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居家長照機構評鑑指標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居家長照機構評鑑指標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居家長照機構評鑑指標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居家長照機構評鑑指標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4萬的網紅王婉諭,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守護弱勢,把關每一分預算!」 這兩天,衛環委員會馬不停蹄地審查衛福部明年度預算。 預算審查,是立法委員非常重要的工作,除了替人民把關這些預算是否精準使用或是不必要的設置之外,也要確保這些預算未來在使用上,都能精準到位。 在這次的審查中,我們總共提出了 40 個提案,最終通過了 39 案...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80的網紅nul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市托嬰中心評鑑並非逐年普查,而是每年抽查,包括行政管理、托育活動、健康管理等六十題共一百分,但外界關心的安撫嬰兒情緒、保母抱睡評鑑,則分別僅占兩分、一分;結果去年評鑑四十一家,「我們的內湖托嬰中心」綜合評分總分八十分以上、評為甲等。 北市議員李明賢昨在議會質詢指,社會局評鑑制度有問題,令人擔心造假...

  • 居家長照機構評鑑指標 在 王婉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2-10 20:30:00
    有 1,278 人按讚

    「守護弱勢,把關每一分預算!」
     
    這兩天,衛環委員會馬不停蹄地審查衛福部明年度預算。
     
    預算審查,是立法委員非常重要的工作,除了替人民把關這些預算是否精準使用或是不必要的設置之外,也要確保這些預算未來在使用上,都能精準到位。
     
    在這次的審查中,我們總共提出了 40 個提案,最終通過了 39 案成功送出委員會,準備進入黨團協商。
     
    我的 40 個提案大致可以分成 6 個面向,包括「監督健保改革」、「保障社工權益」、「爭取精神衛生資源」、 「強化替代照顧」、 「 保護兒少弱勢」、「 加強食安把關」,這六大面向,都是我們持續關心的議題。
     
    針對明年度衛福部的相關政策預算使用,我們希望衛福部在落實政策之餘,也不能忘記了弱勢的權益。
     
    經過了這兩天持續的溝通討論,最終要感謝各委員及相關部門的支持,我們的提案大多順利通過,未來,我們也會繼續監督相關落實情況,嚴格把關人民的納稅錢,同時,也守護弱勢的權益。
     
    ✔️監督健保改革
     
    針對全民健康保險基金,我們要求健保署應該針對 #停復保制度,提出具體改善計畫;另外,先前我們就曾提出 #指示藥品 的浪費情況,因此,在健保改革之前,我們也希望健保署針對逐步取消指示藥品給付,提出相關的改善計畫。此外,對於先前健保署曾討論開放死亡被保險人的健保資料,對此,我們也要求健保署應該更周全的法律程序。
     
    ✔️保障社工權益
     
    #社工薪資回捐 直至今日,仍普遍出現在社工界,損害社工權益,在政府提出強化社會安全網計畫的同時,我們應該優先保障社工的權益,因此,我們要求衛福部針對社工人力在預防端被退場及薪資回捐的情形,提出因應策略,並研擬社工人力發展與運用的具體策略。
     
    ✔️爭取精神衛生資源
     
    一直以來,精神衛生是我們非常關心的議題之一,在這次的預算提案中,我們針對「#同儕支持」、「#關懷訪視員」、「嚴重病人之#公設保護人」、「#長效針劑 非總額支付方式之試辦計畫」、「#日間型精神復健資源 佈建之多元性及可近性」、「#精神居家治療」等,提出相對應的提案,希望未來政策落實的同時,能更加全面、完整。
     
    ✔️強化替代照顧
     
    在這次的預算提案中,我要求社家署正視 CRC #去機構化 的目標,並給出如何降低安置數且進行適當之轉型計畫報告;另外,也要求社家署提出整體替代性照顧政策,明確釐清未來應如何提升親屬照顧、寄養家庭之比例,明確協助相關機構之退場機制。
     
    對於照顧成本,我要求衛福部重新計算,希望能合理反應在安置費用的金額上,另外,透過業務聯繫會議定期追蹤列管,以利與地方政府溝通對話,實踐法定義務,承擔照顧弱勢兒少之相關工作。
     
