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論文研究倫理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論文研究倫理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論文研究倫理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論文研究倫理產品中有27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萬的網紅蕪菁雜誌,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昨晚拜讀翁達瑞教授的文章,說句實話,高虹安立委的學歷並沒有什麼太值得爭議的地方。我瀏覽了一下高虹安的公開學術資料,頂多就是U Cincinnati的排名確實比較普通,而她的學術著作表現也不是頂尖而已。畢論有文法錯誤的地方,也不是什麼致命傷。至於她和指導教授處得好不好,這更是無跡可考的事情。 ​ 當然...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志祺七七團隊誠徵「全職企劃」與「特約作者」🔥 歡迎點擊官網看更多職缺資訊:https://www.simpleinfo.cc/hiring/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

論文研究倫理 在 BusinessFocus | 商業、投資、創科平台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7 18:42:26

【@businessfocus.io】紐大學減肥裝置禁食用固體食物 研究引強烈反彈 被批不人道 . 隨著科技發展,近年來市面上亦出現不少新奇的減肥產品和設備。近期紐西蘭研究人員發明了一款創新的「減肥裝置」,透過採用磁鐵夾緊使用者的下巴,限制使用者只能進食流質食物來達到減肥效果。有關研究發佈後即引起不...

論文研究倫理 在 陳昱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5-02 22:19:33

- 對於知識的予取予求。 當人們繼續對植物(自然)視而不見,或者深思我們是否真的無法同時擁有進步(資本主義)與植物(自然)。 文化之於經濟、自然之於發展、環境之於人類,土地之於倫理;相互之間有些共同也有些相異無法比較,每個人也是住在不同星球的人,外星人不可以利用地球思想理解太空。但最直觀的,再發...

  • 論文研究倫理 在 蕪菁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4 07:57:40
    有 4,464 人按讚

    昨晚拜讀翁達瑞教授的文章,說句實話,高虹安立委的學歷並沒有什麼太值得爭議的地方。我瀏覽了一下高虹安的公開學術資料,頂多就是U Cincinnati的排名確實比較普通,而她的學術著作表現也不是頂尖而已。畢論有文法錯誤的地方,也不是什麼致命傷。至於她和指導教授處得好不好,這更是無跡可考的事情。

    當然翁達瑞教授並沒有這個本意,但有些人用彭文正式的「假博士」指控來質疑高虹安,我個人覺得是太過火了。當然,博士學歷造假或論文抄襲,那是牽涉到學術倫理與誠信的問題,是一開始就不可以犯的錯誤,跟學術能力無關。但「博士學歷是真的,只是學術能力馬馬虎虎」,我不認為這構成什麼大問題,一直追打下去只是模糊焦點而已。

    博士學歷對於政治,本來就不是什麼必需品。就拿美國來說,從總統到參眾兩院到五十州州長,落落長一大串民選政治人物裡面,有研究型博士學位(PhD、MD-PhD、PhD in Law,請注意JD和MD不是研究型博士學位)的人,大概十隻手指頭數得出來。

    這一點都不奇怪。研究型博士,本來就是培養皓首窮經,旨在把事物之道格式化、理論化的學術研究人才。而民選政治人物講求的是人與人的實際接觸,不講太多高深的政治理論,而是在實踐中不斷適應成長。這兩條職涯路線本就搭不在一起,甚至可以說是互相矛盾的。陳建仁、李遠哲、翁啟惠來當區域立委,表現不見得會好到哪裡去。

    但或許是儒家士大夫觀念使然,「博士學歷」這樣的人設,在台灣的選舉當中還是相當吃香。高虹安就很大程度受益於這個「博士級大數據專家」的人物設定。事實上民眾黨也很想把自己定位在這種「小清新知識藍」的路線上面。

