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膝蓋韌帶發炎復健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膝蓋韌帶發炎復健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膝蓋韌帶發炎復健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膝蓋韌帶發炎復健產品中有3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Arisa愛瑞莎Dance&Yoga,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我的腳踝因為習慣性扭傷,醫生診斷後發現#腳踝外側韌帶鬆弛、失能,去年做了增生療法、葡萄糖水注射三次後,一直都有在尋找物理治療的幫助。 這次很幸運地來到「生生優動 運動‧物理治療所」😍遇到了彭思瑋(威力老師)老師~ 彭思瑋老師(威力老師)透過肌肉和骨骼的理學檢查及#動作分析,發現由於右腳踝穩定...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根據統計,台灣有8成以上的退化性關節炎患者超過50歲,且女性多於男性,是非常常見的關節疾病, 許多人擔心關節卡卡、紅腫脹痛、甚至嚴重變形,不但影響行動力和活動力,人生也會變得無趣。 退化性關節炎可以恢復嗎? 蔡凱宙醫師說明,人體有損耗也有再生,若再生的能力下降,損耗增加時,就會走向退化。 因此,...

膝蓋韌帶發炎復健 在 Arisa 愛瑞莎 dance&yoga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03 16:14:19

我的腳踝因為習慣性扭傷,醫生診斷後發現#腳踝外側韌帶鬆弛、失能,去年做了增生療法、葡萄糖水注射三次後,一直都有在尋找物理治療的幫助。 這次很幸運地來到「生生優動 運動‧物理治療所」😍遇到了彭思瑋(威力老師)老師~ 彭思瑋老師(威力老師)透過肌肉和骨骼的理學檢查及#動作分析,發現由於右腳踝穩定...

膝蓋韌帶發炎復健 在 李薇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03 13:07:47

《乾灸》 你是否有聽過「乾針」治療?在門診很多病人看到我拿起針灸針的時候,都會很訝異難道西醫也變成中醫了嗎?隨著醫療的進步,越來越多古用新治的結合跨科發展。先來談談針灸,您知道鍼灸針的起源及原理嗎?如果你還在認為針灸只是起到治病那就錯了,今天讓我們來直觀的瞭解針灸針的功效。 武俠小說裡的銀針飛入...

膝蓋韌帶發炎復健 在 物理治療師 啊小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5-26 15:57:21

跑跳都會不舒服!最折磨籃球員的膝蓋痛  📍 髕骨肌腱炎也稱跳躍膝,是指膝蓋前方的髕骨肌腱發炎所造成的疼痛,因為常見於需要大量跑跳的運動員而得名,跳躍膝不像大部分韌帶軟骨的受傷會完全無法打球,總是熱身前和打完後最痛。  ⚠️髕骨肌腱炎在臨床上是指經超音波診斷發現肌腱不正常同時在觸診時出現疼痛...

  • 膝蓋韌帶發炎復健 在 Arisa愛瑞莎Dance&Yoga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27 18:00:45
    有 43 人按讚

    我的腳踝因為習慣性扭傷,醫生診斷後發現#腳踝外側韌帶鬆弛、失能,去年做了增生療法、葡萄糖水注射三次後,一直都有在尋找物理治療的幫助。

    這次很幸運地來到「生生優動 運動‧物理治療所」😍遇到了彭思瑋(威力老師)老師~

    彭思瑋老師(威力老師)透過肌肉和骨骼的理學檢查及#動作分析,發現由於右腳踝穩定性不足、足弓內塌,導致小腿外側肌群緊繃、按壓都有明顯痠痛感,同時也因為腳踝足弓塌陷、導致膝蓋向內傾倒內八;而腳踝和膝蓋的代償,也進一步影響到髖關節和骨盆,連帶影響到我平常的腰痛。
    這時候我才知道原來我的小腿外側發炎、膝蓋滑囊炎加上單側的腰痛是這樣來的!

    在檢測中也發現多處深層肌群無法正確發力,建議做動作控制核心訓練來矯正,才能在運動中使#關節中心化,也就是「讓關節和肌肉在穩定的狀況」下工作,避免代償和傷害的發生!

