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課回顧:學習做閒角後,我看到孩子自發學習的生命力
圖.文:@當MOoMOo麻媽撞上moOmoO女鵝
早前在上由陳廷三博士主講、有關家長教育的課。在最後一堂他問到:「種一棵植物,除咗需要一般生存要素,即陽光、空氣、水,仲有邊一樣嘢經常被忽略了?」
我內心默默猜,是空間。各位又猜到是什...
停課回顧:學習做閒角後,我看到孩子自發學習的生命力
圖.文:@當MOoMOo麻媽撞上moOmoO女鵝
早前在上由陳廷三博士主講、有關家長教育的課。在最後一堂他問到:「種一棵植物,除咗需要一般生存要素,即陽光、空氣、水,仲有邊一樣嘢經常被忽略了?」
我內心默默猜,是空間。各位又猜到是什麼嗎?
老師很快揭盅:「係 #唔好攪佢。」往後20分鐘,腦海中不斷浮現,停課後女兒在家學習的過程。
▌停課不停.學 VS 停課不.停學
「停課不停學」叫了三個月,我一直解讀為「孩子並不會因停課而停止學習」。
後來線上線下湧現無限學習資源,媽媽們每天報告孩子做功課、看網上教學、做網上免費練習的成果、其間還能與孩子涉獵親子共煮、園藝、科學實驗、美藝等各個範疇。
似乎「不停學」有另一層次的演繹——日以繼夜不停地學,甚至充實過返學。在香港成長的孩子,真的需要比我們成年人更忙碌嗎?
我不禁重新思考,到底我的孩子需要「不停.學」還是「不.停學」 ?
▌編停課時間表失敗了
在停課初期時,我曾嘗試跟女兒自訂時間表,卻因被女兒反問,「媽媽,點解喺屋企要有時間表?」令我對人生是否有需要如此仔細規劃有所反思。訂立時間表以失敗告終後,我們是這樣過的。
女兒每天以一個沒有框架的人生醒來,除了三餐,餘下空白時間由自己填充。大概有三星期,她對學習隻字不提,每天過着睡到飽,玩到盡,英文卡通看到夠的生活。
我內心有點慌,怕她荒廢人生。
▌女兒給我的驚喜
直至某一天,她主動提議做學校派回的練習簿,我暗叫好極,沒想到她竟一口氣完成一整本下學期練習簿!雖然只是加減數練習,我仍為此樂上半天,說到底老師未正式教啊!
自那天起我開始留意到,她有時在翻看英語課本,有時會坐下來選幾頁習作來做,有時拿着兒歌集自己朗讀。雖然不定時也不定量,但每天總有點與學校教學有關。至少下次可以跟老師報告,我們在家有學習,我心裏想。
但約兩星期後,習作功課似乎又滿足不了她,她改為「專題學習」,每次選修時間以日計——試過三天三夜在搓泥膠,另一天全日不停扮演一家人穿梭不同場景,再一天是畫畫、摺紙、剪貼抽象手工的美藝日。
▌媽媽下定決心忍手之後的得著
我由最初每天總是心虛虛的想為她計劃一下,到最近漸漸享受做那「不插手」的閒角,樂於旁觀她每次全程投入的學習過程。
女兒眼中的熱誠,是一份我早已遺忘了,求學問的初心。不知道各位的人生中,又有過這樣一份回憶嗎?
