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80年代香港人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80年代香港人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80年代香港人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80年代香港人產品中有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Eddie Tam 譚新強,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香港人如何面對2047問題 近日香港社運終有點偃旗息鼓的迹象,整個社會都非常疲倦,真的需要休息了!林鄭犯下彌天大錯,但明顯因中央仍未批准辭職而被迫做下去。她開始嘗試派糖,建立所謂對話平台,在十月的施政報告中,必有更多紓緩民生問題的措施。如能改善民生,尤其房屋(需時甚長),當然是好事,但抱歉,對解決...

 同時也有5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8萬的網紅城寨 Singj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彌敦道政交所」 主持:湛國揚 嘉賓:楊穎宇 考評局前評核發展部經理(歷史科) 題目:《太陽之下無新事?NOTHING NEW UNDER THE SUN---英國人重法治 判麵包毒殺案華人無罪/50年代9成修中史/陳濟棠文化清洗》 逢星期四 9:00 ~ 10:00 pm Facebook...

80年代香港人 在 Chet Lam ☀️ 林一峰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03 17:51:51

有很多我自己的歌,寫完後我才意識到,原來是文化保育。有關《Made in Hong Kong》唱片裏《陳忠漢與趙美鳳》的10個事實: 1)《陳忠漢與趙美鳳》裏的趙美鳳,是典型70年代的車衣廠女工,也是我媽媽與阿姨們的一個寫照; 2)我的爸媽在觀塘徙置區(以前叫雞寮)成長、認識,也是勞動階層的爸爸工...

  • 80年代香港人 在 Eddie Tam 譚新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8-23 08:50:24
    有 263 人按讚

    香港人如何面對2047問題

    近日香港社運終有點偃旗息鼓的迹象,整個社會都非常疲倦,真的需要休息了!林鄭犯下彌天大錯,但明顯因中央仍未批准辭職而被迫做下去。她開始嘗試派糖,建立所謂對話平台,在十月的施政報告中,必有更多紓緩民生問題的措施。如能改善民生,尤其房屋(需時甚長),當然是好事,但抱歉,對解決今次社運的核心政治問題,幫助甚微。

    香港是個19世紀,兩次鴉片戰爭,歷史遺留下來的畸胎,亦正因如此,香港才這麼獨特、迷人,和具有價值。但既然DNA是畸形的,怎可能成長為一個完全「正常」的社會(當然沒有絕對定義) ?

    上周已敍述過1980年代初的故事,香港開始擔心九七問題,出現移民潮,社會和金融市場漸趨不穩定,港元兌美元滙率由5.6跌至9.6,後來推出聯繫滙率,才穩定下來。政制方面,更需等到鄧小平先生推出「一國兩制」,得到50年不變的承諾,香港人才放心,更開始大量投資到內地,建設祖國。所以我認為「一國兩制」,其實是為九七前,而並非九七後所設計的。回歸後第二天,即碰到亞洲金融風暴,衰足6年,到SARS後才開始復蘇,即使不是「一國兩制」的錯,但最少可說「腳頭」非常差。

    兩個權宜之計 深種不穩禍根

    上周也提過聯繫滙率和「一國兩制」,這兩個權宜之計,雖有效穩定上世紀80年代香港人的信心,但亦留下一大堆嚴重的後遺症,亦是現在香港再趨不穩定的禍根:

    (1) 聯繫滙率有助穩定投資者信心,非常適合香港的開放式經濟,更對中國吸收外資非常有幫助。但由於過去35年,大部分時間中國的增長率和通脹都遠高於美國,而香港經濟跟內地的經濟愈來愈密切,本需要較高息口來壓抑通脹和更重要的地產泡沫,但在聯繫滙率機制下,貨幣政策早已「外判」給了美聯儲,息口從上世紀80年代初的15厘以上,跌至GFC(環球金融危機)後的零利率,再加3輪QE。結果就是全球最昂貴的樓價,和最不合人道的人均生活面積。

    (2) 「一國兩制」的2047時限問題。自回歸後,香港已不再是英國羞恥地搶來的所謂borrowed place,但竟然奇怪地竟仍活在非常有限的borrowed time。即使當年英國租新界,年期都有99年,但「一國兩制」竟然只有50年,即僅現在香港人均壽命的60%左右,對現在才十來歲的年青人來看,怎可以不擔心?過短的時限設計,是個極奇怪和嚴重的漏洞,即使深圳作為一個經濟特區,都沒有限期,為何已變回中國永遠屬土的香港,仍需再次面對此「租約期滿」問題?

