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雙a臂原理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雙a臂原理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雙a臂原理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雙a臂原理產品中有2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2萬的網紅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疫苗接種知識:台灣大學》饅頭主播 此資料主要摘譯、整理自美國CDC、Uptodate、各大期刊網站、學會及專家資訊,主要針對COVID-19疫苗常見疑問、疫苗簡介、特殊族群及罕見的不良反應,進行面向家庭醫師/基層醫療人員的介紹,一般民眾可先參考COVID-19疫苗Q&A、美國CDC Q&A或美國...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007汽車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TOYOTA ALTIS TNGA底盤後多連桿懸吊系統做動原理是什麼?有什麼做用及功能?看龐德老師撐起2019全新Altis上定位機,實際做給你看!...

  • 雙a臂原理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16 18:54:39
    有 6,530 人按讚

    《疫苗接種知識:台灣大學》饅頭主播

    此資料主要摘譯、整理自美國CDC、Uptodate、各大期刊網站、學會及專家資訊,主要針對COVID-19疫苗常見疑問、疫苗簡介、特殊族群及罕見的不良反應,進行面向家庭醫師/基層醫療人員的介紹,一般民眾可先參考COVID-19疫苗Q&A、美國CDC Q&A或美國CDC疫苗迷思。

    值得注意的是,這份資料本來大多是基於有明確研究證據的脈絡來書寫,某些政策與醫療行為可能跟台灣狀況不盡相同。
    感謝費城兒童醫院提供的FAQ與Addison Lin團隊翻譯的中文版本。
    Fact sheet:NEJM Vaccine FAQ, Canada, Canada, Ontario, Toronto, HSE (Ireland)

    Q:打疫苗可以預防COVID感染嗎?

    A:接種第一劑疫苗21天後,仍有少數機會會罹患COVID-19,但可有效預防COVID-19重症,大幅減少住院機會及死亡。目前無足夠證據顯示,接種疫苗後若仍感染,是否可降低病毒排出或傳染給他人的機率;但接種至少一劑21天後,似乎可減少家庭內傳染,且以色列研究顯示接種第一劑BNT疫苗後可減少體內病毒量,英國研究也有相似的結果。因此接種完疫苗後,仍須遵守防疫新生活原則,勤洗手、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
    Q:什麼樣的人建議暫緩施打或選擇適當疫苗?

    慢性病控制不穩定、發燒或患有急性中重度疾病者且病情不穩時。
    曾有血栓合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或肝素引起之血小板低下症,避免接種AZ疫苗。
    對核磁共振顯影劑(gadolinium)、電腦斷層含碘顯影劑(Ultravist、Omnipaque、Opitray...)或以下藥物(Niflec、Depo-Medrol、Depo-Provera、Micera、Neulasta、Herceptin...)產生過敏反應,應告知醫師、或許可建議施打非Moderna疫苗。
    其他暫緩或選擇疫苗可參考下方特殊族群。
    Q:什麼樣的老人建議暫緩打疫苗?

    A:老年人若感染,重症的比例較高,因此衡量利大於弊之下,都建議接種疫苗。挪威專家指出,在生活完全無法自理且輕微病症就難以康復、預期壽命很短(少於6個月)的老人接種疫苗應謹慎評估利弊,因為輕微的副作用可能造成嚴重後果。更多詳細資訊請見年長者。
    Q:AZ疫苗的常見副作用有哪些?

    A:第一劑接種後,主要副作用為注射部位疼痛(58%)、疲倦(52%)、肌肉痛(48%)與頭痛(37%);發燒18-49歲約32.7%、50-64歲約13.8%、65歲以上約4.6%,並且不超過2天。第二劑接種後,主要副作用為注射部位疼痛(45%)、疲倦(25%);發燒約佔3.0%。常見不良反應低於第一劑。其他副作用可參考下方。
    Q:Moderna疫苗的常見副作用有哪些?

    A:第一劑接種後,主要副作用為注射部位疼痛(18-49歲約81%、50-64歲約62%、65歲以上39%)、疲倦(35%)、肌肉痛(28%)、頭痛(18%);發燒(3.1%)通常不超過2天。Moderna第二劑接種後,三日內常見不良反應高於第一劑,主要有注射部位疼痛(18-49歲約90%、50-64歲約77%、65歲以上57%)、發燒有35.6%,18-49歲接種後疲倦(>57%)、注射部位腫脹(>52%)、肌肉痛(>43%)、頭痛(>37%)、發冷(>22%)。這些症狀通常隨年齡層增加而減少,並於數天內消失。其他副作用可參考下方。

    Q:打完疫苗後注射的手臂很痛,我該怎麼辦?

    A:建議參考: 台灣運動醫學學會以及台灣復健醫學會(詳細圖文建議)
    注射部位疼痛是常見的疫苗副作用。手臂請盡量放鬆並保持活動,避免僵硬。也可以輕微冰敷,等到消腫後(約1~2天),改為間歇性溫敷。如果真的非常疼痛,合併發燒,紅腫範圍持續擴大,可以諮詢醫師。參考資料:CDC、EM、healthgrades。

    Q:打完疫苗會讓我變成萬磁王嗎?會讓我的手臂可以吸附金屬嗎?

    A:不會!! COVID疫苗成份沒有任何金屬或是磁力物質。美國CDC、臺灣事實查核中心。

    Q:我打完疫苗之後發燒,要去看醫生嗎?可以預防性吃普拿疼嗎?

    A1:接種後2天內發燒可先使用acetaminophen退燒, 其他藥物(如ibuprofen)請與醫師討論,未持續超過2天原則上無須採檢,於退燒24小時後可返回醫院或單位上班,但如為有較高暴露風險者或經評估有採檢需要者,仍應進行通報採檢。其他資訊請參考下方。
    若接種2天後持續發燒,甚至出現新的呼吸道症狀、腹瀉、嗅味覺改變,建議請醫師評估。

    A2:注射疫苗前不建議預防性使用普拿疼Acetaminophen或NSAID藥物,因為可能會影響免疫反應。(NEJM FAQ)

    Q:是否可以使用抗組織胺(anti-histamine)預防嚴重的過敏性休克呢?

    A:美國CDC不建議,因為抗組織胺藥不能預防過敏性休克(Anaphylaxis),如果預防性使用可能會掩蓋皮膚症狀,導致延誤診斷和處理過敏反應。Moderna約百萬分之2.5~24、BNT約百萬分之11.1~13.63、AZ約為百萬分之16.83。其他資訊請參考施打站準備、過敏性休克。

    Q:怎樣的人比較會發生疫苗誘發的血栓呢?
    A:目前因全球發生個案數太少無明確的風險因子,且主要發生於AZ及J&J。一開始認為年輕人、女性較易產生血栓,但可能起因於早期施打疫苗群體主要也是年輕、女性為主而造成偏差,後來男性案例較多可能因女性施打減少。目前粗估血栓約為每十萬人中0.79至3.77人(跟一張統一發票中三獎、四獎的機率差不多),而感染COVID住院中發現靜脈血栓約為3-20%。

    Q:如果打完疫苗引發的血栓會有什麼症狀?
    A:施打COVID-19疫苗後 4-28 天內,開始發生以下症狀之一
    1. 嚴重持續性頭痛、視力改變或癲癇(任一皆為腦靜脈竇血栓之可能症狀)。
    2. 嚴重且持續腹痛超過 24 小時以上(腹內靜脈血栓之可能症狀)。
    3. 下肢腫脹或疼痛(深層靜脈血栓之症狀)。
    4. 嚴重胸痛或呼吸困難(肺栓塞之可能症狀)。
    5. 皮膚出現自發性出血點、瘀青、紫斑等。其他資訊可參考下方。

