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懷孕初期突然失眠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懷孕初期突然失眠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懷孕初期突然失眠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懷孕初期突然失眠產品中有1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萬的網紅烏烏醫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最近看到國健署的新聞稿,表示明年將推出「爸爸手冊」,以男性視角針對懷孕知識、與育兒技巧著墨。我認為這真是新手爸媽的一大福音,因為身邊常有男性友人表示,過往校園教育甚少有懷孕相關的知識,使得自己難以在太太懷孕後立即進入狀況。而最近我在孕力線上講座進行意見調查,也發現多數媽媽認為懷孕期間隊友最白目的行為...

懷孕初期突然失眠 在 Hanu Ma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09 04:32:45

. 人總是在安逸的時候才會覺得時間過得很快🤔 這半年內人生變化好大,從一個瘦瘦的人(是也沒多瘦)變成現在體重已經快邁入70大關~有點令人不敢相信!更不敢相信的是要當媽了(來得太意外又太突然,我居然也可以當媽?) . 初期回想起來非常的可怕,較實際的比喻可用度日如週~度週如月來做形容,令人完完全全不想...

懷孕初期突然失眠 在 Flora ? 花花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13 15:36:40

最近夜深人靜的夜晚總會失眠 害怕閉上眼睛想起你 無緣誕生在這個世界上的寶寶。 - 大概上上禮拜我驗到懷孕 也到婦產科照超音波確認有了二寶 雖然只是一個還沒有心跳的小小胚胎 但是我真的很開心 天呀 我竟然要當二寶媽了!!! 前陣子我的心情一直不是很好 因為過敏一直好不起來有點憂鬱 吃不太下 一直變瘦 ...

  • 懷孕初期突然失眠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7 20:37:29
    有 1,460 人按讚

    最近看到國健署的新聞稿,表示明年將推出「爸爸手冊」,以男性視角針對懷孕知識、與育兒技巧著墨。我認為這真是新手爸媽的一大福音,因為身邊常有男性友人表示,過往校園教育甚少有懷孕相關的知識,使得自己難以在太太懷孕後立即進入狀況。而最近我在孕力線上講座進行意見調查,也發現多數媽媽認為懷孕期間隊友最白目的行為,就是對孕產知識一無所知。

    因此在我看來,如果政府希望透過鼓勵爸爸們更參與孕產過程,手冊一定要針對各孕期孕婦的生理變化、需要做的檢查等孕產知識做介紹,協助準爸爸快速了解伴侶懷孕後的身心狀況。不過相較於媽媽手冊,爸爸手冊在編排書寫上,更需要透過各種精準生動的比喻去描述孕婦孕期的各種感受。因為男性沒有相同的身體經驗,也沒子宮不曾經痛,確實很難體會懷孕的不適與身心變化。
    ***生動的描述 可能更有助體會孕婦的生、心理狀況

    最常見的好比初期的害喜,比起單純描述孕婦可能因黃體素上升而噁心、沒胃口,若用孕吐好比宿醉加腸胃炎、聞到食物就想吐、頭暈目眩很像在坐船來比喻,可能就會讓先生立刻感同身受,當然就不易在這種時候還催促太太盡可能多吃。
    另外,很多先生經常無法理解為何太太胎動時會突然大喊或覺得不適,手冊也可使用腸胃蠕動、魚在肚子裡游泳、有人在裡面拳打腳踢、打鼓等更生動的方式來幫助男性同理太太的狀況,提升在懷孕過程的參與感。

    不僅是生理狀況,媽媽在孕期的情緒也有著極大的起伏,常讓先生覺得太太「怎麼變了!」、「不知如何相處」。這些都不是一句「懷孕很辛苦請多體諒媽媽」或是一張愛丁堡產後憂鬱量表可簡單帶過。

    我認為爸爸手冊可詳盡地針對媽媽實際的困擾做說明。好比初期焦慮胚胎著床不穩定、胎兒發育異常,後期擔心無法順產、親餵不順利,也有人因身形外觀改變,體能下滑而憂鬱甚至變得易怒。
    更不能忽略產後,因劇烈賀爾蒙起伏、育兒大小事、擔心回不去職場而恐慌不安等,可能引發產後低潮與憂鬱症。

