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沒有磅秤如何秤重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沒有磅秤如何秤重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沒有磅秤如何秤重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沒有磅秤如何秤重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944的網紅台灣主權和平獨立,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貪污的方法】 我在縣政府上班的第一個 project 就是幫垃圾處理場部門解決電腦系統問題. 通常美國人丟垃圾的方式是;家家戶戶有大垃圾桶,差不多一個禮拜一次,會把大垃圾桶推到自己的家前面,然後會有垃圾車來收垃圾. 垃圾車有一個很大的機械手,會把垃圾桶抓起來然後倒入垃圾車,這些垃圾...

沒有磅秤如何秤重 在 蘿菈|女性高效健康-荷爾蒙情緒 Gut Health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03 23:04:13

總是覺得餓?這樣做改變一切😋⁣ ⁣ ⁣ [實用 1 ] 如何知道妳的營養計畫步上正軌?⁣⁣⁣⁣⁣ ⁣⁣⁣⁣⁣ 承接昨日「不算卡、不秤重」二法寶 - 生理與行為上延伸7大方法,今天講第1大,邀請妳開始執行囉~⁣⁣ ⁣⁣⁣⁣⁣ ⁣⁣⁣ 多數的妳都知道睡好、調適壓力、吃營養和規律運動是讓妳朝向「看起來更優...

沒有磅秤如何秤重 在 蘿菈|女性高效健康-荷爾蒙情緒 Gut Health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03 23:04:13

[實用 1 ] 如何知道妳的營養計畫步上正軌?⁣⁣⁣⁣ ⁣⁣⁣⁣ 承接昨日「不算卡、不秤重」二法寶 - 生理與行為上延伸7大方法,今天講第1大,邀請妳開始執行囉~⁣⁣ ⁣⁣⁣⁣ ⁣⁣ 多數的妳都知道睡好、調適壓力、吃營養和規律運動是讓妳朝向「看起來更優」、「感覺好棒棒」的重要元素。妳真正需要的是「如...

  • 沒有磅秤如何秤重 在 台灣主權和平獨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9-23 20:57:00
    有 8 人按讚


    【貪污的方法】

    我在縣政府上班的第一個 project 就是幫垃圾處理場部門解決電腦系統問題.

    通常美國人丟垃圾的方式是;家家戶戶有大垃圾桶,差不多一個禮拜一次,會把大垃圾桶推到自己的家前面,然後會有垃圾車來收垃圾.
    垃圾車有一個很大的機械手,會把垃圾桶抓起來然後倒入垃圾車,這些垃圾車是私人公司經營的。
    然後垃圾車會開到縣政府的垃圾山去倒垃圾,我們的垃圾山入口都會有一個大磅秤,其實就是一個大鐵板,然後整台垃圾車會開上去秤重量,扣掉垃圾車自己本身的重量就是垃圾的重量,縣政府是根據垃圾的重量來收費的.
    開垃圾車的司機並不是在現場付費,因為那些垃圾車公司都有帳戶,每個月我們都會結算然後把帳單寄去那些垃圾車公司.
    (也有一些私人自己開小貨車去倒垃圾的,可能家裡有太多垃圾自己開小貨車去垃圾場倒垃圾的人,就會現場付現金,或是刷信用卡)

    我們的電腦系統必須每個月結算,然後寄帳單給垃圾車公司,我們每個月的收入差不多是300多萬到400多萬左右,我們屬於自己有收入來支付營運費用的部門.