    Q:什麼是疫苗保護力? 我打了保護力 95%的Moderna是不是代表只有5%機率會得病?
    A:可以分成兩個部分:Efficacy(效力) 與 Effectiveness(有效性)。
    Efficacy(效力)是Relative risk reduction(相對風險下降率)的概念。在臨床試驗中會把受試者隨機分成兩組,一組為安慰劑組,另一組為疫苗組,如果安慰劑組有80%得病,疫苗組有10%得病,那Efficacy就是 (80%-10%)/80%=87.5%,也就是疫苗組相對安慰劑組減少87.5%的感染機率。此外,臨床試驗設定的outcome也會影響疫苗效力的結果:有症狀感染、重症、死亡,各自所計算出的efficacy就會不同。所以打了保護力95%的Moderna疫苗代表跟沒打的人比起來可以減少95%的有症狀感染的機率。
    Effectiveness(有效性)是在真實世界中,觀察有施打疫苗與沒施打疫苗的人染病的差距,與臨床試驗不同,真實世界中包含較多無法準確控制的因素(如:接種者的年紀、本身疾病/用藥、疫苗儲存溫度...),但也較符合實際狀況,讓社會能整體評估這個疫苗的實用性。
    CDC vaccine effectiveness study

    Q:為什麼兩種疫苗的效力不能直接比較?
    A:因為臨床試驗進行的時間與地點不一樣。Moderna和BNT在流行尚未大爆發的時候在美國國內進行研究,所以相對得病的比例可能較低。相反的J&J剛好在美國國內疫情大爆發的時候做研究而且有包含其他國家受試者(南非、巴西),可能有較高比例的變種株(傳播力較強,致病力較高)。因此,如果要直接比較兩種疫苗,必須在相同臨床試驗,相同地點、時間、相同收案/排除條件,才有比較上的意義與價值。
    Vox:Why you can't compare Covid-19 vaccines

    Q:兩劑型的疫苗是否可以只打一劑就好?
    A:目前仍建議完整接種兩劑。此處不討論公衛政策與國家施打涵蓋率。目前尚無足夠證據說明只打一劑疫苗有多少的保護力,但目前研究(大型前瞻性研究、小型研究)指出,施打一劑疫苗後,觀察28天後可達到臨床上8成以上的效力。但也有研究指出BNT疫苗若只打一劑恐怕無法對英國和南非變種病毒產生足夠保護力,且施打兩劑後抗體表現也較痊癒者高。

    Q:是否可第一劑打AZ, 第二劑打Moderna (Mixing and Matching)?
    A1:台灣CDC目前不建議,因為尚無足夠安全性與疫苗效力證據。但若已如此施打,也不需補打。如接種疫苗後出現症狀經醫師評估懷疑與疫苗施打有關,且通報疫苗不良事件通報系統(VAERS)者,建議依原第一劑疫苗廠牌之接種間隔、以不同技術產製的疫苗完成接種。
    A2:根據臨床試驗(RH Shaw, CombiVacS, D Hillus, Hannover, Saarland)及專家建議,加拿大NACI於2021/06/01更新疫苗mixing-matching建議,考量有疫苗不足、VITT風險、增加短期免疫反應,可於第一劑AZ/COVISHIELD疫苗後間隔8~12週施打mRNA疫苗(BNT/Moderna),但是會增加輕度到中度的不良反應;若第一劑接種mRNA疫苗則可混打他種mRNA疫苗,但是第二劑不建議改為AZ/COVISHIELD疫苗`。後續Com-COV研究針對AZ/BNT混打也有類似的結果,混打可增加抗體表現,且似乎並無相關嚴重不良反應。瑞典針對AZ/Moderna混打也有增加抗體表現、副作用較多的情形(但無統計學上差異),似乎對南非變種有較好的保護力。

    * 歐洲似乎相對較接受混打的策略,甚至認為可以減少對vaccine virus vector本身產生的immunity,也可能對不同病毒株有更好的保護力。參考:歐盟執行委員會

    Q:COVID疫苗對變異株的保護力為何?
    A:英格蘭公共衛生署公佈針對Delta變異株的資料顯示(6/21/2021):施打第一及第二劑後,減少住院的有效性:輝瑞BNT:第一劑:94%, 第二劑:96%。AZ:第一劑:71%, 第二劑:92%。輝瑞和AZ疫苗皆具有高度保護力。能夠避免感染Delta變異株,轉而住院重症的防護率超過九成。根據英國數據顯示,40多歲以下的人,佔Delta變異株病例數的75%。60 多歲的人中,已有90% 的人接種疫苗,僅佔病例數的4%。從數據仍可見疫苗正發揮強大的作用。
    完成兩劑AZ疫苗注射,對Delta/Alpha variant的效力可達92%/86% (2021/6/16)
    完成兩劑mRNA疫苗注射,對Beta/Alpha variant的有效性可達77%/86%(2021/07/13)
    變異株與疫苗政策:NEJM 2021/6/23 SARS-CoV-2 Variants and Vaccines

    Q:接種mRNA疫苗會改變我的DNA?
    A:否。COVID-19 mRNA疫苗不會以任何方式改變您的DNA或與您的DNA產生交互作用。mRNA疫苗作用機轉是教導人體細胞自行產出SARS-CoV-2病毒蛋白質片段(疫苗抗原),進而誘發體內產生免疫反應。疫苗中的mRNA永遠不會進入細胞核(人體DNA存在的地方)。

    Q:腺病毒載體疫苗AZ會鑲入人體的DNA、誘發癌症?
    A:非複製型腺病毒載體疫苗是利用修飾後的腺病毒做為載體,病毒的DNA嵌入可表現SARS-CoV-2病毒棘蛋白的基因,此腺病毒不具人體內複製力、亦無人體致病性。接種後進入人體宿主細胞內表達疫苗抗原(SARS-CoV-2棘蛋白),進而誘導宿主對該疫苗抗原蛋白產生免疫反應。由病毒載體所攜帶的基因片段並不會嵌入人體的DNA。 (台灣CDC疫苗原理)
    目前也沒有證據顯示病毒棘蛋白有任何細胞毒性。(POLITIFACT)

    Q:我有在吃抗凝血劑(anticoagulant)是否可以打疫苗?
    A:可以!! 吃抗凝血劑並非施打疫苗的禁忌症。台灣腦中風學會
    若您服用的是單線 / 雙線抗血小板藥物,施打疫苗前不需要停藥或調整劑量,但施打後建議加壓施打處2 / 5~10分鐘以上,並確認是否止血或有血腫狀況。
    若您服用的是wafarin,在施打疫苗前請確認您回診的凝血功能檢查(INR),若皆穩定且小於3,可直接進行疫苗注射,若您最近的INR不穩定或大於3,則建議回診與您的醫師討論。若預定施打疫苗時間與服藥時間非常接近,可考慮暫緩服藥,施打完成確認無血腫之後再服用當天藥物。施打完成後加壓施打處5~10分鐘。若您服用的是新型抗凝血劑(NOAC), 施打疫苗前不需要做凝血功能檢查。若預定施打疫苗時間與服藥時間非常接近,可考慮暫緩服藥,施打完成確認無血腫之後再服用當天藥物。施打完成後加壓施打處5~10分鐘。
    2021 EHRA NOAC guide(p.10) 吃新型抗凝血劑(NOAC)病人,一天一次(QD)的藥可以延遲到注射完疫苗之後3小時再服用,一天兩次的藥(BID)可以跳過打疫苗前的那次服藥。

