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痲瘋病症狀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痲瘋病症狀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痲瘋病症狀產品中有1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428的網紅劉南琦臨床心理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疫情之下,你的過敏犯了嗎﹖ 尤其天氣熱加心情煩躁,更是各種過敏的好發時刻。 我一直都有各種過敏,你想的到的我有,你想不到的我也有,從頭到腳。過敏性鼻炎,早晚流鼻水,眼睛癢,濕疹,異位性皮膚炎,急性蕁麻疹慢性蕁麻疹,癢到半夜睡不著的情況也有,紅疹傷口嚴重到像痲瘋病人,從內敷外服,擦的抹的到吃藥打針...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5萬的網紅Odd Cactu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蝦皮拍賣】 我現在自己在製作天然寵物肉乾 適合貓狗人吃 ,沒有防腐劑調味料 蝦皮網址: https://shopee.tw/twjerky 訂購LINE: 0900109282 FB/IG: 中崙天然寵物肉乾 [今日影片內容_About] 我們都看過喪屍電影或是影劇 深信這種喪屍流感只是虛擬...
-
痲瘋病症狀 在 Odd Cactus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7-07-10 20:00:03【蝦皮拍賣】
我現在自己在製作天然寵物肉乾 適合貓狗人吃 ,沒有防腐劑調味料
蝦皮網址: https://shopee.tw/twjerky
訂購LINE: 0900109282
FB/IG: 中崙天然寵物肉乾
[今日影片內容_About]
我們都看過喪屍電影或是影劇 深信這種喪屍流感只是虛擬的 不可能發生真的發生在我們身上
但是有一些喪屍症狀其實已經存在這個世界上了 今天要來看五個讓人類像喪屍般的疾病
5狂犬病
4 睡眠病
3 痲瘋病
2 點頭病
1 壞死性筋膜炎
[貼心提醒_Reminder]
訂閱後不要忘記按旁邊的鈴鐺
才不會錯過最新上傳的影片唷
[其他頻道_Other Channel]
想看仙人掌不專業的玩電玩嗎?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h7lq1prUUSVDPIQkeNMtA
想看無馬賽克的完整影片嗎?
-------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X7RYTvfQbnjkd7LZv9yXag/feed
也歡迎參觀我朋友的玩具開箱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tGwS6Ysejf9wGqgVXHShA/featured
[推薦播放清單_Playlist]
恐怖影音系列: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HWFthX_dgR0jKD3UU9HunwkogZnd4k1P
恐怖地區景系列: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HWFthX_dgR1QQZSoLfPqmauVAL5vOXXI
血腥系列:
-------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HWFthX_dgR1PdeX9MIDe9Sq5rHAgsVJ_
恐怖動漫系列:
-------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HWFthX_dgR03npG6XK25glK4vLXDSDGB
都市傳說系列:
-------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HWFthX_dgR0mXoL7gPhxxyG6flcd7sxo
恐怖影片系列:
-------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HWFthX_dgR3tF2foAZJPGMXMA5PBAadz
動漫系列: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HWFthX_dgR2VPpp6YBh0lb0jeRKc4JO8
毀壞童年系: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HWFthX_dgR3EJRCdhD4IMzGzZO-rEnCg
恐怖電影系列: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HWFthX_dgR19tE89Xt_qHVWIOxC81ecw
