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這是篇超長廢話有點多的分享文😂
.
之前去華欣打了兩天泰拳覺得實在太紓壓,
所以這次來曼谷的主要目標就是打泰拳!
.
大部分正統又便宜的拳館其實都在曼谷郊區,
我在網路上尋尋覓覓研究終於相中兩家在市區又評價不錯的拳館😍
.
第一家是RSM Academy (第1、2個影片)
地點在商場的二樓,有...
先說這是篇超長廢話有點多的分享文😂
.
之前去華欣打了兩天泰拳覺得實在太紓壓,
所以這次來曼谷的主要目標就是打泰拳!
.
大部分正統又便宜的拳館其實都在曼谷郊區,
我在網路上尋尋覓覓研究終於相中兩家在市區又評價不錯的拳館😍
.
第一家是RSM Academy (第1、2個影片)
地點在商場的二樓,有完整的淋浴間和置物櫃,
冷氣夠強、環境蠻乾淨整齊的。
.
他們的團體練習非常適合剛開始接觸泰拳或覺得吃太多香蕉煎餅需要消除罪惡感的觀光客😆
.
一堂90分鐘550泰銖,
前20分鐘是簡單的伸展跑步暖身等等,
緊接著約40分鐘的boot camp,
都是簡單但不太輕鬆的全身性動作,
最後半小時教練會稍微帶幾個基本出拳跟踢腿的動作,
然後給其他場館教練們各自持靶讓我們練習。
.
教練不太幫忙調整姿勢,
主要是讓學員重複打靶熟悉拳路,
然而扣掉最後的收操其實只有大約20分鐘是真正在打拳..
.
所以其實對我這過動兒說真的有點不滿足😅
覺得有點像類似台灣連鎖健身房開的團體課哈哈,
所以隔天就去了另一家比較有名的Yokkao training center Bangkok
.
他們自家品牌的拳擊用品頗知名,
拳套圖案設計特別而且聽說真的很好打。
.
場地是半開放式的,
地板有鋪類似大片的巧拼,
沒有冷氣但空氣很流通,
所以除了公用拳套臭到快中毒以外,什麼汗臭味都聞不到的😄
.
但淋浴間有點陽春,
蓮蓬頭是天花板直接打破一個洞接水管哈哈~
有熱水但練完根本只需要冷水相信我😆
.
第一天去時有點擔心也是跟RSM類似的團課,
所以我買了一堂1200泰銖的一對一教練課(第3、4個影片)
想近距離給拳王Saenchai教也可以,
ㄧ小時8000台幣左右而且應該要提前預約因為聽說是大忙人。
.
我的教練英文還可以,
似乎會講中文但我們都用英文溝通
.
他極度有耐心!!
因為我身體不是普通的笨,
而且很難一心三用,,
顧著腳就忘了手,
想著上半身延展就忘了落腳位置等等.
.
記拳路更像場災難,
教練大概要重複三次我才能稍微記得,
學第二套時已經忘記第一套是先出拳還是先出肘,
但教練全程都笑笑地要我放輕鬆然後重複調整我的動作,
我以前自己教學時都沒這麼有耐心嗚嗚....
突然覺得好對不起我以前的學生們
Q____Q
.
60分鐘扎實結束時剛好他們的固定團練開始了(最後一張照片)
我在旁邊觀察一下後立刻決定隔天要來參加!
.
每天早上八點和下午三點各有一場,
每場500泰銖,早晚一起參加是800泰銖
.
我第二天先參加下午場的團練,
大家會先一起簡單伸展和熱身,
接著當天值班教練教幾套拳路後直接大家散開各自練習
.
本來很怕我會在旁邊不知道要練什麼,
結果有一個在旁邊看起來可能是拳手退休的老伯伯,
突然拿起靶帶我練習,
他幾乎不會講英文但非常會教,
他要我站在他後面跟著他的腳步移動,
然後每套拳路都讓我練習至少20遍才會進階到下一個,
難易安排非常循序漸進讓我很快就上手了😍
.
後來他持靶讓其他學員排隊輪流練習打靶,
每次都是不同的拳套,
他應該七八十歲了,
幾乎持靶接拳兩小時居然還是活力充沛。
.
看他這麼老當益壯我也越打越燃燒,
專注在每一次出拳,旋轉,踢腿,膝擊,肘擊
.
耳邊是各種吼叫聲、接靶聲、持靶教練們的指令吶喊全部混雜、
偶爾回過神還發現連路過的小攤販們都蹲在門口看😳
.
