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狂人日記魯迅分析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狂人日記魯迅分析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狂人日記魯迅分析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李儀婷的薩提爾教養,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小說課之王:教學教本之王】 大家都知道,我除了是個小說家、親子教養作家,還是個老師。 每週三一早,我在新店自學團帶一群自學的孩子「閱讀課」。 這群孩子年紀最小是小五,年紀最長的是高一,我已經在這裡帶領閱讀三年。 三年裡,孩子們讀過三本長篇小說:《活著》、《許三觀賣血記》、《惡童日記...
狂人日記魯迅分析 在 李儀婷的薩提爾教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小說課之王:教學教本之王】
大家都知道,我除了是個小說家、親子教養作家,還是個老師。
每週三一早,我在新店自學團帶一群自學的孩子「閱讀課」。
這群孩子年紀最小是小五,年紀最長的是高一,我已經在這裡帶領閱讀三年。
三年裡,孩子們讀過三本長篇小說:《活著》、《許三觀賣血記》、《惡童日記》。讀過無數篇短篇小說,如:〈走電人〉、〈十八歲出門遠行〉、〈兒子的大玩偶〉、〈白象似的群山〉、〈我只是來借個電話〉、〈命若琴弦〉等等,以及魯迅的〈狂人日記〉、古典詩詞。
由於自學團給我很大的教學自由,因此我授課的內容也非常寬廣,小從日常生活與父母的相處,大到國際新聞的探討,就我而言,生活處處都是可以供閱讀的場域,素養由此扎根。因此我經常拿生活實際案例,比對冰山理論,也拿小說文本,展現冰山內容的層次。
然而我從哪裡補給小說文本的知識?
除了我自己寫作的基礎能力之外,最佳的得力助手,就是榮哲的《小說課之王》(前身稱為「小說課」)。
每到新一期教學規劃,我總要將榮哲的「小說課之王」仔細翻閱,補充電力,裡頭盡是精闢分析每個文本的重點與強項。
其實,不只身為閱讀課老師,身為一個創作者(指我),榮哲這些文學解析寶典,更是過去我奉為圭臬的創作信念,比如海明威留白的經典之作「白象似的群山」。
曾經,看不明白「白象似的群山」究竟哪裡好?不過就是兩個男女,討論一個曖昧不明的主題(墮胎),用一群白象來象徵這個主題。
但是寫過小說的人都知道,小說最難寫的,不是情節,而是「對話」,如何避開「你一來我一往」無用的廢話,如:A說,你好;B也說:你好。這根本是廢話,文本刪除這個對話,不會改變任何結構或影響,因此稱之為無用的廢話。
如何在寫對話時,不再只是為了「推動情節」,如:A說,你要去哪裡?B說,我要去打電動。之後便可描述打電動時發生的所有事,然而為了推動情節,所使用的對話,就只是「工具型」對話,不具有承載任何文學意涵或人性的功用。
那什麼樣的對話,是好對話?
簡而言之,好對話的定義是,能呈載越多意涵與指涉與人性的,就是好對話,比如白象似的群山,女主角說:「你是不會看過(白象似的群山)的。」
什麼是白象?白象要用來隱喻什麼?愛?還是純潔?還是其他?
因此當女主角提出「白象似的群山」,她想表達的,不再只是表面上像「白象一樣的山」那樣簡單,而是另有指涉,這便是多重含意。而女主角為何在男主角鼓勵女主角墮胎時,提起白象似的群山?她想表達什麼?