    除了動作控制訓練之外,治療所還有AI醫療級運動復健器材SMARC幫忙我們訓練功能性運動。
    SMARC和一般運動器材不同,SMARC會收集我們在運動中的數據、算出哪裡需要加強活動度與協調穩定,強化核心,運動過程中也會有專業的運動管理師指導,就不怕做錯、受傷。

    治療結束後~認真細心的威力老師還會每次給我回家作業(包含腳踝、髖關節等下肢的穩定訓練,還有搭配呼吸的DNS核心訓練動作),
    加上彈力帶與抗力球的輔助,讓每週上完課的我,身體可以找到對的位置,找到「核心發力的感覺」,持續練習,找回身體的控制力,才能動的健康、預防傷害,如果想諮詢,歡迎找威力老師@MovementWilly。

    大力推薦生生優動,有問題要預約點這邊 生生優動 運動物理治療所(@AICare.PT)
    ☎預約電話:02-28721526
    #生生優動 #運動物理治療所 #物理治療 #運動傷害 #疼痛治療 #徒手治療 #運動治療 #健康賦能管理專家

  • 膝蓋韌帶發炎復健 在 Dr.李薇復健與生活頻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14 07:29:41
    有 467 人按讚

    《乾針》
    你是否有聽過「乾針」治療?在門診很多病人看到我拿起針灸針的時候,都會很訝異難道西醫也變成中醫了嗎?隨著醫療的進步,越來越多古用新治的結合跨科發展。先來談談針灸,您知道鍼灸針的起源及原理嗎?如果你還在認為針灸只是起到治病那就錯了,今天讓我們來直觀的瞭解針灸針的功效。
    武俠小說裡的銀針飛入飛出,極其精妙,像絕命毒師一樣銀針一出,必有一傷。其實要對針灸追根溯源的話,大眾所知它起源於中國,併具有悠久的歷史。傳說針灸起源於三皇五帝時期,相傳伏羲發明了針灸,他“嘗百藥而制九針”(東漢醫學家皇甫謐記載於《帝王世紀》)。而據古代文獻《山海經》和《內經》,有用“石籛”刺破癰腫的記載,「針灸療法」的起源就在石器時代。當時人們發生某些病痛或不適的時候,不自覺地用手按摩、捶拍,以至用尖銳的石器按壓疼痛不適的部位,而使原有的症狀減輕或消失,最早的針具:砭石也之而生。隨著古人智慧和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針具逐漸發展成青銅針、鐵針、金針、銀針,直到如今用的不鏽鋼針。鍼灸的原理是以針刺和艾灸穴位相結合的方法。針刺法是用金屬製成的針刺入人體一定的穴位,應用手法調整營衛氣血,艾灸是用艾絨搓成條或柱,點燃溫灼於面板穴位表面達到溫通經絡、調和氣血的目的。針灸是針刺入病人的穴位達到刺激神經與經絡,再用火的溫熱刺激燒灼區域性,達到疏通經絡、活血化瘀、補氣運血、調手陰陽、調節體內各臟器的功能,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雖然針灸是起源於中醫,但現在許多西醫也用到了針灸針做乾針治療頑疾,醫師單用中空的針具,或西方物理治療師用針灸針對患肌激痛點扎針,稱為乾針。我們醫師根據病人症狀,按照肌肉激痛點處(肌肉結節)及筋膜走向進行鍼刺,對於許多緊張型的肌肉疼痛,乾針能取得很好的放鬆治療效果,現代醫療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並推廣乾針或浮針,這在西醫裡也得到了綜合治療的應用。除此之外部分中西醫,針處加上電流,所謂的電針灸,不只治療疼痛、神經痛,甚至也可以用於減重。

