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聯合國兒童定義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聯合國兒童定義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聯合國兒童定義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聯合國兒童定義產品中有6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2萬的網紅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0928紐約時報 *【共和黨阻撓政府撥款,拒絕取消債務上限】 美國參議院共和黨人否決了一項避免本周政府關門和下個月聯邦債務違約所需的支出法案,由於共和黨反對暫停實施債務上限,美國正走向一場財政危機的邊緣。拜登政府試圖大力推進其國內議程之際,共和黨試圖在關鍵時刻削弱其努力。 https://www....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我是小馬 A Man in his Cav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沒錯!我們開會員啦!(鞭炮!咻咻!碰!) 能得到大家的肯定,我們覺得很幸福。我們會捐出20%的會員收入,給予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希望能幫助其他地方需要幫助的孩子們。再次謝謝大家,成長的路上有你們,真好! 來成為 A Man in his Cave 的會員連結:https://tinyurl.com...

聯合國兒童定義 在 政經八百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24 14:14:55

#政經八百政治標記 ⁡ 〔 #中秋節幹嘛烤肉? #這是誰的中秋節? #從國定假日看權力運作 〕 ⁡ 今天是中秋節,不知道各位壯士們是否有搭上返鄉專車回到熟悉的家人身邊,一起共度月圓佳節。 ⁡ 在享受四天連假的同時,建議各位壯士們不妨抬頭看看天空賞月之餘,享受中秋必做三件事:烤肉、吃月餅、吃柚子。 ⁡...

聯合國兒童定義 在 數位外交研究室 Digital Diplomacy Lab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6 10:22:16

#一週國際社群時事|08/14 - 08/20 ⠀ 1️⃣ 恐怖組織 or 政府當局?塔利班奪權成社群新挑戰 ⠀ #塔利班奪權成社群媒體新挑戰 911 事件後,美國率領北約推翻當時掌權的阿富汗民兵組織 #塔利班 (Taliban)。今年 5 月美國總統拜登宣布自阿富汗撤軍,沒想到美軍...

聯合國兒童定義 在 一六 · 台北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18 21:35:19

《免費素食主義/不消費主義(freeganism)》 作者|劉諺昀 校正|江秉宸、魏翌涵、陳智怡 - 你知道全球每年浪費掉的食物約為13億公噸,高達生產量的三分之一,如果將浪費食物的溫室氣體排放視為一個國家,它將會成為全世界第三大溫室氣體排放國嗎? 你知道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調查報告...

  • 聯合國兒童定義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28 11:30:25
    有 665 人按讚

    0928紐約時報

    *【共和黨阻撓政府撥款,拒絕取消債務上限】
    美國參議院共和黨人否決了一項避免本周政府關門和下個月聯邦債務違約所需的支出法案,由於共和黨反對暫停實施債務上限,美國正走向一場財政危機的邊緣。拜登政府試圖大力推進其國內議程之際,共和黨試圖在關鍵時刻削弱其努力。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7/us/politics/republicans-block-government-funding-bill-debt-limit.html

    *【澳洲決心抗衡中國,它做對了嗎?】
    在宣佈將“挺身而出”對抗中國四年後,該國正在與其政策和立場急劇轉變帶來的政治和經濟後果角力,本月的美英澳核動力潛艇協議更加劇了這種寒意。盟國稱讚澳洲展示了相對弱勢國家可以如何重新定義與中國的關係。但批評人士指出,對安全的高度關注削弱了澳洲對中國的瞭解,從而增加了政策失誤的風險。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7/world/australia/australia-china-elations.html

    *【中國停電限電擾亂了耶誕節供貨,還將波及全球經濟】
    一些工廠已經減產或停工,居民們對突然停電停水抱怨不已。由於出口強勁,許多高耗電工廠的電力需求增長;煤價也在同步上漲,導致發電成本提升。而作為公共事業的國家電網無法調高電價,只能選擇減少供電時間。目前還不清楚中國的電力短缺會持續多久。經濟學家已經調低了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這一問題還擾亂了全球供應鏈,使其他國家的物價上漲。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7/business/economy/china-electricity.html

    *【德國社民黨贏得德國大選,Olaf Scholz有望將成為下屆領導人】
    中左翼政黨社會民主黨以1.6個百分點的微弱優勢擊敗了梅克爾領導的基民盟。但由於未能獲得議會多數席位,社民黨需要和其他政黨聯合組閣。在複雜的多黨談判中,保守黨基民盟候選人Armin Laschet仍有可能贏得總理職位。分析指出,本次大選的格局意味著德國政治正在發生結構性轉變。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9/27/world/german-election-results

