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稱謂語例子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稱謂語例子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稱謂語例子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稱謂語例子產品中有2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萬的網紅青木原/失眠詩(何青),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梁凌杰先生被裁定「死於不幸」,而非自殺或意外,意思否定了他的捨身就義,而且沒有人需要負責任。這些卑鄙的判詞才是真正的不幸。 歷史會判斷,去年寫了關於梁凌杰先生的文章紀錄事情起末,收錄在《我們的最後進化一書》,全文如下: 「全面撤回送中、我們不是暴動、釋放學生傷者、林鄭下台、Help Hong K...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siuyuenchi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WhatsApp即時查詢: https://wa.me/85265886588 ✅直接網上報名: https://www.siuyuenchinese.com/hkjy01/bk_18327876.html ✅參觀上課網站: www.siuyuenchinese.com 課程推介: (1)...

稱謂語例子 在 講日文的台灣女生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6-03 00:32:46

用英文寫信給日本人,需不需要加「さん(san)」呢?  今天收到這個很有禮貌的問題,我兩年前剛進公司時也有疑惑過,來跟你們分享我身邊美國同事們的寫法🐥  👉🏻如果對方是Taro(名)Kobayashi(姓) 我們公司常用兩種寫法: 1、Hi Taro, 2、Hi Kobayashi-s...

稱謂語例子 在 海苔熊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5-03 21:59:24

這次的事件謝謝大家的關心和指正,我自己有很多的學習,我也覺得很幸運,有這個機會可以大家進行深刻的討論。 . 前幾天有寫信和貼文的兩位作者淑婷跟易平道歉,這次不論是錯誤引用、或者是沒有徵求原作者的同意,我都責無旁貸,也應該負起全部的責任。再往下講我的心得之前,想要跟在這次的討論和事件當中,有感受到不舒...

稱謂語例子 在 歷史|历史|中國歷史|古人生活|諺語新知|動漫知史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3-14 06:17:20

古人時空觀 國史教育中心(香港) 作者:鄭明威博士 人類在時間和空間中生活,但沒有誰能夠說清楚時空是甚麼東西,這是一個古老的難題,非常實際卻又那麼抽象。提起時空觀,腦海可能首先泛起愛因斯坦的映像。可是除了物理學的認知外,中國傳統上對時空,更多是藝術的、歷史的,以至哲學的認知,以下三句基本可引領...

  • 稱謂語例子 在 青木原/失眠詩(何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5-26 14:50:38
    有 145 人按讚

    梁凌杰先生被裁定「死於不幸」,而非自殺或意外,意思否定了他的捨身就義,而且沒有人需要負責任。這些卑鄙的判詞才是真正的不幸。

    歷史會判斷,去年寫了關於梁凌杰先生的文章紀錄事情起末,收錄在《我們的最後進化一書》,全文如下:

    「全面撤回送中、我們不是暴動、釋放學生傷者、林鄭下台、Help Hong Kong」

    6月15日,金鐘太古廣場外一位身穿黃色雨衣的男子一躍而下,成為反修例運動中第一位因議題而犧牲者——「黃衣人」梁凌杰。

    這天以後,黃色雨衣的背影成為香港抗爭歷史的符號。

    6月15日以前,香港人經歷了香港抗爭史上最大的挫敗。6月9日,香港動員了一百萬人上街要求撤回惡法,換來政府於當晚十一時發聲明宣布如期二讀草案。為阻止二讀,6月12日市民在金鐘一帶集會,期間有人衝出馬路及進攻立法會,遭警方以催淚彈、布袋彈及橡膠子彈鎮壓。

    面對政府以強硬手段鎮壓示威,加上政府宣布「暫緩」修訂,抗爭進入瓶頸階段,民陣號召6月16日「譴責鎮壓,撤回惡法」大遊行,但民間反應已因「暫緩」降溫,一方面部分市民無奈接受政府讓步,另方面眼見一百萬人遊行亦無法讓政府撤回草案,對示威遊行的作用抱疑。運動陷入史無前例的絕望,討論區上開始出現自殺告文,部分是對運動感到氣餒,亦有人表示願以死相諫。

    直播

    6月16日「譴責鎮壓,撤回惡法」大遊行的前一天,2019年6月15日下午四時許,各個媒體直播視框聚焦同一畫面,一位身穿黃色雨衣的男子危站在金鐘太古廣場外高逾二十公尺的臨時工作平台,並在棚架掛上寫有「全面撤回送中,我們不是暴動,釋放學生傷者,林鄭下台,Help Hong Kong」的橫額。黃色雨衣的男子危站的消息,亦在主流媒體新聞平台推送,成為當天全港關注的事件。