電玩系列:
-------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HWFthX_dgR1ireIlMZX50izNfW-u9d98
人事物系列: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HWFthX_dgR0862PVnbMXE-t4fSgt-PT1
其他/回饋:
-------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HWFthX_dgR0bJyEWkOcIDHjUkJCchh8l
[仙人掌的社群網址_Social Media Links]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OddCactus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oddcactus88/
Twitter:
-------https://twitter.com/Odd_Cactus
Google+
-------https://plus.google.com/+OddCactus
[不要臉題外話]
謝謝支持過我的大家 如果你也想要看更多更好的恐怖小短片
可以點擊右上角的贊助 一點點都是對仙人掌大大的鼓勵
痲瘋病症狀 在 劉南琦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疫情之下,你的過敏犯了嗎﹖
尤其天氣熱加心情煩躁,更是各種過敏的好發時刻。
我一直都有各種過敏,你想的到的我有,你想不到的我也有,從頭到腳。過敏性鼻炎,早晚流鼻水,眼睛癢,濕疹,異位性皮膚炎,急性蕁麻疹慢性蕁麻疹,癢到半夜睡不著的情況也有,紅疹傷口嚴重到像痲瘋病人,從內敷外服,擦的抹的到吃藥打針,從西醫到中醫,通通試過好幾輪。
在我30-40多歲左右,病歷集中在皮膚科眼科耳鼻喉科。
現在殘存的症狀是是富貴手(這詞根本誤會很大,富貴手都是勞碌命的人在得的)
過敏原因常不明顯,對我來說食物並非主要過敏原,體質改變也許是原因之一,
但近年來除富貴手外,其他症狀都減少很多了,因為如果沒改善,我就無法在這裡說嘴,當然也說說久病成良醫、過來人的心情。
*
過敏這種全身性的疾病絕對與心理層面脫不了關係,現代精神醫學強調身心一體,身體症狀是心理問題的展現,身體疾病也影響了心理健康的程度。
1.壓力:這裡指的是壓力感,並非實際遇到的壓力事件。不管事情大小,不管別人怎麼說,只要你感受到壓力,它就真的是壓力,無法欺騙自己。
2.自我要求:常常在鞭策自己,老覺得自己可以做更多更好的人,必定要耗損許多精神讓自己無法休息。
3.對他人的要求:期待他人能照著自己的想法來,掌控性強,必定會承受許多不在掌控內的事。
以上狀態常導致情緒煩躁,啟動了身體的壓力賀爾蒙並影響免疫系統,使身體容易過敏。
那些年我的生活的確比較忙碌緊湊,上班帶小孩同時又念在職進修研究所,過幾年又得了乳癌,所以不得不省視自己的生活方式,降低對他人的要求,放過自己也放過他人。
接下來就是較簡單的技術性方法了,那就是飲食儘量清淡(儘量啦,我還是不能不喝咖啡,少喝就是),保持心情放鬆平靜,不逼自己去執行角色上的義務,想煮才煮,不想煮就叫他們吃~~~便當,適時擺爛。
現在過敏偶而發作,手上只要又開始癢紅腫,通常是在提醒我:慢下來,停下來,不要急,不要逼自己,然後我就知道,應該要把購物車結一結了(大誤)。
痲瘋病症狀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疾病知多D】王粲原來患上……?
王粲,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
在曹丕的眼裡,王粲長於辭賦。(曹丕《典論.論文》)
其中劉勰還在《文心雕龍.才略》說:
仲宣溢才,捷而能密,文多兼善,辭少瑕累,摘其詩賦,則七子之冠冕乎!
奈何天妒英才。
西晉皇甫謐在《針灸甲乙經.序》裡寫道:
仲景見侍中王仲宣時年二十餘。謂曰:「君有病,四十當眉落,眉落半年而死。」令含服五石湯可免。仲宣嫌其言忤,受湯勿服。居三日,仲景見仲宣謂曰:「服湯否?」仲宣曰:「已服。」仲景曰:「色候固非服湯之診,君何輕命也!」仲宣猶不言。後二十年果眉落,後一百八十七日而死,終如其言。
大意是說:
話說當年張仲景野生捕獲二十多歲的王粲,便跟王粲直言:
「你有病!當你四十歲的時候,眉毛便會開始脫落,眉毛脫落後半年便會死。」並告訴王粲現在只要含服「五石湯」便可以避過此劫。
話雖如此,不過當年王粲顯然覺得張醫生這番話不中聽,最後只是領藥不服藥,意見接受,態度照舊。
三天後,張醫生再次野生捕獲王粲,便關心道:
「你有沒有服藥呢?」
王粲便撒謊道:
「服過了。」
聽罷,張醫生便苦口婆心道:
「阿粲!阿粲!你是逃不過我雙眼的!我目測你根本沒有服藥!你為什麼輕視自己的生命呢?」
王粲聽後無言以對,不過還是選擇不服藥。
二十年後,王粲的眉毛果然真的開始脫落,眉毛脫落後一百八十七日(即大約半年)便死了。
這應驗了張仲景的預言。
對吧!差點兒忘記介紹一下張仲景:
張仲景是東漢末年的名醫,實力不下於同期的華佗,著作有《傷寒雜病論》。
話說回來,當年王粲到底患了什麼病呢?
