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家長管教模式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家長管教模式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家長管教模式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家長管教模式產品中有11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面對青春期的孩子,父母要學習分離課題 你會向青春期的孩子求救或求教嗎﹖他們總是和顏悅色的教你?還是會不耐煩地跟你說怎麼這個都不會呢? 我對科技產品的認知與使用能力,處於半開發狀態。為什麼是半開發呢?一是心態太古代喜歡傳統的東西,如紙本書,二是沒時間嘗試新東西覺得現在的模式就很好。 只是現在的孩...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3的網紅桃園市議員謝美英,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針對不良托嬰中心、幼兒園應該有公開資訊,提供家長參考。 社會局官網「歷年是否曾發生不當管教或兒虐事件者名冊」,列名在冊的都是登記有案的合格業者,家長憂心的當然不是這些名單。建議兩者資料在同一個區塊公布、連結。 20200312 桃園市議會第2屆第3次定期會 中壢區市議員 謝美英 質詢【...

家長管教模式 在 POPA Channel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17 15:29:14

#父母自我探索系列 #第十九集 「調教」你老公,注定不成功? 文:Jeff Ong@parentingforapeacefulworld ◤我家的掛牆鐘每隔一段時間便會行快一點,需要「調校」一下,才能跟正確時間同步。同樣地,當伴侶的步伐跟自己不一致而出現爭拗時,我們也好想可以「調教」對方,使他跟...

家長管教模式 在 GK爸爸原創故事繪本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5-02 13:47:03

今天是#國際不打小孩日 去年畫這張對照圖 打小孩快速又簡單 但是可能造成孩子的無形陰影 可能哭一下摸一下就被打 孩子想嘗試的勇氣漸漸被剝奪 甚至可能是造成發育遲緩的原因 不打小孩的確真的很累人(嘆氣) 尤其是大人要耐心的觀察溝通 付出更多的時間才能達到結果 不像打小孩幾秒鐘結束 大人也輕鬆 卻可...

家長管教模式 在 GK爸爸原創故事繪本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03 19:35:11

今天是 #國際不打小孩日 特別畫這張對照圖 打小孩快速又簡單 但是可能造成孩子的無形陰影 可能哭一下摸一下就被打 孩子想嘗試的勇氣漸漸被剝奪 甚至可能是造成發育遲緩的原因 不打小孩的確真的很累人(嘆氣) 尤其是大人要耐心的觀察溝通 付出更多的時間才能達到結果 不像打小孩幾秒鐘結束 大人也輕鬆...

  • 家長管教模式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14 09:29:37
    有 59 人按讚

    面對青春期的孩子,父母要學習分離課題

    你會向青春期的孩子求救或求教嗎﹖他們總是和顏悅色的教你?還是會不耐煩地跟你說怎麼這個都不會呢?

    我對科技產品的認知與使用能力,處於半開發狀態。為什麼是半開發呢?一是心態太古代喜歡傳統的東西,如紙本書,二是沒時間嘗試新東西覺得現在的模式就很好。

    只是現在的孩子都是數位原生代,他們拿到3C產品,根本不用看說明書,好像天生就會用。每次要用新的科技產品,只要請孩子幫忙,我們就可以省下研究說明書的時間,真的很棒?不是嗎?

    可惜天有不測風雲,生活更是充滿了喜怒哀樂與衝突委屈。

    在居家上學的那段時間,孩子們自己都會在線上上課,而我在長子的幫忙下也使用過ZOOM上過幾次線上有興趣的課程。

    剛開學,陸續收到班親會的通知。只是所有的班親會都從實體改成線上。那個軟體我沒使用過,老師又在班級群組中一再強調要讓孩子先教我們怎麼使用。

    終於忙完晚餐的善後工作,我敲了敲長子的房門後進去,請他教我如何使用。他一開始很不耐煩的說:「怎麼這個都不會,你可以自己試試看啊!」我說:「老師要我們問你們啊!」他說:「你這麼聽老師的話唷!」我說:「對啊!」

    原本他很不耐煩的口氣讓我很生氣也很委屈。隨口說著你小時候媽媽是很有耐心的教你一個字一個字的學說話的,只是聲音小到像是自言自語的在發牢騷,因為我一邊看他操作一邊看他原先在做甚麼。原來他正在複習功課寫著筆記,被我的敲門聲打斷思緒,一開始就不是好時間啊!

