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我是幸運的
/
雖然這裡一直以來都是敗家文居多
很少講到私事,或是情緒性的東西
但關於懷孕、生小孩這件事
有一些心情想要抒發
或許也可以給有相同情況的人參考
從青春期以來
我的經期一直都很不固定,要來不來的
有時候太久沒來,怕對身體不好
就去婦產科拿催經藥讓他來一下
曾經半年以上沒來
吃中藥調...
原來我是幸運的
/
雖然這裡一直以來都是敗家文居多
很少講到私事,或是情緒性的東西
但關於懷孕、生小孩這件事
有一些心情想要抒發
或許也可以給有相同情況的人參考
從青春期以來
我的經期一直都很不固定,要來不來的
有時候太久沒來,怕對身體不好
就去婦產科拿催經藥讓他來一下
曾經半年以上沒來
吃中藥調也沒用,最後還是去拿催經藥
也有去醫院抽血檢驗
醫生說 應該是多囊性卵巢
以後會比較難懷孕,目前不用特地治療
如果以後想要懷孕再配合一些藥物調整週期就好
所以當時也不怎麼在意
有時候還覺得,不用每個月用衛生棉還不錯
時間快轉,來到結婚後
大家聊天的話題從哪時候要結婚?變成哪時候要生小孩啊?
每次只要有長輩開啟生小孩話題
我都覺得好想逃
或是朋友同事興致勃勃的說快點生小孩讓她玩
要生早點生啊體力比較好balabala
我也只是笑笑,但其實沒有很想繼續這話題
因為畢竟不是 想不想生的問題
是生不生得出來的問題
網路上也看了很多不孕的資料
人工受孕、打排卵針或排卵藥、試管嬰兒等等
破卵針還要往自己肚子戳....
每次越看心情就越差
還問先生
我們有這麼想要小孩嗎?
結婚就一定要生小孩嗎?
生小孩的好處是什麼?
到底是為了甚麼要生小孩?為了符合長輩、社會大眾的期待嗎
我覺得我們現在這樣2人生活也很好
而且我們好像也沒有真的多喜歡小孩
不想要為了生小孩這件事搞得壓力很大
如果要花大錢做試管嬰兒,受那些皮肉痛還不一定成功
那我真的覺得也沒有一定要生小孩
我知道以我的狀況
如果不去看醫生,應該是沒辦法自然懷孕的
就在結婚一年後
我想說 好吧不要逃避了
就先去看醫生,治療看看
早點開始 因為也不知道要治療多久才會成功
所以就掛了台大醫院的門診
大概和醫生講了我的狀況
醫生就說 那先吃排卵藥看看
還叫我要開始每天量基礎體溫,記錄下來
然後抽血解驗,還安排了輸卵管攝影檢查
下次回診再看報告
但因為醫生接下來要出國
所以下次回診是2個月後了
回家後就開始每天量基礎體溫
然後照醫生說的哪天開始吃排卵藥 按表操課
想說就試試看
也沒有給自己太大壓力
隔一個月後
月經沒來(這對我來說是很正常的事,所以不以為意)
但是基礎體溫一直沒降下來
網路上查到說,如果高溫期過了體溫一直沒降下來
那就有可能懷孕了
我心裡想說,沒這麼容易吧
可能是夏天天氣熱,體溫高
再過了幾天,體溫還是沒降
就去買了驗孕棒
人家說早上剛起床驗比較準
結果,
真的2條線(先生還問2條線是有還沒有😅
然後去上班後還是處於震驚當中
中午午休時間忍不住再去買了一隻驗孕棒來測
還是,2條線
我們當下真的是錯愕大於高興
因為原本覺得應該要搞個2-3年啊
沒想到這麼快((我還沒來得及和生魚片告別耶
連抽血檢驗和恐怖的輸卵管攝影都還沒回診看報告
只看一次醫生,吃一次排卵藥就有了
我知道和很多求孕過程很辛苦的人比
我真的算很幸運的了
但是這中間 懷疑自己到底能不能生的心情
現在想來還是覺得鼻酸酸的
我想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懂
真的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想懷孕就懷孕啊
現在最大的願望
就是希望可以平安順利的生下寶寶
最後,敬所有女人🍻🍺🥂
_
#有史以來最多字的一篇😆
高溫幾天可驗孕 在 林莉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快篩陽性 #PCR陰 (文長慎入)
以為病毒很遠,但其實可能很近。
前幾日因異常疲累,又剛好讀到「快樂缺氧」,為避免疑神疑鬼嚇自己,找了快篩及血氧機來自我檢測⋯結果不驗還好,一測竟出現「兩條線」(陽性)⋯*驚*!
