉較肥厚鮮甜,適合蒸煮或是熱炒
➤臺灣蜆
蜆仔體型約是指頭的大小,形狀為扇形,最大的特色是外殼有一條條的凸起橫紋;顏色大多為土黃色,水質清澈、少污染時,殼色較淡。因為生長於淡水中,所以吐沙時要泡清水,不可以泡鹽水。料理方式可蒸煮、醃漬
⏩頭足類海鮮
舉凡透抽、小卷、烏賊及花枝,因形態相似,容易混淆,以下簡述其特徵
➤花枝
又稱烏賊、墨魚,體型圓短,下半部收尖,體型通常比軟絲大
➤軟絲
身體尾端橢圓形,肉身透亮,口感較脆,台灣沿海產量少,多由東南亞國家進口
➤透抽
細長,尾端收尖,身體下半段有一對較長形的鰭,食獵物幾乎用吞的,體內常有完整獵物
➤小卷
鎖管的幼型,俗稱小管,體型細長,通常漁夫們將小卷捕獲後,就會立刻以滾水燙過,以避免發臭變質
⏩午魚
臺灣目前發現的午仔魚種共有三屬七種,包含最常見的四指馬鮁及多鱗四指馬鮁,還有小口多指馬鮁、五絲多指馬鮁、六指多指馬鮁、六絲多指馬鮁、西氏絲指馬鮁。除了西氏絲指馬鮁僅於臺灣東部捕獲,其餘午仔主要分布於臺灣西部海域
➤野生
主要棲息在水深2-20公尺的沙泥底質環境,沿岸、河口、紅樹林等半淡鹹水的海域,都有其蹤跡,近岸時通常會在浪腳附近攝食、休息
➤養殖
於西南沿海的養殖品種主要為四指馬鮁,其抗寒能力較差,如果遇到連日寒流,或是水溫過低,就會增加凍死的風險。因此以屏東枋寮、佳冬為午仔主要養殖區域,避免寒害造成損失
⏩牡蠣
又稱蚵仔,許多人常常會與生蠔混淆,在英文上雖然都稱Oyster,但兩者是同屬不同種的兄弟。台灣氣候較熱,牡蠣成熟期短,因此個頭較小,相同的品種在溫帶海域需兩至四倍的時間才能成熟,生長時間拉長,體型自然也會長得比較大。而牡蠣能否生食,則取決於採收、運輸、保鮮過程中的溫度及濕度,只要生菌數達生食安全標準即可生食,但腸胃系統較弱時,則以熟食為宜
➤生蠔
有「海中牛奶」的美譽,個頭比普通牡蠣要大,通常生長或養殖在河海交匯的內灣淺海,因為受到生長條件限制,使得數量較普通牡蠣少,價格也高出很多。產地分佈法國、美國、澳洲、加拿大、紐西蘭、日本等
❤️海鮮停看聽
⚠️海鮮因富含鋅、蛋白質等營養素,對於男女性具滋補強身作用。但因海鮮通常普林含量不低,特別是內臟部分,若為痛風患者,應淺嚐即止
⚠️生鮮海產及魚貝類應避免生食,待充分加熱煮熟再食用為宜!因海產易受腸炎弧菌或諾羅病毒污染。腸炎弧菌是一種生長在海水中的細菌,目前腸炎弧菌造成的食品中毒發生率在台灣排名第一。而諾羅病毒則是最常引起病毒性腸胃炎的病毒之一,傳染力及散播力非常快速廣泛,因此建議熟食為保健上策
⚠️若對海鮮過敏者,常見是因對海鮮中「原肌球蛋白」成份過敏,這種蛋白質普遍存在於蝦、蟹等食材之中。因此,過敏體質者即便吃最新鮮的活蝦、活蟹,仍會出現過敏反應。此外,有些過敏反應則與海鮮的養殖與貯存方式有關,可能為魚貝類的藥物殘留或使用增豔劑所致,也可能會誘發不明的過敏現象
且因魚、蝦、蟹、貝類等海鮮本身都存在許多胺類物質,當海鮮食材死亡後,若存放不當,就會受到細菌污染而腐敗,胺類物質也會代謝產生大量的組織胺。這些不新鮮的海鮮食材即使經過烹煮,高溫僅能殺死細菌,卻無法分解組織胺,吃入體內就會造成組織胺中毒而出現皮膚紅、腫、搔癢等與過敏雷同的症狀。建議發現身體出現異狀,請務必儘就醫治療
⚠️挑選與存放方式
➟鮮蝦
以顏色潤澤透明,蝦殼堅硬,蝦體具彈性,頭部完整為宜。若變軟變白、掉頭或有異味,就不新鮮了。存放時,先剪掉蝦鬚,用清水去腸泥並洗淨,即可放冷凍
➟午魚
挑選時,以魚眼清澈不混濁,並無腥臭味 ; 鱗片帶光澤且整齊不脫落為原則。可再輕壓魚肉,回彈即代表新鮮。待去除內臟洗淨後,即可放冷凍存放,但建議購買後,即料理實用為宜