    Q:我有在吃賀爾蒙/避孕藥,可以打疫苗嗎? 要停藥多久?
    A:不用停藥可以直接打!! 台灣CDC曾建議要停藥28天再打,但已經在5/21修正建議可以直接打!! 吃避孕藥,血栓的風險,大約2000人會有一個(十萬人有50個)打AZ 疫苗,血栓的風險,大約是十萬個有一個。吃避孕藥比打AZ疫苗有高50倍的風險產生血栓。兩種血栓發生的機轉是不一樣的。荷爾蒙是讓凝血因子多了,血液太黏稠,所以產生血栓,發生的位置,大多在深部靜脈。AZ 疫苗發生的血栓,比較像某種自體免疫的疾病,血小板是少的,大多發生在腦膜上的靜脈。(資料來源:雙和醫院副院長賴鴻政教授)

    Q:我在吃類固醇(glucocorticoid)若想打疫苗是否需要停藥?
    A:若您服用的類固醇劑量<20mg/day prednisolone,基本上劑量不需要調整,也不需要停藥。若劑量>20mg/day,建議要等到減低(taper)劑量到<20mg/day再施打疫苗(BC),並建議與您的風濕免疫科醫師討論。若是可延緩的注射型的類固醇,可考慮接受疫苗後14天再注射類固醇,以達到最好的效果。(ARMA)

    Q:我有在吃抗病毒藥物可以打疫苗嗎?
    A:可以!! 目前沒有證據顯示抗病毒藥物會影響疫苗注射後的免疫反應。

    Q:我對某些食物/藥物過敏,可不可以打疫苗?
    A:基本上可以施打,除非是對前一劑施打的COVID疫苗或已知的疫苗內容物產生過敏反應,但若您有任何疑慮或過敏性休克病史,建議與醫師討論諮詢。若最後決定接受疫苗注射,建議注射後確實觀察30分鐘。若曾經對核磁共振顯影劑、電腦斷層顯影劑或以下藥物(Niflec、Depo-Medrol、Depo-Provera、Micera、Neulasta、Herceptin...)產生過敏反應,應告知醫師,或許可建議施打非Moderna疫苗。(詳細資訊請見下文)

    Q:我曾對流感疫苗有過敏反應,可不可以打COVID疫苗?
    A:可以,目前尚未有證據顯示兩者之間有相關性。

    Q:我在抽菸/戒菸可以打疫苗嗎?
    A:強烈建議施打疫苗!!! 也強烈建議您放下手中的菸!!! 趁著這次疫情一鼓作氣把菸戒了!!加油!! 吸菸是COVID重症風險之一,吸菸產生的氣溶膠,也可能擴大病毒傳播範圍(電子菸也是同樣現象)。使用戒菸藥物不須停藥(包含戒必適、尼古丁替代療法)。

    Q:我剛打完HPV/HBV/MMR…疫苗,要隔多久可以打COVID疫苗?
    A:儘管沒有COVID-19疫苗與其他疫苗一起施打的安全性與有效性資料,美國CDC目前建議COVID-19疫苗可與其他疫苗間隔任何時間甚至同時施打。美國ACIP過去曾建議在施打COVID-19疫苗後的14天內不宜施打其他疫苗,但此建議已經被修正,因為可能造成疫苗施打的延後。目前不確定同時施打會不會造成更頻繁或更強的局部或全身副作用。
    *英國建議帶狀皰疹的活性減毒疫苗間隔7天,避免COVID疫苗造成的發炎去減少對活性疫苗的免疫反應。green book
    台灣疾管署2021/06/13修改建議:接種COVID-19疫苗,應與其他疫苗間隔至少 14 天。如小於上述間隔,各該疫苗無需再補種。

    Q:打肺炎鏈球菌疫苗是否可以減少COVID感染?
    A:目前沒有直接證據可預防新冠肺炎,但根據研究指出,年紀大於65歲施打肺炎鏈球菌13價疫苗(PCV13)能減少COVID確診、住院及死亡率,而23價疫苗(PPV23)則無統計學意義,但另一篇針對PPV23則有預防確診及死亡率的效果;而針對特殊族群也有統計意義上的負相關,另一篇及病例對照研究顯示施打PCV13可能減少確診率;但也有研究指出,大於65歲施打肺鏈疫苗跟住院率、死亡率並無差異。因此,減少COVID-19感染是否是因為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的族群大多為較高收入、較注意健康者或有其他族群特性,而非直接或間接保護,是值得考慮的事。對於公共衛生而言,在無法立即接種COVID疫苗的情形下,或許可先施打肺鏈疫苗提升針對肺炎鏈球菌的保護力,進而降低因細菌型肺炎的住院及死亡率。

    Q:是否可在疫苗注射期間做結核桿菌相關檢驗(TST或IGRA)?
    A:臺灣CDC建議先完成檢驗(IGRA或TST)再接種疫苗;IGRA抽血完成後可同日或異日接種疫苗;惟TST檢驗須完成判讀後再接種疫苗,以避免疫苗接種後影響TST判讀結果。
    美國CDC:目前沒有證據顯示TST或IGRA會影響COVID mRNA疫苗的效力。根據ACIP,非活化(inactive)疫苗並不會影響結核桿菌相關檢驗,而活性減毒疫苗(如:MMR)可能會降低TST的反應造成偽陰性的結果。 COVID mRNA疫苗並非活性減毒疫苗,但目前也不清楚在其接種後的最初4週是否會影響TST/IGRA檢驗結果,因此針對一般無症狀(入住機構等...行政需求)民眾建議在注射疫苗前、當天或注射後4週再接受結核桿菌相關檢驗;其他有症狀或有高風險結核桿菌暴露人員建議與醫療團隊諮商討論。

    Q:打完COVID疫苗要隔多久可以捐血?
    A:AZ要間隔14天; Pfizer, Moderna不須間隔!! (捐血中心)

    Q:我是孕婦/哺乳中可以打疫苗嗎?
    A:建議接種!! 雖然目前安全性證據有限,但孕婦也屬於重症高風險族群,權衡感染與安全,還是建議接種。優先選擇mRNA疫苗,但如果第一劑已施打AZ, 第二劑還是建議施打AZ。此外,哺乳中也可以施打疫苗,抗體也會出現在母乳中,可能對新生兒有保護效果。
    (其他詳細資訊見內文)

    Q:我有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洗腎)/中風/心臟疾病/肺部疾病/氣喘/肝臟疾病/神經疾病/免疫不全疾病/肥胖/吸菸/貧血等,可以打疫苗嗎?
    A:強烈建議!! 有以上疾病皆建議接種疫苗!男性、年紀超過65歲、住在安養或長照機構及有以上疾病且未控制,可能為COVID感染後重症的高危險群!且接種疫苗後能有效降低住院及重症的情形,因此強烈建議施打疫苗!
    注射疫苗前不須停用胰島素、血糖藥、血壓藥、膽固醇用藥,請繼續規律服藥。
    對於突發心律失常死亡綜合症的病患(包含LQTS, Brugada syndrome, CPVT等),目前並無相關研究指出不適合哪種疫苗,建議施打前可諮詢心臟專科醫師,過敏性休克時一樣可施打epinephrine;另外,布魯蓋達氏症候群(Brugada syndrome)的患者接種後若發燒則盡早退燒,避免發燒誘發致死性心律不整。
    補充:洗腎病人建議施打,近日有新聞指出有洗腎患者在打完AZ疫苗之後過世,讓不少腎友對疫苗卻步。根據2019年台灣腎病年報,2017年這一整年總共的透析患者死亡人數為9753 人,所以平均一天會有 26.7 位透析腎友過世。​這些死亡的病人,絕大部分都有糖尿病、高血壓或心血管疾病的共病。「在這樣的背景值之下,必須去釐清打疫苗跟死亡的原因是不是有直接的相關:還是這個事件,只是剛好是背景值的呈現!」​

