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橋樑意思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橋樑意思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橋樑意思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橋樑意思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萬的網紅羅寶鴻 老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羅寶鴻老師文章分享:【原來教育的目標,是要給予孩子『愛』,而不是急著要他『改』】 【原來教育的目標,是要給予孩子『愛』,而不是急著要他『改』】 這真是一個很忙很忙的一天。 上午一大早,我到了好友在桃園的蒙特梭利托嬰中心,分享主題『如何讀懂孩子的情緒』。結束後,又坐「機捷」趕到台北,到「周...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體驗志祺七七文章版:https://blog.simpleinfo.cc/shasha77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橋樑意思 在 郭書廷Tim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6 11:00:00

叫我棒球癡、棒球狂、棒球迷都不為過,小時候受父親影響而愛上了棒球,只要有在北部的比賽,父親都會帶我去看,長大了便自己一個人去看,以前每當假日都會拜託父親帶我去青年公園或是河堤catch ball、打toss,我的身上隨時會帶著一顆棒球持續握著指叉球與各種球路的指法。 一直以來總懷抱著當職棒選手的夢...

橋樑意思 在 ERIK 李公子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6 01:54:46

一隻小貓咪能有甚麼心思呢? 這是他放空的樣子 完全真的是放空 最近我都在向他學習 學著放空 你們會覺得放空很容易 我其實沒放空過 我的放空都是在想事情想入迷了 對於高敏人士 學會不內耗是很難的 幾乎每個高敏人士都會有極度的內耗問題 容易迷失在過度的危機意識裡 本來作為天賦的能力此時成為雙刃刀 ...

橋樑意思 在 siuhak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03 14:17:06

Posted @withregram • ☘️作曲主唱周國賢@koholaendy 的話☘️: 説好了的《塵世美》,今天終於派台了。 對於副歌中:「還好 看青天和綠草 這刻得你望到」”還好”這兩個字的讀解,坦白說,去年我仍然會是以一種⋯ 人家問說:「你還好嗎?」時,我會尷尬的支吾地答:「我還好...

  • 橋樑意思 在 羅寶鴻 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8-12-08 21:30:11
    有 486 人按讚


    羅寶鴻老師文章分享:【原來教育的目標,是要給予孩子『愛』,而不是急著要他『改』】

    【原來教育的目標,是要給予孩子『愛』,而不是急著要他『改』】

    這真是一個很忙很忙的一天。

    上午一大早,我到了好友在桃園的蒙特梭利托嬰中心,分享主題『如何讀懂孩子的情緒』。結束後,又坐「機捷」趕到台北,到「周惠華老師蒙特梭利親子教室],與大家講述研習列車的倒數第二堂課 - 『自由與紀律』。

    這兩個主題我過去常講,但今天我講述的內容與方式,跟過往有許多不同。

    今天的分享,不單以蒙特梭利教育為主軸,更帶入了許多薩提爾以及阿德勒的元素。我發現,這樣不但讓內容更豐富精采,而且接觸到的範圍更廣、更深。最難得的是,當中還加入了一些體驗式活動,讓與會的來賓有更如實的感受,更能觸碰到每一位參與者的內心。

    為什麼要做體驗式活動呢?因為我認為,好的教育,必須要能感動人心。

    以前,我曾問過一位我景仰的資深前輩一個問題:「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能改變一個孩子嗎?」

    這位前輩當時竟然跟我說:「不能。」

    那時候我聽到她這樣說,我楞住了。

    若不能帶給孩子改變,那我學的這麼辛苦,是為了什麼呢?我到底在幹什麼?

