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代理教師續聘三年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代理教師續聘三年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代理教師續聘三年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代理教師續聘三年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萬的網紅周慕姿,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做出我要的決定—覺察「想要」與「恐懼」】   一位朋友因為面臨職涯轉換而來找我聊聊。   「之前當代理教師,父母覺得當老師不錯,以新鮮人來說,薪水穩定,上下班時間也還算固定,所以,他們希望我去考老師,準備考試期間,暫時先繼續當代理老師。」朋友跟我轉述著他父母的看法。   「喔?你...

  • 代理教師續聘三年 在 周慕姿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7-31 09:10:22
    有 845 人按讚

    【做出我要的決定—覺察「想要」與「恐懼」】
    
    
    一位朋友因為面臨職涯轉換而來找我聊聊。
    
    
    「之前當代理教師,父母覺得當老師不錯,以新鮮人來說,薪水穩定,上下班時間也還算固定,所以,他們希望我去考老師,準備考試期間,暫時先繼續當代理老師。」朋友跟我轉述著他父母的看法。
    
    
    「喔?你父母覺得不錯,那你呢?你的想法是什麼?」聽不到他的想法,我忍不住問。
    
    
    「其實…其實你也知道,我原本是學資訊設計相關的,以前念大學時我有個夢想,就是開一個自己的網頁設計公司,終結世界上所有的醜網頁……」
    
    
    他有點靦腆地對我一笑,「所以我本來想說,當完一年代理老師後,先去網頁設計公司工作,就算當助理也好,累積一些經驗與實務能力。但是新鮮人,薪水就是兩萬多,我爸媽覺得這薪水實在太差了,尤其比起現在當老師的薪水,幾乎只有二分之一,所以他們非常的不贊成。」他囁嚅地說。
    
    
    「當我跟他們說,我以後想要開自己的網頁設計公司,他們跟我說,現在經濟很不景氣啊,創業很辛苦,說不定到最後,自己都不能養活自己……」他嘆了口氣。「被他們一『恐嚇』,其實我也不能確定,我到底有沒有能力達成我的夢想?
    
    
    會不會我太理想化,不夠『現實』?而且,現在待的這個學校,又願意再續聘我一年。選老師這個工作,是絕對可以養活自己,還可以過得很舒服,也不用換環境……所以,我好猶豫啊……」
    
    
    我笑了笑,問他:
    
    「如果當老師這麼棒,那你根本就不需要猶豫啦!為什麼你還想來問我?我想,一定是因為,你沒辦法就這樣放棄那個夢想吧!」朋友點點頭。
    
    
    「或許,你可以問問你自己:幾年後,當你想到你放棄了你的夢想、沒有放手一搏,你會不會覺得後悔?而當你感到不安與恐懼,除了選一個安全的選項之外,有沒有另一個可能性?願不願意先花點時間,思考ㄧ下你內心的想要,與評估、增加你對這個產業的熟悉度,再做決定呢?」
    
    
    聽了這句話,我朋友若有所思,他向我道謝,告訴我:他已經知道,他接下來可以怎麼做。
    
    
    ————————————
    
    
    或許,我朋友的例子相當常見,可能你我都面臨過這樣的選擇:
    
    
    有一個看起來很「安全無虞」的選項,跟一個我現在「很想要」,但是充滿「未知」的選項,我到底要選哪一個?
    
    
    我認為,這也就是「做決定」最困難的部分:
    
    
    我到底該選我「想要的」,還是,要輸給內心的恐懼,選我覺得「安全」的?
    
    
    我自己在人生中做過最關鍵的抉擇,莫過於我辭掉了一個穩定企業基金會的工作,生涯大轉彎,選擇在30歲時,就讀心理諮商研究所。
    
    
    當時,我已經擁有傳播碩士的學歷,大學同樣念傳播相關;在這個企業基金會,我也已經了工作四、五年。
    
    
    以當時身邊許多人的看法,會覺得這個工作穩定、不加班、也不需要擔心裁員或業績;企業的名號響,講出去又有面子;而我打算轉行的行業,是一個「未知」,除了需要付出的成本高:要念完研究所、實習完,至少要花三年時間,才可以踏入職場,而且剛開始的薪水,很可能比我在企業基金會的薪水還低。
    
