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每天深蹲幾下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每天深蹲幾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每天深蹲幾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每天深蹲幾下產品中有202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7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 PNN,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20下深蹲換免費車票🇷🇴 ⠀ 「做20下深蹲,就可以免費搭公車!」對著鏡頭、在人來人往的街道上深蹲,是克盧日納波卡(Cluj-Napoca)這幾天出現的新奇景象。克盧日納波卡是羅馬尼亞的第二大城,從8月底開始推行了「深蹲換免費車票」的活動,透過智慧公車站營造城市健康氛圍。 ⠀ 克盧日納波卡會推行...

 同時也有8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小王子Mile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澄清一下 小傑也很黏 有發摟我IG的都知道他每天都會跟我睡 他給摸 也很撒嬌 但就是不給抱 怪咖 Coco可以被抱著不動好長一段時間 所以才抱他 偶沒有偏心 麥擱靠北 最近只要有出現訓練畫面上衣幾乎都是穿A7的止滑衣 讓你在深蹲背槓及臥推時牢牢的黏住 最近有很多新款 來去逛逛! https://...

每天深蹲幾下 在 ?小王子Miles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7 13:38:55

Hook Grip Sessions Deadlift 240 x 1 Deadlift 200 x 1 Deadlift 230 x 3 Deadlift 205 4 x 4 (影片是最後一組) 9/4號 @j.deadlift 教我勾握 那天之後才有點開竅 . . . 這一個月來開始持續發一些訓...

每天深蹲幾下 在 丹妮婊姐星球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5 15:29:42

我很多朋友已經回歸健身房運動,但俗辣巴如我,還是沒回健身房運動,我已經關在家頂樓用視訊上課訓練一季以上,那摳阿巴如我來分享一下我居家運動必備的幾樣常見東西,居家訓練也能滿身大汗而且這些東西你家就有!(我到底有幾個巴結尾的稱號) 第一:門簾桿 哈哈哈哈啊哈很荒唐,但這東西就是可以暫時取代bar,配...

每天深蹲幾下 在 練健康|健身房|運動科學|肌力訓練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24 16:23:08

【打疫苗前後可以運動嗎?來動看看會怎麼樣~?】 近期ptt有人在討論「各位打完疫苗後都休息幾天才重訓呢?」每個人的的回答都不一樣,目前也沒有研究顯示可以或不可以運動,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台灣運動醫學學會怎麼建議吧!一起來看看! 【打疫苗為何會肌肉酸痛?】 因為疫苗誘發的免疫反應,導致產生的注射部位肌肉...

  • 每天深蹲幾下 在 公視新聞網 PN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30 17:55:54
    有 7,077 人按讚

    #20下深蹲換免費車票🇷🇴

    「做20下深蹲,就可以免費搭公車!」對著鏡頭、在人來人往的街道上深蹲,是克盧日納波卡(Cluj-Napoca)這幾天出現的新奇景象。克盧日納波卡是羅馬尼亞的第二大城,從8月底開始推行了「深蹲換免費車票」的活動,透過智慧公車站營造城市健康氛圍。

    克盧日納波卡會推行免費搭公車的活動,是因為當地正舉辦為期2週的運動嘉年華(Sports Festival)。政府在街道上擺設綠色智慧機器,並設有相機和螢幕,只要當地民眾在2分鐘內對著機器深蹲20下,就會獲得「健康車票」(health ticket),可免費搭乘一趟公車。同樣的活動在去年9月至12月就已展開,並獲得廣大迴響,根據《克盧日日報》報導,活動期間民眾共同累積了超過100萬次的深蹲、總計運動1900個小時,並贈送出超過5萬5千張公車票。

    根據《The Mayor.eu》網站,能探測深蹲活動的智慧公車站位於南備忘錄公車站(Memorandumului Sud)旁,並結合機器偵測人們膝蓋彎曲時的動作,若參加者沒有在時間限制內做完20下,機器就不會吐出車票。在克盧日納波卡,每搭乘一趟公車要花費2.5羅馬尼亞列伊(約新台幣16元),與台灣搭乘公車或捷運的價格相去不遠。由於次數不限,有意參加的民眾可以反覆做深蹲。

