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對基因檢測的印象,就是伊森·霍克、鄔瑪·舒曼、裘德·洛主演的科幻電影《千鈞一髮》!電影開頭,引用聖經:「上帝使之為曲的,人不能使之變直。」這句話很有意思。掌握了先天優勢,就能保障順遂的人生嗎?
-
在未來,有錢人能透過基因篩檢繁衍優秀的下一代,工作、社會地位,甚至談戀愛都要依據基因優秀與否來決定...
以前對基因檢測的印象,就是伊森·霍克、鄔瑪·舒曼、裘德·洛主演的科幻電影《千鈞一髮》!電影開頭,引用聖經:「上帝使之為曲的,人不能使之變直。」這句話很有意思。掌握了先天優勢,就能保障順遂的人生嗎?
-
在未來,有錢人能透過基因篩檢繁衍優秀的下一代,工作、社會地位,甚至談戀愛都要依據基因優秀與否來決定。文生天生帶有缺陷:弱視、情緒化及短暫壽命,被稱為「Invalid」(不合格者),他的夢想卻是上太空。
-
長大後的文森,只能當航太公司「Gattaca」的清潔工。為了達成心願,他通過黑市找到車禍癱瘓的「合格者」─傑洛,每當文森使用傑洛的「基因檢體」,機器除了出現「合格者」字樣,還會出現傑洛的照片,但從沒有人發現這兩人長相的差異。
-
身為菁英的傑洛原本對文森很不屑,認為他只是靠基因進入Gattaca。文森為了成為真正的菁英,不斷努力甚至放棄一切,只為完成上太空的夢想;傑洛卻在菁英社會的價值中,不斷想從壓力中逃跑,甚至自我了斷而癱瘓。這兩人的心境衝突、掙扎及轉變相當精彩。
-
現實世界或許有別於電影的殘酷未來, 生活還是充滿了各項挑戰。透過基因檢測能了解先天體質與疾病風險評估(非診斷、治療等),也能掌握身體的先天優勢。跟大家分享幾個蠻準的發現:
1. 疾病風險:呼吸系統跟消化系統的各項風險指標偏高。從小呼吸就很不順,鼻子過敏還有兒童氣喘,完全聞不到氣味也很影響專注力,後來去開刀才改善很多;消化的部分,相較於身邊的朋友每天早上都能排便,我真的不太健康,週期大概都是7天左右。
2. 身體特徵:傾向晚睡,喜歡喝葡萄酒、喝咖啡,資訊處理速度快,記憶力差。
-
GeneLife有提供七種不同的基因檢測套組,端看大家想深入了解哪些面向的基因密碼,完整的報告有非常多項目,也有最新推出的Generations探索起源基因檢測,可以知道自己的族群組成,就留讓大家自己探索囉!
-
即日起至10/31,優惠價 : $3,600 (原價$8,990)
購買連結 : https://lihi1.cc/jPCvx
專屬折扣碼 : CaicingGeneLife
-
#GeneLife基因樂活 #GeneLife #基因樂活 @genelife_tw
檢體有哪些 在 林靜儀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從土耳其回來超過三週了。最近大家正在中秋節的南北交流中,我想來把後疫情時代交通防疫經驗與觀念做個分享。
背景交代:
1. 土耳其在今年初開始接種中國科興疫苗,目前63%民眾至少接種完一劑,50%已完成二劑疫苗,有些已接種「第三劑」;所謂「第三劑」其實是發現科興疫苗無法抑制住疫情,緊急改接種BNT(老闆是土耳其裔);目前土耳其政府正在「鼓勵接種第四劑」😅。
2. 我抵達土耳其時,土耳其每日確診約一萬九千到二萬例;國會議員很豪爽的說「我們國會一半都感染過了,我也是。」我在拜會過程只有一對醫師夫妻(也曾全家感染)有在注意社交距離、消毒雙手。
3. 機場規定要戴口罩,公共場所也規定戴口罩,不過一般民眾尤其首都之外,口罩比較常在下巴;土耳其人有邀請別人一起搭車的習慣,因此拜會時很難跟土耳其在地官員保持距離;聚餐沒有隔板,因為很多餅類,傳統用餐時手會接觸食物。