    結果,這位前輩接下來跟我說的話,讓我一直記到今天。

    她說:「寶鴻,我們沒有辦法改變任何人,我們只能『愛』一個人。但一個人往往因為感受到『愛』,所以會願意改變自己。」

    我被這番話深深地感動。

    在薩提爾對話裡面,不強調解決問題,而強調「關愛一個真實的生命」,原因就在此。

    蒙特梭利博士也曾說: “Sow the seeds, but never look back.” 「只管散撥種子,不計較收成多少」。

    原來教育的目標,是要給予孩子『愛』,而不是急著要他『改』。

    唯有透過最純然的關愛,我們才能打開孩子心扉,進入他內在的冰山,幫助他連結內在渴望,讓他找到為自己生命負責任的力量。當我們帶著許多期待(希望他改)跟孩子對話時,我們將無法讓彼此內在的生命能量連結,產生共鳴與療癒的作用。這也是薩提爾所強調「一致性」(Congruence)的意思 - 在乎自己的感受、在乎別人的感受、在乎當下的情境。所有的對話,要在感受裡面工作。

    所以,改變是在孩子自己,而非我們,我們只是幫助他看見自己的角色。這與蒙特梭利博士強調「成人只是孩子與世界的橋樑」意思一樣,真正在建構自己的,其實是孩子本身,而非成人。

    那我們可以做什麼呢?我們可以每天練習:

    感覺自己的身體⋯
    感覺自己的心裡⋯
    做一個自由的人⋯
    不被情緒所控制。

    每天練習貼近自己的身心,往內探究更多慈愛,開發更多智慧。

    Follow the Child,欣賞孩子在生命旅途中踏出的每一步,陪伴著他每一個階段的成長、成功與失敗。

    然後在孩子有需要的時候,我們以關愛與好奇,開啟他的內心,與他進行有覺知的對話。適時地拉他一把,讓他往內在探索,瞭解自己更深層的自我,更真實的自性。幫助他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支持他創造自己嚮往的人生。

    想到這裡,我感到自己何其幸運... 能夠在這剎那的生命中,跟隨著這些當代偉大的教育者學習,透過他們的書本、透過與他們對話,親身體驗到這些大師們對教育的存心,對全人類的大愛,見證到他們為後人打造的康莊大道,讓我們後學可以踩在這些巨人的肩膀上,精益求精,更上一層樓,利益更多有緣份的孩子與家長。

    今天,在這益漸寒冷的晚上,我稀有難得地又獨自一人在家裡,內心感到非常溫暖,心裡覺得非常感恩。

    #蒙特梭利
    #薩提爾
    #阿德勒正向教養

  • 橋樑意思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7-17 19:00:08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體驗志祺七七文章版:https://blog.simpleinfo.cc/shasha77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基改 #基因改造
    各節重點:
    00:00 前導
    01:01 「一次在三大社群平台曝光的業配方案」廣告段落
    02:00 基改是什麼?
    03:08 基改的好處是?
    04:49 跨國大企業孟山都的基改作物
    05:38 基改作物的爭議
    07:50 吃基改食品到底會不會傷身?
    08:58 我們的觀點
    10:46 提問
    11:12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宇軒
    |腳本:宇軒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歆雅/珊珊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種苗專家告訴你:基改作物和傳統育種有什麼不一樣?:https://bit.ly/2VG052k
    →【錯誤】「基改食品使動物三代絕種」?「紅色的牛蕃茄,基因是毒蠍子」?「甜玉米、紫地瓜也是基因改造食品」? -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tfc:https://bit.ly/3yW3Xuy
    →想瞭解基改作物嗎?先從農桿菌談起:https://bit.ly/36HGFfG
    →轉基因作物不確定性的不確定性:https://bit.ly/36EDTYH
    →老鼠吃基改作物長瘤?爭議論文遭下架,但腫瘤照廣傳讓民眾超害怕│科學家與媒體的橋樑(四):https://bit.ly/2Ti6fVG
    →看過這張腫瘤照嗎?經不起驗證的基改研究,成功用恐懼搏版面│科學家與媒體的橋樑(五):https://bit.ly/3z25mzK
    →孟山都基改玉米研究,讓小鼠罹癌,可能跟除草劑有關:https://bit.ly/3kkEzKW
    →歐盟最新兩年基改作物大鼠餵食試驗,再次驗證安全性值得信賴:https://bit.ly/3km6GJL
    →基改恐懼症候群竄全球! 專家:科學不如恐懼有賣點!:https://bit.ly/3wNjrPU