在《小說課之王》裡,榮哲提出女主角心底真正想表達的,是冰山理論下層隱含的意思:「你永遠不懂我在想什麼。」
這樣的解讀,不是榮哲空穴來風胡亂瞎掰,完全是有根有據的有所本,他所有的根據,都寫在他的文學秘技《小說課之王》裡。
榮哲對小說文本的詮釋與寫作的信念,早在很多年前,我還是個文學獎場域競技的創作者時,我就已經了然於心。
當時他總是說「不要單寫一種意思,一句話如果能輻射出多層含意,那才是最好聖句」。
於是,我在〈躺屍人〉的第一句話「在我還沒出生以前,我媽就是個死人了」,足足耗掉我七天的時間,就為了寫出意有所指。而我在寫〈走電人〉,開頭寫的第一句話是:「十三歲以前,我還是個男孩」,這句話,是我寫完整篇小說故事之後,最後完成的一句話,而它成為小說最重要的開頭,想展現的層次可想而知。
身為第一線閱讀課老師,我非常推崇每個教學老師,都該有這麼一本閱讀理解明典,信手拈來都是文本的深度與寓意。
身為一個過來人的小說創作者,我更佩服的是,榮哲毫不藏私的公開寫作的秘技與信念,因為,這些寫作觀念與信念,讓我成為一流的小說家。
《小說課之王》購書傳送門: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0233
狂人日記魯迅分析 在 無限期支持黃國昌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大家來讀書囉!
[新聞] 黃國昌:有思想論述才有力量(書單)
http://www.ptt.cc/bbs/Gossiping/M.1399575609.A.353.html
首先是國昌老師直接推薦的三本
陳翠蓮 吳乃德 胡慧玲 《百年追求: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共3冊)》
奧比・薩克思 《斷臂上的花朵:從囚徒到大法官,用一生開創全球憲法典範》
鍾年晃 《我的大話人生:「大話新聞」停播始末&我所認識的鄭弘儀》
接下來依類別分
文學寓言
雨果 《悲慘世界》
阿道斯‧雷歐那德‧赫胥黎 《美麗新世界》
卡夫卡 《變形記》
喬治‧歐威爾 《一九八四》
喬治‧歐威爾 《動物農莊》
卡謬 《異鄉人》
卡謬 《瘟疫》
米蘭‧昆德拉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米蘭‧昆德拉 《笑忘書》
赫拉巴爾 《過於喧囂的孤獨》
薄伽丘 《十日談》
托爾斯泰 《戰爭與和平》
托爾斯泰 《復活》
杜斯妥也夫斯基 《罪與罰》
三島由紀夫 《美德的背叛》
魯迅 《狂人日記》
魯迅 《阿Q正傳》
柏楊 《醜陋的中國人》
扎米亞京的 《我們》
查爾斯‧狄更斯 《雙城記》
哲學
柏拉圖 《理想國》
叔本華 《意志與表象的世界》
馬丁‧海德格爾 《存在與時間》
沙特 《存在與虛無》
朱利安巴吉尼 《一把鑰匙,走進哲學》
朱利安巴吉尼 《我們為什麼要活著》
朱利安巴吉尼 《自願被吃的豬:100個讓人想破頭的哲學問題》
朱利安巴吉尼 《鴨子中了大樂透》
羅蘭.巴特 《戀人絮語》
尼采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米歇爾·福柯 《規訓與懲罰》
克里希那穆提 《最初與最後的自由》
斯賓諾莎 《倫理學》
克里希那穆提 《人類的當務之急》