最後老伯教練特別問我的名字然後說我很認真學習讓他很開心,
要我隔天再去練習☺️☺️
.
所以雖然我打到食指關節掉一塊皮,
隔天一早還是迫不及待的衝去團練,
結果他老人家不在😅
但其他教練都輪流幫我調整動作跟指導打沙包
而且其實有點慶幸老伯不在,
因為我手的傷口超痛, 出拳整個沒力😆
後來大部分都在對著沙包修動作跟熟悉腳步
最後也是打到很捨不得收操回香港, 越打越覺得好好玩~!
.
真心覺得Yokkao這家拳館很用心.
不會貼標籤認定我只是沾墨水,體驗玩一下的觀光客,
可以感受到每個教練都很認真推廣泰拳的那份熱誠,
真的是讓我整個愛上這個運動項目,
曼谷回來這幾天就開始研究香港跟台灣的正統拳館,
甚至昨天ㄧ收到公司因為肺炎擬定的無薪假政策,
立刻決定那就去曼谷打一個月的拳好了🤣
.
隨文附上兩間拳館網頁連結👉🏼
RSM Academy Muay Thai
https://m.facebook.com/RsmAcademy/
.
Yokkao Training Centre Bangkok
https://yokkao.com/pages/bangkok .
.
#空姐好健
#泰拳
#MuayThai
#健身 #訓練 #健康
#Bangkok
#Thailand
#flightattendant
#nothingwillchangeunlessyouchange #workout #motivation #fitness #getfit #bodybuilding #training #girlswholift #workhard #nevergiveup #noexcuses
過動兒英文 在 任性四寶媽的三隻魚與小金魚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注意力不足過動兒情緒篇
#情緒管理
三哥自學目的是在增加,專注力!!
所以幾乎每天都會有安排,讓三哥玩拼圖、排數字盤
最近也發現他情緒控管出現蠻大的問題~
我也開始檢討自己,我發現我耐心度不夠!!
三哥真的是一個可以隨隨便便就讓大家都暴怒的孩子
即便我知道他的狀況,但我還是都會忍不住發火
經常為了教他而感到非常無助,常常都是自己氣到哭
我後來發現,對待他,我必須放慢腳步,不心急,也不要奢望要他一定要學會什麼~
我也發現,我會經常對他發脾氣是因他真的需要一直不斷的叮嚀,同樣一件事情 ,可能一天我就必須要講上百次以上,加上我又聽到 旁邊的人,對我的教導不諒解的時候我就更無助,尤其是爸爸~
我真的很討厭聽到,有人對我說:妳不要一直在他旁邊唸唸唸~
我都會說:你以為我喜歡嗎??
但是因為我真的不想要花時間解釋一堆,給不能理解我的人聽,實在太浪費我的時間了!!
前天回到外婆家,二哥跟三哥起衝突~
於是三哥情緒又來了,
我花了大約快一個小時的時間跟他聊~
三哥的症狀就是,只要不順他的意,他就會開始 誰說話都不聽,甚至最近會出現打自己的情況~
我現在變得很敏感,我只要一看到三哥情緒開始出像異常,我就會提醒他 !!
我說:你告訴我,你現在有什麼問題!!
他在情緒上來的時候,根本不想理會任何人,
我就必須要一直問他
但我有一個原則,我願意花時間跟你溝通是因為媽媽知道你的狀況,我也希望可以幫助你,但不是要養成你,只要情緒上來大家都要對你低聲下氣的討好你!!
我一直叫三哥的名字,通常叫到第三聲,還是不回應我就會說:你不說話是因為你不想要討論,還是你覺得你不需要媽媽的協助~
他還是很生氣,完全不理我!!
我說那你去冷靜一下,再來談!!
趁三哥冷靜的時候,我就問二哥 事情的經過 ~
二哥說:我一直提醒他,要唸英文 ,他就生氣了
等到三哥願意跟我談的時候,我問他:你怎麼了!!
他說:你答應我說要讓我玩3c ,但是哥哥不讓我玩!!
我說:我問你二哥玩3c是不是也等他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完,他才玩的
三哥:對~ (開始要哭了)
我說:哥哥因為擔心你拖到太晚,然後大家都要睡了你才要念,這樣你自己一個人在房間外面念,你會害怕~
三哥說:但是你答應過我了~
(一直執著在一個點⬅️ 這點常常讓媽媽我感到很生氣)
我又繼續耐心地告訴他: 媽媽什麼時候讓你們隨意地想玩3c就玩3c呢?