➟花枝
可見其眼睛明亮度、表皮完整性、光澤和透明感做依據。摸其背部的骨板是否完整,檢查觸角吸盤是否有黏性,黏性越強代表越新鮮,切不應散發腥臭味。可準備保鮮盒加水,水位能淹過花枝,再放進冷凍庫保存,亦有助提升口感
➟牡蠣
可觀察蚵葉顏色夠黑,蚵體色澤明亮、略呈鮮灰色,且飽滿有彈性等做為依據;如見到蚵體有發綠情形,或因為泡水過久使顏色轉白,則表示不新鮮。存放方式可先清水沖洗,加入乾淨飲水即可放冷藏,但泡過水後不耐放,應盡早點加熱後食用
➟蛤蜊
取蛤蜊互敲,新鮮時有紮實清脆聲響,而腐敗的則為空心感。蛤蜊不耐高溫,在攝氏4~8度間,蛤蜊會進入冬眠的狀態,這個溫度區間,剛好是冰箱冷藏室的溫度。存放方法可將蛤蜊放入塑膠袋中,盡量將袋中空氣全部擠出,製造出真空的狀態,放入冰箱冷藏。夏天建議在2~3天內烹調食用完畢,冬天則可保存約5天;泡水吐沙過的蛤蜊能保存的時間較短
#凱鈞有食力
#5種滋養身心的海味
組織胺中毒緩解 在 在家好到府坐月子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懷孕十個月需要的營養
懷孕第1個月
主打營養素:葉酸
作用:防止胎兒神經器官缺陷! 補充葉酸可以防止貧血、早產,防止胎兒畸形,這對妊娠早期尤為重要,因為早期正是胎兒神經器官發育的關鍵。孕媽媽要常吃富含葉酸的食物,如麵包、麵條、白米和麵粉等穀類食物,以及牛肝、菠菜,龍鬚菜、蘆筍、豆類及蘋果、柑橘、柳丁等。除了食補以外,還可以口服葉酸片來保證每日所需的葉酸。
懷孕第2個月
主打營養素:維生素C、維生素B6
作用:緩解牙齦出血、抑制妊娠嘔吐! 懷孕的第2個月,有些准媽媽會發現自己在刷牙時牙齦會出血,適量補充維生素C能緩解牙齦出血的現象。同時,可以幫助提高機體抵抗力,預防牙齒疾病。生活中的維生素C來源於新鮮的水果蔬菜,比如,青椒、菜花、白菜、蕃茄、黃瓜、菠菜、檸檬、草莓、蘋果等。 烹煮以上食物時間不宜過長,以免維生素C大量流失。
對於那些受孕吐困擾的准媽媽來說,維生素B6便是妊娠嘔吐的剋星。維生素VB6在麥芽糖中含量最高,每天吃1-2勺麥芽糖不僅可以抑制妊娠嘔吐,而且能使孕婦精力充沛。富含維生素B6的食品還有香蕉,馬鈴薯,黃豆,胡蘿蔔,核桃,花生,菠菜等植物性食品。動物性食品中以瘦肉,雞肉,雞蛋,魚等含量較多。
懷孕第3個月
主打營養素:鎂、維生素A
作用:促進胎寶寶生長發育 鎂不僅對胎兒肌肉的健康至關重要,而且也有助於骨骼的正常發育。近期研究表明,懷孕頭三個月攝取的鎂的數量關係到新生兒身高、體重和頭圍大小。在沙拉油、綠葉蔬菜、堅果、大豆、南瓜、甜瓜、葵花籽和全麥,食品中都很容易找到鎂。另外,鎂對準媽媽的子宮肌肉恢復也很有好處。
胎兒發育的整個過程都需要維生素A,它尤其能保證胎兒皮膚、胃腸道和肺部的健康。懷孕的頭三個月,胎兒自己還不能儲存維生素A,因此孕媽媽一定要供應充足。甘薯、南瓜、菠菜、芒果都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
懷孕第4個月
主打營養素:鋅
作用:防止胎寶寶發育不良
這個月准媽媽需要增加鋅的攝入量。准媽媽如果缺鋅,會影響胎寶寶在宮內的生長,會使胎兒的腦、心髒、等重要器官發育不良。缺鋅會造成孕媽咪味覺、嗅覺異常,食欲減退,消化和吸收功能不良,免疫力降低,這樣勢必造成胎兒宮內發育遲緩。富含鋅的食物有生蠔、牡蠣、肝髒、口蘑、芝麻、赤貝等,尤其在生蠔中含量尤其豐富。
Tip:補鋅也要適量,每天膳食中鋅的補充量不宜超過45毫克。
孕期進補三大誤區九大錯誤 孕期營養大補帖 懷孕『不同時期,不同飲食』談孕婦的營養!
