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懷孕初期失眠ptt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懷孕初期失眠ptt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懷孕初期失眠ptt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懷孕初期失眠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陳鈺萍醫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一起向前~^_^ 【讓我們一起走向生產自主這條路】 不知不覺,生產改革行動聯盟成立已滿周年,這一年來,我們針對不必要的醫療措施介入生產、爸爸陪產、助產師共照計畫對政府與社會提出呼籲與建議,在粉絲頁上也努力提供生產知識(生產姿勢、用力方式與時機),今天想以生動盟聯盟成員汪育如的生產記事,再次說...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媽咪~爸比~快樂孕兒、育兒教養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免費媽媽營養品試吃品申請 ▶ https://mama.mummy.com.tw/1fsY9 懷孕中期(第16~24週) 生活相關資訊懶人包 ▶ 重點傳送門 00:10 自費產檢重點懶人包 04:18 孕期失眠該怎麼辦? 08:14 宮縮是什麼感覺? 10:13 重點統整 - ▶ 寶寶照顧資訊 影...

懷孕初期失眠 在 goGraphy果果攝影/孕婦親子寫真/形象照/商攝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03 08:48:35

✨✨性 別 揭 曉 抽 獎 活 動 ✨✨ ♡♡♡ 抽中超美媽媽包的得獎人是 Ivy唷 ♡♡♡ (請看影片) 對啦是弟弟啦我看八成的人都猜弟弟 你們也太會猜吧~~~ 我們大波姐姐即將要有個弟弟了!! 我要有鵝子了~ 👶 大波完全不怕氣球爆破,你看她那個淡定臉 其實最一開始驗孕是4/15號,...

  • 懷孕初期失眠 在 陳鈺萍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6-07-14 13:34:29
    有 28 人按讚


    一起向前~^_^

    【讓我們一起走向生產自主這條路】

    不知不覺,生產改革行動聯盟成立已滿周年,這一年來,我們針對不必要的醫療措施介入生產、爸爸陪產、助產師共照計畫對政府與社會提出呼籲與建議,在粉絲頁上也努力提供生產知識(生產姿勢、用力方式與時機),今天想以生動盟聯盟成員汪育如的生產記事,再次說明生產改革的理念。

    生動盟期望,無論選擇哪一種生產方式,產婦都能有意識的規劃,並確實理解各種處置的原因與後續,願意承擔一切可能會發生的狀況,產婦與醫護、助產師之間是平等互信的關係,而非彼此猜忌。

    讓我們期待,每個女人都能有這樣的社會空間,為生產這個重大時刻,做出最適切的安排。
    -----
    2013年初懷孕後,我興沖沖的開始準備我的居家生產之路。為什麼會想選擇居家生產?一方面是因為所學,在10幾年前,我的碩士論文:〈免不了的一刀-台灣產婦的社會建構〉,做的是台灣生產時那幾乎沒有人不剪的會陰;也因此,相關的台灣女性的剖腹產、性別與醫療、社會結構層面,都多有理解與學習。自己沒想到,在畢業後的10多年,竟然機會來實踐自己的所學,是非常開心的。

    網路google懷孕生產的準備事項,很多媽媽分享到處去參加媽媽教室拿堆成山的贈品,或者到處參觀坐月子中心。我一個媽媽教室都沒參加,也沒有參觀坐月子中心。除了心中暗自祈禱我的懷孕必須要一切「正常」之外,也持續的運動,如游泳、走路,孕婦瑜珈一堂不缺,到了生產前,我已經上了50堂課。

    很順利的,我一切安好,除了懷孕初期失眠與便祕,反常的討厭咖啡的味道,以及兩次產檢被醫師說胖太快,一切都還算順心如意。肚子漸漸出現後,還開始觀察統計我在大眾運輸中被讓座或不被讓座的機率。

    懷孕到了中後期,我一個人開心也緊張的規劃一切事宜,當時我的伴侶因遠在中國工作,所以無法參與太多我的規劃。我自主的訪視也被訪視了兩位合格助產師,選擇了較適合我的一位,做好相關的準備(買浴室放得下的充氣泳池、看護墊、大浴巾等等居家生產必備事宜)並且著手準備居家生產計畫書,告知我的產檢醫師我要居家生產,查詢家中附近最近的消防隊電話,並註記:如果屆時需要後送,需提醒消防隊「是生產事件,要準備生產包」的字樣。

    沒想到37週時,我去產檢,醫師說我的羊水過少,他寫了手機給我,希望我立即入院催生。我緊張得哭了。立即打電話給伴侶與助產師,百轉千迴下,隔天我到另一個支持溫柔生產的院所尋求第二意見。還好,另一個醫師的意見是羊水雖然少,但他認為有時是超音波角度問題,還可以再等。助產師與醫師耳提面命的要我注意胎動,讓我著實異常緊張,其中有兩個晚上直接坐計程車去醫院看看胎兒心跳。這個狀況讓我的居家生產計畫完全打亂。

    最後,在各種討論之下,決定到支持溫柔生產的醫療院所生產,至於助產師,我自費請他陪產,畢竟,我覺得一路以來的陪伴,助產師比這位後期才接我的醫師了解我的狀況。

    40+6的清晨,我落紅了。也感覺開始宮縮。伴侶接到電話後立即從中國趕回,到了晚上19點,宮縮已經讓我不得不喊出聲音,隔天凌晨2點,我入院報到樂得兒產房,只開兩指。接著開始每次宮縮我都嘔吐。我依賴泡熱水減輕不適,對於每小時平躺15分鐘監測胎心音感覺度秒如年。我跟助產師說我好痛,我的助產師說:「痛快痛快!痛才會快!」

    到了早上7.8點,快要全開卻開始停滯,雖然子宮頸很軟,但胎頭卻沒有下降。我覺得好累好累,有點崩潰,覺得為什麼不順利。最後我哭喊出了我要剖腹我好痛等等的話語。最後,我上了無痛分娩,在18:00左右以一般的狀態在產房生出了寶寶。(有剪會陰、有推肚子)

    事後,我落入非常沮喪的境界,我覺得自己好糟。我只會理論,我不知道實際,自己根本也撐不過去,是個只會說大話的人,向助產師以及瑜珈老師訴苦,她們都給我很正面的鼓勵與安慰,但我自己仍然過不了我自己這關。產後還遭逢母乳問題以及育兒的關卡,我落入了好長一段的低潮期。一直到撰寫文章的此刻,回想仍然會鼻酸眼紅。

    現在我的小孩2歲4個月,這一段時間我慢慢地接觸了幾位對此議題很有衝勁的網友們(也就是生產改革行動聯盟其他成員),我們也一同有一些共同努力的目標。我慢慢理解,這一路上的努力並不是白費,我有意識的規劃與選擇我的生產方式、我確實的理解各種處置的原因與後續、我承擔並理解一切可能會發生的狀況、我與醫護有的是平等互信而一同攜手向前,而不是彼此猜忌。

    至此,我也終於釋懷,這也是我的期待,期待每個女人都能有這樣的社會空間,能夠理解並且為生產這個重大時刻,做出最適切的安排。

    文/生產改革行動聯盟成員汪育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