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動作慢被討厭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動作慢被討厭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動作慢被討厭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動作慢被討厭產品中有49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9萬的網紅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想攝影145] 細說分鏡 Vol.22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316 🖍我的課程,每一堂課的設計 🖍並沒有華麗的外在標題 🖍既不追求速成、速效 🖍也無法讓你覺得大開眼界、值回票價 「老師,課程快結束了,你有開進階課嗎?」這問題這幾年教完基...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3萬的網紅唐綺陽官方專屬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唐綺陽8/12-8/18星座運勢週報】 今晚,木星順行。下週一,先是天王星逆行,之後水星再度移進獅子… 感覺到了嗎?這才是「下半年」的正式開始,能量場已然「翻篇」,劇情則正快速往翻篇的方向疾速奔去。 木星的順行,加上水星「離開內心戲」巨蟹、進入火象獅子,都讓事情開始「快速前進」,之前低調的、...

動作慢被討厭 在 心理師想跟你說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6 10:15:16

#愛自己是軟弱的人才做的事❓ #什麼是愛自己 #非暴力溝通 . 我曾經是個聽到「愛自己」三個字就想翻白眼的人,我其實聽不懂這究竟是指什麼。你也是把類似句子當信條遵守的人嗎?像是「合理的要求是訓練,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練」、「天將降大人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

動作慢被討厭 在 Valentine in Paris︱巴黎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03 12:28:01

My Happy Move with @chopard 什麼時刻會是最開心的時刻? 對我來說應該就是挑戰自己害怕的事 並發現那件事根本沒那麼可怕的時候 追蹤我一段時間的讀者們應該知道我最喜歡的 改變我最多的一本書之一就是 「不要跟鯊魚 但要和勇敢一起睡覺」 書中的女主角和我們一樣從小受到的...

動作慢被討厭 在 山地 @ 山地流浪 Sandy in the wild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0 21:47:14

|衝浪半年日誌2-衝浪禮儀 划往outside篇| 這篇文章應該對才剛開始去outside 的新手很有幫助😆 影片是後製FB漁光浪影姜肯的影片,下浪者跟划出去的人慢速衝撞,跟這邊討論的角度不同,只是覺得很可愛想分享😂,看完影片應該知道閃人時如果直直看要閃的人會發生什麼事吧~要看自己要前進的方向啊...

  • 動作慢被討厭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30 16:00:05
    有 33 人按讚

    [想攝影145] 細說分鏡 Vol.22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316
    🖍我的課程,每一堂課的設計
    🖍並沒有華麗的外在標題
    🖍既不追求速成、速效
    🖍也無法讓你覺得大開眼界、值回票價

    「老師,課程快結束了,你有開進階課嗎?」這問題這幾年教完基礎課,我一直被問到的問題,一開始是沒有什麼進階課程,但經過數次的課程更新,上課速度放得慢一點,增加更多說明與例子,再把一些我覺得「真的對學生稍難」的課程,另外獨立出來,我的入門課程,從 2012 年初的 6 堂課,到現在共有 12 堂,再另還有 6 堂進階課,所以這個問題答案是「有的」

    🟥課程設計想法不同
    「蛤? 你單就對焦、光圈,就花 2 堂課,4 小時來教哦?」 別人一節課不但都講完,也把快門、ISO 等等全都講完了,為什麼你要花這麼多時間來講?

    嗯,雖然沒有上過別的基本攝影課,但有參考別人的課程大綱、講義,如果真的要我一堂課講完曝光三元素 – 快門、光圈與感光度,我當然可以,甚至快的話,可以在 10 分鐘全部講完,有什麼難的? 但為何我不這麼做? 單單「對焦」我就可以講近 2 個小時,因為背後對於「整個所有課程設計想法」是有很大的不同。

    前面幾篇文章,約略談到「構圖」對我的意義,也提及到「構圖技巧」與「構圖」的關係,但有一點是沒有提到的,當要開始「構圖」,也就是要說一個故事之前,我們該如何進行第一步 – 對焦,先將一張照片主角放進去,透過對焦,讓主角更加清楚,讓觀眾一眼就看得出「誰,是這張照片該看的」,不用其它的言語輔助,對焦就能達到這一點。

    這樣就要花 2 個小時去講嗎? 這當然不只如此,要簡單認識相機、鏡頭結構、如何達成對焦、對焦在不同處,清楚的「主角」不同,背後隱含的意義有什麼差別? 又或著問最根本的問題 「我們幹嘛要對焦」,一張照片可不可以不要對焦? 如果要對焦的話,在實際拍攝流程,該放在一開始? 還是邊構圖邊對焦? 構好圖再對焦可不可以?

    更常看到的,很多初學者根本「完全不在意對焦」,無論是手動、自動對焦、對焦的形式,一點也不去管,彷彿「對焦」這件事,在他拍照過程完全消失,只管照片裡頭元素的擺放、呈現形式,遇上更誇張的是,有些初學者拍了一整天,相機一直切換至「MF 手動對焦」都不去在意。

    🔹這些問題在這幾年都會被台下同學問到,進而重新調整講義,希望在同學舉手發問時,不是後頭的講義有準備到答案,不然就是等著同學提問,好讓我進一步來談談「對焦」更重要的意義 – 一張照片的故事、靈魂就從「對焦 – 主角」展開,一個故事,沒有主角,自然就沒有下文,更難去構圖,甚至就算拍完照片,這張照片也說不出個故事,也更無法呈現你與這張照片的「連結、關係」也答不出所以然。🔹