    除此之外,目前對於安置機構的評鑑制度並不足夠,我也要求去除多數無益的評估指標,並納入兒少聲音,評估是否有建制 #第三方評鑑機關 之可行性,甚至是設置獨立監察使,接受、審理申訴,以提升機構服務品質。
     
    ✔️保護兒少弱勢
     
    每當虐嬰新聞出現,相信每位家長都會痛心不已,因此,我要求衛福部通盤檢討《兒少權法》執法情形,希望訂定執法標準或提出《兒少權法》修正,以周全保護每一個孩子。另外,當托嬰中心、幼兒園發生虐待情事時,我們也要求主管機關應訂定公布姓名、機構的標準。除此之外,我們也要求社家署 #擴大托育媒合平台上公開之資訊,以完善托育環境。
     
    針對我國少子女化的問題,我要求衛福部對此提出檢討政策成效,並且應該檢討育兒津貼與托育補助的差額,導致影響托嬰中心與保母持續加入準公共化的意;除此之外,我們也要求衛福部檢討學校空餘教室興建公共托育設施情形的城鄉差距懸殊,希望透過溝通協調,能多加運用學校空餘教室興建公共托育設施,以 #提高公共托育服務量能。
     
    當民眾遇到生活困境不知如何尋求正確的協助管道時,社會安全網發生漏接的憾事仍時有所聞。為了協助生活上遭遇困難的家庭或個人,協助適時連結資源的可及性,衛福部委託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辦理「#1957福利諮詢專線」已10年,卻鮮有人知,因此,我也要求衛福部調整宣導方式、加強宣導。
     
    ✔️加強食安把關
     
    根據審計部去年財務收支抽查審核通知,以及監察院今年的政策調查,皆提出目前對於源頭監控、查驗登記、風險偵測的相關食品追溯追蹤系統,有介接機制及資料串連不完整的問題,顯現政策缺乏協調、推動不力,因此,我要求衛福部應對此檢討,屆時也應連同財政部、農委會在衛環委員會進行專案報告。

  • 居家長照機構評鑑指標 在 吳玉琴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2-08 17:18:37
    有 233 人按讚

    長照2.0即將邁入第四年,應要有通盤檢討機制!

    長照每三年就應該有通盤檢討機制才不會歪樓,未來要進行政策轉彎還得面臨來自市場的壓力。另外,住宿機構成長緩慢,要積極面對,絕不僅是補助問題。另外ABC+N也要重新盤,疫情趨緩後,我建議召開長照國是會議,討論長照的未來!



    完整總質詢影片 https://ivod.ly.gov.tw/Play/VOD/126371/1M/N


    根據OECD的方式推估,住宿式長照機構的剛性需求還差四萬床,長服法施行後四年內開辦住宿式機構僅十四家1024床,照這種速度要滿足當下需求可能要等156年。

    就算部長認為只要再增加兩萬床,即可滿足需求,那還是要很努力長出來才行。

    住宿式機構問題:

    今年九月發生內湖未立案機構火災,造成三人死亡。三人的收費大約一萬至兩萬,其中兩人是低收入戶。

    四大主因,地價太貴、收費太貴、床位太少、佈建太慢。

    台北市每萬名失能老人的床數為1262.4。新北市為3043;桃園市為3112.5;宜蘭縣為3287.9;台北市不到新北、桃園、宜蘭的一半。

    十五年來,老人福利機構兩波機構設標的改變,以及高房價標高的因素,讓台北市的小型機構,少掉100家。

    全國來說,以須照顧者比例20 %(OECD)須使用住宿機構計算,推估,需求158,000床,目前全國供給量116,200床,尚缺40,000床 (雖只有85 %進住率,因地域、照顧品質等問題,仍有一位難求現象)。

    衛福部的統計資料顯示:長服法106年6月(104年6月公布,兩年後實施)實施以來新增住宿式長照機構數:十四家,合計新增床位數:1024床,照這個進度,要156年後,才能滿足現在四萬床的需求。

    台北市四年來只有增加一家,46床。而且還是公辦民營機構,東明社宅。

    住宿式長照機構不足的問題該怎麼面對?