    
    當我猶豫不決於:要做「想要」的決定,還是「安全」的決定時,我的好友,問了我一個問題:「五年後,你會不會後悔,當年你沒有選你『想要』的?」
    
    
    她提醒我的,是「可能性」,也是我在現在的工作上最看不到的東西。因此,令我醍醐灌頂,我毅然決然辭職,開始投身心理諮商的領域。
    
    
    在學習心理諮商的路上,我很謝謝當初推了我一把的朋友;以及,慶幸我能有勇氣選擇我想要的,然後不停堅持著。
    
    
    在心理諮商所畢業、開始心理諮商相關工作,我仍常需面對這樣的選擇:「要選安全的?還是想要的?」
    
    
    我自己越來越清楚,會有這個猶豫,一定是因為,「安全的決定」我不想要;但「想要的決定」,我怕我要不起。
    
    
    我怕我能力不夠、我怕失敗;我怕我努力過後,發現自己其實沒有這方面的才能。
    
    
    那些對「未知」的恐懼,綁住我「抉擇的自由」,讓我無法施展手腳,無法真正找到我的志業、我的方向;當然,也就沒辦法讓我覺得滿足、覺得快樂。
    
    
    只是,有時候過度在乎「想要」的決定,但卻只有衝動與熱情,評估不夠或資訊搜集不足時,也可能會讓我發生過度打擊自我價值的失敗,而這其實是可以避免的。
    
    
    因此,我現在做決定,有一個原則:
    
    
    好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不管是因為「想要」,還是因為「害怕」。
    
    
    因為,我不想要輸給恐懼;也不想過於衝動。
    
    
    熱情與審慎評估,是我認為面對生涯非常重要的事情。
    
    
    以熱情來說,我相信,「夢想」之所以是夢想,就是因為他不易達成;我也相信,這世界上沒有不痛苦的成功。
    
    
    我願意相信,就算沒有達到我們當初的夢想,那個「追夢」的過程,會讓我們不停地認識自己、修正自己的「夢想可達性」,然後,讓我們能做到,屬於我們才做得到的事情。
    
    
    能夠如此,是因為,在這件事情上,我們有熱情,願意用「勇氣」與「相信」去面對挫折。
    
    
    這種「熱血」的態度,有時才讓我們有「活著」的感覺。
    
    
    做決定,就代表必須面對一些「未知」;「未知」帶來的「不確定感」,時常因為引發我們最深的恐懼:對自己能力的懷疑、擔心自己做不到或失敗、擔心這些「失敗與做不到」會讓我們覺得自己很糟糕……這些「自我懷疑」反覆出現,而使得我們相當焦慮。有時,為了安撫這個焦慮,我們也許寧可選擇比較確定、比較可預測而安全的抉擇,藉此安撫自己的焦慮與害怕。
    
    
    但那內心的悵然,與認為自己「能力有限」的看法,會讓我們持續地對自己抱著隱約覺得自己「不夠」的自卑、失望、害怕,而變得更容易焦慮,更需要具有「控制感」、「有確定感」的事物,來讓我們對自己感覺好一點。
    
    
    那就成為了一個惡性循環:我不敢選我「想要的」,因為我怕這會證明「我不夠好」;但我選覺得「安全的」,其實也代表我已經認同了「我就是不夠好」。
    
    
    於是,我沒有機會感覺自己「夠好」。
    
    
    但是,「恐懼」其實是能以另外一個形式來幫助我們的。
    
    
    以「審慎評估」來說,如果我們因為害怕而決定「保守選擇」,就使得這個「對未知的恐懼」成為阻礙我們的事物,甚至阻礙我們的能力發展。但是,若我們能因為這個「對未知的恐懼」的焦慮,而讓我們多搜集一些資訊、多評估一些可能性與自我能力的狀況,是否還需要做哪些準備等等......那麼,這個「恐懼」就不是阻礙你的絆腳石,反而是幫助你有機會成功的「未雨綢繆」。
    
    
    時至今日,我想,或許做決定的原因,是因為「想要成功」,還是因為「害怕失敗」,其實都沒有關係。只要我們在做選擇時,能夠知道:「促使我做決定的理由是什麼?」
    
    
    因為,「想要成功」有時也可能過於樂觀,「害怕失敗」有時也是合理判斷。
    
    
    只要我們能夠花時間理性評估,瞭解影響這個決定背後的理由對我們的重要性,以及恐懼本身合理不合理,是來自於自身,還是家人或他人的「警告」?對於「想要成功」的樂觀,是已經搜集足夠資訊的審慎評估與理解,還是只有熱情的衝動?
    