    *【新塔利班政府禁止女性上大學】
    塔利班繼續收緊對女性的限制。新任命的喀布爾大學新校長宣佈,女性將被無限期禁止進入大學,無論是作為教員還是學生。塔利班8月奪權後曾表態將給予女性更多權利,允許她們學習、工作甚至參與政府工作。但這一切都沒有發生。這也是對阿富汗高等教育系統的又一次嚴重打擊。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7/world/asia/taliban-women-kabul-university.html

    *【朝鮮特使在聯合國發表講話的同時,朝鮮發射短程導彈】
    韓國軍方稱,朝鮮週二向半島東部海域發射了一枚不明飛行器。幾乎在同一時間,朝鮮駐聯合國大使Kim Song發表講話,呼籲華盛頓結束對朝鮮的“敵對政策”,停止美韓聯合軍演,並從半島撤出其戰略武器。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7/world/asia/north-korea-projectile-launch-UN.html

    *【Facebook禁止13歲及以下用戶使用Instagram】
    在遭到強烈反對後,Facebook暫停了為13歲以下兒童使用Instagram。此前《華爾街日報》披露了一項Facebook的內部研究,顯示該公司瞭解Instagram對年輕女孩心理健康產生的有害影響。這引發了一場公關危機以及新一輪要求新監管的呼聲。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7/technology/facebook-instagram-for-kids.html

    *【2020年,全美各城市的謀殺案激增】
    2019年以來,凶殺案的同比增長是自1960年開始全國記錄以來的最大增幅。但總體而言,去年重大犯罪有所下降。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7/us/fbi-murders-2020-cities.html

    *【五角大廈協助撲滅野火】
    7月當野火席捲美國西部時,拜登總統與該地區的州長會面,以尋找更好的方式與大火作鬥爭。加州州長Gavin Newsom要求使用原用於警告導彈襲擊的軍用衛星,過去秘密軍事裝備,援助平民消防員也曾用於35年前。隨著白宮、中央情報局、美國林業局和其他聯邦機構尋求建立一個全國性的系統,對未被發現的野火和威脅性的突發事件發出警告,這種威脅也隨之擴大。五角大廈允許進行測試和短期原型。但這些安排不會是永久性的。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7/science/wildfires-military-satellites.html

    *【福特將大力推動電動汽車建設4家工廠】
    福特汽車宣布, 斥資數十億美元在美國建設三個電池工廠和一個電動卡車工廠,在未來四年內創造 11,000 個工作崗位,增加對電動汽車和卡車的製造。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7/business/energy-environment/ford-battery-electric-vehicles.html

    *【Covid-19實時更新】
    #法官裁定,紐約市有權要求教育工作者和工作人員接種疫苗。紐約市長白思豪規定15萬多名教育工作者和工作人員要在27日前至少接種一劑,否則將被停職,不僅工作不保,還領不到失業救濟金。
    #紐約州州長Kathy C. Hochul敦促醫護人員“做正確的事”並接種疫苗。
    #拜登接種了輝瑞 BioNTech的加強劑,並敦促還沒施打過疫苗的國人快去打第一劑。
    #巴西總統波索納洛的妻子在訪問紐約參加聯合國大會期間接種了疫苗。
    #雪梨計劃在 10 月開始解除封鎖,目標是在 12 月之前恢復正常生。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預測,2022年全球經濟增長率預估為4.5%,低於2021年預估的5.7% 增長。對美國的預測更大幅度放緩,從今年的6%降至3.9%。
    #尼泊爾放寬對遊客的規定,以幫助振興旅遊業。
    #據NBA聯盟稱,超過 90% 的 NBA 球員接種了疫苗,裁判和球隊關鍵人員也將在三週後的賽季開始前接種疫苗。但包括網隊明星後衛Kyrie Irving在內的一些知名球員,對疫苗表示懷疑,至於他們的接種狀況也避而不談。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9/27/world/covid-coronavirus-vaccine

  • 聯合國兒童定義 在 政經八百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1 21:16:36
    有 2 人按讚

    #政經八百政治標記

    〔 #中秋節幹嘛烤肉? #這是誰的中秋節? #從國定假日看權力運作 〕

    今天是中秋節,不知道各位壯士們是否有搭上返鄉專車回到熟悉的家人身邊,一起共度月圓佳節。

    在享受四天連假的同時,建議各位壯士們不妨抬頭看看天空賞月之餘,享受中秋必做三件事:烤肉、吃月餅、吃柚子。

    今天,除了談中秋幹嘛烤肉之外,也想談談「國定假日」背後的社會學思維。


    ▌中秋節的過去

    「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但直到唐朝,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

    尤其在唐朝之後,中秋賞月的習俗愈來愈普及,慢慢演變成中秋節。至明清,中秋節已與元旦齊名,成為中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有關中秋節的典故,除了大家經常聽到的:吳剛伐桂、嫦娥奔月、玉兔搗藥與月餅起義,這些不少人都耳聞過的古老傳說,但是其中都與烤肉無關。


    ▌中秋節與烤肉的關聯究竟為何?

