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東京藝術大學科系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東京藝術大學科系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東京藝術大學科系產品中有1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萬的網紅地圖製造 MakeWorld.tw,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這次東京奧運 最令腦闆激動的就是李智凱獲得鞍馬銀牌了 腦闆的房間改造過很多次 但是牆壁總貼著一張格格不入的紙條 那是電影 翻滾吧!阿信 的一段台詞 這部電影就是李智凱的教練 林育信的故事 這段話只是女主角給阿信很簡單的鼓勵 但給老闆莫大的勇氣 這部電影著實在我最徬徨無助的時候拉了我一把 這部...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熱門講座】達成共識,你可以這樣做!06/21(四)或 06/30(六)19:30 講座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00 【7.21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3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
「東京藝術大學科系」的推薦目錄
東京藝術大學科系 在 岳蓁Yula看名字就知愛登山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01 01:26:50
夜深了各位夜貓子好😽 誠心建議大家疫情低潮的時候 找一本熱血的漫畫、小說、電影都好 讓自己沸騰一下😉 疫情時間推薦大家一本漫畫📖 「藍色時期」是部描述一名 成績超好品學兼優卻壞壞的高中生 在加入美術社之前完全沒有繪畫經驗 因為偶然巧合受到藝術的心靈衝擊 而加入美術社毅然決然決定放棄 原本要選擇穩健...
東京藝術大學科系 在 戴美瑩 Dai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6-03 10:47:44
跟我一起前進日本吧!💪💪 ✅✅✅走向國際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 讓我們一起打造屬於自己的舞台🔱⚜️第68回日本藝術祭台灣區賽,即日起至6/15日接受報名。 只要你是相關科系的大專院校生憑學生證就可以⭕️免費參賽囉!💯💯前三名者將代表台灣到日本東京參加決賽。就等你來參加👍👍👍 #第68回日本藝術祭國際競賽...
東京藝術大學科系 在 戴美瑩 Dai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6-03 10:47:44
跟我一起前進日本吧!💪💪 ✅✅✅走向國際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 讓我們一起打造屬於自己的舞台🔱⚜️第68回日本藝術祭台灣區賽,即日起至6/15日接受報名。 只要你是相關科系的大專院校生憑學生證就可以⭕️免費參賽囉!💯💯前三名者將代表台灣到日本東京參加決賽。就等你來參加👍👍👍 #第68回日本藝術祭國際競賽...
-
東京藝術大學科系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8-05-29 19:00:04【熱門講座】達成共識,你可以這樣做!06/21(四)或 06/30(六)19:30
講座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00
【7.21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3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報名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487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最近台灣除了一些民生議題之外,我想最引起大家關注的就是跟選舉有關的訊息,我認識的很多朋友都覺得自己是一個理性的決策者,對於要把票投給誰,對於每個候選人他們的政見,有什麼樣的想法跟看法,都有一套自己的說法。
似乎好像哦很多人都會覺得自己是一個「理性」的決策者,但事實上你我真的是這樣嗎?有沒有可能透過一些媒體的操作,或者是民調的操作,去左右了我們的那一張票,到底要投給誰?
甚至於有沒有可能因為這樣的操作,我們有可能把票投給那個我們原本不可能支持的人?
這個說法我想你聽到一定是覺得有一點誇張、危言聳聽,但事實上呢在1994年美國的肯塔基大學的研究,告訴我們這是有可能的!
兩位學者喔蓋德爾跟錫爾滋,他們的研究結果告訴我們,我們其實是很容易被這些所謂的民調影響的!