    當然,每個女生需要的支持不同,有人需要的是理性分析,有些人則是溫暖的感性安慰,手冊不可能將所有孕婦的身心變化,鉅細彌遺地寫出來。。也需要提醒爸爸們,在有了基本知識後,還是得用眼與心去感受太太的變化,不要過度比較或質疑對方感受,畢竟每個人的身體都是獨一無二,拿其他孕婦的狀況跟太太相比實在有點白目。

    ***爸爸的憂鬱、負面的事件

    爸爸手冊一定也要提醒爸爸多留意自己的情緒。因為在懷孕過程中,男性雖然身形不會改變,但身份卻有很大的轉變,也不比太太輕鬆。從兒子變成爸爸,面對未知的經濟壓力、太太的各種情緒起伏、想幫忙卻插不上手的無力感,產後世代間育兒的觀念落差,家中地位的改變等,加上男人常有苦說不出,情緒只能隱忍,也難怪近年來爸爸產後憂鬱的機率越來越高。

    手冊可明確列出警訊,好比易怒、焦慮、暴躁、失眠、恐慌,體重巨幅改變,鼓勵爸爸不要迴避或故作堅強,勇敢的把內心的脆弱不安與親友分享或如何尋求專業的心理諮商。

    另外,我也注意到負面的孕產事件比如流產、早產、胎死腹中,完全沒被列入媽媽手冊,猜想這是為了避免觸霉頭以及引發孕婦焦慮所以避而不談。但這樣反而讓夫妻在事件發生後容易自我責怪、陷入憂傷的情緒。因此我認為爸爸手冊可率先納入這些知識,好比流產發生機率高達五分之一、絕大多數是胚胎不正常的自然淘汰,和媽媽的食衣住行無關等,如此一來才有機會運用正確的知識安慰媽媽。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新聞一出現,就有新手爸爸無奈的和我說,爸爸手冊內容寫什麼不重要,能否在育嬰展換禮物也無所謂,他只希望憑手冊就能正大光明請陪產檢假。確實,有再多的知識,如果沒有和媽媽相當的福利和休假,就會讓很多人深感心有餘而力不足。因此我認為光有一本萬用的爸爸手冊還不夠,從陪產檢假、產假都需要政府更多政策配套,才能支持更多男人參與懷孕共同育兒,或許也能救救低迷不振的生育率。

    你認為爸爸手冊一定要有什麼呢?

  • 懷孕初期突然失眠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22 09:13:17
    有 1,566 人按讚

    這幾天大法官公布了一則釋憲結果,認為勞基法中限制女性勞工夜間工作的條文違背性別平等與契約自由原則,判定違憲,法規即日失效。。不過針對此項解釋,勞動部發表聲明,認為孕婦與哺乳媽媽應視為例外,後續會再邀請學者釐清。

    雖然我不是學者,但看到這個說法,我想以婦產科醫師的身份做一些澄清。

    *懷孕上夜班,會影響胎兒?

    孕婦之所以被視為例外,主要是大家普遍認定孕婦上夜班會增加早產與流產的風險。基於保護立場,應予以禁止。但仔細回顧外國文獻,雖有部分研究發現孕婦輪夜班的早產風險較高,但這類研究通常是回溯性研究,無法確切排除干擾因子,好比社經定位、工作壓力。再加上也有研究顯示兩者並無因果關聯,基於證據不夠明確,為避免歧視孕婦,美國各州目前並無法規主動限制孕婦不能上夜班。假設有醫療需求,則會另請醫師開立證明調整工作內容。

    日夜顛倒也不會影響影響胎兒發育,當然更不會讓新生兒變成夜貓子,因為懷孕時孕婦和胎兒的作息毫不相干。
    另外英國婦產科醫學會也提醒,在評估夜班對孕婦影響時,要同時考量習慣上夜班的女性。若為了懷孕而調動工作時段,突然調整作息也可能產生負面壓力。我就曾碰到一些習慣上大夜的護理師,懷孕一開始都不敢說,希望能拖就拖,因為擔心調去白班面對不熟悉的工作內容和模式,壓力反而更大。

    至於哺餵母乳和夜班更是無關,因為乳房需要排空並不分晝夜,會影響奶量的也不是工作時段而是工作壓力。就有上白班的哺乳媽媽和我反應,只要遇到老闆一急、口氣差,下一次擠奶的量就瞬間少一半。

    有些人會好奇,針對需要安胎、或有子癲前症、高血壓、失眠等特殊狀況的孕婦,無法繼續上夜班或甚至無法上班該如何是好?