    中秋烤肉的起源有幾個說法,1982年的《民生報》認為係因1981年烤爐外銷不景氣,廠商大量內銷的結果。

    2007年《聯合報》也有民眾投書表示中秋烤肉是他於1990年代發明;而在2004年左右,「廣告說」出現,《聯合晚報》提到:

    「中秋節烤肉的風氣是因為烤肉醬廣告推波助瀾的關係。網路上有人相傳,十多年前,萬家香醬油推出『一家烤肉,萬家香』的電視廣告,隨後競爭廠商金蘭醬油也密集推出金蘭醬油烤肉醬的電視廣告相呼應。」

    而根據亞州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案助理教授陳峻誌考察後發現,從史料分析上,無論是萬家香或是金蘭公司的烤肉醬商品推出時間或是電視廣告的播出,都晚於台灣「中秋烤肉」的現象出現年代。

    不可否認的是,相關業者的推波助瀾,的確讓中秋烤肉變的更加普遍。

    無論如何,我們可以確定的是,「中秋節烤肉」這個與中秋習俗無關的活動,也儼然成為台灣相當具備特色的中秋活動。


    ▌所謂國定假日

    而中秋節之所以能夠放假,則是根據「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之中的規定,其實該法規當中,將節日分為三類:紀念日、民俗節日與一般節日。

    紀念日大多與中華民國史上重大事件以及宗教相關,例如:開國紀念日、和平紀念日、臺灣聯合國日與佛陀、孔子誕辰紀念日等;

    民俗節日則與台灣民俗活動有關,春節、民族掃墓節、端午節、中秋節、農曆除夕以及原住民族歲時祭儀(自2006年起,具法定16族原住民身分者,得於所屬族群的歲時祭儀放假1日。)。

    而一般節日則是多與特定群體有關,如:婦女節、青年節、兒童節、軍人節等。以及臺灣光復節、中華文化復興節。

    而其中能夠放假的節日,則被俗稱為「國定假日」。


    ▌國定假日也代表什麼嗎?

    若是歸納上述假日的特質,可以發現許多的國定假日與漢民族的民俗信仰相關。

    但是在台灣,也有客家族群、原住民族與新住民等,讓台灣這座島,能夠有著多元的族群展現其各自獨一無二的樣貌,每個族群都有自己的文化與歲時祭儀。

    國定假日作為一社會制度,假日政策的行使與規劃必然是權力運作的結果。然而在國定假日規定上,特別是「民俗節日」的安排,讓尊重台灣多元文化的美意造成反效果,反而更可能忽略、排除了其他族群的歲時祭儀。


    ▌結語

    國定假日的儀式與活動,是產生維持、創新、改變、增強或削弱集體記憶與族群認同的工具,透過儀式與慶典維持了國家認同的符號與神聖性象徵。

    藉由儀式激發人民的共鳴,人潮聚集構成了獨特的集體記憶,產生國家命運共同體的感受,增強了國家及社會認同。

    在台灣,國定假日的形成與發展是政治權力和宗教共同賦予假日使其有所意義的結果,在不斷的社會變遷當中,假日如何被定義,意即國定假日的制定與形式,是多族群國家必然面臨的課題。

    如何在經濟社會發展、族群平等、文化傳承間取得平衡,並給予台灣多元族群更友善的環境,需要主政者審慎思考。

  • 聯合國兒童定義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6-25 11:23:25
    有 290 人按讚

    譚新強:傳媒軟實力才是真實力
    文章日期:2021年6月25日

    【明報專訊】今天《蘋果日報》停刊了!我無意討論蘋果的是否真的被政府逼至停業,還是別有用心的自我主動決定,但總可算是一個香港傳媒年代的過去。樂觀來看,此刻亦可以是一個回歸理性、講事實、講道理、講人性、消滅可恥自我種族歧視、團結社會、講好中國故事的契機!

