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水煮蛋怎樣算熟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水煮蛋怎樣算熟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水煮蛋怎樣算熟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水煮蛋怎樣算熟產品中有1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第三極朝聖之旅 (下)|翡翠色聖湖Gokyo 完成聖母峰基地營與Kala Pathar後,我因為要再去拍攝群山中的翡翠 -Gokyo聖湖,整趟旅程只完成了一半。離開主線往西而去,雖然整體而言高度是下降,但還會有兩次突破海拔5300公尺的機會,其中包括翻越困難的Cho La 隘口,因此依然不是很輕鬆。...

水煮蛋怎樣算熟 在 焦糖綠玫瑰 caramelgreen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16 12:50:11

#美食 #名聞遐邇的仁愛圓環雅室牛排 -- 巨蟹座的我 對於生日那天沒吃到大餐 一直耿耿於懷🤣🤣🤣 -- (原本想去漢來海港 享受半價優惠呢!😢) -- 記得在 青青子花精諮詢 那邊 看過雅室牛排的相關徵集 -- 心想我這東區圓環長大的小孩 竟然沒吃過雅室? 就透過Cutaway 卡個位 點 #激省...

水煮蛋怎樣算熟 在 真實感受 台北美食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4-28 13:07:02

真實感受 🍽mumi cafe 📍台北市大安區瑞安街31巷1號 ⏳11:00~20:00 ⛔️每週一公休 ———————————————————————— . 《自烤吐司 $390》 《檸檬蛋糕 $140》 《鐵觀音奶茶 $150》 《扶桑花檸檬氣泡水 $170》 . mumi 應該是近期台北最夯的...

水煮蛋怎樣算熟 在 koala亂亂煮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11 10:27:53

今天起的太晚 ,所以就簡單的吃 !飯 ,是昨晚的剩飯拿去微波 ,其他就簡單弄 !我一直很想擺出很隨性的擺盤 ,可是 …為什麼到頭來我永遠都那麼整齊 ?好想跳脫自我喔 !可是看到整整齊齊又覺得療癒 !真是難抉擇啊 !算了 !做我自己就好 !能怎樣就怎樣唄! . 醬燒小黃瓜紅蘿蔔/切片水煮蛋/青蔥花佐亞...

  • 水煮蛋怎樣算熟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15 21:00:47
    有 746 人按讚

    第三極朝聖之旅 (下)|翡翠色聖湖Gokyo
    完成聖母峰基地營與Kala Pathar後,我因為要再去拍攝群山中的翡翠 -Gokyo聖湖,整趟旅程只完成了一半。離開主線往西而去,雖然整體而言高度是下降,但還會有兩次突破海拔5300公尺的機會,其中包括翻越困難的Cho La 隘口,因此依然不是很輕鬆。加上離開山屋前得知有位日本登山客因高山症發作而驟逝,更是不敢鬆懈。但離開Gorak Shep也代表我的水袋、睡袋外層不會再結冰,也算是優點之一。


    一路下行很快就來到往南去Dugla與往西去Dzongla的叉路口。踏上往Gokyo的路明顯得比主線平靜許多,享受了難得的寧靜。當初為了輕量化沒有帶冰爪,心裡還是有點不踏實,所以一路上不斷與從另一個方向過來的登山客打聽Cho La 隘口的路況。其中一位過去曾經待過台灣的加拿大人Dave,說其實冰爪跟已經通過冰河的人以物易物就可以了,他就是用幾條Sneaker跟50盧比換到他現在的冰爪。這番話也讓我安心許多。


    前往Dzonla的路上風景絕美,除了已經可以看到一座高山湖之外,雲霧繚繞的山景更是像極了電影『魔戒』中的場景。在Dzonla山屋休息一晚後,就向Cho La 隘口出發。Cho La 隘口的困難之處在於要在短距離內爬升600公尺,其中包含一個四十五度的巨石坡與跨越一條冰河,加上海拔五千多公尺的低氧量,對體能是一大挑戰。也由於是移動日的關係,所有的裝備都必須背在身上,與輕裝去爬Kala Pathar和基地營不同,因此被許多人視為一道難關。


