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東京藝術大學設計科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東京藝術大學設計科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東京藝術大學設計科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東京藝術大學設計科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602的網紅宜蘭縣議會議員陳文昌服務處,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帶著台灣設計「出走」】 「台灣人大都會覺得日本很厲害,殊不知台灣有一個最厲害的強項,是日本缺乏的,那就是所謂的實驗性。」 林唯哲從日本設計殿堂──東京藝術大學設計科畢業後,帶著他一貫追求完美的偏執,在日本設計界闖蕩。他並且不斷將日本業界最新的資訊和觀念帶回台灣;將台灣的設計強項介...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10的網紅1 IMAGE ART 一影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存在的本質|錄像藝術家 牛俊強 牛俊強,從建築踏入藝術,成為視覺藝術家。在嘗試各種媒材後還是情歸於錄像。從探索自己出發,擴延至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探索存在於生活中不可見的交會;人與人之間微妙的牽連;乃至更大的「無形」,從個人擴及群體生命意識,擅長以各種不同形式創作,做出細膩而宏觀的提問。 其作...

東京藝術大學設計科 在 SOYMILK?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7 18:03:41

^^ 2021.7月 一些七月的回憶 人根本到不了天堂,因為人死後,靈魂會飛向天堂, 但在碰到雲的那一剎那,就會變成雨落下來。-燕尾蝶 七月是一個像靈魂一樣 卡在不上不下的月份-不在天堂 也不在人間 以為的迷惘又不像迷惘 以為的滿足也不像滿足 不好說也不能說 一切都卡在不上不下 連這個文案的...

東京藝術大學設計科 在 木村一心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6 10:18:49

土器修三老師的老虎是將新聞報紙製成紙漿後所完成的作品🐯🐯手掌大小​的可愛的老虎有10隻! 臉, 尾巴形状​毎個​都一點點不一様😂 ​≡≡≡≡≡ ​​線上諮詢的各位,作品電子清單正在製作中🙏作品清單的提供預計於本週末開始,還請再稍待一下。本次展覧​的作品​都皆僅此一幅。如果想預先欣賞作品的話,歡迎...

東京藝術大學設計科 在 木村一心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6 10:18:49

8月個展後,本月也繼續介紹yuk tamura老師的作品!黒框系列有4幅^^ 壓克力框系列也有🙇‍♂️ ​≡≡≡≡≡ ​​線上諮詢的各位,作品電子清單正在製作中🙏作品清單的提供預計於本週末開始,還請再稍待一下。本次展覧​的作品​都皆僅此一幅。如果想預先欣賞作品的話,歡迎傳訊至藝廊IG,我們會提供...

  • 東京藝術大學設計科 在 宜蘭縣議會議員陳文昌服務處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7-06-24 19:02:43
    有 2 人按讚


    【帶著台灣設計「出走」】
     
    「台灣人大都會覺得日本很厲害,殊不知台灣有一個最厲害的強項,是日本缺乏的,那就是所謂的實驗性。」
     
    林唯哲從日本設計殿堂──東京藝術大學設計科畢業後,帶著他一貫追求完美的偏執,在日本設計界闖蕩。他並且不斷將日本業界最新的資訊和觀念帶回台灣;將台灣的設計強項介紹給日本。
     
    如今,為了讓世界進一步看見台灣,他結合藝術設計,將即將拆除的老舊建築,打造成限時四年的藝廊概念旅舍、台日設計交流的展演空間──Nibunno。
      
    用最少的人力,經營位於東京麻布高級住宅區的「限時概念旅舍」,住宿費卻遠低於日本的一般民宿價格,這是林唯哲的堅持:
       
    「台灣人若覺得太貴而沒辦法來,那我會覺得很可惜,因為這是台日交流的地方。」林唯哲笑著說。

    ▍前情提要:〈日本設計殿堂,67年來第二位台灣畢業生林唯哲:「出國留學不是遊戲,我要把台灣文化帶出去」〉→http://bit.ly/2rPL4qe
      

  • 東京藝術大學設計科 在 聶永真 Aaron Nieh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6-01-07 21:39:12
    有 1,137 人按讚