    
    這些更深入對自我、對工作的理解,才是破除想像,讓我們更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與能做到的事情是什麼。
    
    
    讓我們好好運用自己內心的熱情,面對內心的恐懼,找回真正屬於自己的,「抉擇的自由」。
    
    
    註:文中所舉案例,個人資訊皆以經過大幅修改,並經過當事人同意。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

    心曦心理諮商所 預約諮商:https://reurl.cc/V6MKR6

    💘成熟大人的伴侶溝通學:https://bit.ly/31lA47t(8月班)

    💖《#情緒勒索》 reurl.cc/q8DqDE

    ❣《 #他們都說妳應該 》bit.ly/2GjJiaN

    ❣《#關係黑洞》 bit.ly/2QcOnGZ

  • 代理教師續聘三年 在 只有大海知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8-07-26 00:43:30
    有 632 人按讚


    哇~~椰油國小正在甄選代理教師耶
    這麼美麗又有可愛小飛魚圍繞著的學校
    太令人心動了啦~~~(小編想幹嘛快說哈哈)
    歡迎有教育熱誠並喜愛蘭嶼的朋友
    可以去椰油國小參加甄選
    就有機會成為熱血教師顏子矞老師的同事唷~😘😘😘😘😘

    歡迎大家幫忙轉貼分享唷~Y(^_^)Y
    (顏老師說每次都到3招還找不到人…)

    報名簡章出來了,我們學校今年有2個教師缺額⋯

    有沒有人想到椰油國小教書,請把握這次機會!

    一、甄選類別及名額:
    (一)國小普通班一般增置代理教師1名、國小普通班一般(編制外)代理教師1名。
    (二)正取2名(增置代理教師1名/一般(編制外)代理教師1名),備取若干名。
    (三)代理期間:107年8月27日起至108年7月1日止,如因代理原因消滅,聘約隨即終止。(可以續聘,最多三年)

    二、報名資格:
    (一)第1階段:具有各該教育階段、科(類)合格教師證書者。
    (二)第2階段:無前款人員報名或前款人員經甄選未通過者,得為具有修畢師資職前教育課程,取得修畢證明書者。
    (三)第3階段:無前款人員報名或前款人員經甄選未通過者,得為具有大學以上畢業者。
    附註:第一階段無符合資格報名者,始受理第二階段報名,依此類推;如受理第二階段報名以上,不分報名條件,採擇優方式錄取。

    三、報名時間:
    (一)第1階段報名:107年7月30日(星期一)上午8時至下午4時。
    (二)第2階段報名:107年8月02日(星期四)上午8時至下午4時。
    (三)第3階段報名:107年8月09日(星期四)上午8點至下午4時。

    四、甄選日期
    (一)第1階段 : 107年8月01日(星期三)
    (二)第2階段 : 107年8月03日(星期五)
    (三)第3階段 : 107年8月13日(星期一)
    (若第1次招考無錄取者,即續辦下一次招考,如足額錄取,則不再辦理下一次招考,以此類推。)

    若有相關疑問,請於上班時間撥打椰油國小:089-732017#15江先生。

    簡章網址連結 http://www.yyps.ttct.edu.tw/front/bin/home.phtml

  • 代理教師續聘三年 在 周慕姿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6-10-13 13:10:49
    有 318 人按讚

    【做出你要的決定 — 想你「要的」,別想你「怕的」】

    (<台灣就職通>網站邀稿文)


    一位朋友因為面臨職涯轉換而來找我聊聊。


    「之前當代理教師,父母覺得當老師不錯,以新鮮人來說,薪水穩定,上下班時間也還算固定,所以,他們希望我去考老師,準備考試期間,暫時先繼續當代理老師。」朋友跟我轉述著他父母的看法。


    「喔?你父母覺得不錯,那你呢?你的想法是什麼?」聽不到他的想法,我忍不住問。


    「其實…其實你也知道,我原本是學資訊設計相關的,以前念大學時我有個夢想,就是開一個自己的網頁設計公司,終結世界上所有的醜網頁…...」他有點靦腆地對我一笑,「所以我本來想說,當完一年代理老師後,先去網頁設計公司工作,就算當助理也好,累積一些經驗與實務能力。但是新鮮人,薪水就是兩萬多,我爸媽覺得這薪水實在太差了,尤其比起現在當老師的薪水,幾乎只有二分之一,所以他們非常的不贊成。」他囁嚅地說。


    「當我跟他們說,我以後想要開自己的網頁設計公司,他們跟我說,現在經濟很不景氣啊,創業很辛苦,說不定到最後,自己都不能養活自己……」他嘆了口氣。「被他們一『恐嚇』,其實我也不能確定,我到底有沒有能力達成我的夢想?會不會我太理想化,不夠『現實』?而且,現在待的這個學校,又願意再續聘我一年。選老師這個工作,是絕對可以養活自己,還可以過得很舒服,也不用換環境……所以,我好猶豫啊……」


    我笑了笑,問他:

    「如果當老師這麼棒,那你根本就不需要猶豫啦!為什麼你還想來問我?我想,一定是因為,你沒辦法就這樣放棄那個夢想吧!」朋友點點頭。


    「或許,你可以問問你自己:幾年後,當你想到你放棄了你的夢想、沒有放手一搏,你會不會覺得後悔?」


    聽了這句話,我朋友若有所思,他向我道謝,告訴我:他已經知道,他真正想要的,是哪一個未來。


    ------------------------------------

    或許,我朋友的例子相當常見,可能你我都面臨過這樣的選擇:


    有一個看起來很「安全無虞」的選項,跟一個我現在「很想要」,但是充滿「未知」的選項,我到底要選哪一個?