    這沒什麼不可以的。雖說民進黨已經取代國民黨、整個攻佔了「執政菁英」的生態位,但台灣的中產階級知識份子界還是偏藍底的;「知識藍/姿勢藍」光環雖已褪色,不足以執政但還有一定的市佔率。
    ​​
    正也因為如此,高虹安跟朱學恆的「塔綠班」事件,才更令人感到哭笑不得。「塔綠班」事件發生到現在好幾天了,我個人都沒辦法評論什麼,因為整件事情瞎到我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才好。

    「塔綠班」事件是嚴重破壞高虹安與民眾黨的人設的。即便我那些滿滿黃白藍工程師粉的新竹同學圈,對高虹安此舉也很難吞下去。如果高虹安真的覺得自己的博士學歷,是重要的政治資產的話,她應該做的事情,是怎麼樣讓自己的見識配得上自己的學術頭銜。但一段時間看下來,高虹安常在立院質詢台上擺出知識份子的架子,深入看她的質詢卻往往失準而謬誤百出。

    其實我是有點可憐高虹安的。她在立院的表現,配不上她「博士級大數據專家」的人設;而她糟糕的表現與議題掌握能力,也讓老東家郭董對她有點敬而遠之。情急之下,她會想要從鄉民的聲量裡面尋找出路,也是可以理解的。

    短期來看,跟朱學恆合作可以給自己低迷的聲量打雞血。但是這種廉價聲量就像吸毒一樣,可以帶來一時的興奮度,但也宰制了你往後的人生。

    人會說話,但人也會被自己說出來的話制約。「塔綠班」「聖蟑士」,我們姑且不談這些詞眼審不審美,這樣的語言其實反映出來的是一種陰暗的心態。

    當你在講「塔綠班」的時候,其實是把自己毫無必要地框在了一個受害者哭哭的心態裡。當你在講「聖蟑士」的時候,就像上報主筆李濠仲先生所憂心的那樣,你已經不把對方當人看;而政治是人與人的溝通,當你把對方「非人化」的時候,等於是自己斬斷了溝通的可能性。

    民進黨會拿著槍押著你不准提出異議嗎?顯然不是。民進黨還是一個民主制度框架下的政黨,甚至很多時候,是拘泥民主到一種優柔寡斷、軟弱退讓的程度,藻礁議題就是最好的例子。

    如果你真的想要戰勝民進黨,大可以堂堂正正地,提出跟民進黨不同的見解,民進黨是封不了你的口的。但有一點很重要的就是,你要表現出政治上的成熟度。

    劉仲敬說得很好:「政治上成熟的人首先就是要講替代品。我要反對什麽,我一定要拿出一個比它更好的東西,這就叫做政治上的成熟,否則你一定會越鬧越糟。你鬧掉了原來的東西,多半就會得到一個比原來更糟的東西。」

    巨嬰的哭鬧是最大聲的,但它除了能把所有人鬧到心浮氣躁以外,無法給台灣這個大家庭帶來任何的建設性。當你用「塔綠班」的語言來把自己框限在受害者心態,再用「聖蟑士」的語言來把對方非人化、非溝通化的時候,你所呈現出來的形象,就是政治上不成熟的巨嬰。而無法長大的巨嬰,是扛不起執政的重責大任的,甚至連一個合格的在野黨都當不起。

    我也很明白,我講了這麼多只是徒勞。現在檯面上看起來,也只有民進黨、台灣基進的心態比較成熟可期待而已。藍白黃等黨已經自己把自己陷入了「巨嬰化」的路線,救不回來了。這條死路走到最後,就會像劉仲敬講的:「傳統的忠誠維持不了一代人的時間…很快就要變成影響力跟現在的新黨差不多,活動方式跟清末的同盟會差不多,要依靠類似天安社這樣的黑社會組織到處刷存在感」。

    我們以為從一個「博士級大數據專家」立委身上,可以看到更多政治上的成熟度。但現在看起來,我們恐怕再一次失望了。

  • 論文研究倫理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18 22:40:07
    有 181 人按讚

