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團火,路過的人只看到煙,但總有一個人,總有那麼一個人能到這團火,然後走過來,陪我一起。」--梵谷《親愛的提奧》
———————
#一杯咖啡什麼都聊
最近轟動全台的 #再見梵谷光影體驗展,小啡們有沒有去呢~
今天!就要來聊一下梵谷,還有這個光影展從哪來啦~準備好就繼續往下滑囉!
——...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團火,路過的人只看到煙,但總有一個人,總有那麼一個人能到這團火,然後走過來,陪我一起。」--梵谷《親愛的提奧》
———————
#一杯咖啡什麼都聊
最近轟動全台的 #再見梵谷光影體驗展,小啡們有沒有去呢~
今天!就要來聊一下梵谷,還有這個光影展從哪來啦~準備好就繼續往下滑囉!
———————
🌝大家都知道的梵谷
這位出生荷蘭的後印象派藝術家,與法國的淵源極深,而他在法國的日子可以簡單分為幾個時期:
🌚巴黎
梵谷在巴黎認識了高更,高更之後更成為了他的室友。更重要的是,梵谷在這裡更加 fall in love with 日本浮世繪藝術,甚至將浮世繪風格與自身畫風結合,成為梵谷風。
🌚亞爾
梵谷在亞爾租下黃色小屋,與高更正式成為室友,並成立了工作室。在亞爾,梵谷產出了許多有名的畫作,比如《隆河的星夜》、《曳起橋》 以及《星空下的咖啡館》等等。
只是,梵谷受精神病之擾,因為情緒失控,與好友高更大吵,割下耳朵,最後被亞爾的居民趕出城外。
🌚聖雷米
割耳事件後,梵谷經鑑定患有躁鬱症,便住進了位於聖雷米的療養院。在院期間,他產出了許多曠世鉅作,最有名的就是《星夜》,但所有作品都是在他逝世後才受人注目。
🌚歐韋小鎮
最後,梵谷選擇在法國北部的歐韋小鎮自殺身亡。
(⚠人生沒有解決不了的事,請珍惜生命,關懷身邊的人⚠)
———————
🌝光影採石場
這座光影採石場位在南法普羅旺斯的萊博小鎮,深藏在古老歷史山城中,在19世紀時,是貨真價實的採石礦坑哦!
當時此地區的名字叫:Carrières du Val d’Enfer,主要開採白石灰岩,用來當作當地的建設材料。
只是在一戰後,鋼筋混凝土等新式建材出現,它才逐漸沒落。
到了 2010 年,萊博當地政府決定好好善用這個富含歷史的採石場,於是與一間私營管理公司合作,將這個大型山洞進行大改造,結合燈光、音樂與視覺藝術,善加利用山洞內自然而成的環繞音響效果、以及現成的巨型山壁螢幕,加上高科技的輔助,以各歷史知名藝術家為主題,終於 2012 年正式打造出一個超現代,但又飽含歷史經典的藝術勝地啦!
———————
🌝光影採石場實境分享
2018年的主題:畢卡索
接下來,就跟著照片一起簡單賞析吧!
———————
不知道小啡們看完的感覺如何呢?F 編覺得以光影的方式呈現藝術家的作品真的很特別,尤其台灣這次是以一代藝術宗師——梵谷為主題,感覺就很震撼啊~
不知道有沒有去過台北場的小啡呢?歡迎私訊給我們分享你拍攝到的照片,我們也會分享在限時動態上哦!
雖然台北場結束了,先前也因為疫情關係很多人錯失了機會,不過高雄場才剛開始唷,趁著疫情趨緩的此時,不妨讓自己來場小旅行,好好欣賞大師的作品吧!
🌚高雄場展期:2020/07/01 - 2020/09/27
(⚠非工商,單純為小編個人分享⚠)
———————
🌝號外號外
啡聞的 Line 帳號上線啦!
想要接收到第一手新文章通知的小啡們,快掃描圖面上的 QR code,或到主頁的 link 中加入吧!
之後也會不定時分享國際新聞、法文單字或各式新主題唷!
