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繩紋陶器文化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繩紋陶器文化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繩紋陶器文化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繩紋陶器文化產品中有1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7萬的網紅蔡正元,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第一代台灣人 台灣島上考古找得到的人類遺骨 最早的史前人類就是 新石器時代的「大坌坑人」 大坌坑人堪稱第一代台灣人 懂得種植小米 製作粗繩紋陶器 開始離開穴居生活 有構築簡易住宅的能力 大坌坑人的聚落 在新北市八里區 觀音山西麓的大坌坑首先發現 故命名為「大坌坑人」 年代在6,500年前至4,...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臺灣史前史廳 這次由研究典藏組的 #葉長庚研究助理,為大家介紹臺灣史前史廳。 展覽說明: 臺灣早在史前時代就是各地族群來往頻繁之地。數千年來,臺灣逐漸經由移民與其交流,發展出多樣的史前文化,時間上涵蓋舊石器時代晚期、新石器時代及鐵器時代,延亙了至...

  • 繩紋陶器文化 在 蔡正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5-10 01:16:56
    有 1,255 人按讚

    第一代台灣人

    台灣島上考古找得到的人類遺骨
    最早的史前人類就是
    新石器時代的「大坌坑人」

    大坌坑人堪稱第一代台灣人
    懂得種植小米
    製作粗繩紋陶器
    開始離開穴居生活
    有構築簡易住宅的能力

    大坌坑人的聚落
    在新北市八里區
    觀音山西麓的大坌坑首先發現
    故命名為「大坌坑人」
    年代在6,500年前至4,200年前
    在台灣島生活了2300年後消失

    大坌坑人的聚落遍及
    台灣島北中南的海岸和盆地
    甚至包括澎湖縣湖西鄉菓葉村
    和馬公市鎖港里

    大坌坑人來自福建
    趁著6,000年前冰盛期結束前
    台灣海峽的海平面尚有
    淺灘陸橋可供兩岸通行時
    從福建走到台灣島

    有人說大坌坑人的語言
    也是屬於南島語系
    這是沒有科學證據的猜想
    不必理會

    有人說大坌坑人的體質長相
    可能是原住民的祖先
    這是可以被直接否定的假設
    大坌坑人的遺骨證實
    與長江流域同期古人相同

    大坌坑人的生活文化
    與同時代福建三明市城關鎮
    南山遺址的古人相同
    也增強大坌坑人來自福建的證據

    舊時器時代的台灣人
    是在台東長濱鄉八仙洞穴居的古人
    但沒有發現遺骨
    不清楚他們的體質

    所以大坌坑人
    可視為第一代的台灣人

    請參閱:
    蔡正元著《台灣島史記》
    三民書局 誠品書店
    各大網路書店

  • 繩紋陶器文化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3-18 14:00:00
    有 288 人按讚

    龍山文化(約公元前3000 ─ 2000年)| 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龍山文化泛指中國黃河中、下游地區約當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類文化遺存。銅石並用時代文化,因發現於山東章丘龍山鎮而得名,距今約4350 ─ 3950年。分佈於黃河中下游的山東、河南、山西、陝西等省。大汶口文化出現的快輪製陶技術在這一時期得到普遍採用,磨光黑陶數量更多,質量更精,燒出了薄如蛋殼的器物,表面光亮如漆,是中國製陶史上的鼎峰時期。

    1928年的春天,考古學家吳金鼎在山東省章丘市龍山鎮發現了舉世聞名的城子崖遺址。他在城子崖台地的西面斷層上,發掘出了與石器、骨器共存的薄胎而帶黑色光澤的陶片。這引起了當時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專家的高度重視。在此之後,考古學家們先後對城子崖遺址進行多次發掘,取得了一批以精美的磨光黑陶為顯著特徵的文化遺存。根據這些發現,考古學家於是把這種以黑陶為主要特徵的文化遺存命名為「龍山文化」。   

    自龍山遺址發現以來,考古學家分別在河南、陝西、山西、湖北等地發現了這一時期的文化遺存。但因其文化面貌不盡相同,所以又分別命名為河南龍山文化、陝西龍山文化、湖北石家河文化、山西陶寺類型龍山文化,通稱之為龍山時代文化。這一時期文化的最顯著的特徵便是城址的發現。如在山東地區,除城子崖龍山城址之外,還有壽光邊線王城址,陽谷、東阿、茌平三縣發現的八座城址,臨淄田旺村城址等。在河南則發現有淮陽平糧台城址、登封王城崗城址、郾城郝家台城址、輝縣孟莊城址等。
      
