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高齡化國家排名2020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高齡化國家排名2020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高齡化國家排名2020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高齡化國家排名2020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7萬的網紅賴清德,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參加 #2020年玉山論壇:亞洲創新與進步對話(2020 Yushan Forum:Asian Dialogue for Innovation and Progress),與印尼前副總統卡拉(Jusuf Kalla)、泰國前副總理吉拉提(Kittiratt Na-Ranong)、韓國前外交部長韓昇洲...

  • 高齡化國家排名2020 在 賴清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0-08 18:49:27
    有 14,240 人按讚

    參加 #2020年玉山論壇:亞洲創新與進步對話(2020 Yushan Forum:Asian Dialogue for Innovation and Progress),與印尼前副總統卡拉(Jusuf Kalla)、泰國前副總理吉拉提(Kittiratt Na-Ranong)、韓國前外交部長韓昇洲(Han Sung-Joo)等人,分享台灣在公衛、科技及民主等三方面的發展,希望能對亞洲做出更多貢獻。

    根據全球資料庫網Numbeo的資訊,台灣在2020醫療保健指數排名以86.71分名列第一;2018年來台使用醫療服務的外籍人士已超過42萬人,其中三分之一來自東南亞。

    台灣多年來也在非洲、亞洲、中南美洲及南太平洋地區等20餘國,分別針對愛滋病、肺結核、瘧疾、禽流感、伊波拉、MERS、茲卡、登革熱、乳癌等疾病進行超過50項以上的防治計畫,並派遣超過100團次的行動醫療團赴上述地區診療。

    台灣的公衛醫療有能力、也有意願為國際社會作出貢獻,但我們並不以此為滿足。因為,亞洲國家的所有人民,目前除面臨高齡化所帶來的公衛醫療壓力外,也要面對各種新興傳染病所帶來的威脅。

    蔡英文 Tsai Ing-wen總統在今年的就職演說中,已經宣示將積極打造接軌全球的生醫科技,透過將台灣最強的資通訊產業和醫療服務進行不同層次、不同領域的結合,讓台灣成為全球克服疫病挑戰的關鍵力量。

    而在這次疫情中,台灣因為有堅實的科技基礎,才能透過網路的開放資料與數位科技成功進行防疫。

    面對未來全新的科技發展趨勢,及全球產業供應鏈的重組,我們將持續利用台灣在半導體和資通訊產業的優勢,尋求互利共贏的新合作模式。

    台灣的民主自由正受到來自中國的威脅,但我們會堅定維護自由民主的理念,也希望亞洲國家共同守護得來不易的民主。

    台灣將以和平、對等、民主、及對話四大原則,來面對專制政權的威脅,也希望所有亞洲國家和我們一起維護民主及區域的和平與穩定,繼續和台灣站在一起,攜手打造更堅韌的未來。

    👉 追蹤我的IG https://pse.is/william_ig
    ☑️追蹤我的推特 https://twitter.com/ChingteLai
    🆗加入LINE好友 https://lin.ee/KG163ZQ

  • 高齡化國家排名2020 在 紫丁香婦幼關懷協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9-23 12:19:37
    有 15 人按讚

    【建構前瞻力才能有效超前部署】(上)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所長 詹文男

      2020年過了將近2/3,在新冠肺炎的肆虐下,各國相繼實施鎖國、封城等措施,原本準備迎接春天的全球經濟瞬間急凍,各種嚴格的防疫作為更打亂了人們原本的生活步調與常規。

      截至八月底為止,全球新型冠狀肺炎確診人數超過2400萬人,約80幾萬人因而喪命。歐洲更是重災區,主要國家從義大利、西班牙、法國、英國到德國相繼淪陷,確診人數不斷攀升。但其中的德國,因為防疫措施得當,死亡人數相對呈現出較佳的控制。英國調查機構Deep Knowledge Group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美國疾控中心的公開數據,對各國新冠肺炎疫情進行分析,並評比出「全球最安全的國家」前40名,德國僅次於以色列排名世界第二。

      德國能有這樣的表現並非偶然,正當各國都對疫情衝擊感到束手無策時,德國秉持著「病毒傳播速度越慢,醫療體系就越有餘力可以應對」的態度,和緩而堅定的對抗疫情。而其遠高於其他歐洲國家的重症加護病房密度(29.2床/十萬人)及呼吸器(平均每十萬人有24台)也扮演著關鍵的支持角色。

      反觀與德國在差不多時間爆發疫情的義大利,近十年內無視於國內人口大量高齡化可能衍生的醫療服務需求,刪減國家醫療經費、關閉醫院、裁減醫療服務人力,極度緊縮的醫療資源讓醫療服務體系在此次疫情中更顯脆弱(重症加護病房僅12.5床/十萬人,呼吸器每十萬人5台)。