    在了解了彼此的處境和狀態後,我選擇釋懷。靜靜地讓長子教我,然後說聲謝謝。靜靜的把門關上。離開。

    面對青春期的孩子,父母要學習分離課題,分離甚麼課題呢:

    1、親子是不同的人:小時候孩子的分離焦慮,是孩子在練習父母跟他是不同的人。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到離巢的這段時間,是父母在練習孩子跟我們是不同的人。

    不同的人,面對事情會有不同的解決方法。如果我們看孩子做事情的態度,解決事情的方法不順眼,其實是我們自己超越界線了!比方說很多家長無法忍受孩子房間的狀態,親子衝突的強度常常跟孩子房間的凌亂度呈正相關,但是何必呢?

    你不是希望孩子不在你的羽翼保護下也可以生活得很好嗎?那就需要讓他照顧自己的身體、照顧自己的學習、照顧自己的環境啊!

    親子是不同的人,要尊重彼此的界線和課題。

    2、溝通時要分聽事、聽情、說事、說情:當親子溝通出現衝突,很多時候是把「事」和「情」混淆在一起,而讓情緒這個煙霧彈變成主導,反而失去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時機。

    上面那個故事,在孩子一回到家時我們就有聊起,孩子也說老師有交代他們,而他也說等我忙完後再教我。所以這本來就是一件要親子共同完成的事。只是當我敲門進去的時間剛好遇見孩子正專注時。每個人在專注做一件事情時被打斷,都很難有好心情吧?

    在他不耐煩而我小聲發牢騷後,我們都覺察到情緒對我們的影響,也都在情緒微釋放後同時選擇讓這個影響弱化。選擇把事處理好,這個很不容易做到。因為很多親子衝突都引爆在情緒一釋放的瞬間。

    每個人都有脾氣,但發脾氣只是本能,能收斂脾氣與控制情緒卻是需要學習的本領。

    我們能這麼快的覺察與放下情緒,是經年累月的練習與分離課題。

    3、讓感謝和賞識圓潤親情:家是最小的群體單位,卻在人的一生中佔據最重要的地位。很多長壞掉的大人,是因為有個傷痕累累的童年。而我們能給孩子怎樣的童年?或是怎樣的原生家庭呢?

    家人相處難免有摩擦與衝突,但不要忘了用感謝和賞識來圓潤親情,讓家成為身心養護所。家人可以一起享樂、可以一起受苦,因為我們是一家人。

    天大、地大,讓孩子有勇氣去向外面探索,同時也很期待回到家和家人討論與分享,這就是優質又成功的教養。更多相關內容請參看我的新書:

    #剛剛好的管教:放心與放手,讓孩子長出自信和力量
    博客來:https://bit.ly/36sxboH
    誠品:https://bit.ly/2VspZ9H
    金石堂:https://bit.ly/2T48eg5
    momo:https://bit.ly/3k7Inz9
    讀冊:https://bit.ly/3hxZhVJ

  • 家長管教模式 在 澤爸 : 親職教育講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06 20:30:13
    有 354 人按讚

    【3C除了控管之外,還有更重要的是……】

    對岸日前釋出了一個規範內容,以保護未成年者的身心健康,嚴格規定: 『防未成年者沉迷網路遊戲,平日禁打,週五、六、日三天僅能從晚上八點到九點間,各玩1小時』。

    此消息一出,網路上正反兩面的評價都有,對於平時常與孩子因為網路遊戲而起爭執的家長們,有了強制力的介入,相信更是一大福音。

    未成年的孩子都需要透過『他律』(他人的管教),才能逐步的形成『自律』。而自律的成熟度,可能要到18-25歲才會趨於穩定,所以,孩子在網路上的使用,是肯定是需要被控管的。

    只是,如果網路遊戲在一個孩子的心中,順位是如此的重要,只有控管就有用了嗎?
    --

    有次,我跟正於網路公司做研究的朋友聊天,他說,已經脫離爸媽管教的大學生之中,有顯示出沈迷於網路遊戲行為的人,其中有部分的比例是,高中成績優異,而且家裡對於3C的控管非常嚴格,甚至可以說是完全不能碰網路遊戲的。

    所以,如果孩子對於網路遊戲是好奇的,或是同儕之間是有需求的,在網路遊戲的控管上,可以說是過猶不及,“適度”比較重要。

    而這個“適度”,比起強硬又強制的規定,透過溝通與對話來討論共識,是更為恰當的。
    --

    在控管3C、規定網路遊戲的使用時間之外,爸媽更需要引導孩子的事情,是…..