這兩位學者把180個受試者分成九組,讓他們聽到不同的訊息,然後去檢核他們因為這個訊息在投票決定上會有什麼影響,其中一些人聽到的訊息是對於民主黨候選人正面的描述,而且說他們很有可能高票當選。
在這樣的訊息介入之後,這些受試者在沒有特定的政黨喜好的狀況底下,有70%的人會把票投給在那個訊息當中,所提到的民主黨候選人。
但反過來,當這個訊息改成是對共和黨的候選人有利的時候,這個投票傾向就會很明顯的偏向共和黨候選人,甚至於這其中還有曾經身為共和黨黨員的人,只要這個訊息當中,出現了民主黨候選人當選的呼聲比較高,他就會把票投給民主黨候選人,這樣的景象。
所以回觀一下,蓋德爾跟錫爾滋他們的研究也說明了,為什麼政治人物這麼在乎媒體上面,特別是民調的一個排名。
這個也很容易呼應到心理學裡面,研究的從眾行為、從眾現象,因為對你我來說,我們都不希望自己是錯的,我們都希望自己站在多數人的那一邊。
那當然如果進一步研究投票的行為,和每一個投票人對自己手中的那一張票的情感投射,我們都很希望自己投下的那一張票是所謂有用的票,那當然如果我投給會當選的候選人,這就是所謂「有用的票」。
所以你會發現不管社會怎麼樣的進步,我們多麼高舉著民主的大旗,或者是選民素質這樣的訴求,你會發現人到頭來我們做很多決定,我們仍舊是很容易受到這些外部信息的影響。
那如果瞭解了這一點,其實反身看看自己,為什麼所謂的「獨立思考」這麼的重要?不管你是面對政治投票的選擇,甚至於自己生涯選擇!
就像很多人在大學選填科系,或者是畢業找工作的時候,都希望自己投入的是熱門的行業,可是現在的一個問題就在於,當你在選擇大學要念什麼科系,或者當你要在職場上求職。
在那個時空底下,大家認為熱門的行業,其實很有可能它已經走過了高點,也就是說它即將要不斷的往下探底了,那這個時候你因為當下媒體的訊息,事實上我們很清楚知道,媒體告訴我們的都是已經發生的事,但是不代表未來的一個趨勢跟走向。
可是在這樣的心理狀態底下,我們永遠會是那個被操弄的人,更可怕的是如果回到你的人生,你永遠接上的是趨勢在高點的最後一棒,也就是要往下走的第一棒。
所以談到這邊,當你接觸到任何訊息的時候,首先你要質疑的是媒體給你的訊息,真的是大多數的人的意見嗎?
再來第二層,如果他真的是大多數人的意見,你有什麼理由一定要從眾呢?
勇敢的走自己路,那麼它的前提就是我們必須要有獨立判斷思考的能力,希望今天的分享對你有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內容。
那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在每一段影片說明都有相關的連結,凱宇很期待有一天在啟點文化的教室裡能夠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啟點文化 #心理學 #人際關係 #凱宇 #人生成長 -
東京藝術大學科系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6-11-14 13:14:05一間傳承十八代,擁有超過三百年歷史的日本酒造,為什麼在全世界的推廣者卻是一名來自嘉義的台灣人呢?
答案,要從二十年前開始說起。
二十年前,台灣人殷志汶孑然一身的來到日本,面對完全陌生的環境,完全陌生的語言和文化,從五十音一字一句的開始學起。身為一個毫無背景的異鄉人,他從大阪到神戶,再從神戶到滋賀,再從滋賀到靜岡,再從靜岡到東京,他從打工端盤子洗碗,從工地臨時工,工廠搬運工,接機導覽帶團觀光,煮菜洗菜,甚麼工作他都做,甚麼工作他都拼命,一路做到正式的會社員,他在每一個地方都必須使盡渾身解數,憑藉著努力獲取別人的敬重。
別人努力一分,他必須努力十分。拼命三郎一般的甚麼工作他都做,終於才遇到了賞識他的老闆。工作幾年之後,又遇到了當時還在化妝品企業擔任研究員的真命天女。只是,她屬於會津若松的成田大家族;一個來自台灣,沒有背景的年輕人,要如何符合注重門當戶對價值觀,有著幾百年歷史的大家族呢?
更別提,他在日本連親人都沒有,要如何提親呢?