———————
#LesCsNews #LesCs #啡聞1cc #語錄 #文化 #法式生活 #風格
#法國 #光影 #Carrieredeslumieres #普羅旺斯 #France #provence #藝術 #台灣 #再見 #梵谷 #荷蘭 #野獸派 #畫家 #畫畫 #畢卡索 #展覽 #星夜 #畫畫
畢卡索作品賞析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兩個男孩與歐陸 ◎孫梓評
之一 我好開心--如果在阿姆斯特丹
今天晚上,我好開心
吃完行李箱,打開巧克力
品嚐經過的樂趣
有三種口味:記憶、遺忘、放棄
背後方格可以填字
一格寫著紀念日
另一格,何妨大膽遲疑
但運河把我們帶往紅燈區
鴿子懶懶飛起
我的包裝紙是你,在性商店
各自購買鼻子眼睛
手指可以觸摸焦慮,不可以撥手機
櫥窗裡的多娜與夏綠蒂
今夜無故缺席
我好開心,單車和身體押韻
叮鈴鈴的電車群譜寫
秋天的迴旋曲。三條大道綁辮子
最後都跟慕倫塔樓相遇
這是海也是陸地
一層是樓房傾斜著,一層是蛋糕
巨大的草莓還沒有被找到
趴噠有水聲,夜的巡邏者
船在窗外告密
我好開心,閉氣潛進深褐色夢境
不想念任何無情的
眼睛觀上聲音,鬱金香燃燒身體
三角形碑石旁邊豎起彩虹旗
皇宮廣場前有走索騎兵
最後一枚硬幣擲出:
兩名男子街頭緊抱,我好開心。
之二 當時真美--以及巴賽隆納
我不美麗,但感謝馬路
為我們奉獻身體。
在距離的慫恿下,總有一齣繁榮的喜劇
壯闊的不合時宜
就從高弟開始爭議
加泰什麼隆尼亞,加泰什麼隆尼亞
廣場上紅藍兩條線:都通往奇蹟履歷
百年聖家堂繼續興建私人上帝
奎爾公園隨緣膜拜彩磚蜥蜴
米拉之家堅持沿用波浪主義
我們大聲背誦地形、情緒,在街道的圍困裡
清點整片巴塞隆納的霧氣
我不貪心,但聆聽差異
為我們製造劇情。
饒舌的豆類液體
短暫地甜/填滿旅行者的窪地
地中海的風告訴夜晚:
路過了,就該放棄。
畢竟,米羅還在夢舊伊山上找自己
暗巷畢卡索不曾停止色情遊戲。
站在港邊哥倫布的指尖說:
當時真美。在季節與政治的
脫逃裡,背傷得很客氣。
當時真美,散場的人都顯得那麼正確。
之三 到此為止--里斯本故事
如同伊比利半島的宿命象形--
世界暫時蔓延到這裡。
背包裡的錄音師,還執意錄下
阿爾法瑪山區:
旋轉音軌上無人,但有
一隻長頸鹿奔跑過螢光色海域
同時虛構音樂性、悲劇
地震來了,十八世紀
故事碎片與屋頂紅瓦:一種結束的關係。
時間連連看
如果要離開,碼頭是否隱形?