    龍山文化處於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這個時期陝西地區的農業和畜牧業較仰韶文化有了很大的發展,生產工具的數量及種類均大為增長,快輪製陶技術比較普遍,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占卜等巫術活動亦較為盛行。從社會形態看,當時已經進入了父權制社會,私有財產已經出現,開始跨入階級社會門檻。   

    大部份龍山文化遺址,分佈在山東半島;而陝西、山西、河南、河北、遼東半島、江蘇、湖北等地區,也有類似遺址的發現。這個文化以許多薄、硬、光、黑的陶器,尤其是蛋殼黑陶最具特色,所以也叫它「 黑陶文化」。
      
    龍山文化除陶器外,還有大量的石器、骨器和蚌器等。他們以農業為主而兼營狩獵、打魚、蓄養牲畜。已有骨卜的習慣。且可能已經出現了銅氣。歷史上夏、商、周的文化淵源,都可能與龍山文化有相當的聯繫。

    歷史
    1928年4月,當時還在清華大學上學的吳金鼎不經意注意到一條延續數米的古文化地層帶後,先後5次到城子崖實地考察,發現了大量色澤烏黑、表面光滑的陶片,這也就是日後龍山文化的代表黑陶。後來,他的老師、被人稱為「中國考古學奠基人」的李濟先生在1930年主持了城子崖遺址的第一次大規模發掘。   

    1930年至1931年對龍山鎮城子崖遺址的發掘,最突出的代表是造型獨特、工藝精美的黑陶,所以考古學家最初稱其為黑陶文化。不久,即被命名為龍山文化。在城子崖之前,中國出土的古陶器大都是含沙量極高的彩陶和紅陶,而以河泥為原料的黑陶可以說是4000多年前東夷民族所獨有的創造。城子崖出土的黑陶藝術品蛋殼杯杯壁只有0.5毫米厚,重量只有50克左右,是黑陶中的極品。不要說是4000多年前的古人,就是今天想要燒製出這樣成色的陶器都非常困難。
        
    類型
    1930~1931年對龍山鎮城子崖遺址進行了發掘。其下層突出地存在輪製漆黑光亮的黑陶和蛋殼黑陶,所以最初稱為「黑陶文化」,被認為是起源於東方而與仰韶文化不同系統的遺存。不久即被命名為龍山文化。1931年,梁思永在河南安陽後岡遺址,第一次發現了小屯(商代)、龍山、仰韶3種文化遺存上下依次堆積的「三疊層」,明確了三者的相對年代關係。在30年代,歸屬於龍山文化的遺址不僅有黃河中、下游的,還包括了杭州灣地區,當時根據地區差別,劃分為山東沿海、豫北和杭州灣3個區。又有人提出龍山文化是中國文明的史前期之一,並認為後岡的龍山文化是商文化的直接前驅。

    1949年以後,大量的發掘和研究表明,原先的所謂龍山文化,其文化系統和來源並不單一,不能把它視為只是一個考古學文化。現在,根據幾個地區不同的文化面貌,分別給予文化名稱,以資區別。

    一般的分法是:  ①山東龍山文化,或稱典型龍山文化,即最初由龍山鎮定名的那種遺存。其分佈以山東地區為主。上承大汶口文化,下續是岳石文化,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約當公元前2500~前2000年。  ②廟底溝二期文化。主要分佈在豫西地區。由仰韶文化發展而來,屬於中原地區早期階段的龍山文化,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約前2900~前2800年。  ③河南龍山文化。主要分佈在豫西、豫北和豫東一帶。上承廟底溝二期文化或相當這個時期的遺存,發展為中原地區中國文明初期的青銅文化,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約前2600~前2000年。一般還分為王灣三期、後岡二期和造律台3個類型。  ④陝西龍山文化,或稱客省莊二期文化。主要分佈在陝西涇、渭流域。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約前2300~前2000年。  ⑤龍山文化陶寺類型,以新發現的山西襄汾陶寺遺址為代表,主要分佈在晉西南地區。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約前2500~前1900年。目前這些文化暫多冠省名加以區別,今後通過深入對比研究,有條件的當以代表性的遺址地名單獨定名。至於30年代所稱的杭州灣區龍山文化,已經另行命名為良渚文化。  

    陶器特徵   
    中原地區早期龍山文化的陶器以灰色為主,多為手製,口沿部分一般都經過慢輪修整,部分器物如罐類還採用器身、器底分別製成後再接合的「接底法」成型新工藝。灰陶的燒成溫度約為840℃。

