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無為而治例子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無為而治例子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無為而治例子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無為而治例子產品中有2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江魔的魔界(Kong Keen Yung 江健勇),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覺得人家有魅力,不是一種選擇》 甚麼是魅力? 你覺得一個人有沒有魅力,絕對不是一種選擇,而是一種本能的反應。你會不會愛上一個人,一樣也不是選擇,是一種你控制不到的反應。 要影響一個人,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入手:焦點和周邊。一般的理性思維,都是在焦點管道內運作的;非理性的,就透過周邊。 焦點影...

無為而治例子 在 Florica Lin 練美娟??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4-28 22:22:42

[唔係我認叻][有啲長有時間先好睇] 以前爸爸媽媽返工,幼稚園由阿爺阿嫲代照顧,功課自己自動自覺做,無人教,亦無人催。但係我未試過欠交功課,幾乎日日都拎到白兔仔吸印。而佢地放工返泥亦無追問我。 上到小學,派咗屋企樓下鄭任安,全家人都好開心,原因係,落樓過條馬路就可以返到學校,幾方便。六年小學生活,...

  • 無為而治例子 在 江魔的魔界(Kong Keen Yung 江健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6-23 17:50:39
    有 92 人按讚

    《覺得人家有魅力,不是一種選擇》

    甚麼是魅力?

    你覺得一個人有沒有魅力,絕對不是一種選擇,而是一種本能的反應。你會不會愛上一個人,一樣也不是選擇,是一種你控制不到的反應。

    要影響一個人,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入手:焦點和周邊。一般的理性思維,都是在焦點管道內運作的;非理性的,就透過周邊。

    焦點影響的意思是當下傳達到對方明白了你要傳達的訊息,這個訊息會是透過對方的專注力所吸納。如果對方分心或太疲倦,這些訊息傳達了後,對方也記不起來。

    我舉個例子,如果你把自己的信用卡號碼告訴了對方,對方正在用腦記起你的號碼時,突然間范冰冰經過吻了他一下(例子而已,任何能夠轉移他注意力的事件都行),他通常就很難記得剛剛你傳送給他的訊息。

    這個專注力管道很重要,有時候在公路交通上,可以說是主宰著你的生死存亡。

    但,專注力的焦點管道卻不是魅力入侵的地方。

    要有影響人的魅力,你的入手處反而是對方沒有專注的地方 —— 他注意力的「周邊」。

    兩個台上的人講話的內容可以完全一樣,如果一個講話時身高稍縮、微聳肩;另一個則相反,肩膀和高度都是撐到他自然的最大寬度和身高,群眾對比之下就會隱約覺得後者比較信得過。

    有科學實驗是要不同組的人在街上跟陌生人要錢,有看著對方眼睛和沒看著來要錢,有明顯的分別。如果除了有眼睛對看再加上一個小小的肢體碰觸,又會更多人肯給錢。

    所以我也會建議大家如果要跟人討價還價時,你可以試試有對眼和沒對眼的扣價,看看哪一個比較奏效。

    當然肢體語言只是周邊影響的其中一個元素。

    就算在你分享的內容中,我們依然還可以分為焦點內容和周邊內容,同樣的周邊內容也是比較容易讓聽眾覺得你有魅力,我的《毒辣NLP課程》的教學中就有分享如何用周邊內容製造人格魅力。

    要記得,一個領袖要能無為而治,就必須要把人拉進他的世界內。有吸引力的人,絕對不是透過講道理來把妳拉進他的世界。

    既然你是自己世界的王者,拉人進去你的世界就是你的責任。魅力必須是有某程度上不完全被看透的神秘感,才能穿越對方的理性腦袋,進而讓人覺得這魅力有很真實。

    所謂領導魅力,就是要妳莫名其妙的就覺得有跟隨對方的慾望。

    如果領導過程主要都是透過講道理,人家對要不要追隨你,都分析得明明白白的話,這叫做選擇。

    你覺得一個人有沒有魅力,絕對不是一種選擇。

    我們的下意識只有在已經被對方魅力感染後,我們才會開始找理由來解釋自己感覺。

    理性思維的工作,有很大的成份是為我們下意識的行為做公關,跟我們合理化為甚麼我們覺得那個人很有魅力。

    #江魔設教
    #廣渡魔粉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有幫到你,你可以隨緣樂捐,打賞個小費給我吧:http://paypal.me/kongdemon

    不打小費的話,麻煩幫忙點讚分享,好讓演算法幫我推文!