通往海角的電車。前進、前進
直抵我們的百年公寓
潮水漲起,昏暗的教堂婚禮
光天化日祝福彼此
總有些什麼,跨不過綠草地
到此為止,海上寫滿征服者的姓名
他們都吃過一種檸檬豬排麵包
或者尼姑魚
到此為止。四色地鐵敘述里斯本
兩個男孩離開歐陸
身後喬治城密密大雪
告別:是體內唯一的溫柔,唯一暴動。
--
◎作者簡介:
孫梓評,1976年生。東吳大學中文系,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畢業。著有詩集《如果敵人來了》、《法蘭克學派》、《你不在那兒》、《善遞饅頭》。散文集《甜鋼琴》、《除以一》、《知影》。短篇小說集《星星遊樂場》、《女館》。長篇小說《男身》、《傷心童話》。軍旅劄記《綠色遊牧民族》。以台灣經典文學作品為經緯所寫成的報導文學《飛翔之島》。為已故版畫家蔡宏達作傳:《打開火盒子》。童書與少年小說:《花開了》、《爺爺泡的茶》、《星星壞掉了》、《邊邊》。文學繪本《碳酸男孩》。與香港插畫家bubi合作圖文書《我愛樹仔》。與吳岱穎合編《生活的證據:國民新詩讀本》。相關著作:《你不在那兒》《你不在那兒(顯靈版‧限量親簽珍藏版)》《你不在那兒(顯靈版)》
--
◎小編一尾賞析:
如果找尋伴侶的過程就是一趟趟的旅程,有時獨自前行,有時旅伴與之同行。每段戀情也像是旅程,起飛―剛開始熱戀萌芽、旅途中的認識,降落―分手回到原地。
這首詩巧妙的用了在阿姆斯特丹、巴賽隆納與里斯本的三次旅行象徵了情人們從剛開始的熱戀、矛盾到分手。
第一段,一開始「我好開心」四個字,詩中的敘事者在此表明了剛開始熱戀的狂喜。「我的包裝紙是你,在性商店/各自購買鼻子眼睛/手指可以觸摸焦慮,不可以撥手機/櫥窗裡的多娜與夏綠蒂/今夜無故缺席」,敘事者眼裡只有另一個人,紅燈區令人眼花撩亂的櫥窗女郎在情人眼裡也只能無故缺席。和情人在一起的時間,任何聲音都是「秋天的迴旋曲」和可口的蛋糕,「不想念任何無情的」,因為「兩名男子街頭緊抱,我好開心」。
旅途中的愛情總令人嚮往,第二段敘述者更進一步地描述了在愛情裡的甜蜜、矛盾與猜想,才說「在距離的慫恿下,總有一齣繁榮的喜劇/壯闊的不合時宜/就從高弟開始爭議」。情人們總是會為某些生活的瑣事爭吵,但一開始也認為「我不貪心,但聆聽差異/為我們製造劇情。」,差異是可以克服的,敘事者是這樣相信。然而愛情總是「短暫地甜」,「路過了,就該放棄。」,不過回憶起來也覺得「當時真美」。
停止了猜忌,終究也得回到現實、「到此為止」。在第三段敘事者為戀情設下了折損點,兩人的「世界暫時蔓延到這裡。」另一人卻執意挽回,而「地震來了」,震出愛情無法縫合的裂隙,「故事碎片與屋頂紅瓦:一種結束的關係。」,「通往海角的電車。前進、前進」抵達愛情的終點,「光天化日祝福彼此」。愛情有時而盡,而告別是給彼此最後的溫柔,即使換來的是那引爆自己心中的「唯一暴動。」
寫到這,或許我們可以把「阿姆斯特丹」(2001年4月1日荷蘭成為全球首個承認同婚的國家。)、「彩虹旗」和「兩名男子街頭緊抱」,當作同志詩的象徵,甚至詩題也揭示了這樣解讀的可能。然而,若細究詩裡的內容,其實每個人日常的愛情不也都經歷了「我好開心」、「當時真美」與「到此為止」三個階段嗎?關於日常的愛情,「我想同性戀異性戀都是一樣的。哪個人不希望一生中有一段天長地久的愛情,覓得一位終生不渝的伴侶?」(白先勇〈給阿青的一封信〉)
--
美術設計:Nysus IG:https://www.instagram.com/nysus_/
攝影來源:Unsplash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19/04/20190519.html
