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藥師 我貧血可以補鐵劑嗎》
血液中的紅血球負責將氧氣輸送到全身,若是紅血球數量或是紅血球中的血紅素過少,就可能會造成人體氧氣不足,也就是所謂的貧血。
輕微的貧血可能沒有任何徵兆或症狀,或是只是比較疲倦、身體感覺衰弱、皮膚蒼白或發黃等;但隨著貧血加重,這些症狀也可能持續出現,或是變得更為明顯...
《請問藥師 我貧血可以補鐵劑嗎》
血液中的紅血球負責將氧氣輸送到全身,若是紅血球數量或是紅血球中的血紅素過少,就可能會造成人體氧氣不足,也就是所謂的貧血。
輕微的貧血可能沒有任何徵兆或症狀,或是只是比較疲倦、身體感覺衰弱、皮膚蒼白或發黃等;但隨著貧血加重,這些症狀也可能持續出現,或是變得更為明顯 。
【貧血定義】
通常定義為血液中紅血球或血紅素總數量下降的情形,也可以被定義為血液攜帶氧氣能力下降的情況。
血紅素含量:成年男性低於13.0 g/dL、女性低於12.0 g/dL。貧血會使人體氧氣不足,造成心悸、喘氣、倦怠、頭痛等症狀,嚴重時還可能造成心臟肥大、心臟衰竭,最嚴重可能死亡。
【缺鐵性貧血】(造血原料異常所致貧血)
缺鐵性貧血 (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
是因為缺乏「鐵質」所產生的貧血:
體內鐵量不足所造成—主要是因為人體吸收不足(如胃切除、胃酸缺乏、偏食)、攝取太少(如懷孕、早產兒、癌症);或因流失太多(如手術大量出血、月經、消化道潰瘍出血及痔瘡出血)所導致。
主要以「口服鐵劑」治療。
【惡性貧血】(造血原料異常所致貧血)
也稱為維生素 B12 (或巨紅血球母細胞貧血)缺乏貧血,缺乏維生素B12或葉酸而易使造血系統的DNA合成異常,產生不成熟的巨母紅血球,此細胞攜氧功能差。
最常見的發病症狀是疲倦,其他症狀有呼吸困難、皮膚蒼白、胸痛、手腳麻木、平衡感變差、舌頭變得光滑發紅、反射變差、抑鬱和意識模糊。若無儘早適當治療,有些症狀可能會永久持續,再治療也不會康復。
通常營養失調所引起,只需要改變飲食習慣就可治療, 改善治療方法為「口服維生素 B12 與葉酸」。
【地中海貧血】
地中海型貧血(Thalassemias)又稱海洋性貧血,是一種遺傳性疾病。是遺傳性血液疾病,會造成血紅蛋白合成障礙,其症狀可依不同分型而有所不同,程度可能從無症狀到嚴重。通常地中海貧血伴隨典型的貧血症狀,即紅血球細胞水平低下。貧血可導致疲累感與膚色蒼白,也可同時造成骨骼疾病、脾臟腫大、黃疸、深色尿以及兒童成長遲緩等症狀。
一般輕度地中海貧血的患者不需要治療,若合併缺鐵性貧血,則須經由醫生評估補充鐵質。重度海洋性貧血的改善治療方式有「輸血、排鐵劑治療、脾臟切除、骨髓移植」等幾種治療方式。
(生活中,地中海貧血患者因血紅素帶氧量不足而影響患者在體力上的差異,患者不適宜進行太激烈的運動,還需要打除鐵針去除體內多餘的鐵質。)
【鐮刀型貧血】
鐮刀型貧血(Sickle-cell disease, SCD)是一組通常由雙親遺傳而來的血液疾病,會引起紅血球中的載氧血紅蛋白異常。在某特定的情況下(通常是缺氧狀況),紅血球會變成堅硬的鐮刀型。
照護鐮刀型紅血球疾病患者的方式包含疫苗和抗生素之使用、多喝水、補充葉酸以及止痛劑。其他方法包括輸血和Hydroxyurea羥基脲藥物,一小部分的人可以利用骨髓細胞移植來進行治療。
【溶血性貧血】(紅血球破壞過多性貧血)
當紅血球破壞分解時就稱為「溶血」。依照病因可分為遺傳性與後天性兩種類,遺傳性溶血性疾病大多是紅血球的自身內在缺陷所引起,多數會在脾臟內受到破壞,因此多為血管外溶血;而後天性溶血性貧血大多由於血球外環境變化所引起。
出現急性貧血時,通常使用輸血、藥物等緊急處置緩解症狀,但無法根治。多數難以治癒,所以一般會採取針對症狀的保守治療,可以預防性使用脾臟切除手術,另外也可使用輸血進行治療,需避免出現過多鐵離子沉降引起全身性的傷害。部分的遺傳性溶血性貧血可使用骨髓移植進行治療,需先破壞體內不正常的造血骨髓,移入正常的幹細胞。
【再生不良性貧血】
再生性貧血的病因可分遺傳性和後天性兩種類,是指骨髓未能生產足夠的細胞來補充血液細胞的情況。再生不良性貧血患者的「紅血球、白血球及血小板」會出現數量低於正常值的情況。
再生不良性貧血其治療方式主要分為兩種:1.支持性療法 : 接受適當輸血及抗生素、紅血球生成刺激劑治療,減少感染及出血的症狀。 2.骨髓移植及免疫抑制藥物治療 : 如免疫球蛋白,類固醇等等。
【腎性貧血】(造血細胞異常所致貧血)
紅血球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缺乏症:當人體缺氧時可刺激腎臟分泌紅血球生成因子,影響血漿中紅血球生成素原活化。洗腎或腎衰竭病人因無法分泌紅血球生成因子,造成紅血球生成素缺乏,而影響紅血球的生成。
以類固醇及注射紅血球生成素(EPO)治療。
#巧克藥師
※巧克藥師溫韾提醒:
女孩們若偏食、過度減肥要注意!因為血紅素是一種含鐵的蛋白質,若是偏食或過度減肥,可能會因為缺乏鐵質、蛋白質,使身體難以製造足量的血紅素,造成貧血。另外,人體需要靠維生素C幫助吸收鐵質,若是缺乏維生素C,也可能造成貧血。