    深蹲換車票的活動會持續進行中,每天早上8時到晚上10時都會開放,網路上也可見許多參與深蹲活動的民眾,不論是穿著襯衫、洋裝、高跟鞋的都有,開心的拿著車票合影。

    在美國網路論壇《Reddit》上,短短2日內就有了超過500則留言的討論,網友對於運動換免費搭乘大眾運輸的活動感到新奇,有網友就留言「如果我住的地方也有這種活動,那我每年可以做4800次深蹲,省1200英鎊。讓我加入吧。」也有許多網友表示,能多運動當然是好事,但能免費獲得獎賞才是最誘人的。

    這項活動的發起也與「歐洲運動週」(European Week of Sport)有關,每年的9月23日至9月30日,會由一個歐洲城市作為運動週主辦方,並以各種形式推廣運動,宗旨是讓運動能夠輕鬆地進入人們的生活當中,成為每天例行事項。推廣對象不限年齡、也無關乎體適能的程度,今年的歐洲運動週主辦方為斯洛維尼亞的布萊德(Bled)。

    雖然今年的歐洲運動週受疫情影響延後舉行,但歐洲數個城市仍以自己的方式舉行相關活動。

    網頁版請進》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7145
    -
    圖片|取自Twitter
    編輯|楊令瑜
    -
    #羅馬尼亞 #克盧日納波卡 #深蹲20下 #免費搭公車 #歐洲運動週 #智慧公車站 #斯洛維尼亞 #健康車票
    -
    #psharp #新聞實驗室

  • 每天深蹲幾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30 07:39:15
    有 166 人按讚

    【內心的創傷,得被踩到才會發現】

    大約一兩個月前的某天晚上,輪到我做飯。蕃茄和傑克在客廳那邊的地板上玩,我在廚房覺得有點浮躁。等我把菜都燒好,東西都端到餐桌上,喊了「晚餐好了可以來吃」以後,逕自坐下來等。

    傑克跟蕃茄還在用樂高玩數學,嘰嘰喳喳講個沒完,等了一陣,覺得亂無趣一把的,我就自己吃了起來。

    吃沒幾口,一大一小一邊聊一邊往餐桌這邊過來,蕃茄很顯然還陷在話題裡,雖然坐下來了,但是腦袋轉個不停。

    「5+15是20吧?再問我一題!」
    「15+15呢?」
    「嗯⋯⋯等我一下唷!」

    蕃茄離開座位,到地板上拿了一把樂高回到餐桌,開始排來排去不知道在幹嘛,手肘動來動去,隨時有機會把碗或餐具掃到地上去。我皺起眉頭,把碗跟餐具都移動到遠處,覺得很煩。玩具根本就不應該拿到餐桌上的。

    「這樣是5+15⋯⋯這樣是5+17⋯⋯爸爸你看!」

    我沒好氣地出聲制止。

    「可以不要玩這些東西嗎?吃飯就專心吃。」

    蕃茄嘆了一口氣把樂高推到旁邊,終於拿起筷子夾了一片蘑菇,正要送到嘴裡,突然又放下來。

    「1+2+3+4+5也等於15嗎?」
    「對喔。」

    夾了東西準備吃,想到什麼要講就又停下來,傑克回應他之後,蕃茄就更開心,腦袋又繼續轉,回頭夾起剛剛的菜要吃,又放下來講新的數字⋯⋯。就這樣不斷循環不斷循環不斷循環,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越來越投入,我心裡的火也開始越燒越旺越燒越旺越燒越旺。

    莫名其妙這什麼吃飯的規矩,都坐下來十分鐘了連一口都沒吃,老是讓小孩養成這種習慣,邊摸邊玩邊吃是要吃到什麼時候?每隔一陣子就要來一次真的是煩死了!

    「55是1加到10嗎爸爸?」
    「可以專心吃飯嗎?」
    「爸爸,55是1加到十嗎?」

    我極度不爽地瞪著傑克,示意要他快點阻止這個小鬼繼續囉唆下去,沒想到傑克扒了兩口飯,說了「我想一下喔」,就站起來從旁邊拿了紙筆回來,要在餐桌上算給蕃茄看。

    「啪!」

    我的理智瞬間斷線,直接從傑克手上搶走紙筆,重重放在旁邊桌上。

    「你幹嘛啊!」
    「還好意思問我幹嘛???他就已經沒在吃了,你還拿紙筆來是什麼意思??再算下去是要吃到什麼時候????吃個飯可不可以專心一點不要在那邊東摸西摸搞一堆有的沒的????」