三哥說:沒有!!
我說:好!!那你在想想,二哥為什麼阻止你玩3c,是在關心你還是在管你
三哥說:關心我~
我說:那你覺得應該跟哥哥說什麼,或是你有沒有覺得哥哥很無辜
三哥就自己去跟二哥道歉~
道歉完之後,他就說:那我要先把我的事情做完,我就可以玩你答應要給我玩的3c對不對!!
我說:對~
三哥:可是我做完我該做的事情,你就要我睡覺了阿,我就不能玩了(又開始哭,開始耍脾氣)
我說: 媽媽既然答應你我就會讓你玩,而且你也要學會好好說話,你也要學會保護自己的權益,你害怕不能玩,你可以提出你的想法,例如你可以跟媽媽說:那我可以延續到明天玩嗎? 而不是在那邊耍脾氣哭鬧,沒有用!!
三哥的情緒才開始緩和下來,自己乖乖的做自己該做的事情!
之前帶三哥到長庚看醫生的時候,醫生也跟我提到,每個
ADHD的孩子每個症狀不同,三哥疑似又介於亞斯之間 ,一開始我聽到醫生這樣說,我真的回家晚上睡覺想到就哭,我都想是不是因為我沒有把他顧好,超內疚,但我告訴自己 ,醫生也說 孩子會這樣並沒有一定的原因,我也告訴自己,我沒有時間內疚,我只能找出方式,幫助他!!
自學開始後我發現,三哥只要是用強壓是的方式他隔天或是一整天情緒都會非常非常容易暴怒
也發現,他是需要我帶著他回顧事情的發生與經過,然後再告訴他 為什麼我要這樣做,你又該如何做!!
通常ADHD的孩子不會考慮前因後果,也因為這樣很容易被討厭與被誤解為不聽話、難教!!
我真的可以體會家裡有一個這樣的孩子家長需要付出多少心思來好好的陪伴孩子與教導~
##任性五寶媽
#男四寶的生活日記
#家有自學生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ADHD
#期待三哥的數學猴子到貨就可以玩新桌遊嘍!!
#任性五寶媽咪
#男四寶生活日記
#五寶媽咪的育兒日記
#家有自學生
#高齡產婦的育兒日記
#五寶媽
🎁目前開團商品 ⬇️
⬇️ 8more是台灣第一家白木耳專賣店 👈 開團時間至9/26截止
購買網址 👉 https://8more.tw/kXWg8
🎁 開團預告 ⬇️
頑皮小猴學乘法
邏輯推理系列-數學烏扥邦
過動兒英文 在 李佳燕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底下這篇短文,則來自住在美國的粉絲。
她分享孩子在美國求學的經歷。我在這篇短短的分享內容,讀到感動人的訊息。
台灣的教育一向強調學科的學習,我們需要對於“神經多樣性”更多的認識,認識“神經多樣性”,是學會包容接納與尊重與自己不一樣的人的起步。
每一個人都是不同的,都值得每一個人了解接受並尊重~
讀著其他國家的教育精神,再反思,我們台灣的教育精神是什麼?