但之前介紹女友給他認識的PUB老闆幫忙想點子,現在任職公司的老闆熱心的帶著他去提親,成田家族的奶奶也力排眾議接納了他。就這樣,一個除了努力,甚麼都沒有的台灣窮小子被日本的大家族給接納,從此在日本有了成家立業的容身之地。
跟殷志汶來到日本的同一年,在日本的另外一個角落發生了一件表面上毫不相關的事件,二十年後卻改變了殷志汶的人生。
有一名叫做仁井田穩彥的年輕人,他來自於西元一七一一年(正德元年)承受陸奧國守山藩松平家藩主直接命令開始釀酒的古老家族。仁井田本家就這樣在當地守護居民三百多年,庇護當地的農民跟商家,一路傳到了第十七代。他們也照著各大酒造的慣例,將長子仁井田穩彥送到東京農業大學的釀造科系就學。而為了獲得更多的社會經驗,仁井田穩彥畢業之後先在其他公司歷練,希望等到成熟之後再回本家接班。然而不幸的是第十七代社長卻在仁井田穩彥二十八歲那年驟逝,這突如其來的噩耗使他不得不立即回到家中繼承家業。
在父親不及交代任何遺言的狀況之下,仁井田穩彥一肩扛起了三百年的家業。他努力地克服各種挑戰,決定採取與旭酒造的獺祭精米步合二割三分截然不同的策略,用全自然農法的自家酒米跟全自然的酒母釀造,希望打出自然酒完全不同的風格。
在一路努力打響仁井田本家的金寶酒造名號的時候,他也迎娶了會津若松成田家的成田真樹,夫妻兩人就這麼攜手一起共度傳承三百年酒造歷史的人生,雖然辛苦,但也一步一步地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但這一切都在東日本大地震之後改變了。雖然金寶酒造所在的位置因為群山攔阻,丘陵阻擋的關係,沒有受到輻射的汙染;但所謂的【風評被害】讓金寶酒造釀造的自然酒即使是在日本都遭遇到了重大的打擊,即使產品通過檢驗,即使在地沒有受到汙染,人們對於福島縣的觀感,大為影響了他們產品的形象。在金寶酒造的員工餐廳中,原本每年期許的新年願望,變成簡單的一句話:希望人們來酒造看看,繼續喜歡我們。
這時,有一個台灣人自告奮勇地出現了。殷志汶的妻子名叫成田香織,她正是仁井田穩彥妻子成田真樹的姐姐。同為成田家族一員的殷志汶,肩負起了在逆境中推廣、行銷和介紹仁井田本家產品的責任。他知道這是自己報答當初寬厚接納隻身一人的自己加入大家族的恩情的時候了。三百年前的仁井田半次郎,恐怕不會想到三百年之後,竟然會有一個來自異邦的男子肩負起這麼沉重的責任。
挫折當然很多,人們異樣的眼光自然不在話下,甚至光是擺攤打出來自福島的旗幟,殷志汶就被排擠跟檢舉了好幾次。但,台灣人的骨氣豈是這麼容易被摧折的!
他還是在不停的努力,推廣,介紹,希望有更多人能夠明白自然酒的理想,更多人能夠看穿陰影之下隱藏的真實。更多人能夠了解仁井田本家的理想。對他來說,再難也難不過他當年從南方島國來到北方島國,從一無所有到建立美滿家庭這麼難吧?!
殷志汶所要創造的傳說,和這段經過三百年的醞釀產生的緣分,這才剛要開始呢!
東京藝術大學科系 在 地圖製造 MakeWorld.tw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次東京奧運
最令腦闆激動的就是李智凱獲得鞍馬銀牌了
腦闆的房間改造過很多次
但是牆壁總貼著一張格格不入的紙條
那是電影 翻滾吧!阿信 的一段台詞
這部電影就是李智凱的教練 林育信的故事
這段話只是女主角給阿信很簡單的鼓勵
但給老闆莫大的勇氣
這部電影著實在我最徬徨無助的時候拉了我一把
這部電影上映時
正好是腦闆相當徬徨的研究所時期
�腦闆雖然從小喜歡畫圖,但沒受過任何正規的訓練,
在填鴨式教育的年代,腦闆曾是很厲害的考試機器 �因為很會考試,畢業的時候考了全校榜首
(我就是有辦法英文考滿分然後沒辦法講半句那種)
而當時社會風氣就是認為
會唸書的學生就該去念明星高中
然後選擇前景看好的科系
不該去念設計畫圖
甚至連這樣的意願都沒辦法順利開口的年代
在台中一中就學時雖也愉快(每天戰政治是我們課餘休閒活動XD),
但我內心始終對設計抱持著遺憾與渴望�
直到大學選擇學校科系時,
我毅然決定要投心所好,
不知道要考術科所以選擇稍微相關的領域
畢業時總覺得渾渾噩噩,
好像滿足了小時候的願望,
但又好像沒學好什麼東西
終懷疑自己是不是能靠設計謀生
而設計科系畢業生當年在台灣早已飽和,
我嚴重欠缺踏入社會的自信
甫退伍我選擇去唸研究,
美其名深造,
實則多給自己一點逃避現實的時間
再讓自己當當學生,
結果也只是讓自己多瞎攪和了幾年,
轉眼又快畢業了,也老大不小了,
尤其腦闆家境不好,總是得出去賺錢吧!