      德國所以有高比例的重症加護病房及呼吸器設備的部署,並非一蹴可及,乃是投注國家大量資源,長久累積的結果。而其所以能夠為疫情超前準備,主要植基於其對未來風險的前瞻力。德國聯邦衛生部曾與聯邦防災局在2012年共同完成一份《防災計畫風險分析報告》,並於2013年向聯邦議會提出,要求中央與地方政府單位應為未來可能發生的風險事件擬訂防禦計畫。

      該分析報告中模擬出兩種不同的未來最糟糕的情境,分別是「低山脈融冰山洪爆發」及「變種SARS病毒大流行」。其中變種SARS病毒大流行乃德國病毒學家依據過去SARS的經驗與理論基礎,考量事件發生機率、受影響人數等多重不確定性、變數複合下可預想出的最糟狀況。雖然不是一個精準的預測,但該報告所描述的情境內容卻與當前的新型冠肺炎疫情有極高的相似度。

    (......未完待續)

    #婦女專欄
    #全球防疫超前部署

    --------------------------------------
    更多文章與新知~請上紫丁香官網:
    https://new.lilac.org.tw/

  • 高齡化國家排名2020 在 柯粉俱樂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12-25 11:42:03
    有 1,625 人按讚

    臺北經驗,臺灣實現!

    柯文哲市長就職五周年記者會致詞全文

    我選臺北市長時的口號是「改變臺灣,從首都開始;改變臺北,從文化開始。」這場以文化為主體的社會運動,是臺灣第一次改變政治文化為訴求的選舉,這五年的努力,我相信臺北市民可以感受到,臺北是真的有所改變。

    上任以後,我們建立臺北市政府的「使命、願景、核心價值」,也依循這個策略地圖前進。到今天五年,各項施政成果也逐漸出現。

    臺北市政府的使命就是「為市民服務,為城市創新」。我常常勉勵市府團隊,不需要為市長服務,不需要為政黨服務,只需要成為一個為市民服務的團隊。

    「宜居永續」是臺北市的願景。近年臺北市來在各項客觀的評比,其實分數都節節上升、遙遙領先,今年在天下雜誌的幸福城市大調查裡,臺北一樣在所有客觀指標都居六都第一,為近年來最佳表現。臺北能夠屢創佳績,關鍵就在於把各項政策落實在人民生活的每一天。我們有一個很基本的信念,政治必須要落實在人民生活的每一天,所以以市民角度來思考市政要怎麼做。那除了宜居、住起來愉快以外,另外是有趣,所以為什麼我們會強調環保 或是財政紀律,因為我們常常想到說,我們要留下什麼樣的臺北給下一代。

    進步與創新是臺北這座城市的DNA,要能夠不斷的進步與創新,就必須尊重專業,更重要的,要建立一個不怕失敗,也可以允許失敗的環境,這樣公務員才能勇於創新。今年臺北在全球創新城市的排名,比去年進步了16名,已經達到第44名,這也是臺北勇於創新的結果。

    「正直誠信、開放共享、創新卓越、團隊合作」,這是我們的核心價值。在這種核心價值之下,這五年下來,我們證明了「清廉、勤政、愛民、愛鄉土」是可以做到的— 不管是公開透明,檢討改進,改善行政效率,堅守財政紀律,嚴格管控數字,提高預算執行率,還債570億,拒絕債留子孫。最重要的,人民的小事是政府的大事,解決每天人民在生活上面對的問題,讓人民過更好的生活,其實就是我們為政的目標。

    有推行鄰里交通改善計畫的里,到第三年,車禍傷亡是下降60%,到2020年,我們全臺北市465個里的鄰里交通改善計畫就可以全部完成。在巷弄裡面劃綠色人行通道,看起來不是什麼偉大的建設,但它實質直接減少人民在巷弄裡面的車禍傷亡,所以每條綠色人行通道,提供市民更加安全的保障,事實上也是一個文明城市的象徵。

    老舊市場的改建,過去20年都推不動,我們在上任後算是咬緊牙關,處理以前政府都不敢處理的問題,大龍市場已經完工開始營運、環南市場第一期完工,2月12號應該會正式進駐營運、南門中繼市場已經完成,這個號稱是臺灣最乾淨整齊的市場,我也說大家有機會可以去參觀看看。其他像是東門市場、北投市場,還有成功市場,我們都率續在規劃、進行當中,除了硬體改建以外,在軟體上,包括「乾溼分離」、「垃圾分類」、「電子支付」、「禁用一次性餐具」,這些所謂軟體改善,都一一引入,慢慢的要開始建立軟體的標準,作為臺北市未來不管是市場、夜市、商圈,標準都應該這樣,所以要開始告別傳統市場髒髒亂亂,全部都要改變掉。

    居住正義是我們重視的政策。目前維持1萬戶社會住宅正在施工的狀態,再加上分級租金補貼、包租代管,我們可以讓在臺北的年輕人,不敢說買得到,最起碼能租得到一個有品質的住屋。社會住宅是項長期工程,我們會訂定長期計畫,將來不管誰當市長,按照計畫一步步蓋到完工為止,所以我們會逐步提升社會住宅總量,居住正義終究還是要化為實際行動,不是政治口號。