    (3) 《基本法》奇怪地也似乎故意留下多處憲法上的重要空白,包括23條,和更重要,如何達到普選的方法?為何當年不索性訂下一套完善的選舉法,或最少說清楚一條路線圖和時間表?在任何地方,從來修憲都是一件極困難的事情。美國無法修憲控制槍械,就是個好例子。理論上,設計雙普選並非修憲,仍留在一國兩制和基本法框架內,但實際上只是完成廿多年前,仍未完成的立憲工作。

    貨幣貶值戰 聯匯將成犧牲

    解釋完憲制問題的歷史根由,再探討一下未來吧。

    我對聯繫滙率的觀點,大家都應該清楚。知道它的壞處,在適當時間可以檢討,但在危急時刻,絕不可碰。聯繫滙率,簡直是穩定香港的最重要支柱之一,尤其在連法治都已嚴重受損的今天。

    我從來不擔心Kyle Bass之類的三流外國勢力來衝擊聯繫滙率,即使索羅斯(一流)也不怕。我最怕的是人民幣的半主動/半被動貶值,如真的只是一次性微調還好,但如不幸成為長期政策,真的以貶值來打愈來愈全球化的貨幣戰,我就非常擔心聯繫滙率將成為這場戰役的犧牲品。這不會是一個單純的經濟決定,必將是綜合經濟、外交和內政考慮的複雜決定,包括為何繼續支持美元為國際儲備貨幣,和內地人對香港的看法。

    如果你認同現在香港的情况有點類似上世紀80年代初,面對九七問題,人心惶惶,動盪要等到出了「一國兩制」計劃才可平復下來。那麼是否現在的社會動盪,即使短期稍為平息,但除非2047的期限問題,得到明確解答,長期不安仍無法解除,社會動盪的頻率和幅度,必將隨着時間而加密和加劇?

    大家可能有點猶豫,現在距離2047年仍尚有28年,比上世紀80年代初相對1997的時間點為早,是否太早杞人憂天?今次危機的導火線當然是反修例,因元朗事件而變為反警察暴力。但歸根究柢,最重要訴求就是真普選,亦認為有了真普選,才能保障其他權利。

    但試想一下,如未能解決2047年這個期限問題,即使在3年後的下一屆特首選舉前,爭取到某形式的普選,有多大意義?還記得1997年前,英治年代最後一屆立法局選舉?彭定康取消功能組別,全部議席變為直選,遭中方指摘為故意搞局,結果「直通車」通不了,回歸後,馬上解散立法會,需要重新再舉行選舉,連功能組別制度都起死回生,一直沿用至今。我仍然主張先重啟普選立法會的討論,因為明年已到選舉,亦應較少爭議性,但或需要修改831框架。

    所以即使能夠落實任何形式的普選制度,但如沒有能夠成功穿越2047年的擔保,結果也是徒然。如得到的只是短暫限於2047年前的普選制度,之後徹底取消一國兩制,更必令人失望和不滿。

    所以這個看似仍有點遙遠的2047問題,最好能在不久將來內得到解決。如未能做到,恐怕社會動盪,不會完全平息,甚至愈來愈差。

    3條出路 港獨危險難行

    香港大概有3條政制出路,但機會並非均等。

    (1) 不忌諱,少數極端分子其實是在追求「港獨」,成功機會絕對是零,亦當然極度危險。撇開民族大義,連食物和水源等實際問題都不講,只用兩段英治年代歷史來證明此舉的危險和不可行性。

    1941年10月,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夕,英國首相邱吉爾,雖很早在內閣會議上已承認軍事上,香港是無法抵禦日本侵略,但仍殘忍地增派兩營加拿大兵來港,近2000人。結果到了12月8日,即偷襲珍珠港的翌日,日軍果然從深圳發動攻勢南下,不到兩日已佔領新界九龍,但港島仍堅守至聖誕節才投降。聽過不少長輩講這場慘烈港島防衛戰的故事,缺食水和糧食,更遭不停炮轟。英勇的加拿大軍死傷慘重,近300名戰死,其後再有200多名死在集中營,他們都葬在赤柱軍人墳場。