    圍爸參與了高端二期試驗7個月?怎麼會願意參與試驗?會不會很可怕?
    -
    2020年11月疾管家發出一個訊息,想要參與國產疫苗二期試驗的人,可以登記,預計招募2萬人
    我一看到馬上登記了
    那時候還搞不太清楚,有哪些國產疫苗(後來才知道有國光、高端和聯亞)
    那時候會想要登記,
    一方面是知道國外疫情嚴峻,覺得總有一天國內也會有影響,我認為無論國外疫苗發展速度如何,一定要有國產疫苗,我們才不用依賴其他國家進口,一定要有足夠多的人參與二期試驗,才會有國產疫苗的問世
    一方面是,我每天從鳳山搭火車到屏東上班來回,我是使用大眾運輸的族群,又是老師,每天要遇到無敵多學生
    輔導教師的工作得和學生長時間在一個空間內會談,我也曾因為這樣被學生傳染黴漿菌肺炎
    所以,意識到自己是高風險族群,我不想成為傳遞病毒的人類
    一方面,考量到我不想因為我的高風險,而有機會將病毒傳給喵喵、肉肉或我的同事,這是基於保護家人的立場
    最後,還有很個人的因素,我知道新冠肺炎比較容易讓有慢性病的人重症或死亡,我有心臟疾病,也有血壓和血脂的問題,明白自己重症與死亡風險後,為了減少家人的負擔,參與人體試驗,是及早取得保護力的管道之一,雖然,可能沒有足夠的保護力(就像後來國光、聯亞疫苗的研發都稱不上真的完全順利..... 我還是期待國光二代疫苗和聯亞三期的....)
    然而,我也知道,需要有願意參與試驗的慢性病患者
    .
    直到2021年2月,收到高醫的通知,詢問我是否有意願參與高端二期的試驗,有意願的話要在指定日期到醫院聽取說明
    我約需要花30分鐘的時間到醫院,第一次要找到說明處,還在高醫裡迷路了20分鐘....(傻眼...我實在搞不清楚哪棟是哪棟,還有問了之後還是一直走錯電梯...)
    進去說明處,很多人在裡面,研究的護理師及團隊一一在跟大家說明,還有研究醫師跟我們詳細說明,以及讓我們提問
    大家比較多的顧慮還是參與試驗的風險,以及我們慢性病及老人能不能安心參與
    女性則會擔心過程懷孕的事
    我本來要去打流感疫苗,了解後也就無法打流感疫苗了,因為會造成實驗干擾
    有些人聽完風險,就決定不參與試驗了,終究,這是要將藥物打進入體的試驗
    過程中也聽到醫師說第一期試驗發生的簡要情形,感覺滿令人安心的
    回來慎重考慮後,便決定參與試驗了
    .
    第二次回去時,在3月5日,當天抽了很多管血,第一次看到那麼多管子在那裡排隊等我
    看到研究團隊很細心,也看到有我那個時段很多人一起參與試驗,覺得安心
    身體做了各種檢查後,又要拍X光,又要驗尿(又怕尿不出來,也怕尿不夠)
    打了第一劑疫苗,老實說,我覺得注射的人員很厲害(不知是醫師還護理師),打進去沒感覺?前面我緊張擔心半天
    打完後,還懷疑真的有打針嗎?明明看到針進去,針出來,但還是很懷疑有打針,覺得很好笑
    (後來有聽說是高端的針比較細?是真的嗎?)
    打完後在留置等待的時間,老實說還是很緊張,很怕有什麼過敏反應
    因為醫師、護理師都有說,如果有不良反應通常在前15-30分鐘會出現
    我感覺到最多的還是緊張
    還有喵爸肉肉好像已在外面晃了很久,讓他們等了超過一個小時了,一直覺得對他們不好意思,也決定之後就自己來醫院就好,不要讓他們這樣在外面等,買了晚餐,也沒機會吃
    .
    打完的這段時間
    因為沒什麼副作用,主要是前兩天注射處有10元硬幣大小的疼痛,打字呀,拿重物時會特別注意到,有時翻身會痛一下
