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關懷管教意思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關懷管教意思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關懷管教意思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關懷管教意思產品中有1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9萬的網紅洪仲清臨床心理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事隔多年,記憶果然無法像風。女兒所受到的傷害,至今依然沒辦法完全癒合;常常在路上走著、走著,就驚嚇地錯覺當年施暴者仍如影隨形。 霸凌絕非只是單純的孩子欺負孩子的問題,它的成因,彼此牽絆,家庭的、學校的、社會的,千絲萬縷,不容易釐清。 據我的觀察,這些加害者多半是失歡的孩童。所謂「失歡」,或是家庭...

關懷管教意思 在 李錫錕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4-04 15:39:26

POWER錕狂語錄》同理心和企圖心強大,才是完美成功的推銷員。 亞里斯多德說人是政治動物, 意思是人必須群居生活, 所以必須推銷自己的想法和東西, 換取別人的善意和物品。 換言之,政治就是推銷, 每一個人都是,也必須是,推銷員! 政治領袖必須推銷政策給人民換取支持, 商人(尤其業務員)必須 推銷...

關懷管教意思 在 Leng Yein / DJ Leng Yein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11 00:15:27

天下最吃虧的,肯定是媽媽。 全世界各地人類和動物屆的媽媽們,辛苦你們了。母親節快樂(其中一天) 母親節,不應該是一年一天我們去感恩珍惜和回報辛辛苦苦把我們生下來,忍痛,忍聲吞氣的把她一切所有全部奉獻給了我們。因為沒有她們,我們根本不存在。 做媽媽的苦,她們從來不說。只能等到孩子們自己長大了,吃盡...

  • 關懷管教意思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1-30 08:32:17
    有 1,876 人按讚

    事隔多年,記憶果然無法像風。女兒所受到的傷害,至今依然沒辦法完全癒合;常常在路上走著、走著,就驚嚇地錯覺當年施暴者仍如影隨形。

    霸凌絕非只是單純的孩子欺負孩子的問題,它的成因,彼此牽絆,家庭的、學校的、社會的,千絲萬縷,不容易釐清。

    據我的觀察,這些加害者多半是失歡的孩童。所謂「失歡」,或是家庭暴力的受害人;或是家長無暇管教、關愛的小孩;當然也有低成就的學生,因為在課業上無法得到肯定,就另謀出路,在拳腳上下工夫;也有些是由被霸凌者轉為加害人的。

    摘錄自《#接住受苦的靈魂》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早安:

    我一向關注霸凌議題,也常在版面上分享相關文章。不管是案例,還是如何應對,大致上都重複提了幾次。

    但看廖老師這本書,看到母女都面對了霸凌,包括關係霸凌、言語霸凌、肢體霸凌,我感覺非常心痛。

    被霸凌的經驗,可以是一輩子的痛,甚至可以嚴重到成為創傷。我跟家長與孩子一起面對的時候,常常一起進入無力、無奈的狀態。但這並不是簡單的事,常常我們也沒足夠的時間,把暗潮洶湧的情緒談清楚。

    像是我遇到有孩子,遇到霸凌事件,內在會有一股對父母的氣惱。這是在互動比較深入之後,才討論到的情緒。在澄清之後,這股怒氣的緣由,類似「為什麼父母沒有好好保護我?!」

    我再強調一次,我不認為面對創傷,是大多數人做得到的事。所以我很謝謝廖老師的努力,也心疼廖老師女兒的遭遇,光是用文字把這件事寫出來,都不是容易的事。

    我喜歡周志建心理師在新書中的一句話,想給各位朋友參考,摘錄於此:

    「童年的創傷沒有過,你的日子就不會好過。」

    祝願您,能試著在有能量的時候,面對過去;沒能量的時候,現在的日子過得去就行,專注當下即可!

    ... ... ... ... ... ... ... ... ... ... ... ... ... ... ...

    如果記憶像風

    【文/ 廖玉蕙】

    我的女兒上國中,除了學校課業不甚理想外,她開朗、乖巧、體貼且善解人意,我們雖然偶爾在思及「優勝劣敗」的慘烈升學殺伐時,略微有些擔心外,整體而言,我們對她相當滿意,尤其在聽到許多同輩談及他們的女兒如何成天如刺蝟般地和父母唱反調、鬧彆扭時,外子和我都不禁暗自慶幸。

    去年暑假,考高中的兒子從學校領回了聯考成績單,母子倆正拿著報紙上登載的分數統計表,緊張地核算著可能考上的學校,女兒從學校的暑假輔導課放學,朝我們說:

    「事情爆發了!」

    女兒每天放學總是一放下書包便跟前跟後的和我報告學校見聞,相干的,不相干的。這時候,大夥兒可沒心情聽這些,我說:

    「別吵!先自己去吃飯,我們正在找哥哥的學校。」

    飯後,核算的工作終告一個段落,長久以來,因為家有考生的緊繃情緒,總算得到釋放,我在書房裡和兒子談著新學校的種種,女兒又進來了,神色詭異地說:

    「事情爆發了!老師要你去訓導處一趟。」

    才剛放鬆下來的心情,在聽清楚這句話後,又緊張了起來。在印象中,要求家長到訓導處,絕非好事,我差點兒從椅子上跳起來,問:

    「什麼事爆發了?為什麼要去訓導處?」

    女兒被我這急慌慌的表情給嚇著了,她小聲地說:

    「我在學校被同學打了,那位打人的同學另外還打了別人,別人的家長告到學校去……反正,我們老師說請你到訓導處去一趟。你去了,就知道了啦!」

    這下子,更讓我吃驚了!一向彬彬有禮且文弱的女兒,怎麼會捲入打架事件?又是什麼時候的事,怎麼從來沒聽她提起?我們怎麼也沒發現?

    「是前一陣子,你到南京去開會的時候。有一天,我和爸爸一起在和式房間看書,爸爸看到我的腳上烏青好幾塊,問我怎麼搞的,我騙他說跌倒的,其實就是被同學打的,我怕他擔心,沒敢說。」
    「同學為什麼要打你呢?你做了什麼事?」
    「我也不知道!」

    怎麼讓人給打了,還不知道原因。事有蹊蹺,當天傍晚,我在電話中和導師溝通,更震驚地發現,毆打不止一回,女兒共被打了四次。據導師說,這是群毆事件,領導者有三位,三位都是家庭有問題的女孩子。其中一位經常扮演唆使角色的R,與外婆同住,外婆當天被請到訓導處時,還拍案怒斥訓導人員誣衊她的孫女。遭受不同程度威脅或毆打的女孩有數位,其中,以我的女兒最慘,十天之內,被痛打四回,導師希望我到訓導處備案,以利訓導作業。放下電話,我覺得自己的手微微發抖,我不知道,一向聒噪且和我無話不說的女兒,在我遠遊回來多日中,怎能忍住這麼殘酷悲痛的事件而不透露半點風聲。我因之確信她一定遭遇到極大的壓力,果然不出所料,在外子和我款款導引下,她痛哭失聲,說:

    「K威脅我,如果我敢向老師和爸媽告狀,她會從高樓上把我推下去,讓我死得很難看!」

    我聽了,毛骨悚然。女兒接著補充說:

    「何況,我也怕爸、媽擔心。」

    我止不住一陣心酸。平日見她溫順、講理,不容易和別人起衝突,也忽略了和她溝通類似的校園暴力的應變方法,總以為這事不會臨到她頭上,沒想到溫和的小孩,反倒成了暴力者覬覦的目標。而最讓人傷心的,莫過於沒讓小孩子對父母有足夠的信任。

    和外子商量過後,我們決定暫緩去訓導處備案,因為,除了增加彼此的仇視外,我們不太相信,對整個事件會有任何幫助,我們決定自力救濟。當然,這其中最重要的關鍵是我們都不認為十三、四歲的孩子會真的壞到哪裡去,多半是一時糊塗。尤其是知道這些孩子全是出自問題家庭,想來也是因為缺乏關愛所致,亦不免讓人思之心疼。於是,我想法子找到了主事的三位學生中的兩位T、R學生的電話號碼,K同學並非女兒的同班同學,據云居無定所,且早在警局及感化院多次出入。

    當我在電話中客氣地說明是同學家長後,接電話的R的外婆,隨即開始破口大罵訓導人員的無的放矢,任意誣衊,足足講了數分鐘,言詞之中充滿了敵意。我靜靜聆聽了許久後,才誠懇地告訴她,我並非前來指責她的孫女,只是想了解一下狀況,外婆猶豫了一會兒,大聲喝斥她的孫女說:

    「人家的家長找到家裡來了啦!」

    電話那頭傳來了模糊的聲音,似乎是女孩不肯接電話,外婆粗暴地說:

    「沒關係啦!人家的媽媽很客氣的啦!」

    小女孩自始至終否認曾動手打人,我原也無意強逼她認錯,只是讓她知道,家長已注意及此事,即使未親自參與毆鬥,每次都在一旁搖旗吶喊也是不該。

    第二位的T在電話中振振有辭的說:

    「她活該。為什麼她功課不好,我功課也不好,可是,老師每次看到她都笑咪咪的,看到我卻板著臉孔,我就不服氣。」

    如此的邏輯,著實教人啼笑皆非。我委婉的開導她:

    「你如果看我女兒不順眼,可以不跟她一起玩;如果我女兒有任何不對的地方,你可以直接告訴她改進,或者告訴老師或我。不管如何,動手打人都不好,阿姨聽說了女兒挨打好心疼,換作是你挨揍,你爸媽是不是也很捨不得的呀!」

    T倔強地回說:

    「才不哪!我爸才不會心痛,我爸說,犯錯就該被狠揍一頓。」

    後來,我才知道,T在家動輒挨打,她爸打起她來,毫不留情。

    當我在和兩位女孩以電話溝通時,女兒一旁緊張地屏息聆聽,不時地遞過小紙條提醒我:

    「拜託!不要激怒她們,要不然我會很慘。」

    我掛下電話,無言以對。

    兩位女孩都接受了我的重託,答應我以後不但不再打女兒,而且還要善盡保護的責任。我相信這些半大不小的孩子是會信守承諾的,她們有她們的江湖道義,何況,確實也沒有什麼嫌隙。

    事隔多日的一個中午,女兒形色倉惶的跑回家來,說是那位神龍見首不見尾的K,在逃學多日後,穿著便服在校門口出現,並揚言要再度修理女兒,幸賴T通風報信並掩護由校園後門逃出,才倖免於難。看著女兒因過度緊張而似乎縮小了一圈的臉,我不禁氣憤填膺。這是什麼世界,學校如果不能保護學生的安全,還談什麼傳道、授業、解惑!

    我撥電話到學校訓導處,訓導主任倒很積極,他說:「我剛才在校門口看到K,我再下去找找,找到人後,再回你電話。」

    過了不到十分鐘,電話來了。我要求和K說話。我按捺住胸中怒火,K怯生生地叫「蔡媽媽」,我心腸立刻又軟了下來。這回,我不再問她為什麼要打人了,我慢慢了解到這些頭角崢嶸的苦悶小孩打人是不需要有什麼理由的,瞄一眼或碰一下都可以構成導火線。我問她:

    「聽說,你一直沒到學校上課,大夥兒都到校,你一個人在外面閒逛,心裡不會慌慌的嗎?」

    女孩兒低聲說:

    「有時候會。」
    「為什麼不到學校和同學一起玩、一起讀書呢?」
    「我不喜歡上課。」
    「那你喜歡什麼呢?……喜歡看小說嗎?」
    「喜歡。」

    我誠懇地和她說:

    「阿姨家有很多散文、小說的,有空和我女兒一起來家裡玩,不要四處閒逛,有時候會碰到壞人的。」

    女孩子乖乖地說了聲「謝謝」,我沉吟了一會兒,終究沒提打人的事。嘆了口氣,掛了電話,眼淚流了一臉。是什麼樣的環境把孩子逼得四處為家?是什麼樣的父母,忍心讓孩子流落街頭?我回頭遵照訓導主任的指示,叮嚀女兒:

    「以後再有類似狀況,就跑到訓導處去,知道嗎?」

    女兒委屈地說:

    「你以為我不想這樣做嗎?她們圍堵我,我根本去不了。」

    過了幾天,兒子從母校的操場打球回來,邊擦汗邊告訴我:

    「今天在學校打球時,身後有人高喊K的名字,我回頭看,遜斃了!又瘦又小,妹妹太沒用了,是我就跟她拚了。」

    女兒不服氣地反駁說:

    「你別看她瘦小,那雙眼睛瞪起人來,教人不寒而慄,好像要把人吃掉一樣,嚇死人哪!」

    事情總算解決了,因為據女兒說,從那以後,再沒人找過她麻煩,我們都鬆了口氣,慶幸漫天陰霾全開。

    今年年初,時報舉辦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一連兩天,我在誠品藝文空間參與盛會。那夜,回到家,外子面露憂色說:

    「很奇怪哦!女兒這個星期假日,成天埋首寫東西,畫著細細的格子,密密麻麻的,不知寫些什麼,不讓我看。」

    夜深了,孩子快上床,我進到女兒房裡和她溝通,我問她是不是有什麼事要和我說,她起先說沒有,我說:

    「我們不是說好了,我們之間沒有祕密嗎?」

    女兒從書包裡掏出那些紙張,大約有五、六張之多,前後兩面都寫得滿滿的,全是她作的噩夢和那回被打的經過,像是在警察局錄口供似的,我看了不禁淚如雨下,差點兒崩潰。原先以為不過是小孩之間的情緒性發洩,沒想到是如此血淋淋的校園暴力。

    ……

    女兒細細的小字寫著:

    第一次:那一天是星期五,十五班的K跑來,叫我放學後在校門口等她。下課後,她打扮得花枝招展在門口等我,還噴了香水。她把我騙到隔壁興隆國宅二樓,我才放下書包,一轉身,她就變了一個臉,凶狠地問我一個我聽不懂的問題,我還來不及回答,她就打了我好幾個耳光,我愣了一下,她打我?我真是不敢相信?我和她無怨無仇,她為什麼打我?我跟她扭打在一起,她拉我的頭髮,我扯她衣服,她抓住我的頭髮把我丟出去,我整個跪到地下,也就是所謂的「一敗塗地」,她把我從地上拉起來恐嚇我「你要是敢講出來,我就把你從樓上推下去」,我怕得要命,因為氣喘病發,正喘著氣,突然從圍觀的人群中跑出來一個年約二十左右的女人對我吼:「你還喘!喘死啊!」說完,又給我一個耳光,我整個人又跪到地上去。我因為害怕,什麼都聽她的。出了國宅,我真的忍不住哭了!我哭的原因是因為我好膽小,而且我不甘心啊!我竟然就這樣傻傻地被她打!她還說我說話很屌,屌是什麼意思啊?我從來沒有這樣屈辱過,連爸媽都從來沒有打過我啊!她憑什麼打我?我恨死她了,我生平沒恨過什麼人,我發誓與她勢不兩立。

    第二次:暑期輔導中午,K突然從校外跑來(她沒有參加輔導),約我去國宅十二樓talk talk,我很膽小,不敢反抗,只好乖乖地跟她去,一到十二樓,她就說:「上次你扯我衣服,害我整個曝光,你今天是要裸奔回去?還是被我打?」她看起來很生氣的樣子,我考慮了一下,就選擇挨打。她打人很奇特,不只是打臉,連後腦勺一起打,我被她打得臉熱辣辣的,腫得像豬頭皮似的,我實在痛得受不了了,請她等一下。我用手往牙齒一摸,手上都是血!她凶狠地說:「今天饒了你,算你走狗運!」走的時候,又恐嚇我不准講,要不然會死得很難看……

    第三次:這一次本來是要找班上另一位同學的麻煩的,那位同學跑了,所以就找我。她們又問我一些莫名其妙的問題,問一句,揍我一下,這一次真的很慘,T、K二人連打帶踢地弄得我全身是傷,膝蓋上一大塊青腳印,久久不消。這次,嘴巴又流了好多血,啊!我真是沒用啊……

    第四次:這次是在參觀資訊大樓時,T把我堵到廁所裡,又是拳打腳踢……
    K:我到底是哪裡讓你看不順眼,為什麼一定要動手打人呢?這樣你又有什麼好呢?這樣打人是要被……

    有一天我夢到我當上了警察,我們組長要我去興隆國宅抓兩名通緝犯,一是K,一是T,我到興隆國宅時,果然看到她們又在打人,我立刻上前制止,趁機從背後將K的雙手反扣,交給同事帶回局裡;再轉身冷冷地朝T說:「我這一次放你走,希望你改過,別讓我再抓到,不要讓我失望。」她問我:「你到底是誰?」我把證件拿給她看,她嚇了一跳,馬上向我下跪……

    前兩天我又夢到K,她完全失去了凶狠的眼神,變得脆弱不堪,我勸她:「回家去吧!再不回家,妳媽要得相思病了!」K問我是誰?我告訴她,我就是以前被她打三次的人,我勸她改過向善,並幫她找回了媽媽,她高興地流下了眼淚……
    …………

    ……

    我一邊看,一邊流淚,這才知道,我們的一念之仁是如何虧待了善良的女兒。那樣的暴行對她造成的傷害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而那些施暴的孩子的行徑,著實可用「可恨」或「可惡」來形容。我必須慚愧的承認,如果我早知道那些孩子是如此殘忍地對待我的女兒,我是絕不會那樣委曲求全地去和行凶者打交道的,我也深信,沒有任何一個母親會加以容忍的,我是多麼對不起女兒呀!

    可是,事隔半年,為什麼會突然又舊事重提呢?