那時的壓力 遠遠超越當時大學畢業前夕,
自我懷疑嚴重到了極點,幾乎天天失眠
每天想著:誒,幹 我的人生到底在幹嘛?
就在這時”翻滾吧,阿信”上映
徬徨過,恍惚過,選擇了目標又懊悔蹉跎太久,
到最後堅信自己的選擇,奮力貫徹到底
雖然腦闆不是當8+9打架,
但這部電影給徬徨的我很大的勇氣
以前一直覺得
那些的國際賽事,
知名設計獎項跟自己沒關係
總覺得自己的實力沒到那邊,
不要去妄想,
那些是給從小有好好學藝術的菁英參與的,
電影深刻激起我的動力
我也想要好好證明自己的能力
腦闆很快速地建立自己的目標
此後我積極的參與各類賽事
畢業前一年多的時間
我前後大概得了四五十個國內外的設計視覺獎項
短時間大量參賽,
大量得獎其實非常的疲勞
沒有任何人要求我這麼拼
我只是想要正視自己的人生選擇
夜深人靜覺得很辛苦的時候,
沒人能理解自己的時候,
放著亂彈阿翔的完美落地,
抬頭看看這張紙條,
�覺得這世界上也一定有很多人曾跟我一樣,因為各種原因沒辦法順利選擇自己的志趣,
而我如此幸運,總覺得還是可以持續下去
(那時沒想到創業更辛苦 乾XDDD)
�在電影上映後的一年
我靠著not copy machine這張講述教育的作品
獲得德國紅點的best of the best
而這作品也是我對自己人生選擇的醒悟
當時適逢學測,不少媒體報導
https://reurl.cc/kLZ7aG�
(有點可惜的是媒體以為是父母影響,
但我比較想說的是教育觀念逼迫的"標準選擇",老闆的老媽可是從頭到尾都支持我的決定)
如果是剛退伍的時候腦闆太閒用美工刀切出地圖,
造就地圖創作的起點
那”翻滾吧,阿信”就真的是造就腦闆如此努力不懈的動力源頭
也因此李智凱獲得銀牌腦闆真的是大為振奮
老闆一直很佩服電影工作者
金馬獎也是腦闆每年必看的獎項
沒想到這部電影一轉眼十年了
我現在都還是會想到 柯宇綸菜脯 說的:蝦款?
#地圖製造
東京藝術大學科系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京都迷訪談計畫(12)-就這樣在京都讀書工作13年了。優雅低調的台灣女孩
今年年初因為疫情無法返京所訂下的京都迷訪談計畫,就這樣一路延宕發表,到這一篇,終於到了最終篇了,其實這系列的訪談文字,大部分在三月就都全部完成了,但是因為發懶,到了五月台灣疫情大爆發,天慌地亂的,就這樣都已經進入處暑過的九月了,終於要發表最後一篇,上次就曾經提過了,最後兩篇訪談,我會留給目前住在京都的台灣朋友,上次分享的是對日本傳統與藝術非常專研的厭世京都,最後一位,則是一位已經在京都13年,唸完碩博士論文,也在京都生活工作的低調美女haiyo。
認識haiyo也是因為粉絲團的關係,當時看到她讀的是京都的龍谷大學,不知道有沒有跟我一樣,馬上就想到了京都雙壁的作家-萬城目學所寫的小說-鴨川荷爾摩,裡面四個進行荷爾摩比賽的京都大學,其中朱雀組,就是龍谷大學,後來,那陣子還到另一位台灣朋友,她說她準備要去立命館大學念博士,有沒有這麼巧呀,剛好都是鴨川荷爾摩的大學與隊伍,哈!