    🟥談談故事的「主角」
    .「即將上映的電影「007:生死交戰」終於要上映了」
    .「電影 “魔戒” 若是一句話講完,就是一個人,千辛萬苦把戒子帶到大老遠的地方,把它熔掉的故事」
    .「ㄟㄟㄟ,聽說 A 跟 B 他們有點曖昧,每天中午經常一起下樓買飯,他們會不會是情侶啊」
    .「我聽說隔壁東西要漲價,這樣子以後我就可能不去吃了」
    .「今年第 3 號颱風 – 櫻花颱風已經成形,位於我們東南方海面 1500 公里…」

    任何一篇故事、小說、電影、戲劇、舞台劇、歌舞劇,還是我們市井小民日常生活閒談、八掛,或是電視新聞,甚至是氣象預報,無論時間長度、字數多少,以上每一種「故事」裡頭都隱含著我們討論的焦點 – 主角,在裡頭,整個故事才能繼續往下推展。

    如果你打開電視,隨意看著一部播到一半的電影,你該如何判斷出誰是這部電影的主角?

    「鏡頭最多的那一位」(這一定是)
    「對話最多的」 (這通常也是)
    「最帥的、最美的」 (大多都是)
    「正義的一邊」 (通常)

    「主角,通常不會死」,這是最常聽到的說法,總是死裡逃生,槍林彈雨總是沒任何一發子彈打中他,就算打中了也不會致命,總是在身體邊邊角角不礙事的角落,就算命中要害,沒事的,很快救援就來,沒事沒事,但也是有主角最後真的死去的故事,最有名的莫過就是「鐵達尼號」,裡頭主角「傑克」在全長近 3 小時的電影,最後十幾分鐘才沉入冰凍的海裡。

    若是一部「沒有主角的電影」,主角在電影播放第一分鐘被賜死了、消失了,那故事還能如何推展下去呢? 即使主角真的第一分鐘就「消失了」,那應該也是採用「倒敘法」方式訴說後頭的故事,若整個電影沒了主角,自然就沒有意義,更不會被拍攝出來。

    🟥對焦與主角
    🔹電影,某程度可以說是「連續不停播放的照片」,在電影播放時,你按下「暫停鍵」,不就等於是一張「照片」了嗎? 🔹

    無論在何時暫停,每一秒的鏡頭,都是導演與剪接精心設計的「分鏡」,想傳達一些概念在裡頭,讓故事合理、節奏流暢、或是輔助說明,沒有一個分鏡浪費時間,若是以奧斯卡眾多獎項中「最佳剪輯獎」或許可以說明,好的剪輯可以讓一部原有的故事更加出色,既然可此,無論電影播放到哪,任何一刻按下暫停所呈現的畫面,我們都可視為充滿「故事性」的照片。

    🔹我們並不是拍電影,也不是微電影、短片,我們拍的是「靜態攝影」,相對就簡單多了,只需要拍攝「一張照片」就好,並且為了要訴說這張照片的故事,以及背後的「創作動機」,我們得要好好朝著這目標,在眼前的景像,眾多的事物中「尋找出主角」,並且搭配「構圖技巧」,好讓一張照片完成後,有著你想說的故事,有著這張照片代表的意義在裡頭。🔹

    當在說明這張照片故事,必然說說創作動機,而「為何這個放這裡、為何比例是如此、為何曝光如此呈現」這些都構圖技巧,最後你仍需要說明這張照片,所要傳達的「故事」,故事自然是從主角開始展開,那麼「對焦」這件事情,必定為選定一張照片的「主角」,所有的故事都從主角開始展開,自然是故事的重心。

    🔹照片的「重心」,並不是視覺上的重心,而是所有這張照片存在目的,就是為了「他」才開始一連串拍攝工作的準備、路途的跋涉,全都是為了「他」,照片才有存在,才有了背後的故事,又或著是說,這張照片就是為了證明事件的存在、證明你的心中的追求,又進一步可以說,在眾多你所拍照的照片,背後隱藏的主角,其實就是「你自己」。🔹

    「好的導演,會從電影最後一幕開始推起整個故事」,當電影第一秒開始,所有的故事鋪陳、轉折、悲歡離合,就是為了最後一幕所準備,隨著電影謝幕升起才算是最後的 ENDING 。

    我覺得這觀念跟「攝影過程」蠻像的,無論拍攝一張照片中間歷經多少曲折、起伏,觀眾所看到的「就是成果而已」,事前所有的準備,包含每個攝影工具的準備、行程規畫、拍攝技巧的磨練,不就是為了「最後的照片」存在嗎? 這所有的過程就是為了最後一幕能夠完美誕生 – 也就是這張照片,從這個角度去想你一張感動自己的照片,是不是讓你有著蠢蠢欲動的念頭,也來想試著動動筆、動動口,來為這些作品說說背後的故事,其實也就是交代與分享你自己的故事。

    🟥HOW 很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WHY」,我認為「為什麼 WHY」比「怎麼做 HOW」來得先、來得重要,也許這跟我從小學習的個性有關,我總是希望知道「為什麼這門課是必修」,而想著不是「如何把這門課學得好」。

    讓我想到求學時期的故事,面對一題數學問題,不懂當然問懂得同學,他們給我的感覺通常是不假思索的說「就帶 XX 公式就好了啊」,心裡不免「蛤,你們都這樣子死記哦? 都不去想為什麼一定要這麼做嗎?」這種感覺,但最後到底誰對? 當然他們是對的,誰對或錯又該如何判別? 看誰考高分、誰過關、誰被當,一翻兩瞪眼,沒有好爭論的。

    偏偏我又是理組的,計算數字哪怕差個 0.01 都是錯的,用誇張一點的比喻的話,這個 0.01 的誤差可能會炸掉一間工廠,或是燒掉一隻手機,確實數學「計算得精準」是很重要的,至於為什麼要用 XX 公式? 在那時候對我「並不重要」,若我真想證明可以不要用 XX 公式也能計算出來,可能要到研究所,或是更高深的學位,這問題才比較適合被提出來。