懷孕第5個月
主打營養素:維生素D、鈣
作用:促進胎寶寶骨骼和牙齒的發育
孕媽咪懷孕的第5個月後,胎寶寶的骨骼和牙齒生長得特別快,是迅速鈣化時期,對鈣質的需求簡直是劇增。因此從本月起,牛奶、孕婦奶粉或酸奶是准媽媽每天必不可少的補鈣飲品。此外,還應該多吃以下這些容易攝取到鈣的食物,如,干乳酪、豆腐、雞蛋或鴨蛋、蝦、魚類、海帶等。另外,准媽媽應每天服用鈣劑。需要注意的是,鈣的補充要貫穿於整個孕期始終。
當然,單純補鈣還是不夠的,維生素D可以促進鈣的有效吸收,孕媽媽要多吃魚類、雞蛋,另外曬太陽也能制造VD,孕媽媽可以適當曬曬太陽,但是首先要做好防曬工作。
懷孕第6個月
主打營養素:鐵
作用:防止缺鐵性貧血
此時的准媽媽和胎寶寶的營養需要量都在猛增。許多准媽媽開始出現貧血症狀。鐵是組成紅細胞的重要元素之一,所以,本月尤其要注意鐵元素的攝入。
為避免發生缺鐵性貧血,准媽媽應該注意膳食的調配,有意識地吃一些含鐵質豐富的蔬菜、動物肝髒、瘦肉、雞蛋等。還可以從這個月開始每天口服0.3—0.6克硫酸亞鐵。
懷孕第7個月
主打營養素:“腦黃金”
作用:保證嬰兒大腦和視網膜的正常發育
DHA、EPA和腦磷脂、卵磷脂等物質合在一起,被稱為“腦黃金”。“腦黃金”對於懷孕個月的准媽媽來說,具有雙重的重要意義。首先,“腦黃金”能預防早產,防止胎兒發育遲緩,增加嬰兒出生時的體重。其次,此時的胎寶寶,神經系統逐漸完善,全身組織尤其是大腦細胞發育速度比孕早期明顯加快。而足夠“腦黃金”的攝入,能保證嬰兒大腦和視網膜的正常發育。
為補充足量的“腦黃金”,孕媽咪可以交替地吃些富含DHA類的物質,如富含天然亞油酸、亞麻酸的核桃、松子、葵花子、杏仁、榛子、花生等堅果類食品,此外還包括海魚、魚油等。這些食物富含胎寶寶大腦細胞發育所需要的必需脂肪酸,有健腦益智的作用。
懷孕第8個月
主打營養素:碳水化合物
作用:維持身體熱量需求
第8個孕月,胎兒開始在肝髒和皮下儲存糖原及脂肪。此時如碳水化合物攝入不足,將造成蛋白質缺乏或酮症酸中毒,所以孕8月應保證熱量的供給,增加主糧的攝入,如大米、面粉等。一般來說,准媽媽每天平均需要進食400g左右的谷類食品,這對保證熱量供給、節省蛋白質有著重要意義。另外在米、面主食之外,要增加一些粗糧,比如小米、玉米、燕麥片等。
孕期營養大計畫 20種懷孕零食 孕晚期的營養原則有哪些 孕婦貧血拜拜 喝甘蔗汁能讓寶寶體重增加?
