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教育部投訴管道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教育部投訴管道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教育部投訴管道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教育部投訴管道產品中有2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請開放讓勞工可以自己申請薪資補助 #如果你是商業服務業的勞工,有遇到無法申辦紓困補助的問題,歡迎把狀況留言給我。 紓困預算4.0,目前協商進程已經進行到一半。這次各部會所提出來的紓困補助方案,受到了許多挑戰,包括預算編列是否實際、能否精準補貼等等,在這兩個禮拜中,時代力量看到了相當多的問題與疏...

教育部投訴管道 在 小球(莊鵑瑛)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01 06:17:00

【在結構裡,無形中我們是受害者也是幫兇】  成長歷程裡,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曾透過手段讓自己在學校順利度過八堂課。(有時還蔓延到課後輔導或補習班),有些人試著打破群體隔閡變成同盟,壯大自己的安全感範圍,有時自己是幸運者在小團體裡面,所以走路有風不用擔心被欺負;有時成了邊緣人,就得想盡辦法打入小團體裡...

教育部投訴管道 在 寫字練習 Xie Zi Lian Xi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4-21 12:43:54

💔 大概可以說是非常的幸運吧,從小到大的就學過程中,沒有遭遇霸凌。
- 被「霸凌」這件事震驚,是在大學的時候,組上加我共三人,有一次聊到關於霸凌的時候,才知道,善良又好相處的他們,竟然都有過被霸凌的經驗,而這些經驗就算過了十年,還是會深刻在他們的記憶裡。 - 後來,和愛人在一起後,愛人也與我講了她以...

教育部投訴管道 在 NeKo嗚喵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4-26 14:00:24

#你的標籤我的驕傲 收到教育部寄來的反霸凌響應活動邀請 我二話不說直接點頭答應 但我沒想過會這麼艱難 腦海裡想好的構圖 在衣服上寫滿了當年聽到的那些話... 我以為我放下了,結果根本沒有 這些詞彙就像某種開關 過去又歷歷在目的出現在我眼前 光是看到制服,準備要拿起筆 我就開始發抖到不行 甚至需要聽老...

  • 教育部投訴管道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6-17 23:44:06
    有 153 人按讚

    #請開放讓勞工可以自己申請薪資補助

    #如果你是商業服務業的勞工,有遇到無法申辦紓困補助的問題,歡迎把狀況留言給我。

    紓困預算4.0,目前協商進程已經進行到一半。這次各部會所提出來的紓困補助方案,受到了許多挑戰,包括預算編列是否實際、能否精準補貼等等,在這兩個禮拜中,時代力量看到了相當多的問題與疏漏。

    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在經濟部商業服務業的補貼方案中,勞工居然要透過雇主申請,才能領取到薪資補貼。

    最近我接到非常多百貨公司櫃哥、櫃姐的投訴,表示業績下滑,被迫休假,薪水減少,但卻沒有補貼方案可以申請,

    為什麼?

    因為他們是受聘於專櫃的品牌公司,而不是百貨公司。雖然百貨公司業績蕭條,但品牌公司不一定會想要去申辦經濟部的紓困補助。然而,偏偏 #商業服務業勞工的薪資補助必須透過業者申請,只要品牌公司不申請員工薪資補助,櫃哥櫃姐們就完全無法獲得紓困補貼。

    這是何其荒謬的事情!

    然而,櫃哥櫃姐可能是求職條件相對較好的勞工,絕大多數受到疫情衝擊的服務業勞工,舉凡美容美髮、餐飲、娛樂休閒等等,最大的特色:

    ✅店家規模小
    ✅兼職員工眾多
    ✅技術門檻不高,弱勢民眾打工首選
    ✅受到衝擊的容忍力低。

    不同於去年,絕大多數是外銷為主的製造業及航空業,今年多半是 #內需型服務業 受到影響。

    兼職、臨時人員,甚至無給職親人擔任員工的比例極高,因為入行門檻低,所以是很多弱勢民眾的打工首選,在疫情衝擊之下,許多人都被迫放無薪假,甚至被直接通知明天不用來了。