    在我門診,也時常進行乾針治療。

    李婆婆,她算是我們醫院復健室的常客,前幾次改善了李婆婆的臂部疼痛:梨狀肌症候群,復健無法解決的,用亁針處理;近期正治療頸椎引起她喉部不適感及反覆落枕,估計再有幾次就差不多了。一次門診,我看婆婆拿起包包時眉頭皺了一下,右手舉不高,走路變得緩慢又駝背,計她的肩膀跟膝蓋也不行了,我請李婆婆在床緣趴下,挽起胳膊,在挽起袖子之後,看見肩膀及背部有紫色的皰疹,我問婆婆:「您的肩膀是不是痛到半夜睡不好呢?您上下樓梯有沒有困難呢?」「你怎麼知道?我的確肩膀到手會痛到沒有力氣,半夜因肩膀痛常常痛醒,前幾次一直想說的,但看您病人也多,可不太好意思。我這一身的病,怎能全都麻煩你了?」我說:「既然來都來了,在我能力範圍……」李婆婆接著說,她年輕時能吃苦,幹過農活,也在扛過重物。每天扛著百八十斤的田螺在市場上賣。有時一天打三份工,每天潮溼的環境,負重的強度,加大了膝蓋的負擔。常常睡得少,年輕時候也得過皮蛇。現年紀大了,全身關節都不行了,尤其是膝蓋,而睡眠問題就更不用說了。」婆婆肩膀痛是因為免疫力差得到皰疹攻擊身體的神經所致,我處方了皰疹神經炎的用藥,我再讓她放平膝蓋,右側髕骨周圍有一定程度的腫脹,髕骨周圍有壓痛點。膝蓋並未發紅。屈伸有痛感。手觸並無明顯骨性變形或骨性增生;而軟骨被磨損得喀喀作響。

    肩膀經過抗生素及早治療,婆婆的皰疹神經炎完全改善。然而婆婆的喉嚨痛及脖子僵硬,甚及膝炎,隨著數次乾針後大幅改善。
    ———————————————-
    在中醫的理論,年紀大了的人,解決骨病的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固腎。另外,肝主筋。關節也有筋,各種韌帶肌腱都屬於筋,所以還與肝有關。腎屬水,肝屬木。水生木。腎氣不盛,何以生肝?腿腳手臂指掌沒力,都是肝不給力。一聯絡經絡穴性,藏象原理。

    西醫的乾針適用於治療肌肉筋膜發炎及僵硬。主要有兩種做法,一是紮在筋膜上,放鬆緊繃的肌肉,許多病人在一紮針下去就可以感受到疼痛減輕3~4成,就是因為長期緊繃的肌肉因扎針得到緩解。不過隨著患者日常活動、使用肌肉等狀況,經時間累積後疼痛可能會再復發,治療療效會呈現鋸齒狀逐漸下降。
    另一種方法就是用針反覆在患處扎針造成該處組織輕度損傷,重新修復生長,這個原理與震波、增生注射療法類似,都是破壞組織進而讓組織重新修復。

    在做乾針治療時,我拿起數根3寸針,為了避免病人害怕,在轉移注意力後,數針很快就進入肌肉了。雖然針長,有一些痛感、脹感,但沒想像中的可怕。當然乾針也是有風險的,除了比針灸痛以外,也是有類似針灸如出血感染及氣胸的風險。

  • 膝蓋韌帶發炎復健 在 陳家駒中醫師.門診不能說的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4-08 22:09:58
    有 59 人按讚