    我從平地到爬升穿越巨石坡時,又再次感受到高海拔低含氧帶來的體能打擊。背著重裝、又不時需要手腳並用的陡坡攀爬,確實在體力上帶來不小的消耗。雖然在穿越巨石坡後的鞍部可以稍微喘息且有極佳的視野,但隨後看到巨大冰河以及遠方必須翻越的高聳冰河坡時,心理還是頗有挫折感。


    由於覆蓋著石塊,一開始進入冰河時很難知道到底腳踩著的是冰還是實地,因此常有差點滑倒的狀況。我看到不遠處有個剛越過冰河的登山客拎著冰爪過來,於是也用Sneaker和一些盧比跟他交換。後來在冰河上看到一個中國登山客因為沒穿冰爪滑倒,差點一路滑進冰河底部,所幸及時被拉住,我也暗自慶幸有換到冰爪。雖然往來冰河的揹伕沒有穿冰爪依然能背著負重來去自如,但一般人還是帶著比較保險,至少能比較有效率地通過冰河坡。


    過了冰河後,再爬一小段頗陡的石坡,就會抵達Cho La隘口的最高點。此處經幡飛揚,多數人會在這裡休息、拍照與吃點東西補充體力。在Cho La隘口前的山屋多會提供外帶午餐的服務,多是像水煮蛋這樣的簡單食物,給需要的登山客。我則是想把帶來的行動糧吃完減輕重量。一路上因為都有山屋提供熱食,所以其實沒什麼吃行動糧。反倒是在這天水不夠喝,只能在後來的路上鑿開結冰的河流過濾來喝。


    離開隘口的最高點後,便是往下通過極陡的鬆動碎石坡,由於踩點經常滑動加上背上的負重,對膝蓋是不小的負擔。好不容易下到山底後還要穿越一片鋪滿巨石的平原,得小心翼翼的踩在其上,設法保持平衡並同時前進。離開巨石平原後,橫亙在眼前的又是一段長上坡。雖然心中暗自叫苦,但也只能埋頭慢步前進,一步一步地爬上坡。所幸這是這天最後一次的上坡,接下來的是看似毫無止境的長下坡。雖然一度因為走了很久還是看不見任何村落而有些沮喪,但最終還是在一座河谷的底部走到了Thagnag (4700m) 。


    離開Thagnag必須再跨過另一條冰河才能抵達Gokyo,過程雖然也不輕鬆,但冰河上面都覆蓋著不會滑動的砂石,所以相對好走。加上Gokyo與Thagnag只有一條冰河之隔,所以這天的很快就抵達目的地。Gokyo湖畔的山屋相對於過去幾天的顯得豪華許多,甚至還附設了麵包店。山屋充滿了才剛開始健行不久的登山客,他們看起來活力充足、士氣高昂。與十幾天沒洗澡、蓬頭垢面又疲憊憔悴的我們有著強烈對比。遇到這些充滿朝氣的登山客,也代表我們離開喜馬拉雅山區的日子不遠了。


    Gokyo主要有五座湖,最大也普遍被認為最美的是第三湖,是眾多山屋座落之處。我在這裡停留兩天,好好休息之外,也為此行最後的拍攝重點做準備。我選擇拍攝Gokyo湖的地點是一旁海拔5357公尺的Gokyo Ri,此處除了可以看到Gokyo第二、第三湖之外,也能看到果宗布冰河、聖母峰與群山。


    Gokyo Ri其實有點像Kala Pathar,幾乎就是一路陡上六百公尺,所以也不太容易。登頂Gokyo Ri這天是多雲的狀況,這對攝影者來說是憂喜參半。憂的是雲層在錯的方向,擋住日落最好的光線;喜的是雲層若是在對的方向,則容易出現粉色的雲朵。所幸最後日落的光線並沒有被擋住,而我也看到健行以來最美的顏色,拍到了綠寶石般的Gokyo湖。