4. 我自己在五月底前完成二劑AZ疫苗接種,出發前依規定做PCR檢測(還因班機調整問題做二次😭)。
平常在台灣,因為病人比較少需要脫下口罩開口,我在門診的防疫裝備僅眼鏡和口罩;但頻繁洗手或是使用消毒液。
要搭飛機前其實我爬了很多在社團的台灣人文章,看到各式各樣的防疫裝備;我自己因為 盾牌牙醫史書華 送了我 #可愛貓耳朵面罩 ,機會難得(?),再加上善心同事給我護目鏡🥽;隨身攜帶酒精噴瓶,乾洗手。這些就是我的搭機裝備。
我在來回飛機上(包括轉機)並沒有特別穿防護衣;僅好好戴好口罩(醫護專業,不戴好不習慣),護目鏡和面罩擇一使用。 覺得耳朵好辛苦😅。
我要提醒的重點就是:
👉 消毒你的雙手。沒有消毒乾淨前不要摸眼睛或鼻子或嘴巴。
飛行途中我照常飲食,也照常上廁所。
但是,飲食前必定消毒雙手,因為飲食必須拿下面罩,所以戴上護目鏡保護眼睛暴露在環境中;飲食過程中如果必須觸摸其他東西,包括 #按座椅調整鍵 #觸控螢幕 ,一定立刻以酒精消毒雙手,再繼續飲食。
飲食完畢,消毒雙手,戴上口罩。
其實空服員在疫情期間都非常辛苦,洗手間的清潔一定有維持;如果不放心的朋友,減少 #用手開門 的動作,改用肩膀或手肘,每一個人都會觸碰的門閂,碰觸之後立刻洗手或消毒雙手,使用洗手間之後,不要忘記在碰觸門閂和推門之後,用酒精消毒自己碰觸過的地方,保護自己之外 #也保護別人。
碰觸眼睛、鼻子和臉,常常是無意識的動作,這就是為什麼護目鏡或面罩很重要,因為在你睡著之後,再怎麼無意識,手也很難特別穿過口罩或眼罩或面罩去摸眼睛鼻子嘴巴。
必須擦嘴、摸眼睛、擤鼻涕(過敏人😭)之前都不要忘記消毒雙手。
在土耳其拜會過程很難不跟其他人接觸,尤其官式拜會很難不斷噴酒精或不與他人一起用餐,這時候,他人是否維持一定防疫措施,和你身體裡是否已有疫苗誘發的抗體,就非常重要。
👍 疫苗就是在防護裝備的縫隙與不足時,最後一個全面性的保護。
外科手術訓練的關係,醫療人員對於「乾淨」與「污染」的區別和敏銳度,已經幾乎是一種反射;所以保持哪些部分是「較無污染」區,和手碰到哪些是「可能感染處」,會有一定程度的行為制約;譬如我常常提到 #開門 #按電梯 #摸櫃檯桌面 這些行為,常常是大家無意識但是其實是「病毒污染」風險的行為。
入境台灣之後的隔離政策非常嚴格,但是這就是保護家人朋友與社會,在目前可以做的措施;即使我知道我自己打過疫苗,行動上依然必須小心再小心,但是沒有人能夠完全確定自己是否「完全沒問題」。
返台前3日內PCR,抵台後在機場的唾液檢體PCR,防疫計程車和防疫旅館的嚴密防疫措施,隔離第9天的快篩,隔離第12天的PCR,以及隔離期間和自主健康管理時期的每日體溫監測、簡訊回覆,這就是台灣防疫的紮實與努力。結束自主健康管理前我自己又做了一次快篩,14天隔離與二週內總共4次的檢查加上已完成二劑疫苗,學理上有非常強的證據顯示這是非常有用的防疫措施;自主快篩這次其實只是想要再證明一次,防堵這個病毒的方式,台灣的策略是正確的。
✅ 打疫苗,勤洗手,戴口罩;後疫情時代的生活與交流,我覺得準則一直沒變。
檢體有哪些 在 蔡依橙的閱讀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看 meta-analysis 的論文,想學著寫,卻不知道重點在哪裡?
⠀⠀
▪️一篇 meta-analysis,最重要的數值是哪些,內行人在意什麼,怎麼算出這些數據?
⠀⠀
▪️搜尋文獻時,如何最有效率,完成以發表為導向的評估?