  • 無為而治例子 在 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7-20 11:06:10
    有 2,000 人按讚

    【跳脫支持者的框架,理解台美關係】
     
    ⚠️ 文長注意,以下簡單重點整理
     
    1️⃣ 回應近日對本站質疑
    2️⃣ 台美關係應跨黨派經營
    3️⃣ 本站共同創辦人最新登國際外交雜誌之作
     
    川普和拜登誰當選才對台灣是最好的結果?這個議題最近在網路上很熱門,且的確是對台灣來說非常重要的討論。然而,許多台灣人會陷入二元思考:認為只有川普才會對台灣好,拜登當選台灣就完了;或者只要批評川普的任何「一個」政策,就是反川,接著滑坡到親中、中共同路人。
     
    尤其是一直以來有些堅定的川普支持者認為這個專頁是民主黨側翼(事實上,我們之前也被說過是共和黨側翼),只會支持或反對特定候選人。就連「報導引述」幾位美國政治人物反對退出世衛的決定,都被講成「逢川必反」、為中國操控的世衛辯護。
     
    我們認為,有不少批評的內容源自於誤會,尤其是基於對台美關係,或說美國外交政策的誤會。
     
    對此,我們寫了一篇文章來談台美關係當中常見的迷思:〈台美關係當中常見的迷思:兼回應「唯川普能對抗中共」論點〉(https://pse.is/S5QW6)。
     
    正好,我們也籍這個機會來討論,或者說是澄清一下近來許多川普支持者對本站的批評。
     
    ▍簡單來說,作為一個促進大眾了解台美關係的平台,以外交的立場來看,不管是官方或民間組織,在與美國的政治人物來往時,根本不可能只偏好任何一方!因為如果太過擁護特定的政治人物,往往就容易忽略了許多不同的觀點。
     
    例如我們先前就已經報導過美國凍結世衛經費(https://pse.is/TLSV4)以及說要退出的理由(https://pse.is/TTUE4),也發了至少九篇文章(https://pse.is/S3XC8)談論世衛的各種失職。但就因為一篇文章點出外界對川普政策的質疑,就被熱情的川普支持者說,質疑川普就是在破壞台美關係。這其實是滿大的誤會。
     
    最主要的誤會之一,是把「陳述事實」當做「意見評論」。
     
    從我們的報導內容斷言,因為我們報導了什麼,所以就一定是「反川」,或者是支持某個特定政黨。像是在〈美國正式(提出)退出WHO〉(https://pse.is/S8RVK)這篇文章當中,我們報導川普宣布一年後退出世衛,但卻被一些人批評「夾雜大量個人意見」、「意圖帶風向挺民主黨」。
     
    其實這篇文章我們大多數篇幅是在引述別人反對美國退出世衛的意見,跟挺誰反誰不相關。例如,我們引述了三位政治人物的反對意見,分別是:參議院外交委員會的民主黨首席議員梅南德茲(Robert Menendez),眾議院外交委員會共和黨首席議員、同時也是共和黨在眾議院所成立「中國工作小組」(China Task Force)主席的麥考爾(Michael McCaul),以及民主黨總統參選人拜登說如果他當選之後要馬上再加入世衛。
     
    接著我們報導說有幾百位專家簽了一封連署信,表示對美國退出世衛有疑慮。我們說:「外界擔心,一旦美國退出,不只失去了主導那些行政部門先前不斷批評『WHO需要改革』的機會,更可能會對美國自身的公衛造成負面影響。」然後我們說明美國目前駐WHO的人員狀況。我們說「將來美國將無法及時得到病毒處置、疫苗發展,以及下一波疫情爆發的相關資訊。」在這裡,我們下了一句主觀判斷:「簡單來說,就是變成台灣現在的處境。」最後結尾說:目前美國與斷絕WHO往來的做法,並未在國際上得到迴響。
     