傅柯 《瘋癲與文明》
詹姆士.杭特 《僕人:修道院的領導啟示錄》
詹姆士.杭特 《僕人修練與實踐》
心理學
佛洛伊德 《夢的解析》
佛洛伊德 《圖騰與禁忌》
史地與民族
麥金德 《世界歷史的地理樞紐》
巴森 《從黎明到衰頹:五百年來的西方文化生活》
柄谷行人 《世界史的結構》
史明 《台灣人400年史》
林媽利 《我們流著不同的血液》
葛超智 《被出賣的台灣》
王金壽、江以文、杜文苓...等 《社會運動的年代:晚近二十年來的台灣行動主義》
吳介民、顧爾德、范雲 《秩序繽紛的年代:1990-2010》
鄭南榕基金會 《剩下就是你們的事了:行動思想家鄭南榕》
林宗弘等 《崩世代:財團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
杭亭頓 《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
傳記
希特勒 《我的奮鬥》
喬治‧歐威爾 《巴黎倫敦落難記》
陳水扁 《1.86坪的總統府》
政治思想
馬漢 《論制海權》
潘恩 《常識》
湯瑪斯‧摩爾 《烏托邦》
馬克思 恩格斯 《共產黨宣言》
漢娜‧鄂蘭 《共和危機》
漢娜‧鄂蘭 《極權主義的起源》
漢娜‧鄂蘭 《政治的承諾》
若林正丈 《戰後臺灣政治史》
約翰.彌爾 《自由論》
班納迪克.安德森 《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
戴倫.艾塞默魯 詹姆斯.羅賓森 《國家為什麼會失敗》
約翰.蓋斯提爾 彼得.列文 《審議民主指南:21世紀公民參與的有效策略》
袁紅冰 《台灣大劫難:2012不戰而勝台灣》
袁紅冰 《台灣大國策》
袁紅冰 《台灣大國魂》
袁紅冰 《被囚禁的台灣》
李登輝 《台灣的主張》
李登輝 《二十一世紀台灣要到哪裡去》
徐賁 《正派社會和不羞辱》
胡平 《論言論自由》
威廉.道布森 《獨裁者的進化:收編、分化、假民主》
David Butler Austin Ranney編著 《公民投票的實踐與理論》
海伍德 《政治的意識形態》
社會學
馬爾薩斯 《人口論》
梭羅 《公民不服從》
林萬億 《福利國家-歷史比較的分析》
林萬億 《臺灣的社會福利:歷史與制度的分析》
賀佛爾 《群眾運動聖經》
索維爾 《知識份子與社會》
彼得‧艾克曼 傑克‧杜瓦 《非暴力抗爭─一種更強大的力量》
克雷.薛基 《鄉民都來了:無組織的組織力量》
Allan G. Johnson 《見樹又見林》
Marie L.Campbell Frances Gregor《為弱勢者畫權力地圖︰建制民族誌入門》
Si Kahn 《組織結社:基層組織領導者手冊》
金夏普 《198種非暴力抗爭方法》
何明修 《四海仗義:曾茂興的工運傳奇》
吳音寧 《江湖在哪裡? ──台灣農業觀察》
楊儒門 《白米不是炸彈》
佛雷勒 《受壓迫者教育學》
西蒙 波娃 《第二性》
綠色思想
梭羅 《湖濱散記》
斯佩納德.拉魯索(編) 《梭羅:綠色先知》
何明修 《綠色民主:台灣環境運動的研究》
吳晟、吳明益(編) 《溼地.石化.島嶼想像》
謝志誠、何明修 《八輕遊台灣:國光石化的故事》
經濟學
亞當斯密 《國富論》
馬克思 恩格斯 《資本論》
史帝文.李維特,史帝芬.杜伯納 《蘋果橘子經濟學》
史帝文.李維特,史帝芬.杜伯納 《超爆蘋果橘子經濟學》