    離開Gokyo後,雖然歸心似箭,但前往Dole路上的絕美風景還是讓我放慢了腳步。在Dole過夜時,遇到一個也是獨攀、才剛開始健行的瑞士女生,她聽到我是台灣人後眼睛亮了起來。她已在亞洲旅行了十五個月,更曾在台灣待了一個月。期間即使語言不通,仍受到許多人的熱情幫助,因此相當喜歡台灣。我跟她說了之後的路況,並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項之後,隔天便與她道別繼續下山。之後的路徑,特別是抵達南奇巴札後,就是熟悉的景色了。這時更是心無雜念,只想趕快回到加德滿都洗個熱水澡、吃頓好大餐。我在盧卡拉因飛機延誤多停留了一天,但最終還是回到了加德滿都,結束了我的第三極朝聖之旅。


    為了確保千里迢迢、長途跋涉來到拍攝點後,能夠拍到想要拍攝的景色,事前的拍攝研究與規劃是相當重要的。沒有如此,我就不知道哪裡才是拍攝Gokyo湖的最好地點、攀登的季節中光線是如何落在Gokyo湖與群山上,以及要攜帶怎樣的器材上山拍攝,取得重量與畫質的平衡。在高海拔攀登,甚至還包含要考慮如何調節體力,才能順利執行拍攝。最終在事前縝密的規劃下,我順利拍到我想拍攝的畫面。

    而這樣的規劃方法,在任何的旅行中也都是適用的。在我的攝影線上課程中,我將深入地講解要如何進行完整且高成功率的攝影規劃,幫助大家順利拍攝到想拍的畫面。目前課程正在進行募資,期間有六折優惠與參加活動再享折價,詳情請見課程網頁:https://ps.yottau.net/3l2gu8

  • 水煮蛋怎樣算熟 在 愛蜜。樂芙愛美麗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8-05 21:23:26
    有 116 人按讚

    #2020米粹與凍膜系列限時8折
    #百人狂讚光滑嫩白水煮蛋肌養成術
    #留言分享心得或照片加碼再送正品

    📍下單這裡請>> https://p3.groupbuyforms.tw/9s6ye

    複雜的肌膚困擾,我用10年黃金歲月簡單保養搞定,如果我不說,誰會相信我也曾經爆痘爛臉過呢?

    加上我是敏弱肌,一般嫩白產品擦了常常會有乾乾刺刺的感覺,於是深淺不一的褐色痘印就在我臉上花喵喵的停留很長一段時間,非常困擾。

    我不想隨便把東西神格化,但說真的,談戀愛能夠愛情長跑跑不倦已經很不容易了,又何況是一款保養品可以從我青春少女時期,一路用到現在快10年都已經是輕熟齡小姐了,還是依舊充滿愛?

    【23.5°N北緯研製】,就是這麼難得的存在。

    -

    因為是我們自己本土MIT台灣保養品牌,所以很懂台灣女孩的肌膚困擾。

    除了產品不添加酒精和香料,原料也是零農藥檢出,很多女孩自從被我推坑以後就變成忠實鐵粉好多年!

    夏天尤其他們家的✨米粹系列✨非常容易賣爆😓
    這次還有難得半年才一檔的明星商品 #凍膜系列
    我個人私心最愛當然還是
    不分季節/膚況/醫美術後都能用的👉🏻米粹凍膜👈🏻
    各種口味凍膜我會這樣用:

    ✔純保濕+修護敏弱超有感>> #米粹凍膜
    ✔滿臉油光粗毛孔>> #東方美人凍膜
    ✔暗沉粗糙長顆粒>> #鳳梨凍膜
    ✔嫩白透亮有斑點>> #紅薏仁凍膜
    ✔乾肌缺水冒細紋>> #桂竹凍膜

    -

    如果你是新朋友不知如何挑選,我很推薦先從保濕修護的 #米粹系列 入手。

    特別推薦【米粹28天平滑透亮優惠套組】!
    水煮蛋肌養成必備啊 (也是痘肌保濕必備🔥🔥)
    一點都不悶、黏、膩,整組使用更有感覺
    我自己每次保養完都會忍不住用手指在臉上溜滑梯

    這系列我已經整整愛用10個年頭了,未來還是會繼續,曾經爛臉的我漸漸回到穩定光滑、淡妝素顏也不怕人細看的水煮蛋肌,它幫了我很大的忙。

    一路走來直深深明白「維持肌膚油水平衡」真的太重要了,尤其長痘痘更需要做好保濕。

    但產品質地又要清透又不能油膩,不然肌膚很容易會有悶住不舒服的感覺。

    米粹系列連肌膚曬紅/乾燥/脆弱/長痘痘等各種NG狀況,我都只想用它來保養,質地非常清爽無負擔,私下我稱它為平價版的SKⅡ就知道在我心中地位有多麼不可撼動。

    跟大家分享這些年我是怎麼使用米粹系列的吧!