    主管派我去解決那個負責管理垃圾場的部門的電腦系統的問題。
    ,當時他們已經將近三個月沒辦法寄帳單了。

    我開始分析他們的電腦系統,我訪問了那個部門裡面的人員,發現他們好幾個人根本對自己部門的流程不了解。 甚至許多記帳,會計的紀錄和計算都是自己做 Excel spreadsheets. 每個月的結算幾乎都是一半手工,一半電腦的方式結帳。
    我當時覺得奇怪,為什麼那些員工都沒有得到應有的員工訓練?
    似乎大家都不曉得如何使用他們現有的垃圾場記帳/結算的專用的系統。

    當我詢問其中一個員工,為什麼之前的人沒有教他如何做他的工作的時候,那個員工就詭異的笑一笑,然後就沒有說話。

    後來我又問了另外一個員工為什麼他也是好像也是剛剛新來的,而且沒有人教他如何使用電腦系統,他就告訴我之前的貪污事件。

    原來那個垃圾場管理部門,之前發生了貪污的事件,經過調查之後,整個部門有將近50個員工全部被遣散,現在的人是另一批進來的新員工,所以就發生了技術斷層的狀況。

    我花了不少的時間把整個現有流程調查清楚,寫了調查報告,再寫了電腦資訊流程建議書,我把軟體系統和會計系統升級和客制化之後,還撰寫了電腦系統使用說明書,經過系統測試和員工訓練,新版本的電腦系統上路,那個垃圾場管理部門終於又可以把每個月300多萬到400多萬左右的帳單寄出.

    事後那個部門的執行長還特別寫了感謝信給我 - “Thank you for bail us out of a mess!”
    其實在研究垃圾場的收費系統的時候,我考慮過很多使用者的情境模擬,我有想到過如果收的是現金,然後給予使用者有權力在電腦系統上注銷帳單,那麼理論上,收銀員可以利用這個系統漏洞貪污。

    當然這是屬於低層次的貪污方式,大概只能偷個幾百塊美金,當時我也有要求廠商修改系統, 讓使用者不能刪除任何紀錄,頂多只能mark 此單作廢。
    然而不論系統有多完善,一定都還有其他不同的方式可以貪污。

    其實每個國家的政府都有貪污的事件。
    不過我注意到美國的選舉,和台灣的選舉在宣傳的時候,
    有一個很大的不同:

    我從來沒有看過哪一個美國的候選人宣稱他很清廉。
    也從來沒有看過美國的哪個政黨批評另一個政黨貪污腐敗。

    也就是說; 貪污問題從來就不是美國人關心的政治議題。

    如果拿美國,台灣,和中國作比較:

    美國: 幾乎沒有人在討論貪污的問題。
    台灣: 兩大政黨互相說對方是貪污政黨。 選民對政治人物的評價包括了清廉程度。
    中國: 從來不承認自己有任何問題的共產黨,常常會公開宣示一定會努力打擊貪污的問題。

    美國政府裡當然有貪污入獄的案例,但是因為制度很完善,所以政府清廉的層度根本不是選民關心的問題。 我從來沒有看過美國有哪個文章在懷念那一個過去的政客很清廉,也從來沒有看過哪一個候選人的廣告宣稱自己很清廉。

    至於台灣,人民嚮往清廉的政黨或是政治人物,
    可以從一個地方很容易看到:
    『台灣人很喜歡“不愛錢”的政治人物。』

    例如某一個政治人物在小吃攤吃很便宜的食物就會上新聞,或是哪一個市長上班不坐黑頭車,卻搭公車上班就會上新聞。 這些都顯現出台灣剛脫離 “大官(貴族)統治人民的文化”,台灣人內心還嚮往著庶民,或是親民的大官。 尤其是如果一個人會說他看破生死,這更是一個優點,因為這是一種保證他不會貪污的宣示。 我從來沒有看過美國哪個候選人說他看破生死,美國的政治人物幾乎都在講政策,沒有人在描述自己的人格特質。

    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台灣剛脫離權威正在邁入民主的階段。

    至於中國,一個一黨專制的政府自己說要『打貪』,
    在一個沒有制衡,沒有監督的環境裡,一個貪污的政黨自己說會改過向善,這種話都能信的話,那麼也可以相信納粹黨都是好人了。

    不過像我上面描述的,收銀員可以利用電腦系統的漏洞,做貪污的事情,那是最低層次的貪污,比較高手段的貪污是政策的貪污。

    舉例來說,中國的沿海都市有了經濟的發展,收入是鄉村人民的很多倍,所以在中國有大量的鄉民遷移到沿海城市,但是在短時間內如果有太多的人移居到都市裡,就會造成社會系統無法支撐,例如高速公路沒辦法容納那麼多車,或是當地的工作機會沒有那麼多,也就是會造成動亂,所以在中國,從鄉村要搬到像是上海那樣的大都市,是需要許可證的。 而且這個許可證並不容易拿得到。
    (聽起來很像要移民美國,想要拿綠卡,要經歷繁瑣的手續,而且要等很多年才可能得到核准。 沒錯,就是那個概念!)