    「日本的出版業因為長期陷入不景氣,於是會優先考慮販售端及通路端在經手時的方便度,嘗試大膽創意的書封設計也就變得極為少見。

    不過,透過這次採訪可以發現到,相較於日本,台灣的製造成本低、通路給的限制較寬鬆,所以懷抱著挑戰精神的台灣年輕設計師能夠實現自由奔放的設計創意,但原因不光只是這樣。雖然那也是原因之一,但還包含了其他因素。實際上,在我們採訪過的大多台灣設計師與編輯都表示,台灣的出版景氣一樣也很嚴峻。」

    《T5》台灣書籍設計最前線〈後記〉by藤崎圭一郎
    -----------------------------------------------------------------
    〈後記〉
    台灣的書籍設計自由程度真令人羨慕。

    日本的出版業因為長期陷入不景氣,於是會優先考慮販售端及通路端在經手時的方便度,嘗試大膽創意的書封設計也就變得極為少見。

    不過,透過這次採訪可以發現到,相較於日本,台灣的製造成本低、通路給的限制較寬鬆,所以懷抱著挑戰精神的台灣年輕設計師能夠實現自由奔放的設計創意,但原因不光只是這樣。雖然那也是原因之一,但還包含了其他因素。實際上,在我們採訪過的大多台灣設計師與編輯都表示,台灣的出版景氣一樣也很嚴峻。

    隨著採訪各受訪人的過程當中,我們漸漸發現到,設計師們即便受到嚴格的制約,也會盡量花費有限的時間,認真面對書本內容,戮力將內容深刻反映在書的製作上,可看出他們如此慎而重之、真心誠意的姿態。

    更值得關注的一點是,像聶永真或何佳興為尚無名氣的攝影師主導製作作品集,像王志弘持續出版著自己企劃選書的書系,並非是「為了賣錢而製作書」,而是希望推廣「為了形構文化而製作書」,展現出作為文化散播者積極主動的一面。

    從採訪當中感受到另一件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有些設計師是以活字印刷、書法、篆刻為設計原點,不只是關注新東西,也以開放眼光看待傳統事物,用不同的方式經由設計來尋找台灣的國家認同感。

    「從日本的設計中學到很多」受訪的所有台灣設計師們都異口同聲的這麼說。實際上,在台灣書店的美術設計書區以及設計師們的書架上都可以看到許多日本的設計類書籍。

    不過,在過程當中也讓我強烈感受到,現在輪到日本該向台灣學習了。從新銳設計師紛紛嶄露頭角的1950年代後半期到1960年代中期是日本影像設計領域的全盛期──這一段快被日本給遺忘的設計青春活力似乎就在台灣。

    台灣的書籍設計很有趣──之所以會知道這個現象,是擔任本書封面設計的台灣人林唯哲在2年前傳達給我的訊息,當時他尚在就讀東京藝術大學研究所。我看見他為了簡報而帶來的台灣書籍與唱片封面,對於那樣具有實驗性的視覺呈現留下強烈印象。

    當我接到關於「台灣文化光點計畫」的相關工作聯絡,第一個就想到要做書籍設計的企劃,原因就在於2年前留下的印象已深深刻劃在我腦中。

    因為要做一本連結日本與台灣的書,因此便請林唯哲來設計封面。跟書中諸位台灣頂尖設計師之間的採訪交涉也都是由林唯哲進行。書中介紹的書籍幾乎都是由蘇景霈與陳崇仁兩位帶回到自己的工作社親自拍攝照片。若沒有這三位年輕人抱持著「期盼將台灣文化傳遞到日本」這樣的熱情,或許就不會有這本書的誕生。藉此機會致上深切感謝。

    負責訪談翻譯的是池田LILY茜藍小姐。池田小姐將訪談時的錄音內容逐一聽寫出來,再翻譯成日文。正因為有她這般細心緻密的工作,才有這本書。另外,也要感謝雪朱里與渡部千春兩位記者擬出了既有深度又不顯凝重的訪稿。

    擔任內頁版型設計的是小池俊起。儘管行程繁忙緊湊,仍然撥冗設計出了精美的頁面。東京藝術大學設計科的松下計教授擔任本書的設計監修者,他曾在東京藝術大學研究所指導過林唯哲與小池俊起,這次也對他們的工作給予了確實的建議。使用了塑膠網布材料的封面製作實屬困難,也要感謝承接這個案子的藤原印刷與篠原紙工。這個塑膠網布在台灣通常會被用來製作購物袋。