    🌲米粹舒緩活酵凍膜
    如果不知道該從他們家哪樣產品下手,那麼米粹凍膜絕對不會讓你後悔♥

    它的質地就像果凍一樣透心涼,雖然清爽卻又有著厲害的水嫩肌效。

    曾經有網友跟我說敷完米粹凍膜洗完臉從廁所出來,爸爸看到她嚇得大叫:

    ((( 你的臉怎麼這麼白,你是用漂白水在洗臉噢?! )))

    真的覺得太有趣了~哈哈!

    我自己氣色暗沉蠟黃,或是曬後肌膚需要舒緩保濕,或是單純天氣很熱不想擦太油的產品,自然而然就會拿出這款米粹凍膜來做清爽保濕。

    使用方法有兩種:

    1、厚敷20分鐘再洗掉 - 不脫屑不卡妝,舒緩柔嫩兼提亮的救急保養!

    2、薄擦不用洗掉 - 每日保養程序的最後一道鎖水保濕晚安凍膜!

    不管哪一種方式都不會滴滴答答,一樣可以繼續滑手機看電視,一段時間下來會發現自己越來越像一顆水煮蛋,肌膚細緻飽滿的像個少女,我連長痘痘的時候也是很放心用它來加強補水鎖水。

    🌲米粹舒緩卸妝凝露
    平常習慣只擦防曬或底妝的女孩,不用再拿油膩悶黏的卸妝產品折磨自己嬌嫩的臉蛋了。

    我發現用這瓶卸妝,臉上可以搓出好多屑屑,而且成分裡明明含油,但清爽的凝露質地卻像水一樣輕盈好推開,完全沒有被油悶住或黏膩負擔的感覺。

    最棒的是它含有米粹+米胚芽+米糠油萃取,卸妝過程溫和,過程也完全不用乳化,即使手濕濕也能卸,真的很方便。

    🌲米粹舒緩洗顏慕斯
    一按就有超豐盈的水感泡泡,泡泡就像慕斯蛋糕一樣很綿很細,洗臉時好像從天空摘下雲朵放在臉上,超級輕盈舒服。

    也因為不含皂鹼,而且用的是修護保濕的米粹+米胚芽萃取+胺基酸系介面活性劑,洗完肌膚摸起來滑滑的,臉上還是保有原來的水分。

    家裡的起泡網已經不知道收去哪,冬天冷的要死也超愛用它,不然光著身子在那邊等泡泡搓好,人也快沒命了😂

    🌲米粹舒緩活酵羽透氧面膜
    這是一款我可以天天敷、而且肌膚仍舊能夠好好呼吸的薄透保濕面膜,打完醫美雷射也能敷。

    尤其適合肌膚摸起來粗粗的、保養品難以吸收、因乾燥而產生細紋的人。

    它跟米粹凍膜雖然都會幫助改善暗沉 & 亮白肌膚,但凍膜算是清爽型的保濕,如果要讓乾燥粗糙肌膚快速被潤澤,我會更偏好使用它。

    面膜上吸附著滿滿的28ml米粹精華,由於面膜紙非常薄透,所以臉型可以很貼合,敷上去就像隱形面具一樣,不用擔心會像戴面具一樣而嚇壞惱公或小孩。

    有一次我敷完面膜撕下來,菜先生竟然說我的臉白的好像一顆蛋,肌膚整個啵亮.是那種充滿彈力、飽滿到幾乎沒有毛細孔的感覺,所以後來我都直接一次至少囤4盒,免得庫存見底的時候恐慌症發作XD