    這篇文章幾乎絕大多數的篇幅,都是陳述事實,而非個人的意見評論,而且這些對於政策的疑問是真實存在。沒錯,我們主要是引述了各方對於這個動作的反對意見。然而,在這篇沒有講述贊成意見的理由是,第一時間跳出來贊成的政治人物很少,而且先前我們就已經報導過美國凍結世衛經費以及說要退出的理由。也就是說,贊成方的意見,我們早已經報導過了。再者,我們引的來源人物是共和黨和民主黨兩黨都有,而且共和黨這位還是跟中國相關法案協調工作的重要幹部,麥考爾議員顯然並不是許多批評本站鄉民口中的「反川」或是「親中」人士。
     
    甚至,有些人進一步地認為本站就是「站在反川普、民主黨和左膠的立場上」,也有不少人質疑說本站是美國民主黨出錢的側翼,這其實也是一個很大的誤會。事實上,本站是從g0v的獎助金專案,還有台美人在美國註冊的非營利組織專案計劃起家。在過去,我們多次在各個媒體平台、實體場合揭露編輯群的身份,並舉辦過多次與觀眾見面的分享會,而現在更是有固定露面的podcast節目。許多對於觀測站幕後「黑手」的陰謀論,實在大可不必。
     
    至於部分聲音質疑為何觀測站從一開始的報導國會,到後來在名稱中把「國會」二字拿掉之後,似乎出品內容即有了轉變(意即開始出現與川普政府政策逆風的報導),這其實也是誤會。
     
    本站成立的目的,本來就不是要支持特定的政治人物,本來就有可能會贊成或反對一些不同的政策。
     
    我們從2017年成立以來,雖然一開始以報導美國國會動態為主,但在過程中慢慢擴編團隊成員,後來「守備範圍」也愈來愈廣,從國會擴展到行政部門,進一步去分析台美關係以及美國政府對亞洲的相關動態,發文頻率也愈來愈高。例如我們從今年1月1日以來到7月10日為止,一共發了155篇文章,含各種報導或者分析;2019年一共發了303篇,2018~17就不計算了。在國會兩字從標題拿掉之前,我們的守備範圍早就超出國會很多了。  
     
    有些人只看了「一兩篇文章」就斷定我們這個專頁會「使台灣讀者對美國政治得出錯誤印象,繼而對台美關係產生負面影響」甚至「變成帶風向的洗腦文」,我們只能誠摯地邀請這些讀者們再看一下先前的文章,以及持續地給本站指教。
      
    ▍看先前文章有多重要呢?
     
    舉個例子,最近有些人拿本站上述的美國退出世衛文章,指責說我們反對川普政策、一定是親中左派,而在批評的文章當中,有人花了很長的篇幅來敘述世衛是多麼地邪惡以及被中共操控。事實上,如果批評者願意稍微往本站前面的專頁滑一下,光是從年初到現在,我們就至少寫過九篇分析及報導:
     
    在其中一篇,我們整理了很多對世衛的質疑(https://pse.is/UETMW),尤其是「CHO」的說法。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摘要了一篇英國衛報的長文,告訴大家世衛是如何從2000年初那個積極防疫的角色,演變成無為而治,甚至幫中國辯護。當川普宣布將暫停給予世衛的經費時(https://pse.is/TLSV4),我們說:世衛當然是必須要為全球疫情失控負責任,這是毫無疑義,但同時我們也整理了各方意見。
     
    事實上,到底該如何運用多邊組織來處理國際事務,是一個重要的辯論議題,但這並不是二分法這麼簡單。共和黨內部也是有很多人認為必須要強力介入國際組織的改革,而不是退出,最主要的擔憂在於,中國更可以光明正大填補美國離開後的空缺。這裡要特別注意的是:世衛作為如何錯誤,以及美國該如何改正這些錯誤(是要直接退出,還是留在體制內去促成改革),這是不同的題目。認為世衛錯很大,跟美國要不要留下,這是兩個在邏輯上不一樣的論證。例如:認為要留下的人,也同時可以主張世衛錯很大,完全不衝突。
     
