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公廨原住民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公廨原住民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公廨原住民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公廨原住民產品中有1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2萬的網紅Readmoo讀墨電子書,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同學看到了柏瑜在臉書上分享有關吉貝耍的動態,好奇地向她詢問。可是柏瑜覺得:平埔族是甚麼?平埔族群包括哪些?似乎不是他們關心的重點,他們仍只停留在知道柏瑜是原住民這件事情上。 「那時候為了手臂有一條線、指甲有折痕,就說自己是平埔族之類的說法,鬧得沸沸揚揚。但要怎麼去跟持這種論調的人辯駁說:那不是。他...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Jordan到處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南市佳里區的北頭洋飛番文化園區(北頭洋平埔文化園區)內,有許多西拉雅平埔族的資料展示,還有傳統的茅草屋、老照片以及象徵著飛番傳說的各式雕像,還有極具平埔族特色的望高寮、公廨等設施,另還有一口水質非常好的荷蘭井,從荷蘭人在台期間開鑿一直到日治時期都還在取用,處處充滿傳奇色彩及平埔特色,是一處認識平埔...

公廨原住民 在 李武龍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01 23:34:23

平埔夜祭歷史遠,武龍在地同追源 昨天晚上武龍參加了一場別具意義的祭典儀式-頭社太祖夜祭。頭社位於台南市大內區境內,曾文溪流域中游,是台南平原進入玉井盆地的交通隘口,故叫頭社,頭社村的”太祖夜祭”是台灣平埔族諸族中所傳承的文化傳統。 太祖夜祭與東山鄉東河村的”吉貝耍夜祭”同列為兩大平埔族祭典。夜祭的...

公廨原住民 在 李武龍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01 23:34:07

平埔夜祭歷史遠,武龍在地同追源 昨天晚上武龍參加了一場別具意義的祭典儀式-頭社太祖夜祭。頭社位於台南市大內區境內,曾文溪流域中游,是台南平原進入玉井盆地的交通隘口,故叫頭社,頭社村的”太祖夜祭”是台灣平埔族諸族中所傳承的文化傳統。太祖夜祭與東山鄉東河村的”吉貝耍夜祭”同列為兩大平埔族祭典。夜祭的對...

  • 公廨原住民 在 Readmoo讀墨電子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28 10:31:10
    有 28 人按讚

    同學看到了柏瑜在臉書上分享有關吉貝耍的動態,好奇地向她詢問。可是柏瑜覺得:平埔族是甚麼?平埔族群包括哪些?似乎不是他們關心的重點,他們仍只停留在知道柏瑜是原住民這件事情上。

    「那時候為了手臂有一條線、指甲有折痕,就說自己是平埔族之類的說法,鬧得沸沸揚揚。但要怎麼去跟持這種論調的人辯駁說:那不是。他們會說那是研究指出的,但我就反問他們:你知道你的文化嗎?你有去看你們家族在日治時期的戶籍謄本嗎?謄本的種族欄登記的是『熟』嗎?」

  • 公廨原住民 在 賴惠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01 10:26:36
    有 304 人按讚

    8/1 原住民族日快樂🎉🎉🎉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 #原住民族日,也稱為原住民族正名紀念日。

    我們台南主要在東山白河一帶有很多 #西拉雅族人,西拉雅族也是臺南市的「市定原住民」,多年來惠員與台南市政府都一同為西拉雅族身分的認同而努力著。

    #西拉雅族 除了有自己獨特語言之外,#阿立祖信仰、#夜祭、#孝海祭、#公廨祀壺、#牽曲 等也都是西拉雅豐富傳統文化的標籤


    惠員每年都會親自參與西拉雅族的 #夜祭,親身感受他們的文化與熱情,更曾以西拉雅族為主題,邀請立法院的同事們一同到台南市西拉雅族聚落考察,就是希望他們的故事能被更多人看見。

    台灣一直是一個有多元的文化的社會,原住民族的文化、傳統、精神、語言都應被完整的保存並獲得更多的支持,讓原住民文化能夠延續且更加閃耀。

    #原住民
    #西拉雅族

  • 公廨原住民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5-17 16:20:46
    有 29 人按讚

    相較於台灣各族的原住民,平埔族因為相較之下比較融入漢人社會,常讓人忽略到其豐富的文化內涵。

    這篇來自【鳴人堂】上的文章,介紹了西拉雅的公廨信仰,也讓我們從中看到台南官田區社子里公館聚落的歷史。

    -------------------------------
    四社公廨的歷史

    現代行政區劃分的「社子里」包含眾多聚落,古時是西拉雅族的部落「社仔社」,據《諸羅縣志》記載,當時社仔社是目加溜灣社建立的支社,清乾隆年間遭蕭壠社人入侵趕走。但不管是誰驅趕誰,先來後到,最終都是族群融合,在此安穩生活的。西拉雅四大社——蕭壠、目加溜灣、麻豆、新港——的西拉雅族人皆先後來過此地居住,可能也成為四社公廨的命名由來,象徵西拉雅四大社的祖靈齊聚於此;此四社和大武壠族的四社是無關的。

    村民指出,在四社公廨未建成前,在地就有向甕陳列在廟址的芒果樹下。民國91年出版《官田鄉志》記述詳細,其中說到未建廟時,居民在夜晚或清晨前來耕田時看見白衣白裙女子,他們都知道那是太祖,若自己或牛隻無故出現病痛,就會攜帶供品前來祭拜,便會痊癒無事。

    民國73年(1984年)以前,此地的向甕已有用磚瓦蓋類似五營的小廟。當時的六雙居民林永昌途經公館後,罹患腿疾久久未癒,遂求助四社太祖指點,再前往頭社部落請益,後得知太祖希望在社子公館某處建立公廨。民國73年(1984年),林永昌募資興建公廨,最終於民國74年(1985年)11月完工「四社聖和廟(公廨)」,廟成後,林永昌的腿疾自然不藥而癒。

    而林永昌的父親林朝順,在參與建廟工事途中受四社太祖附身過,後成為頭位尪姨。當時以漢人祭儀為主,除了稱聖和廟,也設有天公爐(現已不存),依鄉志中的舊照來看,是裸上身和手拿香進行儀式的,與漢人乩童無異。而民國94年(2005年)林朝順逝世後,由西拉雅族裔尤威仁擔任新尪姨至今,四社公廨也逐漸恢復西拉雅式的祭儀。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22177/5457484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