    所以偉大的中國政府,非常清廉的說,只要找一間民營的代辦公司,辦理手續就可以了。 不過政府指定了那一間代辦公司,只此一間!
    (當然那間代辦公司的老闆應該不是共產黨大官的親戚,請大家不要有過度的聯想)
    我在美國的大學認識了一個要好的中國朋友,他辦過遷入上海的手續,去找了代辦公司。 除了費用無敵貴以外,代辦公司還大小眼,如果你是大公司的員工費用就比較低,如果你只是沒什麼背景的張三或李四,就是一般費用,沒錯,一般費用就是無敵貴。

    什麼叫做大公司? 就是那些太子黨開的大公司。

    感受到中國的階級制度了嗎?

    我這個大學好朋友當然很生氣,他告訴我這就是合法的貪污。

    我在看台灣的政治議題的時候,發現許多人的觀念完全是用顏色在看事情。
    例如深綠的人覺得國民黨都在貪污。
    而深藍的人每天看TVB S,就覺得民進黨什麼都不做,就只會貪污。

    不過正如我上面說的,我從來沒有看過美國的民主黨,或是共和黨指責對方貪污。 因為貪污其實就像小偷一樣,是屬於個人的犯罪行為。 在先進的民主國家,其實並不存在哪一個政黨比較清廉這種概念。

    以前的國民黨,可以合法的做制度上的貪污,可以黨國不分,把納稅人的錢購買的公有財產直接併入國民黨的黨產。 這些錯綜複雜的“合法的貪污方式”, 一般民眾不懂. 但是像是“有人撿到皮箱裡有三百萬現金”, 這種小學生都聽得懂的故事,就是一個很容易拿來做宣傳,指責對方是貪污政黨的宣傳方式。

    我是一個系統分析師,我的專長是分析一個公司裡,或是政府部門裡的流程,然後設計新的,或是優化現有的SOP.
    有句話說:
    「美國遇到的是Bug,
    日本遇到的是結構性的Bug,
    台灣則是系統失靈,
    中國是系統崩潰。」

    其實在貪污的議題上,現狀還蠻符合上面這句話的。

    我們要關心的應該是: 如何修改現有的制度,避免將來的執政黨貪污。

    至於誰撿到皮箱裡有錢,還是哪個大官去窮人家裡睡,其實都不重要。

    本文分享連結在這裡喔: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2303744709938051&id=2215342485444941

  • 沒有磅秤如何秤重 在 營養師Stella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09-15 11:27:51
    有 210 人按讚

    [食物vs份量] 解碼「全穀雜糧類」食物_2.應用篇

      在前面的”解碼「全穀雜糧類」食物_基礎篇”文章中,我們認識了食物份量的觀念,並了解那些食物屬於主食類,及一些常見主食類食物一份的量。儘管如此,對初次接觸”份量”概念的人來說,可能會有點不知如何著手,畢竟並非每個人都對20公克的米、25公克的紅豆有概念,而實際上我們所接觸的食物是白飯不是生米,喝的是紅豆湯,不是直接吃生紅豆,所以今天要介紹的就是要教大家如何將之前所學的主食份量概念運用到平日生活中。

    ▍食物份量的生活運用~計算食物的熱量和營養
    一.如何計算食物份量~一般食物
      想要計算食物份量,首先你要先了解該食物多少公克為一份主食(即這個食物要多少的量可兌換一枚主食類代幣,來和其他主食類食物替換;註1),然後再將該食物的重量除以一份主食的重量,就可算出該食物的份量。然後估算出其三大營養素含量以及熱量。