    前七八天,我有一點疲累,感受到明顯的累
    但因為我這段時間在寫論文,白天工作,晚上假日也要陪肉肉,也常熬夜,所以,我真的不知道是我本來就累,還是疫苗的影響?
    但,自己覺得:我大概是那打到安慰劑的七分之一的受試者吧?
    因為看打AZ的朋友第一劑感覺滿有反應(副作用)的....
    也有此一說,副作用強度有時可以看得出可能抗體生成的什麼什麼....(簡單說,有主作用才會有副作用呀....)
    有一點點不抱期待啦...
    每天的工作就是要固定時間量體溫
    記錄各種症狀的程度
    .
    這段期間,研究護理師有打來關心這段時間的狀況
    .
    第三次回去是4月5日,回去打了第二劑
    第二劑我也是沒什麼反應
    所以也沒同事知道我其實已打了兩劑疫苗
    但大概第五六七八九天時,喉嚨不太舒服,也不知道是不是有別的病毒來擾
    但第十天這不舒服的感覺又沒了
    但這次也沒疲累感,應該說疲累感和平常差不多,也沒比較累,就覺得不太有影響
    .
    第四次回去是4月13日
    這幾次回醫院,就沒帶著肉肉和喵喵
    但也還是會覺得讓喵喵自己顧肉肉,有點歹勢,很感謝喵喵照顧肉肉
    有跟研究團隊說了喉嚨不舒服的事
    但過兩天就沒這樣的感覺了
    研究團隊過程也有持續和我用簡訊和電話追蹤
    .
    第五次回去是4月24日
    這次又是抽血管一路排開
    但好像有比第一次少了一兩管?(目測啦,也沒認真算
    兩次抽一排試管的血,心裡都在唸藥師佛,來安定自己的心,該不會這會影響實驗檢驗數據吧?!
    .
    接下來就要等到9月中再回醫院了
    5月,疫情越來越嚴重,快速地升二級、三級警戒
    但這段時間,各種國產、高端的謠言、陰謀論也開始出現
    老實說,看到這些訊息心裡滿難過的
    .
    這段時間,知道國光一直進不了二期試驗
    聯亞也晚了一點開始二期,每次看到海報,都在祝福另一群參加試驗者平安
    同時,我也祈禱著我們高端出來的中和抗體數字可以很漂亮,也祈禱著自己是打到疫苗的七分之六,而不是打到生理食鹽水的七分之一
    .
    6月10日高端解盲的記者會
    晚上回來,認真把整場記者會聽完
    覺得開心也安心
    但此時國內疫情已突然嚴重起來
    但依然不知道自己有打到還沒打到疫苗
    只知道有打到疫苗的話,抗體可能還不少,居然可能比AZ兩劑的高
    看著副作用的比較,也很感謝台灣三個生技團隊都選擇長期台灣人很習慣的、較成熟製程、低副作用的次單位蛋白疫苗
    依然默默祈禱著,我是疫苗組,不是安慰劑組,我不想再挨兩針呀
    .
    國內開始吵什麼疫苗護照,吵EUA,吵二期三期
    覺得很難過,因為我們都不是專家,但好像變成好像很多人都變專家
    自己也加入了一些網上的吵架
    上網練習看WHO的疫苗資料,真的太難看懂了
    但我也知道,很生氣某政黨之前2020年,罵政府不夠挺國產疫苗,怪政府給國產疫苗的支援與資源不足,發展到2021後來一直詆毀國產疫苗....覺得很矛盾(新聞都找得到)
    以及各種關於疫苗的假消息,或過度放大不良反應的資訊在亂傳,覺得難過
    6月3日,傳了訊息給這些辛苦的研究團隊,鼓勵他們,不要被這些壓力擊垮,也感謝他們的努力
    .
    因疫情變嚴重,在各團體奔走下
