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台灣技職教育歷史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灣技職教育歷史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灣技職教育歷史產品中有3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萬的網紅鄭麗文,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韓國的經濟成長有目共睹, 其中「教育」占了很大的原因: 二戰結束時,韓國仍有80%的人是文盲,在短短幾10年內,卻轉變為OECD國家裡大專學歷比率最高的國家之一。 🇰🇷一直以來,韓國的經濟成長與教育策略脫不了關係。 1️⃣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數據,從1980年代初到2000年代中期, 韓國的高等...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潘孟安Peter P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屆任期最後一次施政報告,一如以往沒有看稿,因為屏東進步的規劃、縣民朋友的託付,時時在我腦中轉動,天天緊盯各局處進度、馬拉松會議都是為了加速屏東的進步。 面對有限的資源,我們用創新突破困難,創造最大的價值,讓人民住的安心。 屏東財政紀律不再葉克膜等級,上任以來不舉新債還舊債,建設更不能等待,三年...
-
台灣技職教育歷史 在 潘孟安Peter Pa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8-09-11 18:20:52這屆任期最後一次施政報告,一如以往沒有看稿,因為屏東進步的規劃、縣民朋友的託付,時時在我腦中轉動,天天緊盯各局處進度、馬拉松會議都是為了加速屏東的進步。
面對有限的資源,我們用創新突破困難,創造最大的價值,讓人民住的安心。
屏東財政紀律不再葉克膜等級,上任以來不舉新債還舊債,建設更不能等待,三年半我們把88億多的短債歸零,長短債共減104.68億元,開源節流讓總預算年年增加。
極端氣候影響全台,首創的養殖保險、蓮霧保險發揮理賠功效,加上農民職災保險將試辦保障農漁民,縣府在治水方面也展現成效,少數易淹水地區我們加速施作,將突破都計、用地等問題,因地制宜解決水患。
昨天交通處正成立,更展現屏東爭取重大交通建設的決心,一捷二鐵三快速要盡早定案打通屏東主動脈,連結縣內公車、鐵路轉乘路網,長達1000多公里的道路啟動路平維護,我們繼續努力。
醫療是屏東長期的痛,兩家醫學中心級醫院確定進駐,其中高榮屏東分院預計108年動工,恆春旅遊醫院醫療大樓9月底將啟動重建,琉球護理之家正興建中,媒合大醫院人力持續提供偏鄉、離島的醫療資源。
環境的歷史共業,不論空汙或水汙,我們重罰與輔導並重,與人民站在一起期盼能讓經濟與環境雙贏。
孩子們的教育不能省,我們4年來啟動老舊校舍重建與耐震補強,加上2,100多間教室全面智慧化更新,網路替代馬路,學習沒有差距。
文化是城市軟實力,勝利星村、菸葉廠、紙漿廠、圖書館等場域陸續整修,加上原民、客語以及新住民的課程中心與師資培育,土地的文化能永續傳承。
上任時寫了人字,人是最難照顧的,我也要以全人照顧做為報告結尾,各年齡層的托育、托幼、課後照顧、技職教育、青年創業、招商就業以及長照,我們都有所突破。
關懷據點目前已有310處,密度66.95%是全國第一,對幅員遼闊的屏東很不容易,加上銀閃閃合唱團與歌舞團的定期競賽,長輩的笑容晚輩看得見。
身心障礙日間照顧據點,年底更將增到16處,讓慢飛天使們走出黑暗,陪著他們走向光明,經歷浮潛、帆船、獨木舟,我們會再挑戰更多不可能。
針對青壯年族群,我們積極招商引資,活化超過81公頃的工業土地,增加超過7000個工作機會且持續增加,讓縣民能安心就業。
明年年初屏東舉辦台灣燈會,下半年舉辦台灣設計展,2020更舉辦全中運,與全國共享屏東的光榮。
上任以來,我和縣府團隊每天戰戰兢兢,做得不夠馬上檢討,遇到問題創新突破,我們會繼續努力,屏東進步中。 -