懷孕第9個月
主打營養素:膳食纖維
作用:防止便秘,促進腸道蠕動
孕後期,逐漸增大的胎寶寶給准媽媽帶來負擔,准媽媽很容易發生便秘。由於便秘,又可發生內外痔。為了緩解便秘帶來的痛苦,孕媽咪應該注意攝取足夠量的膳食纖維,以促進腸道蠕動。全麥面包、芹菜、胡蘿蔔、白薯、土豆、豆芽、菜花等各種新鮮蔬菜水果中都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孕媽咪還應該適當進行戶外運動,並養成每日定時排便的習慣。
懷孕第10個月
主打營養素:硫胺素(維生素B1)
作用:避免產程延長,分娩困難
最後一個月裡,必須補充各類維生素和足夠的鐵、鈣、充足的水溶性維生素,尤其以硫胺素最為重要。如果硫胺素不足,易引起准媽媽嘔吐、倦怠、體乏,還可影響分娩時子宮收縮,使產程延長,分娩困難。硫胺素在海魚中的含量比較高
網路轉載
組織胺中毒緩解 在 亞當老師・酮享健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咖啡因只能延後睡眠但是不能減少所需要的睡眠時間
昨天談到睡眠壓力,咖啡跟睡眠的關係是如何呢?到底該如何使用咖啡呢?請看這篇研究報導...
喝咖啡,聊咖啡因的是非
想要提振精神、熬夜用功嗎?合法的藥物等著你、非法的毒品誘惑你,但是,還是來一杯天然的咖啡最實在。
咖啡與茶能成為全球性的飲料,是有許多原因的。兩者都經由歐洲人的殖民與貿易活動,散佈到世界各地;兩者都可以加工乾燥,有助於保存與減輕重量,因此長途運輸、長期儲存都不成問題;兩者都可藉由栽培條件與製造過程的差異,產生各種不同的氣味以及複雜的口感,讓每個人都能找到偏好的口味。
以上都是咖啡與茶流行的原因。但是仔細想想,咖啡與茶的香氣與滋味濃郁多變,固然是吸引人們大量飲用的原因,但是不論如何沖泡,幾乎仍免不了些微苦澀的滋味,為何還讓人無法釋手?
追根究柢,咖啡與茶在全世界流行,主要的原因還是人們想要「找醒」。咖啡中讓人清醒的物質就是咖啡因,它是一種生物鹼,許多種植物都會製造,是天然的殺蟲劑,在這些植物缺乏保護構造的新芽與新葉中,咖啡因的含量特別高。有些昆蟲如果吃了這些含有大量咖啡因的植物,會麻痺或是死亡。
1819年,德國的化學家朗格(Friedrich Ferdinand Runge)首先純化出咖啡中讓人清醒的化合物,取名為「咖啡因」(caffeine),是一種黃嘌呤類化合物,據說他是受了大文豪哥德的建議才這樣做的。在大學的食品相關科系中,還有類似這樣從咖啡中萃取咖啡因的教學實驗。而咖啡因的構造分析以及人工合成的工作,是由德國化學家費雪(Hermann Emil Fischer)在19世紀末完成的,他也因為嘌呤類與醣類化合物結構以及人工合成的成就,在1902年獲頒諾貝爾化學獎。
咖啡因的提神機制
咖啡因的化學結構與腺苷(adenosine)非常接近,而且能穿越腦血障壁。我們在攝取咖啡因飲料之後,咖啡因會進入大腦,與神經元上的腺苷受體(adenosine receptor)結合,不過咖啡因並不是活化受體,而是腺苷的拮抗劑,能夠抵消腺苷的功能。
腺苷結合到神經元上的腺苷受體之後,受體會減緩中樞神經元的活動,這個過程通常是在臨睡與睡眠中發生。咖啡因能夠提神的原因就在於能夠阻礙腺苷與受體的結合,使神經元保持活躍。腺苷是細胞中能量載體三磷酸腺苷(ATP)的主要組成,分佈非常廣泛。在神經元外的腺苷,可能是神經元分泌的神經傳遞物,也可能是ATP在細胞外代謝所產生的。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的麥卡利(Robert McCarley)認為,腦中腺苷的累積和睡眠週期有關。腦中的腺苷增加到一定的程度,與神經元上的受體結合,讓神經元的活動減緩,使大腦進入睡眠狀態,這時候,代謝減慢,腺苷也隨之逐漸減少,之後神經元再慢慢活躍起來,人也就醒了過來。咖啡因的作用只能減少腺苷與受體的結合,腺苷的量實際上並沒有減少,一旦咖啡因代謝掉了,累積增多的腺苷,更會加深睡意。因此,咖啡因只能延後睡眠,但是不能減少所需要的睡眠時間,也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
