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裁判書用語辭典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裁判書用語辭典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裁判書用語辭典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裁判書用語辭典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0萬的網紅立法委員林為洲,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民眾看不懂判決書,並非無理由】 考考大家知道「矧」、「渠」、「綦」這三個字的念法跟意思是什麼嗎? 想必一般大眾對於這幾個字都覺得非常陌生、難懂吧。民眾不了解法律,認為法律是一個艱深的用語,當然容易加深誤會與質疑,尤其是裁判書,敗訴一方必定想知道其理由為何,但看見厚厚的裁判書後,裡頭的文字如此難...

  • 裁判書用語辭典 在 立法委員林為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3-12 16:42:02
    有 1,033 人按讚

    【民眾看不懂判決書,並非無理由】

    考考大家知道「矧」、「渠」、「綦」這三個字的念法跟意思是什麼嗎?

    想必一般大眾對於這幾個字都覺得非常陌生、難懂吧。民眾不了解法律,認為法律是一個艱深的用語,當然容易加深誤會與質疑,尤其是裁判書,敗訴一方必定想知道其理由為何,但看見厚厚的裁判書後,裡頭的文字如此難以理解,心裡當然會更加懷疑。

    目前針對法院審理的程序部分,已有陪審與參審立法的討論;量刑的基準也有「刑事案件量刑基本法」的初步構想;但是,判決書白話文運動,目前仍未有任何進度,艱深、難讀的判決書仍讓一般人難以理解判決的過程、結論,更加無法相信司法的公信力,只會增加高高在上的觀感。

    如果參與訴訟的民眾,都無法簡單理解為何法官裁判的理由,當然會造成更多的誤解產生。雖然司法院已建置「裁判書用語辭典資料庫查詢系統」,但民眾遭遇敗訴時,是否還能有足夠的心情與時間去一一檢視裁判書用語的意義,以及變相增加民眾的時間花費,難怪外界對於司法改革普遍不具備有信心,所以在討論訴訟過程的改革之外,讓民眾輕易了解審判結果,也是司法改革的重點之一,司法院應進行裁判書白話文運動,才能重拾民眾對於司法的信任。

    林為洲服務團隊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