    在新增機構部分:

    目前衛福部有兩個獎助住宿型長照機構的計畫,”108-110年獎助佈建長照住宿式服務資源試辦計畫”及” 109-113年獎助佈建住宿式長照機構公共化資源計畫”。

    佈建計畫補16家,其中9家是原有小型機構轉型,所以不算新增床位數。另外鼓勵公立機構和縣市政府的佈建公共化資源計畫,真的可以平價嗎?未來可以維持營運嗎?還是像南港郵局,預計20年虧九億,只是吃掉部立醫院的獲利?

    在固本部分(穩定現有機構):

    衛福部推出住宿式機構品質提升卓越計畫,執行期間: 109年至112年。

    獎勵標準:私立機構每年每床獎 勵2萬元;計畫執行期間達成指標者最高獎勵100床。預估經費:包含獎勵經費及執行計畫相關行政費,109-112年 總計約需90億元(1850家),但行政費高達9億。

    機構品質提升卓越計畫,立意良善,但計畫所公布四大構面,缺一不可,不符其中一項就完全不予獎勵,且為了執行這個計畫還要審查、輔導、評鑑,這樣會不會太擾民了?為什麼不能依據最近一次評鑑成績來給予獎勵?或由機構自提改善計畫來供委員慎查。造成不用再獎勵的優質機構得到好處,小型的、品質待提升者反而無法獎勵。

    有關長照2.0問題:

    有關長照2.0,我分別在六月和七月,舉辦三場超過百人的通盤檢討公聽會。

    雖然在增加服務提供量能上,衛福部已經達標。有關A、B、C分別面臨一些重大爭議。

    1. A個管:培訓不足;個案量過高;如何建構透明公平以案主利益優先的派案制度。

    2. B單位:低度管制造成資源分布不均,某些都會地區長照資源過剩,過度競爭問題,出現短短一百公尺有三家長照機構的長照一條街;輔具零負擔、服務免自費、A與B抽成分潤、照顧服務員帶案投靠、傳銷分紅。都會區資源過剩、過度競爭,偏遠地區的資源還是不足。

    3. 合作社的勞動關係界定不明。

    4. C單位:雖定位在延緩失能,但並沒有禁止服務失能評估(CMS)失能個案,共餐不收費,更無法像給支付辦法可以勾稽服務對象使用資源。

    5. 混亂的長照機構和方案:長照日照中心、社區關懷據點、文化健康關懷站、長照C據點(還區分醫事C和社關C)、失智據點、共照中心;這兩年又新增長者健康促進站、健康促進社團、銀髮健康俱樂部,樞紐計畫。(這些服務,我們可以從許多的面向進行理解)。

    有A個管被B單位要求,必須在一個小時以內,配出400元的組合,甚至有A個管可以配出600元的組合。A個管其實被B個管了。

    也有長期從事服務的居服單位統計,長照2.0和1.0相比,政府的付費多了六倍,長照機構的利潤多了八倍。因為產生超額利潤,現在整個長照服務領域,進入戰國時代!

  • 居家長照機構評鑑指標 在 范雲 FAN, Yu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1-12 09:02:25
    有 3,433 人按讚

    「那些聽不見孩子痛苦的人,才是真正的聽障。」

    觀看《無聲》時,我不禁想起陳昭如的這段話,即便電影已拿掉了許多真實事件中的暴行與隱匿惡行,我卻仍不禁為這些孩子們的遭遇心疼落淚…

    不論是電影或評論,許多的聲音都在期盼,台灣社會應該要更加重視電影帶出的議題及其原型——「台灣某特教學校集體性侵事件」(以下簡稱本起事件),我也整理了一些相關想法與資料,希望能與大家共同討論, #讓傷痛不再無聲:

     
    1️⃣ 這些讓孩子「無聲」的老師、主任、校長最後怎麼了?有被懲處嗎?

    勇敢站出訴說的傷痛,真能換來等量的公平嗎?