雖然和haiyo只是網路聯繫的朋友,但是感覺她是位很謙虛低調的女孩,她的博士是從事社會科學研究,感覺很專業,在她的文字裡,更能感受到她是個喜歡享受慢步調的人,真的好適合在京都,她有一年的時間,願意騎上40分鐘的腳踏車去上學,真是令人佩服不已。文章裡的許多問題,她也回答的非常詳盡,果然是做研究的高材生,介紹了很多京都的好店家與散步的地方,還有真正與京都人相處的事,透過haiyo在京都生活的眼光與推薦,或許大家可以進入更悠閒更緩慢的京都,她提到她的夢想是在京都買一間有緣側的老屋(誰不想呢,哈哈),非常期待,也祝她夢想成真,還是非常謝謝haiyo願意參加這個計畫,也期待日後能帶家人在京都與她相聚。
1.請您簡單自我介紹一下嗎?是學甚麼的?做過甚麼事情或工作呢?現在的狀態是?
您好,我叫haiyo,來到京都已經邁入第13年了。在大學畢業後就來到京都留學。在大學時學的是日文,但因為認為語言僅是一種溝通工具,使我想要利用這個工具再擁有屬於自己的專業。我在日本的碩博班念的是社會學,主要研究日本統治時期的台灣報紙,社會學系在日本不算太冷門的科系,主要分一般社會學以及社會福祉兩種。而我念的新聞學也是包含一般社會學之內,與台灣的社會學系印象有很大的差異。在漫長的留學期間,一開始在日式餐廳打工,後來開始接觸口譯翻譯以及教學等工作。目前為日企正社員從事翻譯工作。
2.談談您和京都的緣分是何時開始的?何時在京都生活的?或是選擇住在京都(或在京都念書、工作)的原因是甚麼?
其實我認識京都是透過一位曾來京都交換留學的大學同學,我記得她結束交換留學時,一邊拿著相機的照片,一邊跟我述說關於京都的美好,讓我對於這座古都有很好的印象。同學當初也笑笑地跟我說,以我這樣慢步調的個性,可能不適合東京大阪那種大城市,京都可能最適合我。沒想到因為這句話,我就待了13年。
311東日本大震災的時候吧!那時候家人也希望我回台灣,但是剛好同時博班也錄取了!雖然掙扎但還是想繼續學業。在外國生活的確會遇到很多挫折或是困難,比起求學上的困難,我覺得生活上遇到的問題比較多。
例如,租房子的時候仍是有不少房東不想租給外國人,要不然就是要日本國籍的連帶保證人,對於保證人還有許多職業年收等等的條件。除了保證人還要繳納預付房租,禮金押金以及火災保險等等,在日本搬一次家就需要花上25~30萬日幣。這個是比辛苦的地方。
3.可以談談您在京都一天的生活(工作或日常生活)嗎?
起床洗漱後開始泡咖啡做早餐。是的!日本沒有美而美也沒有永和豆漿那種早餐店,基本上早上都是自己煮。像我這樣慢步調的人,還是無法像一般日本人選擇不吃或是在便利商店抓個麵包飯糰果腹。目前即使已經成為社會人,我還是寧願早起兩小時慢慢地吃早餐享受早晨。
4.談論一個你在京都難忘的經驗?或是一個你和京都的故事?
這題蠻難的。如果要說的話就是來京都的第一年,什麼都不太知道,聽留學生的學長姐說京都都是用腳踏車代步的。所以我就騎了一年腳踏車上學,單程就要40分鐘,至今想想真的十分青春。但也因如此,我比很多人知道京都的小路,沒有紅燈就可以一路向北或向南的捷徑。往往這種道路是樸實卻很有味道的。
以前有很長的時間在圖書館,常常都是唸到關門。有一次身心俱疲出了圖書館要騎車回家,停車場滿地的黃色銀杏葉,像是絨毛地毯一樣,非常的美。看著看著竟然不自覺流出淚來,可能是身心太累,突然看到這樣的美景,內心突然非常感動。現在想想真的蠻浮誇的。
5.在京都,有甚麼樣的人事物,對您來說,特別深刻或是有意義的呢?