    危站期間,立法會議員鄺俊宇三度向警察要求與黃雨衣男子直接對話被警方拒絕。鄺俊宇只能留在金鐘道對面人行道用揚聲器叫喊,呼籲「下來,我們明天一起去遊行」,然而聲音未能清楚傳到太古廣場的平台。

    晚上八時許,男子脫下黃衣坐在平台休息,約九時,他突然爬出棚架,消防員嘗試將他拉回不果,他的上衣被拉脫後墮下,跌落安全氣墊旁之人行道,目睹過程的鄺俊宇激動痛哭。男子被送往律敦治醫院搶救後證實不治,成為反修例運動中首名死者。

    消息傳開,當時新聞仍以「黃衣男」、「雨衣男」等稱呼作相關報導。

    當晚香港一片哀聲,網上出現悼念文宣及畫作,以黃色雨衣為記號。同日死者身份亦被確認公開,這名黃色雨衣男子為梁凌杰先生。

    梁凌杰,生於1984年3月7日英屬香港,卒於2019年6月15日,終年35歲。

    梁凌杰先生的犧牲,激發了翌日兩百萬人上街遊行,民陣以「200萬+1」宣布遊行人數,向梁先生致敬。終於,在兩百萬人上街的空前壓力下,林鄭政府當日宣布「已停止」修例工作,並向市民致歉。

    在梁凌杰先生死後的一天,他臨終親手寫下的「全面撤回送中」訴求,終於得到回應。

    跳下來

    梁凌杰先生的離世,對香港帶來前所未有的震撼,意味著香港抗爭運動由過往推崇和平示威,過渡到準備流血犧牲的抗爭意識。

    香港資深遺體修復師及生死教育會長伍桂麟從6月15日當日下午開始關注新聞,從觀看直播中,他推測梁先生墮樓機會很高。他表示,從梁凌杰先生的抗爭行為,包括選擇金鐘這個極具標誌性的地點、清晰明確的標語、連最後的衣服亦選擇顏色最鮮明的黃色雨衣,這些都顯示梁凌杰先生當時的理念十分強烈。

    伍桂麟從新聞直播畫面中直接看見梁先生墜樓的一刻,他觀察到梁先生墜樓時身體向後並且後腦著地,死亡意志堅決,搶救成功的機會很低。最終梁凌杰先生於香港灣仔區律敦治醫院宣告不治。
    梁凌杰先生的死屬於「利他型」自殺,借自殺表達訴求,希望為在世的人換來理想,歷史上也不少例子,以死亡將抗爭運動提昇到另一個階段。伍桂麟說:「正如電影《十年》裡面的自焚者,想不到十年的一半也不用,就真的出現。」從事生死教育多年的伍桂麟對自殺行為十分理解,他說當社會運動膠著:「用過好多方式去爭取,都沒進步,甚至倒退,就會生出自殺念頭。」自殺是因為絕望,亦是希望為生者帶來希望。

    梁凌杰先生離世後,伍桂麟曾考慮應否站出來為他打點身後事。當時他留意到不少組織正聯絡梁先生家人,伍桂麟憂慮擔心事件若捲入了政治組織之中,會讓事情變得更複雜。於是他聯絡612基金會,由於伍的殯殮專業背景,梁先生家人信任並交給他主理。伍桂麟陪同梁先生家人見法醫、警察、處理法律程序,並協助告別式的安排。

    修復

    梁凌杰先生的遺體修復工作由伍桂麟處理,進入修復室之前,伍桂麟在facebook已看過梁先生生前的樣貌,直至看見眼前的遺體,在重重傷痕以下,仍然能認得出來。除了墮樓造成的創傷,由於梁凌杰先生屬於非自然死亡,因此需要剖屍檢驗。伍桂麟感觸說:「他在死前已經面對這麼多創傷,死後還要增添這麼多傷口。」

    「會感覺到痛。」伍桂麟說。伍桂麟日常處理的九成也是長者自然死亡的遺體,面對年輕死者會特別感觸,尤其如梁凌杰與自己差不多年紀,看見這樣的滿身傷口,會感覺痛。

    伍桂麟說,沒有一個遺體可以完美地回復本來的面貌。「沒人製造創傷,就不需要有人修復創傷。」他慨嘆,梁浚杰的犧牲、整場運動對香港人留下的創傷,香港人日累月積地承受,只有公義得到彰顯才能修復。