    政府突然要把老師納入優先造冊施打的對象
    7月5日,學校發來了造冊通知
    讓我有點措手不及,因為依契約,我不能在這段時間施打其他疫苗,不能干擾實驗
    詢問了研究團隊,研究護理師說,因為不能損及我施打疫苗的權利,請我先登記造冊
    這段時間,可以幫我申請提早個人解盲,如果真的輪到我的時候,就可以聯繫先行解盲
    如果真的打到安慰劑,那就去打AZ吧
    .
    7月14日,屏東預告隔天要幫老師們施打疫苗,老師們集中到屏東某國中施打疫苗
    我聯繫研究團隊
    團隊請我隔天到醫院解盲
    7月15日,解盲結果是:疫苗組
    我整一種中大樂透的感覺!覺得興奮!
    所以就不用去打AZ啦!
    但也聽到陳建仁前副總統打到安慰劑,仍願意繼續接受試驗,覺得真的很感謝七分之一打到安慰劑的二期試驗者,願意一起等待這段時間
    (依倫理是可以決定補打疫苗或改打政府的疫苗)
    .
    隔了一週,換喵爸也打疫苗,喵爸也因為老師統一造冊施打,安排到AZ
    我和喵爸來回討論,究竟要先打AZ,但可能有兩天的副作用,傳說中被車輾過的感覺,而且要等兩個月或三個月,也要等AZ到貨,再打第二劑
    或是,再等兩週,可能就能打高端第一劑,再一個月,就能打第二劑,較快有較完整的保護力?
    最後,喵爸的決定是:輪到什麼打什麼
    打了AZ後,喵爸燒了三天,一邊顧肉肉,一邊擔心著喵爸,身心俱疲
    還好後來也都沒其他的事
    後來也聽到資訊是,AZ第一劑是主要保護力的來源,第二劑是加強劑
    和mRNA疫苗不同,後者主要靠的是第二劑
    覺得能打到AZ真的也很感謝!感謝所有努力的團隊及善心的國家!
    (喵爸仍在等AZ第二劑,希望很快有機會輪到)
    .
    因為要進出校園,感謝研究與醫療團隊,在我最後一次回去前,先寄了小黃卡給我
    .
    選擇今天貼文(醫院聯繫延後一週回去),因為今天是高端二期試驗最後一次回醫院,結束了這七個月參與二期試驗
    (其他同期未提早解盲的受試者,是在最近進行個人解盲,以及領小黃卡)
    今天也順口問了,有沒有第三劑的試驗
    才聽到醫師說,第一期的已有召回進行第三劑試驗了
    覺得第一期的試驗者比我們二期勇敢很多
    因為,我們至少是聽到一期的經驗,才有參考資訊,有信心進入二期試驗的
    一期的受試者真的是勇士呀!
    真心感謝所有醫療團隊、研究團隊,和我們一樣參與受試的人
    .
    今天回家的路上,我問了喵
    我參與高端試驗的事,適合貼在我們家粉專嗎?
    喵:可能有些政治立場的人,會不喜歡,可能會掉粉,但無所謂啦,我也不在意按讚和追蹤人數,搞不好,會有另一群人來,你就貼吧,這就是我們的日常呀!
    圍:我覺得很難過,疫苗怎麼會被區分了政黨顏色?
    .
    感謝喵爸,讓我有勇氣貼文
    一邊陪肉,一邊打長文,花了一個多小時才寫完貼文
    .
    願疫情遠離
    願疫苗能帶來保護力,讓大家都不會轉為重症
    有疫苗就打,能靠國產自給自足,自立自強,不靠別人更好
    也請那些人不要再打擊臺灣認真、辛苦的醫療團隊,辛苦的研究團隊,以及所有受試者投入的時間、身體精力
    再次祝福台灣後續所有混打試驗、三期試驗、第三劑試驗、二代疫苗(因應變種病毒),都能獲得順利的結果
    祝大家都健康平安,少點口水,有疫苗就打,有打就有保護力,高低而已,沒打疫苗就是全靠戴口罩、勤洗手、維持社交距離