      舉例,你想要知道住家附近麵包店的吐司熱量和三大營養素含量,拿出一片吐司秤重後量為60公克,60/30(因為吐司30公克為一份主食)=2,就可知道這片吐司=2分主食,含4公克蛋白質、30公克醣類,熱量為140大卡。因此,以後只要買這家店的吐司,一片就是兩份主食。

      對於瞭解周遭食物份量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考量買個小秤(坊間很多小電子秤,約兩百多元就買得到,要找那種最低刻度1公克的秤)。雖然秤重感覺有點麻煩,但鑒於大部分的人生活圈都相當固定,就是家裡、公司/學校,及一些常去的地方,所以其實常吃的食物就是那些,因此真正需要秤重的其實並沒有那麼多。

      當然,我們總有離開生活圈,到外地或去一些比較少去地方的場合,總有不方便隨身攜帶磅秤來秤食物重量的時候。所以我們可以在平日累積自己判斷食物份量的能力。例如當你秤完吐司、知道這片吐司為兩份主食後,你可以觀察一下所謂兩份主食的吐司大概多大片。一般我們會用隨手可取得的工具來協助我們判斷食物大小,例如手掌/拳頭大小、手指長度,或是吃飯時常見的碗和湯匙。所你可以用手來比看看,兩份主食的吐司大概有多大….有整個手掌大嗎,還是只有掌心大;它的厚度呢? 是小指的厚度,還是食指厚或拇指厚呢? 在觀察後,你會對兩份吐司大小有概念,如此一來,之後若吃到別家的吐司時,你就可以透過經驗比對,了解這片吐司到底應該比兩份主食多,還是少,還是差不多就是兩份主食。

      附圖是簡易食物代換表供大家使用參考,這個表格就是依照上述方法~秤重後再以較生活化的單位(碗、湯匙和手等)來說明一份的量大概是多少,以方便我們平日生活上的使用。例如,你可以看到表中白飯是1/4碗一份主食,所以就知道一碗白飯就是4份主食,也就是280大卡,以此類推。要留意的是表格中的碗是指家裡吃飯那種大同瓷器碗,而非外食那種大湯碗;一碗的量是指一碗平平,不是盛的尖尖高高的;是自然盛一碗飯的量,不是用力壓實填成一碗喔。另外,一碗粥指的都是稠稠的粥粒;一碗紅豆指的是一碗滿滿都是粒的紅豆。所以如果你吃的紅豆湯是半碗粒,半碗湯,那麼就算是半碗紅豆,而1/4碗紅豆為一主食,所以就算成2份主食,也就是裡面的紅豆有140大卡(這只有光算主食的量,紅豆湯還有糖的熱量要算)。

    (註1)於搜尋網路搜尋” 食物代換表”,即可查到一個可下載的PDF檔,裡面有包括主食類食物等六大類食物的常見食物份量資料。

    二.如何計算食物份量~包裝食物
      如果你買的是有提供食物熱量或份量的食物,例如便利商店、買場的包裝食物,或是一些有提供食物營養資訊餐廳的食物,透過外包裝袋上的重量與營養標示表,你也可估算出它的份量。
    1.用重量直接換算:例如某便利商店吐司一條為850公克,內有12片吐司,那麼你就可以知道一片吐司70.8公克,將70.8除以30(吐司一份主食的重量)即可算出一片為2.4份主食。

    2.用熱量直接換算:舉例若A吐司一片熱量為180大卡,那麼直接除以70(一份主食的熱量),你就可以算出這片吐司為2.6份主食。
    上述這種用算法只適合單一食物,例如純主食類(吐司、饅頭、蘇打餅乾等)或純肉類(烤雞肉、蛋、烤魚等),因為如果是複合食物的話,因為除了主食類原料外,還有肉類等其他食物材料,由於主食類和肉類的代換基準不同,所以不適合直接用主食的熱量相除來扣主食份量。

