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積電研發工程師工作內容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積電研發工程師工作內容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積電研發工程師工作內容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積電研發工程師工作內容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當年薪百萬是個假議題,你永遠拿不到,怎麼辦?] 昨天與Ray直播,主題原來設定是「怎麼拿到年薪百萬」,我們兩人通常固定在星期日會預演一遍,先溝通彼此的想法,以及敲定內容的走向。我第一句話就說: 「年薪百萬,根本是個假議題。」 這把Ray嚇了一跳,問我為什麼。因為台灣的統計數字明白顯示,九成上...

  • 台積電研發工程師工作內容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10 09:04:41
    有 2,810 人按讚

    [當年薪百萬是個假議題,你永遠拿不到,怎麼辦?]

    昨天與Ray直播,主題原來設定是「怎麼拿到年薪百萬」,我們兩人通常固定在星期日會預演一遍,先溝通彼此的想法,以及敲定內容的走向。我第一句話就說:

    「年薪百萬,根本是個假議題。」

    這把Ray嚇了一跳,問我為什麼。因為台灣的統計數字明白顯示,九成上班族的薪水低於百萬,足見絕大多數人終其一生是拿不到百萬年薪。因此當我們費盡唇舌討論如何拿到年薪百萬,對於全台灣1100萬上班族中的990萬人是無濟於事,他們只會更挫折,感到努力無用。

    所以關於薪水,你要具備的第一個認知是你在哪個賽道,是高速公路﹑省道或小巷子。在高速公路,奔馳的是百萬跑車,甚至是千萬名車;在省道,幾十萬元的國產二手車就很強;在小巷子,騎單車反而比較好使,租Ubike就夠用。這個比喻在說什麼?只有一個,你拿什麼薪水老早注定,看的是你的條件。

    首先,決定百萬賽道是哪些因素?

    💚第一個決定因素是產業
    💚第二個決定因素是企業
    💚第三個決定因素是職務與位階

    我有個斜槓學生既漂亮又時尚,穿戴講究,當然是個愛買小姐,辦了幾次二手市集出清存貨,我曾去掃貨一次,一看都是名牌。她一直在金融業帶業務團隊,還做到高階主管,每年扛業績20億,年薪千萬。她告訴我,其實她最愛從事的是精品業,可是每次面試過都放棄,心情很無奈,因為數字很現實,她說:

    「精品業薪水,就是金融業的攔腰斬再打八折。」

    錢是很可愛的,差六成,任誰也下不了決心,不是嗎?這說明產業薪資是有行情水準的,在台灣,讀理工的就屬半導體業﹑IC設計業最令人欣羨,讀商的就屬金融業最高。像我讀新聞系,媒體業是在中後段,完全無法相提並論。

    然而同一個產業,落差也不小。以半導體業來說,聯發科平均年薪270萬,而同產業平均是123萬,差了一倍有餘﹗薪資後段班有家公司是70萬,差2百萬﹗台積電員工多達4萬名,非主管職員工平均200萬,遙遙領先同業。當媒體報導的都是這些龍頭企業,這使得不少科技業工程師都被誤以為年薪百萬,他們在網路上大吐苦水:

    「不是每個工程師都年薪百萬﹗」

    就算是同一家企業,職務之間的薪資差異也明顯,可怕的是越低的職務越不會調薪,每年會調薪的就是原本薪資就高的職務,因此薪資結構M型化也會發生在相鄰的同事身上。另外一個決定因素是位階高低,美國大企業CEO的薪資是員工的300倍,台灣差十多倍至幾十倍應該是有的。

    可是能進到高薪產業﹑龍頭企業,做一路發的職務,基本上多半是好學歷的人。如果不是台成清交政,或是中字輩,能擠進去大企業領高薪的,不是沒有,而是幾稀,他們一定具有其他很強的背景。那麼學歷不亮眼的上班族,想要在中小規模企業拿年薪百萬,至少要能做到—

    💚1. 7-11型
    💚2. 業績扛霸子
    💚3. 壓力鍋
    💚4. 冒險王

    尤其是冒險王,是我最想提醒上班族可以採行的策略。正因為年薪百萬天注定,讓我們明白賽道決定薪資高低,所以不妨儲備實力,長期布局,再奮力縱身一跳,改變產業與企業,才有可能彎道超車。這種跳法,好比從家裡的魚缸跳至公園的水池,再跳至大海,但是你不能只是金魚或錦鋰,而是要進化成大鯨魚。