    by圍爸

    #covid #高端 #二期試驗

  • 論文研究倫理 在 BBC News 中文(繁體)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17 16:02:05
    有 400 人按讚

    澳大利亞科廷大學呼籲期刊出版商撤回一篇由該校前教職員撰寫的研究論文,稱其違反了倫理準則。

    該研究作者稱其在大連民族大學招募了幾百位維吾爾族、藏族和朝鮮族學生,收集了他們的面部特徵數據。通過技術手段,可以幫助人臉識別軟件更有效地識別少數族裔。

  • 論文研究倫理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3-06 19:00:05

    🔥 志祺七七團隊誠徵「全職企劃」與「特約作者」🔥
    歡迎點擊官網看更多職缺資訊:https://www.simpleinfo.cc/hiring/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翁茂鍾案 #法官職業倫理
    各節重點:
    00:00 前導
    01:56「志祺七七徵企劃夥伴」廣告段落
    02:56 翁茂鍾是誰?
    04:37 法官吃個飯有違法嗎?
    05:38 為什麼要有法官倫理規範?
    06:29 有什麼事情是法官不能做的?
    07:32 限制法官的社交行為,會有負面影響?
    09:23「533法則」是什麼?
    10:46 我們的觀點
    11:34 提問
    11:52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庠佑
    |腳本:庠佑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歆雅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翁茂鍾:https://bit.ly/3qtrU81
    →展開全面調查,嚴格檢視法官違失行為—司法院院長公開聲明:https://bit.ly/30ketME
    →本院所屬法官違失行為行政調查報告新聞稿:https://bit.ly/3qilp7B
    →針對外界質疑本院調查標準及包庇特定法官之澄清新聞稿:https://bit.ly/2PrVhuj
    →法官法對於法官、檢察官懲戒種類之規定為何?:https://bit.ly/3rn64UH
    →司法改革很重要!奶嘴法官斷風化案:證物為何沒「喇叭」?:https://bit.ly/3uVttPf
    →「家門、校門、衙門」三部曲 娃娃法官多:https://bit.ly/3bmdlP7
    →法務部新聞稿:https://bit.ly/3kSLgSO
    →台灣公益暨吹哨者保護協會臉書 https://bit.ly/3sUEONE
    →法學粉專臉書:https://bit.ly/3sUf6Jj
    →黃國昌臉書:https://bit.ly/2MRrxpX
    →監察院退回法務部調查報告 蔡清祥:會檢討、補充:https://bit.ly/3sT0auT
    →石木欽案外案!司法官不當接觸翁茂鍾 法務部第二波清查中:https://bit.ly/3c6qf2T
    →翁茂鍾行事風格具爭議 曾告女童姊妹求償5億:https://bit.ly/3v1RLHE
    →有話好說:https://bit.ly/3rkXoy8
    →法官倫理相關法制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研究生:蕭雅綺