    殉道者

    雖然警方提出要求不進行公開悼念,但伍桂麟堅持要舉行公祭。梁凌杰離世觸動全港,他作為一個殉道者,「因為死者為對抗政府以死明志,這已是一個公眾人物的死,不再屬於一件『家事』。」

    治喪期間,他們亦不敢刻意用「烈士」作稱謂,怕引發更多人仿效。伍桂麟說,公祭本來有一種集體療癒的作用,「參與一起悼念,看到大家還記得這個人,大家在儀式內會感受到好深的連繫,會有情感上支持。」

    與家人商討後,梁凌杰先的公祭設於香港殯儀館外球場。然而,考慮到其時社會情緒崩緊,同時考慮到家人的巨大壓力,他希望梁凌杰先生的告別式以平穩氣氛進行。伍桂麟說說:「父母不想高舉兒子作聖人,只希望香港人可以記得他。」

    公祭在2019年7月11日舉行,梁凌杰先生的父母對香港人寄語:「感謝社會各界人士悼念杰仔,每一位善良的香港人,包括兒子在內,都希望香港能變得更好,讓每人都能安居樂業、自由發聲;而每一位勇敢走上街頭巿民都是因爲深愛香港。年輕人要好好保全自己,活下去,才能繼續為社會不公不義之事勇於發聲。」

    犧牲的意義

    伍桂麟說,為抗爭而殉道,在歷史間也不罕見,然而看到歷史在香港重演,只能說感觸。梁凌杰先生身故後,社會間自殺情緒爆發,討論區、群組中傳出不同人表示有尋死念頭,以及親友準備尋死的求救信息。

    事實是,公開資料顯示︰至少五名年輕人,在去年,自殺前寫下反修例口號。

    伍桂麟表示理解這種想法:「在絕望之中堅持,當沒結果,最後同歸於盡。」他更收到不少人向他查詢應該如何處理遺書,部分希望尋死,另一部分是做好了在抗爭中犧牲的準備。他提供資訊的同時,亦希望年輕人能再三衡量生命與抗爭之間的輕重。「用死去表達訴求,我會覺得尊重、可敬,但不希望見到。」

    在台灣戒嚴時期,鄭南榕面對打壓而選擇在《自由時代週刊》雜誌社內自焚而死,他的犧牲使台灣從此不再壓制言論自由,而鄭南榕逝世日被定為「言論自由日」。然而,亦非每一次自我犧牲都能讓公義得到彰顯,如在西藏,多年來已經有過百名藏人自焚,卻依然被政權漠視。

    犧牲的意義孰輕孰重,我們沒有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正如伍桂麟說:「香港的歷史,梁凌杰有份。」

    附錄:後來者

    盧曉欣,21歲,2019年6月29日下午近四時,在粉嶺嘉福邨福泰樓的高處墮下,墮樓前在後樓梯間的牆壁上用紅筆上寫上遺言,其後被擦去:
    「致香港人:
    雖然抗爭時間久了,
    但絕對不能忘記
    我們一直以來的理念,
    一定要堅持下去。

    強烈要求全面撤回條例
    收回暴動論釋出學生示威者
    林鄭下台 嚴懲警方
    本人願可以小命
    成功換取200萬人的心願
    請你們堅持下去!
    曉欣 」

    鄔幸恩,29歲,2019年6月30日,在中環國際金融中心商場四樓平台墮下救後不治。在個人Facebook留下遺言:「香港,加油。我希望可以看到你們的勝利。」

    麥小姐,28歲,2019年7月3日凌晨。在長沙灣住所墮樓身亡,墮樓前在房間發留下字句:「不是民選的政府是不會回應訴求」
    范遠聰,26歲,2019年7月22日,因反送中的立場與家人政見不合,發生爭執而被趕出家門,最後在大廈高層後樓梯高處墮下搶救不治。

    郭先生,25歲,2019年8月26日晚上九時許,從觀塘順天邨天韻樓高處墮下,倒臥大廈天井證實死亡,遺言節錄:「香港人為香港付出左幾多,得返黎又係幾多,出過聲,流過淚,受過傷,流過血,但係出黎既結果永永遠遠都唔係你所想!香港人未輸,邊個撐到最後邊個就會贏,香港人加油!」

    何小姐,27歲,2019年9月4日晚上十一時,於粉嶺嘉盛苑嘉明閣二十一樓危站輕聲說:「香港人加油!」後便一躍而下當場身亡。

  • 稱謂語例子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4-29 12:21:14
    有 5,621 人按讚

