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冷知識#2 為何糯米易升糖卻難消化?]
粽子是以糯米為主要材料,
已經有許多研究證實:吃糯米後升糖較快,
但同時也常聽到大家說糯米不好消化。
照理來說,飯後升糖較快代表消化得快,
那糯米不好消化豈不是很矛盾嗎?
我曾經覺得「糯米不好消化」可能是個都市傳說🤣
🌱🌱🌱糯米的特性🌱🌱🌱
糯米是...
[營養冷知識#2 為何糯米易升糖卻難消化?]
粽子是以糯米為主要材料,
已經有許多研究證實:吃糯米後升糖較快,
但同時也常聽到大家說糯米不好消化。
照理來說,飯後升糖較快代表消化得快,
那糯米不好消化豈不是很矛盾嗎?
我曾經覺得「糯米不好消化」可能是個都市傳說🤣
🌱🌱🌱糯米的特性🌱🌱🌱
糯米是一種支鏈澱粉含量高、
外觀不透明、質地柔軟、
對回凝(retrogradation)具有抗性的米。
糯米中的支鏈澱粉的含量高達99.70%,
因此具有較高黏性(Ref 1)。
🌱🌱🌱支鏈澱粉的結構🌱🌱🌱
澱粉是由葡萄糖為單體聚合而成的大分子,
圖片中的六角形就是一個一個葡萄糖分子,
中間連結的地方成為鍵結,
鍵結的種類有很多(這篇文章會出現兩種鍵結),
有的人體可以分解;有的無法分解。
澱粉分為直鏈澱粉以及支鏈澱粉,
直鏈澱粉的鍵結處全部都是alph-1,4 鍵結;
支澱澱粉的直鏈部分是alph-1,4 鍵結,
但分支的部份是alph-1,6鍵結,約占4%(Ref 2),
約每24-30個葡萄糖分子會產生一個alph-1,6分支(Ref 3)。
在支鏈澱粉中,直鏈部分比直鏈澱粉短,
而且會相互纏繞形成雙螺旋,
在天然澱粉中以像葡萄的結構懸掛在一起。
🌱🌱🌱關於澱粉的消化🌱🌱🌱
人體負責消化澱粉的主要是唾液澱粉酶和胰澱粉酶,
酶又可以成為酵素,
國中生物有學過:酵素具有「專一性」,
這兩種澱粉酶專門水解alph-1,4 鍵結;
無法水解alph-1,6鍵結。
支鏈澱粉因為分支很多,像樹枝一樣四處散開,
與澱粉酶接觸的面積大於直鏈澱粉,
所以其直鏈的部份可以迅速地被澱粉酶分解。
但是將直鏈部份分解完之後,
會剩下同時含有alph-1,4及alph-1,6糊精結構的部份,
由於這些結構是纏繞在一起的,
當中的alph-1,4鍵結難以被澱粉酶接觸,
(而alph-1,6即使接觸了也無法被水解)
所以消化的時間會延長(Ref 2)。
🌱🌱🌱澱粉比例對升糖指數的影響🌱🌱🌱
由於直鏈澱粉緊密的線性結構,
對於被消化的抵抗力高於支鏈澱粉。
研究顯示直鏈澱粉比例較高的米,
升糖指數比較低(Ref 4)。
一篇研究讓22位男性受試者分為四組吃均衡的一餐,
三大營養素熱量分布如下:
13%蛋白質;24%脂肪;63%碳水化合物。
當中攝取的澱粉直鏈及支鏈的比例不同,
分別為 (A) 0:100(100%支鏈)及 (B) 45:55(含45%直鏈),
而A組以及B組中又分為煮好後馬上吃,
或煮好後在4度C冷藏16小時以後再復熱吃。
攝食後測量其飯後的升糖反應。
結果發現飯後半小時以及1小時,B組的血糖顯著較低,
但到了飯後2、4、6小時,則是A組的血糖顯著較低。
血糖曲線底下的面積則是B組顯著較大(Ref 5)。
上述實驗的結果剛好符合"關於澱粉的消化"的論述,
個人推測原因如下:
飯後初期由於支鏈澱粉能被澱粉酶接觸的點較多,
血糖上升得比較快,
但到了中後期,支鏈澱粉的直鏈部分被分解完了,
殘餘的一些螺旋結構難以被消化,
所以反而是含有直鏈澱粉的組別血糖較高,
而當將飯後6小時的血糖總和計算時,
由於100%支鏈澱粉的組別殘餘無法被消化的alph-1,6較多,
所以曲線下的面積就較小。
⭐️⭐️⭐️結論⭐️⭐️⭐️
支鏈澱粉含量極高的糯米,
直鏈的部份會很快地被澱粉酶分解,
因此飯後初期的升糖比較快,
但是由於殘餘的支鏈結構中有些部分較難以分解,
所以產生了「糯米不好消化」的說法。
最後提醒各位,如果有血糖問題,
端午節吃粽子之前,可以先吃青菜以及蛋白質,
如此一來就可以延緩飯後的升糖狀況囉!
