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無為而治皇帝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無為而治皇帝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無為而治皇帝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無為而治皇帝產品中有1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9萬的網紅看中國,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諸葛亮去世後,劉禪仍能繼續領導蜀國30年,休養生息,無為而治。他是扶不起的阿斗?看來大家誤會了,劉禪並非如史評那麽昏庸的皇帝。 #看史海 https://www.secretchina.com/news/b5/2021/09/21/984202.html?utm_source=facebookp...

  • 無為而治皇帝 在 看中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1 18:45:53
    有 84 人按讚

    諸葛亮去世後,劉禪仍能繼續領導蜀國30年,休養生息,無為而治。他是扶不起的阿斗?看來大家誤會了,劉禪並非如史評那麽昏庸的皇帝。
    #看史海

    https://www.secretchina.com/news/b5/2021/09/21/984202.html?utm_source=facebookpost&utm_medium=kzgfacebookpost&utm_campaign=monfacebookpost

  • 無為而治皇帝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3-28 14:00:00
    有 460 人按讚

    漢武帝確立了中國道路 | 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項羽失敗的緣由在於他想以勇力獨佔天下之利,因而他廢除諸多反秦諸侯,用他親近將領代替。劉邦與之相反,結成了最廣大的反項聯盟。定鼎天下後,劉邦一方面剷除異姓王,一方面大肆分封諸侯,最後達成政治平衡,以白馬盟誓的形式固定下來。那就是「非劉氏不得王,無功者不得侯」。

    這其實是劉氏家族與功臣集團共同執掌天下的模式。這種模式遭到了呂后的挑戰。她打擊功臣集團,分封諸呂。但她死後,諸呂被很快剷平,周勃、陳平登高一呼,應者雲集,根本在於操持天下權柄的還在於功臣集團。

    漢文帝可以說是由功臣集團抬上皇帝寶座的。因而他也最大限度的給予了他們便利。賈誼的《治安策》可以說講述了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的相互關係,重點強調了以德治國。其實質是用更加柔和的辦法對待士大夫集團,頗有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意味。漢文帝無為而治與天下休息的方針,在最大限度上將統治權力下移。他甚至可以允許私鑄貨幣。這就導致了中央控制力的減弱。這也在很大程度上醞釀了七國之亂。

    漢景帝最初是希望有所作為的,但七國之亂的發生打亂了他的節奏。在他的時代,確立接班人是一個大問題。梁王由於七國之亂中表現優異,實力大增。再有竇太后背後推動,很是讓漢景帝擔憂的。立劉徹算是一種妥協,關鍵在於劉徹與阿嬌金屋藏嬌的故事。沒有長公主的勢力,劉徹的皇帝位子並不能很穩固。

    文景兩代為天下打下了基礎,但這個基礎我們要仔細分析。強的不是老百姓,強的是地方豪族。天下受災而無人敢淹丞相田蚡的田地以洩洪,以及由此衍生出的田蚡、竇嬰之間的爭鬥可見一斑。再加上大俠郭解這樣的地方黑惡勢力,心懷不滿的地方諸侯王,漢朝做大之後的危機還是很深重的。

    漢武帝上台,破解政局的辦法就是改變國家大政方針。黃老學說和孔孟學說的爭論,看起來是意識形態之爭。實際上是由誰執掌最高統治權的問題。秦始皇自封為皇帝,但並沒有確立國家的統治學說,統治的合法性一直都成問題。叔孫同幫劉邦制定了空廷禮儀,劉邦才覺得做皇帝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儒生的禮儀是一種束縛,約束大臣的。所以,賈誼這些人即使為功臣集團說話,也得不到他們的認可。功臣集團的用人標準就是論資排輩。等到漢武帝確立了儒家的正統之後,也就確立了他的至高無上的地位,從此他可以橫行天下了。

    很多人總結中國的統治術是外儒內法,其實不盡然,但在漢武帝這裡是行得通的。儒家學說解決的是一個名分的問題,法家的作用就是打擊豪族。從漢景帝開始,皇帝就喜歡任用我們所謂的酷吏。酷吏很能揣摩皇帝的心意,從而有計劃的打擊不法勢力。這樣的做法是需要的嗎?當然是需要的,否則,天下真成了士大夫的天下,皇帝只成了一個擺設。但最後也是矯枉過正了,以至於公孫賀聽說自己當了丞相,嗚呼哀哉、如喪考妣。但也是如此,實現了權力的交接。

    有哪些人接過了權柄呢?那就是由漢武帝領導的征討匈奴戰爭中湧現出來的新貴們。對付匈奴,人稱智囊的晁錯是立了功的。他建議屯墾,但不要用南方的遷徙之人,而要用北方邊地的本地人。給予邊人最大的優惠,讓他們建設自己的家園。一旦匈奴入侵,這些人為了保衛自己的勞動果實,就會奮起抗爭。這是一條人民戰爭路線,在漢朝巨大人力優勢下,匈奴是很難吃得消的。