    這次的事件謝謝大家的關心和指正,我自己有很多的學習,我也覺得很幸運,有這個機會可以大家進行深刻的討論。
    .
    前幾天有寫信和貼文的兩位作者淑婷跟易平道歉,這次不論是錯誤引用、或者是沒有徵求原作者的同意,我都責無旁貸,也應該負起全部的責任。再往下講我的心得之前,想要跟在這次的討論和事件當中,有感受到不舒服的夥伴深深地說對不起,我做了非常不好的示範。但同時也很感謝大家在第一時間提供我修正的方向,才沒有讓錯誤的資訊不斷地傳播出去。目前修改的內容有徵詢過兩位作者的意見,倘若大家有更適切的想法,可以再補充留言跟我說。
    .
    這次讓我學習最多的地方,在於有關於 #微歧視 (Microagression)的部分,指的是對某一特定族群隱性而無意的冒犯,著實讓我上了一課。
    .
    我也聽到有一些留言的聲音是說「海苔熊又不是故意的」(在這裡先謝謝這些留言者),但我覺得關鍵正是「不是故意」這件事情。
    .
    針對「媽媽」這個稱謂,我仔細思考反省了之後真的是嚇了一跳——我覺得可怕的地方在於,在原本的文章當中並沒有提到任何作者是不是「媽媽」的訊息,我到底是哪裡跳出這樣的想法?我幾乎是沒有做任何的搜尋或查證的情況下,就預設在談這件事情的是「媽媽」,而沒有考慮到一位女性在這個社會上除了母親這個角色之外,還會有其他各種專業的角色。
    .
    更諷刺的是,相形之下,Podcast當中同樣是兩位父親在談育兒,可是我卻會去搜尋他們的職位是什麼。我覺得很慚愧、對自己也很驚訝的地方是(事後反省才覺得:天哪我怎麼會做這種事?),我在學校上過很多性別相關的課程、讀過許多相關的研究、也深深知道性別是如何影響我們每天的日常生活而不自知,可是在上面這個過程發生的時候,我「完全沒有意識到」。
    .
    思及此處,我才發現自己錯得離譜,這不是一句「我不是故意的」就可以帶過的,相反地,正是因為我不是故意的,這些隱微的現象才會滲透到我們的生活當中,然後持續讓被傷害的人受苦。
    .
    想像一下,當這樣的過程是自動化發生在每一天的日常時,有多少人可能在我們無意識說出的語言、不經意講出的話當中,感受到不平等、不舒服,卻只能夠默默忍受。
    .
    這也是我覺得這一次感到特別幸運的地方,這次大家願意提出來討論,而不是藏在心裡就這樣帶過了。也因為這樣,性別的平等才更有前進的可能。
    .
    同樣的現象,其實藏在很多每天我們的語言當中,例如:
    —老公可能會說,我會「幫」我老婆做家事、我會「幫忙」帶小孩(為什麼是幫忙?)
    —當一個孩子在路上大哭,我們可能會靠近問他說「你媽媽呢?她去哪裡了?」(為什麼不是問:爸爸呢?你爸去哪裡了?)
    —男生執意幫女生拿東西,沒有顧慮到女生的意願,直接說:「這個很重,你拿不動我幫你拿好了。」(男生怎麼知道女生拿不動呢?)
    .
    上面這些例子當中,正因為講話的人沒有意識到自己講的話造成了什麼影響,重複的事情才會一直發生。當然這並不是說我們講話都要變成驚弓之鳥,而是我們試著尊重每一個和自己不同的人,如此一來,當你自己感到不舒服的時候,你的聲音也才會被重視。
    .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希望性別可以落實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建立多元平等的社會。我會捐贈微薄的款項給協會,也希望藉由這次的事件能讓我們留意生活當中微小的歧視,重新看見一個人的身上有不同的多元的角色。(如果你也想支持的話,傳送門在這裡喔: https://donate.tgeea.org.tw/donate/
    .
    生活當中無處不性別。當我未經確認,就先入為主的用某一個角色去框架某一個人發言的時候,其實也是提供一種侷限/化約的觀點。例如,當一個女性有了孩子之後,她的專業身分很容易被忽略,大家只看見她母親的身分;甚至一個女性在討論孩子的時候,就自動被當成媽媽(就像是我這次所做的愚蠢的事情一樣)。
    .
    沒錯,媽媽是個偉大的稱謂,但不是女人唯一的稱謂。不論是哪一種性別,在社會上的身份都是多元的,而且每一個方面,都值得被看見。
    .
    再次向大家表達深深的歉意,對不起。

    #媽媽 #平權 #性別平等

  • 稱謂語例子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2-20 20:00:01
    有 91 人按讚