    蒙受東京藝術大學美術學部長保科豐巳賜與我們實現這個企劃的機會,更要對於竭盡心力於日台兩國交涉的台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台灣文化中心詹富森、東京藝術大學美術學部國際交流負責人山本佳代子、李玉興等人表達誠摯感謝之意。

    書本與設計能夠讓人與人之間相互連結。我衷心期盼這本介紹台灣書籍設計的書能更加強日本與台灣的文化交流。

    藤崎圭一郎(本書主編、東京藝術大學設計科副教授)
    ---------
    2015出版的《T5》介紹了台灣聶永真、王志弘、小子、霧室、何佳興的作品。
    這篇是〈後記〉的翻譯文,感謝翻譯林謹瓊,與熱愛裝幀設計的熱血義工陳怡慈Clio Chen
    關於《T5》的介紹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

  • 東京藝術大學設計科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6-06 14:00:13

    存在的本質|錄像藝術家 牛俊強

    牛俊強,從建築踏入藝術,成為視覺藝術家。在嘗試各種媒材後還是情歸於錄像。從探索自己出發,擴延至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探索存在於生活中不可見的交會;人與人之間微妙的牽連;乃至更大的「無形」,從個人擴及群體生命意識,擅長以各種不同形式創作,做出細膩而宏觀的提問。

    其作品由叩問自身延展至以「視覺作為一種存在的形式」確立主軸,於「2018年牛俊強個展」時臻至大成。作品類型以錄像為主,並包括實驗影像、攝影與複合媒材裝置等,在闡述「存在的本質」這條藝術之路上,不斷嘗試更開闊的創作與突破。

    小檔案:
    牛俊強,畢業於實踐大學室內空間設計學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目前工作創作於台北,任職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學系專任助理教授。

    曾於國內外美術館與影展發表作品。影像作品《即使她們從未相見》獲頒第 35 屆金穗獎最佳實驗片。曾參與鹿特丹國際影展金虎獎短片競賽、FAFF錄像藝術節、英國Osmosis 錄像藝術節、美國Pixilerations新媒體藝術展、紐約 cutlog 藝術節、西班牙Aguilar影展、法國Tours亞洲影展、法國ARTchSO錄像藝術、 日本東京Interdisciplinary 藝術節、韓國光州ACC Asian Arts Space Network Show、兩岸四地藝術交流計劃、台北金馬影展、台北美術獎、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台北電影節等國內外藝術節和影展展出。

    作品亦在柏林、伊斯坦堡、特拉維夫、俄羅斯、墨西哥、首爾、北京、深圳等國際重要城市發表。曾獲頒第53屆美國休士頓國際影展最佳實驗電影,第42屆金穗獎最佳實驗片,第35屆金穗獎最佳實驗片,及第十七屆台新藝術獎入圍,《神的影子》獲提名「2021倫敦IFF獨立電影節」最佳外語紀錄片,和最佳外語紀錄片導演。

  • 東京藝術大學設計科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2-05 21:15:11

    #印度神童 #阿南德 #吠陀占星術
    最近講得多太多娛樂八卦, 不如我哋玩一玩嘅話題

    因為已經過咗新丑年立春, 我想我嘅youtube頻道更加多樣化

    呢條影片我會介紹嘅就係最近喺網上瘋傳嘅一位占星師印度神童阿南德(Abhigya Anand)

    佢嘅預言最近喺網上瘋傳。印度神童阿南德14歲已取得碩士學位,精通6種語言,阿南德生于2006年。佢嘅父親係一位軟件工程師,媽媽係一位時裝設計師,曾經住過喺加拿大幾年,跟住回流返印度,阿南德从7岁起学习梵语。8岁起每天早上花半小时背诵印度教经典《薄伽梵歌》四节经文。10岁起开始接触并学习占星。14岁的阿南德还获得了草药微生物学——「阿育吠陀微生物学」(Ayurveda-Microbiology)研究生的文凭。阿南德现正攻读印度占星学院PhD-博士學位,专业是「金融占星学」(Financial Astrology)。

