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東京藝術大學排名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東京藝術大學排名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東京藝術大學排名產品中有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萬的網紅StoryTeller 說故事,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電視畫面中,謝霆鋒飾演的主角使出絕招「風火山林」將對手撻低,成為勝出比賽的關鍵一著 —— 那是 2000 年,電視正播放著柔道劇集《撻出愛火花》。 看過這部劇集後,他心中吹起一陣柔道旋風,可惜他家附近的社區中心只能報讀空手道班。 「也差不多吧?」心中如此想著的他,開始學起了空手道。 後來,細他...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01. Birthday Song 02. 櫻桃 03. Strawberry Jam 04. PEACH 05. HEART 06. 扇子 07. 星象儀 大塚愛(1982年9月9日-),日本女性創作歌手,所屬公司為日本愛貝克思音樂,出生地為大阪府大阪市住之江區,與濱崎步、倖田來未齊名為愛貝克思音...
-
東京藝術大學排名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3-06 08:00:0001. Birthday Song 02. 櫻桃 03. Strawberry Jam 04. PEACH 05. HEART 06. 扇子 07. 星象儀
大塚愛(1982年9月9日-),日本女性創作歌手,所屬公司為日本愛貝克思音樂,出生地為大阪府大阪市住之江區,與濱崎步、倖田來未齊名為愛貝克思音樂的三大代表歌手。其作曲風格屬於搞怪或開朗元氣型,但仍不乏抒情歌,旋律常有樂團風格;歌詞方面則近生活化,或是仍然存在其風格的搞怪式,從某些歌曲的音樂錄影帶中就能明顯地瞭解,如「超☆樂觀」一曲的錄影帶就戴著無厘頭的爆炸頭假髮上陣演出,歌名也不難看出其極具創意的聯想性。大阪藝術大學短期大學部保育學科畢業,在大學時代取得幼稚園老師、保育士的資格。學生時代與友人共組「Himawari」樂團,《櫻桃》即該時期創作的作品。15歲時便開始自行作詞曲,不僅是《櫻桃》,在出道前創作的歌曲數量超過60首。2002年送到艾迴唱片的作品試聽帶(《桃花花瓣》、《櫻桃》、《愛撒嬌》、《好愛你。》等)吸引眾多審查員目光,進而得到出道的機會,翌年的2003年9月10日以單曲《桃花花瓣》出道。
2003年5月16日,大塚愛從故鄉大阪前往東京準備發表相關事宜,同年9月10日大塚愛第一張詞、曲皆由自己完成的單曲發表,同時以此單曲《桃花花瓣》出道。12月17日第二張單曲《櫻桃》發行,初銷售在Oricon銷量榜僅在排名20名,在隔年意外攀升至第5,《櫻桃》也於2004年7月19日達到手機鈴聲下載第一到達100萬的下載量。 -
東京藝術大學排名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8-05-29 19:00:04【熱門講座】達成共識,你可以這樣做!06/21(四)或 06/30(六)19:30
講座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00
【7.21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3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報名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487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最近台灣除了一些民生議題之外,我想最引起大家關注的就是跟選舉有關的訊息,我認識的很多朋友都覺得自己是一個理性的決策者,對於要把票投給誰,對於每個候選人他們的政見,有什麼樣的想法跟看法,都有一套自己的說法。
似乎好像哦很多人都會覺得自己是一個「理性」的決策者,但事實上你我真的是這樣嗎?有沒有可能透過一些媒體的操作,或者是民調的操作,去左右了我們的那一張票,到底要投給誰?
甚至於有沒有可能因為這樣的操作,我們有可能把票投給那個我們原本不可能支持的人?
這個說法我想你聽到一定是覺得有一點誇張、危言聳聽,但事實上呢在1994年美國的肯塔基大學的研究,告訴我們這是有可能的!
兩位學者喔蓋德爾跟錫爾滋,他們的研究結果告訴我們,我們其實是很容易被這些所謂的民調影響的!