    🌲米粹舒緩活酵水精華
    它的質地就跟水一樣清爽,完全沒有油膩感,使用後肌膚會變得很柔嫩好吸收,我都把它當前導精華來取代化妝水,已經回購10瓶有了吧。

    也因為很清透的關係,夏天油肌使用也許會剛剛好,但像我這種混合肌偏乾的人,後續還要再搭配其他保養品來加強補水。

    🌲米粹舒緩活酵凝露
    剛上市的時候大家以為它沒怎樣,看了我的使用心得入手後,不誇張,每個人的購物車必有這款,我家大嫂一次就囤了一季的量,開團沒上這款還會被客訴呢😂

    我把它當輕盈版的乳液來用,因為裡頭含有低量油度的榛果油及乳木果油可以牢牢鎖住水份,質地很舒服不會黏,擦完膚觸是滑溜的,不是油感!

    容易出油或是流汗的人來用應該會感動到哭,因為不會有異物感貼在臉上的感覺,再也不用因為擔心太過黏膩而不執行最後的鎖水步驟,長期下來油水平衡,肌膚也會越來越水感噢!

    【愛蜜獨家優惠團】
    📍下單這裡請>> https://p3.groupbuyforms.tw/9s6ye
    ✔全館滿$800免運
    ✔米粹+凍膜系列單品8折
    ✔單筆訂單滿$2350送桂竹活水水感乳50ML(市價620,可累贈)

    🌲團購日期:即日起至8/12晚上11:59準時關團
    🌲付款方式:可刷卡 / ATM匯款
    🌲出貨日期:付款後7個工作天內寄出
    🌲國內運費:滿800免運,未滿收$80,國外不寄送

    【多年來的使用心得匯整↓↓↓】

    🔎 所有凍膜口味分區保養教學
    https://reurl.cc/E7Oq8m

    🔎卸妝洗臉素顏直播保養
    >> https://reurl.cc/NabXLk

    🔎米粹水精華+米粹凍膜文章介紹
    >> https://goo.gl/XhvgRW

    🔎羽透氧面膜文章介紹
    >> https://goo.gl/rrqgUX

    🔎鳳梨系列文章介紹
    >> https://reurl.cc/Kk4aom

    【客服資訊】
    客服信箱➡️ service@n235.com.tw
    客服電話➡️0800-800-235
    (周一~周五/09:00-18:00,周末與國定假日暫停客服)

  • 水煮蛋怎樣算熟 在 游智維的說書傳道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5-28 17:57:09
    有 7 人按讚

    去年受邀撰寫交稿很 #硬 的
    台灣經濟論衡 (國發會2019冬季刊)

    題目:
    打造地方品牌,創造在地特色產業新價值

    綱要:
    壹、認識自己是建立品牌的開始
    貳、品牌定位在不可取代的風土條件裡
    叁、日本案例參考之啟發
    肆、台灣地方品牌的嘗試與案例
    伍、結論與建議

    認識自己是建立品牌的開始

    你認識自己腳下的這片土地嗎?

    台灣的山很美,有幾座超過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山呢?

    台灣的海很藍,東海岸外圍那條深色的緞帶為何稱為黑潮?

    台灣的人很多元,最早居住在這座島嶼上的原住民朋友們有幾族呢?

    台灣的名字叫做台灣,我們總告訴外國朋友說是台灣人來自於台灣,名稱從何而來?

    我總是愛在每一次的演講或者交流分享中,提出這個問題。因為倘若自己不理解自己所生存生活的這片土地,就無法因為足夠的認識而擁有自信,更何況建立希望他人理解與認同的品牌了。一個國家或者地方品牌的形成,得先從熟悉並熱愛自己開始。

    台灣是一座神奇的島嶼,座落在世界最大的歐亞大陸與最大的太平洋海域交會之處的中心。

    國土面積僅僅三萬六千一百九十七平方公里,跟歐洲的瑞士與荷蘭差不多大,是臨近的韓國三分之一、日本十分之一,更是只有澳洲的二百分之一,美國的二百七十分之一的面積大小,在國際上是個國土面積迷你的國家。

