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法定容積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法定容積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法定容積率產品中有1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5萬的網紅高嘉瑜,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台灣公設計價真正的問題之一,是法規允許可把根本不列入建築「容積率」的各種設施空間,分配灌入每戶住宅的擁有建坪去販售。 也就是說,同塊土地、同樣法定容積率,但如果不同建商規劃,結果公設比可以是「浮動的」,完全端看規劃的建商要「灌」多少而已,可以32%,也可以是36%。那麼,這樣「不列入容積率部分的設...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4的網紅台北市議員陳義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義洲質詢有關安康調度站社會住宅點出 1.租屋問題 2.法定容積率問題 3.交通問題 4.預算問題...
法定容積率 在 李婉鈺 Adrean Lee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01 11:04:10
今天照常的拜訪在地人的 #傷腦筋大小事,又是被問到這個問題,我決定好好來跟大家探討一下!🧐 #住三住二永不得翻身的法定容積率! 台北市住三土地,容積率225%,這是什麼概念?! 就學理上來說,容積率225%,是一坪土地、可蓋2.25坪的房子。 當把這樣的容積率、落實到都市更新,這意味著,坐落在第...
法定容積率 在 高嘉瑜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台灣公設計價真正的問題之一,是法規允許可把根本不列入建築「容積率」的各種設施空間,分配灌入每戶住宅的擁有建坪去販售。
也就是說,同塊土地、同樣法定容積率,但如果不同建商規劃,結果公設比可以是「浮動的」,完全端看規劃的建商要「灌」多少而已,可以32%,也可以是36%。那麼,這樣「不列入容積率部分的設施,依不同建商認定不同,可直接造成公設比完全不同」的公設計價法規,真的沒有問題嗎?
台北房價有多離譜?旅日地產專家嘆:東京蛋黃區每坪才62萬,而且是實坪!
https://www.storm.mg/article/3148394?mode=whole
法定容積率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年8月16日,拆除工程停擺的京華城。(張哲生 攝)
京華城爭容積失利 改拚1.5倍容獎容移
2020/7/30《聯合報》記者張世杰、胡瑞玲/台北報導
爭議多年的京華城法定容積率,已從392%提升至560%,但京華城又持續爭取至678%,遭行政法院駁回,北市都委會昨天(7/29)研議時,最終仍維持560%;京華城則表達未來將申請容積獎勵或移轉,爭取容積率達市府核准、但不超過法定的1.5倍,都委會對此表示尊重,不過相關容積率要符合公益性,且必須依法有據。換算下來,京華城改建後的容積率最高可達840%。
台北市副市長、都委會主席彭振聲表示,京華城目的是要容積,將來提出細部計畫變更,就有容積獎勵、面積獎勵、退縮獎勵等,容移也必須花錢,這是依法範圍可以給的,且仍須經過審議,要過五關斬六將。
京華城早期為唐榮鐵工廠土地,是工業區變成商業區的國內首例,並成功變身購物中心,京華城向市府力爭容積率,纏鬥7年,最後在市長柯文哲任內,將市府原主張的容積率392%,提升至560%,市值增近百億。
不過,京華城今(2020)年3月17日發函至市府,指依1991年的都市計畫版本,應保障「允建之樓地板面積不得低於原已申請執照的樓地板面積(即12萬284.39平方公尺)」,若以此樓地板面積換算,相當於容積率678%。
北市都委會昨天(7/29)研議時,北市都發局提到,京華城曾提訴願爭取,遭內政部駁回,隨後又提行政訴訟,今(2020)年7月也被台北高等行政法院駁回;現場不少委員認為,基於都市計畫恆定性,應回歸容積管制,維持560%。
到場的京華城代表則說,京華城未來將興建商辦大樓,盼市府理解京華城的委屈,給予樓地板面積的保障,並當場提出新方案,根據都市計畫法,申請容獎不超過法容1.2倍,若加上容移,整體不超過法容1.5倍。
最後,都委會主席彭振聲決議,京華城的容積率仍560%,至於京華城提出的新方案,「本委員會尊重」,相關容積率,要符合公益性、對價性,且必須依法有據。
法定容積率 在 經濟部工業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解決產業缺地,我們把房子變高了🙆♂!
#按讚 #留言 #抽疊疊樂
你知道嗎?
行政院去年12月核定「#工業區更新立體化發展方案」
可以將廠房變高😍
只要符合要件,最高可以獲得50%容積獎勵🙌
💡 申請容積獎勵項目包含:
✅ 新增投資15%
✅ 能源管理5%
✅ 繳納回饋金
✅ 捐贈產業空間30%
💡 其中能源管理可分為:
✅ 取得2%取得能源管理系統證書
✅ 3%屋頂設置太陽能板超過可設置範圍50%
💁♂ 舉例來說
有一基地1公頃,原法定容積率210%,原本只能蓋3層樓,只要符合申請條件,申請容積獎勵,可增加建坪3,176.25坪!
去年,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當時的經濟部部長)
特別走訪全台 14 個縣市,涵蓋 61 個產業園區
親自和企業說明 #工業區立體化方案
希望政府政策能夠真正接地氣
有效解決產業缺地的問題💪
本周我們將透過簡單的圖文介紹
讓大家可以明確的了解相關資訊
敬請期待😍
⚠注意:
都市計畫工業區👉增加的容積不得超過法定容積之50%
非都市計畫工業區👉以總容積率400%為上限
#活動辦法
1⃣請先在工業局臉書粉絲頁,按『讚』加入。
2⃣按讚本篇貼文,並在下方留言「解決產業缺地,我們把房子變高了」,即可符合抽獎資格。
3⃣我們將在活動結束後,從中抽出10位朋友,各可獲得有趣又好玩的「疊疊樂」一組。
#注意事項
🔹活動參加時間自即日(109/7/6)起至109/7/12 23:59止。
🔹得獎名單預計於109/7/17前公告於「經濟部工業局臉書粉絲專頁」。
🔹需同時完成所有參加步驟才能參加抽獎。
🔹獎品寄送地區僅限台灣、澎湖、金門、馬祖地區,主辦單位不處理郵寄獎品至海外地區之事宜。
🔹經濟部工業局保留以上活動修改之最終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