    美國的做法是針對這需求的孕婦則是全權相信醫師的專業,請醫師開立診斷書調整工作。美國婦產科醫學會建議產科醫師在開立證明時,應該要用更明確的用語,好比「連續站立兩小時需休息十五分鐘」、「每週工時須小於四十小時」、「此孕婦血壓高須避免日夜輪班」而不要使用較空泛說了等於沒說的建議。好比減少活動、避免壓力、降低工作量等,就可能會造成勞資雙方無所適從,各自解讀的後果。甚至還建議產檢醫師陪同孕婦去職場,了解孕婦本人意願和工作狀況後,個案給予建議。
    看到這項建議,我還真是汗顏,因為很多媽媽兩胎都是我規則產檢,我至今仍不清楚她的工作內容。

    **比起限制,更應該給孕婦的是更多彈性

    比起不分差異的限制,孕婦需要的是更多請假、排班的彈性。當然還有更多的同理心和尊重。
    尤其是孕婦的個體差異極大,有些人一路順遂無症狀到生,也有媽媽初期孕吐,頭暈,後期腰痛、恥骨痛,各種狀況都來,以至於常常有媽媽臨時想要請假卻被百般刁難,甚至被認定是「毛比較多的孕婦」、「裝的,藉著懷孕想偷懶」

    何況有些工作的學習機會常是在夜間時段,好比我的同事以前當住院醫師時懷孕仍堅持值大夜班累積足夠的接生,急診刀數量,因此,如果孕婦在了解風險的狀況下想持續工作,自己跟資方說好,又有何不可。

    因此我認為,維持孕婦、哺乳媽媽上夜班的限制固然是出自保護,但同時也可能犧牲孕婦的工作權與身體自主權。因為孕婦能不能上夜班,須根據個案和工作內容來考量,不能一概而論。

  • 懷孕初期突然失眠 在 Stay Fit with Mi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1-18 22:28:45
    有 1,717 人按讚

    書單、影片分享(又是一篇長文慎入)

    很多人跟我敲碗近一年我冥想的書單,要如何才能讓自己平靜、幸福、內在能量強大不易受他人影響?在分享書單前,我想先說明並不是說看了一些書就能讓你到達什麼境界,而是當你有「想要更深入了解自己是誰」的意念、想要找到解答、想要幫助自己突破困境、提升自己內在力量時,看書確實能有不少幫助,但最終還是要回到自己是否能努力練習、花時間與自己對話。

    一年多前我在人生低潮中,整個人負面到自己都快不認識自己,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值得被愛、什麼事都沒辦法做好,遇到酸民或是不認同我的留言也會好幾天放不下,或甚至別人一句無心的話都能讓我玻璃心,拿別人的話鞭打自己好幾天。在那樣的狀態與頻率之下,我和老公的感情也越來越差,加上本來有好多計畫因為疫情全部取消,小孩不能上學、全家被關著焦慮緊張度日。那時覺得人生到底有什麼意義,甚至還覺得我活著唯一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有個媽而已。

    在最絕望的時候,我在Netflix 上看到一個關於正念的紀錄片(腦內解碼-正念),也許是宇宙給我的訊息驅使我去點開來看,短短20分鐘就用簡單科學的方式讓我了解冥想是什麼,大腦的放鬆鍛鍊會如何影響身體賀爾蒙,所以那時跟老公吵架關在房裡哭倒沒眼淚的我,居然就開始嘗試冥想了。