    Q:中風後多久才可以打疫苗?
    A:據台灣腦中風學會,腦中風並非施打新冠肺炎疫苗之禁忌症。但由於腦中風病人,在剛發作之急性期,可能會出現中風症狀惡化、再次中風、心臟血管事件、感染等相關併發症,因此建議在中風急性期(大約1~2週)過後,經醫師評估整體身體狀況已穩定,再施打疫苗。

    Q:有腦血管栓塞的病史,可以打疫苗嗎?
    A:可以,但若腦血管栓塞是屬於腦部靜脈栓塞或與特殊免疫或血液疾病相關,則建議與醫師討論後決定。施打新冠肺炎疫苗後產生之罕見血栓併發症,目前的研究認為上是體內免疫反應產生特殊抗體(如anti-platelet factor 4 抗體)而引起血栓,與多數腦中風栓塞的血管病變或心律不整產生血栓的機轉不同。此外,疫苗可降低感染新冠肺炎本身引起之血栓風險,並減少重症比例及死亡率,因此有腦血管栓塞病史的病人仍可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台灣腦中風學會)

    Q:有血栓相關疾病病史(thromboembolic disease)可否施打COVID疫苗?
    A:大部分人建議施打!! 疫苗相關的血栓機轉較類似於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目前尚無證據顯示一般靜脈血栓病史(無合併血小板低下)或thrombophilic disorder有較高機率產生此不良反應,但如果過去曾發生血栓合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或肝素引起之血小板低下症者,應避免接種AZ疫苗。

    Q:我有巴金森氏症,可不可以打疫苗? 兩天前我接種了COVID-19疫苗,我的顫抖更嚴重,跟疫苗有關嗎?
    A:據台灣巴金森之友協會,建議病友施打疫苗,並接種在較不便的手臂(減少健側因痠痛而造成不便)!目前沒有證據顯示疫苗會如何影響巴金森症狀的大量數據。對於部分病友來說,巴金森症狀在短期內會變得更糟,但接下來的幾天內預期能夠恢復到以前的基準。

    Q:我有癲癇,可不可以打疫苗? 新冠肺炎疫苗會讓我癲癇發作增加嗎? 疫苗會不會影響到癲癇藥物濃度?
    A:可以!! 注射疫苗後可能會發燒,若您的癲癇容易在發燒時發作建議與醫師討論,並可於注射疫苗後服用退燒藥。依藥物動力學及臨床經驗,疫苗與抗癲癇藥沒有明顯交互作用,目前沒有證據顯示會影響藥物濃度。(資料來源:台灣癲癇醫學會)

    Q:我有蠶豆症,可不可以打疫苗?
    A:可以!!目前並無證據顯示哪種疫苗較好,蠶豆症患者應施打當地所能提供的疫苗為主。

    Q:風濕疾病患者是否能注射新冠肺炎疫苗(COVID-19 vaccine)?
    A:基本上可以!! 領有重大傷病之病友,位列公費疫苗施打對象之第九順位。
    參考資料:TCR COVID20210625 民眾版 (其他資訊見下方)

    Q:我有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people with HIV),可以打疫苗嗎?
    A:目前尚未有完整研究,但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建議可考慮施打疫苗。也有研究指出部分族群,注射AZ疫苗後似乎可產生與對照組無異的抗體濃度。(其他資訊見下方)

    Q:我擔心/曾有帶狀皰疹(Herpes Zoster),可以打疫苗嗎?
    A:如果目前正在治療帶狀皰疹,建議暫緩施打直到治療完成。目前觀察、文獻回顧指出,COVID感染1~2周後可能會出現帶狀皰疹。另外個案研究也指出,mRNA疫苗、不活化疫苗施打後,似乎會誘發帶狀泡疹,特別是自體免疫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但帶狀皰疹是有疫苗可注射且可治療,因此仍建議施打,接種後需注意!
    *台灣CDC建議COVID疫苗與所有疫苗間隔14天。美國CDC認為COVID疫苗與任何疫苗不需要間隔。英國建議帶狀皰疹的活性減毒疫苗與COVID疫苗間隔7天,避免COVID疫苗造成的發炎去減少對活性疫苗的免疫反應。green book

    Q:我擔心/曾有格林─巴利症候群(Guillain-Balre´ Syndrome)、貝爾氏麻痹症(Bell's palsy),可以打疫苗嗎?
    A:可以!! 目前沒有明確證據顯示,疫苗會誘發GBS、Bell’s palsy或使這些病症復發,反而是感染COVID後可能會誘發!也因此台灣及美國CDC都未將這些病症列為接種疫苗的禁忌症,但施打後仍須注意!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e/2PACX-1vRonbj6D3bX0UU1mTTjQO8u5iynhDUg-8d0Rf8qnKcNCS5o3sirFqF6fSh6Jc5YKYyNFNi9jRhpw3VD/pub

  • 雙a臂原理 在 徐國峰 HSU KUO FE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8-08 08:10:55
    有 1,114 人按讚

    【線上課3-3:划手加速度的來源】

    我們先來談談「移動身體」所需的基本元素。想要移動,我們必須創造「支撐點」,當支撐點愈穩固,力量與效率才會出得來。對於游泳、自行車與跑步這三項運動來說,都是以移動身體為主要目標的運動。跑步是由於腳掌支撐在地板上才能將身體送向前方,騎自行車時是由於腳掌支撐在踏板體重下壓才能驅動雙輪,自由式的主要支撐點則移到了手掌。

    移動的原理在「支撐」!沒有支撐就無法前進。想像一下,在沙灘上或冰面上跑步,因為腳掌無法形成穩固的支撐點,所以跑步的效率也會跟著變低,而且也跑不快。反之,在田徑場上穿上釘鞋或是摩擦力較佳的跑鞋,使每一步都能穩固支撐在跑道上,移動的速度與效率都會跟著表現出來。所以我們必須先了解「穩定支撐」這個概念底下有一個很重要的屬性:靜止不動。當跑者的左腳掌在地面上產生滑動,移動的效率就會下降。這個滑動可能發生在跑鞋裡的腳底板與鞋墊之間,也可能發生在鞋底與地面之間。不管發生在哪,支撐點滑動的程度愈大,非支撐點(左腳以外的身體部位)的移動效率愈差。

    「動」與「靜」是兩個相反的概念,但這兩者也如同「陽」與「陰」,相互依存,互為體用。支撐點要夠「靜」,非支撐的部位才能「動」得既快又有效率。

    同樣的道理適用於所有需要移動效率的運動上,包括游泳。當泳者的手掌入水後應該愈穩定愈好;這就好比跑者腳掌觸地之後會希望它穩定支撐在地面上,因此我們可以換一種比較白話的說法來解釋「穩定支撐」,即是「不滑動」。順著同樣的邏輯思考下來,我們在游泳時想要移動的是身體,而手掌是我們移動身體的支撐點,所以我們也希望它在形成支撐點時不要滑動。而減少支撐點滑動的關鍵技術就在於不主動向後划。