    首先我們不要太天真,迷信西方傳媒就是代表客觀、公平、正義,永遠追求真相,從無偏見,從無國家和種族主義,更永不受政治影響。以美國為例,表面上,左右翼媒體的確非常努力互揭共和黨與民主黨瘡疤,亦進行激烈政策辯論。但當牽涉到重要外交議題,尤其有關政治體制和意識形態,他們都擁有完全一致的本能式偏見,漠視自身美國選舉制度的嚴重反民主瑕疵,但就永遠宗教式批判所有其他政治制度,對客觀事實興趣不大。

    中國更是一個特殊個案,一如在2019年,時任美國國務院前政策規劃主任(Director of Policy Planning)斯金納(Kiron Skinner,黑人女士)坦言,中國崛起,是不同文化的衝突(clash of civilizations),更是史上第一次非白人(non-Caucasian)對美國霸權的挑戰!所以美中之爭,何止意識形態那麼簡單?

    美媒指控中國嚴重性逐步升級
    2017年,哈佛教授Graham Allison出版了《Destined for War: Can America and China escape Thucydides's Trap》一書,提醒了美國需要提防中國的崛起,更可說驅使美國政府走向危險雙邊鬥爭,零和遊戲思維。2018年,美國國防部更首次把中國(跟俄羅斯),提升為對美國最大威脅,取代了之前十多年的所謂恐怖主義。自此,絕非偶然地,美國媒體開始鋪天蓋地,層出不窮的抹黑中國行動。從毫無證據情况下指控華為竊聽,到偏頗的2019年香港暴亂報道,到最離譜的新疆種族滅絕指控,嚴重性逐步升級。近日更開始嘗試推卸自己治疫失敗,超過60萬美國人喪命的責任,轉移視線到中國頭上。在特朗普年代,《紐約時報》、CNN等主流傳媒把COVID來自武漢實驗所意外之說列為缺乏科學證據的陰謀論,但到了今天,在毫無新證據情况下,又突然作出180度改變,不停捕風捉影,亂作故事。

    美媒也很擅長玩弄煽情。早前看過一個《紐約時報》頭版的故事,講述湖南農村發生的一宗慘案。一位婦人以為丈夫因生意失敗而駕車墮崖自殺,遂起了輕生之念,帶着兩個孩子跳進池塘自殺。但原來丈夫沒自殺,只是企圖欺騙人壽保險公司,但沒有告訴太太,弄出悲劇。他後來良心發現,在電台烽煙節目剖白,然後自首,最後被判6年監禁。這固然是個人間慘劇,但中國農村是否仍是婦女的人間煉獄?事實恰恰相反,在過去20年,隨着經濟起飛,加上城市化發展,農村婦女可算最受惠的其中一群組,自殺率大幅下降90%。中國自殺率已低於全球平均,相反美國自殺率持續上升,已高於全球平均數。

    近月美國傳媒當然極力渲染新疆的所謂人權狀况,甚至指控中國犯下人類最嚴重罪行──種族滅絕!全球人民都看過這些新聞,因此加深對中國的偏見。即使如此,美國不止拿不出有力證據,連殺戮維族人民的指控都沒有。沒有殺人的種族滅絕,是否有點奇怪?原來聯合國的種族滅絕定義(由西方帶頭寫的)下,不需要殺人,種族滅絕的行為包括控制生育,摧毀文化和語言,以及把兒童與父母隔離等等。在這方面,當然西方是充滿經驗的。

    近月最真實的種族滅絕新聞,其實發生在加拿大。在卑詩省南部的一所天主教寄宿學校校園內,發現了最少215具兒童骸骨,挖掘工作仍未完成,相信數字將繼續上升。此學校是用來執行從1874年開始的加拿大強行隔離和所謂教育原住民兒童政策,直到1997年,即24年前才停止。除此卑詩省學校外,全國總共有約130所類似設施,老實講,這些何來是學校,其實這些是運作了過百年的恐怖集中營!據估計,曾被關進去的兒童超過15萬,離奇慘死總數目超過6000人。請記得加拿大人口少,原住民人數更少,謀殺6000名兒童,是多麼恐怖和殘忍的滔天罪行!除加拿大外,當然美國和澳洲,也曾經有類似原住民兒童隔離政策。