我覺得是京都人的性格吧!我想大家都有聽過京都人很難相處,講話也不好好說,總是拐彎抹角的。我覺得這蠻真實的,也真真切切感覺到。因為在京都的時間長,同時期的留學生朋友也各自發展,目前我的朋友圈基本上都是以在地京都人為主。
這樣說吧!老京都人是無意識覺得優越於其他地區的人。這種與生俱來的優雅以及自信到現在還能感受到的。我與熟識的老京都人朋友曾聊過這個話題,我也蠻直接問說為什麼你們京都人這麼難相處?他笑著說,是啊!他也這麼覺得!他接著說,他從小被奶奶教導絕對不能給人帶來困惑以及麻煩。所以,即使是多年的鄰居,掃門前的地時也是絕對不能越界。這樣的教育之下,對於還不熟悉的友人更是保持一定的距離,才是不失禮儀的作法。
這樣的想法是深植老京都人的生活,所以衍生出許多場面話。常見的例子如:京都人覺得你說話太過冗長,會說你這錶真好真漂亮。實際意思是請你注意時間。或是你在京都人家作客,京都人問你要不要吃茶泡飯?其實是想要讓你回家等等。
有人會說京都人陰陽怪氣,話都吞在肚子,不好好說。依我看來,這是他們慣用的一種表達方式吧!其實在熟識之後,京都人也是會付出真心來交往的。只是他們真的很慢熱很慢熱,到他們真心認同你的時候,這份友情也會長長久久。
6.您最喜愛京都甚麼季節?為什麼呢?
櫻花跟楓葉的季節。比起其他城市,京都的櫻花與楓葉更有一種雅致。即使在京都多年,看過的櫻花楓葉太多太多,但還是在這兩個季節裡,讓我有一種「京都にいて良かった!(身在京都真好!)」的深刻感受。
7.您最喜歡或推薦用甚麼方式認識京都?為什麼?
騎腳踏車吧!京都市真的不大,若真的有時間我會建議可以租借電動腳踏車慢慢自己探險。京都最大的魅力就是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轉角你會看到什麼風景。即使是一個小小的街景,也會讓你感受到京都的美好。
8.您最喜愛京都那個區域呢?為什麼?
我喜歡兩個區域,一是目前居住的四條烏丸區域。一是四條大宮周圍。烏丸區域大部分的人認為是銀行與辦公大樓的集中地,但其實也是祇園祭舉辦地點。周圍也有很多傳統產業的店鋪,可以享受在都會中感覺傳統的優雅。另一個區域是四條大宮,以前阪急電鐵還沒有烏丸跟河原町站時,四條大宮便是最終站,所以附近聚集了很多很道地的店家。很多都是觀光客比較難知道的在地店家,這個區域算是京都市中心的下町,所以其實對外國人都是蠻和善的。直到今天還是很常到這一帶與朋友聚餐。這裡很京都,但又不是高不可攀的京都,而是很容易親近的京都。
訪談文章一樣非常長,haiyo因為回答的都很詳盡,也介紹很多好店與好地方,所以這裡就不全文貼出了,歡迎想看的朋友,繼續點留言的訪談文章詳讀喔!照片用了大家最想念的京都銀杏地毯,我想很多人都曾經被不經意遇見的銀杏與楓葉地毯打動過吧!