    【 延伸閱讀 】

    →基改食品需要的安全審查與風險評估〈基改食品怎樣算安全?〉:https://bit.ly/3igU7wv
    →基改食品究竟安全嗎? :https://bit.ly/2UUokcA
    →科學、政治與權力:GMO管理與風險論述 - 新興科技媒體中心:https://bit.ly/3z5GHKM
    →臺灣新聞遇見基改食品的歷史檔案:從1996-2006年 - 新興科技媒體中心:https://bit.ly/36FbEsV
    →基改食品在新聞上的交鋒:2005-2016年 - 新興科技媒體中心:https://smctw.tw/4639/
    →一顆黃豆 揭開基改食品恐怖真相:https://bit.ly/3BkM6Q2
    →從化工企業到農業生技巨頭 孟山都爭議不斷的企業宿命:https://bit.ly/3remYFS
    →基改鮭魚上市了:https://bit.ly/3hKH9YS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引用本頻道影片與相關品牌識別素材,請遵循此規範:http://bit.ly/shasha77_authorization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 橋樑意思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4-27 09:47:13

    育有一子一女的Anda於2014年確診乳癌,進行切除手術後,2016年癌症復發,癌細胞轉移到肝臟。身體面臨巨變,她心情被受打擊可想言之,更甚者,她更要面對家中只有數歲大的子女,「醫生話畀我聽嗰下我都接受唔到」,Anda憂心指如何可以將自己接受不了的事告訴子女。

    Anda的子女中,女兒更是「癡身」,會是想時時刻刻「癡」在媽媽身旁,這令本身要接受治療而身心俱疲的Anda更是矛盾,「每當自己一個人靜落嚟嗰陣,就會諗起自己嘅病情,跟住就會喊,經常都會覺得自己唔喺度,腦海經常都有呢啲畫面,但喺仔女面前要扮無事」,因為Anda認為子女年紀尚小,覺得不宜將自己病情告訴他們,因此在他們面前隻字不提自己患病。

    可是小朋友的觀察力超乎想像,那時是Anda病發的時候,女兒也似乎察覺了媽媽有異樣,「有時同朋友去生日會,係件好開心嘅事,佢都話佢好想去,但佢去完之後就會話,『點解會用咗呢啲時間去同朋友玩呢』,佢話如果可以嘅話,『我會想多啲時間陪你』,我唔知點解小朋友會唔想去玩,喺呢個年紀用嚟陪媽媽,我就開始觀察佢,覺得佢有啲奇怪。」

    Anda說女兒有時間中會問我些有關生死的問題,「譬如『媽媽你話人死咗會上天堂,你上咗天堂,仲可唔可以同我傾偈呀?又或者你可唔可以帶埋我去天堂呀?』我話人死咗先去天堂,我都唔知幾時會上天堂,如果我上咗天堂,你仲會有爸爸、有細佬、有其他親人,你都要好好生活,她就同我講,『唔啦,你死咗我自己喺度都無意思,我想同你一齊去天堂。』」

    女兒的反應令Anda覺得太誇張,「佢(女兒)夜晚會喊,話會發夢,其實我陪咗佢好多晚,我都嘗試用自己嘅方法疏導她嘅情緒,睇吓佢咩事,發覺佢唔會話我知係咩事,淨係識得喊。」

    Anda坦言那時不懂處理女兒的情緒,「每一晚你見到自己個女為自己身體狀況喺度喊,其實好很難受,嗰一刻其實我都好想喊,但我要好積極,我唔想畀負面情緒佢」,因此Anda成為一個嚴厲的母親,有時會責罵女兒,其實只時希望對方可以在自己在生時學會獨立,但女兒只是小學生,「依家諗返起佢都好無辜。」

    Anda之前都參加過香港癌症基金會的活動,覺得他們幫到患癌的家庭,就向基金會下協助兒童的彩虹會求助,及後女兒獲安排藝術治療課程,Anda同時也獲輔導。

    註冊藝術治療師海琳解釋指,藝術治療是心理治療的一種,它的獨特性在藝術創作方面,因為小朋友未懂說話時,已經可以塗畫,所以他們未表達到事情時可以繪畫輔助,加上治療師會邀請小朋友表達創作內容,孩子表達自己的能力因而加強。