    即使這麼鼓勵你,我仍然深知多數人無法做到,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決心不夠,不想付出加倍的努力;第二價值觀不同,不想為工作犧牲其他層面。人各有志,想清楚就好。可是年薪百萬在台北生活,都未必能買房買車﹑過上理想的人生,更何況領幾十萬,怎麼辦﹖

    寫到這裡,以下才是我最想給990萬名上班族的正確觀念,那就是—

    💚工作不是人生的全部
    💚上班也不是收入的唯一

    也就是說,當我們開始有「找工作不如找收入」的觀念,不靠年薪百萬致富,才會真正步向財富自由的大道。把腦袋從「找工作」的認知架構,轉換成「找收入」的思維系統,會突然發現海闊天空,條條大路通羅馬,而上班領薪水不過是其中一條路,然後眼睛一亮,看到其他更多收入的可能性。

    對於有錢這件事,沒繼承任何財產的人,靠自己白手起家,也拿不到年薪百萬,大概不脫這三條路可走:

    💚會拿高薪不如收入多
    💚會賺錢不如會存錢
    💚會管錢不如會理錢

    不管薪水多少,都要想盡辦法存錢,沒有存錢就無法奢談後面的理財。《原來有錢人都這麼做:效法有錢人的理財術,學習富人的致富之道》作者花20年訪問5百位富人,富人的定義是資產有3千萬台幣。他發現這些富人在以下三題都答「是」:

    💚1.你的父母節儉嗎?
    💚2.你節儉嗎?
    💚3.你的配偶節儉嗎?

    現在你知道了,當你瞧不起父母東摳西省的小器樣,省錢與存錢竟然是一般上班族的致富之道。我有個斜槓學生是公務員,父母親是藍領,不僅把3個孩子養大到各個成器,還買了2棟房子,全都靠省與存。他自己30歲出頭,先是靠省與存擁有1百萬資金,後來理財有3百萬,他的斜槓就是教人怎麼存到3百萬。

    相反的,我認識的高薪族群中,不少人賺得多花得多,其實口袋是很空虛的。所以當賺不到年薪百萬,並不是天塌下來的事,而且我得說要翻轉這個命運並不容易,這牽涉太多個人無法控制的因素,包括產業﹑企業﹑職位,你想想洪老師能去聯發科做研發工程師嗎?這叫癡心妄想﹗而我們能做的無非是三件事:

    💚1.賺其他收入
    💚2.省錢、存錢
    💚3.投資理財

    讀本文有受益,請留言+1。

  • 台積電研發工程師工作內容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21 16:46:24
    有 170 人按讚

    <李國鼎工作與信仰 Part2>

    昨天介紹了李國鼎的整個背景,今天整理 1983 年在美南科學工程技術討論會的講題:八十年代的挑戰

    讀的過程,我一直聯想到台積電。張忠謀是辦一家公司,李國鼎是辦一個產業,但他們的思維方式非常一致

    張忠謀創業第一天就在想比較利益,台灣適合行銷、研發還是製造?我要做類比、邏輯還是 DRAM?台灣的優勢是什麼?非常市場導向。而他在 2010 回鍋 CEO,也是一樣的。當時建立了一個 70.80 人的行銷團隊,下面分兩個部門,一個研究市場,另外一個研究競爭。

    直到今天,他在上週 APEC 的會議還是在講比較利益

    而發展關鍵產品,台積電堅持自己擁有技術,也堅持不斷研發最新的技術。張忠謀受到 Michael Porter 啟發,任何產品只要有兩家公司做,就是 commodity

    科學技術導向也是,台積電每年 8% 的營收花在 R&D,比例雖然不高,但 1 兆多的 8% 也是每年千意在投,6000 人以上日以繼夜研發。而研發也不只技術上的,在製造上也不斷的創新

    組織架構,台積電 Day 1 就是專業經理人的組織架構,前幾任執行長都是老外,而且是經驗超豐富的老外。董事會也是非常先進,獨立董事占比極高。就到今天,張忠謀多次說,他留給台灣的禮物有兩個,一個是晶圓代工的模式,第二個是他創造的雙首長制度