    我這「WHY 比 HOW 看得更重的個性」,不大適合讀理組,轉到社會學門就太適合了,社會學門面對問題,通常比較不給定一個確定的答案,比較傾向思考答案之外,有沒有其它的可能,只要你說得通,理論帶進來解釋得好,就不像是理組考題「不是對就是錯」,而社會組的答案,比較像是「哪個理論解釋得更好、更適合」,這樣子我反而駕輕就熟,讀得自在也符合我的個性。

    🟥課程設計精神
    🔹若是在戶外拍攝時,你我只是片面之緣,問我「拍的太亮怎麼調整」,我用「十秒鐘的時間」告訴你如何操作「曝光補償」來達到你想要的;但如果是在課堂上,要清楚了解曝光補償,我得要花 4 小時時間先講講「測光」與「測光公式」,再花 2 小時講講曝光補償原理,以及實際相機操作過程學習,懂了以後你才了解「曝光補償」那不到 10 秒的動作,原來背後是 6 小時的學習,是這麼多要學的概念。🔹

    你想要哪一種? 不同的學生要的不同,攝影教學快 10 年,遇上各式各樣、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各種形形色色的學生,總是得因應不同學生上課目的,選擇一種適合的教法來迎合學生才行,現在,不如也想想這問題「你願意花上近 6 小時間來學習 10 秒鐘就能操作完的動作」還是「我只要知道怎麼做,背後為什麼我不想知道」。

    🔹課程設計大綱越是看起來精彩、豐富多元,當然在競爭的市場上,更容易得到學生的青睞,這一點我並不否認,我的課程大綱,無法帶著你爬上山、跳下海,讓你知天文通地理,因為每一堂課的內容,我總是希望帶著更多的 WHY 在裡頭,讓你在懂得 HOW 之前,是了解自己為何要「這麼做」,當你更了解每一個動作背後基礎是這麼一步步推展而來,這並不是走冤枉路,而是為你打下更多未來創作的基礎,也許課程結束短暫時間你無法體會,但相信若你繼續朝著更深、更多元的攝影主題鑽研,你所花的時間與精力,在那時會漸漸現出來,這點是我設計課程的精神,也正我對攝影教學的堅持的地方。🔹

    你說若採用這樣子精神,設計每一課、每一個觀念、每一個章節、每一個投影片,直到每一句話,有辦法在短短的時間,教會你更多東西嗎? 我,是做不到的;但如果我們講求「速效」,簡單了解基本做法與原理,然後帶著設備直接開始拍攝,遇到不懂再回頭來討論問題,這樣子不好嗎?

    也沒有什麼不好,這點在前幾篇文章我也提到過,因為學習攝影不是個「單程車票」,總是在「基礎 – 創作」之間不斷的來回,從偉大的作品中發現精華點,再回頭看看自己哪裡不足,再做更多嚐試重新創作,但如果你的基礎不夠好,是無法識讀那些讓人感動作品背後的心血如何達成,反之若你不適當踩個煞車停下來思考自己的缺失檢討,要再突破自己的界限也是有限。

    先準備齊全後再出發、再回頭檢討? 還是先有了簡單的認識,先出發再說,遇到困難再回頭,哪一種教學課程設計比較適合? 沒有哪個比較好,只是哪種方法適合你,而我的課程設計採取「前者」,希望你準備更齊全後再出發,失敗了、遇上問題了再回頭檢討、再出發,同時我的求學過程那些挫折經驗,以及轉換不同領域後學習的經驗,讓我強調「為什麼 WHY」,比起告訴你「如何做 HOW」來得更重要,不希望你一開始朝著飛翔前進,只希望在往前踏第一步前,先試著問自己「為什麼」,而不是「如何走得好」。

    🟥蘇格拉底之死
    我常問學生「哲學家蘇格拉底是怎麼死的?」,大多數學生認為「人,總是一死」帶過這問題,知道故事的學生會說是被賜毒酒死的,但我總是開玩笑說「他是被人 “討厭” 死的」。

    🔹為何這麼說? 蘇格拉底總是到處問人「為什麼、為什麼」,最敏感也不能問的問題 – 為什麼你要信上帝? 上帝是誰? 真的存在嗎? 信他有什麼好處? 這些不該問「為什麼」的問題惹怒了掌權的人,覺得他是個挑戰威權的無神論者,要他做二個選擇,要嘛認錯相信上帝,不嘛就喝下毒酒去見上帝,此時我相信蘇格拉底喝下毒酒後可能心裡還在想「喝下毒酒,人為什麼會死」吧,我猜。🔹

    我不敢拿我自己跟蘇格拉底相比,我也不想淪落到蘇格拉底最後的結局,在面對有限的時間,以及市場彼此競爭之下,儘管我多麼想在一個觀念上做更多的「為什麼的討論」,但學生總是需要更多的實作,以應付未來,或是即將到來的問題 – 我需要學會攝影,來做一點什麼事情,而近期的課程,也試著平衡「WHY 與 HOW 」的比例,這才是我更該做的。

    所以我自認我的課程大綱,沒有華麗的外在標題,本身設計也不追求速成速效,更無法讓學生能有一種「哇,一門課可以學到超多東西」的感覺,這些都是我自認的缺點,也只有認同我的想法的學生,願意嚐試上上我的課程,我都非常感激。

    也有學生、朋友建議我「既然課程內容這麼多,再拆細一點,多元一點」讓不同需求的學生,選擇更多,如果一味追求「開課、賺錢」,似乎又與我的個性相違背,但這又是另外一個可以好好開一篇數千字的文章來分享,這裡,就讓我們跳過吧。