這兩位學者把180個受試者分成九組,讓他們聽到不同的訊息,然後去檢核他們因為這個訊息在投票決定上會有什麼影響,其中一些人聽到的訊息是對於民主黨候選人正面的描述,而且說他們很有可能高票當選。
在這樣的訊息介入之後,這些受試者在沒有特定的政黨喜好的狀況底下,有70%的人會把票投給在那個訊息當中,所提到的民主黨候選人。
但反過來,當這個訊息改成是對共和黨的候選人有利的時候,這個投票傾向就會很明顯的偏向共和黨候選人,甚至於這其中還有曾經身為共和黨黨員的人,只要這個訊息當中,出現了民主黨候選人當選的呼聲比較高,他就會把票投給民主黨候選人,這樣的景象。
所以回觀一下,蓋德爾跟錫爾滋他們的研究也說明了,為什麼政治人物這麼在乎媒體上面,特別是民調的一個排名。
這個也很容易呼應到心理學裡面,研究的從眾行為、從眾現象,因為對你我來說,我們都不希望自己是錯的,我們都希望自己站在多數人的那一邊。
那當然如果進一步研究投票的行為,和每一個投票人對自己手中的那一張票的情感投射,我們都很希望自己投下的那一張票是所謂有用的票,那當然如果我投給會當選的候選人,這就是所謂「有用的票」。
所以你會發現不管社會怎麼樣的進步,我們多麼高舉著民主的大旗,或者是選民素質這樣的訴求,你會發現人到頭來我們做很多決定,我們仍舊是很容易受到這些外部信息的影響。
那如果瞭解了這一點,其實反身看看自己,為什麼所謂的「獨立思考」這麼的重要?不管你是面對政治投票的選擇,甚至於自己生涯選擇!
就像很多人在大學選填科系,或者是畢業找工作的時候,都希望自己投入的是熱門的行業,可是現在的一個問題就在於,當你在選擇大學要念什麼科系,或者當你要在職場上求職。
在那個時空底下,大家認為熱門的行業,其實很有可能它已經走過了高點,也就是說它即將要不斷的往下探底了,那這個時候你因為當下媒體的訊息,事實上我們很清楚知道,媒體告訴我們的都是已經發生的事,但是不代表未來的一個趨勢跟走向。
可是在這樣的心理狀態底下,我們永遠會是那個被操弄的人,更可怕的是如果回到你的人生,你永遠接上的是趨勢在高點的最後一棒,也就是要往下走的第一棒。
所以談到這邊,當你接觸到任何訊息的時候,首先你要質疑的是媒體給你的訊息,真的是大多數的人的意見嗎?
再來第二層,如果他真的是大多數人的意見,你有什麼理由一定要從眾呢?
勇敢的走自己路,那麼它的前提就是我們必須要有獨立判斷思考的能力,希望今天的分享對你有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內容。
那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在每一段影片說明都有相關的連結,凱宇很期待有一天在啟點文化的教室裡能夠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啟點文化 #心理學 #人際關係 #凱宇 #人生成長
東京藝術大學排名 在 StoryTeller 說故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電視畫面中,謝霆鋒飾演的主角使出絕招「風火山林」將對手撻低,成為勝出比賽的關鍵一著 —— 那是 2000 年,電視正播放著柔道劇集《撻出愛火花》。
看過這部劇集後,他心中吹起一陣柔道旋風,可惜他家附近的社區中心只能報讀空手道班。
「也差不多吧?」心中如此想著的他,開始學起了空手道。
後來,細他兩年的妹妹因為看見哥哥打空手道的模樣太有型,於是開始跟著哥哥學空手道。十多年後,這位妹妹參加奧運,贏得了一面空手道銅牌。
她是劉慕裳 Grace ,本屆東京奧運空手道女子個人型項目的銅牌得主。
她十一歲時,隨哥哥入門學習空手道,最初是學習對打的,後來因為受傷,為了不想讓媽媽擔心而改練空手道套拳「形」。怎知道練著練著,又發現自己很有潛質。
通常,她都要到參加比賽前數星期才臨急抱佛腳練習,偏偏又經常得獎;到大學畢業時,劉慕裳才決定成為全職運動員。多年來,她專心練習空手道女子個人型,並在世界排名中最高名列第三。
自小,劉慕裳身體孱弱,媽媽只想她練習空手道後可以強身健體,沒想到現在竟取得了奧運銅牌,有時,世事就是這麼誤打誤撞,而又命中注定。