    第二個例證是1980年代初的中英談判,英方從未認真考慮過保留從《南京條約》得來應為永久割讓的香港島,和經《北京條約》得到的界限街以南九龍半島,因為他們知道香港仍是個無法防禦的地方。從1949年起,新中國早已否定清廷簽下的所有不平等條約,但實際上仍尊重英國在香港的管治權。結果是等到了1997年新界租約期滿時,就收回整個香港。

    有少數人更妙想天開,希望美國插手香港。但可以告訴大家,表面上不少美國政客針對中國,但私底下,我接觸過的美國高官和政客當中,不少都和中國有不錯關係,甚至金錢來往。

    隨便舉兩個例子,昨天說美國應跟香港人站在一起,對抗北京的參議院共和黨大多數領袖Mitch McConnell,他是靠老婆運輸部長趙小蘭發達的,大量選舉經費亦來自老婆外家。早前,《紐約時報》曾作深入調查報道,披露趙小蘭爸爸,船運大亨趙錫成的大部分資金來自中國的銀行,業務亦以中國為主,他更是某前領導人的同窗兼好友。 美國前副總統Joe Biden,他兒子的私募基金,從2013年至今已接受了超過15億美元的中國資金。

    我更求神拜佛,特朗普千萬不可插手香港。兩星期前,他在接見巴基斯坦總理Imran Khan時,隨口說他願意充當巴基斯坦跟印度在Kashmir(克什米爾)邊境問題上的調停人。印度總理Modi認為此舉為干預內政,即時取消整個Kashmir實行了70年的一國兩制(Article 370),拘留所有政府高官,執行軍事戒嚴。同樣,如特朗普干預香港事務,只會令到情况更差,主權遠比貿易重要。

    (2) 有些人希望大致上不變形,不走樣,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一國兩制」可獲得續約,因為2047年的時限實在太短。當年鄧小平也口頭上答應過如有需要,可給予更多時間,但可惜沒有寫下來。在現今情况,我認為以同樣條件來「續約」的可能性不太大,且機會肯定因近月事件而降低不少。

    首先既然香港已回歸22年,竟仍可活在borrowed time之下已相當奇怪,為何中央會讓這歷史遺留下來的畸形情况再延續下去。有朋友妙想天開,問有沒有可能,香港人以交稅來交換「續約」?中央絕不缺錢,根本不可能動之以財。且看丹麥,也絕不會考慮特朗普神經的Greenland(格陵蘭)收購建議!

    除非香港能證明繼續實行「一國兩制」,對祖國和香港,都是個無可替代的雙贏局面。要不然,為何會答應?但這是個雞蛋和雞的問題,如2047的期限問題沒法解決,香港就很難平靜下來,而愈動盪的香港,就愈對誰都沒有價值。

    當年香港前途談判上,英國出賣了香港人,既不賦予居英權,談判團中亦沒有香港人(彭定康不算),但最少是一次對等,兩個主權國的談判。但如現在香港真的想跟中央談2047年的問題,由誰來充當香港代表呢?特首和主要官員都是由中央委任的。正如我上周指出,香港沒有共產黨支部,整個體制內,香港都沒有代表,更遑論中央最高層,與上海在每屆常委都必有代表的情况,截然不同。香港最多只有一些政協和人大代表,主要功能都只是諮詢。

    (3) 除非中央另作闡述,法理上,到2047年7月1日,《基本法》到期,將變為一國一制。當然大灣區發展,除幫助發展區內經濟外,似乎也有為此作出準備的意思。硬件上問題不大,高鐵和港珠澳大橋都通車了。本來的4+9,近日的深圳先行示範區等計劃都已出台,作好幾手準備。也歡迎港人搬到大灣區,未來應可享受到與內地人一樣的待遇。

    移民潮再現 北京將鼓勵新移民

    在這次重大社運後,亦必有大量香港人選擇移民,近日美、加和澳洲等地移民政策已收緊,所以連馬來西亞、台灣、葡萄牙和希臘都變為熱門點。估計中央反將加速鼓勵內地人移居香港,彌補人口的流失。