    ▍一天該吃多少份主食?
      一天該吃多少份主食端視你每日可攝取熱量,以及三大營養素的安排比例來換算。這些Stella已在之前文章介紹,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翻之前的文章來看。為了方便大家對一天所能吃的主食有點概念,在下面提供了國建署每日飲食指南手冊中,針對每日不同熱量需求者的主食類份量的攝取建議給大家參考:
    1200大卡,每天建議攝取6份主食
    1500大卡,每天建議攝取10份主食
    1800~2000大卡,每天建議攝取12份主食
    2200大卡,每天建議攝取14份主食
    2500~2700大卡,每天建議攝取16份主食

      一般女性和銀髮族每日可攝取熱量約在1600大卡左右,換句話說,大部分成年人一天可攝取的主食量為10~12份之間,因此對大部份人來說,一餐3/4~1碗飯是OK的。講到這裡,很多人可能會感到驚訝,因為自己可能沒有吃那麼多主食,怎麼還會胖呢。其實,現代人的醣類攝取問題並非來自飯、麵等正餐的主食吃太多,而是正餐以外的主食類加工食物,如餅乾、麵包、蛋糕吃太多,或含糖飲料喝太多。所以如果你是為了健康或減重而關心份量或主食類食物的話,建議妳聚焦在戒掉正餐以外的餅乾、零食、糕點,以及含糖飲料,而非不敢吃正餐的飯和麵喔^_^。

  • 沒有磅秤如何秤重 在 營養師Stella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9-14 08:00:00
    有 197 人按讚


    [食物vs份量] 解碼「全穀雜糧類」食物_2.應用篇

      在前面的”解碼「全穀雜糧類」食物_基礎篇”文章中,我們認識了食物份量的觀念,並了解那些食物屬於主食類,及一些常見主食類食物一份的量。儘管如此,對初次接觸”份量”概念的人來說,可能會有點不知如何著手,畢竟並非每個人都對20公克的米、25公克的紅豆有概念,而實際上我們所接觸的食物是白飯不是生米,喝的是紅豆湯,不是直接吃生紅豆,所以今天要介紹的就是要教大家如何將之前所學的主食份量概念運用到平日生活中。

    ▍食物份量的生活運用~計算食物的熱量和營養
    一.如何計算食物份量~一般食物
      想要計算食物份量,首先你要先了解該食物多少公克為一份主食(即這個食物要多少的量可兌換一枚主食類代幣,來和其他主食類食物替換;註1),然後再將該食物的重量除以一份主食的重量,就可算出該食物的份量。然後估算出其三大營養素含量以及熱量。

      舉例,你想要知道住家附近麵包店的吐司熱量和三大營養素含量,拿出一片吐司秤重後量為60公克,60/30(因為吐司30公克為一份主食)=2,就可知道這片吐司=2分主食,含4公克蛋白質、30公克醣類,熱量為140大卡。因此,以後只要買這家店的吐司,一片就是兩份主食。

      對於瞭解周遭食物份量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考量買個小秤(坊間很多小電子秤,約兩百多元就買得到,要找那種最低刻度1公克的秤)。雖然秤重感覺有點麻煩,但鑒於大部分的人生活圈都相當固定,就是家裡、公司/學校,及一些常去的地方,所以其實常吃的食物就是那些,因此真正需要秤重的其實並沒有那麼多。

      當然,我們總有離開生活圈,到外地或去一些比較少去地方的場合,總有不方便隨身攜帶磅秤來秤食物重量的時候。所以我們可以在平日累積自己判斷食物份量的能力。例如當你秤完吐司、知道這片吐司為兩份主食後,你可以觀察一下所謂兩份主食的吐司大概多大片。一般我們會用隨手可取得的工具來協助我們判斷食物大小,例如手掌/拳頭大小、手指長度,或是吃飯時常見的碗和湯匙。所你可以用手來比看看,兩份主食的吐司大概有多大….有整個手掌大嗎,還是只有掌心大;它的厚度呢? 是小指的厚度,還是食指厚或拇指厚呢? 在觀察後,你會對兩份吐司大小有概念,如此一來,之後若吃到別家的吐司時,你就可以透過經驗比對,了解這片吐司到底應該比兩份主食多,還是少,還是差不多就是兩份主食。