    古人時空觀

    國史教育中心(香港)

    作者:鄭明威博士

    人類在時間和空間中生活,但沒有誰能夠說清楚時空是甚麼東西,這是一個古老的難題,非常實際卻又那麼抽象。提起時空觀,腦海可能首先泛起愛因斯坦的映像。可是除了物理學的認知外,中國傳統上對時空,更多是藝術的、歷史的,以至哲學的認知,以下三句基本可引領大家了解古人對時空與自身的看法。

    東漢張衡《靈憲》| 宇之表無極,宙之端無窮。

    空間 心神邀遊於六合外

    古人多用「合」或「宇」指稱空間,以「宙」或「久」指時間。這些稱謂都有形象的內涵,如「合」即盒子,結構上是上下四方六個向度,所謂「六合」是也。

    對於時空,精通天文曆算、創製了著名渾天儀的東漢科學家張衡,在他的天文學著作《靈憲》中講到:「過此而往者,未之或知也。未之或知者,宇宙之謂也。宇之表無極,宙之端無窮。」就是說,我們能夠觀測到的時空是有限的,觀測不到的地方卻是無窮無盡、無始無終。

    現代科學家對物理時空是有限還是無限,可能仍有爭議,但在古人心目中,精神世界如同觀測不到的地方、時間,是漫無邊際。《莊子·應帝王》就主張要遨遊於六合的,極限(六)之外,跳出眼前所有,身心不受一個「盒子」(物質)所規限和束縛。

    蘇軾〈念奴娇·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時間 連繫古今與未來

    莊子之所以提出精神自由(逍遙),就是深深感受到人們面對不可掌控的時空時所生的無力感,然而真正逍遙自在的人不多,就連孔子亦曾經望着奔騰的流水,將時間的一去不返喻之為流水,感嘆要好好珍惜光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論語·,子罕》)。自此流水的時間之喻幾成定例,文學作品的例子,所在多有。李白〈將進酒〉就有:「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壯語之中透出絲絲哀感,凸顯人生的短暫。

    光陰有所謂「三際」,即過去、現在、未來,是不可逆轉,有如逝川的不可倒流。過去的遺憾縱使無可挽回,只要現在立定决心,沿着未來的方向發憤,人生仍然可得一定的補救,猶如陶淵明〈歸去來辭〉所言:「悟以往之不諫,知来者之可追。」

    雖然時間不可掌控,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前水雖逝,後水繼來,亦表現時間的不可竭止與流動,並不受空間所限。蘇軾〈念奴娇·赤壁懷古〉開首說:「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便將流水之喻推導向古今之興替、歷史之綿延。這大概就是為甚麼古人站在長河之畔,要比站在大海之濱,更能感受到永恒的意涵。

    《周易·繫辭下》 | 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

    時空 觀照天下之道與教

    事實上,時間較之空間還是難以捉摸的。面對無形疾逝的光陰,古人多借助物體在空間中的變化來計量時間,如根據日月星的運行,日影的推移和漏壶等來測度。錢鍾書在《管錐篇》內提示:「時間體驗,難落言詮,故著語每假空間以示之。若往日、來年、前朝、後夕、遠世、近代之類,莫非以空間概念用於時間關係,各國語文皆然。」

    宋人范晞文《對牀夜話》亦有說古人詩歌,多有仰觀俯察的句式,諸如蘇武:「俯視江漢流,仰视浮雲翔」和曹丕:「俯視清水波,仰看明月光。」筆者認為這顯然源於《周易·繫辭下》中,上古聖王「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

    不過仰觀俯察天地萬象的方式並不只是為了觀察天下之道,是要「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周易·黄卦辭》)由觀察天體之景象變遷,可以推知春夏秋冬四時之更迭,明白自然的理則;而根據天道創建的人倫禮制,使萬物有序,人人各守本分,行止得宜,才能成就天下的教化。筆者認為,當人們借此方式體悟到的時空意識,由吸納「天文」而轉出「人文」,得以成為中國的文化傳統。

    (本文曾於2021年1月12日在星島日報「悅讀語文」刊登,並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
    中心簡介:
    國史教育中心(香港)(https://www.cnhe-hk.org/)是民間慈善團體,冀望本「香港心、中國情、世界觀」理念,凝聚社會各界共識,向年青一代、老師及公眾人士,傳承中華文化精萃。

    #知史 #歷史 #中國歷史 #長知史 #悅讀語文 #時空 #時空觀 #宇宙 #空間 #時間 #仰觀俯察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