    「不是答應過媽媽,把這件事徹底忘掉嗎?」
    「最近考試,老師重新排位置,那兩位曾經打我的T、R同學,一位坐我左邊,一位坐我前面,我覺得好害怕!雖然她們已經不再打我了,可是,我想到以前的事,就忍不住發抖……」

    我摟著女兒,心裡好痛好痛,我安慰她:

    「讓我去和老師商量,請老師掉換一下位置好嗎?」

    女兒全身肌肉緊縮,緊張地說:

    「不要!到時候她們萬一知道了,我又倒楣了。我答應你不再害怕就是了!」

    外子和我徹夜未眠,不知如何是好,女兒柔弱,無法保護自己,強硬的手段,恐怕只會給她帶來更大的傷害,我們第一次認真地考慮到轉學問題。一連幾天,我打電話問了幾間私立教會學校,全說轉學得經過學科考試,篩選十分嚴格。想到女兒不甚理想的學科成績,只好怏怏然打退堂鼓,上帝原來也要檢選智慧高的子民,全不理會柔弱善良的百姓。我在從學校回家的高速公路上,望著前面筆直坦蕩的公路,覺得前途茫茫,一時之間,悲不自勝,竟至涕泗滂沱。

    正當我們幾乎是心力交瘁時,女兒回來高興地報告:

    「老師說,下禮拜又要重新排位置,媽媽不要再擔心了……媽媽,真是對不起。」

    那夜,我終於背著女兒和導師聯絡,請她在重換位置時,注意一下,是不是能盡量避免讓她們坐在一塊兒。老師知道情況後連聲抱歉,並答應儘快改進,臨掛電話前,導師說:「你那女兒實在可愛,她一點也不記仇,上次班際拔河比賽,她拚命為T加油,我一旁看著她喉嚨都喊啞了,臉紅嘟嘟的……我有時候上了一天課,好辛苦,偶爾上課時,朝她的方向望過去,她總不忘給我一個甜甜的笑容。蔡太太,你也是當老師的,應該會知道,那種窩心的感覺,當老師的快樂不就是這樣嗎?真是讓人心疼的孩子!」

    第二天傍晚,孩子放學回來,我聽從導師的建議,和女兒一起到七樓陽台上把她寫的那些密密麻麻的紙條全燒光,希望這些不愉快的記憶隨著燒光的紙片兒灰飛煙滅。

    紙片兒終於燒成灰燼!我轉過身拿掃把想清掃灰燼時,突然一陣風吹過來,把紙灰一股腦兒全吹上了天空,女兒惘然望著蒼天,幽幽地說:

    「如果記憶像風就好了。」

    記憶真的會像風嗎?

    ……

    注記:記憶終究沒有能夠像風

    校園霸凌現象,終於在事態日益嚴重及媒體持續的追蹤報導後,引起教育部及監察院的注意。其實,所謂的霸凌事件由來久矣,學校束手、家長絕望,許多的受害者籠罩在受害的陰影下度日,早已不是新聞,卻一直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十六年前,女兒甫上國一時,我就用這篇〈如果記憶像風〉的文章,敘寫女兒在學校被霸凌的經過,飽嘗拳打腳踢滋味的女兒期望那些可怕的記憶能像風一樣消逝無蹤。當時,在暗夜中,我含著眼淚,用著顫抖的手,一字一句寫下被害經過及我們當時的處置方式,內心淌血,感覺孤立無援。多麼希望那些文字能引起教育單位的注意,後來證明只是徒然。身為教育工作者,從來沒有一刻像當時那般感到挫敗、束手。連女兒都保護不了的人,還談什麼教育別人的孩子!我甚至因此有些自暴自棄。

    事隔多年,記憶果然無法像風。女兒所受到的傷害,至今依然沒辦法完全癒合;常常在路上走著、走著,就驚嚇地錯覺當年施暴者仍如影隨形。想到一向以為最安全的校園,竟然淪為暴力相向的場域,就讓人感到惶惑不安。據報載,全國校長協會呼籲,教育部應修正「學生輔導管教辦法」,賦予學校教師合法、合理管教權,並與內政部等單位協調,將家長的相關責任納入,政府、學校、家庭一起合作,才能將霸凌趕出校園。聽到這樣的消息,真是讓人沮喪!校長想到的居然只是擴充所謂的「管教權」。暗示大眾只要老師擁有「合法、合理」的管教權,就能將這些霸凌的學生制服;甚至有人建議將霸凌的學生隔離、轉學,這真是愚蠢又可怕的想法!什麼叫「合法、合理的管教權」?這是體罰復辟的意思嗎?是發給每位老師一把槍作為威嚇之用嗎?還是誰不乖就將他逐出校園?逐出之後呢?施暴學生轉移陣地,未來不還是社會的問題嗎!