據說是「大麻風」。
「大麻風」,中醫稱「癘風」,西醫稱麻風(Leprosy),主要源自麻風桿菌(Mycobacterium leprae)。
其中《黃帝內經.素問.風論》曾經描述過「癘風」的症狀,可謂非常細膩:
癘者有榮氣熱胕,其氣不清,故使其鼻柱壞而色敗,皮膚瘍潰。風寒客於脈而不去,名曰癘風。
所以當麻風桿菌進入人體後,便可能會誘發「鼻柱壞而色敗」、「皮膚瘍潰」,甚至可能會導致毀容。
相較而言,痲瘋的潛伏期較長,平均5年,短則1年,長則20年。
看!王粲不是十多年後才發病嗎?
在用藥上,因為拿一種抗生素單挑麻風桿菌較容易會產生抗藥性,所以往往需要採用聯合治療(Combination Therapy)聯手合擊麻風桿菌。
至於其中一個常見的組合主要是Dapsone、Rifampin,偶爾還可能會搭配Clofazimine,來一個三英戰呂布KO麻風桿菌。
相較而言,麻風的療程一般較長,往往可能需要至少半年至一年。
最後說到王粲,便不得不提王粲的看家本領:
學驢叫!
劉義慶在《世說新語.傷逝》裡說:
王仲宣好驢鳴,既葬,文帝臨其喪,顧語同遊曰:「王好驢鳴,可各作一聲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驢鳴。
話說王粲死後,曹丕親自出席王粲的喪禮,並在追悼會上跟其他來賓道:
「阿粲生前好喜歡學驢叫,大家便一人學一聲驢叫送行吧!」
於是大家便用驢叫告別這位文壇巨星。
(如欲了解更多用藥資訊,歡迎看看「小小藥罐子」網誌。)
💊💊💊💊💊💊💊
BLOG➡️http://pegashadraymak.blogspot.com/
IG➡️https://www.instagram.com/pegashadraymak/
YT➡️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QOMojMd6q7XnESMWwldPhQ
📕📕📕📕📕📕📕
著作➡️藥事知多D、用藥知多D、藥房事件簿、家居用藥攻略(各大書店有售)
痲瘋病症狀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打一劑隔離採檢的心理疫苗 #如何應對隔離引發的情緒
本文章由 黃天豪 心理師 / 撰文 林長揚 / 製圖
.
疫情指揮中心在5/25宣布三級警戒要延長到6/14;緊接著在5/26,單日死亡率來到11人新高,累計本土病例逼近5000。我相信,病毒一旦進入社區,就回不去了;而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開始做更多準備。如同身在加拿大的賴孟泉醫師所說:「這不是三級四級到五月底或更久的問題。這會是整個2021甚至進入2022的議題。我們需要把目光放到一個不同的未來,而非幻想回到過往的正常。」
.
與此同時,也陸續看到許多人分享自身因為接觸確診者,需要「隔離、採檢」的經歷。無論PCR結果是陰是陽,那些過程呈現出「校正回歸」背後的實際場景。也許看著「校正回歸」,還可以覺得那只是數字;但是當發生在自己身邊,那就是切膚的真實。
.
然而,少有人提及如何因應這些過程中的心理衝擊。成功的心理準備在於「凡事儘量往好處想,同時仍有一小部份做最壞的打算」;這就好比先打一支「心理疫苗」,讓我們在遭遇這些情緒衝擊時,可以獲得「心理抗體」,安穩度過。
.
所以,這篇文章想談談:某天得知自己接觸過確診者,需要「隔離」與「採檢」時,我們可能 #有什麼情緒反應,又可以 #如何因應。
.
〈#恐懼〉
.
最近和一個因家人採檢(偽)陽性、被隔離兩天三採的朋友談過話。
.