    我們很容易陷入「把水往後推,身體就能往前進」的迷思中,但那就像在跑步機上跑步,你的腳掌和履帶不斷向後滑,身體卻停留在同一位置上:腳掌一直在動,但身體卻沒有向前移動。所以如果我們在水中只是一直想透過「划動手臂」來前進,就會忘記我們真正想移動的是身體而非手臂。試想:如果只是一再划動手臂,身體卻沒有移動,那就像是趴在岸邊「把手往後划」一樣,身體變成穩固不動的支撐點(不動的支撐部分),手臂反而變成不斷來回划動的部分(移動的部分)。那就會變成只是划動水,而非划動身體。

    我們真正要移動的是身體而非手掌,唯有當手掌形成穩固的支撐點(不動的支撐部分),身體才能順利移動(移動的部分)。

    「支撐」的移動理論出自尼可拉斯.羅曼諾夫博士(Dr. Nicholas Romanov)所創建的Pose Method,我一開始用這套理論來學習游泳時也很不能接受,因為我已經練習「抓水→抱水→推水」很長一段時間了,所以一開始被教導「不要主動划水」與「不要推水」時,內心產生了強烈的衝突感,直到完全了解背後的理論與真正把Pose Method的訓練法落實到課表中也感受到進步時,才逐漸體會到它的意義與價值。

    如果不推水,要如何加速前進呢?答案是:快速把體重轉移到支撐手上,再讓身體向前失衡落下。(詳細解說,可見線上課影片中配合選手動作跟科學家研究圖表的對應說明)

    在說明這個結論前,我們先來確認「推水」的定義。如果我只是手臂用力撐在桌上或牆上,但關節沒有伸直,只能算是用手臂「支撐」,不能算是推的動作;但如果我們只是對著空氣伸直手臂卻沒有用力,也不能算是「推」。所以,「推」的動作包含兩個元素:肘關節伸直,同時用力。

    「用力」所代表的意義是:體重在支撐手上。以影片中5分39秒的圖a為例,當示範者把身體往後仰,用手撐在牆上(a1),此時手臂就要用力,用力的目的是為了支撐他的部分體重,接著我要求他再使力推牆伸直手臂(a2),就可以把身體往前「推」了。這符合了上述的定義:既伸直肘關節,同時肌肉又用力了。而且肌肉可以用力的原因是體重在支撐手上。

    然而,當體重沒有轉移到手上時就無法推牆。以影片中5分40秒的圖b為例,因為身體略微前傾所以手上其實沒有體重(b1),失去平衡身體向前倒,此時因為體重已經轉移向前了,所以我雖然要求他向後推牆,但他卻推不到,只能做出伸直手臂的動作而已(b2),此過程他只伸直肘關節,卻因體重不在支撐手上,所以無法用力。

    上述的說明是為了幫助大家理解「體重」與「推力」之間的關係是:支撐手上有體重,手臂上的推力才使得出來。

    現在我們瞭解在向前游的過程中無法向後推水的原因了嗎?道理跟圖b一致(影片5分56秒算開始說明):我們在向前游的過程中,身體的重心(自由式的身體重心大約在肚臍和胸口之間)通過支撐手上方時,正是身體處於失衡(體重偏離支撐點)與向前加速之時,就像身體離牆向前倒一樣(向前失衡落下)。此時,體重已經離開支撐手,用力向後伸直手臂是推不到東西的。如果刻意要用力推,也只是繃緊手臂的肌肉或是把水往後推開,反而會拖延了提臂以及把體重轉移到前伸臂的時間。

    當支撐體重的手掌通過肚臍之後,體重其實已經不在了,體重不在代表已經失去支撐,推進力消失、無法再加速。這就類似跑步向前落下時,向後蹬是無效的原理一樣,因為我們的肢體創造的加速度比不上重力加速度快,當向前落下時要先等待,等到失重後就要及時完成轉換支撐的動作。以自由式來說就是轉肩與提臂,及時把體重轉移到另一隻手掌上,才能再進入下一次的失衡、落下與加速 (因為水阻很大,我們必須不斷創造加速度才能維持等速前進)。

    那為什麼很多選手在游快的時候,確實是大拇指擦到大腿外側,就像推到底一樣呢?這也之前提到的視差造成的。其實手掌並沒有動,只是身體向前移動太快了,支撐手被留在身體後面,如此而已。在游速很快的時候,雖然肚臍通過手掌上方時,手上已經沒有體重支撐了,可是此時剛剛失重,身體前進的加速度很大,所以手掌被留在身體後方。

    這並非主動的推水動作。就好像跑者跑很快的時候,身體一直向前快速移動 (衝刺跑者的時速可達40公里以上),但不管跑多快,當跑者一落地,支撐腳的速度就會變成零,所以腳掌會「被留在身體後方」。當我們看菁英游泳選手的游速很快時,手掌只是被留在身體後方來到大腿外側而已,並非主動用力的推水動作。

    很多教練會要求手掌「推到底」,因為菁英選手每次划手結束前大拇指的確都會經過大腿外側。但透過前面的說明,你現在應該已經了解,手肘延伸與手掌划到大腿旁的動作是「被動發生的現象」,並非主動推水的結果。

    (上述文字摘錄與修改自徐國峰:《自由式的科學化訓練》,臉譜出版,53~59頁)
    --

    影片與文章中都是當前正在進行的「KFCS 自由式PB班」的教學內容,但這個實體課程一年只開一次,需要兩天先修課全勤、在固定四週內專心練課表,而且費用較高($10,500),對不少人是個門檻。而且這個PB班以「訓練」為主,理論的部分只講重點,細節刻意不說太多,較有利學員水感開發。

    如果大家覺得這個教學影片中的知識對你有幫助,歡迎來選修自慢塾線上課《自由式,該怎麼練》,裡頭總共有27堂影音線上課,理論講解得比較細緻,定價是只有實體課的三分之一($3,500)。若你很想提高自由式的成績卻不得其門而入、苦練已久卻成效不彰,而且具有自主訓練的能力,亦想反覆觀看理論與動作講解,這門線上課就很適合你選修,可以節省你許多摸索的時間。

    ●8/23前有早鳥優惠 $1,990:
    🛒https://www.cite.tw/courses/118

    ●三人同行價,每人是 $1,790:
    🛒https://www.cite.tw/courses/122

    ●課程配合教科書,博客來當前售價 $395:
    https://reurl.cc/nzQYEv

    #城邦自慢塾
    #自由式的科學化訓練
    #PoseMethod 
    #KFCS 耐力訓練系統
    https://www.kuofengcoachingsystem.org

  • 雙a臂原理 在 龍龍媽媽Tiffan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8-02 08:00:00
    有 15 人按讚


    🤩再來就要介紹新品「愛家身體修護霜」!

    前一篇談完了皮膚保濕的重要性,這一篇要跟大家進階談「肌膚修護」。

    什麼時候該保濕?肌膚太乾或太油往往都跟缺水有關,因此保濕算是所有保養的第一步。

    那修護呢?什麼時候該修護?