狂人日記魯迅分析 在 君子馬蘭頭 - Ivan Li 李聲揚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仙台尋找魯迅 (五千字長文,多圖,慎入)
多圖,睇medium 版啦
1. 篇文原本係想叫做「仙台尋找周樹人」,呼應返「緬甸尋找奧威爾」(http://bit.ly/35VPVue)(本書我就在緬甸買的,水已魚),而且七個字嘅題比較有音樂美。但,首先,我懷疑根本冇人知道「緬甸尋找奧威爾」呢本書(倒係我引過書中關於「惡龍」嘅傳說,好多人轉貼,沈大師都有轉上轉)(http://bit.ly/2LbLCTK) 。另外,我亦擔心,根本冇人知道周樹人就係魯迅。
2. 真人真事,我話去睇魯迅,有人以為係佬訊
(http://bit.ly/2P6IidD )。應該都係我啲廣東話太差。幸好我有急才,話佢知,係呀,咪佬訊張profile pic嗰條友
3. 本文就真係講在仙台尋找魯迅足迹。好似話唔少人,根本連魯迅在仙台留學都唔知,甚至佢在日本留學都有人唔知。又或者唔知,原來日本(人)仲保留咗咁多魯迅嘅東西。
4. 可能係我偏見。但我在網上搵關於在仙台尋找魯迅足迹,出嚟嘅,唔係台灣文,就係大陸文。包括項明生(http://bit.ly/2RcJW0f) 。你話,嘩,項明生都大陸仔?幾時開始玩血統純正論?差矣。你睇佢書就知,佢好多遊歷,都同佢在大陸讀書成長嘅經驗有關,包括佢寫魯迅。因為佢有提過,《藤野先生》一文(出自《朝花夕拾》,陣間再講呢篇文)(http://bit.ly/2RdBNbU) ,係大陸語文課本必讀。我年代香港中學都必讀魯迅,但冇呢篇文,收嘅幾篇文,都冇直接講魯迅去過日本。雖則講佢點解「棄醫從文」時其實個轉捩點就在日本
5. 而陪我在仙台上路嘅,正係香港人天書,閃閃書。嘻,唔係你以為係乜?我覺得呢本書好代表香港精神喎。定你覺得拎本正文社就文青啲?唔知。但肯定嘅係,我唔會拎本Lonely Planet去日本,實在太裝B 。雖則,我其實去緬甸去老撾都係拎本Lonely Planet。諗諗下應該去台灣韓國日本都拎,扮下ABC呃蝦條都好
6. 而當然 ,在仙台閃閃書入面,關於魯迅嘅東西,係零。一個字都冇提過。not a single fucking word.啱丫,你睇人封面寫乜先?食玩買終極天書嘛。魯迅食得的?你睇閃閃書想搵魯迅 ,不如買龍虎豹搵(而其實啲鹹故文學水平幾高,肯定高過閃閃書,實不相瞞都對我寫作有啲影響)。
7. Anyway,我去仙台,主要都係食同玩(朋友可證,我同囡囡,都係唔買嘢的)。食,咪食牛舌。咁玩,咪玩魯迅。本人住在仙台站附近,去片。
8. 香港一般人,對魯迅應該唔太陌生,特別係我年代嗰啲,會考仲有指定課文之類,中六七做讀書報告亦都必睇。許欽文本《吶喊分析》,等於米高佐敦嘅Bryon Russell ,或者柏金嘅達比薩斯。就係多得考試局要做《吶喊》先有人買佢本嘢。而本人當然不屑買呢啲書,我成份嘢都係自己寫,好似寫咗成萬字。你睇我其實自細已經係咁:離群,扮撚晒嘢,同埋口水多過茶。
9. 無論如何,《孔乙己》《狂人日記》《阿Q正傳》呢啲,稱得上深入民心。《一件小事》《風箏》我年代初中亦有讀。仲有呢十年人氣急升嘅「血鰻頭」,亦係出自魯迅(你以為係長毛發明的?).而根本冇乜人留意,其實篇文(《藥》),係話「你班友戇撚鳩」,民智未開,革乜撚嘢命。