    今天黨團協商的時候,時代力量提出,應該要由商業服務業勞工可以直接向經濟部申辦薪資補助,而不需要透過企業,避免企業擺爛,故意不申請。
    柯建銘反問:「有補助,企業怎麼可能不去申請?」

    這種話就是不食人間煙火。

    擺爛的企業主,大家看得還不夠多嗎?雇主不給薪、不通報無薪假、不申請紓困補助、不資遣員工,搞得勞工連失業給付都領不到,這種例子多得是。

    昨天我詢問經濟部好幾個問題,經濟部的答案都令人搖頭:

    ★如果遇上刻意不替勞工申辦薪資補貼的雇主,經濟部有其他的管道,能夠提供給勞工申請嗎?

    →經濟部:我們會找勞動部查核有無違法事實,依勞動法令裁處。

    這個答案簡直答非所問,你查核到雇主違法了,罰款是進國庫,勞工一樣沒有辦法獲得紓困!

    ★如果薪資補助申請下來了,雇主故意侵占補助,或是要求薪資回捐,勞工可以怎麼半?

    →經濟部:我們會追回補助。

    哈囉,補助你追回了,很好,替國庫省錢,但是受害勞工可以再申請嗎?還是沒辦法啊!

    ★為什麼其他部會都有開放勞工可以直接申辦現金補貼,舉例來說,文化部所管轄的藝文工作者,無論有無勞保,只要提出收入受衝擊的證明即可申辦紓困,為什麼經濟部沒有這樣的管道?

    →經濟部:經濟部只對口企業,不對口勞工。商業服務業的勞工流動性很高,他們如果離職到其他行業,就不是經濟部的管轄範圍。

    電話一談到這邊,我徹底爆氣了。

    你經濟部明明知道,服務業的勞工,最弱勢、受衝擊容忍力低、兼職打工居多, #就是這波疫情中最需要紓困的勞工!

    經濟部堅持部會本位,省卻了行政成本,代價卻是最弱勢、最底層勞工的生計!

    根據2020年主計總處的統計,製造業的勞工,部分工時(兼職)比例只有1.8%,相對於服務業,服務勞工的人數比製造業勞工多了六倍,其中,「住宿及餐飲業」的兼職勞工比例,高達20%;「教育業」兼職勞工比例17%;「藝術、娛樂及休閒服務業」兼職勞工比例也有7%。

    綁定雇主才能申請的薪資補助,絕對是這次紓困4.0中,最大的漏洞!

    歷經今天激烈的黨團協商攻防之後,經濟部終於同意,願意針對受政府停業,或是疫情衝擊無法內用的餐飲業,會同勞動部檢討及評估,是否能夠直接現金補貼受害勞工。

    #請經濟部給商業服務業勞工一條活路,開放讓他們可以直接申請薪資補貼,而不需要透過雇主申辦。

    #如果你是商業服務業的勞工,有遇到無法申辦紓困補助的問題,歡迎把狀況留言給我。之後我們會跟經濟部及勞動部開會,非常需要知道大家所面臨的困境。

    【延伸補充】

    經濟部認為,勞動部或衛福部可以提供協助,但事實上,這些所謂的「協助」,必須建立在雇主和勞工進行合法協商,例如勞動部的「安心就業計畫」或「充電再出發計畫」,唯有雇主依法申報減班休息的勞工才能申請。

    除了經濟部之外,交通部、文化部、衛福部、教育部的員工薪資補貼,其實也有類似的架構問題,只有部分勞工可以申請直接現金補貼。因此,時力黨團強烈要求,請行政院全盤檢討,員工薪資補貼綁定雇主申請的紓困模式。

    這在執行上恐怕會有嚴重漏洞,請趁現在還有機會,儘快開放受雇勞工也能依據實際工作和收入減損證明,直接申請薪資補貼。

  • 教育部投訴管道 在 高虹安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12-14 22:57:00
    有 1,364 人按讚