他是醫事人員,有三個孩子,太太肚子裡還有第四個。當時,幾個孩子輪流出現上呼吸道症狀與發燒,加上他曾到過風險區域;於是幾天之間,他很警覺地分別帶出現症狀的孩子前往急診兩次。後來接到通知結果:他是陰性,但大兒子竟是陽性。於是,在接到衛生局電話的十幾分鐘後,老婆陪著大兒子坐上救護車先前往醫院;而他趕忙隨意收拾三大包行李,準備帶著兩個小的,再坐另一台救護車到醫院急診篩檢,也預備接受可能的住院隔離。
.
當時,他腦中滿滿的想法都是「怎麼辦?」
.
「孩子怎麼辦?他們都是高風險⋯⋯」「誰要陪孩子進去隔離?」「老婆懷孕了,怎麼照顧小的?」「可是現在沒有其他人可以來幫忙⋯⋯」「同事怎麼辦?」「隔離要準備什麼?」「要帶牙刷嗎?」「最近接觸過的病人怎麼辦?他們大多沒辦法好好照顧自己⋯⋯」⋯⋯
.
每想到一個「怎麼辦」,他的心就不停沈下去;但有些部分,甚至是連想都不敢想下去。
.
另一個寫下經歷的朋友是位臨床心理師。她接到通知,某天會談的某位個案確診。「當下腦袋一片空白,很不確定當天對方是否有拉下口罩,在這之前我已經和孩子在家宅了一個禮拜,若我是無症狀帶原怎麼辦,心理很不安。」
.
這陣子,有年輕且無慢性病史的確診者猝死,讓「隱形缺氧」的話題浮上檯面。這也讓許多年輕的學子惶惶不安、蠢蠢欲動,真的開始感到害怕。
.
「恐懼」,是人們在此刻第一個可能會出現的強烈情緒。我們感受到生死的威脅逼近,想要戰鬥(如果有對手的話)或逃跑(如果逃得掉的話),若打不過、逃不走,還可能進入凍結癱瘓。
.
「恐懼」,是為了提醒我們威脅有多靠近,提醒我們每日如常的生活其實可能是一種幻想。適當的恐懼,讓我們得以正視風險的存在、做出未雨綢繆的準備。
.
〈#自責〉
.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我們活在社群中。當想到自己可能影響到的其他人,會有另一種強烈的情緒出現:「自責」。
.
談到自責,不由得讓我想起SARS當年,好友兼同事心怡發燒疑似染疫,被居家隔離的經過。
.
當時,我們都在台大醫院實習。她在神經科,我和另一個同學勝翔在家醫科。疫情初起,人心惶惶;SARS是新的敵人,無人熟悉;學校對於是否要召回實習生,意見分歧。我們雖然會盡量避免在大樓間移動(當天只待在舊館做門診業務,或只待在新館做病房業務),但同學間仍忍不住抱團取暖、互相打氣。
.
就是這個忍不住,讓我們三人在某天中午一起吃了飯。而後當天傍晚,心怡發燒了。
.
她說,當時的她,其實沒有太多害怕,但想到我和勝翔,心中滿滿自責,反覆想著會不會因此害到我們。當打電話告知我們的時候,想要強顏歡笑,卻笑中帶淚。
.
作家 陳茻 最近也寫下一篇經歷,提到「第一時間想起妻小家人,而後馬上又想起我的學生。我開始回憶我上課的時候有沒有把口罩戴好。有吧,我有好好消毒吧,我如何如何。但無論如何去想,總有一股不理性的自責情緒緩緩升起。」
.
「自責」,不是犯錯的人才會有的情緒。當此之時,即使每天小心翼翼帶著口罩、噴酒精消毒的人,也無法百分之百確認自己不會被傳染。如果已經萬般小心,卻還是確診、更感染身邊最愛的親友,那樣的自責,其實比什麼都更龐大。
.
「自責」,讓我們感受到對身邊他者的強烈責任,讓我們真的看見他人的存在、把他人安危放在心上。適當的自責,其實會產生人與人之間的連結,也讓我們對他人多一些慈悲與利他。
.
〈#無助〉
.