    在這個因為菲律賓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擠壓形成造山運動,形成了地質年齡僅約六百萬年的台灣島嶼,也造就了兩百六十八座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山,成為世界上高山密度最高的島嶼,也創造了地形地貌的多元以及生物多樣性。

    而除了自然景觀,民族文化的豐富多樣亦同。

    從南島語系的原住民族群、來自於歐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蘭人,與閩南沿海的泉漳移民、福建廣東山區的客家族群。到日本人將台灣視為殖民地,撤退來台的眷村文化豐富多元,到現在很多東南亞新住民將台灣視為第二個家。

    不同時代背景不同文化族群的人,都來到了這個島上。彷彿一片森林裡有著大大小小不同的樹木植被,或大或小、或多或少、或長或短,都因為這片土地適應外來不同物種的包容度很高,然後再把外來文化落地轉換長成台灣自己的樣子。

    品牌定位在不可取代的風土條件裡

    一座城市的品牌,要找到自己不可被取代的風土條件。如果比歷史文化,台灣無法和京都一千三百多年相比;要比文化多元,可能沒辦法跟紐約這民族大熔爐相比,要比乾淨整潔,那麼新加坡應該無人可及。

    那麼,自己到底有什麼條件呢?

    二○一五年起,筆者與團隊夥伴連續五年與台南市政府合作,前進日本大阪與東京等城市進行觀光品牌的行銷企劃。

    面對國日本旅客,我們思考在當下的世代裡,日本人絕對不再是過去刻板的單一印象。居住在不同城市不同年紀的日本旅客,都有自己的嗜好與樣貌。

    倘若我們沒辦法確認所有日本人各自的樣子是如何,那麼或許回過頭來想,我們只需要展現心目中最美好的台南原本真實樣貌。

    台南是台灣公認的美食天堂,無論是街頭巷尾、家門前廟口處,都可以看見廉價耐用的紅色塑膠椅,跟人們的生活緊緊的連結在一起。所以嘗試把「紅椅頭象徵台灣移民島嶼的奮鬥個性」這樣的形象,連結成「#紅椅頭觀光俱樂部」來推廣台南觀光。

    在展覽時,我們用一百張紅椅頭來展示一百樣屬於台南的物件,它似乎也反映了台灣移民島嶼的個性───吃苦耐勞、具有韌性,就像在路邊街頭看到的紅色塑膠椅一樣,它成本低廉,實際上卻非常實用耐用,幾乎不怕風吹日曬雨淋。

    椅子上展示著無論是腳上穿的藍白夾腳拖、還是理髮店裡的洗頭器具、熱門小吃碗粿店裡的碗盤食器;武廟裡怎樣拜才會生意興隆的金紙、文昌帝君可以讓你考試順利的祭品、月下老人如何求來婚姻緣分的可能性。

    每一個物件都可能是誘使人來到台南的原因,因為它就真實存在於城市的生活裡。無論是廟宇、小吃、生活、工藝等,都會是由腳下的那片土地長出的美好與記憶。

    而展覽結束時,我們在每一張紅椅頭貼上以年度視覺設計的紀念貼紙,把它視為少量而珍貴的禮物送給在場的日本朋友,大家索取的反應出乎意料的非常熱烈,甚至市府後續拜訪其他日本城市時,亦被要求希望得到這份伴手禮。

    這些從風土生活裡挖掘的樣貌,形成了品牌。

    我一直認為台灣島嶼極為豐富,在每一座城市裡都存在的 #清粥小菜店 家,就像是台灣這社會的微小縮影。菜色裡有早上清淡口味的麵筋、蔭瓜、花生、豆棗、豆腐乳、豆枝,也有方便配飯較重口味的三層肉、蒜泥白肉、炒小捲、紅燒蘿蔔,也有一種食材可以變出各種菜色的水煮蛋、荷包蛋、吻仔魚蛋、九層塔蛋、蔥花蛋、菜脯蛋、雙菇炒蛋,連主食都能有地瓜粥、白粥、白米飯、糙米飯、饅頭等不同選項。