    我氣到大聲尖叫。傑克看著我好一陣子。

    「我是覺得你之前就開始在生氣了。」
    「有可能啊!我就累了你們還在那邊囉囉拉拉胡說八道,煩死人了!隨便你們啦,你們愛弄到幾點就弄到幾點,愛怎麼吃就怎麼吃,不要拖我在這裡!」

    小孩沒規矩就算了連大人都加進去胡鬧是怎樣?我把剩下的幾口飯「唰唰唰」一口氣全吞掉,摔下碗筷,頭也不回走進房間,關門。

    ***
    我個人認為,在理解「為什麼會造成創傷」之前,比這更重要的事情是「辨認出創傷反應」。所謂的「創傷反應」的意思是,這個人現在處在一個特別的狀態下,他的傷口被掀起來了,所以他整個人的思考跟反應都亂掉了,不能跟平時的狀態相比。

    類似當你左手臂上有一個傷口,結果朋友從旁邊走過來隔著袖子「啪」地一聲就拍下去,你只能「幹!!!!!!」,然後抱著手臂蹲下來好半天都說不出話來的狀態。

    當我們心裡的傷被碰到的時候,我們是會有類似的強烈反應的。但是這個反應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如果對於「創傷反應」的表現沒有概念,我們會誤以為「我/這個人的個性本來就這樣」。

    當我們把「創傷反應」誤認為「個性」的時候,我們就很容易認為「我好好的」,或者是「這個人好好的」,只是個性需要改一改而已。這樣的後果就是,我們一直以為被體罰或是被辱罵的孩子們都「好好長大了」。我們辨認不出來自己或者是周遭親友身上留下來的後遺症,所以摸不出怎麼跟彼此相處,也不知道該如何去溝通。

    這種情況下,我們也很容易認為「創傷」是那些受到虐待或是性侵的人才會有的遭遇,而錯失了讓我們療癒自己,或者是調整自己教養方式的機會。

    對我而言,「療癒」,還有「成為跟父母不一樣的家長」這兩件事情,是必須先從「清楚看見自己身上的傷痕」開始的。

    在《創傷的智慧》紀錄片的官方網站上,除了幾位專家的對談之外,Dr. Gabor Mate還提供了12段影片詳細談論「創傷」。在第一個單元《了解創傷》裡,他有幾段描述我覺得非常精彩。因為他是口述,有時語句會有些重複瑣碎,以下是我精簡過後的翻譯:

    『「創傷」這個詞彙來自於希臘文的「受傷」。所以創傷是一種傷害。如果你用傷害的譬喻來思考,一個傷口的自然特徵是什麼?也許你可以說,創傷有兩種特徵。一個是當傷口被劃開,還很燒灼的時候,他是非常敏感的。所以如果你去碰它或者是他被什麼碰到的話,是非常非常痛的。所以從這個概念去理解,創傷其實是一道還沒癒合的傷口。

    舉例來說,在現在這個當下,有人不理解你,你感受到心痛。其實,「有人不理解你」這件事本身其實沒什麼讓人痛苦的事。如果你能理解自己,「有人不理解你」就沒什麼大不了的。如果我現在對著你說匈牙利語,或者倒過來說,如果你現在對著我說芬蘭話,或者保加利亞語或阿拉伯文或希伯來文或俄文,我根本沒辦法理解你,對吧?但是這不會讓你覺得很心痛。你只會認為,喔這個人不會說這些語言。「有人不理解你」這件事本身不會讓人心痛。

    然而,在人生當中,有一個時期,不被了解是非常痛苦的。當你是一個幼小的孩子,你需要被理解,但是沒有發生,而這樣的狀況傷害了你。於是現在有人不理解你的時候,真正被碰觸到的是那個傷口。所以才會這麼的敏感。因為在你的心裡,有一個傷口,還有不被理解的恐懼。這就是我所謂的傷口的敏感性。你只是碰了一下然後就「唉唷」,痛死人了!但是我們感受到的這些痛苦,他們跟當下沒有關係。他們其實跟過去有關。而這裡真正的教導是,我們在當下感受到的痛苦,其實是來自過去的傷口。我們背負著這些創傷而他們被當下的事件碰觸到了,所以我們覺得很痛。接下來我會讓你看見,幾乎每次你在感到不舒服的時候,都跟當下的事件無關。這跟過去有關。跟你的創傷有關。