回到第一個故事中的朋友。當他去到急診,又是另一個挑戰。雖然在路上福至心靈,趕忙跟小朋友說了要「讓棉花棒到鼻孔裡探險」的故事,但實際上來到急診,篩檢的不舒服仍然是小朋友難以忍受的。於是,他一手抱著四歲多正在大哭的老二,試圖控制他被採檢;另一手還得壓著一歲多、採檢完也在大哭還掛著鼻血的老么。而三袋行李,身邊沒人敢幫忙、又怕地板髒,該放還是掛在身上?那模樣,說多狼狽有多狼狽。
.
沒有人能告訴他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沒有人能回答他腦中那堆「怎麼辦」的問題。我幫他命名出當時那種強烈的感覺,其實不是恐懼,更多是「無助」。
.
陳茻也寫到:「有太多事我需要弄清楚了。我到底何時要被隔離?如果我確診,那妻子孩子該如何安置?孩子只有兩個月,有社工會接手嗎?我需要去篩檢嗎?有防疫專車會來嗎?什麼條件符合才會被匡列?沒有答案,只有不斷重複的台詞:『我們不清楚』『要等疫調單位』『要醫生判斷』電話那頭的聲音聽起來很茫然,我不知道我為什麼要生氣,我知道他也無助。」
.
心理學家曾經做過這樣的實驗:實驗者讓狗待在籠子裡,每當警示燈亮起,地板就通電。通電時,狗可以跳過小柵欄,逃到沒有電的另半邊籠子裡。很快地,狗兒就學會「看到警示燈就跳到另一邊」。不過,心理學家後來做了壞心的版本:即使逃到另半邊籠子,地板還是有電。於是很快地,狗兒又學會了:「做什麼都沒用」;當警示燈亮起,牠會趴在地板上,縮起身體,等待電流過去。最後,即使把牠放回正常的、逃得掉的籠子,牠也仍舊會縮在地板等待,放棄得以不被電的機會。
.
「無助」,正是當我們認為「做什麼都沒用」時,心中最強烈的感受。我們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或覺得自己嘗試了所有的努力,仍無法改變困境。這樣的感受,甚至可能讓我們看不見環境的改變與機會的出現。
.
「無助」,其實也是一種保存能量的方式,讓我們在真正無望的情境中,不浪費多餘的體力、腦力與心力。適當的無助,也可能讓我們願意放下尊嚴,開口尋求幫助,從而創造出過去未曾接觸到的資源。
.
〈#委屈〉
.
台北市議員林亮君,前陣子也被隔離採檢。她的臉書貼文有這麼一段:「同仁打電話給民眾,說由於我們辦公室有確診者,某日您前來服務處也將會被匡列,希望您要自主管理到某日,沒想到電話那頭是一陣狂罵『垃圾,你們都是垃圾!會害我得病不能出門』,也有民眾對我的確診同仁指指點點說一些十分難堪的話語。我實在很生氣,也十分心疼。」
.
前面那位帶著兩個孩子前往急診的朋友,也描述當他坐上救護車時,聽見鄰居用力關門、大聲耳語的聲音。後來他身邊謠言四起,甚至有來自其他縣市的朋友傳訊詢問,聽說有人確診云云(渾然不知他正是謠言的中心,而且其實他沒有確診)。沒錯,當疑似確診或確診時,可能會遇到最殘酷的人性:排斥。
.
中古世紀,歐洲蔓延著痲瘋病;高度的傳染性,讓世人極度恐懼。為了擺脫威脅,開始有人把病人放在船上,漂流遠方,史稱「愚人船」。於是,這些被排斥的異己之聲,再也沒有人願意聆聽。林亮君那種生氣與心疼的感覺,其實是一種「委屈」。
.
「委屈」是當我們自認沒有做錯什麼,卻被誤解、錯待、冤枉,卻無從辯解、無人聆聽、無法靠近時的痛苦感受。委屈的人覺得自己明明不是故意(染疫)的,卻感覺自己被(社會)放逐了。
.