    海琳續指,治療過程與父母的溝通和相處很重要,因為他們處理到小朋友所表達的焦慮等情緒時,也可幫助小朋友與家長溝通,從而在家庭的層面上也可以處理問題。

    Anda指女兒很喜歡畫畫,卻沒想過藝術治療可以幫到女兒,「原來真係投其所好,因為佢係有啲慢熱,未必容易同人傾到自己內心世界。」Anda透過藝術治療師,得悉女兒原來知道自己有很嚴重的病,雖然她不知道是甚麼,但知道是有機會會死亡的病。

    Anda坦言那一刻自己才開始醒,因為她以為女兒一直都不知道患病,在她知道同時,自己又沒解釋清楚,令女兒覺得自己很快會離世,但其實情況未到如此惡劣,所以令她內心積壓了很多恐懼。

    Anda接受輔導員建議跟女兒坦白病情,「其實佢哋可能只係小學五年班,已經察覺到身邊很多嘢轉變緊。」女兒清楚母親病情後,情緒有所好轉,令Anda如釋重負,「我覺得好開心,佢會好關心我嘅病情,但又唔會好似以前咁負面,而係積極咁看待。」

    更令Anda窩心的是,女兒在接受藝術治療起,就已經會每晚製作小手工為自己打氣,現在更變成她的一個習慣,至今仍在繼續,Anda估計女兒為自己製作了約200份作品,「其實佢都幾犀利,可以一直維持咁做。」

    Anda現時定期服藥控制病情,她的願望當然是身體健康,但也把女兒記在心上,「媽咪梗係最最希望見到個女大學畢業,之後結婚生仔,但如果喺呢刻,我見到佢她大學畢業已經好開心。」

    香港癌症基金會屬下的彩虹會旨在協助5-17歲因家人患癌而受影響的兒童及青少年。彩虹會的臨床心理學家、藝術治療師和社工等專業團隊,可擔當患癌人士和孩子的溝通橋樑,紓緩孩子的憂慮。

  • 橋樑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12-08 06:58:29

    本集主題:「奪橋遺恨:市場花園作戰的雄心與悲劇」介紹
      
    訪問主編:查理
        
    內容簡介:
    諾曼第戰役之後的趁勝追擊
    波瀾壯闊開場,人人雄心壯志、迫不及待
    樂觀與謹慎過了頭,使得最後以悲劇收場,盟軍損兵折將
    後世以「奪橋遺恨」永誌此役
     
      重現「二戰經典三部曲」的磅礡氣勢
      非虛構寫作大師不得錯過的經典傳世之作
     
      「報告長官,我們可能打得有點太遠了。」
      布朗寧中將,盟軍第一空降軍團副司令
     
      英國第一空降師在安恆的堅守,至今仍是二次大戰軍事史上最偉大的壯舉之一。——考李留斯雷恩
     
      諾曼第登陸讓不可一世的納粹第三帝國驚慌了!歐洲東西兩線急速往德國本土後撤,納粹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巴黎的解放、比利時的光復,「第三帝國的敗亡只是時間問題」,至少當時的人們都這麼想。尤其是喜歡跳舞的荷蘭民眾更是暗地裡歡慶鼓舞,偷偷買了代表荷蘭的橘色旗幟,準備迎接盟軍入城。然而,引頸企盼卻不見王師出現,反抗軍跟老百姓都著急了起來,怎麼回事了嗎?
     
      盟軍進攻速度太快,戰線一下子拉得太長,從諾曼第灘頭一直拉過來比利時的補給線,開始讓後勤補給作業顯得吃力,攻勢不得不停歇了。盟軍必須打開一個更接近戰線的深水港,同時還要擬定新的作戰計畫,務必讓納粹德國「一槍斃命」。盟軍打算利用這個機會,把在諾曼第作戰中成功施展的空降作戰,再次在這裡運用。
     
      這是一場規模前所未有,將來也不會再見識到的最大規模空降作戰行動。一場動用5000多架各型飛機以及2500架滑翔機在內的戰役,真的可以把德軍給趕回老家?盟軍就可以渡過德國的護國神川――萊茵河,直指第三帝國的核心――柏林?
     