PS. 圖片標題打錯了,但已po出的圖片無法改😭
#營養麵包 #營養冷知識 #糯米升糖快 #糯米難消化 #歡迎分享 #呂孟凡營養師
Reference:
1. Li Guo, Juanjuan Zhang, Jian Hu, Xueling Li, Xianfeng Du. (2015) Susceptibility of glutinous rice starch to digestive enzymes. Carbohydrate Polymers, 128, P 154-162.
2. G. Livesey, Carbohydrate Digestion, Absorption, and Fiber, Reference Module in Biomedical Sciences, Elsevier, 2014, ISBN 9780128012383, https://doi.org/10.1016/B978-0-12-801238-3.00043-X.
3. P. Clifton, J. Keogh, Starch, Editor(s): Benjamin Caballero, Paul M. Finglas, Fidel Toldrá, Encyclopedia of Food and Health, Academic Press, 2016, Pages 146
飯後血糖測量時間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很適合烘焙苦手的 #奇亞籽布丁 ~超超超級簡單,好吃又很健康,奇亞籽有豐富的omega-3和纖維,很適合孕媽咪。
想送這個食譜給我的朋友Maggie,她是我的房仲,超感謝她在去年疫情當頭的時候幫我們買到好房子,現在灣區的房市飆漲超誇張,供不應求,要是她當初沒有幫我們搶到,我們現在可能就買不起了!
她懷孕後被診斷妊娠糖尿,自從我分享孕期間被診斷出妊娠糖尿之後,我才發現其實有很多人都有!想當初為了要控制血糖,每天都要刺手指四次,真的很不好玩,但是為了小孩我很忌口,用飲食就控制住血糖,不用打胰島素。
想趁機會分享我當時 #控制妊娠糖尿的心得 好了。
我覺得對我最大的幫助是「飲食紀錄」,我每天照三餐+零食通通都寫下來並拍照,清楚記錄份量,漸漸就知道自己的耐受量,也會發現哪些是地雷食物。
比如說,我早餐就吃低醣藍莓菠蘿酥司康,加上1/4杯的燕麥片(不是即溶燕麥喔,是傳統roll oats 燕麥,即溶燕麥切得太細,血糖衝很快),餐後一小時的血糖都在100-110左右
早午餐零食是一把堅果或奇亞籽布丁
中、晚餐都是蔬菜+蛋白質,想吃澱粉的話會吃一口糙米飯解癮
我覺得比較麻煩的是早餐的部分,因為早上通常沒時間準備,所以我都在週末做好,像是低醣司康、生酮藍莓馬芬之類的,這種可以帶著走的最方便,如果不擅烘焙的話,奇亞籽布丁最簡單,放在梅森罐裡面可以帶著吃。
另外說一下,我懷孕期間沒有生酮喔!生酮完全不能吃穀物,但是穀物裡面有很多維他命B群,孕婦很需要,我不吃精緻澱粉,但是糙米、藜麥等等是可以吃的,但還是不能吃多就是了,餐後1小時要測量血糖,以我的話,只要淨碳水在15g以內我的血糖都ok,這是數字是我做飲食紀錄,加上餐餐測血糖發現的,所以紀錄真的很重要!每個人的耐受度不同,我可以吃15g不代表你也可以喔
因為放連結在主文的話臉書會降低觸及率,其他心得和食譜我就放在留言裡啦!