台灣技職教育歷史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5-05-08 10:32:54詳見全文: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154407/
歐債危機之下,歐洲青年失業率平均高達21%,在西班牙甚至有一半的青年都在失業。然而此時的德國,青年失業率卻能維持7%。很大的原因來自於德國技職教育的完善。
德國的技職教育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古時期的師徒制,德國人從很久以前就知道,擁有一技之長比「讀書」來得更重要。師徒制延續到今天,就成了德國的雙軌技職教育。雙軌技職教育,指的是由學校以及企業,一同打造讓學生得以在學界、業界無縫接軌的技職教育。
關鍵評論影音粉絲團開團囉!更多優質影音好內容,趕快按讚加入:
https://www.facebook.com/tnlvideo
台灣技職教育歷史 在 鄭麗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韓國的經濟成長有目共睹,
其中「教育」占了很大的原因:
二戰結束時,韓國仍有80%的人是文盲,在短短幾10年內,卻轉變為OECD國家裡大專學歷比率最高的國家之一。
🇰🇷一直以來,韓國的經濟成長與教育策略脫不了關係。
1️⃣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數據,從1980年代初到2000年代中期,
韓國的高等教育入學率增長了5倍。三星與LG等品牌,就是靠名校畢業生一步步打造起來。
2️⃣1999 年亞洲金融風暴時,
韓國政府推行的教育立國,
像是「BK21工程」培養未來所需的新型科技人才,也讓缺乏天然資源的韓國,
能在電子製造業中成為翹楚的關鍵原因之一。
3️⃣2007年以來更大力發展英語教育與國際教育,引進以歐美教育為首的著名國際學校,其中一個代表就是韓國濟州島的濟州英語教育城市。
4️⃣為因應國家發展及跟上世界潮流趨勢,成立韓國教育開發院(KEDI),不受行政干預,專責國內教育與國際交流合作。
✅KEDI主動和OECD、世界銀行、APEC發展國際合作研究案,提升韓國國際地位。
✅韓國歷史教科書,不會隨著政黨輪替而產生對史觀立場不同的困擾。
🇹🇼台灣
在教育方面有兩個代表性的階段
1️⃣一個是1950年代,高等教育在台灣急速增加。
台灣原有高等教育機構,以接收日據時期原有的四所大專院校,
後新設立大學院校方面,大多有其政策性目的,為國家建設的需要。
2️⃣一個是1990年代,因為教改而出現大學林立現象。
1994年教育改造運動四大訴求之一:廣設大學,目的不只在紓解升學壓力,也期望提升全民現代知識的水平。希望台灣在五到十年之內,讓年輕人進大學的機會達到美國54%,甚至達到加拿大的60%以上。
但台灣廣設大學的錯誤在於,許多人辦私立高職是一種金錢投資,這些私立高職升格為專科,專科升格為技術學院,技術學院為升格大學,結果大幅降低大學的品質。
也就是因為針對「技職教育」進行改革,希望能夠讓台灣的產業速速升級,所以連技職教育都只顧著升學,少了即戰力,學問卻又不夠扎實,這樣怎麼能培育得出專業人才?
這樣的社會風氣讓許多年輕人得背負學貸去念大學,出來卻未必找得到好工作,落得兩頭空,這就是最可怕的惡性循環!
1960的韓國韓國的師生人數比才1:59,只有1/3的孩子念過中學,
卻在接下來的50年,變成人人稱之的「人才的強國」,就是他的策略!
台灣許多立意良善的政策,都錯在在社會價值觀未翻轉、政府與民間溝通不足,所以教改總是失敗收場。
韓國強盛背後的原因是,很多韓國年輕人一生的志向,就是進入大企業如三星集團工作。但這些韓國大型財團,通常只會招收本地名校畢業的學生,這樣的條件,便造就學生為了擠進「SKY」的名牌大學。(SKY是指韓國三所最好大學的第一個字母縮寫:首爾大學、高麗大學、延世大學。)因為全韓國只有 2 % 的學生,有機會進入這三間學校之一,進入名牌學校之後才有機會到三星集團工作。而韓國大企業又由國家扶持,佔了GDP75%,整個國家人才有保障,經濟發展也會有保障。
就現實面來說,我們和韓國之間的差距,並不只在產業競爭力,還有人才的國際競爭力。
台灣與韓國曾經在同一起跑線,如今卻在許多指標和競爭排名上被超越,我們在感慨韓國發展快速的同時,也要了解他們背後付出的代價,並且檢討這十多年來,我們錯過了什麼?