我也曾懷疑看見的只是自我安慰,每天亂揭亂看是悶透無聊吧?但由她突如其來考我「點解飛機咁重都飛得起?」「水晶在陽光下為何會變出彩虹?」「蟬叫知唔知分好多種?」
當我正認真思考回應,才發現她已準備自問自答。這小老師的解說,雖然不如維基百科般準確詳細,但總算說得出個大概。而我總是配合劇情驚奇追問,「點解你會識嘅?」再引她自豪地揭開每個知識的源頭——正是看似隨手亂揭的繪本、兒童雜誌、未用過的下學期課本,甚至是看到夠的網上頻道。
▌「唔好攪佢」的威力
如果要為這段停課日子,作一個學習進度總結,我似乎不知不覺見證了陳博士所提及「唔好攪佢」的威力,看見生命與生俱來的力量。真要去計算實際學習成果,我甚至覺得女兒自主學習的題目,已比學校上課一個學期更深更廣,而中英數仍穩定地進步中。
養育一個孩子,有時真如種植一棵幼苗。播了種,給了陽光空氣和水,栽花者應該都學習「唔好攪佢」。到環境穩定、時機成熟,凡是生命自會成長,要成長就有學習動機,乃是不停學之始。
=======
作者:MOoMOo麻媽,淘氣愛賭氣,典型金牛座。家有生於佛誕與平安夜的二寶。深信孩子帶着神聖任務而來,能當媽是種命中註定的成就。愛煮愛食愛分享,祈望與童路人互相支持。
=======
Follow us on
Telegram: t.me/popachannel
IG: instagram.com/popachannel/
#positiveparenting
#歡迎投稿
#popa #popachannel #positiveparenting #歡迎投稿 #親子 #教養 #育兒 #父母 #孩子 #兒童 #家庭 #自發學習 #學習動機
真如老師維基 在 鄭龜煮碗麵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最近同時在看兩檔台灣原創的精彩戲劇。
一檔昨天晚上剛播畢,一檔還會繼續演下去。
播畢的那檔,叫做《 我們與惡的距離 The World Between Us》,讓我感覺戲如人生。
還要演下去的那檔,叫做《#我們與民主的距離》,讓我感覺人生如戲。
郭台銘 董事長宣布角逐 #中國國民黨 的黨內總統初選,快打旋風那「Here comes a new challenger」的提示聲突然在我耳中響起。
相對於我的同溫層對 韓國瑜 市長的壓倒性不認同,對郭台銘董事長的態度及認同與否,分歧就大很多。
我自己在創業,很多朋友也是還在路上勤勤懇懇的創業者,有不少人接受過郭董事長跟鴻海集團的投資或是提攜。另外,有好幾位企業家朋友,也都立刻表態支持他。
也有朋友馬上質疑他在中國的龐大事業,會無可避免地成為中共政府的把柄。
另外也有少數幾位,是製造業子弟,曾受過鴻海的氣,例如拖延半年才付款之類的。認為光是這種他們親身體會過的行徑,就讓他們不可能支持郭董事長成為總統。
當然,有更多跟我一樣的人是被「媽祖托夢」說給刺激到了,嘲諷技能全開,畢竟連外國媒體也都拿「海洋女神」為標題,報導這起大事件。
也有朋友說,因信仰而做出重大決策,古今中外皆有之,何必用科學主義強壓信仰?雖然我是一個科學傳播工作者,想了想,也可以認同這說法。
這些都是這檔戲劇之所以精彩的原因,更何況全民共創,有超級富豪參演的政治真人秀,怎麼能只是美國的專利?
然而就如我希望自己能夠撇開既有偏見,重新看待韓市長一樣,我也希望能用同樣的方式,重新看待郭董事長。
當我們討厭,而且想要繼續討厭一個人的時候,就會不自主地累積那些相罵本,讓我們得償所望,實現一個 #自我實現的預言。
(參考閱讀:自證預言(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7%AA%E8%AF%81%E9%A2%84%E8%A8%80
同樣的,當我們喜歡,而且想要繼續喜歡一個人的時候,就會不自主地陷入「情人眼中出西施」的情結,#愛上那個愛那一個人的自己 。
照慣例,我先把形成我目前個人「偏見」的那些關鍵訊息曬出來。先知道自己既有的偏見長什麼樣子,才能往後走。
郭董確認要選了之後,我立刻看到有人把 2010 年那陣子深圳富士康員工的連續跳樓事件拿出來討論,「血汗工廠」的標籤立即醒目地貼上。