    所謂打人不打臉,但肢體碰碰撞撞再所難免(這什麼舉例啊XD),所以身體皮膚有很多問題跟臉的情況不太ㄧ樣;很多漂亮女生臉蛋很美麗,但小腿一堆瘀青、手臂一堆抓痕、臀部很多橘皮、大腿很多顆粒,大概就是這種情況。

    我們都知道嘴唇乾要擦護唇膏,針對乾燥的嘴唇,最便宜的凡士林還比貴死人的抗皺精華液有效;原理是什麼?因為部位不一樣、需求不一樣,需要的產品當然也不一樣。

    如果不考慮自己和愛人的眼光,身體的肌膚通常被包在衣服裡、反正平常ㄧ般人看不到、沒好好保養就算了XD;但四肢是露在外面的、容易嗑嗑撞撞的,需要保養通常兩種情況:
    1. 肌膚乾燥到不舒服了(尤其異位性皮膚炎患者)。
    2. 有的沒的小傷一堆有礙觀瞻。

    請問你什麼時候聽過有人的四肢肌膚容易出油?就算有也應該很少,絕大部份人身體肌膚都是乾燥的,外加各種小傷口(碰撞瘀青、擦傷、傷口癒合的痕跡...等等),所以就跟擦護唇膏一樣的意思,身體肌膚其實需要更多含有修護成分的產品來幫忙。

    新的「愛家身體修護霜」,99%為天然成分。相較於愛家系列或其他系列的身體保濕乳液,它額外添加了更多的修護功能。

    主要成分中,有機銀杏葉萃取以舒緩和修復聞名,有機乳木果油有效保護和滋潤皮膚,有機可可脂則富含能夠軟化和提高肌膚保水度的PCA-NA (天然保濕因子成份)。

    先姑且不管肌膚乾燥不舒服的問題,上述成份全部結合在ㄧ起後,就是抵抗身體肌膚(尤其四肢)常見的乾燥、黑青、傷口癒合後的肌膚暗沉的堅強團隊啊!

    當然在肌膚保水度提高後,細緻感和明亮感都會提升,觸感會更舒服,長期保養,心裡期待的滑嫩有彈性當然就也不是夢想。

    滋潤修護型的產品最害怕的就是黏膩感,我必須很驕傲的告訴你,法國貝貝的產品,通通都好吸收,沒有ㄧ個黏膩!(除非你真的擦太多然後皮膚又沒洗乾淨XD)

    我個人為這個產品發現了一個很了不起的使用處,就是用來對抗脖紋!我脖子有很深的脖紋,我ㄧ直覺得沒救了,但我用它擦了一個月,有明顯淡化,我會繼續堅持使用,因為很有感!

    到底有多好? 老話一句,趁團購優惠趕緊入手試試才知道!

    ⭐團購網址:https://groupbuyforms.tw/kfobx
    ⭐團購期間:08/01 (四)~08/11日 晚上12:00截止
    ⭐免運門檻:2000元
    ⭐團購優惠:
    🎁開團24小時下訂有龍龍媽媽感謝禮!
    🎁即期品專區商品買一送一(不享其他優惠)
    🎁嬰幼兒潤膚霜買大(100ml)送小(20ml-新品)。
    🎁舒潤泡泡露買大(1000ml)送小(250ml)。
    🎁買愛家雙用沐浴乳送100ml愛家保濕潤膚乳。
    🎁買私密處清潔泡沫100ml送補充罐200ml (你沒看錯! 👀)
    🎁洗髮乳任一款買500ml送覆盆子潤髮乳一瓶。
    🎁買玫瑰精華乳送大馬士革玫瑰潤膚露。
    🎁單筆滿8000於送山茶花身體去角質凝膠一瓶。
    🎁單筆滿10000元可任選一商品 (請寫在備註欄)
    除了即期品專區優惠跟其他優惠不得重疊以外,以上優惠皆可累贈,買越多送越多,快去補好補滿!

  • 雙a臂原理 在 007汽車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05-14 11:23:04

    TOYOTA ALTIS TNGA底盤後多連桿懸吊系統做動原理是什麼?有什麼做用及功能?看龐德老師撐起2019全新Altis上定位機,實際做給你看!

  • 雙a臂原理 在 李庭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04-19 11:45:00

    【AIR FLARE / 拋 / 大回環】 地板動作教學( 小冰 )
    How to air flare?

    Youtube 版本(高畫質)
    https://studio.youtube.com/video/-QGa6hPzK_A/edit

    拋 是非常酷炫的動作,全身騰空飛起,只有手在地上,是個非常注重技巧與肌力的動作,爆發性、協調性、腰力、手臂力量也是拋的關鍵,難度也算蠻高的,相信大家看過拋這個動作,一定對此動作深深著迷,也很多人練習卻一直卡關的動作~
    沒有關西,現在就由小冰為大家揭曉 用最迅速簡短的重點
    來解開舞友們的謎題~





    【拋】 需要的基礎有
    1.倒立(至少可以不靠牆2~3分鐘的穩定度)
    2.倒立回劃腳(倒立中腳的回劃軌道)
    3.急行扯(拋的帶力起手勢)
    4.八卦轉(手重心的移動轉換)
    5.風車(與拋的回劃腳類似)
    6.鞍馬(鞍馬的協調度與軌道與拋類似)

    【拋】(步驟) 右撇子版本

    (拋技巧要點整理)
    1.腳往天空上撈
    2.躺風車練習(躺的點)
    3.接到左手(兩腳繼續回劃軌道)
    4.換重心(全身重心重力的換手移動)

    成功就是把基礎不斷的練習(包含體能),一天一天越來越熟練,
    精益求精,
    可再進階挑戰,學東西先把原理弄懂,再來就是後天不斷的努力,
    這樣子可以有效拉近成功的距離。

    ~~~~~~~喜歡我影片的朋友請在下列以下按個讚~~~~~~~~~~~
    ⬇️街頭藝人-小冰/ Street artist- Shaobin⬇️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Bboy.shaobin/

    攝影團隊 The Real Shadow⬇️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24casements/

    ⬇️YIFU 【藝富演藝事業】⬇️粉絲專頁
    https://m.facebook.com/YIFU2017/

    MUSIC: Dawin - AJAY - Tudishi (Dance Battle Beat)

    #地板動作 #教學 #雙手手轉 #2000S #小冰 #簡單 #理解了
    #回家練習 #小心熱身 #注意安全 #穩紮穩打

    ⬇️⬇️⬇️簡單的地板動作教學|第四季|系列⬇️⬇️⬇️

    1.【腳踏車】 簡單的地板動作教學|第四季| 小冰 SHAOBI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4VIyHzLlQE&feature=youtu.be

    2.【小飛碟】 簡單的地板動作教學|第四季| 小冰 SHAOBIN | How to UF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K-jESDAENE&t=10s

    3.【側頭刷】 簡單的地板動作教學|第四季| 小冰 SHAOBIN |how to halo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RCuEfdOM-A

    4.【拋】 簡單的地板動作教學|第四季| 小冰 SHAOBIN | How to air flar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hTqQcvU9d4


    ⬇️⬇️⬇️簡單的地板動作教學|第三季|系列⬇️⬇️⬇️

    1.最簡單的地板動作【跳轉】 簡單的地板動作教學|第三季 /小冰 SHAOBI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RmmkrtNnlQ&t=1s

    2.最簡單的地板動作【單手手轉】 簡單的地板動作教學|第三季| 小冰 SHAOBI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oLHZqGeoRI&t=39s