      附圖是簡易食物代換表供大家使用參考,這個表格就是依照上述方法~秤重後再以較生活化的單位(碗、湯匙和手等)來說明一份的量大概是多少,以方便我們平日生活上的使用。例如,你可以看到表中白飯是1/4碗一份主食,所以就知道一碗白飯就是4份主食,也就是280大卡,以此類推。要留意的是表格中的碗是指家裡吃飯那種大同瓷器碗,而非外食那種大湯碗;一碗的量是指一碗平平,不是盛的尖尖高高的;是自然盛一碗飯的量,不是用力壓實填成一碗喔。另外,一碗粥指的都是稠稠的粥粒;一碗紅豆指的是一碗滿滿都是粒的紅豆。所以如果你吃的紅豆湯是半碗粒,半碗湯,那麼就算是半碗紅豆,而1/4碗紅豆為一主食,所以就算成2份主食,也就是裡面的紅豆有140大卡(這只有光算主食的量,紅豆湯還有糖的熱量要算)。

    (註1)於搜尋網路搜尋” 食物代換表”,即可查到一個可下載的PDF檔,裡面有包括主食類食物等六大類食物的常見食物份量資料。

    二.如何計算食物份量~包裝食物
      如果你買的是有提供食物熱量或份量的食物,例如便利商店、買場的包裝食物,或是一些有提供食物營養資訊餐廳的食物,透過外包裝袋上的重量與營養標示表,你也可估算出它的份量。
    1.用重量直接換算:例如某便利商店吐司一條為850公克,內有12片吐司,那麼你就可以知道一片吐司70.8公克,將70.8除以30(吐司一份主食的重量)即可算出一片為2.4份主食。

    2.用熱量直接換算:舉例若A吐司一片熱量為180大卡,那麼直接除以70(一份主食的熱量),你就可以算出這片吐司為2.6份主食。
    上述這種用算法只適合單一食物,例如純主食類(吐司、饅頭、蘇打餅乾等)或純肉類(烤雞肉、蛋、烤魚等),因為如果是複合食物的話,因為除了主食類原料外,還有肉類等其他食物材料,由於主食類和肉類的代換基準不同,所以不適合直接用主食的熱量相除來扣主食份量。

    ▍一天該吃多少份主食?
      一天該吃多少份主食端視你每日可攝取熱量,以及三大營養素的安排比例來換算。這些Stella已在之前文章介紹,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翻之前的文章來看。為了方便大家對一天所能吃的主食有點概念,在下面提供了國建署每日飲食指南手冊中,針對每日不同熱量需求者的主食類份量的攝取建議給大家參考:
    1200大卡,每天建議攝取6份主食
    1500大卡,每天建議攝取10份主食
    1800~2000大卡,每天建議攝取12份主食
    2200大卡,每天建議攝取14份主食
    2500~2700大卡,每天建議攝取16份主食

      一般女性和銀髮族每日可攝取熱量約在1600大卡左右,換句話說,大部分成年人一天可攝取的主食量為10~12份之間,因此對大部份人來說,一餐3/4~1碗飯是OK的。講到這裡,很多人可能會感到驚訝,因為自己可能沒有吃那麼多主食,怎麼還會胖呢。其實,現代人的醣類攝取問題並非來自飯、麵等正餐的主食吃太多,而是正餐以外的主食類加工食物,如餅乾、麵包、蛋糕吃太多,或含糖飲料喝太多。所以如果你是為了健康或減重而關心份量或主食類食物的話,建議妳聚焦在戒掉正餐以外的餅乾、零食、糕點,以及含糖飲料,而非不敢吃正餐的飯和麵喔^_^。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