    或許目前開設的線上課程 – 終生閱讀的線上課,較能解決這個問題,若想學得快一點,每天都看一集,並且用 1.5 倍速度播放,觀念學到了,不懂再重頭看;若想要慢慢看的也沒關係,一周看一集,一集看二次都沒關係,享受每天都進步一點的感覺。

    再應因疫情下的困境,所以,這樣子的線上課程就這麼「上線」。

    📷📷📷📷
    7 堂攝影入門課 🙆‍♂️終生看 ⏱隨時看 🎞線上看
    #報名連結:https://go.hojenjen.com/3p2g6n
    👉9/30 前早鳥價~~ $4990🔹

  • 動作慢被討厭 在 完全娛樂 ShowBiz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29 17:00:55
    有 261 人按讚

    王淨和范少勳的劇照看起來好有CP感唷

    #范少勳 #王淨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10月22日Netflix全球獨家播出

    照片由Netflix提供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影集版 王淨爆打范少勳宛如我的野蠻女友

    Netflix正式宣布《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影集版將於10月22日播出後,可說讓《比悲傷》影迷們引領期待,相較於電影版由另一組演員詮釋青春期,此次影集版則由范少勳與王淨貫穿全劇詮釋校園與青年張哲凱K與宋媛媛Cream,倆人在高中與大學校園演起爆笑又感人「我的野蠻女(友)同學」,「永遠的女高中生」王淨還因拳腳不留情被劇組戲稱「小全智賢」;倆人在同居家中也留下許多浪漫與歡笑,培養出驚人默契與感情。

    范少勳與王淨貫穿影集版張哲凱K與宋媛媛Cream各時期,范少勳表示影集版劇情補充很多電影未交代兩人互動情節,「有更多段落交代哲凱與媛援在高中與大學更多相處及出遊的生活點滴,電影與影集就像把過去跟現在連結一起,讓故事更完整。」例如媛媛初始為何會對哲凱充滿暴力傾向的過往秘辛,王淨也解釋:「在校園時期,媛媛對哲凱除了恨就應該沒有別的甚麼感覺,即便他看起來很無辜,媛媛也會『你裝甚麼無辜啊』,很討厭,很惱人。」

    這段媛媛在學校爆打哲凱的戲充滿「歡喜冤家」黑色喜感,就連導演謝沛如看到王淨每每一言不發就開始爆打范少勳就忍俊不住,「每次看每次笑,雖然少勳應該蠻痛的,但我看得蠻開心。」原來倆人互動就仿如《我的野蠻女友》全智賢對車太鉉,看似暴力卻慢慢變化成淡淡的浪漫,就像男孩最愛欺侮心儀女孩的性別顛倒關係,劇組那時期乾脆偷偷戲稱王淨「小全智賢」。

    「校園場景印象最深刻都是毆打哲凱的過程吧。我沒有很多動作戲經驗,少勳給我很大的安全感,他畢竟拍過《下半場》身手矯健,該躲就躲,該閃就閃,他給我幫助很大。」在花絮影片中,可以見到王淨各種花式追打范少勳,不僅拳頭書包掃把猛K甚至整個人壓倒在地,連客串的王可元都幾乎拉不住;當聽聞少勳竟笑說被打「沒甚麼感覺」,王淨杏眼一睜「不痛?!」當場加碼。

    王淨解釋角色感情:「而在每次霸凌、每次欺負中,我覺得情緒開始一點點的不一樣,從一開始『我真的恨你』,到『你其實好像沒那麼討厭,但我就是想捉弄你』,再到『我捉弄你因為我想要你注意我』,我覺得那情緒的轉折蠻可愛。」「永遠的女高中生」王淨在影集版又穿上高中制服,面對粉絲好奇是否真要把全台高中制服都穿一遍?王淨忍不住笑:「我盡量,希望可以。」

    但王淨認為校園時期兩人關係轉變還是因為媛媛搬進哲凱家,「媛媛第一天住進哲凱家裡,我跟他說:『我們就是一家人了』,不管是我王淨或范少勳,我們都被這句台詞打動。不管演戲或私下相處,我們倆好像更熟悉了。」王淨還很喜歡接下來拍攝兩人跳舞,「劇組這安排讓我們倆變得很熟悉,我原本不是放得很開,這場舞讓我們越來越有默契,看回放畫面時更越來越喜歡。」

    影集版哲凱家場景以陽明山美軍宿舍進行陳設佈置,監製保證豪華規模遠超電影版,這場景確實成為王淨或范少勳默契催化劑,少勳表示:「我們在哲凱家裡拍攝那段日子,每天從早到晚一直相處,我們有非常多事情跟時間去建立哲凱跟媛媛的生活感,不管是吃便當、等待陳設、一起哭到眼睛乾、只好一起點眼藥水保護眼睛,這過程讓我們感情更好,我們也隨著角色一起成長。」

  • 動作慢被討厭 在 以身嗜法。法國迷航的瞬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6 20:48:45
    有 389 人按讚

    「挑逗與騷擾」

    法國被指控性侵害的名人還有PPDA,他幾乎是法國電視新聞主播的代名詞。
    全名是Patrick Poivre d'Arvor,出生於1947年,從1987 到 2008年擔任TF1晚間新聞主播。他跟另一名周末晚間新聞(1991 到 2015年)女主播Claire Chazal的婚外情也備受矚目,兩人於1995年產下一子,但他在2005年寫的書中才公開承認他是這個孩子的生父。而他與元配離婚是2010年的事…

    這樣說起來,法國人還蠻愛在書中爆料的,增加銷售量何樂不為 ?