    3.最快速理解地板動作【鞍馬】 簡單的地板動作教學|第三季| 小冰 SHAOBIN
    https://youtu.be/Xe024SoVBE0

    ---⬇️⬇️⬇️簡單的地板動作教學|第二季|系列⬇️⬇️⬇️---

    1.清晰理解 【 直升機】 - 簡單的地板動作教學|第二季| 小冰 SHAOBI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2.清晰理解 【單手黏人OR單手撐】 - 簡單的地板動作教學|第二季| 小冰 SHAOBI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3.清晰理解 【蛙轉】 - 簡單的地板動作教學|第二季| 小冰 SHAOBI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4.清晰理解【手轉】 - 簡單的地板動作教學|第二季| 小冰 SHAOBI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5.簡單理解【 風車】 - 簡單的地板動作教學|第二季| 小冰 SHAOBI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6.清晰理解 【單手跳】 - 簡單的地板動作教學|第二季| 小冰 SHAOBIN
    https://youtu.be/oHqVSK8d9sI

    --- ⬇️⬇️⬇️簡單的地板動作教學|第一季|系列⬇️⬇️⬇️---

    1.ICE - 簡單的地板動作教學|第一季| 小冰 SHAOBIN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2.肩定-街舞地板動作教學|第一季|小冰 SHAOBI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3.頭定 街舞地板動作教學|第一季| 小冰SHAOBIN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4.機架 街舞地板動作教學|第一季 |小冰SHAOBIN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5.倒立 街舞地板動作教學|第一季 |小冰SHAOBIN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6.肘定 - 簡單的地板動作教學|第一季|小冰 SHAOBI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 雙a臂原理 在 香港喵喵俠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8-08-27 19:00:07

    【#淘寶開箱 】#刮痧 #震動 #發熱 #拔罐 #充電式 #儀器 #刮痧儀
    #愛用推薦
    #刮痧 是用邊緣光滑的湯匙、銅錢、硬幣或較專業的牛角骨等製成的刮痧板,在病人身體的施治部位上順序重複刮動的治療方法,是中國民間流傳的傳統療法。


    目錄
    1 痧的定義
    2 痧証
    3 現代醫學觀點
    4 刮痧過程
    5 刮痧效果
    6 刮痧的禁忌
    7 資料來源
    8 參考資料
    #痧的定義
    中國民間醫學傳統認為:皮膚出現紅點如粟,以指撫摸皮膚感到稍有阻礙的疹點,是疾病在發展變化過程中反應在皮膚的一種表現,是臨床許多疾病的共同症候。大部分疾病都是由於氣血瘀滯造成的,「痧」是一種病邪的排泄產物,「出痧」意味著「給邪以出路」,從而改善氣血平衡。

    痧証
    中國民間醫學傳統認為:四時不正之氣,毒氣外發所造成的多種傳染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其主要特徵為有痧點和酸脹感。

    現代醫學觀點
    在英文醫學期刊以隨機對照實驗方式研究刮痧的發表並不多,一篇在2011年在「疼痛醫學」(Pain Medicine)發表的研究指出刮痧能顯著減低患有慢性頸部疼痛病人的頸部疼痛嚴重度並提升他們頸部功能的水平。該項研究是針對24名患有慢性頸部疼痛病人進行一次的刮痧,並追蹤一週後他們的情況。對照組的24名病人則只接受局部熱敷[1]。然而,刮痧對患有慢性頸部疼痛病人之長期效果則仍需進一步的研究才能確定。刮痧的機轉到目前為止仍未有定論,對於疼痛的功效可能是與刮痧部位的微循環上升有關[2]。

    刮痧過程
    刮痧前,先用75%酒精為器具、操作者雙手和刮痧部位消毒,在刮痧部位塗抹水、面霜、綠油精、清涼油、嬰兒油或刮痧膏等潤滑物。

    刮痧時,操作者利用腕力、臂力以刮板用力在刮拭部位刮拭,刮痧順序一般以頭部、頸部、背部、胸部、腹部、上肢、下肢為序,刮拭直至局部出現痧點或微紫紅斑塊為止。

    刮痧也和針灸一樣,可能像「暈針」一樣出現「暈刮」的不良反應。暈刮的症狀多為頭暈、面色蒼白、心慌、出冷汗、四肢發冷,噁心欲吐等。遇到這樣的情況,應立即讓患者平臥,並飲用溫暖的糖開水,用刮板重刮患者百會穴、用稜角輕刮人中穴及重刮內關穴、足三里穴和湧泉穴。若未明顯好轉,要及時送往醫院[3]。

    刮痧效果
    刮痧後有些病人感到局部或周身輕鬆、舒適、胸腹開暢、症狀消失,其原理在於人體應對疼痛刺激分泌的內啡肽。

    刮痧的禁忌

    刮痧
    傷口或潛在感染傷口
    出血傾向的疾病
    危重病症
    新發生的骨折
    傳染性皮膚病
    傳播性的皮膚病
    年老體弱
    空腹
    妊娠婦女
    婦女經期
    面部對刮痧具有恐懼或過敏者
    資料來源
    Braun M, Schwickert M, Nielsen A, Brunnhuber S, Dobos G, Musial F, Lüdtke R, Michalsen A. Effectiven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gua sha"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neck pai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Pain Medicine. 2011, 12 (3): 362–369 [2011-05-29].(英文)
    Nielsen A, Knoblauch NT, Dobos GJ, Michalsen A, Kaptchuk TJ. The effect of Gua Sha treatment on the microcirculation of surface tissue: a pilot study in healthy subjects.. Explore. 2007, 3 (5): 456–466 [2011-05-29].(英文)
    刮痧的17個禁忌. 人民網《生命時報》. 2011-05-18 [2011-05-29].[失效連結]

    拔罐是以罐為工具,利用燃火、抽氣等方法產生負壓,使之吸附於體表,造成局部瘀血,以達到通經活絡、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祛風散寒等作用的療法。拔罐療法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成書於西漢時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中就有關於「角法」的記載,角法就類似於後世的火罐療法。關於拔火罐治療疾病最早的中文記載,是公元281~361年間,晉代葛洪著的《肘後方》。而國外古希臘、古羅馬時代也曾經盛行拔罐療法。文字記載,在古希臘,公元前400年,就有人使用拔罐療法。[1]


    目錄
    1 定義
    2 所用器具
    2.1 玻璃罐
    2.2 真空灸(也稱:灸罐)
    3 分類
    3.1 排氣方法
    3.2 拔罐形式
    3.3 綜合運用
    4 進行步驟
    5 起罐方法及處理
    6 注意事項
    7 禁忌
    7.1 疾病
    7.2 年齡問題
    8 總結
    9 名人
    10 參考資料
    定義
    拔罐法古代稱為「角法」,通常又稱為「拔火罐」或「拔罐子法」,是指藉燃燒、溫熱或抽氣等方式使罐內產生負壓而直接吸著皮膚表面,造成充血現象而達到治療目的的一種方法,這種療法經常與針灸,放血療法配合使用。

    所用器具

    海口,路邊攤的拔罐竹杯
    玻璃罐
    普通口小肚大的玻璃罐,瓶囗之邊緣宜向外翻,其容積約為30-60毫升,可以稍大一點。(囗徑約4公分,高約6公分,容積約60毫升,為中形之玻璃小罐,呈鐘形,口略向外。)