    接著,我們也報導了國務院發起的推特聲援台灣行動(https://pse.is/UH9SR),重點放在美國如何質疑中國反對讓台灣加入世衛。後來的報導還包括川普推特提到台灣(https://pse.is/SMA67),質疑世衛爲何忽視台灣警告,而我們在這篇當中整理了川普歷次提到台灣的推特。
     
    後來我們報導白宮新任發言人,以及她和川普如何大戰WHO(https://pse.is/UDY94)。在這篇文章中幫大家整理了世衛的爭議時間軸,以及白宮如何對世衛火力全開。
     
    國會一直都是本站的主軸,所以國會通過決議案及法案(https://pse.is/QXB23),幫助台灣加入世衛,這樣的大事我們當然不會放過。我們報導了參院版本的提案人(兩大黨皆有)、台灣連線,以及法案的細節。後來的一則大新聞:美聯社披露(https://pse.is/TW52Q),世衛內部錄音檔顯示,中國隱匿重要疫情資訊。這篇當中我們再度整理了一次世衛的防疫爭議時間表。
     
    我們是花了那麼多的時間以及篇幅去報導世衛的失責,實在不太懂「替世衛護航」的指控理據何在?只因為我們報導了反對美國退出世衛的意見?
     
    希望這些來批評的人、川普的支持者們,肯稍微滑一下前面文章,不要看一篇文章就斷定本站只會反川。畢竟,如果本站的目的是要反川普,或是川普政府,那就不可能報導這麼多白宮和國務院的狀態了,也不需要一再重覆跟大家說世衛有多麼失職。
     
    ▍講到這裡,我們還看到很有趣的一個批評。
     
    我們看到有人引述了一大段國務卿龐佩奧對世衛的發言和觀點,來證明我們的論點是錯的。然而,批評者所引的該段發言和觀點【我們全都報導過】(https://pse.is/UFTWM),也很同意那些說法。
     
    也就是說,很多的批評都源自於不夠了解所產生的誤會。如果讀者們是以「一定要支持特定政治人物」的角度出發,那很可能就會像這樣子,沒辦法接受任何對該政治人物不利的報導或者意見,有時可能連反對意見都不願意去理解。
     
    基本上所有國務院及白宮對台灣相關的動態,我們都不會錯過。可惜的是,有些人認定本站是川黑專頁,所以說本站「故意遮蔽川普及國務卿的發言,不給台灣讀者看」,實在很啼笑皆非。
      
    最後要講的是,很感謝各位讀者們的支持與意見回饋。我們的編輯群當中,大家會有不同的觀點,意識型態也不盡相同,在國內議題和外交議題的看法更是很多元,編輯群們彼此關注的焦點和專長不同,所以也很享受互相學習(包括互相辯論)的過程。主要的目的當然就是要更了解台美關係以及美國的外交政策。
     
    我們誠摯地邀請各位讀者們一起加入關注國際事務的行列!
     
    =======太長了,分隔一下=======
     
    ▍最後來推薦兩篇本站共同創辦人的文章,英文投稿發表在《外交家》。

    ➤ 談拜登對台灣和中國的相關投票紀錄
    Joe Biden’s Record on China and Taiwan:https://pse.is/UAU32

    ➤ 整理分析拜登團隊對中、對台政策(熱騰騰新出爐)
    Team Biden’s Policies on China and Taiwan:https://pse.is/T9N7N
    中文的新聞報導和摘要:https://pse.is/TQ2AX
     
    放這兩篇文的重點是:我們看美國的外交政策走向,必須要看總統團隊、幕僚群。
     
    從拜登身邊的人看來,他們的主張很可能就是會走回傳統的一中政策、對台模糊的老路,然後對中國方面也是以高層溝通為主要模式,不是以強力手段要求中國改變。

    我們可以看到,川普和拜登的團隊,對中國採取的手段和主張差別滿大的。 #住海編 認為:「儘管有了立場與語調的轉變,但現在要說民主黨菁英在中國政策上出現典範的轉移還早,希望拜登團隊能提出更多論點,說服選民與國際夥伴他們已準備好面對中國帶來的挑戰。」
     