“李醫師,我看到妳招募同行人,我想向妳自我介紹,我覺得我可以提供的:
我住在美國。我的大女兒是亞斯伯格和過動兒。她今年12歲。我因為她的特別,需要頻繁的與學校溝通,也自己讀了很多文章,學習怎麼讓她快樂的生活。經過這兩年多,我終於學會-原來問題從來就不是她,而是我們。”Kids do well when they can.” 「孩子如果做得到,都會做得好。」是我不斷提醒自己的一句話。我們的體罰,責罵,高標準,優越感,才是導致孩子們跌倒的原因。
美國的小學,注重人品教育高過學科教育。譬如,英文課讀的故事是關於接納不一樣的人,作文是辯論,訓練如何清楚的表達自己的反對意見。就連數學,也是訓練怎麼和同學一起合作,各展所長來解一道題目。
我在台灣讀完國中,就來美國了。這30年來,都是「浸泡」在這樣的環境裡。我看著自己的孩子們上學的經歷,再比對我小時候在台灣上學的日子,覺得美國的文化真的很尊重個人。這樣的文化,對於一個neuro-diverse 的孩子是非常好的。我的大女兒知道自己不一樣,並且以自己的不同為榮。而且她也常常在我失去耐心之後原諒我,並且鼓勵我,說我是她有過最好的媽媽 😂😂
我願意和台灣的媽媽們分享我的經驗,以及美國文化教我的事情。我也願意和台灣的老師,學校分享這裡學校的教育方式。我也可以翻譯(若得到作者許可)一些能改變我們想法的文章。
我的父母住在台灣,武漢肺炎爆發之前我經常回台灣看他們。我沒有固定的工作,孩子也漸漸長大,若疫情過後,我也願意回台灣和妳一起為孩子們付出心力。這是我一直以來的心願-讓我來到這個世界上沒有浪費,能夠幫助糾結的媽媽們,找到自己的力量,把愛和祥和帶到家裡。”
過動兒英文 在 CrazyMama 窺機媽媽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海景第一排,大阪老楊的日本觀】
Week49:無障礙(バリアフリーbarrier-free)
各位好,我是大阪老楊。台灣疫情狂奔,老楊的文章依然要發,在進入主文前還是要提醒各位「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減少社交聚會」,一起挺過這一波。
話說回頭,大家聽到「無障礙」會想到什麼畫面呢?如果問各位「無障礙旅遊」又會想到哪個國家呢?這週就來談談「無障礙」,日文叫「バリアフリー」是從英文的「barrier-free」直翻來的。
聽到「無障礙」,多數人第一個浮出的畫面應該都是「輪椅使用者」吧!其實在無障礙的概念中,「輪椅使用者」只是占一小部份。廣義的無障礙定義大致可以分成三類,身體障礙、精神障礙和智能障礙。
「身體障礙」又可以再分為視覺、聽覺、肢體和體內,每一項其實又因為程度不同,還可以再分細類。不過今天不是來談這項事,所以就先擱在一旁。像是憂鬱症、思覺失調症和認知症等則是「精神障礙」。智力發達較緩慢或如自閉症、過動兒也可以歸類在「智能障礙」。
此外還有高齡銀髮族,也算是廣義的障礙者族群。而「無障礙」要做的事,就是協助去除障礙者在社會上所遇到的困難。讓他們也能與正常人相同的共享社會資源,平等的在社會上生存。而日本為何會受到許多台灣的身心障礙者推崇,是有原因的。
根據統計,日本的身心障礙者約只佔日本總人口的7%左右,也就是每15人會有1位身心障礙者。但是對正常人的小事有時對障礙族群來說卻是大事,日本政府就意識到以正常人為主的社會創造是不公平也不平等的。在昭和45年(西元1970年)就訂立了「障害者基本法」,來保障障礙者的基本權益。到了1981年,聯合國開始推動「國際障礙者年」也讓日本開始啟動改善身心障礙者生活的行動。
而障礙者在社會上主要會遇到什麼困難呢?第一就是物理上的障礙,這也是台灣人主要的認知。像是「無障礙空間」就是指解決物理上的障礙,讓障礙者可以如正常人一樣通行無阻。
第二就是制度上的障礙。像是限制工作權或就學權、不准導盲犬進入營業場所等。讓有能力的障礙者在還沒有發揮自身能力前,就被社會的規定阻擋。
第三則是情報資訊面的障礙。像是聽覺障礙的朋友,聽不到車站廣播就是一種。視覺障礙的朋友,沒有點字板也無法獲得足夠的資訊,對生活上亦不方便。
最後就是意識上的障礙。被歧視、被另眼相待或無視的狀況下,讓障礙者難以進入社會。或是像把行李放在導盲磚上,忽視了這是給視障者通行用的路,讓視障者不方便。
「無障礙」就是要把這四種最基本的高牆去除,讓身心障礙者都能很簡單方便的生活。
而在日本最常見到的,就是「無障礙空間」的基礎設備比台灣要完善非常非常多,根據統計,2012年全日本的車站就有超過85%解決了樓梯段差和多機能廁所的問題,導盲磚更是高達98%的車站都已經設置完善。所以才會讓許多台灣的身心障礙朋友如此的喜愛日本。
台灣雖然還不及日本,但還是有在慢慢的改善中,只是希望改善的速度能夠再快一點囉。也期望大家如果在生活周遭遇到了身心障礙朋友,感到他們有困難時,可以多關注一下,或許就能解決他們很大的困擾,友善的社會我們一起來作吧!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也請多多按讚、分享及留言喔。我是大阪老楊,下週再見!
#日本 #台灣 #無障礙 #身心障礙 #共融 #輪椅 #空間 #建築 #大阪老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