    那次冥想使我印象深刻,我看了很多書有提到過,靈性覺醒通常會發生在面臨人生重大事故、或是絕望到谷底無助的時候,我想那時就是我的時刻吧。我邊聽著冥想音樂,邊試著深呼吸,觀察自己的思緒還有身體感知,結果我腦中突然出現了一個畫面,是我走在水面上,但水面上完全沒有任何水波紋,是那麼平靜、清明,我已經大概兩三年沒有那麼寧靜又清醒了,在那個畫面裡我彷彿找回了原來的自己,那就是我熟悉的自己呀!理性、同理、有愛、善良、智慧的自己,這一兩年被生活壓力與負面人事物夾擊的時間裡,我不知已經離那個自己多麼遙遠了。

    那次冥想後,我感到非常驚艷,原來冥想都是真的!後來幾次嘗試冥想,卻都沒辦法回到那個狀態,我開始感到洩氣,也開始尋找答案-到底那些畫面是什麼呢?那個狀態又是什麼呢?

    這些時間我看了很多書、影片,才知道這叫做靈性覺醒,這意味著開始對自己的靈魂本質、更高的自我有更多的覺知。我開始對這些資訊感到無比好奇,關於我的歷程如果大家有興趣,我以後會慢慢的分享(包含我有一次冥想還真的到了宇宙!)今天就先來分享我這段路看過之後比較推薦的書、影片頻道等等。

    📖書
    - Headspace 冥想正念手冊
    這本書是在美國很紅的一個冥想app - headspace 的創辦人寫的書,我記得他是英國人(有點忘了),因為人生幾次重大事故後覺得人生沒意義,決定出家修行,還跑到了亞洲當和尚,後來又覺得這好像也沒有完全能替他想找的答案提供完整解答,所以他後來跑去加入了馬戲團😆 我看到這真的笑出來覺得好酷!他在馬戲團中得到了一些體悟,特別是對於靜心冥想有很多感觸,也很想推廣靜心冥想多好,所以寫了書、出了app,最近Netflix上也有他的影片囉!這是我初了解靜心冥想多一本入門書。

    - 壓力更少,成就更多
    這本書我也大推!作者原來是一名百老匯舞者,花了畢生努力成為了他夢想的百老匯舞者,但是她在達成夢想後卻不快樂,身體不舒服、長白髮、失眠、工作表現差,她後來因緣際會下接觸了靜心冥想,他的問題完全都改善了,為了想要分享靜心的好,她離開百老匯,去印度培訓三年回到紐約,開設靜心訓練課程。她指導過的學生有非常多都是成功人士,有奧斯卡獎得主、艾美獎得主、美國職籃明星、企業執行長等等。這本書的引導靜心方式跟上一本有一點點不同,但都非常有用!我剛開始練冥想的時候,有發現每天的狀態與能量可能都會有點不同,有時用headspace的方式比較容易進入狀況,有時候用這本書的方式比較能進入狀況~都可以看看學起來應用在生活中。

    -當下的力量
    當你養成冥想習慣後,松果體會比較發達,也會提高直覺,讓你覺得這個世界好像變得有點不同,但你又說不上來是怎麼回事,又或者在生活中遇到一些挫折困難,發現冥想也很難讓你有解決問題的能量,那我推薦可以看看這本書。這本書讓我非常非常的平靜,我發現有時候甚至只要抱著它,就會覺得很平靜了(是真的😆)因為當時我收到博客來寄來的包裹裡有我買的大約六本書,我一本一本摸著封面感覺他們,感受我要先看哪本書,然後好幾次我的直覺都叫我先看這本。我大概一兩天內就看完了,因為太平靜、太放鬆,看的過程中同時也幫助我放下一些我自己本來都沒發現的執念,這本書我會再多看好幾次,因為這不是一本用右腦讀的書,而是用左腦直覺去接收文字能量的書,非常推薦給容易焦慮、不安的人看!