    第一位(對 ! 不只一位 ! )指控PPDA性侵的是Florence Porcel,她於2021年一月出版的小說"Pandorini"寫入了性侵情節,隨後又在推特上承認 「沒錯 ! 是我自己的故事 !」但沒說男主角是誰。二月的時候,Florence Porcel正式開告,說她2004被迫發生性關係,2009被迫口交,大家才知道原來是PPDA。當然PPDA也馬上聘律師反控破壞名譽diffamation publique與毀謗dénonciation calomnieuse 兩條罪名。

    醜聞爆發之後,其他受害者也在推特上說受到PPDA性侵或騷擾。其中一位說是在1997年,當時她29歲,一起在南非採訪。大家在旅館房間討論事情的時候,PPDA就不斷用一些問題暗示 : 「你單身嗎 ?」「你會不會出軌 ?」Nathalie藉故走到陽台上拉開距離,PPDA跟上來,用手輕輕撫摸她的背。

    我看到這裡,用手摸背,這動作進可攻退可守,PPDA真的是箇中老手 ! 手往上滑可以解釋為朋友間的摟肩,往下滑就是情慾間的摸屁屁了 ! 當初雞排妹跟only you的故事不也是這樣 ?

    之後Nathalie請PPDA幫她拿飲料,趁機趕快call其他同事過來救援。之後幾天,PPDA晚上還會傳訊息問她「穿什麼睡覺呢 ?」她後來拒絕並直言反駁幾次之後,PPDA才停止。後來與圈內人聊到此事,大家幾乎都說「不意外 !」另外還有化妝師跟獨立記者也在推特聲援Florence Porcel,說她們都受到PPDA性騷擾 : 要單獨在飯店房間幫他梳化,還被他藉口聞香水將頭直探到胸前。或是被上級指示「要跟PPDA一起慢跑,最好穿小可愛 !」這些這些這些,在古時候父權社會可能認為是風流挑逗的動作,在今天就是色狼好嗎 ?

    事發至今,共約23位女性宣稱被PPDA性騷擾,正式提告性侵或騷擾的有八位。當然,因時效或證據不足無法起訴。

    其中有一位沒有提告的Caroline說她在1988年被PPDA性侵害,當年她只有16歲。她說當時她透過PPDA想取得演員法蘭西斯·烏斯特 (Francis Huster)的聯繫方式,PPDA回覆了,但也問她一些很奇怪的問題,「你會想跟烏斯特做愛嗎 ?」後來在1988年6月19日她跟朋友受邀去參加節目錄影,結束後,PPDA找她去專屬休息室幫她簽名,就在那裏性侵得逞。「他鎖上了門,好幾次試圖吻我,我弱弱地試著推開,我嚇到幾乎癱軟…我倒在地上,他站在我前面,…他說﹝你不再是處女了 !﹞似乎還鬆了一口氣…」

    至於PPDA的前女友Claire Chazal不免會被問到這件事,她的反應是這樣的 :

    《這位前記者--她說她不喜歡今天的女權主義,她認為太「受害者姿態 victimaire」了--談到了針對PPDA的可怕性騷擾事件的影響:「我經歷了非常痛苦的時期,因為我不喜歡沒有證據或法律依據的指責。我討厭那些被拋來拋去由公眾評判的名字。事實是,這個案子已經結案,法官甚至沒有扣押。我非常理解存在著男性統治的問題,女性也能感受到這一點。…我說過,我再說一遍:這個我於公於私都很熟悉的人當然喜歡誘惑和說服,但我不相信他有任何暴力傾向。》

    非常典型的回覆吧 ! ? 要承認自己愛的男人是個人渣容易嗎? 那等於自己也要趕快去眼科掛號? 不過這其實也不是Claire Chazal 的錯....她怎麼回覆都不對。

    當女性受到欺負(或迫害)的時候,最令人心寒的還不是男人,而是落井下石的女人 ! (例如那些跟著仇女男性罵女人﹝破麻﹞的女生...罵疫情期間想跟異國戀人相距的女人﹝想被X﹞)

    《被拋來拋去由公眾評判》,網路公審,也確實是很糟糕的行為。大家都不陌生,有台灣人的地方也都會有《沒有證據或法律依據的指責》,抹黑造謠一樣不缺,但這都還比不上自稱正義無害私下卻捅你刀的同行岳不群來得令人不齒啊 !

    多少人都受害於《沒有證據或法律依據的指責》,但也很多人受害於《沒有證據或法律依據》無法提告...才能讓信口開河胡說八道兩面手法的人扮演正義使者 🤷🤷‍♂️🤷‍♀️用自己的職業光環遮掩私下沒幾兩的人品啊!

    #我就問法律可以更新一下嗎
    #有一堆人想吉😅

  • 動作慢被討厭 在 唐綺陽官方專屬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08-11 09:30:00

    【唐綺陽8/12-8/18星座運勢週報】

    今晚,木星順行。下週一,先是天王星逆行,之後水星再度移進獅子…

    感覺到了嗎?這才是「下半年」的正式開始,能量場已然「翻篇」,劇情則正快速往翻篇的方向疾速奔去。

    木星的順行,加上水星「離開內心戲」巨蟹、進入火象獅子,都讓事情開始「快速前進」,之前低調的、顧慮很多的情境也不復存在,因為沒人有空管那些扭扭捏捏的拐彎抹腳,要就要不要就拉倒,想怎樣就把話說清楚,說不清楚那不好意思只好丟下你不管了!再繼續這一套只會讓人不耐!下週,能量場的轉變就是這麼直接,大家忙著往新情勢奔去,新計劃正式開動,新角色開始執行,新姿態得好好擺正,新定位也開始發酵(雖然,「新」未必是所創造的,而是前一陣子事件的「連鎖反應」帶來的),所以其後續演變,擋都擋不住…