    漢武帝的手筆更大,他要建立野戰兵團消滅匈奴的有生力量。我認為這決定了農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命運的。當時匈奴的勢力達於極盛,國家建設逐步展開,如果再給他們一代人的時間,他們很有可能對漢朝進行更加猛烈的進攻。漢武帝沒有拒絕自己的責任,他用衛青、霍去病追亡逐北,消滅了匈奴主力,也保證了中華帝國的長治久安。這才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這才讓中華文化同化異族的功效最大化。

    在漢匈戰爭的大背景下,漢武帝任用桑弘羊等進行了最大規模的財政改革。鹽鐵專賣、均輸平均政策,擴大了國家的財政來源,使得國家可以不加稅的情況下,能夠應付規模龐大的對外戰爭。可以說,漢武帝時代是有國家計劃的影子在的,用國家宏觀調控的辦法解決經濟問題。均輸政策打擊了投機倒把的商人,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普通百姓的利益。漢武帝死後,這兩項政策立刻遭遇了挑戰,最後逐漸被廢黜。歷史也證明,凡是強大的國家,都是以上兩種政策執行較好的時代。王莽的改革不成功,也在於他無法打擊地方豪族,無法掌控國家經濟。
    人們說中華民族是熱愛和平的民族,在漢武帝時代則不盡然。漢武帝基本上奠定了中國的版圖。南越、閩越、巴蜀、東南夷、西南夷、遼東、西域,觸角可及之地,大漢王朝都進行了干預,並進行了有效的治理。他對中華民族的最終形成,是起了奠基作用的。

    在對地方的控制上,刺史官職的確立確實有重大作用,也為後世所效仿。繡衣使者對地方的強控者,也把地方太守的職權給削弱了。如何平衡中央與地方的矛盾成為需要解決的問題。中央權力的增強也使得外戚集團、宦官集團的問題成為大問題,如何解決新出現的問題,只能後來人解決了。巫蠱之亂敲響了警鐘,也提出了課題,但在封建時代無法根治。

    直到漢武帝時代,中國的國家模式真正確立。漢武帝的統治比秦始皇暴烈,但結果不同。最大的根源在於,秦始皇時代,承受代價的是天下蒼生。漢武帝時代直接受影響的則是功臣集團。漢武帝是開創了一個偉大時代的,他的缺點是封建君王的共性,但對國家的整體規劃上,他的頭腦是清醒的。他是雄才大略的君王,他從政治、經濟、文化上真正確立了中國傳統,這是最早的中國道路。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無為而治皇帝 在 蔡至誠。PG財經筆記Simple Is The Bes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11-15 17:41:05
    有 95 人按讚

    一個人得到的多,他就對全體有更多的義務,他必須去做更困難的事,冒更多的風險,展示更多的勇氣,展現更好的禮儀,更令人尊敬的情操。

    如果他做不到,這個人就沒資格擁有他所擁有的一切東西。

    就像騎士一樣,騎士是貴族,有封地,有地位,養尊處優,有權使用武力,一旦參與戰爭,騎士在戰場上就必須衝在最前線。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英國的貴族階級受到了重創,就是因為這個貴族義務,因為貴族出身的軍官們在衝鋒時必須帶在部隊的前頭,勇敢的面對重火力。

    英國的貴族子弟有義務參軍,連威廉王子現在也在服役,而且還要是在阿富汗前線打仗。

    在從軍以外,貴族要自覺對社會有貢獻,所以在西方貴族出身的科學家,探險家,考古學家,企業家,投資者都不少,他們有錢,使他們有本錢去冒險做危險的實驗,深入未知的境地,那他們就要這樣做。

    勇氣和積極性並不單純在戰爭中展現,更多是不計代價的推進人類文明。

    這也是美國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所提倡的觀念,他臨死時把他的財富捐出去,認為留太多財富給後代本身是沒有意義的事情。

    在東亞,情況卻相當不同,有很多情況下,指揮官是在安全的大後方指揮犧牲前線的軍隊,而不是在前線當軍人們的表率。

    官僚結構也是經常的以犧牲基層為先,保存上級為上,例如日本,政治家腐敗或者企業有醜聞,常常會出現的是秘書或者副官之類的人物出面承認責任,自殺謝罪。

    社會也經常把事情變壞的責任,放在基層不爭氣,年輕人不像話,崇禎皇帝可以悲哭「君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有財富,地位的人,反而是非常厭惡高風險的行為,而喜歡投資低風險的房地產。

    幾乎所有華人國家的房地產市場都是基於他是華人最喜歡的投資物而炒上去,而對於科技此類失敗機會率很高的投資,是嗤之以鼻,無法理解為何要投入這種不穩健的生意。

    對於家族成員,很樂意他們走進安穩的政府裡當公務員,當官僚,或者進入大學裡當教授,當學者,讓這些能繼承不少財產,原本很有本錢去冒險的後代,反而從事這些安穩低風險的工作。

    在香港,甚至可以不斷重演高級公務員加薪,基層公務員不加薪,而大家也沒有很大的反應。似乎我們並沒有覺得這種做法是十分荒謬的。

    擁有大量財富而一事無為,沒做出甚麼成就,例如研究出一項科技,作了一些高風險而很有意思的投資,而只是不斷的以租稅過活,兼拼倒賣更多的房地產。反而會有人說這就是理想的人生或人生贏家。認為是成功人士。

    這就是一個欠缺貴族義務的文化。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