(這一嚇比驗孕棒還驚嚇啊~)
二測,依舊陽性!
這下真不好玩了。本來先生還在說說笑笑,說我「不可能中獎」- 因自疫情爆發,我們都超級小心、也超級守規。閉關兩個月,我出門次數不超過6次,每次都自駕。所有進門物品都酒精消毒。
所以,「怎可能」?
但兩次陽性,大家都笑不出來了。
唯一慶幸是,先生兩測都是「陰」(為什麼!😀)。
接下來就是一連串旋風式的行動⋯
跟據快篩附上的疫情傳單:
若陽性,需要帶著檢體到醫院做PCR,然後依照醫院指示進行後續程序。
我們找了離家最近的「長庚」,被告知行李要準備好,因為 #一到醫院可能就不能回家了。
果然,一到急診告知快篩陽性後,我們一家人立刻被分成兩個獨立小房間: 快篩「陰」的一間、我快篩「陽」的一間。護士們也不敢大意,立刻準備直接做PCR和打電話通報⋯
先生因快篩「陰」,做完PCR就可回家自主管理直到結果出來。
我因為快篩「陽」,不但做了PCR,另外還測了血氧濃度和照肺部X光。然後,那小房間就再也不能踏出⋯連去隔壁看先生也不行。就連廁所也只能走特別通道,去用特定的移動式戶外廁所⋯
然後,就是漫長的等待。
等待護理長透過小房間的內線問完我個人資料後,再幫我配對可收我的「集中檢疫所」,然後幫我叫防疫計程車帶我去。
先生不能送我去😢⋯我⋯真的不能回家了😭,連個擁抱掰掰都不行。只能遠遠望著,隔空給予支持。那真是世界最遙遠的距離⋯
去哪間?沒得選。
有哪些檢疫所? 沒公開不知道。
去哪裡⋯分派好了才知道。
沒有期限的等待。我只能盯著房裡那電話何時會再響起,告知我接下來的命運⋯
那感覺真很像犯人⋯
等待時,看著急診門口送來了個高年長者,雙手發抖抽搐,隱約聽到「打完疫苗」⋯ 很感慨。生命好短暫,也好脆弱。而面對心裡一百萬個未知和憂思,在那高溫近30度沒空調的臨時小房裡,那90多分鐘的等待是難熬的。
好不容易,1個半小時之後,得知去處,看著防疫計程車車窗全開地開進跑道,我突然覺得這大概是我兩個月來,最刺激的事吧⋯竟被我遇到了。
我很感謝計程車司機大哥人很好,他可能感受到我的不安,有問必答。跟我分享他所知道「防疫旅館」跟「檢疫所」的差別。也告訴我,因最近確診量減少,所以最近接到大台北的案子,都是優先送往我要去的那間檢疫所。
據他所知,應該也是那邊滿出來後,才會送去別地方。
後來詢問檢疫所的護理人員才知道,接下來,若PCR報告是陽性,#要在檢疫所住滿十天再驗一次PCR,PCR 報告要陰性,或CT 值30以上,才可轉往「防疫旅館」- 而這時你才會有選擇你要住哪裡,並自己付費。
檢疫所這段期間,吃住都沒有費用(若我有記錯,請大家指正)。
我知道你們應該很想知道檢疫所在哪,但依照規定,應該是不能透露。我只能說它等同2-3星級的飯店,大台北市內的話,車程應會在30分~ 1 小時以內。
但畢竟是2-3星,青年旅社的概念,談不上舒服,但我覺得政府真已盡力做到細心、周全和安全:
進去時,有專有的「陽性」通道。
離開時有專有的「陰性」通道。
送你上樓後⋯電梯是關閉鎖起來的,且門口都有監視器(看你往哪跑), 三餐則會固定時段送到你門口的椅子上,送餐人員清空後才會廣播叫你出來拿便當。
吃食還會在入住時,問你對什麼過敏。
這邊還有段小插曲:
入住前會問有沒什麼食物過敏,由於我對麩質(麵粉)跟大豆微過敏,護理師問我需不需要特別準備? 我心想太麻煩而婉拒了。
所以當隔天早晨,看到餐盒上特別註明:「麩質大豆過敏」和熱熱的「粥」(無麩質)及一整個便當的配菜時,我真想跪下來哭😢⋯真很感動也抱歉給添麻煩⋯🙏 謝謝妳們。
那住宿呢?房間裡有獨立空調、小冰箱,並放置兩條大浴巾、兩條小浴巾、一個大型臉盆、一疊垃圾袋、一條新的抹布、好幾罐小罐的沐浴乳、洗髮精、牙刷組⋯等。另外,竟還有「水晶肥皂」!看來政府連自我房間清潔和洗衣的需求都想好了。
在餐具部分,有一打瓶裝飲用水、熱水壺、拋棄式紙杯子若干、兩個紙碗公、拋棄式筷子⋯
而若你真需要什麼,可請親朋好友送到樓下,防疫人員會在檢查完有無危險物品後,送餐時,一併送上來,但一天限一次。不能叫Uber Eat。 而入住期間,除了垃圾他們會從你門口收走,其餘東西只進不出。
入夜了⋯在我花了幾小時把每個角落再用熱水和酒精擦拭一遍後,在這充滿漂白水嗆鼻味道的房間裡,reality hit me.