蕭立峻 導演將他的紀錄片《機器人夢遊症》完整公開在 Youtube 上了。這是一部得過 2016 年台北市勞動局勞動金像獎的作品。
Youtube 完整紀錄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W7__lZsrZc
音地大帝 Indie DaaDee 則以實際行動表示他的反對。他在昨天(21)晚上到土城的鴻海廠區,朗讀由墜樓身亡的深圳富士康前作業員許立志所寫的詩《一顆螺絲掉在地上》。
https://www.facebook.com/IndieDaaDee/posts/2157323121015916
清華大學 林宗弘 教授將鴻海的稅後純益率與台積電的加以比較,有人認為這代表鴻海經營績效不怎樣,也有人認為這樣比較並不妥 (可看下方留言)。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6311940203174
意見領袖 飆捍 館長則延續他這陣子與台北市議員 羅智強 的齟齬,表示他不會投給郭台銘董事長。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wAOrFfgTS8
黃國華耕讀筆記則在今年 1 月就發了這篇〈首富的忽悠史〉,批評了郭董事長過去多年來沒實現的承諾:
http://bonddealerbook.pixnet.net/blog/post/466848953
郭董事長則是與 @蔡英文 Tsai Ing-wen 總統連番在臉書上一來一往,我覺得 Hao Chuang 這篇評論值得一看:
https://www.facebook.com/tzyhao/posts/10214430100931303
元毓 這則發文從經濟發展創造財富,讓更多人能以更低代價滿足生活需求的角度,認為郭董事長對世界的實質貢獻遠遠超過檯面上所有政客總和:
https://www.facebook.com/yuanyustatement/posts/2263027443762285
中國的一位網紅「本末測評」最近才發表的兩部影片〈三百六十行:某网红潜入富士康做苹果质检员!〉與〈本末测评:10块钱在富士康食堂能吃到啥?〉,則讓我們看到現在深圳富士康廠區的樣貌,並沒有那麼血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Je7V8BL2Vc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fAEkkjKtU8
相反地,戴興盛 (Hsing-Sheng Tai) 教授,則試圖用多個問題來反駁郭董事長對於「意識形態」的理解,認為若真如郭董事長聲稱的「不要用意識形態治國」,我們會失去的更多:
https://www.facebook.com/hsingsheng.tai/posts/2273293292988434
至於誰主張的民主才是好民主?民主跟經濟,統與獨...這些內涵類似的議題我個人之前幾篇文章已經談過,目前還沒有改變立場,就不多討論了。
但 王宏恩 (Austin Wang) 老師這則對於民粹的簡短定義〈到底什麼是民粹〉,我認為很棒,可以幫助我們辨識太過薄型化的操作:
「根據政治學界目前最流行的Mudde(2004)的定義,民粹就是:
1. 把全體民眾區分成平民跟菁英兩種
2. 把所有議題都只二分成好或壞兩種
3. 民眾的全都是好的,菁英全都是壞的,然後我站在民眾這邊,不管你覺得啥政策議題有問題,反正解法就是支持我打倒菁英就解決了!」
https://www.facebook.com/wearytolove/posts/10161835129535694
林從一 (Lin Chung-i) 教授這篇其實並不長的〈防衛性民主保衛了民主還是破壞了民主 〉,也非常推薦大家讀讀:
「也因此,我贊成歐洲人權法庭(the European Court of Human Rights)的這段話(ECHR , Petersen v. Germany, 2001):
『多元主義和民主是建立在一種妥協上,那妥協需要個人或團體的某些讓步,有時候個人或團體為了保障一整個國家的更高的穩定性,必須同意限制他們所享有的一些自由。』」