媽媽知道劉慕裳喜歡唐老鴨,早就在一個唐老鴨公仔上縫上了親手制的空手道道袍,還預先準備好金銀銅三款獎牌。
在劉慕裳取得銅牌那晚,身在香港的媽媽為穿著道袍的唐老鴨戴上銅牌,再拍照片傳給仍在日本的劉慕裳。
空手道對打是激烈的運動,個人型則在暴烈與温柔中取得平衡,每次上場,劉慕裳都會穿好整齊道袍,化好妝,在台上展現出最有氣勢的一面。
她是劉慕裳,一位美麗而強悍的女生,也是我們香港代表隊空手道女子個人型的銅牌得主。
Storyteller: 劉慕裳 @gracelaukarate
Illustrator:Man Tsang @mantsang.ink
Text:StoryTeller Team @everyone.is.storyteller
截至今天,香港隊已在本屆東京奧運中取得一金兩銀兩銅,累積計五面獎牌,暫時在88個國家 / 地區當中排名39,是1952年參加奧運以來最佳成績。未試過,又怎可能知道結果如何?無論前路有多難行,最重要是我們一起前進過:)
即使比賽結束,我們還要繼續關注香港運動員的動向,因為他們每一位,都是為港爭光而努力的人。
#EveryoneisStoryteller #劉慕裳 #ManTsang #沒有你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
📚 成為 Storyteller Reading Club 會員, 接收最新一期 Newsletter :
https://bit.ly/2VembZA
📮投稿你的故事/藝術作品:https://bit.ly/2FwN6G3
✨商業合作/廣告洽談,歡迎聯絡:info@story-teller.com.hk
👉🏻Tag us at IG @everyone.is.storyteller to be featured
→Follow @ztorybook.official 留意最新動向
東京藝術大學排名 在 Mr. Rabbit 歐洲行旅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你心中全球最佳城市是誰呢?
.
👉2021年全球最佳城市,百大名單公布
.
由Resonance Consultancy調查全球百萬人口以上的城市,依據6大類25項評分標準,評選出2021年的百大城市排名
.
在公布第一名的城市之前
你心中對於全球百萬人口的大城市名單之中,第一名會是哪個城市呢?
🤔
.
.
Resonance Consultancy 對於這次的城市評比,六大分類分別是Place、Products、People、Prosperity、Programming、Promotion
.
依據這六大分類之下,會有不同的評選標準,像是
PLACE - 就是評比城市的自然與建築、天氣、安全性,今年還特別加入COVID-19對於城市影響。
.
PRODUCT - 是針對城市的主要機構、景點、基礎建設、機場連結交通、博物館大學排名...等等
.
PROGRAMMING - 為城市的藝術、文化、娛樂、餐廳與夜生活評分
.
PEOPLE - 評分的類別有包括城市的移民率和多樣性,還有針對教育程度的相關類別評分
.
PROSPERITY - 觀察城市的就業與公司總部現象,尤其是500大公司企業、就業率、貧富差距,今年還有加入COVID-19帶來的失業率
.
PROMOTION - 依據Google搜尋、facebook & IG 打卡標籤、Tripadvisor網站留言評比...等等,關於現代數位科技與社群媒體上,針對各個城市的推薦
.
The world’s best cities for 2021
第一名: 倫敦 London
.
倫敦在城市環境當中的評比,以許多的公園綠地,還有天氣涼爽為排名前面,加上今年因為疫情,更是需要良好空氣與寬闊城市空間。另外,倫敦憑藉文化內涵還有充滿活力的夜生活,也是受到關注,即便現在的歐洲地區許多國家都關閉夜生活。
.
雖然倫敦在前五百大公司排名以及GDP都有很好的評分,不過,因為脫歐的問題,導致英國倫敦部分前百大的公司企業轉移,還有在城市評比的"貧富差距"這項,有著非常巨大的貧富差距,這都是倫敦未來發展的考驗,同時,這些因素也伴隨今年因為疫情所朝成的影響。
.