對於干擾神經正常運作的外來刺激物,腦部會加以應對,以恢復平衡。如果一個人長期攝取咖啡因,腦中腺苷受體的數量會逐漸增加,使得神經元對於腺苷的變化更敏銳,以抵消咖啡因的影響。習慣喝咖啡的人如果中斷攝取,腦中腺苷的濃度稍有減少,對於神經元活動的影響就會放大,讓人容易昏昏欲睡,我們就會說這是「上了咖啡的癮」。
不過如果依照嚴格的醫學標準,致癮的藥物必須「攝取量逐漸增加才能發揮效應」,例如吸食安非他命的人,吸食的量得逐漸增加,藥物的效用才能發揮。但是有喝咖啡習慣的人,每天飲用的量通常是固定的,例如早上、下午各兩杯(一杯150毫升),可以維持許多年不變;即使偶爾中斷,除了稍有不適,並不會如毒品或是酒精中毒一般,產生嚴重的禁斷症狀。因此咖啡癮君子並不算是真的上癮,只能說是對於咖啡有所依賴罷了。
相較於其他的精神提振物,咖啡因代謝快速、使用歷史悠久、來源穩定便宜(由去咖啡因咖啡的製程中取得),是相當便利的藥物。平常不碰茶和咖啡、拒絕可樂的人,也很容易在無意間就攝取到咖啡因,例如在提神飲料與綜合感冒藥中,通常就含有60~70毫克咖啡因,相當於兩罐可樂或是一杯紅茶的咖啡因含量。抗組織胺藥物中通常也混著咖啡因,以免除抗組織胺帶來的沉睡感。
多重的代謝刺激功能
咖啡因除了能刺激中樞神經之外,對於身體的代謝也有影響,不過這個方面和腺苷無關,而是牽涉到環單磷酸腺苷(cAMP)。有些特殊的分子會刺激細胞膜上的受體,使得受體改變,引發酵素將ATP轉變為cAMP,然後cAMP再影響其他的酵素。咖啡因的分子結構也類似cAMP,因此能夠抑制分解cAMP的cAMP磷酸二酯酶(cAMP-PDE),於是細胞內cAMP的濃度就不容易下降。
受到cAMP刺激的酵素中,有一種稱為酵素激酶A(PKA),它能夠活化產生葡萄糖的途徑,包括讓肝糖分解成葡萄糖,或是由其他程序合成葡萄糖。腎上腺素刺激細胞活動的過程,就是經由cAMP的作用。此外,咖啡因也能夠使心跳速度增加,血液供應提高。這些機制串連起來,你可以發現,咖啡因不但刺激了腦部的活動,同時也可以讓身體中葡萄糖含量增加,以備腦和肌肉的需要,同時能讓這些葡萄糖更快運送到身體各部位,基本上也有助於身體的活動。通常在喝茶、喝咖啡時,往往也會想來上一些點心,或許並不是巧合。
由於咖啡因有多重的生理功能,因此除了用以提神,也與其他藥物混用,以提升藥物的效果,例如咖啡因能使頭痛藥的吸收率增加40%,許多非處方頭痛藥中都含有咖啡因;另外,偏頭痛的藥物麥角胺往往也加入咖啡因,以加速緩解疼痛。至於咖啡能夠預防阿茲海默症或是心血管疾病的說法,推測功效是來自咖啡中的其他植物化合物,而不是咖啡因本身。
除了咖啡與茶,可樂果(可樂的主要原料之一)、馬黛茶與瓜拿那茶中也含有大量的咖啡因,這些植物受到人類的應用,也都有悠久的歷史(見左頁〈常見含有咖啡因的植物〉)。看似巧合,人類通常都以沖泡飲用的方式攝取這些植物所含的咖啡因,這是由於咖啡因容易溶在水中,用水沖泡便於隨時飲用。相較於其他精神刺激物,咖啡因飲料價格低廉、容易取得、刺激相較之下較為溫和,使用起來快速方便,作用時間也短,因此超越了酒與尼古丁,成為人類使用最廣泛的精神刺激物。目前出現了許多種新的提振精神化合物,但有的是對人有害、受到管制的毒品,有的是能合法使用的藥物、但可能有副作用。所以如果說要提振精神,最方便快速的方法,還是來杯茶或咖啡吧。
資料來源:科學人2009 年第 93 期 11 月號】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featurearticles&id=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