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adhd是什麼病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adhd是什麼病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adhd是什麼病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綠豆爸.粉圓媽,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摘:ADHD的定義,其實是「一連串會惹腦老師並需要額外關注的集合行為」,出自美國精神醫學學會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是醫界診斷ADHD的依據來源。 手冊標出的診斷症狀有,第一:「手腳經常不安或在椅子上動來動去」。第二:「在教室內常常離開座位」。第三:「常常過度的跑動或爬上爬下」...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adhd是什麼病 在 綠豆爸.粉圓媽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摘:ADHD的定義,其實是「一連串會惹腦老師並需要額外關注的集合行為」,出自美國精神醫學學會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是醫界診斷ADHD的依據來源。
手冊標出的診斷症狀有,第一:「手腳經常不安或在椅子上動來動去」。第二:「在教室內常常離開座位」。第三:「常常過度的跑動或爬上爬下」,然後有「常在他人問題還沒講完之前,就迸出答案來」、「常常無法依序等待」、「經常無法在細節上專注,或做功課時犯下粗心錯誤」、「經常難以在任務或活動中維持注意力」、「當別人對他說話時,經常看似沒在聽」、「經常把所需要的東西丟了,如玩具、學校功課、鉛筆、課本等」(闔上手冊)
這些根本是「控制教室」的診斷依據。因此,這件事的事實是,教育者、心理學家和精神醫師聚在一起,然後發展了一個「教室裡,那些發出注意力需求訊息的行為,並不應該給予注意力」的概念,並稱這些孩子必須被貼上標籤。
誰在對兒童發動戰爭?
會知道The War on Kids 《對兒童發動戰爭》這部紀錄片,是去年王浩威醫師告知我們「還孩子做自己」聯盟的。這片子,於2009年的「紐約國際獨立影片節」中獲得了最佳教育片獎項。我去年看了之後,一直想整理分享,今天重看幾個片段,趕緊打下一些東西。
片子從美國政府處理校園槍枝與毒品的「零忍受」政策談起,談美國教育機構因「工業化」制度帶給來的高壓管理,對少年兒童產生了集權式的不當壓迫,連帶的使學校變成了監獄,學生變成了犯人。
而諷刺的是,當政府與學校以各種過當手段協力的將刀槍或毒品趕出校園的同時,他們也以合法的手段逼迫那些好動好奇的孩子「大量磕藥」。
這諷刺的背後因果關係是,當公權力與師長以「安全」之名,聯手把本該循循善誘的友善教育環境,變成不信任的、威嚇的高壓控制系統時,學生的定義也漸漸變為「必須乖乖坐好,依老師指示才能回話與行動的動物」,於是一旦孩子超出這標準,便是各種精神病態,便需要服藥矯正。
導演Soling透過紀錄片發出了警鐘:這場大人發動的戰爭,無疑只是要把孩子變成馴服的寵物,使他們服從、聽話、無所能,對他們全然監視監控,不讓他們有機會成為大人的威脅或麻煩。然而,大人挑起的這場戰爭,不只在心理上與生理上嚴重的傷害孩子,奪走他們各種自由,甚至間接迫使他們走上自殺的道路。而且,它還加速腐蝕了我們在意的民主價值。
片中談論ADHD問題時,有一段是被《紐約時報》稱為「美國最知名的ADHD評論家」的精神醫師Peter R. Breggin的評論,我認為很有意思,便逐字翻譯他的話:
-------------------------------------
極為諷刺的,當國家政策打著「對毒品說不」的政策時, 我們同時也以國家政策對孩子指著那些幾乎是同一個醫生開出來的相同藥丸說:「對毒品說要」。好似醫生們寫著處方籤時,他們就自動改變了那些藥品的基本質地與帶來的副作用,然而事實上並沒有,也不可能。一些後續追蹤的研究告訴我們,長期使用利他能會導致青年增加古柯鹼與菸草的使用。
ADHD的定義,其實是「一連串會惹腦老師並需要額外關注的集合行為」,出自美國精神醫學學會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是醫界診斷ADHD的依據來源。
手冊標出的診斷症狀有,第一:「手腳經常不安或在椅子上動來動去」。第二:「在教室內常常離開座位」。第三:「常常過度的跑動或爬上爬下」,然後有「常在他人問題還沒講完之前,就迸出答案來」、「常常無法依序等待」、「經常無法在細節上專注,或做功課時犯下粗心錯誤」、「經常難以在任務或活動中維持注意力」、「當別人對他說話時,經常看似沒在聽」、「經常把所需要的東西丟了,如玩具、學校功課、鉛筆、課本等」(闔上手冊)
這些根本是「控制教室」的診斷依據。因此,這件事的事實是,教育者、心理學家和精神醫師聚在一起,然後發展了一個「教室裡,那些發出注意力需求訊息的行為,並不應該給予注意力」的概念,並稱這些孩子必須被貼上標籤。
所有的老師都知道三十個當中會有幾個這樣的孩子,然而,現在他在研討會裡,不知情的被其實是藥廠贊助的醫生告知:「那不是他的錯,他不需要學習如何獲得每一個學生注意力的教學方法。現在他有這個診斷依據,就可以解決問題了。」
DSM手冊裡有個段落說,這些徵狀將在缺乏新鮮感的情況下惡化,例如做一些重複跟單一的工作。而在一些有趣活動、一對一或適當行為獲得鼓勵獎賞的情況下,這些徵狀將會減輕或不見。(這段是為了上下文理解,我去翻查DSM後加上的)
事實上,這段文字正巧說明了:我們大人已放棄那些孩子了。因為,只要藉由「診斷與用藥」,我們就能使孩子自然屈從於「無聊、反覆而單一」的教導。我們將不必再提供孩子「細心指導、對適當行為的鼓勵或獎賞、創新教學或各種有趣的活動了。」
你回頭想想,究竟那是什麼病?那是病嗎?你有聽過,多重硬化症會因為參與有趣的活動,就會不見了?你以為在新奇的情況下,你的腦瘤就會不見了?所以,那些ADHD的診斷依據當然不是疾病,還不如說是老師、家長與精神病醫師的病才是。
事實上,這手冊關於ADHD的「診斷依據」指證出我們大人所患的病,比起孩子的問題,可嚴重太多了。
-------------------------------------
The War On Kids 官方網站:
http://thewaronkids.com/
剛剛發現前一陣子有人將全片放到You tube。雖無字幕,可試著聽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NnIxNeWcQ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