東京藝術大學科系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去年2020年,對全球的人來說,都是悲傷又無法忘懷的一年,對於許多喜愛日本的台灣人來說,一定也是,因為無法去日本,甚至說回日本或回京都,如果說,在這樣的時間,能夠剛好待在日本打工度假,而且還是在京都,親眼見到受到疫情衝擊,完全沒有觀光客的京都,並且感受日本在疫情下的各種危機感,肯定會成為難忘的記憶,這次的訪談女孩-秋梅,正是在這樣的奇特緣分和巧合下,在這段期間在京都打工度假的。
這次京都迷訪談中,訪談了兩三位很年輕的女孩,都是到京都打工度假的年輕人,他們在去京都打工度假前,大概都只去了京都一兩回,然後就決定想在京都生活和打工度假,每個世代,所能擁有的機會和成本其實都相覷甚遠,以前我們年輕的年代,要出國不容易,要出國就得花上很高的成本,光飛機票就貴的不得了。但是現在的世代就不同了,很小就可以出國,更別說是有廉價航空後,往日本簡直就像是在國內旅行一樣方便,念語言學校或是打工度假,更是容易方便許多,國外的生活體驗,尤其是很多台灣人都喜歡的日本,無論是生活、念書或是打工,相對來說,真的比我的時代,要盛行和方便許多,這是現在世代的優勢,是我們遠遠比不上的。
這次訪談的女孩-秋梅,她在京都打工度假的時間正好是2019.10~2020.10,剛好經歷了一年,也正是新冠肺炎最嚴重的時候,見證了許多觀光客無法見識到的疫情京都,秋梅是以文字訪談的,她寫的文字真摯誠懇,很能感受到她是個溫暖的女孩,她對於人與人之間的溫潤情感,充滿感謝也感同身受,我請她選一張可以代表她自己的與京都有關的照片,她特地選了從京都塔望向島原的照片,我覺得選的很棒,因為在訪談中,也知道那是她第一次到京都許願要回來的地方。
1.請您簡單自我介紹一下,是學甚麼的?做過甚麼事情或工作呢?現在的狀態是?
大學主修觀光休閒,但慚愧的是大三前的我根本沒出國旅遊過。大學四年一半時間是在打工,待過咖啡廳、百貨業。因為科系和周遭朋友的關係,讓我萌生想出國「生活」的念頭,畢業前抱著緊張的心情申請打工度假。到日本做過民宿,也到餐廳、居酒屋打工,雖然遇到了疫情,但也平安快樂的度過一年。目前回到台灣,找到一份行政工作,讓自己有時間和家人相處。外出一年,家人一直都很希望我趕快回來哈哈。
2.談談你和京都的緣分是何時開始的?第一次京都是甚麼時候呢?
2018年春天,和媽媽一起參加團體旅遊,那是人生第一次踏出台灣。旅遊主題是關西地區的櫻花季,當時去了京都的金閣寺、京都車站、伏見稻荷大社。當我看到京都塔時,只是單純從車站的方向望過去,心裡偷偷許願,將來會再拜訪這京都地標。
3.總共回去了幾次京都?或是曾經長住京都多久?
除了第一次短暫拜訪外,第二次是利用打工度假在京都生活一年,總共去了兩次京都。
4.不斷回京都的原因是甚麼?或是選擇住在京都(或在京都念書、打工)的原因是甚麼?
在決定打工的地點時,考慮了不少地方,東京、大阪、福岡等等。一開始還沒想到要再回到京都,是某次看到民宿老闆的徵人啟事,環境上很適合日文不好的我,而且透過視訊面試,覺得不是詐騙集團,才決定獨自到京都生活。
5.你不斷回京都或住在京都,多年來,對京都的感受是否有改變?
距離第一次到京都隔了一年多,我的印象仍然是那座京都塔,出發前用google 地景看了公寓四周環境,是個很歷史味道的社區。要說有什麼感受的改變,大概就是初次拜訪時覺得京都只是個有名的觀光勝地,有不少古蹟保存卻又有現代建設的城市。但再次踏上京都的土地,看著熟悉又陌生的街道,是一種「啊這就是生活」的感覺。現在對我而言京都是地球上另一個單純溫暖的家鄉。
6.談論一個你在京都難忘的經驗?或是你和京都的故事?