⠀⠀
▪️如何用自己的電腦,畫出漂亮的 meta-analysis 圖表?
⠀⠀
面向新手、協助起步的高品質工作坊,讓你的能力拼圖,加上重要的一大塊!
⠀⠀
⠀⠀
【⚠️ 報名倒數】 即將額滿,名額僅剩「個位數」!
⠀⠀
因應防疫規定室內降載,名額有限,機會難得,想要盡快學術起步,來就對了!
⠀⠀
🔹最新活動|8/22(日)統合分析工作坊
🔹報名倒數|https://meta-analysis.innovarad.tw/event/
⠀⠀
⠀⠀
🔔 年輕研究者的起步首選
⠀⠀
對於沒有資源的年輕研究者來說,meta-analysis 是起步的好領域。
⠀⠀
☑ 不需跑 IRB
☑ 不需花錢請助理蒐集檢體
☑ 不需要砸錢一次一次的進入加值中心
☑ 適合資源缺乏又需要單兵作戰的醫療相關人員
☑ 只要能組成研究團隊,還可擁有飛快的發表速度。
⠀⠀
🎊【年度回顧】新思惟研究課程之友,2020 年共 689 篇論文發表!
🎊 2021 年 7 月新思惟校友總計 75 篇發表,其中 7 位是首篇論文發表!
⠀⠀
⠀⠀
▒ 這門課可以學什麼
⠀⠀
✓ Meta-analysis 研究規劃技巧:以指定論文為例
✓ 拆解論文架構:照這樣做,最容易。
✓ 那些重要的專有名詞:Meta-analysis 重要數值
✓ 互動實作時間:完成一套 Meta-analysis 圖表
✓ 我是怎麼搜尋文獻的:以發表為導向
✓ Meta-analysis 圖表優化重點
✓ 給初學者的起步建議:減少卡關,邁向成功。
⠀⠀
⠀⠀
🚩 現在投資自己,未來 PubMed 有你!
https://meta-analysis.innovarad.tw/event/
檢體有哪些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看 meta-analysis 的論文,想學著寫,卻不知道重點在哪裡?
⠀⠀
▪️一篇 meta-analysis,最重要的數值是哪些,內行人在意什麼,怎麼算出這些數據?
⠀⠀
▪️搜尋文獻時,如何最有效率,完成以發表為導向的評估?
⠀⠀
▪️如何用自己的電腦,畫出漂亮的 meta-analysis 圖表?
⠀⠀
面向新手、協助起步的高品質工作坊,讓你的能力拼圖,加上重要的一大塊!
⠀⠀
⠀⠀
【⚠️ 報名倒數】 即將額滿,名額僅剩「個位數」!
⠀⠀
因應防疫規定室內降載,名額有限,機會難得,想要盡快學術起步,來就對了!
⠀⠀
🔹最新活動|8/22(日)統合分析工作坊
🔹報名倒數|https://meta-analysis.innovarad.tw/event/
⠀⠀
⠀⠀
🔔 年輕研究者的起步首選
⠀⠀
對於沒有資源的年輕研究者來說,meta-analysis 是起步的好領域。
⠀⠀
☑ 不需跑 IRB
☑ 不需花錢請助理蒐集檢體
☑ 不需要砸錢一次一次的進入加值中心
☑ 適合資源缺乏又需要單兵作戰的醫療相關人員
☑ 只要能組成研究團隊,還可擁有飛快的發表速度。
⠀⠀
🎊【年度回顧】新思惟研究課程之友,2020 年共 689 篇論文發表!
🎊 2021 年 7 月新思惟校友總計 75 篇發表,其中 7 位是首篇論文發表!
⠀⠀
⠀⠀
▒ 這門課可以學什麼
⠀⠀
✓ Meta-analysis 研究規劃技巧:以指定論文為例
✓ 拆解論文架構:照這樣做,最容易。
✓ 那些重要的專有名詞:Meta-analysis 重要數值
✓ 互動實作時間:完成一套 Meta-analysis 圖表
✓ 我是怎麼搜尋文獻的:以發表為導向
✓ Meta-analysis 圖表優化重點
✓ 給初學者的起步建議:減少卡關,邁向成功。
⠀⠀
⠀⠀
🚩 現在投資自己,未來 PubMed 有你!
https://meta-analysis.innovarad.tw/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