    所以第一件事,是他的敏感性。第二件事情是,他感覺很像是裂開來一樣。當我們身上有傷口的時候,會形成疤痕組織。疤痕組織負責保護傷口,他會用某些比較堅硬,比較厚實的組織來替換原本的組織,把傷口周圍的組織重新密合起來。這樣一來身體就可以繼續運作。但是疤痕組織的天然特性是什麼?他確實有保護作用,但是他同時也非常的堅硬。當你觸碰它的時候他非常不敏感,幾乎沒有什麼感覺,因為疤痕裡沒有神經末梢。同時它也毫無彈性。僵化。他是束縛性的。

    所以「創傷」既是一個未癒合的傷口,同時也是疤痕組織。這個部分讓我們過度敏感,過度反應,相對於當下的刺激來說。但是這個部分也同時很僵化、堅硬、遲鈍、讓我們毫無感覺,無法成長。疤痕組織無法繼續生長。疤痕組織不具有彈性。」

    我從Dr. Mate這一段的描述當中理解,就是因為「創傷」的保護性,會讓我們某部分的自己變得遲鈍和僵化,所以我們沒有辦法坐在沙發上捧著一杯熱咖啡,輕輕鬆鬆地回想自己的童年,用這樣的方法去摸索我們的心理是否有留下創傷,因為他已經被傷疤遮蓋住了,我們會自動跳過,覺得「很好啊都沒問題」。

    心理上的傷口,只有在被一腳踩上去的時候,我們才會發現原來這裡有一個很深的洞。

    也就是說,如果發生了某一件事,這個人,或是我們自己做出來的反應,激烈到不成比例的時候,就表示這很可能是一個「創傷反應」。我們會這麼激動,就是因為這是一個「幹!!!!!!」的時刻。

    聽起來好像很抽象,但是生活當中其實隨處有例子。

    我第一個想到的是幾年前一個很大的新聞,花蓮有一個檢察官,因為懷疑女兒在幼稚園被霸凌,帶著警察直接衝進女兒的學校。當時我對「創傷」還不是很理解,但是內心裡有一個強烈的直覺:「這個爸爸很有可能自己曾經被霸凌過。」因為他自己有過那樣的經歷,一想到女兒可能會遇到相同的事,他的情緒就完全失控了,淹沒自己的理智。

    另外就是在DCard或者批踢踢上,時不時會看到有人求助,說自從有了小孩之後,發現配偶原來脾氣非常容易失控,一些小事就對孩子大吼大叫。雖然事後都會表現得很懊悔,也知道自己不應該這樣,但是還是一直發生。

    以上的兩個例子,我都看到網路上許多強烈批評的留言,認為他們太誇張,這麼大的人了還不知道怎麼控制情緒,也不少人認為這種人就是應該要「放生」,讓們知道沒人有義務忍受他們這種爛脾氣,尤其他們還傷害小孩。

    我同意他們的反應過度,也同意他們的行為會傷害到孩子,但是我不同意任意下結論這些人是「不知道怎麼控制情緒」或是「判斷能力有問題」。他們有可能是因為心理的傷被踩到了,所以失控了,指責他們管理自我的能力,等於是在要求一個人被打到鼻梁的時候自我控制露出微笑一樣。

    同時,一個人的傷口會被碰到,是因為跟別人的距離很近。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沒有想要跟別人的內心靠近的時候,他內心的傷口是不會被掀開的。為什麼這些情緒很失控的人總是「欺負」身邊的人?或者為什麼我們有些雷總是只會被身邊的孩子或者配偶踩到?因為我們很想靠近他們。但是在接近的時候,就是會有傷口被撞到的風險。

    當我們理智斷線的時候,我們是否有能力可以看清,觸發我們的究竟是什麼?真的是我們以為的「我就是受不了孩子吃得桌面亂七八糟」、「我就是無法忍受小孩說話沒禮貌」、「先生/太太就是想要故意氣死我」嗎?