有太多的經歷不知從何說起,但或許我分享的這個經驗是未來難以再遇到的。不管哪個國家在這次疫情下,觀光業都是大受打擊,不外乎京都也是深受其害。三、四月無人的櫻花季看起來很寂寞。那陣子街道上人煙稀少,到了清水寺、二三年坂也是空蕩蕩的,拉人力車的大哥們站在街口等待不知何時回來的客人。走在錦市場也不再人推人走路,看見市場的路面反而不太習慣,兩旁出現平時看不到的特殊鐵門,上頭是某位藝術家的水墨畫。有人說京都只是回到二十年前的樣貌,但背後卻是不少老店面臨倒閉的危機。站在二年坂,有一種世界似乎剩下我和京都的老風景。有些慶幸能看見與眾不同的京都,卻又希望它能恢復以往的活力。打工度假的一年,我看著楓葉季滿是人潮的京都,慢慢變成櫻花季的空城,心中總是有點感慨,直到回台灣的那刻仍期望著下次回去時能看到也朝氣的京都老街。
7.在京都,你有認識到甚麼樣的人或事情,對你來說,很深刻或是意義重大的呢?
這一年中,我認識了四位不同年齡層的日本朋友,相處過程中幫助我日文進步不少。年紀較大的奶奶是民宿的員工之一,她是個熱情可愛的奶奶,告訴我自己一個人來到日本已經是件了不起的事,有多少人沒有勇氣踏出這一步,未來的一年要努力繼續成為更好的人。另外三位朋友則是我透過交流中心認識的語言交換夥伴。她們有不同學習中文的目的,程度上而言我用日文比較能跟她們交流,藉此提升很多口語能力。對我來說認識她們不單只是幫助我的日文進步,在遇到疫情,生活變的緊張、煩悶時,是她們陪著我度過煎熬的日子。擔心我沒能買到口罩,奶奶親手做了一個送給我。疫情緩和時,朋友帶我去人較少的地方兜風、爬山。假如沒認識她們,我或許撐不到一年就會想回台灣了吧。
8.你最喜愛京都甚麼季節?你最難忘的京都旅行(生活)經驗是?
我最喜歡的是京都的秋天,也是自己一年打工度假開始的季節。當時在百人一首裡,認識了位於京都高雄的神護寺,適逢楓葉滿紅的日子,於是決定選擇神護寺當作第一個賞楓地點。
帶著民宿店長給的巴士一日券,我搭上直達高雄的市營巴士。人潮擠滿整輛車,經過幾個站牌,我注意到旁邊有位四十幾歲的先生手上拿著跟我一樣的一日券,他有點困惑的表情,似乎不知道這張券該上車刷票,還是下車在使用。下意識的,我以為那位先生和我一樣是個外國觀光客,用中文跟他解釋一日券的使用方法,結果換來對方更疑惑的神情,大腦告訴我「他是日本人!!」。其實剛到日本的我,日文真的是破爛到不行,但都踏出第一步了,還是努力用僅會的日文表達。那位先生也了解了我所解釋的內容,親切的跟我道謝。
當巴士到達目的地,發現我們也是在同一站下車,他再度跟我說謝謝。心情從緊張到開心的想大叫,沒想到在這個陌生的地方也能幫助到了人。而這些都還不是真正讓我難忘的部分。回程的巴士上,再度遇見了那位先生,他也很驚喜地坐在我旁邊。
這個神奇的緣分,讓我們正式的互相自我介紹。才知道他是從東京來關西出差,過去也到台灣旅遊過,還會一點中文!40分鐘的車程,大概他跟我介紹了關東幾個不錯的地方,希望有機會我也去看看,我也稍微分享來日本的心得,那位先生成為靠自己認識的第一位日本朋友(算是忘年之交)。也因為這樣有趣的緣分讓賞楓之旅變得更珍貴。
9.你最喜歡或推薦用甚麼方式認識京都?為什麼?
我會推薦以坐公車的方式到京都的各角落。京都的公車系統很健全,要抵達著名景點或郊區都不是問題。透過公車穿越在大街小巷,能看見京都每個區域不同的面貌,四条河原町的繁華、東山區的巨大鳥居、西陣的古色古香等等。而且京都有推出一日套票,也算是用經濟實惠的方式來好好認識京都的街道風景。
同樣,因為訪談文章過長,如果大家喜歡,請繼續點下面的網址,觀看完整圖文(裡面也可以看到一些沒有觀光客的京都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