    財稅金融措施的配合,這點完全就用在台積電身上,台積電最早的股東結構就是按李國鼎提的這個比例。開發基金持有 48%,飛利浦持有 27%

    這幾個點。我覺得到今天,對於研究公司,都還是相當有幫助

    ------底下內容摘自<工作與信仰>------

    未來台灣的工業發展必須具備

    - 市場為導向。一個產業值不值得發展,首先決定於是否有足夠大的市場,這是需求面的條件。具備這個條件以後,再看這種產業的發展能不能有與其他競爭對手競爭的能力,這是供給面的條件,也是一般經濟學家所強調的比較利益原則。在新的國內外經濟情勢下,勞力與能源密集的出口產業已逐漸失去發展上的比較利益,為了要維持我國經濟像以往一樣的衝力,就必須尋找一些新的產業。這些產業基本上要少用能源,少用勞力,但卻必須有效利用我國的技術勞力,並有助於突破國際上保護貿易的藩籬。這樣的了解與構想,就是政府近年來選擇機械、資訊、電子、墊肩與運輸工具等作為策略興工業的理論基礎

    - 發展關鍵產品。日本掌握工具機控制性零組件的技術,這部分的價值約為工具機總值的 50-70%

    - 科學技術導向。更多工程師投身在這個領域,實在是決定科技發展是否成功的主因。參觀 IBM 五六個廠後,更確定這個信念,因為工程師的人數平均幾乎在全部僱用人數的一半以上

    - 組織配合經營需要。未來任何公司組成,必須具備市場及技術導向兩項功能,一個公司的組成如果能具備以上兩項功能,則公司的組織可為健全,否則很難生存。公司組織必須大型化,生產必須規模化,而大型化規模化如果仍依賴以往家族經營的習慣,則成功機會甚微渺茫,仰賴專業經理經營,成為唯一必行的途徑。此外會計、審查制度的建立,股票市場的改善,都必須有所突破。台灣如果要邁入開發國家,一個為大眾所信任的證券市場,是首先必須建立的

    - 財稅金融措施的配合。VC 即為預定擬議的重要措施之一。政府已提供創業投資的協助,諸如在科學園區內投資,技術作價可高達 25%,而交通銀行及開發基金尚可共投資 49%。目前投資計畫評估人才不夠,包含財務、技術、市場...各類專家

  • 台積電研發工程師工作內容 在 中衛產業行腳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4-22 16:44:22
    有 1,054 人按讚

    🌏數位轉型X全方位TPS國際論壇🌏

    📣中衛發展中心長期關心產企業發展需求、深耕技術發展、戮力協助國內產企業成長逾30年!面對國際經貿情勢瞬息萬變,中衛殷切感受產企業轉型成長需求,積極整合國內具實戰經驗的SI輔導夥伴,組建「數位轉型暨全方位TPS服務團」,冀加速協助國內產企業打造數位韌性供應鏈,提升快速反應、智慧製造的經營實力。

    ⭐數位轉型-創造產業高速成長新藍海 葉神丑總監、日本 NEC代表相馬知也顧問、橫山賢太郎總監
    在日本輔導企業推動工業數位轉型,具有多年經驗與成效之實踐者-NEC 相馬知也顧問、橫山賢太郎總監,來說明傳統企業在現今瞬息萬變之產業動態下如何透過數位轉型,收集生產線的數據,並應用最新的不變量分析AI技術,即時反應生產狀況,掌握問題,即早應變,提升生產效能。

    ⭐全方位TPS 擘劃企業精實發展新格局
    TPS的活動開始於1950年代。隨後在1980年代左右,逐漸浮現TPS的基礎與輪廓。是及時化及自働化兩個主要的概念組成。TOYOTA以此為出發點再更加進化,30年間進行各式各樣的改良,發展出最適時適宜體質經營方式:全方位TPS。
    與自古以來的TPS相比有諸多改善。全方位TPS轉型成為全體參與的型態,注重人性,活化整個職場。要能實行全體參與,可視化管理成為必然的趨勢,可視化管理則是以大部屋方式掌握全體人員的改善情形。

    ⭐智慧供應鏈暨數位轉型輔導生態系工作坊,邀請攝陽企業、精誠資訊、美商Synergies及遠景貿易分享實用工具及應用案例。
    中衛發展中心為協助國內企業因應此國際產業變動,近兩年整合國內外堅強的SI輔導夥伴,組成數位轉型服務團隊,提升Digital Twin的能力,智慧供應鏈落地應用,強化數據力及創新力

    ⭐數位轉型X AI輔導生態系 葉神丑總監、洪啟倉技術經理
    中衛中心多年的體系輔導經驗,加上數位化新技術整合,協助整體企業、供應鏈數位發展戰略擬定,數位轉型務實解決方案提供,數據應用BI/AI,數位轉型人才培育與媒合。