    ***
    回到開頭的故事吧。

    當天我氣呼呼地回到房間之後,心情依然極度惡劣。我確實覺得我的反應很大,但是想來想去也沒什麼頭緒,就以「應該就真的是太累了」作結,不再去鑽研什麼了。

    幾天之後,我跟傑克一起看完《創傷的智慧》記錄片,我一邊估狗Dr. Mate的個人經歷,一邊跟傑克聊天。

    「欸,剛剛電影裡不是說,有『成癮行為』的人都是因為心裡有一些痛苦需要轉移嗎?」
    「嗯嗯,是啊。」
    「這裡有一句Dr. Mate的話很有趣,他說『90%的人都有成癮問題,剩下10%的人是在欺騙自己。」
    「那不就全部的人都有了?」

    我想了想,坐直了身子問。

    「如果這句話是真的,你覺得你對什麼事情上癮?」
    「呃,我不是很確定。晚睡算嗎?我對晚睡上癮。」
    「好像是耶,你真的一直都很晚睡。」
    「那你呢?」
    「我喔,我覺得我好像對聊天上癮。」
    「有,我覺得有。你最近聊得滿誇張的。」

    我安靜下來,開始思考。我最近確實在網路上聊個不停,有的時候還會帶ipad進去廚房,邊聊邊煮飯。雖然我知道這樣很危險,也無法專心,可是,我就是沒有辦法停下來。如果這個真的是我的「上癮」,那我是在轉移什麼樣的痛苦呢?

    胸口突然一陣糾結,想起那天蕃茄滔滔不絕邊算數邊吃飯的那個晚上,我看著他跟傑克熱烈的互動,渾身不自在,內心的火焰越燒越烈的刺痛感。我以為我是因為蕃茄吃飯不專心所以被惹毛了,但是其實我是因為他們兩個人好熱絡,把我晾在一旁的情境,把我的創傷喚醒了。

    從小我在家裡就是比較笨的那個,因為我擅長的是沒有用的文科,就算我功課不錯也沒有用。弟弟從小就數學腦,高中還進數理資優班,腦袋跟爸爸一樣好。每次吃飯談到課業,我就只能坐在那裡埋頭吃自己的東西,聽爸媽不停稱讚弟弟,吃飽以後默默離開。

    現在我長大了,我不怕你們了!我不接受這樣的對待了!我可以摔碗筷不用忍耐了!!你們不敢再這樣對我了吧!!!

    當下的我根本沒有發現,眼前的人早就已經不是爸媽和弟弟,是傑克跟蕃茄,他們只是聊天聊得很開心,他們沒有不在乎我,也不是故意要忽略我。

    「創傷」就是像這樣隱藏在我們生活中的細節裡,難以察覺。必須要刻意往自己的內在探索,才能逐漸辨識出來。

    不過,只要記得Dr. Mate說過的:「幾乎每次你在感到不舒服的時候,都跟當下的事件無關。這跟過去有關。跟你的創傷有關。」用「驗證看看這句話是不是真的」的想法來讓盛怒下的自己停下來,觀察「現在的我到底在氣什麼」。就算沒有辦法當下就釐清,(我也一樣沒有辦法),都是在累積一個重要的線索,幫助我們一步一步摸清楚自己的內心。

    先說到這裡,下回再繼續分享!

    --
    歡迎到以下連結匿名留言:
    https://padlet.com/tomatogreenlife/5njdu44phvgf6rrn

  • 每天深蹲幾下 在 James Huang (黃政堯)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29 22:51:49
    有 82 人按讚

    教練,壁球的步法要怎麼練習?

    #不是就繞米字?
    然後1步2步3步4步…望著天?
    咳咳….是看著球、揮著拍就好了嗎?

    首先要瞭解壁球有哪些腳步;
    👇
    啟動步
    Drop Step落下步
    Split Step 開合
    Lunge Step弓箭跨步(向前)
    👇
    啟動發力後再去銜接不同方向的移位
    👇
    Crossover Steps交叉步
    Shuffle Steps側併步
    Hip Turn轉髖的腳步 (向前衝刺或向後)
    👇
    再轉換成擊球時的
    Lunge弓箭步
    Lateral Lunge側弓箭步
    Squat Landing深蹲步
    👇
    最後是退回T點的
    Back Track倒退步
    Cut-Step側移減速(從後場回T煞車的)
    腳尖受力的輕盈碎步

    這下明白了吧
    為什麼我會建議,在時間有限之下。

    ✅做步法而非跑步。

    #所以腳步不是跑米字?