    再次強調,這裡沒有要endorse哪個陣營,哪種模式比較好仍是辯論中的議題,讀者們也可以有自己的判斷(內文都寫成這樣了,應該不會有人說以上這篇是在稱讚民主黨吧……)。
     
    目前美國的輿論風向對台灣來說是有利的,因為兩大黨對中共的態度是趨於一致(美國一向有炮口一致向外的傳統,即使平常國內兩大黨吵翻天,這點來看是很令人羨慕的)。不過,台灣議題對美國來說其實仍然算不上是最「優先迫切」的議題。現階段我們要做的事就是多了解各方的意見以及背後的脈絡,在社群媒體盛行的現在,也要避免隨意「出征」那些看起來沒這麼支持台灣,或者是看似親中的人們。
     
    舉個例子,大家想想看如果我們到處講說「只有共和黨親台」、「反川就一定親中」。如果你是民主黨或者自由派的挺台人士,會不會覺得不開心?別人到底為什麼還要繼續支持台灣議題啊?
     
    另一方面來看,如果我們到處講說共和黨全都反中、美國就是要消滅中共,那些極力維持中美關係的人們,例如大力吸引中國投資的地方官員,或者是在中國做生意的商人們,以及前線的外交人員和貿易談判代表們,很可能也只會給你一個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
     
    如果我們看到有些人對中國的看法太過天真的話,應該是要試圖去說服別人轉變看法,而不是去責罵別人看法不對。砲口是對中共政權,而不是不了解中國政治的人,這是對一般網路公民們(鄉民)來說最重要的原則。同時,我們真的非常有必要去了解美國各方不同觀點是什麼,才能夠針對他們的偏好,去做更有利台灣的論述。
     
    #星期一勸世模式
    #打完收工
    #接下來休息外出取材一陣子好了
    #寫完太累惹
     
    ✨ 支持獨立內容,贊助觀測站:https://pse.is/MG557
     
    【 收聽 】
    ➤ SoundOn:https://pse.is/QSLXX
    ➤ Spotify:https://pse.is/RCQ2K
    ➤ Apple:https://pse.is/R2RXV
    ➤ Youtube:https://pse.is/QSM4H

  • 無為而治例子 在 澳洲小孩帶便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7-16 07:53:13
    有 89 人按讚

    Thursday 16/07/2020 W1D4
    早安,今天午餐帶媽媽手作咖哩酥喔!

    這不是超市買的冷凍食品喔,是一個好朋友教我的簡單料理,是自製冷凍食品。😄

    咖哩酥可以事先準備好冷凍起來,不論是孩子們帶午餐,媽媽們聚會的茶點,家人的下午茶,亦或是野餐時候的輕食,都非常方便。(好像廣告詞?🤔)

    我是昨晚把內餡先炒好,放了一夜冷卻,因為之前有嘗試過熱的內餡很難操作,所以一定放置冷卻,或是冷藏一夜會比較好

    內餡材料:
    1.洋蔥半顆
    2.紅蘿蔔半條
    3.中型馬鈴薯一顆
    (以上全部切丁末,越細越好)
    4.冷凍或罐頭甜玉米粒一杯(煮飯的米杯)
    5.豬絞肉350公克
    6.米酒一大匙(去腥)
    7.咖哩塊四小塊

    做法:
    1. 一大匙油熱鍋後,加入豬絞肉並倒入一大匙米酒炒散,加入洋蔥和紅蘿蔔拌炒到洋蔥回軟,倒入馬鈴薯和甜玉米粒,小火拌炒到豬肉全熟。(馬鈴薯和紅蘿蔔切得越細越快熟)

    2. 料炒熟之後,關到最小火,如果是電爐,我就開到1或 2保持溫度,然後加入咖哩塊,可以一次加兩塊,慢慢的將咖哩塊炒融化之後,再加兩塊。這個步驟不容易,因為完全不加水的情況下,要使咖哩融化,只能靠豬肉和洋蔥和甜玉米釋出的一點水分,有個不錯的方法是放入咖哩塊,蓋上蓋子,使它悶到軟化,再拌開就可以,這個過程都不能關火降溫,仍然要把火持在最小的狀態。等到所有的材料都吸收咖哩,內餡就完成了。