    簡單研究一下香港的人口國籍結構。約150萬為大陸出生的新移民,外傭約有40萬(沒有居留權,不公平)。其他行業的外國人約20萬(住滿7年有永久居留,投票和參選權)。再加上估計約有100萬香港人擁有美、加、澳、英等其他國藉。即剩下來土生土長,沒有其他國籍的香港人,約430萬,佔740萬人口不到60%。到2047年,這比例可能將跌至40%或更低。

    一國一制的最大問題是到了2047年,誰都不知道到時中國的一制是怎樣的一回事。會否大概和現在一樣,比現在更開放,還是比現在更收緊?

    其實完全一國一制也不容易,我相信仍需要一些例外。簡單如交通,香港開車是右軚的,與內地相反。普通法下的公司法、合同法和破產法等,也與內地法律非常不同(內地仍未有個人破產法,可能快出台),要完全改變也不容易。 但這些都是在一國大前提下的小例外,不能算一國兩制。

    從前偶然會去寧波旅港同鄉會食飯(臭豆腐超好味),但一直覺得它的名字很有意思。相信這個會的創辦人,初頭因戰亂而逃到香港,本以為小住三兩年,就可以回到家鄉。但想不到一眨眼,已「旅港」七十載。

    香港是個華洋混集的國際大都會,生於大時代的動盪,成長於難民潮的血淚史, 孕育無數商界傳奇故事。大家都推崇備至的香港精神,其實也包含一點「旅港」的過客心態,未必是壞事。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 80年代香港人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06-11 09:02:39
    有 125 人按讚


    反送中「香港眾志」包圍立法會 號召民眾留守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60089805.A.AFA.html

    齋主對於送中法案,當然持反對立場,但覺得好像也沒必要替香港多說甚麼話就是了。畢竟香港現在又沒甚麼決定自我命運的能力,抗爭或鬧大或許多少有對香港自由有幫助,但在中國統治之下,這似乎也是無法阻擋的事情。

    這幾年經常聽到「今日香港,明日台灣」一詞。香港人經常把這幾年中國對香港特區的打壓,當作警示台灣的勸告。也因此許多台灣年輕人,把對台灣未來的焦慮和憂心,用在香港之上。認為關心香港的未來,就是關心台灣的未來。齋主只覺得莫名其妙。

    與其說「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用警示台灣的勸告,還不如說這句話是拿來與台灣交朋友的說法。那香港為何要跟台灣交朋友呢? 因為香港就是沒啥朋友啊。過去英國統治最昌盛的80年代,香港人那時候囂張得很,認為自己是英國人,掌握著亞洲最富庶的經濟核心。各類港星、港劇和伴手禮興盛,人人都覺得香港就代表著繁榮和進步。97年香港原本有機會不回歸中國,但那時香港莫名地也掀起中國民族主義,於是就興高采烈的回歸祖國,並高喊中國萬歲。香港過去那高傲的態度,導致與各國的國民外交成果都極差,問起任何一個那時代的人,無論是哪個國家的人,對香港人的觀感只有極差這個答案。

    原本興致勃勃回歸中國的香港,在歷經二十年左右,發現中國不若所想的那般美好,於是開始對外呼喊,希望能得到些奧援。沒朋友的香港,自然是沒啥人願意幫忙說話的,所以只好拉攏憂患意識極強的台灣,說甚麼香港處境和台灣很相似,台灣應該要幫香港說話。

    齋主非常好奇香港處境到底哪裡和台灣相似? 無論是藍綠哪一套歷史觀下的香港與台灣,都毫無相似之處。香港從未有過一個屬於自己的政權,更連半點在歷史觀上的正統性都沒有,向來只是個小型租界或殖民地的香港,只是回歸中國罷了。而台灣在歷史觀上,就算是最親中的那套歷史觀,台灣也處於中國內戰當中,是個有主權的政權。

    我能理解某些人支持香港的心態,覺得香港是個需要關切的對象。但齋主想提醒諸位,香港人幾乎可以說是從來沒有對台灣友善過,唯一友善的不過就是幾個創作者和藝人。齋主願意支持這幾個人,但對於香港,卻仍是帶有疑慮的,因為大多數香港人勢利過了頭,等到某天他們的目標達成了,你再來看看他們會不會拋下台灣而去。