    【 延伸閱讀 】

    →百利案時序表:https://bit.ly/2PHANOB
    →鏡週刊--銀行員之死1:https://bit.ly/2OsBquJ
    →鏡週刊--銀行員之死2:https://bit.ly/38egDCe
    →鏡週刊--銀行員之死3:https://bit.ly/3kQabGD
    →鏡週刊--銀行員之死4:https://bit.ly/38hB6Ge
    →鏡週刊--銀行員之死5:https://bit.ly/2PuQlF0
    →鏡週刊--銀行員之死6:https://bit.ly/3uXnedO
    →鏡週刊--翁茂鍾案添冤魂:https://bit.ly/3uYbYhc
    →鏡週刊--翁茂鍾案添冤魂1:https://bit.ly/30h8Ajv
    →鏡週刊--翁茂鍾案添冤魂2:https://bit.ly/3c5ggee
    →鏡週刊--翁茂鍾案添冤魂3:https://bit.ly/3kPlPBm
    →鏡週刊--翁茂鍾案添冤魂4:https://bit.ly/3ejYerv
    →鏡週刊--大法官捲醜聞:https://bit.ly/2PuQoRc
    →鏡週刊--大法官捲醜聞1:https://bit.ly/3kR4F6E
    →鏡週刊--大法官捲醜聞2:https://bit.ly/38hBdBE
    →鏡週刊--大法官捲醜聞3:https://bit.ly/3cc4Ntw
    →鏡週刊--大法官捲醜聞4:https://bit.ly/3sLFvsK
    →鏡週刊--大法官捲醜聞5:https://bit.ly/3sXhi2u
    →鏡週刊--大法官捲醜聞6:https://bit.ly/3bl7g5C
    →鏡週刊--司法高官捲醜聞:https://bit.ly/2PEJZmL
    →鏡週刊--司法高官捲醜聞1:https://bit.ly/2PuQjgm
    →鏡週刊--司法高官捲醜聞2:https://bit.ly/38fc4Ya
    →鏡週刊--司法高官捲醜聞3:https://bit.ly/3qmhXcm
    →鏡週刊--司法高官捲醜聞4:https://bit.ly/3c3tCaV
    →鏡週刊--司法高官捲醜聞5:https://bit.ly/2NZA3Uu
    →鏡週刊--司法高官捲醜聞6:https://bit.ly/3uXnyt2
    →鏡週刊--世紀司法醜聞:https://bit.ly/2Pzxd8V
    →鏡週刊--世紀司法醜聞1:https://bit.ly/3bmdWQR
    →鏡週刊--世紀司法醜聞2:https://bit.ly/38ftbcq
    →鏡週刊--世紀司法醜聞3:https://bit.ly/2OpQUzF
    →鏡週刊--世紀司法醜聞4:https://bit.ly/38cONpI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引用本頻道影片與相關品牌識別素材,請遵循此規範:http://bit.ly/shasha77_authorization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 論文研究倫理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05-06 19:58:15

    本集主題:「因死而生:一位安寧緩和照護醫師的善終思索」新書介紹
         
    訪問作者: 謝宛婷 醫師
         
    內容簡介:
    一部以動人的真實故事,深刻探討善終的生命之書。
    最盪氣迴腸、最令人眩然欲泣的醫療現場第一手報導。
      
    善終不是最艱難的,
    最艱難的是同理與陪伴病人及家屬那擺盪、紛亂、擔心後悔又疼痛的心緒。
    一位陪你一起痛、一起哭、一起為所愛的人下最後決定的醫師。
      
    ●謝宛婷醫師為衛福部「推廣病人自主權利法計畫」專家顧問與核心講師
    ●榮獲奇美醫學中心「傑出教師與跨職類教學特殊貢獻」終身獎
    ●特別企劃:54個安心錦囊,讓病人及家屬在生命的最後一段路,充滿勇氣,不惶恐、不痛苦。
      
    當病人及家屬面對生命終點,他們的煎熬與困境:
    ●「醫師,我的家人雖然最後選擇不急救,但你一定要『救到最後一刻』。」
    ●末期病人渴望在家過世,但家屬卻因害怕而逃避……
    ●病人:「醫師,我不想用嗎啡止痛,這會上癮吧?!」
    ●病人苦苦哀求:「醫師,打一針讓我走了吧!」
    ●病人家屬:「醫師,你絕對不能告訴他病情!」
      
      善終不只是提供身心靈的舒適照護,更不僅是撤除維生醫療設備,而是在每一個困難的決定之前,去傾聽、同理、尊重,並深入陪伴病人及其家屬的同在歷程,以及病人離世後,去陪伴傷痛的家屬,讓他們重新面對生命中的愛與連結,並且從中轉化蛻變。
      