骨髓細胞正常值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本文是法國聖特拉斯堡大學醫院(Hôpitaux Universitaires de Strasbourg Strasbourg)的醫師報告一位感染Covid-19的病人被診斷出發生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紫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的病程。
一位65歲的婦女,本身有高血壓以及自體免疫甲狀腺低能症(Autoimmune hypothyroidism),至急診就醫的4天前開始出現倦怠、發燒、乾咳和腹部不適等症狀。在體溫正常的情況下,病人的呼吸速度每分鐘28次,血氧飽和度為89%,理學檢查發現肺部兩側呼吸音減弱並在基底部有痰音(reales),腹部檢查正常。
實驗室檢查顯示白血球數、血紅素(14.2 gm/dl)、血小板數(183,000/uL)均正常;C反應蛋白值升高至55 mg/L,肝功能測試顯示膽汁淤積(cholestasis); 以口咽拭子檢測Covid-19呈陽性;胸部電腦斷層掃描顯示肺部有毛玻璃樣變化。
患者住院後開始接受靜脈注射抗生素(amoxicillin–clavulanic acid)、低分子量肝素(low-molecular weight heparin)和氧氣的治療。但在住院後第4天,病患下肢出現紫斑(圖1)及流鼻血等症狀。血液檢查發現只有血小板數減少(66,000/uL),因此停用肝素和抗生素。在第5天,血小板數下降為16,000 /uL,第7天的血小板數持續降至8000 /uL。
其他的檢查包括:PT及APTT均正常,纖維蛋白原(fibrinogen)為5 g/L(正常範圍2至4 g/L),週邊血液抹片檢查顯示紅血球碎片(schistocytes)不到1%;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ies)升高至245 U/ml(正常值<35 U/ml);此外並未檢測到抗血小板抗體或抗核抗體。
病患因此開始接受免疫球蛋白治療。48小時後,血小板數降至1,000 /uL,而且紫斑的範圍擴大,所以醫師又再給予第二次的免疫球蛋白治療。
骨髓檢查顯示細胞數正常,而血小板的前身細胞(即巨核母細胞,megakaryocytes)數目增加,其他的erythroblast 和granulocyte 細胞皆正常,也沒有血球吞噬的情形。
住院後第9天病患出現頭痛症狀,電腦斷層檢查發現腦部有輕微蜘蛛網膜下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當日的血小板數為2000 /uL,因此病患開始接受類固醇及促血小板生成劑 eltrombopag的治療。
住院後第10天,病患頭痛症狀減輕,血小板數上升至10,000 /uL,其他的檢查數值都正常。第13天血小板數恢復至139,000 /uL,同時紫斑也消失。
作者認為,Covid-19可能是導致該病患發生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紫斑症的原因之一,提醒醫師對此類與Covid-19相關的併發症需要保持警惕。
■ 🔔 【譯者補充】
1. 病毒感染可能是誘發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紫斑症的原因,常見的感染包括:巨細胞病毒(cytomegalovirus)、Epstein-Barr病毒、麻疹(measles)、德國麻疹(rubella)、水痘(chickenpox)、黴漿菌(mycoplasma)等。其他在成人如:HIV、C型肝炎病毒(HCV)也常是造成繼發性ITP的原因。
2. 幾篇針對Covid-19的病例報告分析發現,有許多重症及死亡的病例會出現凝血功能異常及泛發性血管內血液凝固症(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的情況。患者血氧值下降也被懷疑是因為肺部微血管阻塞,造成換氣-灌流異常而導致。此外,病患或因需要長時間臥床,或是本身長期服用賀爾蒙治療,都可能增加靜脈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的風險。因此,某些醫院會對Covid-19病患使用抗凝劑治療。少數幾篇病例報告也顯示,對Covid-19重症病患給予抗凝劑(肝素)治療,可以改善血氧濃度及整體的臨床表現。本文中醫師也曾在一開始為病患注射低分子量肝素。(「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齊嘉鈺醫師 摘要整理 ➥http://forum.nhri.org.tw/covid19/virus/j868/ )
📋 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n a Patient with Covid-19 (2020/04/30)+中文摘要轉譯
■ Author:
Abrar-Ahmad Zulfiqar, Noël Lorenzo-Villalba, Patrick Hassler, et al.