    有時事實,遠比電影來得殘酷許多⋯⋯
     
    2011年12月,教育部公布本起事件的懲處名單,人數高達33人,教育部中部辦公室主任藍順德也名列其中。這次懲處被認為是台灣教育界高層官員最嚴重的一次懲處;但實際上,這些懲處記過影響的,只是考績及獎金,而非工作職位,且未來還可功過相抵。
     
    2012年7月,監察院公布調查結果,查出164件性平事件,彈劾了教育部中部辦公室主任、科長、督學、以及該校多位校長、主任、組長等共16人,創下台灣教育史上的紀錄,同時監察院並糾正教育部未盡督管之責,中部辦公室直到媒體揭露報導後,卻仍未積極查明事實,

    #明知學校未依法處理卻放任不管 #致使校內性侵害與性騷擾案件持續發生。
     
    然而,2013年8月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公布懲戒結果,被監察院彈劾的16人中居然有6人「不受懲戒」,其他10人則只受到「降級改敘」、「記過2次」、「記過1次」等懲戒。

    此遠不只是 #輕輕放下 的決議,立刻引發社會 #反對包庇 的抗議呼聲。
     
    更嚴重的是,除了該校數位校長被調離、退休(順利領到退休金)、轉任他校外,

    其餘該校被彈劾或懲處的正職教職員 #沒有任何一位被解聘或調離該校

    校方並透過「功過相抵」,#讓被懲處人員的獎金考績完全不受影響。

    甚至,校方還特別霸凌在性平調查過程中擔任調查的D老師(大家可想成是電影中的王大軍老師),

    #在所有失職人員都考績甲等的情況下
    羅織罪名 #將依法調查的他變成全校唯一乙等的老師
     
    這樣的處置真的公平嗎?

    我不這樣認為,更覺得其中有許多問題需要釐清。所以,即便這件事離現在已超過七年,我仍會要求教育部必須公開相關資料,並針對當年各種 #不當處置 進行全面檢討,不再放任不公義繼續沉默無聲。
     
    其他更多資料,歡迎參考 人本教育基金會 的貼文:https://bit.ly/2InyMDx
     
     
    2️⃣ 為什麼學生不向家人求救呢?為什麼他們願意繼續待在這間學校?

    在討論為什麼許多受害學生未向家人求救前,或許我們可以先把問題中的「家人」換為「信任的大人」。

    這些孩子真的沒有向他們身旁信任的大人求救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不論是電影或真實事件,我們都清楚地看見,其實孩子都有求救,但 #他們的懇求與眼淚卻被最信任的大人強迫化為無聲。

    當孩子被一個信任的大人如此對待時,他將會如何看待這個世界?他有辦法繼續相信其他大人嗎?還是會認為自己講了也沒用,反正 #事情永遠不會改變,只好獨自忍耐到畢業?
     
    在許多校園兒童性侵害案件中,受害孩子常因「擔憂」而選擇自我忍耐、不再訴說,這些擔憂包含:

    (1) 擔心自己的話不被相信或事情不會被處理。
    (2) 擔心講了自己會被處罰(因為缺乏正確的性平教育,導致受害的孩子認為自己髒掉了、自己做了壞事)。
    (3) 擔心家人會因此擔憂難過。
    (4) 擔心講了後,對方(行為人)會受處罰,他們平常都是「好人」,不想害到他們。
    (5) 擔心講出來後,對方(行為人)或其他人會生氣,不再跟自己相處。
    (6) 擔心講出來後會遭到對方(行為人)的報復、恐嚇、威脅或攻擊,特別是當對方是學校裡具有權力,可直接影響自己的人時。
    (7) 雖然自己覺得不舒服或怪怪的,但因缺乏正確的性平教育而不知道這是性侵害,不知道該如何求救,只能忍耐。
    (8) 之前講了都未被正視,被當成玩笑、誤會、亂說或謊言,再「多嘴」只會遭到更多責罵。
     
    這些狀況不只發生在聽人小孩身上,在聾人孩子身上同樣適用,甚至可能因其身分而更加強化,更難求救,更難離開這個他既熟悉、既喜歡卻又極痛苦的地方,就像是電影中貝貝讓人相當心痛的一句話:

    #我更怕被丟在外面的世界

    對於聾人學生來說,特教學校和外面可能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世界,學校內的人更為相同、更能交流,就像張誠說的:「我常覺得我多餘,認識貝貝,我覺得我是有用的人,我可以保護她」。張誠和貝貝在「外面」生活中遇到的各種阻礙、偏見與歧視,相信讓大家清楚看見這落差的存在。電影開頭王大軍老師對張誠說:「他們都是笨蛋。都很同情你。」以及後續多次「好人」、「壞人」的對比:

    放心, #這裡沒有壞人

    都在強調,「我們」和「他們」之間的不平等及隔閡高牆,可能遠比許多聽人自身想像的還要巨大。「我們」何嘗不知道這些「在玩」很痛苦,但這些玩的人,他們其他時候都是「好人」,都是和我平等的人,都是會好好看見我的人。

    這面牆來自我們社會對身心障礙仍有太多的不瞭解及偏見,不只是社會大眾,也可能包含部分學生的家人,從張誠反問媽媽「為什麼要一直比較?」,以及張誠爸媽不斷為其爭吵,到貝貝的爺爺奶奶曾因不知道怎麼照顧聾人小孩、又怕小時候的貝貝受傷,而將其鎖在家裡。
     
    在這樣的背景脈絡下,面對學校裡最信任師長的不願處理,想到說出實情後,不僅可能會和大家關係破裂,甚至被迫離開學校,並讓「不見得那麼理解自己,但長期為自己辛苦付出」的家人更添困擾與傷心,孩子們的掙扎及無奈,完全可以想像……
     
     
    3️⃣ 這些小孩不都受過這種痛苦嗎?會什麼會繼續傷害其他人呢?
     
    🗣:以前同學也這樣對我

    🗣:學長都說這是在玩

    👩‍🏫:他們只是在玩而已

    🧑‍🏫:他們都是好孩子,不會傷害彼此的
     
    這些孩子及老師的話語如此殘忍,卻隱約道出了為何有些持續被迫受害的孩子,最後逐漸成為加害人。
     
    轉變的因素很複雜,每個孩子的都不同,光我所了解到的因素就包含:

    ▶️ 覺得自己以前都被這樣「玩」、也沒人制止,現在玩其他人也是自然且公平的。
    ▶️ 因為其他人都說這只是在「玩」、沒什麼,包含老師也是,所以覺得這樣「玩」是自然的。有些學生是直到事情發生許久後,才知道這些「玩」其實是性侵害。
    ▶️ 覺得自己受害很痛苦,但不知道該怎麼辦,也沒有人相信自己,無法發洩,只好模仿性地繼續重複。
    ▶️ 只是想更加靠近對方,看別人都這樣做,以為是可以的。
    ▶️ 自己也這樣做.就比較不會被欺負了。
     
    這些因素不僅反映出性平教育未真正落實的嚴重問題,更帶出制度面上的嚴重缺失。

    看到電影中寶弟怒吼: #你們為什麼這麼晚才來

    我腦海裡不斷浮現過去看過本起事件報導中(https://bit.ly/34GAPcC)的這一句話:「為什麼我這麼倒楣,法院判我的刑責,以前對我性侵的大哥哥大姊姊都沒被警察抓」

    對我來說,該為這些事情負責的,該好好檢討這些事情的,其實是我們這些大人們。
     
     
    4️⃣ 特教學校特別容易發生這類案件嗎?
     
    在討論這個問題前,我希望非常鄭重地請大家幫忙一件事:
    在討論《無聲》或本起事件時,請避免 #標籤化 特教學校、特教老師及特教學生。
    因為標籤化無法解決任何結構性問題,與其將某些場域標籤化為容易發生這類案件的地方,或許我們更應該做的是,去檢視為何這些場域會發生這類性侵害案件?
     
    不論是本起事件,又後來爆出類似案件的社福安置機構,我們都可看見這類集體性侵害案件常發生的三大關鍵:

    (1) 弱勢孩子:這弱勢包含:年齡、身心障礙、脆弱處境,以及被貼上各種汙名標籤的狀況,例如:單親家庭、隔代教養、觸法兒少、家暴家庭等。因為這些孩子的「弱勢」,因為社會對這些孩子的 #異樣眼光及偏見,造成他們的求救困難,甚至勇敢求救、說出後還被「大人」質疑及處罰,這問題在《無聲》中一再被強調。