「防衛性民主的實施也要符合民主、法治的原則,而在內容面上,對於甚麼樣的言行屬於「嚴重威脅民主體制」,特別需要界定的非常清楚。寧願過於嚴格,也絕不寬鬆,因為當「嚴重威脅民主體制」行為的界定過於寬鬆時,防衛性民主將剝奪過多個人政治自由,因此成為反民主。」
https://www.facebook.com/prof.chungilin/posts/2306910856223679
我認為,在《我們與惡的距離》中,律師王赦的經典台詞定義了這部戲:「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你有標準答案嗎?」而我想,在《我們與民主的距離》這部長壽劇裡,「什麼是好民主?什麼是壞民主?你有標準答案嗎?」也是我們所有人要一起學習回答的。
前提是:我們是抱持著學習跟同理的態度,而不是使出超能力,扛著各種修辭武器,打算來場英雄內戰。
以上,差不多就是形成我個人目前的偏見/立場的資訊來源。其實蠻少的,也因此我覺得得坦承 #我自己根本還什麼都不知道,不該急急忙忙就上舞台,開始站隊當小兵跑龍套。
我真的不熟悉郭台銘董事長。我沒看過他的傳記,對他的企業的了解跟任何一個台灣一般人差不了多少。
我不持有鴻海的股票,我跟鴻海最近的接觸,除了拿著他們代工的手機,常常去逛 SYNTREND 三創生活園區 以外,大概是當過兩屆 鴻海獎學鯨 的評審。
https://www.facebook.com/foxconnscholarship/photos/a.316005262172506/606081566498206/?type=3&theater
不過有一個立場是我目前可以明確表態的,那就是既然郭董事長已經宣布要角逐總統,我認為就代表身為公民的我可以開始將他的言語、行動、歷史,當作政治人物來衡量,而不是像之前一樣,只當作一位成功的企業人士。
看到這篇文章的人當中,肯定有非常多人比我更了解郭董事長,如果你們願意分享「可信」且「可追溯來源」的資訊,不管是支持他還是不支持他的,我都想看看。歡迎提供給我。
越完整豐富的媒體再現,會讓無邊想像塌縮成無趣現實。這就是為什麼通常原著小說比翻拍的電影更好看,但在政治跟公共領域,我不能放任我那無邊的想像去自動駕駛,想像一個可能的台灣總統參選人有多棒或多糟。
我需要無趣,但現實的現實。
為什麼當個台灣人要那麼累?可能因為我們比較勇敢吧。
(借宋喬平的台詞改一下)
------------------
#今天的鄭龜嗑什麼暫停一天明天繼續
#Podcast徵求來賓歡迎來訊報名主題不限
#下一篇文章談死刑
真如老師維基 在 {Fish睬政治}孫博萮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歷史很難!】
By 周婉窈老師:
昨晚就寢前,突然看到蘋果刊登〈管中閔明接任台大校長 北市警動員200人防滋事〉(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90107/1496572/),相當「錯愕」(2018聖誕節夯語)。一個校長要就任,必須動員200員警予以「保護」,這應該是台北帝大.台大創校九十年來第一次盛況,值得校史大書特書──只是台大校史慣例上不寫真正發生的重大事情。
這則新聞讓人覺得有「四六事件」維安配置的那麼一點點感覺。當然這只是感覺而已。這種感覺也只有對「四六事件」稍有認識的人,才會有的。絕大部分的人,最能琅琅上口的應該是,霸氣的傅斯年校長不讓軍警進入校園,對當局拍桌嗆聲:「若有學生流血,我要跟你拼命!」
真的是這樣嗎?2017年我在臉書「歷史很難!」的主題下,有兩則貼文,要點是:1、1949年4月5日晚上,傅斯年同意軍警進到台大校園抓學生。2、「四六事件」發生的清晨,他和陳誠、彭孟緝在陳誠辦公室一同「守候」抓人結果。3、歷史現場的當事人,認為傅校長有提供名單給鎮壓單位。4、傅校長確實有援助一些涉案的台大師生,但讓軍警進入台大抓老師和學生,也是事實。