    在阿育吠陀Ayurved a-Microbiology中,同樣認為五元素幫助構建了我們的身體,

    土元素 | 構建了骨骼,骨骼的堅實和力量來源於土元素;

    水元素 | 構建了肌肉和肌肉的運動;

    火元素 | 構建了骨骼,神經系統。飢餓與口渴源自火元素,當火元素強烈,我們將感到饑渴;

    風元素 | 促成所有四肢和身體的運動,內部器官的運動和代謝運行。擴張和擠壓也源自風元素;

    空元素 | 構建了我們心意的慾望、憤怒、佔有、迷戀、恐懼等情緒;



    阿南德(Abighya Anand)在2019年8月预言11月将有大灾难爆发,如今新冠状病毒,COVID-19全球大流行,病毒将在全球蔓延,全球紧张局势将加剧,正應驗咗佢嘅预言,非常之精准。


    之前佢啲新聞大家都有聽過 ,早幾日佢就預咗 將會喺 2021年的2月10日是个更可怕的时间节点,这一天会出现六星连珠,太阳、月亮、水星、木星、金星、土星将连成一条直线。在这一天,经济可能全面崩溃。

    阿南德还强调,与瘟疫相比,饥荒和经济是更加严重的灾难。政府或者是个人应该提前做出准备。而这一切,阿南德认为是上天对人的一种严重的警示,如果不改过,饥荒与战争或者是大灾难会摧毁人类。


    2月10號呢而家好近啫 ,究竟會唔會好似2008年雷曼咁樣嘅金融海嘯觸發全球呢 , 到時大家就可以拭目以待啦,

    我除咗對佢個預言有興趣之外,我對佢個人以致佢所用嘅預測工具,更加感到興趣,原來佢係用印度占星術(Jyotish astrology)又稱之為「吠陀占星術」(Vedic Astrology),係一個發源於古印度的占星術系統。

    佢通过使用占星术,正确地预测了黄金和白银的价格以及其他的股市經濟病毒流行等等嘅活动。

    阿南德主要根据火星将与土星和木星相合,而月亮和行星拉胡(Rahu)也将相合。在印度占星术中,拉胡是九大主要的天体之一,被描述为引起日食的“影子实体”,是流星之王。

    所以佢所講將會喺 2021年的2月10日是个更可怕的时间节点,这一天会出现六星连珠,太阳、月亮、水星、木星、金星、土星将连成一条直线。在这一天,经济可能全面崩溃。

    这是一种非常罕见的情况,因为在占星术中,火星、土星和木星被认为是最强大的行星,因为它们都位于太阳系的外圈。因此,当它们全部对齐时,它们在地球上产生的力量是巨大的。


    佢所運用嘅預測方式,就係所謂「吠陀占星學」(VedicAstrology),或稱「古印度占星學」(AncientHinduAstrology),是指印度民族的傳統占星學。“吠陀星學”在研究方面,主要強調個人命運裡的事態:比如是研究個人的名譽、運氣和財富等,而只有百分之五會提及個性和心理。印度古代占星术的起源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喺呢一樣係同西方嘅占星術有最大嘅分別 .西方嘅占星術最主要係好似星座咁樣分析每一個星座嘅性格同埋心理 .

    【印度占星學特色】

      ˙奠基於吠陀文化,隱含「梵我不二」哲思與神思觀點,即係我哋中國嘅天人合一
      ˙預測事件、論斷時事為其精髓
      ˙採用恆星黃道
      ˙分宮圖:輔助判斷命主健康、財富、父母、婚姻等人生事項
      ˙行星組合:論斷命主先天格局
      ˙大運系統:預測命主人生各階段運勢

    早期的天文觀察也許粗略,但隨著時代推演,變得越來越精密,甚至引進數理技巧、球面天文學;而上述活動所需預知的曆表編製方法,也更加精確。這種發展歷程,涉及了星象徵兆、氣候、地震、洪水、災變等占星預言,甚至其他神靈媒介、物候徵兆的預示,種類繁多。在占星學方面,為了爭取先機,或進行擇日,或解答心理疑惑,或以卜卦尋找失物,或論及命主生活境況和一生大運流年,也都有不同解讀方式。印度占星學將這些活動分門別類,以利區分。印度占星學可以分為三大類及六大支:

    三大類 :

    1. Ganita:天文學與占星學的計算。

    2. Samhita:本集。日昝(盞)的觀測,包含徵兆、氣象、農作物的嗰年是否豐收、地震、洪水、大量人口的財富變化、經濟循環、房屋建築、流星及所有的自然現象。

    3. Hora:命盤的解釋。

    其中「Ganita」攸關天文學,如球面天文學、天文觀測記錄、行星位置的計算、順行、逆行、停滯、比太陽先出或後入、星體的顏色與大小、恆星位置等所有天文活動,尤其是與占星學有關的部分。

    「Samhita」精細的處理自然現象的徵兆(Nimitta)。

    「Hora」針對用事時刻、地點製作天宫圖(Horoscope),包括本命(Jataka)、擇日(Muhurta)和卜卦(Prasna)

    六大分支 :

    1. Gola:球面天文學,直接觀測天文現象與記錄。

    2. Ganita:天文學與占星學的計算。

    3. Jataka:本命占星學。

    4 Prasna:卜卦占星學,就尋問事項解答,不用本命天宮圖的內容。

    5. Muhurta:選擇吉祥的天象時刻從事活動。

    6. Nimitta:徵兆的解釋。

    六大分支其實就是三大類的細分。喺應用方面亦都可以配合六大學科,衍生出世運占星學(MundaneAstrology)

    --主要研究日蝕、行星會合、新月等天體現象,以它們的發生時間來推測一個國家或社會可能發生的現象。 流年預測(AnnualForecast)--用來預測天氣和農作物的收成前景,視乎行星橫跨天空的現象來斷定來年的吉凶。

    本命占星學(GenethliacalorNatalAstrology)--此種占星學是“吠陀占星學”的最重要部份,以個人出生的那一刻和地點來推算嗰個人嘅命運,強調的是出生時的浮升點(Lagna)、行星的格局以及其相位。[注:浮升點(Lagna),洋人稱為“上升點”(Ascendant),若撇開其度數不論,只論其所在之星座,則是洋人一般所稱的“上升星座”RisingSign)。]

    過運(TransitSystem/Gochara)--主要研究行星橫跨先天星圖時,與之形成之相位及關係,來推算某短暫時期的運勢和發生事件。

    時局占星學(HorarySystem)--以當事人問事的一刻來起出一張星圖,從而去問事情的吉凶,與中國的奇門遁甲和大六壬等術數的概念相近。

    擇吉占星學(ElectionalSystem)--用以選擇一個良辰吉日,開張做生意、簽署合約、結婚和見工面試等。由於星體在一個選定時間的位置和狀態對個人活動有重大影響,所以這個學科的基本原則,是以開始進行某種活動的一刻,來決定行星與浮升點在天空的相對位置,以它們之間的互涉關係,從而選定一個良辰吉日。

    需要注意的是,印度占星學家在前五個學科中,均以浮升點和行星在某一刻的位置來推算命運。而擇吉占星學則不然,它與其他五個學科不同,認為行星的位置和相位可以保障一個人的成功,提供了我們選擇吉時的自由。

    學業力及轉化

    吠陀占星學建立在兩項基礎原則之上:

    1、我們都擁有永恆不朽的靈魂----在梵文(古代印度佛教經典語言)中被稱為”atmas”,(英語單詞“原子”-atom-即源自於此)。一個”atmas”是組成永恆而神聖生命的極限微小顆粒。以此而言,我們的靈魂無法逝去或被扼殺,因為它們來自於另一個非物質的世界。然而即使我們的靈魂永恆不朽,我們仍需親臨這個物質世界。換句話說,我們是體驗人類經歷的靈魂,而非感受精神體驗的人類。

    2、世間萬物都遵循因果定律。這意味著“每一個作用力都會產生一個同等的反作用力”。當你把這兩條真理合二為一,所得到的結果就叫“業力”。業力的根源為“kri”,代表“行為”。所以我們靈魂在物質世界內的所作所為都會依據物理定律產生反作用力—它們並不是某種懲罰,而是長時間積累起來的因果關係的科學規律。古印度吠陀占星學是靈魂與自然界定律的結合體。隨著時間的推移,掌握了我們所做的一切。它的神秘之處就在於由自然界引發的反作用力不會立刻被體現出來。是在長時間後才會發生在你我身上,即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莫言不報,時刻未到”。