我可能是中標了!!
除了細細思考到底哪一環節出錯之外,也開始查閱資料。越查卻越沮喪 😢因為發現,就算所謂「痊癒」了、病毒沒了,它「可能」的後遺症⋯不知會不會好、何時會好的「後遺症」⋯我覺得比生病本身可怕多了。如:
*長期慢性疲勞 (Chronic Fatigue)
*肺部功能受損以致無法正常運動
*腦細胞受損(什麼!會攻擊腦部!)以致腦功能、回憶、睡眠都可能受損⋯
*腦霧 (Brain Fog)
*味覺喪失或異常
以上雖都不致命,但卻足以嚴重影響一個人的生活品質和工作能力。而由於新冠病毒還非常新,我們並無法有足夠長期的研究和觀察來得知長期後遺症「完全」康復的可能性,以及時程表。(這不跟斷手斷腳一樣嗎!!😭誰想變蠢一輩子!)
在這種情況下,「未知」往往最可怕,因為有太多想像的空間⋯
我很感謝我的另一半,沒有半點恐慌或責怪,只跟我說,若我真中獎了,一定會幫我找到最好的醫療方式和資源把我完全治好,然後立刻安排看我有什麼另外需要的物資,幫我送過去。
也謝謝知道消息的好友們,紛紛安慰我說,有可能是偽陽⋯但當時連續兩支快篩「陽」,卻讓我很難說服自己。
就這樣胡思亂想,幾乎徹夜未眠熬過了第一晚⋯終於等來我的PCR報告⋯
⋯陰。
😭 !!
謝謝老天爺,oh my god, thank god it’s negative.
我可以回家了!雖還是要自我健康管理14天,但可以回家了。
虛驚一場,萬幸⋯但這三天,活像死過一回,也讓我有機會重新思考人生(有沒有這麼誇張😆)。
呼籲大家真還是別帶僥倖心態,我真認識有朋友幾乎沒出門還是中獎⋯
自己就算了,
最愛的家人,若因你而中獎,這將會是你畢生的痛。
最後,走了這樣一趟「驚魂記」,必需說我們 #政府和防疫人員在防疫工作上真做的非常棒了!你無法想像裡面有多少細節和瑣事需要考慮和周全。謝謝他們,真的辛苦了🙏。
嗯,然後我想去關島打疫苗了。😆
嚇死寶寶惹⋯
#quicktestpositive
#thenwhat
#pcrnegativeresult
高溫幾天可驗孕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舊校的考試通常來得很遲,六月尾的幾天,而我教三班語文科,考卷的數目多得誇張,而考試與發放成績之間的日子很短,急趕得瘋狂,我知道我應該留七月一日這天假期努力批改,可是我卻寧願放學後辛苦工作至凌晨,也騰空這天參與遊行。
那是 2014 的炎夏,七月一日,我忘了那一天有甚麼備受關注的社會公共議題,總之我記得我讓差不多兩歲正仔坐上我綁在腰間的 hip seat,在猛烈的陽光下、酷熱的高溫中,由銅鑼灣一直走到中環,中間因為警方刻意不開放更多的行車線予遊行隊伍,市民站著等了好一大段時間,又迫又曬又熱,非常辛苦。
第二天,七月二日,我一大早就要站在大閘外當值,看著學生一個又一個跟我打招呼進入校園的同時,我突然感覺頭暈目眩,甚至嘔心想吐。大概前一天揹著孩子遊行實在太過勞累,改卷至深夜又休息不足。下年,我想,還是不要帶孩子去比較好。
然後再後一天,兩天,甚至整整一個星期我每個當值的炎熱早上都頭昏昏、作嘔作悶。怎麼自己身子這般虛弱,一個下午的遊行,我卻病懨懨的好幾天。這時,有朋友問,你會否又懷孕呢?