    1. 從陪伴之中,培養親子對話與溝通的模式與習慣。

    2. 使用3C以外的空檔時間,請放手讓孩子無聊。

    3. 孩子無聊時,引導孩子找尋自己的興趣與熱愛。
    (Ex,澤澤喜歡的是籃球與鋼琴、花寶喜歡手作與閱讀)

    4. 當孩子擁有自己的熱愛事物時,支持孩子高度投入。

    5. 鼓勵孩子在熱愛事物裡,自我挑戰,創造成就感、擁有價值感。

    6. 從熱愛的事物中,牽引孩子與他人的連結,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

    7. 最後一個是最為重要的,就是爸媽要嘗試『做個有趣的大人』。

    所謂有趣的大人,是親子相處的時候,不是總是說教或講道理、不是總愛問功課與成績、不是總愛拿3C與孩子談條件、更不是自己滑得很開心卻要求孩子不能滑。而是,一起放下手機,多跟孩子聊天與相處。

    放學後、餐桌上、睡覺前,與孩子述說今天發生的好玩事情、分享彼此都有興趣的事情、傾吐內心總總的好事壞事。

    能夠把網路遊戲在孩子心中的順位往後移動,靠的是『高度投入的熱愛事物』以及『與人深度的情感連結』。
    --

    網路遊戲的功能設計,本來就是為了增加玩家對遊戲的黏著度(特別是「每日登入」,當日不能玩遊戲的孩子,都會記得提醒爸媽「我可不可以登入領獎品」)。

    孩子心中的重要順位,網路遊戲是排在『熱愛事物』與『重要他人』的後面,而此時的他,又接近了自律成熟的年齡,相信會沉迷於網路遊戲的機率是很低的。

    ======
    更多對於3C教養的對話,都在《引導孩子說出內心話》
    博客來👉 http://bit.ly/S0500085-B
    (親子教養類新書榜/30日暢銷榜第一位)

    momo 👉 https://bit.ly/3j49HOh (熱銷排名第一位)

  • 家長管教模式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13 07:30:41
    有 25 人按讚

    牛津大學今年初發佈的一份研究顯示,封鎖措施造成的壓力,使父母的壓力、沮喪、焦慮暴增,許多人感到難以放鬆、焦躁易怒、絕望、對事物失去興趣、恐懼與擔憂、沒耐性[1]。
     
    家長在面臨生活工作兩頭燒與疫情焦慮,同時還承受長時間和孩子關在家的教養壓力,心力交瘁的情況下,於社群媒體上貼出體罰照片既是取暖也是抒發怨氣,似乎也不用特別嚴肅的看待,然而,真的是如此嗎?
     
    6月25日媒體報導屏東縣社會處統計,今年與去年5月15日至6月20日升級3級警戒期間,兒少保護通報量從275件下降至142件,減少近5成,這是代表兒虐事件減少嗎?
     
    社會處表示,由於過去通報來源學校約占43%、警察占23%、醫療院所占7%,而親友鄰居只占不到1%,當孩子沒有到校,學校無法察覺即無法通報,社區居民間又因為互動與接觸減少,社會處憂慮是否有不少兒少虐待案件黑數藏在家裡沒有被發掘。
     
    【家長防疫火氣大,兒童家暴陳情案件變多】
    — 防疫期間親子親子共處的4個技巧
     
    ■體罰與兒虐的距離:用管教合理化暴力
    在社會處提出憂心警告,呼籲鄰里間多關心鄰家小朋友,一起擔任社會安全網守護者的時候,對比之前的網路「¬罰站照片」蓋貼文大樓,我們不禁要嚴肅提出一項關聯:根據2019年出版的《異常的正常家庭》書中內容(作者為韓國作家金熹暻,曾參與國際兒童救護組織,現為韓國女性家族部副部長):「當大家和整個社會皆認為,父母或養育者體罰孩子在所難免時,對於虐待的敏感度也會降低…在有大約一半社會成員接受可以對特定年齡層、在特定條件下使用暴力的社會裡,被視為無關痛癢的體罰會如同毒菇般,茁壯為更趨嚴重的暴力,沒有任何遏止的方法。」作者語重心長表示,體罰跟兒虐的距離並不遠。
     