    這只是基本觀念。

    但真實對打中,又有許多時候是
    「沒時間去繞外圍切入」

    平常如果只這樣練習,就產生許多落差。
    步法練習要100%自然沿用進比賽中才行。

    所以從T點到球-直線距離之下:
    ✅怎麼轉髖、轉肩膀來創造空間更是重要。

    #我拿反應訓練燈或繩梯去練習步法還不錯吧?

    重點不在工具本身
    而是:
    你打算要如何去做?
    做了之後能幫助你什麼?
    你在注意哪一支腳?
    你在注意哪邊去發力?
    你打算怎麼去減速才有效率?
    你的弓箭步後腳要不要收?

    ☑️你怎麼練習才是重點呀。

    #那教練有什麼簡單的建議嗎?

    ⚠️就來說說大部分較容易忽略的部分。

    ➡️你的「啟動」
    通常你追不到球,有很大部分是啟動沒做到。

    ➡️你的「轉髖」
    就是你的屁股。不要只想轉肩膀。
    你屁股不轉,限制了你轉肩膀的幅度。

    ➡️你的「退位」
    到位、打球是不夠的。還要瞭解怎麼退給對手,同時又在有利或能更快回中場的位置。

    ➡️你的「效率」
    要用左腳還右腳?要幾步?要怎麼切入?為什麼?很複雜嗎?練熟了跟跳舞一樣自然。

    #常常對手打出去之後都來不及啟動?

    順序就像是:
    👇
    記得嗎?
    眼睛看著或偷看美女….咳咳….
    我是說看球。
    👇
    想對手的情況「能回擊什麼球?」
    👇
    沒想到?
    (1)注意自己是否沒注意對手出手瞬間?
    (2)注意自己是不是忘記思考對手要打什麼?

    有想到?(卻還是跑不到)
    (1)注意自己是不是還來不及回T?
    (2)注意自己是不是回了T但位置不適合啟動?
    (例如太偏向左邊、或退後時重心太往後?)

    #怎樣能幫助自己在T點的啟動?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
    ➡️「放鬆」
    壓力、緊繃下是進不了Zone的。

    ➡️「掌握節奏」
    壁球比賽時快時慢,步法也絕對不是單一節奏。

    想像自己在台北街頭開車,怎樣才能有效率又省油?
    明白哪時加速超車,遇到紅燈快轉綠燈時不要急停,慢慢待速前行,綠燈後才快速啟動。

    而我在說的交通燈號
    「就是我經過T點時的節奏」

    #對方啟動爆發力很大呀
    對方是開大馬力跑車,我沒得比了?!

    雖然啟動爆發力很有優勢。
    但壁球不是單純百米衝刺競賽,
    在室內空間下;

    如何有效煞車再快速回T點有時候更重要。
    勝負往往反而是在這邊。

    Repeat Sprint 重複衝刺
    Change Direction Speed 換方向速度

    老話一句:
    ✅效率勝過蠻力

    #步法為什麼兩腳都要練習?

    因為沒有對錯,只有哪時候用哪一支腳才有效率。

    舉例來說:

    ➡️考量「延展度」
    有時候正手就是要用右腳才能救到球

    ➡️考量「穩定度」
    有時候就是要用左腳才能更穩定

    ➡️考量「回擊可能性」
    哪一支腳、幾步才能回多種球路才能騙對手

    ➡️考量每個人的「獨特性」
    最後才能設計出適合自己的腳步

    當然也不要忘記
    ➡️考量「更有效率的回T點」
    如何更有效率防守各種凌虐的攻擊球。

    而所謂的防守,不只是回一個防守球、爭取多少時間。

    ✅多有效率(省力)的方式回到解除對手壓迫的位置。

    甚至利用退位來技術性的「移位假動作」
    就算是防守卻也可以累積你對手的心理壓力。

    #有沒有給初學者腳步建議

    注意啟動,但放慢半秒在開跑。

    壁球老手一定有印象,
    剛開始打壁球的時候都跑太快,盲目的追著球跑。

    放慢一點,多觀察幾次,很多就來得及了。
    就算是老手了,還是能時時提醒自己這個原則。

    #這樣步法練習要注意的細節好多怎沿用比賽裡?