    我認為,這也就是「做決定」最困難的部分:


    我到底該選我「想要的」,還是,要輸給內心的恐懼,選我覺得「安全」的?


    我自己在人生中做過最關鍵的抉擇,莫過於我辭掉了一個穩定企業基金會的工作,生涯大轉彎,選擇在30歲時,就讀心理諮商研究所。


    當時,我已經擁有傳播碩士的學歷,大學同樣念傳播相關;在這個企業基金會,我也已經了工作四、五年。以當時身邊許多人的看法,會覺得這個工作穩定、不加班、也不需要擔心裁員或業績;企業的名號響,講出去又有面子;而我打算轉行的行業,是一個「未知」,除了需要付出的成本高:要念完研究所、實習完,至少要花三年時間,才可以踏入職場,而且剛開始的薪水,很可能比我在企業基金會的薪水還低。


    當我猶豫不決於:要做「想要」的決定,還是「安全」的決定時,我的好友,問了我一個問題:


    「五年後,你會不會後悔,當年你沒有選你『想要』的?」


    一句話,令我醍醐灌頂,我毅然決然辭職,開始投身心理諮商的領域。


    在學習心理諮商的路上,我很謝謝當初推了我一把的朋友;以及,慶幸我能有勇氣選擇我想要的,然後不停堅持著。


    在心理諮商所畢業、開始心理諮商相關工作,我仍常需面對這樣的選擇:「要選安全的?還是想要的?」


    我自己越來越清楚,會有這個猶豫,一定是因為,「安全的決定」我不想要;但「想要的決定」,我怕我要不起。


    我怕我能力不夠、我怕失敗;我怕我努力過後,發現自己其實沒有這方面的才能。


    那些對「未知」的恐懼,綁住我「抉擇的自由」,讓我無法施展手腳,無法真正找到我的志業、我的方向;當然,也就沒辦法讓我覺得滿足、覺得快樂。


    因此,我現在做決定,有一個原則:


    選我「想要的」,而不選我因為害怕而考慮的「安全選項」。


    因為,我不想要輸給恐懼。


    我相信,「夢想」之所以是夢想,就是因為他不易達成;我也相信,這世界上沒有不痛苦的成功。


    就算,最後我們沒有達到我們當初的夢想,那個「追夢」的過程,會讓我們不停地認識自己、修正自己的「夢想可達性」,然後,讓我們能做到,屬於我們才做得到的事情。


    能夠如此,是因為,在這件事情上,我們有熱情,願意用「勇氣」與「相信」去面對挫折。


    這種「熱血」的態度,有時才讓我們有「活著」的感覺。


    做決定,就代表必須面對一些「未知」;「未知」帶來的「不確定感」,時常因為引發我們最深的恐懼:對自己能力的懷疑、擔心自己做不到或失敗、擔心這些「失敗與做不到」會讓我們覺得自己很糟糕……這些「自我懷疑」反覆出現,而使得我們相當焦慮。有時,為了安撫這個焦慮,我們也許寧可選擇比較確定、比較可預測而安全的抉擇,藉此安撫自己的焦慮與害怕。


    但那內心的悵然,與認為自己「能力有限」的看法,會讓我們持續地對自己抱著隱約覺得自己「不夠」的自卑、失望、害怕,而變得更容易焦慮,更需要具有「控制感」、「有確定感」的事物,來讓我們對自己感覺好一點。


    那就成為了一個惡性循環:我不敢選我「想要的」,因為我怕這會證明「我不夠好」;但我選覺得「安全的」,其實也代表我已經認同了「我就是不夠好」。


    於是,我沒有機會感覺自己「夠好」。


    給自己一個機會吧!選你因為「想要」而做的決定;而不是選擇因「害怕」而做的決定。


    很難做決定的時候,請你「相信自己」!「自己」將會成為這條路上的重要伴侶,而「自己」也會告訴你,你真正渴望的答案。


    讓我們一起面對內心的恐懼,找回真正屬於自己的,「抉擇的自由」。


    註:文中所舉案例,個人資訊皆以經過大幅修改,並經過當事人同意。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本文同步刊登在<台灣就職通>:http://ppt.cc/cumbM


    圖片來源:http://ppt.cc/k6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