歷史真的很難。人事物一旦「神話化」,要破解實在很難,何況多數人連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都不知道,也無遑知道,如何解構?
1950年白色恐怖腥風血雨,台大首當其衝,當時教務處的牆壁上貼滿被槍決和判刑的學生名單(引自顏一秀,2012),這保證你到台大校史館是看不到的。傅斯年校長於該年12月20日過世,他過世前一個月,馬場町有兩批大處決,11月28日是許強等14人,第二天29日是葉盛吉等11人。不少涉案的人(含被槍斃和判刑者)是在台大校園被帶走的。
傅斯年或許是戰後評價最高的校長,但校園自由實在無法靠傅斯年神話啊。歷史很難,看見歷史也很難,唉。
顏一秀,〈秋蟬的悲鳴:白色恐怖一九五〇年──政治犯家屬的所見,所聽,所思〉,《秋蟬的悲鳴》(白色恐怖受難文集 第一輯),頁145。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2012。
歷史很難!(續)2017/4/6
https://www.facebook.com/chou.wanyao/posts/10207349253364373
歷史很難!(續.補)2017/4/9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207376645049148&set=a.10200456276124250&type=3&theater
https://www.facebook.com/1677205205/posts/10211591435296270/
「歷史很難!」(續)
今天是「四六事件」六十八週年紀念日。
這是台大和師院(現台師大)學生受到軍警整肅的事件,起因於1949年3月20日臺灣省師範學院兩位學生「單車雙載」遭警察拘捕而引發學生不滿。事件經過就不多說,在這裡想說的是,歷史很難,到現在只要校園自由遭到威脅,大家都會搬出台大校長傅斯年來,說他當年警告當局:「若有學生流血,我要跟你拼命!」記得三一八時,台大傅鐘掛有這樣的橫幅,好像還有傅校長的照片。
事情果真如此?或許他曾在不同的情境中講過這句話,但四六事件發生的當天清晨,他可是和和彭孟緝(警備司令部副司令)一起在陳誠的辦公室守候消息喔,當時軍警進到校園抓人,也是經過他同意的。
這是白紙黑字,就寫在陳誠回憶錄中(見圖檔1、2),是要紀錄傅斯年校長在肅清兩校匪諜上的合作和貢獻,是正面陳述,格外可信。
1949年1月15日,陳誠接任臺灣省主席兼臺灣省警備司令。1947年二二八事件之後,為防範共產黨的活動,社會統制越趨嚴格。「單車雙載」拘捕事件激發學生抗議活動,4月初陳誠決定強力肅清校園「匪諜」,事先他取得臺大校長傅斯年的同意。陳誠如是回憶:
……我記得我們談話的那一天是四月五日。我問他(按傅斯年):「南京完了,台灣怎麼辦?」他毫不遲疑地說:「先求安定。」接著說到安定的辦法,他說:「要求安定,先要肅清匪諜。」我老實告訴他:「匪諜的大本營,就在你的台大和師範學院。是不是先從這兩處清除?」他當即表示贊成說:「你做,我有三個條件:一、要快做;二、要澈底做;三、不能流血。」
……當天晚上就開始布置,第二天四月六日就開始行動。
(《陳誠先生回憶錄──建設臺灣(上)》,頁448-449。)
四六事件確實沒在校園(和校外)流血,但這是白色恐怖的濫觴。翌月5/20實施戒嚴令,其後陸續有學生涉案被處決,血流在校外。
傅斯年校長於1950年12月20日突然過世。1950年是白色恐怖非常肅殺的年份,該年5月13日許強和三位同事胡鑫麟、蘇友鵬、胡寶珍在台大開會和上班時,被帶走。當時許強是台大醫學院副教授兼台大醫院內科主任。請注意:他們是在醫學院被抓走,請問:這不算軍警進到校園?11月28日許強和同案共十四人遭處決。
血確實沒流在校園。
近年來,傅斯年被神化為大學自由的守護神。傅校長作為校長,對於涉案的師生,和受難者家屬,在可能的範圍內也會盡量給予幫助(口述資料顯示是有讓受害人和家屬感念之處),但是,他反共有名,對打擊「共匪」不手軟。四六清晨,他和陳誠、高雄屠夫彭孟緝在陳誠辦公室「一同守候消息」──逮捕學生的情況;許強等教授也是被從校園帶走的。
請看看維基這段寫法,這就是近年來的版本,但沒有註釋,不知根據何在?