    步法的分配,是不能先預設的。
    不能在對手出手前就先想好

    你可以猜測對手接著要打什麼球路(直線、斜線、或者小球…等等)

    但是對手打出來的那一瞬間,你做出判斷後才能開始計算、分配。

    所以平常練習時,要多留意並嘗試熟悉。
    最後才能自然的沿用進比賽中。

    Work Smart
    但我沒有說壁球不暴力
    所以請也Work Hard 😉

    James.H
    Sep 29th 2021

    #教學文
    #AJ Squash Academy
    #Taiwan Squash

    ————————————

    我的訓練、我的教學。
    一直以來壁球佔據了我生活的大部分時間。

    今年卻不一樣,在台灣疫情爆發同時剛好我也當了父親的角色。

    在這邊容我工商一下:

    如果有人想找我學球,歡迎直接私訊詢問,
    不管程度如何,只要時間對的上,我都會盡量安排。

    學費上我不可能會打折,因為教學上也不會打折。
    明年2022年學費一定會漲價。

    雖然不敢說自己專業,但至少跟我打球一樣時時在更新、進修、進步。

    所以有多的時間也好,我也多陪陪自己小孩。

    但是舊生放心,我不會漲價。
    也謝謝你們看的起我,一路支持到現在🙏

    James

  • 每天深蹲幾下 在 小王子Miles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8-15 21:00:05

    澄清一下 小傑也很黏 有發摟我IG的都知道他每天都會跟我睡
    他給摸 也很撒嬌 但就是不給抱 怪咖
    Coco可以被抱著不動好長一段時間 所以才抱他
    偶沒有偏心 麥擱靠北


    最近只要有出現訓練畫面上衣幾乎都是穿A7的止滑衣
    讓你在深蹲背槓及臥推時牢牢的黏住
    最近有很多新款 來去逛逛!
    https://www.a7tw.com/
    結帳輸入折扣碼M66再幫你打折
    -

    TAIGER免運代碼『M66』
    https://www.taigersportswear.com/

    四食墨西哥巨餅 折扣碼『M66』
    https://www.40eatbetternotless.com/

    🍵最好喝的乳清、BCAA
    Creative Power👇95折扣碼『M66』
    https://www.creativepowernutrition.com/

    🐟藥師健生活折扣碼『M66』
    https://www.phargoods.com/

    A7 STRONGWEAR訓練止滑衣
    折扣碼『M66』
    https://www.a7tw.com/

    🎧Podcast 老貳保健室
    https://reurl.cc/Md6o5L

    神力大高玩 健力三項課表👇
    https://milesworkout.alphamy.vip/fitness-program43460463?affiliate_id=2764910

    臥推大力丸 單項臥推課表👇
    https://milesbenchpress.alphamy.vip/miles-bench-press-workout46076363?affiliate_id=2764910
    -


    Follow my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mileshuang1122/


    廠商合作邀約請伊媚兒📧
    kino40370@gmail.com

  • 每天深蹲幾下 在 A力地方媽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7-09 23:00:33

    #CarottesVichy #整理大小小孩料理 #Vichy甜味紅蘿蔔
    蘿蔔的“蔔”跟葡萄的“葡”兩個字只要放在一起,
    我就要瘋狂揉眼睛才認得出誰是誰...
    老身我最近眼睛耗損太嚴重了,
    買了很多紅蘿蔔,經常上桌,
    感受到家人嫌惡的眼光,
    甚至還出現了“人心惶惶”(皮膚變黃)的抗議,
    ”哩麥嘎我片“
    你們每個人,天天要吃上270g連吃幾天,
    才會黃黃的,現在黃,是你天然黃!(食指)
    紅蘿蔔,芒果、南瓜、木瓜、枸杞都會黃,
    就沒聽你吃甜甜的芒果說會吃到黃黃的!
    就算有也一陣子就代謝掉了,不用擔心!吃!

    紅蘿蔔這麼好的東西,
    被說得像鬼一樣,我實在於心不忍,
    請出這道:維琪奶奶蘿莉蔔,
    “Carottes Vichy”甜甜辣辣誘人的奶奶,
    記得曾經吃過這種奶香甜口味紅蘿蔔,
    自己做起來,奶油少放了很多,
    有時也沒有用氣泡水,加鮮奶油會更美味,
    但是家裡的鮮奶油
    都已經被三姑六婆包圍了(長黴),
    另外加了海鮮料,就這樣端上桌了,
    不用蟹我,吃就對了!

    紅蘿蔔的體味有沒有被氣泡水擊退呢?
    只能說,氣泡過的蘿莉還是打不過心魔,
    堅持度很高,對自己的喜好很有主見的孩子,
    長大了,一樣是堅持度很高的大孩子!