全球百萬城市的百大名單當中的前20名的城市,除了第一名的倫敦之外,依序還有:
美國紐約
法國巴黎
俄羅斯莫斯科
日本東京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杜拜
新加坡
西班牙巴塞隆納
美國洛杉磯
西班牙馬德里
義大利羅馬
美國芝加哥
加拿大多倫多
美國舊金山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布達比
俄羅斯聖彼得堡
荷蘭阿姆斯特丹
德國柏林
捷克布拉格
美國華盛頓特區
東京藝術大學排名 在 銀色快手(Silverquick)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選一本好書到你心裡:選書師的職人心法
人生沒有正確答案
有的話,它必定藏在書本裡
我是如此相信的。
——《解憂書店:出租大叔的人生借問站》
如果你的朋友生日,
想送一份禮物給他,
你會如何挑選禮物呢?
你一定要瞭解你朋友的喜好,知道他的生日,並且到文具禮品店或百貨商場挑選一個最適合的他的禮物對吧?如果挑到他喜歡的禮物,賓果!你會贏得他的肯定和感謝,怎麼挑、如何選,還真是一門學問。
<挑選適合當下閱讀的一本書>
如果這世界上有人專門為讀者挑書,負責選一本好書給對方,並且可以精準的投其所好,選出符合當下心情適合看的書,那麼這種職業就叫做「選書師」,很特別的職業吧?怎麼以前都沒有聽說過?
因為它是新興的職業,有人正式為它命名是在2005年(參見吉井忍《東京本屋記事),為這個職業命名的人物叫做幅允孝,他是一位日本人,從事的行業是專門為大型書店設計書籍的陳列和布置,也幫忙負責挑選適合的書,放在特定的空間裡,不只是書店,還有百貨公司、餐廳、咖啡店、醫院診所、老人安養機構、學校、飯店等各種商業空間和私人場所。
銀快之所以會知道幅允孝先生,是在2013年的夏天,我和妻子逛天母太平洋百貨的淳久堂書店,偶然間找到有人採訪幅允孝的工作撰寫成的一本書《傾聽書本的聲音》作者是高瀨毅先生,那是一本日文書,我看了很喜歡,當下就決定買回家,並不知道日後我會走上「選書師」這一行。
<為書本和讀者之間搭建一座橋樑>
從事書店及出版的工作已有十多年的歷程,經常遇到許多讀者問我,有什麼書可以推薦的嗎?我自己熱愛閱讀,除了自己的書房和書店之外,我也對別人的書架感到好奇,因為學生時代很喜歡逛二手書店,我幾乎能背下文學書區陳列的收藏,憑藉這種記憶力,開始建構我內心不斷擴張的閱讀書單。
後來開始經營二手書店,有機會到客人的家中收購舊書,我也會留意他們的書架上擺了什麼書,是什麼樣的人會看這些書,不知不覺養成了一個習慣:看到這本書,我會想像誰會拿起它來閱讀;看到讀者我會想說要不要推薦一本適合他看的書,我將人與書、書與人之間的連結,透過浪漫的想像串連起來,這個過程使我擁有了成為選書師的能力。
<懂得如何猜測讀者心中的想法>
有一回幾個朋友和我聊天,過了幾分鐘,我突然冒出一句和話題不相干的話:「我知道你大概喜歡看哪些書了。」雖然當下他們還沒有意識到我在說什麼,很快的話題又繞到最近很夯的球賽,可是我的一句話,把朋友給震懾到,他有點疑惑,為什麼我可以憑藉著聊天的內容,迅速判斷出他會看什麼樣的書?
這令他想起之前曾經在電視上看過的一個日本節目:他們請來一位能透過言談舉止,排名出受測者喜歡的東西或重要人事物優先順序的專家在觀眾面前展現他驚人的讀心術,形式和選書師有異曲同工之妙,能夠藉由聊天快速進行分析,精確猜中對方的想法,彷彿能讀進你的潛意識,瞬間和你的靈魂連上線,哪有這麼神?
其實,選書師的能力養成,首先呢,來自平日的大量閱讀及知識累積,其次呢,跟提問力有關,如何透過聊天針對讀者的需求進行提問來縮小可推薦書籍的選取範圍,並掌握對方的閱讀喜好和關心的議題,這點很重要。
平時我們該如何訓練這樣的能力呢?