    而你,得到了怎樣的「新」呢?更受歡迎?更被討厭?更糟還是更好?一切既像突如其來卻又其來有自,不管是哪一種,都有「趕快趁勢而上」或「趕快止血挽救」的後續需要處理,而且是趕緊處理、趕緊調整策略、趕緊改變計畫,因為,你就要頂著這樣的情勢一路往年底奔去了,木星逆行的猶猶豫豫、慢慢來期已經結束,你只能祈禱土星、冥王星不要順得太快,讓你還有時間努力(土星下個月18日順,冥王星再一個月二十天就順),但木星已經先跑快速推動劇情,天王星也已經逆了(且逆到明年選舉後才順),意味著「存在價值」、「份量與重要性」的評比已經出爐,懷揣著這份剛出爐的成績單,天王星要來「逆轉你的未來」,所以你得接招,接各種因被更被重視所引來的天外飛招,或接各種因被摒棄而來的急轉直下…,所以,每個人都會很忙,也因為緊急所以動作要快、快、快。

    不過,水星總算離開「濕氣、悶氣很重」的巨蟹來到獅子,所以請把濕搭搭的內心拿出來晒太陽吧,接下來要講的不是曖昧的暗語而是「亮晃晃的大白話」,才討喜,才值得被重視。而且,經歷了兩個月水巨蟹誰不是憋了一肚子鳥氣需要發洩呢?所以只要想明白了,就好好講,用力講,講得明明白白,一來舒暢,二來流行,三能顯得你豪氣。

    除了翻轉情勢、逆轉未來,天王星這次的逆行金牛,也引發經濟的變化,之前的經濟政策所引發的「後果、後續」正在展現,值得關注、分析、重視:與金融、民生、食材相關的行業也會是「被翻轉的對象」,像是若有詭異狀況將被起底,或正式引爆金錢問題,而不得不正視、回應。

    本週另一刺激星象,則是週六前都是「火星獅子尾聲」,火星在下週六進入處女座,而離境前「火能量將被放到最大、最混亂」的境地,所以請眾人注意衝突、混亂、爆炸、衝撞、熱、火所引發的各種問題,我們必須自覺這一週大家「火氣都很大、沒耐性、不小心」,特別是跟孩子、兒童相關,當心小孩受傷,盡量少靠近危險的場域,也刻意避免衝突(雖然衝突一定會有,而且會瞬間火爆),總之,請大家注意,天佑大家平安、順利。

    畢竟,本週土、木「入相位」,一定又有「社會大事件」發生,所有的變化,都會引動產業結構,影響未來格局,大時代的氛圍依舊濃厚。我們要欽佩在大時代中,勇於承擔、勇敢表達、不畏威脅的人,這樣的人才是這個時代的真英雄,大家都以欽佩、仰慕、讚嘆的眼光看著勇敢站出來的英雄們,這就是眾星獅子所生產的、引導新未來的新英雄們,你們的努力將被歷史銘記。

    雙魚有機會往遠方發展,魔羯應注意理財陷阱避免套牢;是誰太挑剔會凍傷桃花,又是誰應調整生活習慣立即改善健康?來看唐老師的分析吧~

    ◆◆◆◆◆◆◆◆◆◆
    ◎工作注意:白羊、天秤、水瓶、雙魚
    白羊:長官、長輩的意見,要好好聽
    天秤:意見不同別衝突,可當作參考
    水瓶:越細節越要注意
    雙魚:有機會往遠方發展

    ◎桃花注意:雙子、巨蟹、處女、射手
    雙子:像家人般的桃花
    巨蟹:太挑剔會凍傷桃花
    處女:釐清擔憂,以免桃花溜走
    射手:有一見鍾情或聊得來的對象

    ◎財運注意:獅子、魔羯
    獅子:多做多得的正財運
    魔羯:注意理財陷阱,避免套牢

    ◎健康注意:金牛、天蠍
    金牛:遠離負能量,保持身心健康
    天蠍:調整生活習慣,立即改善健康

    ◆ 唐綺陽 Jesse Tang ◆
    ↬唐綺陽占星官網:http://www.astroinfo.com.tw
    ↬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JesseTang11
    ↬微博 Weibo:http://weibo.com/jessetang11
    ↬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jessetang11

  • 動作慢被討厭 在 Robert Hu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06-24 18:56:52

    幹 打超久 揪甘心ㄅ
    度ㄌ 如果你的問題我沒回答到
    代表你問了不錯的問題
    我之後再特別拍成影片講
    希望你會慢慢等
    等紅燈 變綠燈

    有關胸部背部感受度 左右邊力氣不同 也是新手專用的 https://youtu.be/DJxycgOD5A0
    易胖體質 https://youtu.be/VnJzgcKhqOw
    易瘦體質 https://youtu.be/lp2Odx9USlc
    如何減脂 https://youtu.be/UIYoU_GBYoA
    還有這個也是 https://youtu.be/jvJDxKaxHcM
    該買什麼補給品 什麼不該買 https://youtu.be/R9M1uXvUFTw
    高蛋白怎麼挑 https://youtu.be/feLre9hQoWY
    我的健身菜單 https://youtu.be/49kDkfL94pE
    但我現在有點不一樣 之後會再放新的
    但你可以先參考之前的 因為大同小異
    在家健身的方式 https://youtu.be/IfSm5obHlRo
    這個我也會再拍新的 但你也可以先參考 大概沒問題