    【一位長笛演奏家的媽媽手問題】​

    兩週前有一位患者來看困擾她將近兩個月的問題—右手拇指根部疼痛。​

    這個問題其實臨床上很常見。​
    大部分的人會被診斷為「媽媽手」,​
    也就是「狹窄性肌腱滑膜炎」。​

    她在西醫復健科做過各種治療,包含電療、消炎止痛注射、增生療法⋯但都是頂多1-2天不痛,最終仍然無效。​

    最後一次回診西醫的時候,甚至被認為可能與風濕性關節炎有關,建議轉診治療。​

    聽完她描述西醫的診斷之後,我進行了詳細的觸診,發現她的右側上半身異常緊繃。​

    包含前側的胸小肌、三角肌,到頸椎的提肩胛肌、膏肓處菱形肌、斜方肌群,全部張力都是集中在右半邊。​

    同時在右腰薦關節處發現明顯筋結沾黏,這是很典型翹右腳習慣所造成。​

    於是便聯想到可能與她長期演奏姿勢有關,便請她做出平常演奏時的動作。​

    果然,右手抬起、肩胛後收做出吹笛姿勢,同時加上她習慣翹右腳的坐姿,造成整個脊椎像是扭麻花捲似的旋轉姿態。​

    我請她維持當下的姿勢,同時活動拇指看看,她驚訝的發現,竟然在這樣的姿勢之下拇指完全沒有疼痛。(她就診當下是很痛的)​

    然而在把手放下、坐姿正坐的時候,拇指疼痛又再次出現,於是我判斷她的拇指疼痛問題應該是來自於全身姿勢性造成的張力失衡、產生疼痛問題。​

    她表示,她的拇指疼痛,是自從兩個月前演出與練習長笛的次數減少,才開始出現。​

    這可以理解為,或許在過去十幾年下來,長期的演奏姿勢,已經讓她的筋膜肌肉組織形成另一種歪斜的平衡(右半身張力大且旋轉)。​

    就像是松樹盆景,一旦經過長時間的調整修枝,最終造成樹木姿態的偏移。​

    這樣的情況下想要靠自己強行轉直(站直坐正、不旋轉),反而會造成不適或是疼痛,站歪歪的反而比較舒服。​

    但是這樣長時間讓關節、肌腱、韌帶維持固定在錯誤的張力狀態,是可能會造成組織的慢性發炎,甚至是受傷變形。​

    與她討論之下,建議進行「筋膜圓針治療」,
    將目前發現造成疼痛不適、張力失衡的筋結沾黏點進行鬆解。​

    由於她的姿勢扭曲是整體性的,一連串錯誤的張力從骨盆開始,最終受害於右手拇指根部,因此我們的治療範圍包含了肩頸、上臂、整條脊椎到骨盆。(拇指部分甚至完全沒有處理)​

    兩週後的今天,她回診表示,經過上次的治療之後,這兩週右手拇指在任何的姿勢下都已經完全沒有再出現疼痛現象。​

    人體許多的疼痛問題,其實發生疼痛的位置是「張力異常的最終受害者」。​

    是因為身體其他地方的張力出現問題,導致整個動作的肌肉動力鏈失衡,因此受害的肌肉被迫更用力或是被拉扯,於是才出現疼痛的感覺。​

    舉凡,​
    五十肩可能源於脊椎姿勢的問題;​
    足底筋膜炎可能源於骨盆站姿的問題;​
    膝蓋退化性關節炎源於站姿整體受力問題。​

    並不是所有的疼痛都需要在患處進行局部治療,消炎止痛藥物也只是暫時阻斷神經的疼痛反應,並沒有改善結構失衡、張力錯誤的問題。​



    【個案疾病治療內容已經當事人同意公開作為醫學討論研究】​

    【實際療效因個人情形可能不同,建議於門診向醫師諮詢!】​


    #沒有從根本處理軟組織張力問題​
    #再怎樣局部消炎止痛都只是暫時​
    #PRP與增生療法也不是萬能方式​
    -​
    #筋膜圓針鬆解治療​
    #改善結構張力異常​
    -​
    -​
    #陳家駒中醫師​
    #門診不能說的事​
    #京水堂中醫診所​
    -​
    多囊調經|婦科不孕|體態控制​
    內科雜症|皮膚疾患|筋膜圓針​
    -​
    診所地址:台北市南京西路22號(捷運中山站)​
    聯絡電話:02-2558-5592

  • 膝蓋韌帶發炎復健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8-09-27 18:13:32

    根據統計,台灣有8成以上的退化性關節炎患者超過50歲,且女性多於男性,是非常常見的關節疾病,
    許多人擔心關節卡卡、紅腫脹痛、甚至嚴重變形,不但影響行動力和活動力,人生也會變得無趣。

    退化性關節炎可以恢復嗎?