    #弱勢不是錯誤,#造成弱勢的常是社會上的不夠平等及友善

    但這些孩子卻常因此受害,愈弱勢不僅愈難求助,也愈容易因此被挑上。
     
    (2) 封閉且缺乏外部監督的環境:這關鍵導致事件發生後,只要場域管理者沒有「主動」通報或處理,案件就會被「隱匿」、甚至「吃案」,即便有人願意站出、就如《無聲》中的王大軍老師,但等待他的很可能不是支持,反而是被噤聲、被阻礙、甚至被霸凌,因為這類場域管理者可能認為:
    解決提出問題的人,比跟本性解決問題要來得快且簡單得多。

    在傷害被如此忽視、甚至默許的情況下,被害人愈來愈痛苦,甚至被迫轉為行為人.時間愈長,傷害愈廣,就像是我們每一起我們所看到 #過很久才被爆出 的案件一樣。
     
    (3) 社會給予的資源及關注不足:雖然這些孩子都是弱勢,但其實社會給予的資源及 #真正關注 遠遠不夠,這點不論在本起事件的特教學校或安置機構的回應中,都可持續看到。這也是為什麼在上一點中我會提到,對有些場域管理者來說,跟本性解決問題說不定更難。就像是《無聲》中校長所說的:

    「該做的我都做了,若學校關了,剩下的孩子該怎麼辦?」

    這句話看起來有些推卸責任,但實際卻也道出台灣特教資源長期不足的問題,而安置機構「超收」更早已不是新聞,在嚴重超時工作(如本起事件中的宿舍生服員)、社會歧視偏見、專業培訓不足(特教老師不見得都熟悉每種障別的教育方法以及相關性平教育的落實)等狀況下,面對「可能會讓整個學校/機構關門」的聲音出現時,裡面的人到底會選擇保住自己的工作,還是為了孩子持續和體制對抗呢?
     
     
    5️⃣ 為什麼這些老師都不願處理?他們是十惡不赦的壞人嗎?

    每當有集體性侵害案件爆出時,我們總會聽到民眾驚訝地說:「我認識他們,他們是好人啊」、「他們看起來不是那麼冷血殘酷的人呀」,這些我相信都是事實,而這反映的正是漢娜。鄂蘭提出的「平庸的邪惡」。
     
    「我們也要賺錢養家,沒有太多選擇……大家為什麼要苛責老師?」類似的話語在本起案件的訴訟及爭論過程中不斷出現。面對被性侵害女學生的求救,導師回覆:

    「如果老師幫你,誰幫老師啊?」

    另一位生輔員也提到:「那時候只有我一個人跟車,學生很多我很難管。……我曾經制止,但他們不聽,我告訴OOO,但他說是小事,叫我不要寫在紀錄簿上」

    這些話語不僅反映了教職員內心的為難,同時更顯示了「漠視」、「服從」、「維持和諧」已成為這所學校當時的普遍氛圍。也難怪這麼多的傷害不斷被曲解成「在玩」,甚至有老師說出:「你們不懂這些小孩子,他們就是『那樣』啊!」的話語。
     
     
    6️⃣ 打手語是不是真的很重要?跟案件隱匿有關嗎?
     
    「校長,你會打手語嗎?​」

    ​王大軍質問校長這一幕讓許多人印象深刻,但現實中,被質疑的對象居然反了過來,實在令人覺得相當諷刺。
     
    面對人本基金會持續開記者會砲轟學校及教育部處理有問題,校長居然指派一位會手語的教師 #公出 去記者會以人本基金會人員不會手語,質疑調查有問題的,相關事情始末,人本基金會已寫得很清楚 https://bit.ly/3naSQIe
     
    在此我只想補充說明,啟聰學校的教師如果不會手語,確實會對教學造成影響,且老師用的是自然手語還是文法手語也影響很大。台灣至今相關師資及溝通資源仍舊相當不足,光特教學校就已不全,更別提實行融合教學的學校。對此我會盡力督促,務必讓教育部針對不足之處盡快改善。
    ​ 
     
    7️⃣ 小光:「我不要喜歡他,我要恨他。」

    小光最後的自白,留給我以及現場的大家,更為沉重的無奈。
     
    如果我們連最基本的性平教育都未曾推動,如果性侵害案件都只能持續無聲,如果我們的社會仍在要求「完美被害人」,那我們怎麼能協助孩子正視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我們要怎麼讓孩子逐步釐清自己的情緒、情感、感受及慾望?
     