    0:19 身高體重
    0:31 可不可以固定時段直播
    0:45 我都幾點睡覺
    0:59 斷食可以喝7-11的美式咖啡嗎 有12卡
    1:12 增肌貧頸怎麼辦
    1:35 如何減大腿內側,肚子,腰間肉
    2:07 怎麼讓小腿變細
    2:38 在健身的時候會因為惰性終止嗎?會的話有什麼好的方法可以避掉嗎?
    3:00 有去過東海大學嗎?
    3:03 喜歡ㄉ異性類型
    3:07 健身的時候都是誰幫我拍片的,冰鳥嗎?
    3:27 圓肩問題除了臉拉還有什麼動作
    3:40 請問一下你健身在哪裡學那些動作
    3:52 是不是要先吃胖再練壯
    4:01 骨架小的人又矮怎麼練看起來才能沒那麼小隻
    4:17 力量跟體脂是不是兩回事 我都沒線條
    4:48 喝乳清會不會長痘痘或喉嚨發炎
    5:04 減脂停滯期怎麼辦
    5:27 會在意體重嗎?
    5:34 是說你一天都練2-4小時 是練全身還是每天幾個部位
    5:51 gay說話這麼real會不會給你帶來一點點的困擾,還是把你當朋友隨便說什麼都ok?
    6:30 和冰鳥怎麼認識的
    6:36 只做有氧也可以喝乳清嗎?
    6:47 自然健身有沒有極限?會不會為了更好的身材而用藥
    7:00 如果喜歡男生,會喜歡怎樣的?
    7:13 爆吃後的體重上升怎麼辦?
    7:23 健身需要禁慾嗎
    7:25 請問怎麼剪片 還有我用的攝影器材
    7:46 最喜歡的饒舌歌手是誰
    7:52 身為化學系最討厭的科目
    8:00 3個月後才會來高雄?
    8:05 做8rm跟5rm的組間休息時間
    8:20 會空腹訓練嗎 或是吃完東西訓練會有什麼影響
    8:45 你有在看摔角嗎
    8:47 要怎麼遇到你 想跟你拍照啦!
    9:06 女生健身菜單
    9:21 有什麼食物是高熱量低飽足感的嗎
    9:31 要買西裝嗎哈哈
    9:35 讀新竹哪個高中~~(我讀曙光女中)
    9:45 硬舉下背很痛怎麼辦(已經舉很輕了)
    9:52 深蹲可以每天做嗎?
    9:54 粉絲見面會相關問題
    10:08 怕去健身房會被笑 可以跑步就好嗎
    10:18 有可能跟其他yt合作影片嗎?
    10:27 如果腳比較胖 做重訊會不會長蘿蔔
    10:38 嗨~你不會覺得自己太壯了嗎?
    10:47 可以多拍vlog嗎?
    10:50 我體脂10%為什麼腰部還是有贅肉?
    11:06 如何運動減肥但不長肌肉?
    11:36 用什麼洗面乳?
    11:44 什麼時候可以增加重量?
    11:55 會吃隔夜燕麥嗎
    12:08 新竹最喜歡的早餐店
    12:16 有氧跟重訓可以同一天做嗎?
    12:20 什麼時候發現自己有裸露的癖好的?
    12:29 一定是做到肌肉酸痛才有效嗎?
    12:38 乳清建議喝的時間點
    12:47 試過生酮飲食嗎
    13:00 wanna see you do cheat dayyyy
    13:04 是漫威粉嗎? 喜歡漫威哪一位英雄

  • 動作慢被討厭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02-19 19:00:03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2019/05/03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9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僅剩三位名額)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02/24(日)或 03/16(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19.04.14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545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今天啊我們來破解一個千古的大謎題。

    你會不會有一種感覺,就是呢,有一種東西叫「謠言」,它跟蟑螂一樣。它可以從恐龍時代,存活到今天;它有很強大的生命力,而且永遠不會消失。

    尤其現在喔,我們大家都用通訊軟體,你一定喔在某些群組裡面,收過一些莫名其妙,不知道從哪裡來的資訊。更妙的是哦,還有人深信不疑這些資訊,到處轉傳;甚至於徹底執行。

    我來跟你分享一個實際的例子,有一點令人遺憾。我曾經呢,在通訊軟體上面,看過一段很令人感到驚悚的影片。

    那個影片呢,是有一隻被燙傷的手,上面有腫漲而且很嚴重的這種水泡。然後呢,整個畫面都很大剌剌的呈現在鏡頭前面。

    這影片的內容,其實是在教大家,當我們燙傷的時候,可以先用麵粉覆蓋降溫,這樣的一個急救處理方法。但是我要強調,這是錯誤的、這是錯誤的、這是錯誤的。

    可是呢,就有人相信啊,而且很令人遺憾的事情,就這麼發生了。在2017年,有一個社會新聞,是這樣喔。

    一個四歲的小男孩,在家裡呢跟兄弟姐妹玩,結果不小心絆倒電熱水壺。這個熱水就往他身上淋下去,造成他全身性嚴重的燒燙傷。

    但是那個時候,唯一在場的大人,就是這小男孩的阿公。這阿公喔,看到小男孩痛得哇哇大叫,為了去急救這個小男孩,他卻誤信了這個謠言。

    他找出麵粉,把它覆蓋在傷口上面,結果造成什麼?造成小孩送到醫院的時候,反而因為覆蓋了麵粉,造成這個傷口沒辦法散熱,讓傷口變得更嚴重。

    他不但沒有減輕小孩子的痛苦,還讓醫生在治療的時候,先把那一層皮先刮掉,二次傷害,才能夠上藥。這不僅讓小孩留下難看的疤痕,而且是讓小孩非常的痛苦,甚至於會有生命危險。

    你聽到這邊喔,你有沒有想過這樣的遺憾,特別是前一陣子,談到的「假新聞」其實常常會讓人有一種「一聲長嘆」的感覺。

    那你會不會很好奇,到底呢,這些跟小強一樣的存在,它是怎麼留在每個人的腦袋裡,而且還會讓我們信以為真、到處去傳播?