#新詩 #同志詩 #情詩 #旅行文學 #孫梓評 #阿姆斯特丹 #里斯本 #巴賽隆納 #日常的幸福
畢卡索作品賞析 在 黃尹青的珠寶時光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看見了,不只是眼睛>
報名「繁星巨浪 藝術講堂」的課程,完全是為了珠寶。為了珠寶,我曾經學了不少看似無關的課程,因為想從不同的遠端連回來,看看能不能在說寫珠寶時,有不同的的角度。繪畫是重要的藝術,必定有可以學習運用在珠寶的東西,可是不知什麼原因,我卻對繪畫感受力超低,名畫在前,也只說得出「好看」這樣的話,真的不懂畫,而且遲遲沒想靠近。
會起而行去上這個課程,因為一個朋友Wan Ping Shirley Kao。她是台東知名民宿「三十里蔚藍」的主人,我曾造訪過她的民宿,和她一見如故。她在臉書po了課程的訊息,而且報名上課。她住在台東,願意次次舟車勞頓來台北,此課程必定有莫大的吸引力。於是去造訪了主講者Richard Chang( 張志龍)的粉絲頁「乎乾啦 敬存在」,發現他是個把生活過得精采的人。
他目前是汽車公司的執行長,開了一個粉絲頁談的卻是電影、音樂和繪畫等藝術。曾經做過一件轟動的事,就是獨力募款辦了#擁抱絲路的活動。他培養對繪畫的鑑賞力,是親自造訪藝術家成長地、事件發生現場和收有這些畫作的美術館,再加上廣閱書籍。
現在是個資訊大爆炸的時代,取得知識容易,但是我需要的是觀點,我想聽如此生活和自學的人說畫。
第一堂課,我就聽出興味,買了他的著作「繁星巨浪」,也就是他授課的主軸內容。回家迅速就把厚重的書讀完了,因為文筆很好,引人入勝(果然,被我偷聽到,他最想做的事是寫小說)。看完書再上課,覺得他說情解理更詳實,安排賞析的畫作更多。
於是我乖乖地從去年9月聽到今年5月,只缺過一堂課。
他的課程是把時間軸中最重要的那個點定在現代藝術運動的起始,往前,追溯到16、17世紀的卡拉瓦喬,往後,一步步進展到畢卡索。依序出場的主要畫家有卡拉瓦喬、普桑、安格爾、馬奈、竇加、莫內、塞尚、 梵谷、高更、 馬諦斯、畢卡索等,以人為發光點,談他們的愛恨情仇和身處的環境,由此解釋他們的畫作。其中,我聽到很多關於創新的勇氣,也聽到不同領域的朋友互為奧援的可貴。
他旁徵博引,鏡頭時近時遠,流暢自若,饒有趣味。例如,從馬奈談到竇加時,他穿插一章解釋巴黎如何變身為如今的模樣,由大環境的改變最後把大家拉近到畫作。他對一些歷史事件,也有自己的解讀。例如梵谷割耳,到底是自割還是別人割的,他從各種相關文籍,抽絲剝繭,提出他的答案。
我學到什麼?關於繪畫、色彩、人生、 還有講說的技巧 ….,抓到不少東西揣進袋裡。其中有些連結回珠寶,的確有助我想通一些存在許久的疑惑。至於是什麼,容我以後有機會慢慢用出來。
因為對繪畫開始有感,也使得與繪畫不經心交手的過往,突然清晰浮現且變得有趣。緣於工作,我曾經有很多出差旅行,到訪過各大博物館,近距離欣賞過很多名畫;曾經在莫內花園流連不想離去;還曾經由一位義大利王妃導覽,在羅馬一幢皇家私人別墅,親賞卡拉瓦喬唯一一幅以油彩在灰泥上繪製的穹頂畫。這次關於欣賞畫作的學習,意外地讓我懂得感恩曾有的工作生涯。
最重要的是,曾經過眼的畫作,突然像星星一顆顆亮了,我看見了,而且不只是眼睛。
(圖是梵谷的作品Starry night over the Rhone, 1888年作品, 目前收藏於奧塞博物館。若有版權問題, 煩請告知撤圖 )
畢卡索作品賞析 在 作者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咩叫唔識欣賞?