    根據部位,選用大小適宜的火罐。
    皮膚面積小,肌肉薄處( 如頭部、,頸部等 ) ,可用小型罐子。
    皮膚面積大、肌肉厚處 ( 如臀部、大腿、背部等 ) ,可用大型罐子。
    真空灸(也稱:灸罐)
    真空灸是艾灸與葫蘆型結構拔罐器相結合的新型拔罐器。傳統拔罐器如角罐,陶瓷罐,竹罐,玻璃罐,塑料罐等,均由硬質材料製作。而付罐,真空灸則由柔性材料製作,如橡膠,矽膠等。由於真空灸的特殊結構,可以很方便的輕輕一按,就能造成罐內真空,立刻形成真空負壓,操作起來十分方便。真空灸的罐內頂部有一個容積較大的遠紅外加熱室。加熱室可以放入直徑和高為40mm×25mm體積的藥物。遠紅外對放入的藥物可產生180℃的高溫,使藥性緩慢揮發出來直接作用於皮膚。在皮膚作用部位溫度大約為43℃,是使用者的適宜溫度。

    真空灸的柔性材料屬醫用優質材料,與皮膚具有良好的親和力,特別適應於人的臉部皮膚和人體柔細皮膚如乳房、腹部等。
    真空灸有大小不同的罐,可適用於臉部、四肢、軀體,以及全身不同部位操作。
    分類

    海口,女人接受拔罐子
    排氣方法
    火罐:利用火的熱力使罐內空氣膨脹並排出罐外,罐在皮膚表面時冷卻,使罐內產生負壓。
    水罐:利用煮水法使罐內空氣受熱膨脹並排出罐外,罐在皮膚表面時冷卻,產生負壓。
    抽氣罐:利用儀器抽去罐內的部分空氣,產生負壓。
    拔罐形式
    閃罐:火罐吸拔後馬上拔下,反覆數次,至局部潮紅為止。用於局部肌膚麻痺的患者。
    走罐(滑罐):即吸拔後在皮膚表面來回推拉,其法選用較大的罐子,罐囗須平整光滑,並塗油少許,先將罐子拔上,然後用力將罐子上、下、左、右來回拉移三至五次。適用於面積較大,肌肉豐富的部位如胸、背部。
    留罐:吸拔後留置一段時間,約5至20分鐘,根據病人的體質,耐受能力以及病情的不同而決定。
    綜合運用
    藥罐:用藥水煎煮竹罐後吸拔,或在罐內盛貯藥液。
    針罐:針刺穴位上在留針的過程中,在針刺的部位加拔罐子。
    刺絡拔罐:用三稜針或皮膚針等刺破皮膚表面,點刺出血後加拔罐子的一種方法。
    進行步驟
    施術部位用毛巾沾肥皂水洗擦潔淨後,再用紗布抹乾,必要時用酒棈消毒
    然後塗以凡士林或其他油類,以便罐囗與皮膚得到嚴密結合,但絕不可使用碘酒。
    用鉗子鉗住棉花球,吸沾酒精燃點之
    棉花球點著後在拔火罐內刷一下,很快的拿出來。
    然後驟然的將罐口按於皮膚上,如此罐囗即能很好的吸著在皮膚上。
    起罐方法及處理
    起罐方法。起罐時,一手按壓罐旁之皮膚, 一手按住罐子,稍一傾斜,使空氣進入即能取下,切記勿硬拔。
    起罐後的處理。起罐後局部皮膚呈現紅紫色而潮潤,有罐口深痕,中央凸起,是正常現象。如顏色紫黑,應用紗布包好,以防止擦破皮膚。如起罐後起水泡或有皮膚燙傷的跡象請立即求醫
    注意事項
    患者宜採取躺臥姿勢,切不可亂動以免罐子由身上墜落。
    罐子宜拔於皮膚平滑之部位,應避免有皺襞,突起,尤其是有骨頭的部位,最適於拔火罐的部位是肌肉脂肪層厚、血管較少之處。男子之前胸部、女子鎖骨下部、乳房下部、男女之背、腰部皆適於拔火罐。肥胖者、脂肪過多者拔於肩胛骨、側胸部皆可,需要時可拔於臀部,大腿及其他部位。
    保護患者,勿使著涼,避免吹風。
    向下取罐子時,為避免疼痛宜用一隻手使罐子傾斜,用另一隻手壓迫罐子對側之皮膚,使之形成一個空隙,空氣由此得以入於罐中,此時罐子之吸引力立即消失而墜落,如今患者自行皮膚收縮亦很易使罐子墜落
    若於同一部位重覆拔火罐時,必須選擇未拔過的空隙地方施行。
    不能在拔罐之後馬上洗澡。拔火罐後,皮膚是在一種被傷害的狀態下,非常的脆弱,這個時候洗澡很容易導致皮膚破損、發炎。
    時間不宜太久,長時間拔火罐會導致皮膚感染。
    禁忌
    疾病
    患有以下疾病的患者請勿嘗試拔罐,否則可能引起問題:

    心臟病
    血友症
    全身浮腫
    全身皮膚病或局部皮損(如皮膚過敏或潰瘍破裂處)
    極度衰弱、消瘦、皮膚失去彈力者
    高熱不退、抽搐、痙攣
    年齡問題
    四個月以上之孕婦。六歲以下之兒童及七十歲以上之老人。雖不是絕對禁忌,但應選擇小口徑的管子,拔罐數目要少,距離要遠,操作時應特別慎重。

    總結
    拔罐對於疏緩肌肉的彊硬疼痛,效果快速良好。也常用於疲勞所致的膏肓緊崩疼痛。而配合刺血拔罐,更是民俗療法常見的手法。但對於虛弱所致的疲勞痠痛,當以調理氣血為主,不宜頻繁反覆使用。

    名人
    歷史上奧運金牌數保持人飛魚菲爾普斯(23金)就有使用拔罐調養身體。[2]
    曾獲得奧斯卡獎的演員格溫妮斯·帕特洛(Gwyneth Paltrow)2004年參加一次電影首映時,身上帶有拔火罐形成的紅圈圈。
    加拿大歌手賈斯丁·比伯(Justin Bieber)、維多利亞·貝克漢姆(Victoria Beckham)以及女演員詹妮弗·安妮斯頓(Jennifer Aniston)都被拍到過身上帶有拔火罐留下的紅斑的照片。
    NBA騎士隊勒布朗·詹姆士就多年用拔罐,火箭隊哈登與雷霆隊韋斯布魯克今年(2018)季後賽也開始拔罐。[3]
    參考資料
    Cupping therapy: History.
    「東方拔罐力量」菲爾普斯最愛 俄媒:跟服用禁藥一樣. 2016年8月10日.
    拔罐有效!詹皇7顆後仰跳投平紀錄. 2018年5月4日.
    PAYPAL直播彈字贊助
    https://streamlabs.com/hongkong6429hongkong6429

    香港贊助 使用以下圖片到便利店說 i tunes pass 增值
    https://scontent.fhkg1-1.fna.fbcdn.net/v/t1.0-9/19437309_456983178008419_6452537168900830196_n.jpg?oh=8c6fb5ee6a3b09fc1228ec16f2fa1eb9&oe=59EE2713

    喵喵俠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tcatcatman/
    喵喵俠玩魔靈召喚群組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664214333715607/
    喵喵俠玩【遊戲王 DUEL LINKS】群組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396607467056722/
    交鋒聯盟 fight league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361085637274178/

    直播台 逢星期一 08:00PM 未定 10.00喵登熱話
    直播台 逢星期二 08:00PM 魔靈召喚 10.00喵登熱話
    直播台 逢星期三 08:00PM 遊戲王 10.00喵登熱話
    直播台 逢星期四 08:00PM 交鋒聯盟 10.00喵登熱話
    直播台 逢星期五 JAPHK 8:30PM 魔靈召喚

    以上節目全由youtube直播
    不停期請假,敬讀原諒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