10. 仲有,「 你永遠無法叫醒裝睡的人」都可以半歸功於佢。而家但凡你講外國點點點,會有人話「臭蟲」,出處亦係魯迅。當然仲有吾友 利世民 (http://bit.ly/35Xtkxk) 最鍾意嘅一句: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同樣係多得魯迅發揚光大。
11. 張學友同林嘉欣(wow,初出道扮學生妹嘅林嘉欣)套《男人四十》(http://bit.ly/37SDbGN) ,我睇咗幾次。一開場就有張學友教中文,教完孟子,就預告下堂教魯迅。同學大呼out,張學友強調魯迅好in,「係第一代去東京留學兼掃貨嘅型仔」「佢住喺神田,坐山手線由Shibuya坐十個站就到啦」。我地Fact check一下,的確係十個站,岸西啲劇本係認真嘅。
12. 但魯迅在東京讀嘅,類似係foundation course 或者預備班。原本佢應該係去東京帝國大學讀採礦冶金,但佢選擇讀醫,去仙台。原因未有定論,有講話因為佢老豆被庸醫(中醫啦)所害,佢自己棚牙又一路都唔好,加上佢覺得西醫係日本維新好重要嘅部份。至於點解去仙台?佢自己有提過睇唔過眼東京啲留學生玩吃玩樂,正係在《藤野先生》入面講,所以佢選擇去冇中國留學生嘅地方(我懷疑亦因為東京大學讀醫好難入)
13. 魯迅當年讀嘅係仙台醫學專門學校,後來(都成百年前)併入東北大學。由仙台站行過去15分鐘左右,仙台雖然已經係東北最大城市,但只係100萬人,同香港冇得比,加上天氣好,行15分鐘極之舒服(其實我全日都冇坐過車,基本上半個鐘頭以內嘅我都會行)。
14. 11月尾嘅東北大學,係已經冇乜人嘅。放晒假?又好似唔係。要上堂?或者係。但我只係想講,你同香港嘅大學比下,香港嘅大學就算放假,都係嘈得多。
15. 好快,就搵到魯迅在東北大學嘅像,亦寫明係仙台醫學專門學校遺跡
16. 東北大學史料館,係有專門一個展示室畀魯迅
17. 但自己留意返開館時間 ,另外留意,其實史料館裝修到下年3月。我仲以為冇得睇,其實係臨時搬咗去第度。不難搵,反正個校園本部唔大。
18. 入面就由魯迅離開東京去仙台讀醫開始講 ,講佢因為想遠離留學生而去仙台,當然亦都係引返魯迅《藤野先生》一文。留意成本《朝花夕拾》都係回憶錄(睇書名就知),魯迅寫時已經近50歲,然後未到60就死咗。想講係,魯迅廿幾三十年後回憶前事,或者有選擇性遺忘,有文學加工,或者根本記錯,絶不出奇。畢竟嗰個年代佢未會打卡放上Facebook
19. 當年報紙都有報,魯迅唔只係仙台第一個中國留學生,甚至就係第一個留學生,相信亦因為咁,仙台醫專對佢非常好。報紙亦都有提佢識日文。當然近年唔少憤青考究返,魯迅譯文好似不少錯。亦可以話日本人只係厚道,或者官方話佢識日文佢地咪照講。但相當肯定嘅係,佢嘅日文點都有一定程度。
20. 其實諗下都知,佢冇人冇物,可以在仙台生存,上堂,讀醫,寫筆記,藤野先生會批改。佢有乜可能日文會差?咪撚玩。當然而家你拎出嚟驗屍咁驗挑錯誤就好易的。等於你睇慢鏡覺得「屌,畀著我就右腳控定扭過一個再左腳拉遠柱啦,咁射,仲話球王。」
21. 藤野先生,藤野嚴九郎嘅CV。十分守規矩,寫晒每份工幾錢人工。最後都係40 yen個月,有興趣可以對返當年物價。但魯迅月租都好似要8 yen,考慮到魯迅仲要只係一條友,亦唔會住得好,可見藤野先生唔算好高人工?