    日前台中一名遭重摔27次的7歲柔道男童於6月30日傳出不治,各界悲痛,這些都是以管教或訓練為名,由輕而重變得不可挽回,那條碰觸孩子身體的線必須畫下,這是對權勢下的弱勢者必要的保護,他們身體弱勢,表達弱勢,心理上更是恐懼威權。
     
    ➤「世界上大部分的虐童事件均是一般人偶發性的體罰失控造成的結果,而非極度不正常的人蓄意行使的暴力。」[2]
     
    ■家長防疫火氣大,兒童家暴陳情案件變多
    全國疫情三級警戒各級學校停課,學生通通在家遠距教學,沒想到親子多了時間相處,關係卻變得緊張,讓平常實施愛的教育的家長,都開始體罰了。
     
    縣議員張雪如表示,疫情警戒間一般陳情減少,不過家暴陳情案件卻變多,而且還是兒童家暴,近一個月就有4起,陳情對象為國小3年級到5年級男女生都有,一位小五男童表示,玩電動太久被爸爸用衣架打了3下,覺得被家暴,所以打來服務處陳情,一位小四女童說,因為遲了10分鐘開電腦上課,就被媽媽打耳光,她覺得媽媽平時都不體罰,怎麼突然打巴掌,覺得被家暴了。
     
    張雪如說,原來男童父母因疫情失業在家,父母多次因為他玩遊戲太久不寫功課斥責,最後爸爸受不了,拿起衣架對他體罰,他訝異平常都不會這樣,想到曾經上過反家暴演講,出現拿衣架打人畫面,所以看到爸爸拿衣架打人,就認為是家暴。
     
    而小女童家父母工作正常,但常三催四請要女兒起床上課,最後疑似情緒失控才打耳光,而女童想到家暴畫面最常出現的就是打巴掌,覺得委屈才跟她陳情,不過也說,媽媽最後有跟她道歉。
     
    張雪如表示,不過了解後,這4起案件體罰程度尚輕,也非常態施暴等,學童們也覺得是自己沒做好才被懲罰,都能體諒父母,也承諾會好好在家上課。她指出,疫情警戒期間,本應是親子相處最多最好的時機,可是教育、經濟等問題,易讓家長情緒起伏不定。
     
    ➤建議家長可跟子女一起做家事、烤蛋糕或是玩桌遊等互動遊戲,來增進親子關係。[3]
     
    ■新冠肺炎下親子共處的4個技巧
    一場突如其來的傳染病不僅打亂了人們的生活步調,更悄悄改變了人際互動的樣貌。隨著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在全球升溫,愈來愈多公司採取遠端上班制度、社交聚會、公開活動陸續取消,出國工作、讀書的年輕人紛紛回台。一家人齊聚的時間變長,摩擦和衝突卻也增加了。
     
    「享開心身心診所黃惠琪醫師」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壓力,是全面性、不分世代的。一來,疫情天天都有變化,大家要接受新的生活方式,也得時時留意健康狀況,任何身體不適都可能造成自己或家人的恐慌。另一方面,疫情衝擊下,也讓許多人擔心工作受影響,收入可能減少、求職更加困難等。
     
    每個人壓力都不小,卻又不得不關在家裡長時間共處。即使是一點小事,都可能變成衝突的導火線。針對特殊時期的家人相處模式,她提出幾點建議:
     
    1. 劃分空間用途,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時間」
    隨著孩子長大成人,年輕世代本就更重視隱私。加上在疫情期間,很多上班族開始在家辦公,需要不被打擾的獨立空間。醫師建議,如果家中的空間有限、無法做到「每人一間房」,不如制訂時間表,分配空間在不同時段的用途。例如,客廳早上是長輩看電視專用、下午孩子可在此安靜工作,晚上才是全家人共餐的時間。
     
    美國心理學雜誌《Psychology Today》也建議,如果家中不只一個人需要遠端工作,大家每天早上可先確認彼此的行程,確保你們不會相互干擾。
     
    2. 約法三章,家事不只是父母的責任
    疫情期間,不少父母會為了兒女改變原本的生活方式。例如幫忙顧孫子、為全家人採買、煮飯、洗好幾人份的衣服、多倒幾次垃圾等,「孩子本來已經獨立了,現在又回來跟爸媽討救兵,確實讓他們比較辛苦。」
     