1949年4月6日台灣大學和師大發生「四六事件」,爆發軍隊闖入校園,傅斯年對當局不經法律程序逕行進入台大校園內逮捕師生高度不滿,親自找國民政府官員交涉,要求逮捕台灣大學師生必須經過校長批准。他甚至向台灣警備總司令部司令彭孟緝警告:「若有證據該抓就抓,若無證據就不能隨便進學校抓學生!我有一個請求,你今天晚上驅離學生時,不能流血,若有學生流血,我要跟你拚命!」
這也未必和陳誠所寫的有衝突,很可能是四六抓人之後的事;他有去保不在名單上的同學。關於傅校長和四六事件的關係,歐素瑛老師有一篇論文可參考:〈四六事件對臺灣大學之衝擊〉,《臺灣學研究》第12期(2011年12月)。網路上可以下載pdf。
所以呢?歷史真的很難,這麼近的事情,我們都弄不清楚呢。
傅斯年校長在四六事件的角色,並非隱晦之事,但這樣的真相,敵不過滔滔眾人口中的神話。
真如老師維基 在 {Fish睬政治}孫博萮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灣人應知台灣史】
#台灣史上的今天(tíng lé-pài)
By @周婉窈:
「歷史很難!」(續)
今天是「四六事件」六十八週年紀念日。
這是台大和師院(現台師大)學生受到軍警整肅的事件,起因於1949年3月20日臺灣省師範學院兩位學生「單車雙載」遭警察拘捕而引發學生不滿。事件經過就不多說,在這裡想說的是,歷史很難,到現在只要校園自由遭到威脅,大家都會搬出台大校長傅斯年來,說他當年警告當局:「若有學生流血,我要跟你拼命!」記得三一八時,台大傅鐘掛有這樣的橫幅,好像還有傅校長的照片。
事情果真如此?或許他曾在不同的情境中講過這句話,但四六事件發生的當天清晨,他可是和和彭孟緝(警備司令部副司令)一起在陳誠的辦公室守候消息喔,當時軍警進到校園抓人,也是經過他同意的。
這是白紙黑字,就寫在陳誠回憶錄中(見圖檔1、2),是要紀錄傅斯年校長在肅清兩校匪諜上的合作和貢獻,是正面陳述,格外可信。
1949年1月15日,陳誠接任臺灣省主席兼臺灣省警備司令。1947年二二八事件之後,為防範共產黨的活動,社會統制越趨嚴格。
「單車雙載」拘捕事件激發學生抗議活動,4月初陳誠決定強力肅清校園「匪諜」,事先他取得臺大校長傅斯年的同意。陳誠如是回憶:
……我記得我們談話的那一天是四月五日。我問他(按傅斯年):「南京完了,台灣怎麼辦?」他毫不遲疑地說:「先求安定。」接著說到安定的辦法,他說:「要求安定,先要肅清匪諜。」我老實告訴他:「匪諜的大本營,就在你的台大和師範學院。是不是先從這兩處清除?」他當即表示贊成說:「你做,我有三個條件:一、要快做;二、要澈底做;三、不能流血。」
……當天晚上就開始布置,第二天四月六日就開始行動。
(《陳誠先生回憶錄──建設臺灣(上)》,頁448-449。)
四六事件確實沒在校園(和校外)流血,但這是白色恐怖的濫觴。翌月5/20實施戒嚴令,其後陸續有學生涉案被處決,血流在校外。
傅斯年校長於1950年12月20日突然過世。1950年是白色恐怖非常肅殺的年份,該年5月13日許強和三位同事胡鑫麟、蘇友鵬、胡寶珍在台大開會和上班時,被帶走。當時許強是台大醫學院副教授兼台大醫院內科主任。請注意:他們是在醫學院被抓走,請問:這不算軍警進到校園?11月28日許強和同案的十三人遭處決。
血確實沒流在校園。
近年來,傅斯年被神化為大學自由的守護神。傅校長作為校長,對於涉案的師生,和受難者家屬,在可能的範圍內也會盡量給予幫助(口述資料顯示是有讓受害人和家屬感念之處),但是,他反共有名,對打擊「共匪」不手軟。四六清晨,他和陳誠、高雄屠夫彭孟緝在陳誠辦公室「一同守候消息」──逮捕學生的情況;許強等教授也是被從校園帶走的。
請看看維基這段寫法,這就是近年來的版本,但沒有註釋,不知根據何在?