    多元文化交匯的生活彷彿就像那擺滿一千盤小菜的店家,旅客彷彿就像是要來吃飯的消費者一樣,無論他什麼時候來到,是深夜或者清晨,當午飯或者晚餐,小菜都可以隨著心意自由選擇,讓消費者自己決定組成自己滿桌的菜色。

    這也是品牌,一座島嶼想要給人們的印象。

    用時間耕耘被眾人認同才是品牌利基

    我總認為,地方品牌建立的成功關鍵在於時間與創意。

    移民島嶼的個性中,低頭前進勤奮打拼、面對問題靈活應變是優勢。但往往優點的另外一面便是缺點,過度重視眼前立即可見的成績會忘記將視野放遠格局做大,依賴聰明經驗見招拆招也會忘記建立制度組織盤點。

    而這樣的習性反映在地方品牌的堆疊過程中,就會期待外人專家可以給答案得到成效,而不是耗時往下挖掘越來越深,思考積沙成塔、滴水穿石的耕耘,才是品牌形塑的不二法門。

    這關係到時間,只有願意如同蚯蚓不斷的翻土耕耘,儘管人們看不見那樣的辛苦,但是在每一片土地裡,都能挖掘屬於自己的樣子無可取代的DNA基因。

    夏威夷的原住民生活裡,沒有夏威夷衫,顏色鮮豔花樣豐富的設計,其實來自於日本與菲律賓等種植業工人的服裝樣式,結合了日式絲綢面料與和服印花,還有菲律賓人的傳統襯衫樣式,融合創造出最初的夏威夷襯衫,想讓你連結到熱情洋溢的太平洋島嶼。

    鄰近的日本新潟縣,亦有一個由二個城市「燕」和「三条」組成的「燕三条」,這是一個像是台灣某些地方金屬加工、機械製造廠房林立的鄉鎮區,以盛產鍋碗瓢盆等金屬餐具而聞名。他們邀請設計師山田遊參與新的品牌規劃,運用與黑手工廠印象完全相異的粉紅色做為視覺,與灰色交錯形成如何廠區封鎖線般的線條,重新吸引了世界與各地的目光。

    設計能夠轉換風土條件,和新的世代新的世界連結。

    地方品牌的未來得串連著永續

    在建立地方品牌的同時,另一個不能不關注的是永續的議題。

    我可以開一間清粥小菜店,供應一千種小菜,可是如果不在意這些小菜的來源、種植對環境是不是永續,只會做美味,卻不在意背後更多影響,這個品牌將會在未來的發展上產生問題。

    推動觀光是將旅行者從一個地方吸引移動到另一個地方,一定無法避免交通的使用,產生能源的消耗,當旅客進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不管是自然或是人文歷史的環境裡,對地方都產生一種改變,因此能不能在得到感動之餘也有所回饋,是必須要重視檢討與非常關鍵的事情。

    在發展地方產業,透過品牌創造更大收益的同時。

    可是有多少人會去思考當從中得到了所要的,是不是更應該珍視這些貢獻給我資源與機會的資源?

    如果不重視,我認為無論觀光也好,就算農業漁業也罷,都不會是一個長遠的生意,所產生的結果就是在每一個地方創造了被發現的機會之後,去掠奪那個創造出來的價值,假設低價、大量的方式不斷像蝗蟲過境般席捲一個地方,最後留下來的就是一片被蹂躪過的土地,要再讓它復原,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SDG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是聯合國推動的永續發展目標,用17 個永續發展目標、169 個細項目標和 230 個指標來期待,創造一個更公平更和平的世界。

    這是每一個人都該研究並努力的議題,它會是一個志業的努力,也是一個永續事業的可能性。

    我很喜歡從種子到森林的說法與意象。當所有人都在嚮往讚嘆所看到的一大片美好森林,卻忽略了那可能是數百、數千年前,有一顆種子落地發芽,不斷成長、擴散,才成就了現在可見的這片遼闊森林。因此現在所撒下的那顆種子,正是決定了未來最重要的開始。

    品牌,從撒下種籽那一刻開始累積。地方,永遠都在那裡。

    作者:風尚旅行與蚯蚓文化總經理 游智維(台灣觀光策略發展協會前理事長)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