Philippe盯著紅色潑墨畫看得出神。
Driss吃著M&M's說:「你已經看了一小時,可以轉台了嗎?」
Philippe對女職員說:「這幅畫散發很多寧靜,加上少少暴力。」
女職員附和:「我都覺得好觸動我。」
Driss率直說:「白色背景上一攤紅點很感動?值幾錢?」
女職員只向Phillippe說話:「我猜大概30000歐羅,如果你有興趣,我可以查一下。」她走去查價。
Driss:「你最好查一查,價值實在太貴。」他走到Philippe面前埋怨:「你不會花30000買這塊痂吧?無可能吧!」
Phillippe:「有可能的。」
Driss感到難以置信:「一條友噴鼻血在白畫上值30000?」
Phillippe:「Driss告訴我,你覺得人們為什麼對藝術有興趣?」
Driss:「我不知道,生意?」
「不。因為是通往世界的唯一蹤跡。」
「這不是真的Philippe。你給我50去宜家傢私,我可以給你世界的蹤跡,你要藍色都可以。」
「不要顛倒是非了。給我食一粒朱古力。」
Driss無視他,望著他自己吃著:「不。」
「給我食一粒啊。」Philippe再張口。
Driss:「No feet,no sweets。」
Philippe呆了,以為Driss取笑他半身不遂。
Driss:「這是一個笑話,我講笑呢!你不知道嗎?哈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7oMPm_2OyY
這一幕在短短一分鐘已做了極大對比,Driss看不懂那幅爛畫有甚麼值欣賞,Philippe也聽不懂他的笑話,凸顯出雅與俗之間的鴻溝,而整齣電影則講述兩個人如何克服這鴻溝,踏出自己的世界,體驗對方的生活和價值觀。
雅鄙視俗,俗杯葛雅,這本屬人之常情,各有所好嘛,問題是這種排他封閉了自我,令人失去了通往異域的門戶。而弔詭是,藝術的本質偏偏講求開敞與發現。
稍後,Driss就會躲在房間裡畫畫,嘗試體驗上流人的品味,與Philippe串謀將劣作包裝成藝術品出售。而只聽古典樂的Philippe亦會在Driss身上學習流行樂的活力,吸大麻和召妓,享受貴族不可能接觸到的事物。
尋常人最缺乏的正是這種火花,上流只容上流,市井只識市井,狹小的世界孕育出大量心胸狹窄的人。
當然,的確好多自抬身價的作品根本沒有那麼高,只因為人人吹捧而獲得集體認同,虛張聲勢,沒有真材實料。不過,誰有資格拆穿呢?我想起一年前寫過相關文章,可以參考一下:
==========
畢卡索說藝術是一個說真話的謊言,那麼有沒有說謊言的謊言呢?會不會有些藝術作品用謊言遮蓋它的乏善可陳呢?最好的例子是美國藝術家巴內紐曼的《Onement VI》,一塊填滿藍色的大畫布中央垂直畫一條粗白線,居然以超過四千萬美元的天價售出。很多人即時的反應是:我四歲的兒子也能畫到吧,值嗎?
雖然它的無意義近乎公認,但蘇富比對這幅抽象表現主義的「傑作」有一套似模似樣的解說,也非常有意思:
「設計的簡潔性,是纽曼作品無對象、無教條、無參照性題材的核心;連同20世纪的其他藝術家一起,紐曼想要通過創造能夠捕捉『無法形容的存在本質』的新表現形式,给予藝術和社會新生。」
當你看見這幅《Onement VI》,會產生上述的感動嗎?
人是給予價值的動物,只要金額足夠,再荒謬的理由都會變得合理,像高鐵和港珠澳大橋這兩件作品一樣。一個學生可以恃着自己讀藝術系,胡亂把一雙木筷子弄斷三節便可告訴你這是一件藝術品。而面對國王的新衣,我們可以跟隨大眾的口徑一同鼓掌,但亦可以堅持率性,指出它的赤裸,指出它的一無是處。
然而,藝術的真與偽,麻煩在於它追求Ambiguity (譯模稜兩可,我覺得不準)。沒錯,你可以率性地指出你不明白的作品沒有內涵,但會不會真正沒有內涵的是你,而不是作品呢?可能是你的理解力跟小孩無異,沒能力欣賞高層次的東西,沒知識去解讀創作背景,沒情感去呼應共鳴。當國王的新衣是真有其事,那小孩的指指點點便是愚昧的表現。
於是乎,一個沒有賞析力的人,大千世界在他眼中也毫無意義,相反一個有賞識力的人,多平凡的事物上都能發掘價值。孰真孰假,藝術正是如此ambiguous,所以我才說麻煩,連法庭也無力給予公正的裁決。
總括來說,人人都說無意義的東西,你能硬說一些意思,你便看像比較高明吧;相反,人人都說有意義的東西,你能硬說它一文不值,這樣你看起來不都顯得高明嗎?
所以這一篇我說的都是廢話,哈哈。
作者
==========
作者首本小說《地球另一端》現已接受網購,每本連郵費港幣$75,歡迎inbox洽訂。亦請期待下一本小說《捉姦》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