    今天立法院教文委員會邀請 #教育部 和 #體育署 備詢,虹安提出質詢,關於校園體育班性侵性騷防制、學生棒球選手身體保護、及體發會久未召開等三個問題。

    #校園體育班性侵性騷防制

    兩年前,美國發生「#MeToo」反性侵性騷擾熱潮,當時因為美國好萊塢知名製片哈維斯坦被多位女星指控性騷擾,這股反對性騷擾、性侵害的運動延燒至政界、體育界,後來席捲全球。

    台灣在當時也有受到影響,許多團體皆站出來替受到性騷擾女性發聲,但時至今日,台灣或許已經遺忘這件事了。11月25日新聞報導 ,桃園市某國中體育班一名劉姓田徑教練,於2018年帶隊下高雄比賽期間,趁著半夜傳訊息「來按一下脖子」給女學生,並猥褻、性侵女學生。令人遺憾的是,該名女學生因為害怕升學管道受阻,而不敢張揚,最後因為劉姓教練因涉嫌騷擾其他女學生,遭到投訴,桃園市教育局調查後才發現受害者不只一名,整件事情才曝光。

    今年六月初的時候,新竹市也發生一起體育校隊性騷擾案件,最後導致新竹市教育處長請辭獲准、該校體育隊解散、教練解聘、校長、主任記過處分。

    因為體育班的特性,老師、教練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都較有機會發生較為親近的肢體接觸,稍不注意,可能就會有性侵或性騷的風險,教育部應該做出更積極的作為防治。

    然而,根據今年5月教育部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體育班資料系統網站所公布之108學年度「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體育班訪視指標表」,訪視項目包括「設班現況」、「運作情形」、「訓練績效」等,其中,在「運作情形」包含學生之學業、生活及升學輔導情形,裡面卻完全沒有看到關於 #性別平等 相關之評鑑項目。虹安要求教育部應該進行通盤檢討,特別是評鑑項目中必須加上性別平等項目,同時也要加強平時的性平教育,也要教導學生受到疑似性騷、性侵時,應有的處理方式與求救管道,希望未來不要再發生憾事。

    #保護學生棒球運動員

    棒球是我國最重要的運動項目之一,棒球比賽的進行,常讓人看了熱血沸騰,也讓許多學生從小就想進入球隊打球,希望未來可以追求更高的表現,也爭取榮譽。

    大部分民眾看到的,是對國家榮耀、縣市成績或學校榮譽感的追求。然而,小選手投球用球數限制的問題,以及校園內的教練是否有足夠的能力設計出適合選手體能的訓練菜單,是在台灣存在多年、但始終沒有被解決的老問題。

    根據壢新醫院復健科暨運動醫學科主任林頌凱表示,以他接觸過的台灣棒球名校而言,球員普遍存有6到9成的受傷率。虹安呼籲體育署應該重視學生棒球普遍存在的 #投手投球數過多 或 #訓練超過小選手負荷 的情形,透過運動科學及與各校教練會商後,定出符合世界少棒聯盟的投球數限制,以保護小投手避免受傷。

    在台灣,學生棒球講究成績,不只因為有好的成績才能爭取到更多資源,許多球員也追求好的表現,球員也才有進入更上一級棒球名校乃至於進入職棒,或被國外球探相中。在學校,當教練與球員都追求成績時,加上欠缺科學與現代的體能或運動科學的概念,超量訓練或過度用球就成為扼殺年輕球員選手生命的常態。

    發展超過一百年的美國職棒,一個先發投手投一休四是正常的輪值順序,但在台灣,一個身體未發展完全的學生球員,卻可能在短天數內投出一兩百球甚至更多的球數。

    現行教育部雖有訂定公部門舉辦比賽時的投球限制,然而,台灣各地比賽主辦單位眾多,並沒有一個統一的強制性標準。同時,教育部本身的標準也與國外差距甚遠。國外通常是用不同年紀選手的投球數來決定休息天數,但台灣是球數或局數,或球數加局數,再搭配不同的場次或天數的限制。在不同賽制與規定下,球隊可以有很多竅門來規避投球限制,而最大化使用投手的投球數,這對選手的保護恐不足夠。因此,虹安要求體育署正視這些問題,研擬訂定國內統一的保護選手標準。

    #運動體育發展委員會今年都未開會?