    -靈魂的真相
    這本書跟上面幾本比起來,就比較屬於靈性領域了。這本書是我接觸了冥想了幾個月後,開始對靈魂、宇宙、意識等出現越來越多的疑問,這本書給了我全面的解答。包含人類的意識是怎麼回事、人類DNA的秘密、地球與人類的關係、人死後的靈魂在不同維度的一些資訊。這本書不知道為何非常吸引我,就像沈迷於看小說一樣,我也是三天內就熬夜把它看完,看完以後總覺得人世間的一切好像都通了。這本書讓我深信自己不是我以為的這樣而已,也讓我更會細細覺察自己、想要讓自己內在靈魂與頻率提升的一本關鍵的書。

    -靈魂出生前計畫
    如果你對自己的人生非常不滿、很不解,覺得老天為什麼對你那麼不公平,為什麼有的人出生在有錢好命婚姻幸福的家庭,而我要那麼辛苦過生活沒人疼愛等等,那我非常推薦你可以透過這本書來尋找答案。作者從小被母親虐待,他一直無法理解自己為何要被生出來,直到七年前靈性覺醒後,接觸到了一些關於他出生前計畫的訊息,才知道這一切都是安排好的,也是他自己所選擇的,目的是為了要在這一世安排好的困境中提升自己、解決自身靈魂一直面對不了的課題。作者還採訪了其他同樣有重大人生事件的人,包含被強姦、貧窮、性取向、領養、自殺、精神疾病等等,有些人會有這樣的人生都是有目的與原因的。看完以後,我變得非常開闊、能接受生活中的挫折,因為我相信這都是我學習突破人生課題的機會,我覺得對我的幫助非常大。

    -靈性胎教手冊
    這本書推薦給所有備孕以及正在懷孕的朋友們,懷孕的時候我們身體能量會改變,因為身體裡多了一個生命,如果自己思緒混亂、頻率不佳,也會影響到肚子裡的寶寶。然後懷孕時我們因為賀爾蒙、身體變化、環境壓力等,會容易讓自己變得負面或找不到自己,這本書將不同孕期會面臨到的問題一一分成不同主題、章節,引導你冥想的方法,我覺得非常受用!比如我在孕初期非常不舒服時,照著書中其中一個方法,閉上眼睛靜心,觀想自己走到了舒服陽光普照的山頂上,採一些漂亮的小白花躺在地上,把花放在腹部,讓白花把腹部的負能量都吸走,你會看到花漸漸枯萎,起身將枯萎的花放到旁邊的小溪流中讓他們回歸大地,重複這個動作,直到肚子上的花不再枯萎為止。我一開始很懷疑,後來一試還真的第三次我的花就不再枯萎!我覺得非常神奇,因為我心裡並沒有特別設定要多少花才把腹部能量清乾淨啊,我所做的就只是觀察而已,還真的感知到了我沒想像到的結果,真的很有趣,而且冥想結束後我也真的沒那麼想吐了!不管是不是心理作用,心理跟身體本來就是連結在一起的,讓我變輕鬆、舒服,對我來說都是非常真實的。

    -童年情感忽視 |為何我們總是渴望親密,卻又難以承受
    我在靈性覺醒、療癒自己的過程中,除了冥想還有了解靈性的理論資訊之外,更重要的一環是認識自己。當你開始想要認識自己後,你會發現認識自己比想像中還要困難。你或許知道自己喜歡什麼顏色、不喜歡吃什麼,但是更深入的認識自己是.... 當發生了一件事,你知道自己為何會有這樣的情緒反應嗎?你了解自己的個性是怎麼被塑造的嗎?我覺得了解這些非常重要,很多時候我們會有情緒,都是因為心中有一個內在小孩在呼喊著他需要被關注。也許小時候或成長過程中有遇到一些創傷,讓你長大成人後無意識的會對某件事特別反感、反應特別大,也許小時候的那件事都已讓你忘了,但當時受傷的內在小孩卻一直都在你心中,只是被你掩埋或隱藏了,只有當遇到一些事情時才會trigger它出來吵鬧、引發你控制不了的負面情緒產生。透過這本書,可以幫助你找到自己受創的內在小孩,了解自己的性格為何如此,幫助你更加認識自己,才能有方向的療癒自己。