    早期龍山文化陶器的杯、敞口盆、折沿盆、斂口罐、尖底瓶等器形還保留、繼承了仰韶文化的某些因素,而雙耳盆、三耳盆、深腹盆、筒形罐。這一時期陶器的紋飾以籃紋為主,有些陶器又在籃紋上面飾以數道甚至通身飾以若干道附加堆紋,主要原因用來加固器身。   

    晚期龍山文化的陶器以灰陶器為主,紅陶已佔有一定比例,黑陶器數量有所增加。灰陶和紅陶的燒成溫度均達1000℃。仍以手製為主,但輪制技術革新得到了進一步發展,部分陶器已採用模製成型。主要器形有杯、盤、碗、盆、罐、鼎、甑、器蓋、器座及新出現的鬲等。紋飾以繩紋、籃紋為最普遍,還見少量方格紋。

    山東龍山文化是繼承大汶口文化的因素而發展起來的,主要分佈在山東、江蘇北部和遼東半島等處,時代距今4千多年。山東龍山文化的陶器在製法上有了很大的進步,普遍使用輪制技術。因而器型相當規整,器壁厚薄十分均勻,產量和質量都有很大提高,山東龍山文化陶器以黑陶為主,灰陶不多,還有少量紅陶、黃陶和白陶。黑陶的燒成溫度達1000℃,紅陶950℃,白陶800--900℃。黑陶有細泥、泥質、夾砂三種。細泥烏黑髮亮,學者們稱為「 蛋殼黑陶」。   

    蛋殼黑陶是山東龍山文化最有代表性的陶器,反映了當時高度發展的製陶業的水平。以素面或磨光的最多,紋飾較少,主要有弦紋、劃紋和鏤孔等幾種。器形較多,主要有:碗、盆、罐、甕、豆、單耳杯、高柄杯、鼎、等。還有鬲。山東龍山文化鬼臉式鼎腿、圓環狀鼎足最有特色,為其他文化所罕見。

    黑陶是陶胎較薄,胎骨緊密,漆黑光亮的黑色陶器。它在龍山文化陶器中製作最為精美。黑陶在燒製時採用了封窯煙董的滲炭方法,器表呈現出深黑色光澤。它表面磨光,樸素無華,紋飾僅有少數弦紋、劃紋或鏤孔。黑、薄、光、紐為黑陶的四大特點。其中有一種薄胎黑陶,漆黑烏亮,薄如蛋殼,稱蛋殼陶,代表看這一類型陶器的傑出成就。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繩紋陶器文化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3-17 14:00:00
    有 200 人按讚

    光輝燦爛的河姆渡文化(約公元5000–4500年)(二之二)| 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三、河姆渡文化的主要器物
      
    1、陶器
    河姆渡遺址是我國新石器時代遺址考古中陶器出土最多、復原率最高的遺址之一,兩次考古發掘,出土陶片40萬件之多,完整的和可複原的陶器佔總出土器物的1/6左右,已獲得完整器和復原器1221件。出土陶器中最具特色的是早期的夾碳黑陶,這是河姆渡先民有意識地在陶土中摻和了炭末,主要是為了減少陶土粘性,提高成品率。陶器的種類很多,主要有釜、罐、盆、盤、缽、豆、盉、甑、鼎等,按使用功能可以分為炊煮器、飲食器、儲存器、汲水器。較為特殊的有灶和盉兩種。陶灶形似簸箕,內壁有3個乳釘狀足,為安放釜而設置。陶灶發明後,解決了木構建築內煮炊防火問題,是後世南方居民一直使用的缸灶的前身。
      
    陶盉形似酒壺,前有沖天管狀嘴,後為喇吹口,中間以扁平半耳環連結。器壁內外打磨光滑,製作精細,今天看仍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多數專家認為這是一種酒器。
      
    2、石器
    河姆渡遺址石器的數量和種類都不算豐富,共出土874件。按功能分,主要是生產工具和裝飾品兩大類。生產工具有斧、錛、鑿三種,器形較小,磨製不精,尚留有不少打擊和琢制的痕跡。大多屬於砍伐樹木和加工木構件的工具,有的可作為農具和加工骨、木的工具。其它的石器還有礪石和馬鞍形石塊、石球,後二種可能是穀物和硬殼果實的脫殼工具。   

    3、骨器   
    出土的骨器有3000多件,是河姆渡先民的重要生產工具,按使用功能分為骨耜、骨箭頭、骨鑿、骨錐、骨針、骨哨、骨鐮、骨魚鏢、管狀針等,以骨耜最具特色。