    蔡凱宙醫師說明,人體有損耗也有再生,若再生的能力下降,損耗增加時,就會走向退化。
    因此,我們要將損耗減少,提升再生能力,就是要提高身體的「自癒力」。

    骨科醫師蔡凱宙說明,造成退化性關節炎的原因,分為下列兩種:

    外因性:抽菸、喝酒、肥胖、受傷等
    內因性:遺傳基因、停經後婦女、年長者

    蔡凱宙醫師指出,我們都可以透過調整緩解退化性關節炎,「它不是沒有希望的,它是會好的病」,
    但重點是要給細胞一個良好的環境,改變飲食習慣及培養良好的運動習慣。

    蔡凱宙醫師指出,治療退化性關節炎,要從「骨正、筋軟」開始,骨架要弄正、肌力要鍛鍊、韌帶穩定度要重建等等,
    此外,我們要把呼吸及血液循環也調整好,才能告別疼痛並使軟骨再生。

    膝蓋問題要從腳開始治療

    蔡凱宙醫師說明,腳指的是「足踝」,因為此處歪斜的話,膝蓋內側的受力就會增加,「就好像二樓壞掉,地基也要弄好,上面才會好」。
    他表示,透過矯正鞋墊、腳部運動等方式,來讓腳部循環變好,藉此也調整膝蓋。

    蔡凱宙醫師補充,臨床上也發現病人腳部長黴菌,造成足部水腫得很厲害,此時透過治療腳部的黴菌,膝蓋也跟著好轉。
    「所以人體是牽一髮而動全身,你不可以只有想要治療膝蓋而不管腳,那這就沒有辦法好。」

    膝蓋退化如何預防?

    蔡凱宙醫師回應,要從飲食及運動兩方面改善。

    飲食:不吃糖
    醫師說明,首先就是要管住自己的嘴巴,甜食、糖不要吃,就能降低腹部肥胖的機率,膝蓋壓力也會因此減小。

    運動:扶桌正踏及推揉膝眼

    扶桌正踏
    可以幫助膝蓋循環,緩解關節炎,同時鍛鍊肌肉力量。蔡凱宙醫師表示,利用桌子輔助,可讓膝蓋壓力減少,手則要用較大的力氣。

    1、手肘微彎扶桌,兩腳合併不要內、外八。
    2、踏步時雙腳盡量抬高,大腿與軀幹趨近90度,也就是與地面呈現水平狀態,再放下。一次踏步30至50下,一天最少要能夠踏到300下最佳。

    推揉膝眼
    膝關節腫痛、活動困難或是腰腿無力時,可以按摩內膝眼穴。蔡凱宙醫師指出,若感覺酸軟,就表示有點阻塞、水腫,愈按摩讓膝蓋放鬆,就愈不容易磨損軟骨。

    1、坐在椅上,膝蓋彎曲90度。手握膝蓋,找出膝蓋內側凹陷處的內膝眼穴。
    2、將腳伸直、腳跟著地,以拇指按摩內溪眼穴10秒。每回3次,早晚各2回。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早安健康11月號《逆轉脂肪肝》,全台各大超商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商城免運特惠中!

    【相關影片】
    找回行動力!每天這樣做關節不退化【蔡凱宙醫師/破解健康密碼】
    https://youtu.be/6U4J_1NBQl8

    每天3招 遠離膝關節炎【蔡永裕主任/疼痛麥擱來】
    https://youtu.be/W6AhqItELKQ

    消除發炎、防護軟骨 逆轉關節退化的6道防線【陳怡孜醫師/骨力顧健康】
    https://youtu.be/4blduzRvHa0

    按摩膝蓋疏散累積毒素,暢通關節經絡一身輕
    https://youtu.be/9CjcYu5yMQk

    【相關文章】

    按摩膝蓋疏散累積毒素,暢通關節經絡一身輕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8842

    揪出傷害關節5元兇!醫:正確治療退化性關節炎應該要...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8352

    痛風、關節炎反覆發作!少碰這4種讓你痛到不行的食物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4018

    #蔡凱宙 #退化性關節炎 #骨科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