    「我覺得很丟臉。」
    「我恨老師,可是畢業典禮那天,我看到老師...卻有點開心。」
    「我不要喜歡他,我要恨他。」
    「我想知道,我是不是變態?」
    「老師,像我這種人,值得活在這世上嗎?」
     
    當校園性平機制能真正落實,當學校能好好教導學生破除社會對於性、同志及被害者的污名,當學生真的能完整學習情感教育、性教育、認識及尊重多元性別的教育時,我想,小光就不會痛苦到必須靠自殘及傷害他人來自我求救,且將會有很多人告訴他:你不是變態,你值得活在這世上。
     
     
    8️⃣ 性平教育真的有用嗎?

    《無聲》中有一段在討論為什麼硬體改善了、性平教育教了,性侵害案件仍然持續發生?有些朋友看了可能會疑問:這是不是指性平教育教了也沒用?
     
    答案恰好相反,這正點出台灣性平教育常只停留在表面 #真正落實仍然不足。
     
    這個落實,首先教學內容要正確、充足且符合學生的需求,就像只談性騷擾、性侵害、性霸凌防治,不去談根本的情感教育、性教育、認識及尊重多元性別的教育,是不會有完整成效的,但無奈的是,許多學校至今仍未完整落實性平教育,包含特教學校也是。
     
    此外,教育部雖然持續有在推特殊教育中的性平教育,但我們卻收到障礙者的持續反映,因為不僅內容有些過時錯誤,且仍舊不足,像教育部出的「性別平等教育手語畫冊」中的「手語圖示詞彙」沒有「陰莖」、「睪丸」、「插入」、「陰部」、「下體」、「陰道」等詞彙。此外現有教材更嚴重 #缺乏障礙者的觀點,例如以明眼人的預設去看全盲的生活,居然是提供沒有觸摸教材或相關說明的投影片來進行教學。
     
    最後,性平教育的落實不是只有一個老師教就好,更需要整個學習環境的一起落實配合,像是黃俐雅去本起事件的學校進行性平教育演講時,雖然學生反應相當熱烈.但共同參與的老師不少都低著頭打電腦、玩手機,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甚至講座結束後,有學生去和老師反映自己被性騷擾,老師居然叫學生不要再講,都已經有在處理,如此將學生「打發」離開。
     
    以上這些問題正是為何這所學校「即使進行了幾場性平教育」,整體狀況仍無法快速改善的根本原因。
     
     
    當時不是都已經有《性別平等教育法》了嗎?為什麼還有學校會這樣吃案?
     
    本起事件其實並非特例,雖然《性別平等教育法》2004年就已公告施行,但說實話,直到現在仍未落實,到現在仍有學校幾乎未推動性平教育,甚至持續進行違反性平的教學內容或「隱匿吃案」。這些問題雖然已逐漸減少,但真的太慢太慢,我會堅持要教育部加緊補全。
     
    回到這所學校,其問題根源不是只在學校本身,更在於教育部的未盡責任,這也是為何監察院糾正教育部、彈劾許多教育部中部辦公室官員的原因。舉例來說依法該成立的「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這所學校直到人本基金會不斷追蹤、為學生發聲,且都請立委出面後,這所學校才終於在2010年正式成立,遠比法定的晚了6年。且即便成立了「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這些案件也開始被調查處理,但調查告一段落後,人本基金會卻赫然發現,涉案70多名學生,居然只有2名接受輔導,這些問題,教育部不僅未曾監督,甚至還放任不管。
     
    《特殊教育法》第47條規定:主管機關應至少每三年辦理一次評鑑。但教育部中部辦公室卻以「還沒有訂出合宜的評鑑指標」為由,不願對這所學校進行校務評鑑,且自2003年後 #連續九年不曾進行評鑑,等同放任該校繼續發生問題。

    更誇張的是,這所學校在2012年1月到2013年8月,其實仍繼續發生30多件校內性侵害與性騷擾事件,包括數件校外性侵害事件。但對此,教育部居然堅持,通報到教育部的32件性平事件中,沒有一件是性侵害,顯見該校的性平狀況已比過去改善甚多。如此 #欠缺教育理念 的發言,實在令人為之氣憤!
     