    骨耜取材於大、中型哺乳類動物的肩胛骨。耜的外形基本保持原骨的自然形狀,上端厚而窄,下端刃部薄而寬。骨面正中有一道豎向淺槽,下端呈圓舌形,其兩側有兩個平行的長方孔,上端有一橫穿方銎。是為綁紮豎向木柄而設計的。這種製作方法為河姆渡文化遺址所特有。骨耜通體光滑,有的刃部因長久與土壤磨擦而殘缺或形成雙叉、三叉式。這是一種很具特色的農業生產工具。遺址出土骨耜有170件之多,與數量巨大的稻穀堆積物相對應,說明河姆渡農業已從採集進入到耜耕生產階段。

    4、木器
    共300多件,大多出土於第四文化層,說明距今7000年前,木器已被廣泛用於生產和生活的各個方面,木器製作技術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最為重要的木器是紡織工具和木槳。紡織工具有木(陶)紡輪、齒狀器、木機刀、捲布棍、圓木棒、尖頭小棒、木(骨)匕等。紡織專家認為是踞織機的零件。有了紡織,說明河姆渡先民已脫離茹毛飲血的野蠻生活,進入初具文明的歷史階段。

    木槳共8件,採用整塊木料加工製作而成,柄部為圓形,槳葉呈柳葉形。有槳必有船,早在7000年前,河姆渡先民就划槳行舟,用於捕撈和鄰近氏族之間的交通往來。   

    5、原始藝術品   
    河姆渡遺址出土的原始藝術品不僅數量大,而且題材廣,造型獨特,內容豐富多彩。主要表現在像牙雕刻、陶器紋飾上面,尤其是一些象牙雕刻器,線條流暢,造型美觀,令人嘆為觀止。   

    (1)象牙雕刻藝術。
    蝶形器8件,以扁平的象牙片磨製而成,因形同平展的蝴蝶而命名。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件“雙鳥朝陽”紋象牙蝶形器,長16.6厘米,寬5.9厘米,厚1.1厘米,上半部殘缺,底端也稍殘。正面中間陰刻5個大小不等的同心圓,外圓上端刻有熊熊的火焰紋,象徵太陽的光芒,兩側各有一隻引昂勾喙鷙鳥擁載太陽,器物邊緣還錐刻羽狀紋。整件器物圖像佈局嚴謹、雕刻技術嫻熟、形象逼真傳神、寓意耐人尋味,是河姆渡原始藝術的精品。
      
    鳥形圓雕4件。其中有一件完整器長15.8厘米,寬3.4厘米,厚0.8厘米,柄端雕出俯首的鳥頭,圓目勾喙,似鷹類猛禽,中間為鳥身和翅膀,背面平整,陰刻短直線和斜線組成的圖案,兩側也有斜線和彎月形短線,羽毛感強烈。腹部較厚,有橫向突脊,其上有透孔,作穿繩佩掛之用。尾部扁長,略成圓弧。這些精緻的藝術品雖是氏族的共同財產,但只有氏族首領才有權利使用。  

    (2)陶器刻畫作品。
    刻劃於陶器口沿和腹部,內容包括太陽、月亮、花草樹木、魚鳥蟲獸等,畫面簡潔舒展,風格樸實而又生機盎然,既反映了河姆渡先民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也折射出先民期望風調雨順、農業豐收的內心世界。代表作品有魚藻紋陶盆、稻穗紋陶盆、豬紋陶缽、五葉紋陶塊等。這些帶有刻畫藝術的陶器,出土時基本完整,即使是碎片,也是原地壓碎,可以拼复完整,說明河姆渡先民對它們特別珍重,應是祭祀用品,推測原始宗教意識已在先民中萌芽。
      
    (3)人體裝飾品。
    有璜、管、珠、環、餅等。珠、環等飾品大多用玉和瑩石製成,在陽光下閃爍著淡綠的光彩,晶瑩美麗。還有一些以獸類的獠牙或犬牙、魚類的脊椎骨製成的裝飾品。
      
    四、河姆渡文化的分佈
      
    1981年,河姆渡遺址發掘以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河姆渡文化的分佈範圍開展調查,近年來在基本建設中也發現了一些重要遺址,至今在寧紹平原共發現河姆渡文化遺址49處,其中以姚江兩岸最密集,共有31處。近幾年考古發掘的重要遺址有餘姚市丈亭鎮鯔山遺址、三七市鎮田螺山遺址、寧波市江北區傅家遺址。這三處遺址位於河姆渡以北10公里之內,文化內涵和河姆渡遺址一致,僅有少量文物是首次發現。如田螺山遺址發現北方遺址經常出土的高達90厘米的深腹罐,這是南北文化交流還是自己創造發明,引起考古界的爭論。不管怎樣,這些遺址發現發掘,豐富了河姆渡文化內涵,說明河姆渡遺址並不是孤立的,早在7000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寧波這塊富饒的土地上勞動生息,為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二之二,完)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繩紋陶器文化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3-24 10:36:21