    很遺憾,即便我有住在香港的朋友,他們或許是香港人或許是台灣人,但對我來說他們是不是朋友,和香港沒有半點關係就是了。

  • 80年代香港人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06-10 08:00:00
    有 126 人按讚


    反送中「香港眾志」包圍立法會 號召民眾留守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60089805.A.AFA.html

    齋主對於送中法案,當然持反對立場,但覺得好像也沒必要替香港多說甚麼話就是了。畢竟香港現在又沒甚麼決定自我命運的能力,抗爭或鬧大或許多少有對香港自由有幫助,但在中國統治之下,這似乎也是無法阻擋的事情。

    這幾年經常聽到「今日香港,明日台灣」一詞。香港人經常把這幾年中國對香港特區的打壓,當作警示台灣的勸告。也因此許多台灣年輕人,把對台灣未來的焦慮和憂心,用在香港之上。認為關心香港的未來,就是關心台灣的未來。齋主只覺得莫名其妙。

    與其說「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用警示台灣的勸告,還不如說這句話是拿來與台灣交朋友的說法。那香港為何要跟台灣交朋友呢? 因為香港就是沒啥朋友啊。過去英國統治最昌盛的80年代,香港人那時候囂張得很,認為自己是英國人,掌握著亞洲最富庶的經濟核心。各類港星、港劇和伴手禮興盛,人人都覺得香港就代表著繁榮和進步。97年香港原本有機會不回歸中國,但那時香港莫名地也掀起中國民族主義,於是就興高采烈的回歸祖國,並高喊中國萬歲。香港過去那高傲的態度,導致與各國的國民外交成果都極差,問起任何一個那時代的人,無論是哪個國家的人,對香港人的觀感只有極差這個答案。

    原本興致勃勃回歸中國的香港,在歷經二十年左右,發現中國不若所想的那般美好,於是開始對外呼喊,希望能得到些奧援。沒朋友的香港,自然是沒啥人願意幫忙說話的,所以只好拉攏憂患意識極強的台灣,說甚麼香港處境和台灣很相似,台灣應該要幫香港說話。

    齋主非常好奇香港處境到底哪裡和台灣相似? 無論是藍綠哪一套歷史觀下的香港與台灣,都毫無相似之處。香港從未有過一個屬於自己的政權,更連半點在歷史觀上的正統性都沒有,向來只是個小型租界或殖民地的香港,只是回歸中國罷了。而台灣在歷史觀上,就算是最親中的那套歷史觀,台灣也處於中國內戰當中,是個有主權的政權。

    我能理解某些人支持香港的心態,覺得香港是個需要關切的對象。但齋主想提醒諸位,香港人幾乎可以說是從來沒有對台灣友善過,唯一友善的不過就是幾個創作者和藝人。齋主願意支持這幾個人,但對於香港,卻仍是帶有疑慮的,因為大多數香港人勢利過了頭,等到某天他們的目標達成了,你再來看看他們會不會拋下台灣而去。

    很遺憾,即便我有住在香港的朋友,他們或許是香港人或許是台灣人,但對我來說他們是不是朋友,和香港沒有半點關係就是了。

  • 80年代香港人 在 城寨 Singj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6-17 22:56:41

    「彌敦道政交所」

    主持:湛國揚
    嘉賓:楊穎宇 考評局前評核發展部經理(歷史科)

    題目:《太陽之下無新事?NOTHING NEW UNDER THE SUN---英國人重法治 判麵包毒殺案華人無罪/50年代9成修中史/陳濟棠文化清洗》

    逢星期四 9:00 ~ 10:00 pm

    Facebook:
    https://facebook.com/NathanRoadPoliticsExchange

    支持城寨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kowloonsingjai

  • 80年代香港人 在 沖繩 Oki-Family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6-16 21:00:02

    被消失的歷史 | 琉球人怎樣傳承「中央不希望我們知道的歷史真相」

    爸爸已經剪接了超過200條影片, 但從來沒有一條影片花費那麼多時間。每一次剪接到後段,也想哭。和沖繩人一樣,我們只是把歷史事實傳承給下一代。有一天Mia 會明白影片的含意。

    昨日琉球,今日香港。歷史會不斷重複。琉球人怎樣應對被刪改歷史?