22. 《藤野先生》一文嘅初稿。當然只係複製品
23. 魯迅讀醫嘅時間表。有冇留意日日都上「獨逸語」?獨逸就係德意志。讀醫必修德文,因為啲字都係用德文。聞說去到而家都仲係好多醫學字用德文。所以魯迅當然都識啲德文,事實佢未去日本已經識啲。反而英文佢好坦白話自己係唔識的。
24. 成績表,特登放大畀你睇。因為有人以為魯迅成績太差,所以先作個故事出嚟話棄醫從文。後面會講,故事或者有啲創作,但魯迅成績,就肯定唔係好差。正如佢在《藤野先生》入面寫:「同學一百餘人之中,我在中間,不過是沒有落第」。睇返成績表,並無大話,幾十年後佢都冇呃自己。142人魯迅考68,正如佢講,唔係太雞又唔太好。考慮到佢係唯一一個留學生,又唔係細個學日文,又多課外活動,其實相當勁。不過正係佢最尊敬嘅藤野先生嗰科解剖學佢就肥咗。可能因為咁先幾廿年後慚愧寫返文講佢。
25. 不過亦留意,魯迅在畀友人書信中,亦提過在仙台讀醫,悶,死記,又多堂上,阻住佢啲「課外話動」(「校中功課,只求記憶,不須思索,修習未久,腦力頓錮。四年而後,恐如木偶人矣。」第二是課時太多,無暇搞譯述活動:「而今而後,只能修死學問,不能旁及矣,恨事!恨事!」)。可以見到佢並非讀得好開心,亦有點吃力。
26. 另外留意,全部成績示眾,邊有而家咁玻璃心。仲有,魯迅中游,已經係丙。唔係A* 人人first hon量化寬鬆
27. 走堂全部有紀錄。魯迅都有走過,唔知去咗邊。當時就冇人講「大學中學化」「學生唔上堂教嗰啲要檢討下」(不過我估而家醫學院都唔會有人走堂嘅可?)
28. 魯迅嘅transcript,仲有JUPAS personal statement,好求其架咋
29. 呢個就勁咯,唔止係麥高芬(http://bit.ly/33B8T7T) ,直頭係中國文學史嘅轉捩點。傳說中嘅,魯迅睇嘅仙台醫專幻燈片,亦即係村上春樹嘅明治神宮野球場養樂多燕子隊(http://bit.ly/34Jowvo) ,亦都係埃汾嘅......50萬琴行空姐(有機會再解呢個故事)
30. 但Fact check 一下,當年真係有放幻燈片,亦的確有講日俄戰爭,但冇魯迅講嘅行刑中國人。有可能係文學創作,或佢根本記錯咗。
31. 然後大家都知,根據魯迅所講,佢認為救人身體冇用,冇腦的話身體再強都係把托,佢認為成個民族頭腦都病咗,所以棄醫從文。讀咗一年半。臨走藤野先生仲畀咗張相佢,呢啲都在《藤野先生》有提。
32. 但恕我無禮,魯迅點解棄醫從文,仲係一個謎。佢成績唔係太差,但亦唔係好,拎獎學金基本上無望,呢個可能係原因。另外亦講過,佢讀醫讀得唔開心。仲有更奇怪嘅係,魯迅1906年3月退學,同年畀佢老母用「病危」做理由電報召返中國。同年7月佢就順老母意結埋婚。當中似乎係有啲嘢。更特別嘅係,佢結婚冇耐,又再去返日本,去到1909年先返中國教書。魯迅退學後當然冇返仙台,係在東京。到底做乜過乜?冇乜人知。只知章太炎流亡東京,魯迅有佢去屋企聽講。但冇可能係佢生活全部,況且章太炎都去到1908年先去日本,咁之前魯迅在東京做乜?冇人知。可能睇其他史料有,但我暫時唔見。聞說佢仲可以花天酒地,又有日本妹做女傭,仲資助埋細佬周作人在日本讀書。
33. Anyway,呢個「階段教室」(樓梯是也)係意外驚喜。係魯迅當年上課嘅地方。你網上睇嘅資料,包括睇項明生講,都話你知要預約,往往要成個星期甚至搞一個月。
34. 結果我嘅預約,就只係去嗰度寫個名。又,原本想寫University of Warwick,但唔識寫片假名,所以都係寫香港大學算。又,手眼協調差,啲字係咁上下。
35. 平時係鎖埋的,但我去嗰日根本冇人,任你點坐都得。
36. 魯迅和藤野先生。有人話似黃之鋒
37. 離開東北大學,仲有其他魯迅足跡。估下呢間係乜(雖然同魯迅無關)?