    霸凌絕非只是單純的孩子欺負孩子的問題,它的成因,彼此牽絆,家庭的、學校的、社會的,千絲萬縷,不容易釐清。據我的觀察,這些加害者多半是失歡的孩童。所謂「失歡」,或是家庭暴力的受害人;或是家長無暇管教、關愛的小孩;當然也有低成就的學生,因為在課業上無法得到肯定,就另謀出路,在拳腳上下工夫;也有些是由被霸凌者轉為加害人的。這些學生的行為固然可恨,但孰令致之?才是值得我們大人好好思考的。

    社會沒有提供祥和的氣氛,大人沒有做出良好的榜樣,動輒洗門風、動私刑;媒體新聞為追逐視聽、閱報率,著意追逐腥羶色;電影及書本的分級制度沒能徹底執行,讓仍在是非邊緣猶疑的年輕人,輕易接觸血腥暴力作品,錯認糾眾結黨的行兇者為英雄;而我們的某些不肖的民意代表為求取選票,常常罔顧是非曲直,任意關說,干涉公權力的行使,間接姑息養奸;另外,那些學子們所崇拜的所謂綜藝偶像,不時在節目中用言語羞辱弱勢來賓,又何嘗不是另類霸凌?……在這樣的氛圍下,學校不言「教」,卻逕自要求擴充「管」!讓「管教權」凌駕教育最終極的目標—讓學生得到應有的溫暖指導及智育之外的德、體、群育的肯定,我以為這樣的威權思考,只會讓問題雪上加霜。

    不可否認的,許多家長不盡成熟,難以依賴;經過專業訓練的老師被寄予厚望,也是自然的事,理應率先釋出善意,補家庭教育之不足。老師若能將眼光從優秀、出色的學生身上挪出些許給那些在家庭中失歡、在課業裡受挫的孩子,也許才是上策。我這不是唱高調,因為唯有這些孩子的心靈得到溫慰,學校沒有放棄他們,才能保護校園內其他的學生。而那些品學兼優的學生,受到多方肯定,也有正確的人生觀,甚至不乏溫暖的家庭支援;老師的調教,充其量讓他們在考試時,從第二志願躍入第一志願的學校,一、兩個志願之差,在人生行道上影響甚微;重要的是,搶救那些正在歧路上踟躕、徘徊的靈魂。他們一失足,就成可怕的未爆彈;一得到救贖,可能成為社會的中堅。唯有老師發揮愛心、耐心,並加強輔導技巧的訓練培養,從根本的關愛做起,才是可行之道。

    《如果記憶像風》在成書後的十四年重新出版,我的女兒業已離開校園,進入社會。然而,記憶終究沒有能夠像風,陰影依然纏繞。我多麼希望這次八德國中所暴露的駭人聽聞的霸凌行為,除了引起廣泛追蹤報導與社會關注外,教育當局也能體察事件的嚴重性,想方設法提出嶄新的策略,讓學校教育有效地彌補家庭教育之不足,讓失歡的孩子因為學校的關懷與肯定,心靈得到適度的撫慰,因之變得心平氣和,霸凌行為得以從此在校園裡絕跡,則學生幸甚也。

    .

    以上文字摘錄自
    《#接住受苦的靈魂》
    親愛的,我知道你的痛!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9876
    限量簽名版: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0097

    張老師文化讀家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lppc.com.tw

    .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 關懷管教意思 在 李錫錕 POWE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12-13 20:13:20
    有 907 人按讚

    POWER錕狂語錄》同理心和企圖心強大,才是完美成功的推銷員。

    亞里斯多德說人是政治動物,
    意思是人必須群居生活,
    所以必須推銷自己的想法和東西,
    換取別人的善意和物品。
    換言之,政治就是推銷,
    每一個人都是,也必須是,推銷員!

    政治領袖必須推銷政策給人民換取支持,
    商人(尤其業務員)必須
    推銷產品給市場換取利潤,
    戀愛中人必須推銷自己的能力、
    抱負、關懷來換取真愛,
    甚至當父母的人,也必須對子女推銷管教政策,
    才能換取子女心甘情願的配合。

    哈佛商學院教授 David Mayer提出
    同理心(empathy)和企圖心(ego-drive)
    兩個人格特質來檢驗你是否屬於
    成功的推銷員類型。
    大寫E代表強大,小寫e代表薄弱。

    第一種類型:同理心強大Empathy(E),
    但企圖心薄弱ego-drive(e),
    這種人太過同情對方,不敢堅持自己。
    第二種類型:同理心薄弱(e),
    但企圖心強大(E)。
    這種人不替對方著想,只會惹人反感。
    第三種類型:同理心薄弱(e),
    企圖心也薄弱(e),完全沒有推銷能力。
    第四種類型:同理心強大(E),
    企圖心強大(E),這種人是完美成功的推銷員。

    以上Ee,eE,ee,EE四類推銷員,
    你自認為或自我期許是哪一種呢?