    但我真心喜歡這道菜!
    我真心愛紅蘿蔔PUI PUI!

    食譜:
    🥘維琪奶奶氣泡水甜味紅蘿蔔🥕🍭🐰
    🥕紅蘿蔔
    🥂無糖汽泡水
    🧈無鹽奶油
    🐮起司或鮮奶油
    🧄蒜頭與香菜
    🍬糖1大匙
    🌊鹽1小撮
    🌿巴西里適量
    🦀蟹肉可有可無
    ✏️✏️✏️✏️✏️✏️
    💡以上份量皆隨意
    💡汽泡水稍稍淹濕紅蘿蔔
    💡奶油稍微炒黃
    💡糖與奶看心情加很多
    💡鹽巴不要整自己
    --------------------------------------------------------------------------
    我是A力,運動是我的日常,廚房是我的療癒室,
    我曾經是個圓噸噸的地方媽媽,也在九彎十八拐的減脂路上迷過路,
    如果妳也在學習,我會很開心在這裡見到妳~
    這裡有我老公幫我記錄的生活,我也很歡迎妳到粉專上跟我聊天,
    生活是一場接力賽,我們一起陰溝裡賞星星!

    粉專:地方媽媽 健身筆記 Ellie
    https://www.facebook.com/ellielocalmom
    IG:local_mom_ellie
    https://www.instagram.com/local_mom_ellie

    攝影- 周琨瑾 火野攝影
    剪輯- 彭佳琳 A力地方媽媽
    音樂資訊-
    歌曲:鄉下的西瓜
    🎵Music provided by 브금대통령
    🎵Track : 시골 오두막 수박 - https://youtu.be/yvOSORTb7QE
    ▬▬▬▬▬▬▬▬▬▬▬▬▬▬▬▬▬▬▬▬▬▬▬▬▬▬▬▬▬
    歌曲:純色夏威夷
    🎵Music provided by 브금대통령
    🎵Track : Simple Hawaii - https://youtu.be/3_lPJ1COT38
    ▬▬▬▬▬▬▬▬▬▬▬▬▬▬▬▬▬▬▬▬▬▬▬▬▬▬▬▬▬
    電影片段【來了】中島哲也
    ▬▬▬▬▬▬▬▬▬▬▬▬▬▬▬▬▬▬▬▬▬▬▬▬▬▬▬▬▬

  • 每天深蹲幾下 在 游書庭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6-26 18:15:01

    努力不為了誰,只為了不與最好的自己失之交臂

    伏地挺身是我認為居家最棒的徒手胸肌訓練,
    還能練到三頭、肩前束跟其他上肢肌群 CP值超高
    這個樸實無華的伏地挺身 胸肌訓練影片
    裡面的菜單是20下伏地挺身+1分鐘休息 如此循環完成500下
    1分鐘的休息時間 可以喝水 滑手機 起來走走都行
    500下看似很多,但其實照著影片的節奏做,你也可以一天做幾百下
    做不完也沒關係,做多少算多少,總有一天你可以全程跟著做完!
    男人的胸一旦練起來了 氣勢不就來了!!
    (椅子越高難度越高,家裡有矮凳子也可以,只要有度差別就可以刺激不同角度的胸肌)

    防疫在家也不能怠惰,保持良好的運動習慣也是抗疫妙招
    加油,每天堅持做! 搭配著飲食控制降低體脂,就可以跟肚子說掰掰了!
    一起動起來吧! 以下運動總有一個適合你:
    瘦全身: https://youtu.be/7iC8LaBuU1E
    瘦肚子: https://youtu.be/IaLBhr7du2g
    瘦小腹: https://youtu.be/wv8nJDHA5mA
    腹肌訓練 進階: https://youtu.be/4CPNOjRJ4aU
    深蹲訓練 中階: https://youtu.be/ey5kDyvHXYI
    居家徒手胸肌訓練 進階: https://youtu.be/MZJoXGAGYDA
    10分鐘高強度居家運動 - 燃燒脂肪: https://youtu.be/7iC8LaBuU1E

    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chuckfunlife/
    IG: https://www.instagram.com/chuckmeo/?hl=zh-tw
    抖音: https://www.tiktok.com/@chuckmeo?source=h5_t

    商務合作請聯繫小菲 :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