    黃惠琪醫師也指出,過往的家務分工往往是家庭成員權力角力下「不成文的默契」。像是爸爸要聽媽媽的、大家都不想做的事情就由吵輸的人去做。趁著所有人都在家,這段時間正好能讓大家約法三章,討論合理的家務分工方式。
     
    3. 健康是個好話題,創造自然的親子互動
    有趣的是,在這波疫情當中,很多50後世代的爸媽累歸累,卻也因為能被孩子依賴而感到欣慰。不少人到了50、60歲,工作屆臨退休、子女都獨立搬出家中。卸下職場和家庭的重擔,反而讓人感覺無所適從,好像失去了存在的價值。這樣的擔憂也促使他們頻頻詢問孩子:「我還可以為你做什麼?」
     
    她認為,藉著這次機會,父母可以學會肯定自己,放下「不被需要」的恐懼。孩子雖然大了,但父母的協助和生活智慧仍幫得上忙。平常怕被嫌嘮叨、不知該怎麼和孩子聊天,這波疫情也剛好創造許多話題,討論買口罩的方法、關心彼此的身體狀況、一起檢查家中的酒精存量,都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
     
    「比起詢問孩子心情如何,現在關心他們的身體更容易創造對話。」黃惠琪指出,人有時候很難向他人具體地描述自己的心情。但以健康為引子,家人之間可以自然地關心彼此。像是防疫期間該採買哪些物資、怎麼吃才能增強免疫力、彼此喜歡吃什麼等,對話輕鬆又不尷尬。
     
    4. 做全家人都喜歡的事,紓壓又能增進感情
    疫情期間不方便出門,正好適合家人一起發展共同興趣。喜歡靜態活動的人,可以嘗試學習烹飪、在陽台種香草、多肉植物、用精油幫彼此按摩等。不只紓壓療癒,還可以造福家人[4]。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天下雜誌)「在家防疫你吼過小孩了嗎 爸媽如何不崩潰?」:https://www.cw.com.tw/article/5114948
    [2](蘋果新聞網「從罰站照到柔道男童離世 疫情下顯露的兒虐隱憂」:https://tw.appledaily.com/forum/20210701/JVL4OZPSRZCCLDBZCEGRBYECFA/
    [3](自由時報)「家長防疫火氣大,兒童陳情家暴變多」:https://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3591814
    [4](50+好好: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在家時間變長,易互看不順眼?新冠肺炎下親子共處的4個技巧」:https://www.fiftyplus.com.tw/articles/17840
      
    ➤➤照片
    [1]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衛生福利部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社會及家庭署 #兒虐 #體罰 #虐童 #家暴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衛生福利部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天下雜誌
    蘋果新聞網
    自由時報
    50+好好: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 家長管教模式 在 桃園市議員謝美英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5-07 16:54:51

    針對不良托嬰中心、幼兒園應該有公開資訊,提供家長參考。 社會局官網「歷年是否曾發生不當管教或兒虐事件者名冊」,列名在冊的都是登記有案的合格業者,家長憂心的當然不是這些名單。建議兩者資料在同一個區塊公布、連結。

    20200312 桃園市議會第2屆第3次定期會
    中壢區市議員 謝美英 質詢【社會局】

    美英質詢社會局提出,針對不良托嬰中心、幼兒園應該有公開資訊,提供家長參考。
    社會局官網「歷年是否曾發生不當管教或兒虐事件者名冊」,公布日期是108年4月11日,列名在冊的都是登記有案的合格業者,家長憂心的當然不是這些名單。
    列表在冊的業者,如果是合格、優良的,是不是也可以備註清楚?未列表在冊的居多數,變成良莠不齊、80分的跟20分的都沒有在名單上,無法提供參考。多數事件都是靠爆料→上媒體→網路流傳,這樣的訊息流通模式,也很可能會誤殺良善的業者。
    把業者名單列清楚,真正不能去的托嬰中心,不冤枉他的情況之下,確實公開。幼兒園雖屬教育局,也建議兩者資料在同一個區塊公布、連結。
    另外,美英要求社會局在協會申請流程不要有歧視心態,美英接獲新住民朋友陳情,在申請協會送件時,新住民被要求加註外配,非常不恰當,社會局長當場允諾改善。

    #社會局 #托嬰 #虐童  
    #市民麥克風 #謝美英 #議會質詢
    #業者 #中心 #教育局 #名單
    #新住民 #外配 #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