38. 其實就係學生嘅餐廳。十分抵食,不過我費事咁缺德去同人爭食,雖則人唔多,亦唔見話一定要學生先食得。
39. 又,當年在愛沙尼亞(仲要唔係Tallinn!) ,我都去學生飯堂食飯,罪過罪過。咩啫,咁完全唔見有其他地方有嘢食嘛,Tartu就係個大學城
40. 繼續,離開東北大學,景色依然靚。行多一陣(睇返我最上嘅地圖,中間冇注解嘅紅點),就會見到一個咁嘅東西
41. 就係魯迅在仙台讀書時,佢住嘅地方。不過而家乜都冇剩,得返呢碌柱。但有冇依稀記到左下角寫乜?係「郭沫若題」。其實之前呢度都只係得呢碌柱,後面有間屋,但係私人住宅,冇開放,而家間屋都冇埋
42. 不過,勁咯,原來起個魯迅紀念廣場。但2021年先完工,又有藉口再去仙台食牛舌。
43. 繼續行多半個鐘(!),就會去到仙台青葉山公園。呢個東西同魯迅無關,但順手講下,係五色沼。有乜特別?係日本花樣滑冰嘅發源地。最初就係德國人在呢度開始教日本人(冬天會結冰啦大佬),之後差不多所有日本嘅花樣滑冰選水,都係師承自仙台嘅呢班初代教練。
44. 而羽生結弦就正係仙台人。
45. 去到公園入面嘅仙台市博物館,一樣有魯迅像
46. 同埋魯迅碑
47. 留意上面寫嘅係日文。又係郭沫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 講仙台遊歷講到呢度,之後係個人感想,唔鍾意可以跳走。
49. 最後講下(有冇人睇到呢度?),4年前,2015年 ,我先第一次去日本。2017年我去咗東京明治神宮野球場。上面講過了,明治神宮野球場係,村上春樹(至少佢係咁講)忽然決定要「寫啲嘢」嘅地方,資深村上春樹迷實知。我去嘅原因,十分明顯啦。然後去到2019年,我去埋仙台,在東北大學,去到魯迅(至少佢自己係咁講),決定棄醫從文嘅地方。兩大我心中嘅文學之神,影響我最大嘅作家,就係呢兩個。
50. 兩個都N咁多人寫過,但我都係要講,魯迅,係一個十分「型」嘅作家。就係村上春樹在《聽風的歌》(http://bit.ly/2DzFOPR) 虛構嘅 戴立克.哈德費爾(好多人以為真有此人,包括我)一樣,係以文章做為戰鬥武器的少數非凡作家之一。
51. 其他人可能都寫得好,但係唔型。錢鍾書都型,但其實老婆楊絳寫文比較「人性」。陶傑都型,但倪匡寫故事蔡瀾寫雜文更好。Oscar Wilde George Orwell都型。冰心就唔型,巴金亦都唔型。聞一多郁達夫型,徐志摩仲型,郭沫若如果死早啲就型,咁長命,搞到去中華人民共和國,就唔型。梁實秋胡適就唔型。白先勇都型,梁啟超唔型。太宰治同三島由紀夫就當然型過村上春樹,但講真村上春樹寫文最好。以上種種,自己慢慢細味下。
52. 簡單嚟講,短命咪型,死於非命就更好,live fast and die young。Heinrich Heine話頭,Sleep is good, death is better; but of course, the best thing would to have never been born at all.但佢除咗呢句嘢外就完全唔夠尼采或叔本華咁型。正如我無法想像「如果家駒未死」會點,請別誤會,我懷住最高嘅敬意講呢句嘢,真歌迷應該會明。
53. 當然總有例外,魯迅唔算太早死,村上春樹成日跑長跑有排都唔死,白先勇八十幾歲都未死,錢鍾書九十歲先死,楊絳百幾歲先死添。
54. 東京(神戶都有)尋找完村上春樹,仙台尋找完魯迅後,似乎下一個,就到白先勇。當然可能返Warwick尋找陶傑簡單啲 (但佢筆下近乎冇提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