台灣技職教育歷史 在 CSR在天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永續是好事,好事跟錢不一定會衝突 U20學長姐回校給你問】#明道中學
一個人一生平均會花8萬個小時在工作上,台灣青年氣候聯盟TWYCC(Taiwan Youth Climate Coalition) 理事長張寒瑋一開場,就對著台下上百名中學生說,「所以我在這,回來跟大家分享這一路我怎麼思考和決定自己職涯發展。」
張寒瑋從清大生命科學系、分子醫學所畢業後,就到台灣頂尖企業台積電工作,工作滿兩年,她又給自己一年gap year、重新思考未來想做什麼。
怎麼跟永續工作掛鉤上的?張寒瑋在台上秀出一頁簡報,上面寫著李奧納多曾說過的一段話:
「我們現在所面對的氣候變遷、真實事件不是一部電影,我們不能假裝知道結局……我們請求你保護它,否則我們和我們所珍愛的生物,終將成為歷史......」
張寒瑋說這是關心氣候變遷的起點——李奧納多監製拍攝的紀錄片《洪水來臨前》(Before the Flood)。
2016年出品的《洪水來臨前》,揭露了地球在近代的全球暖化現象,並以科學和人性的角度來分析其影響和可能的後果,藉此望能喚起大眾意識。
#一路投入不同永續議題的社會工作
參與「國際氣候發展智庫(ICDI)」、「Skills for U」關注台灣技職教育發展,參與「無條件基本收入(UBI)協會」,直到現在組織起 #台灣青年氣候聯盟(TWYCC)。
TWYCC是台灣第一個 #以青年為主體 的環境非盈利組織,四大核心價值包含氣候變遷、青年力量、非營利和資訊分享。
#學弟妹提問:雖然學姐說錢非萬能,可是當我們在升學和工作選擇時,都會遇上家長或是社會的質問:「做自己想做的決定,不會餓死自己嗎?」
張寒瑋直面回應:「那就去認識自己,如果偷懶都讓別人決定,那也要承擔相對應的後果。人會變是很正常的,請對自己誠實。」
她最後強調,「關心永續是好事,而好事跟錢不一定會衝突 。」她舉例 #B型企業 的興起,就是一種方法,致力使「人們的商業活動發揮對社會及環境的正面影響力(people using business as a force for good)」。
會後有快十位學生留下來,向CSR@天下記者鄭宇茹還有寒瑋提問。每個提問都被好好接下來並得到回應。
U20校園巡迴小組,倒數第二場收穫滿滿地結束!
講者/張寒瑋;活動主持/鄭宇茹;攝影、紀錄/阮怡婷
【評論】國際經驗結合在地創意,台灣青年讓氣候行動落地的六大訴求 https://bit.ly/335hJNl
U20前進校園,帶學長姐回母校後,好奇今年論壇要怎麼徵選嗎?
【先來了解】台灣青年用哪些創意逆轉氣候危機? https://bit.ly/2OSIH7C
#U20國際青年論壇 #2021搭上世界保衛號
#CSR在天下 #企業社會責任 #CSR #環境永續
#張寒瑋 #台灣青年氣候聯盟 #氣候變遷 #SDGs #氣候行動
台灣技職教育歷史 在 BIOS monthl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港台很熟嗎】鑲嵌於台語中的台灣殖民身世
⠀
解讀歷史彷彿考古,想要挖掘台灣這塊土地下澱積的故事,光從一個地名就能折射出一段悠長的史詩。如彼時西班牙航行北海岸,常於今日稱為「野柳」之地觸礁,便名之為「Punto Diablos」,意為「惡魔角」,「Diablo」唸久了也就成了「野柳」(iá-liú),跟柳樹一點關係也沒有。
⠀
在國際貿易的背景下,各種新鮮的事物從遠方異域傳入台灣,如今日台語唸作「雪文」(sap-bûn)的「肥皂」,正是經由航海路線進入台灣生活。不過,起初由哪種語言轉譯而來,至今仍未獲得明確說法。法文的 savon、西班牙文的 jabón、葡萄牙文的 sabão、阿拉伯文的 sabun 以及馬來文的 sabun 都是可能的來源。
⠀
無論從何而來,大抵當時漢人接受異域新奇事物,以現有詞彙不足以辨識,便直接以漢語音譯,隨後以漢字「雪文」記之。
⠀
台語中保留不少「雪文」這類新事物譯名,如日治時期台灣進入現代化進程,由殖民母國日本輸入台灣的「トラック」(卡車),源於英文的「truck」,台語唸作「拖拉庫」(thoo33 la55 khuh3)。時至今日,台語中仍然存在大量這類現代工程器物用語,如「控固力」(水泥)、「爬補練幾」(管鉗)、「羅賴把」(螺絲起子),皆為源自日文音譯之英文詞彙「コンクリート」(concrete)、「パイプレンチ」(pipe wrench)、「ドライバー」(driver)。
⠀
從二戰結束算起,至今超過七十年了,這些詞彙仍出現在工地現場。工地作家林立青指出,比起日治時期,今日工程機具之精良早已不可同日而語,但台語詞彙裡的工具名稱卻沒有更新多少,時間彷彿凝止在日本統治下的現代台灣。
⠀
追究起來,彼時日本在躋身現代化國家之列,木匠、泥匠、工匠地位甚高,在專門技術領域亦辦學嚴謹。迨及中國國民黨接管統治之後,技職教育一敗塗地,工匠地位一落千丈,「不然,你以為我們為什麼討厭國民黨?」
⠀
▋全文請見:https://bit.ly/3kff7n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