怎麼可能,我明明不久前來過月事。但六月不停校對校卷、趕著完成課程、批改功課校卷,忙到頭昏腦脹,記憶有點模糊 ⋯ 雖然我幾肯定自己不是懷孕,我還是買了驗孕棒。
結果,我買了4、5支驗孕棒才勉強相信自己懷孕了。那條紅線深色得太奇怪,我都幾肯定上個月的月事有到來的,怎麼可能深色得似懷孕好多週的樣子。後來發現原來今次懷了雙胞胎。那個很辛苦的七月一日,那個仍然可以遊行集會的七月一日,我揹著一個兩歲的孩子、肚裡懷著兩個寶寶,一家五口參與了一場遊行。
#7年前的71
#以後都沒有遊行集會的71
高溫幾天可驗孕 在 立法委員葉毓蘭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1年前,我應邀到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去參加一個國際研討會,二月天,日夜溫差極大,中午居然也有三十幾度的高溫,差點曬昏了。我問負責接待我的警官,現在冬天就這麼熱了,夏天怎麼辦?最高幾度?
「就攝氏40幾度吧!」攝氏40幾度?怎麼可能?我心裡浮現大大的問號。連續問了幾人,都是一樣的答案。
後來,我國駐杜拜的一位大學長跟我說,也只能40幾度,因為「溫度計最高就攝氏50度!」
原來如此。
去年Covid 19剛剛爆發時,我們對這個病毒充滿無知,但是因為在蔡英文就任總統後開始緊縮的兩岸關係,讓我們在疫情爆發初期因禍得福,因為沒有太多陸客在台,立即封閉的兩岸往來,也因為17年前的SARS教訓,讓我們沒有太多懸念,每個人把口罩戴好,也服從指揮中心告訴我們的台灣真的很安全,不要普篩,也不必快篩。
但是這一年半以來,我們目睹世界其他角落死去又活來,卻很少關心注意他們是如何做到自救與重生。我們仍然很有信心:台灣是世界防疫的模範生,我們可以分享我們的經驗,可以就世界,就像陳時中2/26在立法院時大放厥辭: 「以現在的情況應該是說,世界怎麼跟得上台灣啦」
台灣目前高居世界第一的致死率,肇因於我們的惜篩如金,PCR篩檢量能太低,以致確診病例數太少。在創造出貽笑國際的回歸校正,我們的PCR篩檢數,從原有的一萬,五月初的一萬七、二萬,到六月的每日三萬,才能讓積壓的快篩通報案件逐漸消化殆盡。
台大公衛學院前院長詹長權說快篩是人權,不能當作控制疫情的權力,他認為對抗社區大流行,檢測和疫苗是兩大工具,可惜台灣一年來沒好好部署。
美國、韓國、英國、德國、新加坡等國家都用快篩搭配快速的PCR檢測,成功撲滅社區傳染,德國近兩個月來,已經在小學實施自我快篩,小學生在老師的監督下每周篩檢兩次,大人們更是快篩加上疫苗,就能逐步解除管制開始恢復正常生活。這一個多星期來,我兩度建議陳時中要法規鬆綁,讓家用快篩劑盡快在台灣的超商藥妝店上架,陳時中部長顯然完全沒有時間去參考國外的經驗,仍然停留在快篩劑的失誤率有三成,會浪費醫療資源。其實所有使用過驗孕篩檢的女性、或血糖檢測的病友們一定會知道,快篩只是個warning, 當然與確診還有段距離。但是快篩+疫苗已經是絕大多數民意的歸向時,還需要惜篩如金,徒然讓我們的確診病例總數少到讓台灣的死亡率直衝世界第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