    這答案其實很簡單,在心理學裡面有一個說法,叫做「睡眠者效應」。

    根據啊美國一個心理學者,叫庫克博士,他提到「睡眠者效應」這樣的研究,他說在滿足接下來我要跟你分享的,這四個條件的時候,它就很容易發生。

    這第一個條件就是,「足以讓人印象深刻或者是在意的消息」。

    比如說一個例子喔,經常在辦公室流傳的八卦,像是A部門的職員,和B部門的主管,他們在談辦公室戀情。

    這種聽起來有點神秘、八卦、新鮮,這很容易引起到大家的注意;這是第一個條件。

    第二個條件是「訊息來自可信度很低的出處」。比如說,A部門的職員和B部門的主管,談辦公室戀情這件事情。它的消息來源,其實是一個剛進公司三天的實習生。

    你想想看喔才來三天,他能接觸到公司多少真實的層面?所以這個消息其實可不可信,這是我們自己心裡都很明白的。

    接下來的第三個條件是什麼?叫做「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個消息的原始出處,慢慢的被遺忘了」。

    這個意思就是說喔,不管辦公室戀情它有沒有傳開、它有沒有發生?當我們日子每天都在過,沒有多久我們很容易去忘記,這個八卦的起頭的那個點,其實是一個來三天的工讀生。

    但我們腦子裡面,就留下一個印象,好像A部門的職員,真的跟B部門的主管有在一起這件事。

    最後,當第四個條件發生的時候,叫做「下一次又被討論的觸發事件,很快的又發生」。

    那這時候就回到剛剛的例子,或許在一個同事聚會的場合裡,有人又聊起A部門的職員,跟B部門的主管,這一個八卦的時候。

    這個時候你會發現,第一時間,如果沒有任何人明白的說,去做一個澄清。比如說:「他們只是有一個專案在合作而已」。

    沒有任何人澄清哦,這時候一個現代版的「三人成虎」,是不是就活生生的上演?

    沒有人會再乎這個訊息真不真、可不可靠;但是我們的腦子裡面,就會自然形成是:「他們兩個好像在一起,好像有辦公室戀情發生」。

    所以我請你想一想喔,一般有職場經驗的人都知道,辦公室戀情,這個是很多組織的忌諱,而且是天條啊,不能觸犯的。

    可是這樣的小道消息,一旦傳到公司的大老闆耳裡;大老闆如果追究下來,你覺得有誰會勇敢的拍胸脯,跳出來承認說「這是我造謠的」?我想根本不會有人幹這件事。

    於是呢,就像三人成虎一樣。儘管沒有真的有任何一個人,在大街上看見老虎,但是「大街上有老虎」這樣的謠言,就會因為說的人多了,很容易讓別人信以為真。

    所以,經過我這樣子步驟性的拆解;你有沒有發現,謠言是怎麼傳開來的?簡單說呢,就是每個人它大概四個步驟,「只記得訊息」、「習慣不求證」、再來「以訛傳訛」、「最後還不承認」;這四個因素拼湊起來。

    再說一遍,我們「只記得訊息」、而且「習慣性的不求證」、最後我們還成為「以訛傳訛」的人、然後我們接著「不去承認」這一切可能是有問題的。

    談到這裡喔,就算你沒有聽過阮玲玉的名言,叫「人言可畏」。你一定也在社會新聞上面,看過那種受到不實的傳聞、言語霸凌而倒致自殺、自殘的這些令人遺憾的事件。

    可是當我們回頭來看,一旦看懂了「睡眠者效應」它是怎麼發生的;我們就不會被這種流言蜚語影響,但是更重要一點是,我們也必須承認,流言蜚語是不會消失的。

    所以也因為這樣子,其實有必要在乎這件事嗎?但是話說回來,如果你不喜歡被騙,如果你也討厭被那種錯誤的訊息誤導,做出不適當的判斷和行為。

    那麼你要記得一件事,嘴巴長在別人的身上,要花你的力氣去跟別人爭論謠言;倒不如把力氣收回來,放在自己身上,為自己的判斷負責任;關鍵在於「為自己的判斷負責任」。

    你可以做什麼事呢?我想你唯一可以做的事情,就是記得要去查證,不要人云亦云啊,訓練獨立判斷思考的能力,拒絕成為謠言,或是假消息的傳播者,讓「清楚」成為你的新習慣。

    或許啊,你還可以把剛剛說的那四個動作,「只記得訊息」、「習慣不求證」、「以訛傳訛」、「最後不承認」。

    這四個動作變成什麼呢?「慎選訊息」、「用心求證」、「謹慎發言」、而「即時更正錯誤」,如果錯誤發生的話。

    這不只是一個更好的習慣,而且它更是一個人,是否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指標。

    所以呢,如果謠言是無法被消滅的;那麼我們永遠能做的,就是「慎選訊息」、「用心求證」、「謹慎發言」、而發現錯誤的時候,要能夠「及時更正錯誤」。
    希望我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更希望當我們在面對,這社會訊息的開放,而假消息、謠言也越來越多的時候,都能夠長出獨立判斷思考的能力,不要再掉入「睡眠者效應」裡面。

    謝謝你的收看,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訂閱旁邊有一個小鈴鐺按下去,這樣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推出的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它可以幫助你成為自己時間的主人。

    我們用回到你的大腦心智運作的一個根本,並且搭配一些實用的工具,讓你成為自己的效率大師。在新的一年裡面,完成你想完成的目標與夢想。

    無論是我們的線上課程,還是實體的教室;我都很期待,能夠跟你一起前進,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