    本集主題: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臺灣史前史廳


      這次由研究典藏組的 #葉長庚研究助理,為大家介紹臺灣史前史廳。

    展覽說明:
      臺灣早在史前時代就是各地族群來往頻繁之地。數千年來,臺灣逐漸經由移民與其交流,發展出多樣的史前文化,時間上涵蓋舊石器時代晚期、新石器時代及鐵器時代,延亙了至少一萬五千年。他們的故事構成了臺灣史前史的內容。本展示廳包含八個展示主題,以臺灣出現最早的人類與文化開始,到距今約四百年前,臺灣進入歷史時期為止。

    臺灣史前的序幕:
      本單元一開始簡要描述臺灣史前文化具有多元發展的特色,然後以冰河時期為背景,說明最早進入臺灣的人群曾在這個土地上發展出的史前文化。本展示室以「左鎮人」與「長濱文化」為起點,帶領觀眾走進臺灣史前的世界。

    臺灣史前人的生活:
      本單元以介紹臺灣史前人類的生業方式為主軸,以「古台北湖」為設定的背景。內容包含開啟臺灣新石器時代的「大坌坑文化」,繼之而起的「細繩紋陶文化」,還有「圓山文化」人及「芝山岩文化」,以他們在古台北湖畔的生活方式,介紹臺灣史前人在採集、捕魚、狩獵及農業等生業活動的樣貌。

    臺灣史前陶器: 
      陶器是新石器時代人類普遍使用的日用品,不論是日常生活、祭祀或是陪葬,陶器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單元以陶器為主角,以臺灣中南部為設定的背景。內容包含介紹臺灣史前陶器的類型、功能、特性、製作技術、文化特徵、藝術風格等,也說明陶器在臺灣考古研究上的普遍性及重要性。

    臺灣史前人與海洋:
      海洋對臺灣史前人類而言是充滿食物的寶庫,也是通行無阻的道路。本單元以海洋為主角,以恆春半島為設定的背景,從臺灣史前人的角度出發,介紹他們對海洋的各種利用,包括取自海洋的食物、工具及裝飾品等,還有史前人潛水、航海以及海洋貿易的證據。這些都顯示出他們對海洋資源的高度利用,超越了一般人的刻板印象。

    卑南遺址的卑南文化:
      「卑南遺址」是國定遺址之一,極為豐富精美的史前遺物至今仍保存在遺址地面下。本單元以「卑南文化」為主角,以「卑南遺址」為設定的背景。從卑南遺址的搶救發掘出發,介紹遺址上卑南文化的聚落、建築、墓葬(石板棺)以及式樣繁多製作精美的玉器及陶器,展現一個令人讚嘆的史前文化,原來史前時代的東臺灣竟是如此豐富。

    巨石與祭祀:
      東海岸的「麒麟文化」是臺灣唯一以「巨石」為特色的史前文化。本單元以「巨石」為主角,以東海岸為背景,主要介紹「巨石」的類型、分布的地點、可能的淵源、還有「巨石」究竟有什麼用途的謎團。除此之外,本單元也以「長光遺址」為背景,介紹史前人的祭祀活動,從遺留的祭品中發現史前人祭祀的各種祈求。

    臺灣史前石器與玉器:
      從生活中的工具到陪葬的飾品,石器與玉器陪伴著史前人類的一生。本單元以石器與玉器為主角,整體性的介紹臺灣史前石玉器,包括石玉器的種類、功能、選用的石材、製作的技術、社會文化意義等有關史前石器的知識,也介紹考古學家推測史前時代臺灣玉器貿易網路的可能性。

    鐵器時代的臺灣:
      鐵器等金屬器物流行於史前的臺灣,象徵臺灣邁入了一個新時代。本單元介紹臺灣鐵器時代的種種,包括這個時代在使用器物及社會文化轉變上的特徵,主要內容為臺灣各地鐵器時代的介紹,以及他們可能與近代原住民可能的關係。本單元述說新時代、新技術與新工具為臺灣史前時代帶來的轉變,在此追尋史前與歷史的交會。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