    抹黑漸見效果 多國對中國負面印象比例升
    國際新聞有報道,但篇幅跟針對新疆的誣告根本沒法比較。我公司有兩個暑期見習生,一個是本港大學生,一個美國大學生,兩個都聰明勤奮,非常留意時事新聞,大部分消息來自Twitter和Instagram等社交媒體。他們兩個都當然聽過對新疆的各樣指控,但竟然他們兩個都從未聽過此宗加拿大進行真正長期種族滅絕的天大新聞!他們自己也非常驚訝,至此才真正明白西方傳媒的極度偏頗!圖1顯示從Google Trend可見到被洗腦的網民,對新疆的興趣遠比加拿大種族滅絕罪行高。

    不幸西方傳媒的抹黑中國行動,確已達到某些危險惡毒效果。過去數年,對中國有負面印象的美國人比例大升,去年高達73%。更值得憂慮的是不少其他西方國家,亦出現類似情况(見圖2)。大部分人都明白西方接近全面操控全球主要媒體,但不少人仍危險地低估事情的嚴重性。事實上操控傳媒是維持美國霸權的最重要工具之一(甚或沒有之一),相反中國的真正短板就是傳媒(另外是金融),帶來極大傷害。

    美操控全球傳媒 延續霸權
    有些人誤會傳媒只屬較不重要的所謂「軟實力」,重要性始終不及軍事和經濟等所謂「硬實力」。事實上軟硬實力有不可分割的關連性,缺一不可。美國操控全球傳媒帶來的最大好處是幫助美元延續的霸權。40年前,美國GDP佔合球經濟50%,今天已跌至只約23%,若以PPP計算,更已跌至第二,只約15%。美國經濟規模,相對全球不斷縮小,但軍事支出反而瘋狂擴張,每年超過7000億美元,只是F35戰機計劃,已將花驚人的1.7萬億美元。過去20年的窮兵黷武,非法戰爭和種族滅絕,除塗炭數以百萬計生靈外,亦花了額外的6萬億美元以上。赤字本已無窮增長,但上屆政府仍堅持減稅2萬億美元,後來更遇上大疫情,百上加斤,每年財赤躍升至佔GDP的10%以上,總債務更逼近100%。如何解決此辣手難題,答案竟然是長期零利率,再加QE狂印鈔票。不少人如羅傑斯(Jim Rogers)和羅奇(Stephen Roach)等苦口婆心,警告此舉可導致美元大貶值,超級通脹,甚至如古羅馬帝國般的崩潰!

    但奇怪地,美國經濟仍然強勁,美元地位更穩如泰山。美元仍是最流通貨幣,佔全球貿易超過30%,全球儲備約60%,90%以上全球外匯交易,其中一邊為美元!怎可能美國經濟佔全球比例不斷下降,但美元地位紋風不動,情况跟英鎊隨着大英帝國沒落而失去地位完全不同?

    我認為答案正是美國擁有前所未見,對全球傳媒的操控,此話語權容許美國講好美國故事,簡直接近天方夜譚地步。經互聯網傳播出去的新媒體的威力,包括串流平台如Netflix,和社交媒體如facebook和Twitter等,更遠超任何傳統媒體如報紙和電視台。傳統媒體都有地域性,每個國家都有嚴厲監管和審查,大部分只容許本國人民持有牌照,嚴防外國勢力滲透(美國也有嚴謹要求)。但奇怪地,在互聯網的華麗包裝下,每個國家都受到極大「與時並進」壓力,必須放棄所有監管,讓所有美媒,包括抹黑甚至危害國家安全的內容,自由傳播到每個人的手機上!冷靜客觀來看,此放縱行為簡直瘋狂,亦不負責任,可帶來不堪想像的傷害。事實上,只有極少國家如中國般夠膽阻擋美媒的攻勢,絕大部分都大開中門,任由美媒進行洗腦,結果是全球觀點更一致化,不管事實和科學,一面倒支持美國,包括針對中國的胡說八道。

    客觀事實是,美媒的軟實力,才是日常美國最厲害的真實力!下周將再分析中國在國際媒體上的嚴重弱勢,所帶來的傷害和危機。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https://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32098&node=1624563324283&issue=20210625

  • 聯合國兒童定義 在 我是小馬 A Man in his Cav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6-18 19:32:29

    沒錯!我們開會員啦!(鞭炮!咻咻!碰!)

    能得到大家的肯定,我們覺得很幸福。我們會捐出20%的會員收入,給予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希望能幫助其他地方需要幫助的孩子們。再次謝謝大家,成長的路上有你們,真好!

    來成為 A Man in his Cave 的會員連結:https://tinyurl.com/ycjv9my2



    #重大消息宣布 #開通YouTube會員 #伙伴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