    琉球人是「日本人」在全世界散落最廣泛的種族。七大洲也可以隨處看見他們的蹤影。琉球被日本吞併之後,經歷第二次世界大戰,歷史被顛倒黑白。但琉球幾代人從來沒有忘記自己的歷史,他們怎樣做到?很值得香港人參考。

    日本80年代開始撥亂反正,不再抹煞琉球人的歷史文化。但對一個已經滅一百年的王國,很多已經失去了。我們相信香港也會有這一天,但需要中央走出專制,成為一個民主大國才能夠實現。

    在這之前,我們只能夠堅持傳承下去。

    更沖繩去玩信息: www.oki-family.com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okiokifamily/
    MeWe: https://mewe.com/p/沖繩oki-family

  • 80年代香港人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6-16 10:00:17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6月16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nmZ1i9s4w1A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政府刊憲修訂《電影檢查條例》的檢查員指引,訂明影片如有可能構成危害國安的罪行,應評定為不宜上映,任何影片亦不應包含可能煽動或干犯《港區國安法》罪行的內容。業界擔心指引模糊易墮法網,政府表示會跟業界多溝通多解釋。回看歷史,電影出於政治原因不得上映,並非沒有例子,以往相對少見,某程度與政治社會氣氛有關,然而反修例風暴改變了一切,香港已無法回到從前,權力當局要「執正來做」,以往放任寬鬆氣氛不復再,打擦邊球風險必然增加,這就是眼前政治現實。

    蘋果頭條
    感染英國變種COVID-19的天水圍3母女,感染源頭成謎,父親仍未確診。專家袁國勇視察3人曾到訪地方後,認為最先確診的17歲少女最可能被他人傳染,但亦不排除經動物或進口冷藏食物傳染。政府驗出患者雪櫃的泰國急凍鱷魚排骨包裝表面帶有COVID-19。不過醫生指,若包裝內層或其他手部不會接觸的位置沒有病毒,則意味經患者接觸後殘留的機會較高,而非該食物本身受病毒污染。「樓上」燕窩莊周二(15日)晚在官方facebook發帖,承認涉事鱷魚排骨屬於該公司產品。

    東方正論
    誨淫誨盜、案底纍纍的壹傳媒又添醜陋一筆。只餘網站吊命的《壹週刊》,涉違法取得藝人張栢芝第3名兒子的出世紙資料並公開刊登,遭當局票控「披露未經資料使用者同意而取得的個人資料」,成為檢控部門首次引用相關條例控告的報刊。無奈判決仍不脫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的慣例,3名被告僅被輕判罰款,涉案記者甚至獲撤控。《私隱條例》淪為無牙老虎,壹傳媒繼續搞風搞雨,孰令致之?

    星島社論
    今日掛牌的時代天使(6699),昨日暗盤勁升一倍,富途暗盤收報三百六十八元,若在該位沽出,一手帳面可賺三萬九千元,為第二名歷來一手賺錢最多的新股,僅次於一九九七年北京控股(392)。不過,時代天使一股難求,投資者要認購十五萬股或七百五十手,才能穩奪一手,須斥資二千六百二十一萬元,一手中籤率僅得百分之一點五。市場人士表示,若時代天使的股價跌穿暗盤低位三百二十元,持貨者可考慮沽出。

    經濟社評
    美國總統拜登對中國祭出連環拳,由美國牽頭的北約組織首次視中國為「系統性挑戰」,但遣詞用字始終審慎,仍將俄羅斯列為最大威脅。無論拜登能否克服國內圍繞軍費的阻力,兼拉攏更多盟友軍事圍堵中國,中方都要小心應對,既要提升軍費透明度免招口實,更要避免捲入軍事競賽。美國80丶90年代就利用軍事競賽,拖垮蘇聯。北約公報過去僅2019年曾在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施壓下提及中國1次,但最新的篇幅大增,聲稱中方大擴核武、軍事現代化信息不透明,以及與俄羅斯軍事合作等,為規例為本的國際秩序帶來系統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