1949年4月6日台灣大學和師大發生「四六事件」,爆發軍隊闖入校園,傅斯年對當局不經法律程序逕行進入台大校園內逮捕師生高度不滿,親自找國民政府官員交涉,要求逮捕台灣大學師生必須經過校長批准。他甚至向台灣警備總司令部司令彭孟緝警告:「若有證據該抓就抓,若無證據就不能隨便進學校抓學生!我有一個請求,你今天晚上驅離學生時,不能流血,若有學生流血,我要跟你拚命!」
這也未必和陳誠所寫的有衝突,很可能是四六抓人之後的事;他有去保不在名單上的同學。關於傅校長和四六事件的關係,歐素瑛老師有一篇論文可參考:〈四六事件對臺灣大學之衝擊〉,《臺灣學研究》第12期(2011年12月)。網路上可以下載pdf。
所以呢?歷史真的很難,這麼近的事情,我們都弄不清楚呢。
傅斯年校長在四六事件的角色,並非隱晦之事,但這樣的真相,敵不過滔滔眾人口中的神話。
https://www.facebook.com/chou.wanyao/posts/10207349253364373
「歷史很難!」(續)
今天是「四六事件」六十八週年紀念日。
這是台大和師院(現台師大)學生受到軍警整肅的事件,起因於1949年3月20日臺灣省師範學院兩位學生「單車雙載」遭警察拘捕而引發學生不滿。事件經過就不多說,在這裡想說的是,歷史很難,到現在只要校園自由遭到威脅,大家都會搬出台大校長傅斯年來,說他當年警告當局:「若有學生流血,我要跟你拼命!」記得三一八時,台大傅鐘掛有這樣的橫幅,好像還有傅校長的照片。
事情果真如此?或許他曾在不同的情境中講過這句話,但四六事件發生的當天清晨,他可是和和彭孟緝(警備司令部副司令)一起在陳誠的辦公室守候消息喔,當時軍警進到校園抓人,也是經過他同意的。
這是白紙黑字,就寫在陳誠回憶錄中(見圖檔1、2),是要紀錄傅斯年校長在肅清兩校匪諜上的合作和貢獻,是正面陳述,格外可信。
1949年1月15日,陳誠接任臺灣省主席兼臺灣省警備司令。1947年二二八事件之後,為防範共產黨的活動,社會統制越趨嚴格。「單車雙載」拘捕事件激發學生抗議活動,4月初陳誠決定強力肅清校園「匪諜」,事先他取得臺大校長傅斯年的同意。陳誠如是回憶:
……我記得我們談話的那一天是四月五日。我問他(按傅斯年):「南京完了,台灣怎麼辦?」他毫不遲疑地說:「先求安定。」接著說到安定的辦法,他說:「要求安定,先要肅清匪諜。」我老實告訴他:「匪諜的大本營,就在你的台大和師範學院。是不是先從這兩處清除?」他當即表示贊成說:「你做,我有三個條件:一、要快做;二、要澈底做;三、不能流血。」
……當天晚上就開始布置,第二天四月六日就開始行動。
(《陳誠先生回憶錄──建設臺灣(上)》,頁448-449。)
四六事件確實沒在校園(和校外)流血,但這是白色恐怖的濫觴。翌月5/20實施戒嚴令,其後陸續有學生涉案被處決,血流在校外。
傅斯年校長於1950年12月20日突然過世。1950年是白色恐怖非常肅殺的年份,該年5月13日許強和三位同事胡鑫麟、蘇友鵬、胡寶珍在台大開會和上班時,被帶走。當時許強是台大醫學院副教授兼台大醫院內科主任。請注意:他們是在醫學院被抓走,請問:這不算軍警進到校園?11月28日許強和同案共十四人遭處決。
血確實沒流在校園。
近年來,傅斯年被神化為大學自由的守護神。傅校長作為校長,對於涉案的師生,和受難者家屬,在可能的範圍內也會盡量給予幫助(口述資料顯示是有讓受害人和家屬感念之處),但是,他反共有名,對打擊「共匪」不手軟。四六清晨,他和陳誠、高雄屠夫彭孟緝在陳誠辦公室「一同守候消息」──逮捕學生的情況;許強等教授也是被從校園帶走的。
請看看維基這段寫法,這就是近年來的版本,但沒有註釋,不知根據何在?
1949年4月6日台灣大學和師大發生「四六事件」,爆發軍隊闖入校園,傅斯年對當局不經法律程序逕行進入台大校園內逮捕師生高度不滿,親自找國民政府官員交涉,要求逮捕台灣大學師生必須經過校長批准。他甚至向台灣警備總司令部司令彭孟緝警告:「若有證據該抓就抓,若無證據就不能隨便進學校抓學生!我有一個請求,你今天晚上驅離學生時,不能流血,若有學生流血,我要跟你拚命!」
這也未必和陳誠所寫的有衝突,很可能是四六抓人之後的事;他有去保不在名單上的同學。關於傅校長和四六事件的關係,歐素瑛老師有一篇論文可參考:〈四六事件對臺灣大學之衝擊〉,《臺灣學研究》第12期(2011年12月)。網路上可以下載pdf。
所以呢?歷史真的很難,這麼近的事情,我們都弄不清楚呢。
傅斯年校長在四六事件的角色,並非隱晦之事,但這樣的真相,敵不過滔滔眾人口中的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