    #李錫錕 #錕P #POWER錕

  • 關懷管教意思 在 DJ 芳翎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6-05 15:53:46
    有 300 人按讚

    【06/05 星期五 絕對音樂】

    「人的情緒處於低潮時,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要學會轉移注意力。
    有些事情既然已經成為事實,就嘗試著去接受,去面對。
    一個人不可能改變世界,世界也不會因你而改變,
    所能做的就是適應世界,不鑽牛角尖,不和別人攀比。
    你的生活,應該有你自己的精彩…」

    下午4:00-6:00
    「絕對音樂」~~ON AIR))))))
    把耳朵借給我,
    芳翎和你/妳分享~~

    線上收聽快點這裡:
    http://fm997.cityfm.tw

    *************************

    《劉墉嫁女兒:孩子離開父母,是人生的必然…》

    從沒看過這麼帥的劉墉,白鬚白眉白髮,翹著二郎腿坐在故宮博物院松風閣接受採訪,仙氣飄飄,活像是新書《小沙彌遇見劉墉》裡的睿智老和尚。
    2019年,對作家劉墉來說是相當重要的一年。
    他邁入七十大關,決定不染頭髮,以真面目示人。其實,他從50歲就是滿頭白髮了,說是家裡的人「公投」要他染,免得嚇到人。「70歲了,總該有點表現,」滿頭白髮代表著他的「古稀宣言」,決定更直白、更自在地做自己。
    2019年還有一件大事,就是他最疼愛的女兒劉倚帆結婚了。
    他23歲生下兒子劉軒,以「教練」姿態把劉軒帶大。其他同齡孩子在玩耍時,他逼著劉軒背古文;吃飯時,也拿著寫字板見縫插針教育劉軒寫字;劉軒看電視,他大吼著要他去念書;劉軒參加朗讀比賽,他嚴格訓練每個手勢該怎麼擺,不服氣的劉軒還氣到把牆壁捶出個大洞。後來劉軒選擇了念哈佛心理系,目的是「將來給爸爸看病」。

    「看電視娃娃」結婚了
    16年後,40歲的劉墉才又生了女兒劉倚帆。因為當時在美國教書遇到各式各樣的學生,也常各地跑,劉墉的眼界開了,面對女兒,劉墉的教養風格丕變。
    他和兒子衝突不斷,常常吵架辯論,但「我沒辦法跟我女兒辯論,一辯論就全身冒汗。」女兒年幼時還會和劉墉頂著鼻子玩,進入青春期後對爸爸就有些嫌棄了,光是碰他肩膀,女兒就會大喊「好痛」。小孩子一樣愛看電視愛上網,劉墉也不罵她,只是在女兒身旁晃來晃去、甜甜地提醒她:「看電視娃娃」、「上網娃娃」。
    換了一種教育方式,女兒同樣念到哥倫比亞大學、又進了賓州大學的華頓商學院念MBA。
    劉墉說,女兒在唸研究所之前是沒有交過男朋友的。有回跟太太一起到賓州大學探望女兒,見女兒滔滔不絕談起某某同學好會做餃子,而且是公司派他來念書的,都不用付學費,怎麼這麼厲害……
    劉墉一聽就知道「完了」,寫下〈給女兒交朋友的十五個叮嚀〉,裡面滿滿是不安與關懷,像是「寧可渴死,也不要喝來路不明的飲料」、「你選擇的約會地點,反映了你的品味」等等。
    去年,女兒果然嫁給了這位很會做餃子的同學。
    見到一向對自己很酷的倚帆,在婚禮上卻燦笑跳舞,劉墉從來沒看女兒如此開心過,百感交集寫下〈爸爸不會哭〉:「爹地知道了!這是人生的必然。每個人從出生的那一刻,就得一步步離開父母,走向外面的世界……今天你能找到,如此依附、如此滿足、如此交託,爹地怎能不高興?又怎麼會掉眼淚呢?」
    劉墉和太太在婚宴結束前,就悄悄先告退了。「你沒有離開我們,是我們離開了你,也只有你找到了自己的最愛,有一天我們離開這個世界,你才不會受到太大的打擊。」驅車回紐約長島住家時,劉墉想起女兒小時曾經在車上靠著自己的肩頭睡去。爸爸終於還是哭了……