    ⭐藉由e-F@ctory,挑戰製造現場資料的可視化、分析 攝陽企業王健發課長
    透過提高「生產性」、「品質」、「環境」、「生產安全」、「信息安全」幫助企業降低TCO成本、提高企業價值。在工廠自動化生產最前線,不僅要求單一設備的性能提升,從數據情報系統的提案到感測器階層的設備供應,希望可以滿足一站式架構整體生產現場的解決方案。因應市場需求,e-F@ctory聯盟(e-F@ctoryAlliance)建立穩固的夥伴關係,以向顧客提供最完美的整合方案。機等實例,而台灣至今則有超過133家企業加入。

    ⭐5G x AR:全方位智慧營運戰情室賦能產業新未來 精誠資訊粘世明顧問
    邁向工業4.0或AI智能化應用,企業總部打造「XD智慧營運戰情室」,將訂單所對應之跨國或多點營運狀況,以多維度可視化方式呈現給管理層級,讓管理者在關鍵管理指標發生異常或落後時,透過AI/BI決策支援輔助,即時做出精準決策。利用AR進行遠程協作,可維修、維護及學習,有效解決傳承、人才培訓的問題。

    ⭐智慧供應鏈導入關鍵/林湘芸技術經理
    中衛中心輔導體系多年,供應鏈管理輔導協助,包含企業整理規劃,協助釐清供應鏈需求,並分享近年訪視輔導廠商,於供應鏈提升數位化、智慧化、AI化共同缺少的部分,包含供應商平台、生產履歷管理系統、倉儲管理、企業經營可視化決策、產品研發可視化決策、銷售預測等,從原料、生產、客戶一系列的需求分析,分享導入關鍵,提升整體管理效能。

    ⭐製造業數據分析全流程–數位轉型關鍵策略/Synergies 張宗堯總經理
    製造業數據收集後,如何快速應用海量的數據,Synergies 創造JarviX 是為了啟動AI 智慧和人類大腦的協作而誕生。JarviX 是一款搭載人工智慧、自然語言處理、大資料分析與深度學習等世界領先技術的分析決策平臺。打幾個字或用說的,就能智能運算分析數據,產出報表,全面啟動數據力,得到比以往更快速,更全面的決策依據。

    ⭐大數據研發決策應用案例/遠景貿易陳彥安總經理
    遠景貿易透過食品產業的經驗,透過數據驅動創造力,持續分享來自世界的全新觀點與思維,讓更多台灣企業能一同成長、實現、突破、創新、躍進,共創未來盛景,並應用數據成為市場與趨勢的橋樑領導者,以創新原料平台商的身分,協助觀察市場、善用資料數據、研究趨勢,成功融入世界流行脈動,立足台灣、展望全球。

    ⭐全方位TPS工作坊,邀請昆富工業、全興工業、台積電等企業分享公司推行持續改善經驗分享,從客戶需求出發,連結企業內部的活化職場改善活動,提升企業韌性能力,更符合客戶所期待的產品。各個與會講者更是以精彩的論述,來為「全方位TPS」推行模式,樹立起標竿案例。

    ⭐昆富工業/沈士傑總經理
    運用先行改善,建立研發節奏。從新產品準備到製造產品現場順暢流動,排除流程中浪費,準時交貨客戶所需要的產品種類、數量。

    ⭐全興工業/沈佳怡工程師、賴靖詠工程師
    全興工業參與台灣持續改善競賽已有30餘年的歷史,2019年的「同心小組」以「內裝部品整流化改善」為主題代表公司參與競賽,最終通過評審委員一致好評,再次獲得至善組-自主改善類「金塔獎」之最高榮譽,也為台灣汽車產業奠定良好基礎。此次由沈佳怡與賴靖詠2位工程師再次還原當年發表的精彩內容。

    ⭐台積電/劉俊秀部經理
    台積電自20多年前即開始參加台灣持續改善競賽至今未曾中斷,2020年共有6個團隊代表公司參與競賽,其中「F15B威熊圈」以「建立智慧型線上檢測系統,增進工作效率」為主題,最終奪得特別組-智能應用類「金塔獎」之殊榮,劉俊秀部經理也分享了該案例之重要性。

    #中衛中心 #中衛30 #數位轉型 #智慧製造 #日本NEC #昆富工業 #全興工業 #台積電 #攝陽企業 #精誠資訊 #美商Synergies #遠景貿易 #全方位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