    善終沒有SOP,沒有公式,也不是只有選擇「放手」或「不放手」那般簡單。
      奇美醫學中心安寧緩和醫療病房的謝宛婷醫師,讓我們看到善終過程的擺盪與揪心,以及每一個決策的艱難與掙扎。
      
      那些不忍自己離世而讓家人心碎的愛與拉扯,那些盤根錯結、撕心裂肺的家族糾葛,那些一心以尋死作為解脫的孤獨靈魂,都在謝醫師專業又溫柔,如同大海般包容的梳理及接納中,有了往前走的力量。
      
      她以無比的勇氣徹底地實踐「幽谷伴行」的真諦,她堅定地接下醫病關係交付到她手裡的重量,她更堅毅地扛負起與病人共同分擔做決定的責任。
      
      她教會我們死亡永遠都不是最壞的,以及如何因為死亡而更加活出生命的精采。她說傷痛的母親叫做愛,她把無懼而真誠的心意留在每一個她所照護的家庭內,讓我們看見,風雨過後,終有彩虹。
           
    作者簡介:謝宛婷 醫師
      奇美醫學中心奇恩病房(緩和醫療病房)主任。曾獲頒院內傑出教師與跨職類教學特殊貢獻的終身獎。
      一九八三年生,臺南人,因為渴望工作不要一成不變而選擇踏入醫療,從此對那屬於同一個疾患章節的百樣病貌入迷。
      本身是安寧緩和醫療、家庭醫學與老年醫學的專科醫師,長年推動緩和醫療教育與社會宣導。

      工作場域從病房到民宅,治療意圖從病徵到人心,對文學、哲學、法學、社會學、心理學和行為經濟學充滿興趣,目前就讀成大法律研究所,正力行成為法律和生命科學之間的轉譯者。近年擔任衛生福利部推廣「病人自主權利法」計畫的專家顧問以及核心講師,協助推動該法案,也是安寧緩和醫學學會專科醫師培訓課程的講師與醫療法規因應工作小組的委員。
      
      以演說、影視、各式文章寫作以及社會參與,傳遞醫療自主、醫病溝通、關懷倫理、生死哲學的理念與醫療實務經驗,本人與其服務的團隊多次受公視節目以及《康健》、《天下》、《財訊》等多家媒體雜誌採訪。學術研究以預立醫療決定、行為能力與心智能力、醫療自主權為主。論文散見國內外醫療與法律相關雜誌,也多次在國際性學術會議上發表。

  • 論文研究倫理 在 MUV1668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03-26 01:19:01

    共勉之
    補充: 勞工處提供一張民事表格同一個刑事報案電話。份表格,佢建議完約後一星期內收唔清錢先交。正如有兄弟所講,循民事追討的話,勞工處會叫勞資雙方和解為先,即係佢找晒條數就算。

    另我發現有唔少人提到訪談法問題,我本人對所有研究方法無任何偏見,自己本身都讀歷史出身,有做過口述歷史,都清楚知道訪問唔一定係QUANTITATIVE。我諗呢件事焦點,唔係針對個研究方法,應該話我作為受訪者,完全唔了解對方嘅研究方法同任何研究詳情。對方只係通過上司嚟要求我寫某件事嘅感想,而我除咗自貶表示唔敢亂講,其實都有問佢介唔介意講下研究詳情,對方回覆係:不過是論論文而已。我向來樂於幫助做學術研究嘅人,但咁樣嘅情況,實在有違學術倫理。
    爆機兄弟達哥:

    睇直播請到: https://www.twitch.tv/underground_dv

    想睇最新片到: https://www.youtube.com/user/undergroundDV

    想知最新消息留意: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undergroundDV/

    Instagram: http://instagram.com/tat.gor

    潮文請寄: undergroundchiuman@gmail.com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