■ Link: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c2010472
🔔豐富的學術文獻資料都在【Covid-19 新冠肺炎資源網】
■ http://forum.nhri.org.tw/covid19/
#2019COVID19Academic
衛生福利部
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疾病管制署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骨髓細胞正常值 在 CNEWS 匯流新聞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CNEWS健康】
一名18歲高三少女,去年因猛爆性肝炎併發重度再生不良性貧血,之後嚴重高燒近40度、持續長達一個月之久,白血球更掉到只剩100/cumm,遠低於正常值的4000到10000/cumm...
#移植 #造血幹細胞 #骨髓
骨髓細胞正常值 在 Goris' Sk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老伯因為感染住進了隔離病房
今天又來了一個急性發病的年輕人,29歲,有健身習慣,剛結婚;我隔壁床的剛大學畢業,23歲,186cm/93kg,平常在學校好像還是打籃球中鋒;我30歲,179cm,這幾天體重從入院的67kg掉到了63kg,瞬間成為整間病房的老大哥
血癌真的沒有任何限制
而且,沒有人能解釋為什麼
知道自己生了病,約莫是2012年底跨2013年的當時,因為剛好要換工作,需要繳交一份很基礎的健康檢查報告,600元的報告顯示出我的白血球高達4萬多(正常值是5000-10000)就算一般感冒發燒生了病,頂多也在2萬以內,但我當時完全沒有任何症狀。
當時公所護士很著急的提醒我,最好進一步去大醫院做詳細檢查,什麼都不懂的我,很慌!完全不知道白血球4萬多的意義。當時那個跨年期間,我跑了三家醫院檢查,最後在台大抽了骨髓確診是俗稱的血癌(腦海中瞬間掃過藍色生死戀及在世界中心呼喊愛情的劇情)但3年多前當下正確的名稱是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
我當然崩潰大哭
問了千百次為什麼是我
主治醫生安慰的說幸好發現的早,只是慢性的,每天吃標靶藥控制就好,控制的好的話,其實就只要吃藥這麼簡單,就跟正常人一樣。
3年多下來,每個月都要回台大拿藥、抽血挨針,必要時需要抽骨髓,儘管每每吃藥的半小時內都會噁心、不舒服,抽血如果天氣比較冷都會特別痛,慢慢也都成為一種習慣,一種不得已的習慣。
只是我發現,我越來越白了
3年多下來,從不能接受,到只能接受,然後習慣,然後懂得安慰自己,至少不會傳染、不會變醜、就是吃藥、定期追蹤而已。
只是想都沒想到,2016年的5月初抽血追蹤發現不成熟的芽細胞已經蔓延成長到67%,整個血癌狀況,從慢性骨髓性白血病轉變成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當我看到這份報告,我整個人都要昏了,然後又再一次崩潰大哭,心想,如果我沒有好好追蹤的話,我是不是根本活不過今年生日、活不過30歲了 ...
所以,我被緊急宣告立即住院接受化療
從5/5開始住院接受治療的那天起,我總是在回想這3年多下來的日子,活的很用力,永遠都覺得時間不夠,假日可以一個人早起衝早場電影,看完只有中午十二點就覺得一整天還好長,莫名會覺得開心,然後到處走走、探險,將所有看見、聞到、吃到、感受到的東西,全都記錄下來,朋友常會問我為什麼要活的那麼緊湊、用力,我也只能苦笑。
就是很怕哪一天,再也沒有機會。
回想這3年多下來
有些美中不足,但也還算精彩
但還是貪心的想要,再多活個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