    3. 把市售酥皮裁切成喜歡的大小,然後包入冷卻後的咖哩內餡,前置作業就完成了。

    4. 烘烤前,用叉子在酥皮上戳幾個洞,刷上蛋液,烤箱180度預熱,入烤箱20分鐘,翻面後再烤5分鐘就出爐囉。( 氣炸鍋180度12分鐘完成,一次可以烤兩個)

    5. 沒有馬上吃的咖哩酥,可以在完成第三步驟時就放入冷凍保存。

    我昨晚睡前花了40分鐘完成內餡,今天早上花了一小時包了20個咖哩酥,烘烤10個。其他冷凍保存。
    所以,一切都還是事先準備好會比較從容喔 .

    👫👩‍👧‍👦👩‍👧‍👦👩‍👦👩‍👧‍👦👩‍👧‍👦👩‍👧‍👦👩‍👧‍👦👩‍👧‍👦👩‍👧‍👦👩‍👧‍👦👩‍👧‍👦👩‍👧‍👦

    閒聊時間:

    有兩個以上的小孩的媽媽們應該都有一種體會,明明都是我肚子裡出來的,跟同一個男人生的,怎麼兩個小孩的個性和習慣南轅北轍,所以,同一套教育方式往往不能用在兩個小孩身上,有三個小孩,可能媽媽就要準備三套跟孩子們聊天或是教育是非的說法,這真是很不容易。

    好久以前曾經跟大家分享過我因為老師說當時小二的女兒閱讀進度落後,而我培養女兒閱讀的興趣和習慣成功的方法。(艱辛的過程啊)

    兒子的閱讀能力目前雖然不錯,但之前不是很主動會拿書來看,也不會深入閱讀,我無法複製教育姐姐的方法用在他身上。我只知道閱讀能力或許暫時不錯,但少量的閱讀會使閱讀能力慢慢退步,對將來的寫作,各學科和甚至對數學的理解,都會影響。重要的是,能養成孩子閱讀的興趣,對他一輩子受用無窮,就像是幫他認識一個好朋友。

    想幫助圈圈,我只能默默觀察,然後找方法,以下是我失敗的例子:😅😂🤣

    1.姐姐看過的書沒有歸位,留在沙發上,弟坐上沙發看到書,順手拿起來翻閱。
    媽媽:「弟弟,書應該是從第一頁開始看吧」🥰
    圈圈突然一副我怎麼會拿著書的驚醒樣😱,把書拋開「我沒有要看書」

    2. 姐姐正在看書,無聊的弟弟隨手拿起一本書跟著翻閱
    媽媽( 內心欣喜):「 弟弟,你看書怎麼翻這麼快,你有讀字還是只看圖?」🥺
    圈圈:「我只是在看圖」,
    媽媽:「你讀一讀字跟媽媽說那本書在說什麼好嗎?」
    圈圈把書拋開,「我要去玩玩具了。」

    3.媽媽坐在沙發上滑手機,兒子靠過來,抓起姐姐看一半留在原地的書,媽媽放下手機,「我們一起看這本書好嗎?它一定很好看,姐姐才一直看」
    圈圈立刻把書放下,「我沒有要看啦。」

    好吧,以上都只會讓他把書放下。我到底做錯了什麼🤔😫😖😣.......後來

    當看到圈圈拿起書,坐在沙發上,我默默的過去把閱讀燈打開,然後安靜離開。

    當看到圈圈只是翻閱著書本,看著裡面的圖畫,我忍住,不要說話,不要提醒,肯摸書就很不錯了,感恩感恩再感恩。👏💕

    當圈圈拿起書,從書本的三分之一開始閱讀,我憋住,沒關係,只要書本不是拿反的🙃,他要從最後一頁讀到第一頁也可以。🤣☺️

    當圈圈拿起書,洗澡,寫功課都可以晚點再說。💪

    原來,只要我什麼都不做,他就可以更接近更喜歡閱讀,
    有些孩子,你需要鼓勵,
    有些孩子,不要煩他就好,
    「無為而治」~原來圈圈吃這一套。

    我真的太難了我。🙄️😔🤣

    祝大家有美好的一天。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