    虹安也關心本來應該兩個月召開一次的體發會會議,已經很久沒有召開的問題。#行政院體育運動發展委員會,任務有以下五項,其實都很重要:(一)體育運動發展方案、計畫之審議、協調及督導。(二)運動賽事及場館設施資源整合之協調。(三)運動服務產業發展及推動民間投資等相關問題之研處。(四)完善競技運動體系及提升運動競技實力。(五)其他有關重大體育運動事項之協調及推動。

    體發會的成立與任務,與我國體育發展關係重大,教育部長表示是因為行政院對體發會的職能與運作有新的想法,但在答詢中卻又沒有明確指出究竟做出甚麼修正與改變,也沒有說明到底會議的舉行頻率與形式有甚麼不同。

    更重要的是,「既然1到7月都還有在運作,#為何一次會議都不召開?」

    虹安除了要求教育部會後提供詳細資料外,也再次嚴正要求政府重視體育,不能說一套做一套。

  • 教育部投訴管道 在 行政院雲嘉南區聯合服務中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10-31 14:00:08
    有 9 人按讚


    8位教育工作者,8段感人心聲,8顆堅毅的心
    與你分享他們在第一線教育現場,對於霸凌的觀察與努力
      
    【實際上,霸凌是手段,而非目的】
      
    據吳齊殷博士的研究(研之有物訪談:http://bit.ly/2Pa6qOk),當學生在班級中競爭權力地位,容易自成一群或遭排擠而落單——「霸凌」行為其實是模仿大人踩著別人往上爬的社會化行為。因此,若只是單純地制止、訓斥、懲處,並無法真正消弭這樣的狀況,也不易修復霸凌事件後的關係。
      
    【面對霸凌事件,到底該如何處置?】
      
    私刑正義,容易造成另一個霸凌;
    單純懲處,無法修復同學之間的關係。
    除了懲處,其實還有其他方式。
      
    【 許多教育工作者也正透過不同方式為霸凌努力】
      
    除了必須持續反霸凌教育工作、強化處理機制外,許多教育工作者也正為此議題而努力,例如:將修復式正義帶入校園,在霸凌事件發生後,藉由專業輔導人員,促進當事人進行對話,修復彼此受傷的關係,創造改變的契機,老師同時成為孩子溝通的橋樑。
      
    也有一些教育工作者,希望能透過不一樣的教育思維與評價標準,創造更多元、友善的環境,讓孩子因為自己的特質專長被看見、被喜歡、進而更自信,並透過更多的互動、合作課程,更認識理解、進而尊重彼此。
      
    【邀請你分享故事,與我們一起面對霸凌】
      
    這幾天雅婷看了粉絲對於貼文的回饋,許多人分享自己過去的經歷,讓雅婷非常心疼,但改變霸凌的現象,不可能一步到位,除了現在正努力的教育工作者外,也想邀請更多朋友共同來努力。
      
    假如有過類似的經驗,可以藉這個機會,向過去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訴說心聲及感謝;或是分享自己的故事,鼓勵相同經驗的人走出來。
            
    如果想產生專屬的制服,分享自己的心得或故事,改成到最新的這則貼文裡留言喔:
    https://www.facebook.com/…/a.408327612675…/1355597481281536/

    也在這裡分享如果遭遇霸凌,請勇敢地說出來:
    1.向導師、家長反映;
    2.向學校投訴信箱投訴;
    3.向縣市反霸凌投訴專線投訴;
    4.向教育部 防制校園霸凌專線(0800-200-885);
    5.於校園生活問卷中提出或是向其他管道(警察、好同學、好朋友)述說。
      
    #你的標籤我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