    這種思想引發了“輪回”的概念:永恆的靈魂將會不斷地轉換自己的凡身,一世又一世,並且每一個新的肉體都延續承載者前世過往的因果迴圈。形象地去理解,就是將你的自由意志比喻成聚集自己所有想法、言論和行為的財產投資。吠陀理念基於--無論你身在何處,自然界的內部體統會將你的全部“投資”轉化成為相應的回報。即使你換了新的肉身,大自然仍知該如何找到你並與你“續約”。

    想像一下,在人生的終結之際,肉體死亡之後,你被聖靈帶到了“所用業力庫”裡,他們將會審計你的“業力帳戶“,計算你用了多少”業力幣“,然後通過複雜數學統計來算出你將被賦予的下一個凡身。你會被指定父母、家庭和兄弟姐妹,然後又成為了凡間中新的生命。而未回報或發生作用的業力,亦或是前生靈魂帶來的因果影響,將會被轉至新的生命,即凡身之上,仿佛我們出生時都拎著無形的業力行囊。

    這就是“星座”的邏輯原理。星座是你出生時所在地(準確經度與緯度位置之上)的天空表像形態。在行星與恒星的位置背後隱藏著能夠揭露伴隨每個靈魂的因果秘密的圖表。吠陀占星學的星盤是一張照片---新生靈魂“(業力)投資檔案”的快照。因為星盤由光線格局組成,所以吠陀占星學也稱為“周諦士”,即研究出生時刻天空中光線格局的藝術。


    ?合作邀約請洽
    gold7778@gmail.com
    https://www.instagram.com/gold7778t/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uNPxqDGG08p3EqCwY0XIg/join

    請用片右下角調4K睇片。

  • 東京藝術大學設計科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06-25 20:58:16

    本集主題:「橋:跨越空間與距離的日本建築美學與文化」介紹
           
    訪問編輯:莊琬華
        
    內容簡介:
    日本三大古橋與三大奇橋,你知道各是哪三座嗎?
    當石造拱橋已經普遍流傳於世,日本的石造拱橋卻只有四百年歷史?
    比起橋的堅固耐用,日本人更擔心橋阻礙自然水流造成災害!
    站在橋上聽人說話,竟然可以用作占卜?
    死者前往冥界的路上,也必先經過一座橋?
      
    橋,讓人往來原本不相連的兩處空間,因而產生說不盡的故事
      
      從古到今,橋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人類為了生存所需,或者為了滿足好奇,而想要拓展生活的範圍,遇到天然的阻礙如山谷、河川、大海,就想方設法,於是造出了橋,連接兩個端點,成為溝通兩地的重要建築物,承擔運輸、各式物資交換、社交聚會等等功能,有時,也成為征戰的主要戰場。
      
      土木學者五十畑弘,以橋為中心,談論以橋而生的事,從古至今的發展,東西雙方交會的影響,技術、需求改變而使橋的型態更多樣化,此外還有發生在橋上的種種,記錄在文學、藝術、傳說裡的故事,夏目漱石《三四郎》中登場的橋、《源氏物語》最終話的舞台……此外,也談及橋的設計、技術發展與思考,例如橋不求堅固,但求無礙於自然的河川流向,以非石造-木造為基礎的建築哲學。
      
    若是橋從世界上消失了,這個世界肯定蒼白許多。
        
    作者簡介:五十畑弘
      一九四七年生於東京。畢業於日本大學生產工學部土木工學科。博士(工學)、技術士(建設部門)、土木學會特別上及技術者。於日本鋼管(株)從事鋼構造物的設計、開發與營業。企業統合後的JEF工程顧問(株)歷任機場連結的PM、技術主席等職。現在為日本大學生產工學部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鋼構造、土木史、土木遺產的保存。並擔任文化廳文化審議會專門委員、國交省總和評價委員、東京都、富山縣、琦玉縣等文化財保護審議會委員、土木遺產修復、保存委員會委員或委員長等職。主要著書有《圖解入門 簡單易解的「橋」的基本與組成》、《歷史土木構造物的保存》、《一百年橋梁》、監修《橋的大解剖》等。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