有個簡單的方法,你可以平時自我訓練一下。
網路書店都有所謂的暢銷排行榜,圖書館也有借閱的排行榜,這些榜上有名的書本,它們一定是滿足了大部分讀者心中的焦慮和欲望,比方說,英語學習的書賣得好,因為大部分人認為自己的英語始終學不好,應該買本書來讀;又或者像是情緒方面的書賣得好,那是因為現代人對於情緒管理,總覺得自己好像哪裡嚴重不足,與他人之間的溝通也經常卡關,所以溝通學、說話術的書也很暢銷,像這樣當你焦慮某件事,那方面的書籍就會賣得動。
另外,就是能滿足你欲望的書,也是排行榜的常勝軍,比方說教人如何身材變苗條,怎麼樣能夠成為眾人注目的網紅,要怎樣才能賺到第一桶金,如何寫履歷一定能找到工作,成為卓越人士的成功學也是書市的寵兒,透過這些觀察和練習你會發現,只要找到讀者焦慮和欲望的事,就能為對方挑選適合的書。
<文學讀者是成為專業讀者的基礎>
又有朋友會問我,如果不喜歡看暢銷書或是商業書、心靈成長類的讀物,難道就沒有別的選擇嗎?其實,如果你想成為一名專業讀者,進而擁有選書師挑選的眼光,那你一定要多看一些文學類的書籍,包括現代詩集、散文小品、華文創作、翻譯文學/小說、中外的經典文學名著。
因為理解文學作品是進入專業讀者的一個門檻,對於文句的理解到文學的欣賞本身就是審美經驗的培養,有了文學閱讀的經驗,去涉獵一些歷史、哲學、藝術還有人文社科類的書籍,才能吸收並讀得進去。
這些不同類別的書籍,很需要理解力的輔助才能閱讀,如果要成為一位專業的選書師,那你一定要廣泛涉獵各種科目的知識類書籍,這樣才能推薦比較有深度有內涵的書,才不會輕易被讀者的提問難倒。
(現在坊間的《閱讀理解》雜誌,著重在國民義務教育的培養閱讀素養及理解力,就是在培養專業讀者和小小選書師喔。)
<關鍵詞匹配是選書的核心技術>
精準選書,還有一個重點就是:關鍵詞匹配。
將讀者的背景資料喜好和曾經看過的書,分析出幾組關鍵詞,再從你所知的好書當中找到可以與之匹配的書目,這個過程就是選書師在做的事。
我會知道你有渴望與他人建立良好關係和溝通模式的需求,我會知道你想要進一步的探索自己,認識自我的需求,我會知道你對於大學畢業以後,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要找哪一類的工作才適合,我會知道你想多一點瞭解這個世界,以及未來的變化,我怎麼會知道這些呢?因為我有認真觀察過大學生這個族群,在你們的這個年紀,會關心的事物全部羅列出來就是這些,而我能從曾經讀過,接觸過的書本當中,找到符合你們心中想讀的那本書。
其實選書師早就存在這個世界上,
他們是出版編輯、圖書採購、書店店主和書店店員
圖書推廣老師,圖書館員,版權經紀,
還有能夠為朋友推薦好書的你。
為什麼人們會需要選書師呢?
不是大家都有選書的能力嗎?
因為沒有人想到要把這些關於閱讀
包含在知識分享的核心價值
從日常的行為當中提取出來。
這世界懂得選書的人太多了
也有人對於茫茫書海不知從何選起
因為「選擇困難」而苦惱不已。
選書師就像是書迷宮的引路人
知識海洋的領航者一般的存在
為那些尋找答案的人找到適合當下閱讀的書
成為解決問題的知識專門家。
這樣的工作是為了替讀者省下時間,
找到更貼近自身需求的讀物。
能夠在書本和讀者之間搭建起媒合的橋樑,
就是選書師存在的意義。
全文原載於《元智大學全球在地文化報》
因為篇幅字數限制,部分文字進行刪節,特此說明。
執行主編 / 陳巍仁
(本期主軸:書與人的連結)出刊日期 2020 年 5 月 30 日
電子檔下載傳送門在下方留言第一則
文字 / 銀色快手
攝影 / 尤齡緯(選書師培訓工作坊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