    臺灣社會高速在高齡化,所以對長者的需求必須從長計議。不管石頭湯計畫、老人共餐據點,我們透過定期關懷、主動提供資訊、用群體照顧個人的制度和精神,要發揮效益,但是也要強化人性。現在我們推動的「臺北與我好好慢老」的政策主張,以全方位的角度服務長者,敬老卡的使用範圍會更加擴大;事實上在明年1月1號開始,要恢復65歲以上的健保補助,加上居家醫療的推行,讓長者能更為安心、健康地在這座城市掌握自己的幸福步調。

    因為長者的照顧要務實處理,我認為,發一個現金給他,其他都不管,是不負責任。我們要讓長者有最大的行動力量,這也是為什麼敬老卡可以坐公車捷運,甚至計程車補助。其他包括YouBike、纜車、雙層巴士也可以用;另外一個是用在運動,所以12個行政區的運動中心每次可以每次刷50塊。我們也知道老人的運動恐怕跟年輕人的運動不太一樣,所以將來在日間照護中心,我們會開始規劃老人專屬的運動設施,到時候敬老卡可以開放日間照護中心的老人運動設施;明年在長者的照顧,65歲以上全部健保補助,以前只有70歲以上,現在降到65,單單這個動作要多花7億多。所以整個人口老化,雖然總人口數不變,但終究老人耗費的社會資源比較多,所以現在大量公宅在執行,再加上老人人口總數變多,所以在未來幾年,其實還是有很大財政負擔,所以財政紀律必須堅守,不然很容易變成財政負擔。

    公共化幼兒園比例已達到53%,不管公幼、非營利、公共化,就算沒有抽到公共化幼兒園,每學期13660補助還是有在進行。所以臺北公共化幼兒園比例53%是六都第一,以後的目標是70%,未來的時間會繼續進行。今年政策最大突破,2到3歲採取讓家長自己選擇,如果小孩子發育比較慢,就維持原來的托嬰;如果滿兩歲以後,發育比較快,也許可以進入幼稚園的兩歲專班,2到3歲之間由家長按照小孩子實際狀況去做選擇。把過去不滿2歲以下托嬰、2歲以上進入幼兒園,按照小朋友的實際需要給家屬去做決定。

    「我們的孩子,我們一起養」政策比較務實,我們不敢說全部國家養,不過大家一起幫忙養,這個可以減輕家長的負擔。在臺北市已經實際在執行,現在中央也開始仿效,可以讓全臺灣家長,因為臺北市政策上的設計執行,有個示範可以看,讓全台灣的家長都因而受惠。

    貧富差距目前現在看起來無法避免,而且持續在擴大,但是要解決貧富差距造成的社會不公平現象,這是政府的責任。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開始提倡網路人權概念,我們在臺北市236所學校建置光纖網路,每個學校都有FreeWi-fi、InternetCode,另外我們在2千多個教室,都有設85吋螢幕;更重要的,小學3年級以上,每個小朋友都有一個行動載具能夠上網。這件事情是為了實踐網路人權,讓貧富差距不會造成貧窮的小孩子沒有辦法接觸來自網路的知識,所以這些平板載具,不僅讓學生能從小就習慣使用數位工具,最重要是讓貧窮小孩可以得到一個翻身機會,解決社會階層流動問題。

    臺北市政府在2017年在2所小學試辦雙語教育,到今年已經13個學校實施。我們自編雙語教材,建立雙語教師培訓制度。在未來的時間,我們會逐步推廣雙語教育。推動雙語教育目的,是讓我們的孩子在面對未來更有挑戰力、競爭力,我們開始用教育來改變這個國家。

    最後,北門重見天日後所形塑的國門意象,是我第一任期的代表作,也見證了軸線翻轉的成功。西區門戶計畫讓西門商圈復甦,雙子星開發案在這個月簽約完成,我們會繼續打造,讓它成為西區最具國際感的首都門面。

    在我第二任期,東區門戶計畫是重心,包括南港三鐵共構、北部流行音樂中心、南港生技產業聚落園區,還有南港瓶蓋工廠新創園地等,還有一些私人的大開發案。南港會變成一個次都心,是一個比較大規模的都市計畫。

    其實為政之道在於耐煩而已;政治的核心應該是執行力。所以我們強調國家治理,重視精實管理,每天早上七點半的晨會,其實就是要讓改變能夠日積月累,最終量變可以變成質變,最後臺北也變得更加宜居、更具競爭力。

    最後要感謝市府同仁的努力,議員還有市民朋友的監督。 我們已經開始有實際的市政成績,也開始建立並鞏固新的政治文化,過去五年,臺北市已經開始不一樣了。「開放政府、全民參與、公開透明」的政治理念,其實是一步步在實現;我們也希望透過我們的努力,不僅臺北市可以越來越好,更要從臺北擴散出去,讓整個臺灣越來越好,最後達到「臺北經驗,臺灣實現」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