飯後血糖測量時間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糖友在友社發問,我想做一次解說,希望也讓其他朋友明白^^
Q.糖友能不能吃零食?不管是哪一型的糖友?
A:這個問題我曾經問過我的主治醫師,當然有些醫師的見解也會不一樣,如果自己真的很想吃,也可以問問自己的醫師~~或者不要問,直接聽我的(因為聽我的是可以吃,醫生可能會說~不要吃,哈!)
糖醫師答案:可以,份量不要超過一份醣!
糖醫生有但書,他說:是真的想吃,還是需要吃呢?(這麼深奧的答案,請大家自行思考XD)
營養師答案:可以,但要控制好份量,她不希望糖友認為一旦確診世界就黑白了,偶爾吃個點心,並無大礙。重點是你要學習認識食物的份量,該吃多少?
衛教師的答案:因為中餐到晚餐的時間比較長,這中間可能會感到肚子餓,建議在飯後兩小時,可以吃"一份醣"的食物,如:水果、餅乾等,這可以避免晚餐前肚子餓就亂吃。
回歸主題,我的答案就是上面所寫的,我個人是盡可能把中午吃飽,再加上我的晚餐不會太晚(大約五點半就吃了),所以我很少在餐間吃點心,有時候真的只是想吃,而非真的需要吃。
當然我們是人,也不是神,難免會有想吃東西的慾望,只要不是天天,偶爾嘴饞也無妨,份量才是重點。
好比前陣子有位新糖友她私訊給我,她說在網路上看我寫可以吃零食,沒想到糖友也能吃"凡人"的食物。
我笑翻了,凡人~我們都是凡人啊!為什麼不能吃?
老實說,從我認識糖尿病開始至今,我都不認為糖友的飲食是只有糖友才要進行的,而是所有人都應該要有的飲食觀念,這不是只有控制血糖而已,而是可以預防各種不同的疾病。
正所謂病從口入,很多疾病形成的原因,都與飲食有關,建立良好的飲食觀念,已經是全民都要有的事,而不是只有病人才需要了解。
至於前期糖友能不能吃零食?以營養師給我的觀念,我並不覺得前期糖友就要那麼辛苦,和已確診的患者一樣,只要妳(你)自己吃對份量,並無不可。
份量要多少,只要不超過一份醣都可以,重點是妳(你)要自己測血糖去確認,千萬不要認為我可以,妳(你)也一定可以。
對我來說,前期糖友比起確診的糖友還辛苦,因為多數前期糖友是沒有藥物輔助控糖的,如果真的不想正式確診,飲食上勢必要比已確診的糖友來得嚴格一些,但那不表示就要天天逼自己去計算、去測量,放鬆心情去面對它、接受它,這樣日子才會好過,不然還沒糖尿病就先憂鬱症了,是吧!
未來我會幫大家找一些一份醣以內的零食,其實這也是我幫我家兩位長輩做的功課,我不阻止他們吃零食,但也希望他們的糖化能在安全範圍裡,而不是亂吃一通^^
飯後血糖測量時間 在 享受人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是冬至,又到了吃湯圓的時間了,今天大家有準備要吃湯圓嗎?
依慣例,還是再來叮嚀一下糖友吃湯圓要注意的事項
1.煮湯圓的糖水,可以用麥芽糖醇、赤藻糖醇等天然代糖取代,或者買無糖高纖豆漿或無糖高纖茶飲,把煮好的湯圓加進去一起吃,也是很不錯的選擇哦!
2.煮鮮肉湯圓時,可以添加蔬菜,以增加纖維質,目前的茼蒿就是很好的選擇,纖維質也高哦!
3.有吃湯圓就記得要減少主食的份量,以下表的資料來看,兩顆包餡的湯圓約1~1.5份醣,如兩顆湯圓加40克的米飯或是60克煮熟的麵條。
4.強烈建議,不管是吃什麼口味的湯圓,都一定要測量食用前後的血糖,尤其近年來湯圓的口味越來越多,我的資料表都還來不及更新~所以一定要自己實測血糖哦!
文末也有增加如何製作營養美味的湯圓,有興趣的可以參考看哦!是由林俐岑營養師教學的文章~
全文請看此:https://wenjoylife.com/blog/post/33085924
也歡迎大家轉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