    對於以上教育部失職的部分,我會繼續監督改善,同時,我也會要求教育部確實掌握全台學校遵守《性別平等教育法》的狀況,防止類似問題再發生在任何學校中。
     
     
    9️⃣ 聽人距離聾人的距離有多遠?

    《無聲》其實已算是相當靠近聾人文化的電影,但其實我仍收到聾人朋友反映一些「因為劇情考量而與現實有所落差」的情節,像是:

    ▶️啟聰學校其實幾乎沒辦過舞會,因為聽障朋友的狀況其實差距很大,對於部分聽障朋友來說,除非是能透過地板震動清楚感受到音樂節拍(像是林靖嵐),否則是有難度的。
     
    ▶️ 助聽器是聽障朋友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價格也很高,所以多數聽障朋友都會保護助聽器不要淋到大雨,以防止受損或壞掉。
     
    我收到這些意見時其實也有些訝異,這也正反映出我們社會聾人文化仍不夠了解,且不只是聾人文化,其他各種多元文化與樣態也是,我們的社會需要更多的認識、包容及同理,想想張誠和貝貝的看電影經驗,我們可以更加友善。
     
     
    🔟 這起案件我記得有申請國賠,現在狀況是?

    其實,本起事件共有兩次國賠求償,求償案件內容詳細可看人本基金會的文章:https://bit.ly/3nfBSsq

    我想強調的是,在第一次國賠,時任教育部長的蔣偉寧居然同意校方 #不代位求償(https://bit.ly/2GL5zSk),造成所有違法教職員皆未做出任何賠償、以致全民買單後,第二次國賠的結果,教育部至今仍未公開對全民交代。對此,我會堅持立場,要求教育部必須盡速公開相關資料。

    此外,我並會要求教育部針對第二次國賠協議過程中各種官員及校長的離譜作為,進行全面的檢討與懲處,包含:將這些案件說成是「學生要處理,學校校譽也要迴護」,私下去找家長「溝通」、要求撤回國賠請求,語帶威脅地警告生輔員不得說實情等,這些體制內的問題我們仍舊要面對,需修法之處我這也會研擬提出。​

    感謝 吳思瑤 委員的包場,讓我和許多教育及文化界的朋友一起觀看這部無聲 The Silent Forest。這部電影很沈重、很複雜,甚至最後柯貞年導演也未曾給予一個簡單正向的答案。但我想,這正是我們需要去看的原因,因為其中許多結構性的問題至今仍未解決,事件所留下的傷痛,不該隨著時間逐漸遺忘與無聲,我們需要的是更多正視與實際改變。

    我將持續在立法院內監督特殊教育、性平教育以及校園性平機制的落實,#不再讓特教成為性平的缺口,#不再讓孩子的傷痛繼續沈默無聲。

  • 居家長照機構評鑑指標 在 nul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04-18 13:54:34

    市托嬰中心評鑑並非逐年普查,而是每年抽查,包括行政管理、托育活動、健康管理等六十題共一百分,但外界關心的安撫嬰兒情緒、保母抱睡評鑑,則分別僅占兩分、一分;結果去年評鑑四十一家,「我們的內湖托嬰中心」綜合評分總分八十分以上、評為甲等。

    北市議員李明賢昨在議會質詢指,社會局評鑑制度有問題,令人擔心造假;且「我們的內湖托嬰中心」全北市連鎖十家,散布各行政區,如今居然還在網站徵求保母,未來在資訊揭露上有什麼做法?

    陳雪慧坦言,過去多半評鑑照顧人力比、機構硬體等,確實有疏漏,此外,僅評鑑半天,很容易被美化,儘管有社會局人員、專家委員一同評鑑,仍不易看到全貌。她指,評鑑指數應調整,家長陳情投訴、限期改善狀況,可能要列指標計分,呈現有時間脈絡的評鑑;任何違規事件皆要充分揭露,業者若有不實資訊,都要強制下架。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