      這時,英國元帥蒙哥馬利說,「交給我!」一場結合地面裝甲與空降部隊的龐大行動就此誕生。人們僅花了八天的時間準備「市場花園作戰」,徵集全歐洲可用的物資與戰力。美國著名的82和101空降師將以同盟協力的方式,支援這場註定要在歷史上留名的戰役。而最吃重的角色落在錯過諾曼第、功名同樣顯赫的英軍「紅魔鬼」第一空降師身上。
     
      約4萬名空降部隊負責佔領5座貫穿從恩荷芬、松村、格拉福、奈美根,一直到最終目標安恆的關鍵橋樑。一旦得手,裝甲部隊快速衝向萊茵河畔,盟軍將直指德國工業重鎮魯爾區。「聖誕節之前戰爭就可以結束」的想法隨之不脛而走。人們躍躍欲試,普遍認為德軍中只剩下「老人與小孩」,不足畏懼,卻將走入德軍裝甲部隊的虎口而不自知。
     
      面對要快速恢復攻勢的壓力,盟軍各方都有未盡完善的安排與舉措,最後都造成失敗的因素。情報的誤判、無線電裝備的缺陷、空降場的選擇,不採納在地荷蘭人的情報,再加上天氣等問題層出不窮。縱然如此,「市場花園」卻匪夷所思地成了蒙哥馬利口中「90%達成率」的作戰行動。第一空降師為此付出了幾近全滅的8000人傷亡、失蹤與俘虜的代價。怎麼會這樣呢?
     
      《奪橋遺恨》敘述了盟軍在1944年9月的重大挫敗,他們想站在德國最後一道屏障——萊茵河前,對著希特勒咒罵的願望可能還要再等一等了。
     
    作者簡介:考李留斯雷恩(Cornelius Ryan)
      著名戰地記者、新聞從業人員、編輯和作家。1920年6月5日出生於愛爾蘭都柏林市。20歲那年來到倫敦擔任文員,但他的志向是成為一名文字工作者,因此於1941年加入路透社,進而在1943年成為《每日電訊報》的戰地記者,負責採訪第8航空軍及第9航空軍的新聞。
     
      他曾隨轟炸機隊深入德國上空參與過14次轟炸任務。D日當天,他先是從天空見證了盟軍對歐洲大陸的反攻。返航落地之後,再轉搭快速船艇橫跨波濤洶湧的英吉利海峽,前往還在激戰的諾曼第灘頭進行最直接的現場採訪。這一天他剛滿24歲加1天。隨後他跟隨盟軍尖兵——巴頓將軍的第三軍團橫掃法國、跨過萊茵河挺進德國,直至納粹投降為止。歐洲戰事結束後,他又奔赴太平洋戰場前線採訪,並且開設《每日電訊報》在日本戰後的第一個辦事處。1946年轉戰耶路撒冷,擔任報社的中東區採訪主任。
     
      1947年移居美國,從此以北美為家。雷恩輾轉於《時代》、《新聞週刊》、《柯利爾》等媒體。「二戰經典三部曲」的出版使他享譽全球。《最長的一日》深獲肯定,也換來雷恩在著名文學雜誌《讀者文摘》的固定任職。
     
      雷恩一生得獎無數,深獲各界肯定。然而他最希望獲得的普立茲獎卻與他無緣。
     
      1970年被診斷出患了癌症,但他依然正面應對,正如同他在戰場上採訪一樣,並且把生命剩餘時間都用在完成他的最後著作《奪橋遺恨》。
     
      雷恩於1974年11月25日辭世,享年54歲。為紀念他在新聞和歷史寫作方面的傑出貢獻,美國海外記者俱樂部(Overseas Press Club America,OPC)於1957年創設了「考李留斯雷恩新聞獎」,至今依然以頒發此獎項,表揚在國際議題上有傑出表現的非虛構寫作作者。
       
      
    出版社粉絲頁: 燎原出版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