    你的孫子不是你的孩子
    劉墉每年有一半時間住在台灣,因為疫情的關係,本來預計5月初要回美國,在家人的公投下,延長留在台灣的時間。
    劉墉在台北的家,就在兒子劉軒家對門。自從劉軒的女兒千千學會走路,她就自己會搖搖擺擺走到對面敲爺爺家的門。劉墉聽到聲響,就會衝去恭迎孫女:「小大爺您來啦!」
    孫女大了,爺爺的教養也愈來愈「紮實」。除了教認字,也要指導朗讀比賽。有回劉墉嚴厲的指導,讓孫女兒委屈地哭了。爸爸劉軒看了捨不得跑來安慰千千,劉墉對於這樣的寵溺很不以為然。劉墉說:「我問她,妳要不要繼續比賽?妳想不想得全台北的第一名?她說『要』,我說OK,那我們繼續練。」
    即使是面對年幼的孫女孫子,劉墉還是很強調「正人形」。「正人形」是句中國北方話,意思類似「站有站像、坐有坐像」,舉止要得體的意思。劉墉很得意自己比劉軒還會管教孫子:「我管孫子,比他們管的好太多了!」劉軒顧孩子吃飯,總是要弄半天,但劉墉來管,一下子就吃完了。
    他的祕訣就是「吃飯配故事」。像是講起《小沙彌遇見劉墉》中的故事:「一場突如其來的豪雨,讓溪水暴漲了起來。眼見大洪水就要衝破禪房,那怎麼辦呢?」正當孫兒們聽得目瞪口呆,劉墉爺爺此時打住說:「快吃快吃!」這樣一來,小孩子就很快吃完飯了。
    雖然很以自己的教育方式為傲,但劉墉還是常常提醒自己「孫子是別人的孩子」,不要過度介入。他可以接受兒子跟他討論教養方法,只要不在孫兒面前直接打槍他就好,畢竟劉墉還是很需要尊嚴的。
    有個博學的爺爺,孫子們有數不完的好故事可聽。他帶著孩子們一起來到至善園遊玩,看到松風閣裡的古琴,就講起了〈心弦〉這個故事。提醒每個人,尤其是擔負教育教養責任的父母、老師,每天記得重新調整心中的弦,審視自己的狀況,再來面對孩子。

    活著就要有滋味
    故宮至善園是劉墉最愛的畫室,這裡哪株樹被白蟻蛀了、哪顆石頭是假的、垃圾桶的造型是「擲壺」,上頭原有煙灰缸已經被封死……他都瞭若指掌。故宮也是他常逛的地方,他可以「憑臉入場」,走沒人知道的捷徑。他開玩笑說:「故宮如果有東西掉了……嘿嘿!」又說「我捐東西都來不急了,怎麼會偷。」
    劉墉有很多珍藏的寶貝,正在考慮捐贈。前幾年一位鄰居老太太過世,給他很大的衝擊。因為老太太在外地工作的兒子回來,直接把一堆屬於老太太的物品,像是相簿、珍貴的桌椅餐具全丟了。讓劉墉非常感慨人死後,遺物不見得被好好珍惜。因此,與其把這些自己珍視的東西留給後代,還不如趁活著的時候捐了。
    因為從小氣喘的關係,在台北的時間,劉墉幾乎都窩在家裡。他總是凌晨3點才睡,早上11點起床,中午吃完第一餐,接著就是跟孫兒們一起用晚餐。最重要的是,每天晚上9點45分,他一定要吃冰淇淋。他喜歡吃Godiva冰淇淋,巧克力脆片口味的。
    劉墉極度愛吃冰淇淋,但是才40歲就因為膽固醇太高,被醫生指示「最多半年吃一次冰淇淋,而且要去店裡吃。」然而,他母親的經歷讓他體悟到「吃死總比饞死好」。
    劉墉為了讓他母親長命百歲,嚴格禁止吃冰淇淋,但母親仍然中風了。母親臥床時,劉墉餵她吃最愛的巧克力冰淇淋,冰淇淋就從母親的嘴角流下來。母親93歲過世,劉墉檢討:「當人已經80、90歲的時候,是不是還有必要限制飲食?」「如果我過去讓她在健康的時候,愛吃什麼吃什麼?會不會更沒有遺憾?」
    「活著就要有滋味,」劉墉說,他始終積極品嘗人生的各種滋味。從小家中遭遇大火、因肺病吐血休學,兵役檢查時被醫生判定活不久……人生的終點線一天到晚在他面前晃來晃去,也讓他把每分鐘利用的淋漓盡致。

    如今邁入71歲,劉墉寫了上百本書、成為有名望的畫家、當過記者、當過主持、當過老師、還捐錢建了希望小學。他說接下來想寫詩集,還開玩笑說要去跑馬拉松……。他是這樣的迫切把握活著的時間。劉墉對《親子天下》的記者說:「我可能活到90,也可能明天就昏厥過去。你們錄了影給我留下來,我隨時可以剪接成紀念專輯。」



    (文章來源:https://m.parenting.com.tw/article/5086293-/?utm_source=Parenting.FB&utm_medium=social&utm_campaign=cp-f1-media-%E5%8E%9F%E7%94%9F5086293-2005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