「委屈」的人常常會生氣,因為我們心裡有滿滿壓抑的感覺想要釋放。委屈讓我們想要用力伸展、用力表達出自己。適當的委屈,其實讓我們更有勇氣挺身而出,矯正我們心中的錯誤。
.
「恐懼」、「自責」、「無助」、「委屈」,正是當人們接受到可能要「隔離篩檢」的通知時,可能會產生的初級情緒反應。至於後續最常出現的「憤怒」反應,可以參考先前另一篇「#息怒靜心 心法」。
.
現在,你已經看過四種不同情緒的故事。如果可以,接下來給自己一點時間,照著以下的步驟做。
.
—— #模擬Simulation ——
.
現在,做一個深呼吸。將自己帶入上述的場景,體會那樣的心情。
.
如果這些故事真的難以帶入,也可以回想一個「可比擬的經驗」。
.
什麼是可比擬的經驗?例如孩子雖然無法真正理解失去摯愛的傷痛,但也許可以想像心愛的狗狗過世,或是最愛的糖果紙被丟掉。這種「失落」的經驗看似天差地遠,但是仍然算是某種「可比擬」的失落經驗。
.
因此,我們也可以分別想像一個可比擬「恐懼」、「自責」、「無助」、「委屈」的人生經驗,並且體會這段回憶帶給我們的身體感覺、想法與情緒感受。
.
這些引發出的情緒,就是「心理抗原」。
.
—— #喚醒Evocation——
.
現在,做一個深呼吸。回想一下:當時的自己,是怎麼度過的?問題是如何解決的?如何超越當時的恐懼、自責、無助、委屈,來到這裡的?運用了什麼資源?得到了什麼幫助?創造了什麼樣的結局?學到了什麼經驗?得到了什麼成長?
.
其實,我們的生命中,早有許多成功因應的經驗;只是在情緒高張的時刻,那些內在的資源會被我們「忘記」。很多時候,我們不一定需要學會全新的能力,而是需要辨識出這是我們已經完成的挑戰,將我們的舊能力重新組裝起來。
.
因此,我們要找出這些能力,並且好好體會當知道自己「可以做到」(因為我們其實已經做到過)時,心中升起的自信與能力感。
.
這種被喚起的自信,就是「心理抗體」。
.
—— #鞏固Consolidation——
.
現在,做一個深呼吸。把過去曾經成功轉化困境的自信,融入現在的場景。想像自己今天忽然得知接觸過確診者,需要隔離採檢,知道自己可能會出現「恐懼」、「自責」、「無助」、「委屈」的情緒。然後——準備好面對它!相信自己可以度過、也知道自己可以度過,更知道這些情緒不會擊垮自己。接著引導自己想像,在那樣的時刻,自己正專注在接下來應該採取的適切行動中。
.
我們仍然可以有情緒,然而我們得以讓情緒留在「適當的程度」,並且帶給我們最大的幫助。
.
現在,當完成以上「SEC」步驟後,再做一個深呼吸,感謝自己花時間看了這篇文章,做了練習,帶給自己力量。
.
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在這個簡單的「SEC」步驟中,為自己秒打一劑「心理疫苗」。果若事件發生(我們每個人現在真的必須要把這樣的可能性放在心中),便能有足夠的心理抗體應對;同時,因為這樣的心理疫苗,也讓此刻的自己更加謹慎:勤洗手、戴口罩、避免不必要的社交與移動。
.
甚至,也可能幫助我們彼此,獲得群體的心理免疫,讓我們的社群,變得更強壯。
.
因為,我們真的同島一命。
.
--
.
📒延伸資訊:
.
◼️ 文章中提到的陳茻的經驗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4181225211899150&id=100000351387623
.
◼️ 文章中提到的林亮君的經驗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4181225211899150&id=100000351387623
.
◼️天豪與長揚之前製作的息怒靜心五步驟
https://www.facebook.com/KnKpsy/posts/361263768678590
.
◼️心理師想跟你說製作的的隔離心理學
https://www.facebook.com/KnKpsy/posts/360524175419216
.
◼️台大心理系陳淑惠老師翻譯的家長/照顧者協助家庭因應COVID-19疫情指南
https://www.facebook.com/suehuei.chen/posts/4683708274989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