    -做自己最好的陪伴
    這本書和上一本一樣都是在描述內在小孩的重要性,而這本書有提供很多方式,指導你如何釋放你的內在小孩,並且與自己和解。我透過上一本書發現到我小時候發生了一些讓我很受傷的事,這件事一直到我長大都還在影響著我對感情關係中的信任感與安全感,然後我利用這本書提供的方式,在冥想時觀想那個受傷的小時候的自己,我真的看到了她在被子裡哭泣,而我就上前去和她說話、安慰她、給她愛、擁抱她,我在那次冥想中淚流不止,但卻感到完整無比,那種感覺好像是我終於關注了那個受傷的孩子,她終於可以好好的長大了。很推薦這本書❤️

    - 能量校準
    這本書就是上次發文中分享我如何清除掉酸民的負能量的方法那本書,書中有很多資訊可以幫助你辨識你現在身上的負能量、負面想法是來自於他人還是你自己。有時候我們會去一個地方,或接觸某些人後,莫名的感到筋疲力盡,尤其是高敏感體質的人更容易有這種感受,這不一定你自己的問題,有時候有些人會用情緒、意念將自己的負能量投射、連結到他人身上,所以你可能會感受到對方的感受,或是被對方的能量所影響;這本書有說明如何處理這些能量,我覺得非常受用喔!推薦給身邊有很多負能量體的人~

    另外除了書之外,我也推薦以下幾個頻道,有時候沒那麼多時間看書,我也會看看影片提升自己的頻率:

    🎬Youtube頻道

    -超級旅行者
    她真的好好笑😂 把靈性覺醒講的太白了,非常推薦給所有有興趣的入門者看看
    https://youtube.com/c/supertramps

    -好李嘉在
    非常喜歡李嘉的溫柔與可愛,我有很多對自我覺察體悟都是看她的影片還有Instagram得到幫助(IG: xx_jia)
    https://youtube.com/c/%E5%A5%BD%E6%9D%8E%E5%98%89%E5%9C%A8

    -No fan no fun
    這是我追蹤十年左右的美妝部落客,我也是近一年自己靈性覺醒才發現她也早已經在分享這些資訊了😍 頓時覺得幸運而且更有共鳴與親切感,她的Ig也有很多很棒的分享(@nofannofun)
    https://youtube.com/c/NoFanNoFun

    -小榕樹
    她的頻道非常療癒!有一系列開脈輪的影片唷,還有教如何讓意念顯化成實相的方法(她說她用這個方法中了彩券😂)如果有發現脈輪打不開的話,可以試試他的方法,還有透過她的影片了解脈輪的意義
    https://youtube.com/c/VataVriksha

    除了書籍還有Youtube頻道之外,也要毛遂自薦我的Podcast節目😆 我也有錄製三集有關冥想的主題,如果你覺得自己冥想找不到感覺與方向,也可以試試看我的冥想引導唷
    🎧 https://walkwithmi.buzzsprout.com/

    這麼長一篇文,如果妳能看到這邊真的很厲害😆 我打字打到手都痠了,恭喜你看完那麼長篇文,所以我想送你個測驗連結,讓你可以透過測驗來檢視自己現在的內在與身心有什麼地方不平衡?這對我來說非常有幫助。我們人體中有七個脈輪,可以接收宇宙能量以及維持身體與心理的平衡,當你有某些脈輪堵塞,你會感到身體某部位或器官非常不適,並且也會影響你的意念與想法,意念想法和身體是連結在一起的,非常負面的人身體也不會健康舒服到哪去,因為情緒和心理狀態也會使脈輪關閉。可以透過這個測驗找到自己身體與意念比較需要被提升的地方。像我過去一年不管怎麼測驗,得到的都是海底輪堵塞的結果,海底輪的能量主要掌管與肉體的聯繫,使人感覺安全放心,如果容易覺得恐懼或緊張,海底輪可能並未開啟,如果你的海底輪過度活躍,可能會過於追求安定和拒絕改變。我才發現我太沒有認真活在當下,總在為過去與未來的事擔憂,加上工作性質又屬於網路非實體的創作,所以才會海底輪一直打不開。經過冥想以及努力實踐自己活在當下、享受生活,我的海底輪才打開、脈輪才平衡。非常推薦給大家試試看來了解當下自己的狀態
    📝https://bit.ly/3nUGC6z

    這麼長篇文謝謝收看😆歡迎儲存收藏與分享,有看完的來留言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