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普通話轉閩南語發音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普通話轉閩南語發音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普通話轉閩南語發音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普通話轉閩南語發音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百工裡的人類學家,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如同英語與美語有同的基礎,但發音、詞彙乃至於文法都有差異一樣,台灣的「國語」、中國的「普通話」,或是其他東南亞地區的「華語」也有類似的差別。雖然可以溝通,但一聽往往就知道這個人是哪裡來的? 這篇來【泛科學】上轉載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的文章介紹了中研院語言學研究所蕭素英副研究員對於「台灣國語」的...

  • 普通話轉閩南語發音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0-08 16:59:58
    有 76 人按讚

    如同英語與美語有同的基礎,但發音、詞彙乃至於文法都有差異一樣,台灣的「國語」、中國的「普通話」,或是其他東南亞地區的「華語」也有類似的差別。雖然可以溝通,但一聽往往就知道這個人是哪裡來的?

    這篇來【泛科學】上轉載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的文章介紹了中研院語言學研究所蕭素英副研究員對於「台灣國語」的研究,讓我們更加清楚知道台灣華文漢語的特色,也暸解這些語法的來源有哪些?
    -----------------------------
    首先來看看「行」,上古漢語這個字有「行走」、「道路」等具體意象,也已經出現「德行」、「排行」的抽象意義。

    到了現代國語,行走的意思被「走」這個字取代了,只有少數用詞(例如行人)仍保留。但是,國語從移動這個意涵擴充更多用詞:運行、流行,還多了「可以」的意思(你行嗎)。

    「行」的「行走」意義在國語裡消失不見,卻保留於閩南語,而且延伸出「接觸、交往」之意。這種抽象用法非常生動,想像一下兩人常常行走,走著走著距離自然就拉近,所以當我們說兩個人「行鬥陣」(kiânn tàu-tīn),字面上乍看像「走在一起」,其實真正的意思是:他們正在交往,戀愛 ing!

    「走」,在金文中是一個奔跑的人形,本義為「疾行、奔跑」,例如走馬看花、敗走樊城。但是到了國語,除了走馬看花、奔走保有原義,大部分都被「跑」這個字所取代。「走」,基本上就只是步行、走路。

    不過閩南語的「走」依然很復古!鮮明保留了「疾行、奔跑」的金文本意,例如「好膽莫走」(Hó-tánn mài tsáu)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92499

  • 普通話轉閩南語發音 在 王炳忠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0-06 02:00:12
    有 1,585 人按讚

    睡前刷手機看到這段影片,心想最近我又沒去刺激柏惟兄,怎麼他又氣到滿臉通紅?點進去看完全片,國軍戰力是否零分我不知道,但他這個所謂“台派”戰將的戰力,真的低到讓我有些訝異!

    一開始他就假模假怪,刻意要用“台語”閩南話質詢,結果碰上了“大鵬部長”馮世寬,直接高喊“反共抗俄”,又回他不認同陳廷寵就“不聽不信不傳”、“退輔會又不能要人家一定得講什麼話”,一下子搞得陳柏惟秀演不下去,最後“台語”也不講了,氣到通通改回講國語了。

    更要命的是這段片被我這個研究閩南語多年的人看見,才發現陳柏惟根本平常慣用的是國語,至少可以判定他並非習慣在日常生活中用“台語”論政之人。比如2:35處他被馮世寬打太極後一時情急,“背景”一詞的“台語”發音明顯跑調,還有更明顯的2:39處他發“研究”一詞時,“研”的咬字發成“緣”的ian音,但其實"研"應該是gian (這個g是濁音,舌尖要往口腔上壁頂)。

    這個一般人不會察覺的濁音字,正是我平常辨認一個人究竟是不是真正以“台語”作為母語的重要標準。像“我”(gua)多數人會念成wua,“宜”(gi)多數人會念成i,都是不會發濁音。這個濁音在日語中也有,就是保留了中國上古漢語的音,足見作為閩南語的一種地方分支的所謂“台語”,其實是比現在國語“普通話”更“中國”的語言。

    柏惟兄因為講“台語”有草根耍痞的“氣口”,不懂的人就以為這叫“輪轉”,其實日據時代台灣文人講“台語”也是斯文高雅,並不是草根“氣口”就叫“台語輪轉”,重點還是要聽他的咬字和音調是否準確。寫了那麼多,大家可能不一定聽得懂,改天有空再來拍片示範一下,順便教大家一些閩南語俗諺,傳承真正忠孝節義的台灣鄉土文化吧!

  • 普通話轉閩南語發音 在 賈文青德仔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5-08 16:27:56
    有 438 人按讚

    前幾週,國民黨平地原住民立委廖國棟質詢經濟部長沈榮津時,引發了「國語」與「台語」之間的爭議,讓我想起以前看過,朋友轉貼的這張圖。

    二十幾歲的時候,有一回我帶大學辯論社的學弟妹到福州去參加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兩岸的辯士們相處很融洽,某天早上相約一起去吃早餐,現場除了台灣的幾所大學外,還有廈門大學、福州大學、以及忘了是福建師範大學還是閩南師範大學的辯士們。

    在大家聊天正熱絡的時候,有幾位台灣的同學互相用台語交談了起來,內容是對於人在現場對岸同學的評論。
    我當時整個嚇翻,冷汗直流,趕忙制止他們,還好對岸同學們不怎麼介意,大家還聊起台語與現在福建閩南語的異同處。

    我一直在想,「台語」為什麼叫「台語」呢?最常聽到的說法是,閩南語在台灣經過幾百年的演化,產生了許多在地化的特徵,因此不再是閩南語,已經是一種新的語言了。
    我也覺得現在的「台語」與當初的閩南語已經相當不同了,像是繼受自日語的許多內容便是因為台灣的歷史進程而獨有的。至於有沒有不同到可以被視為是一種新的語言,這個屬於語言學範疇,我不懂,留給專業判斷就好。

    我感到疑惑的是,為什麼當閩南語在台灣在地化之後,它的新名字是「台語」?台灣現在使用的「國語」與對岸所使用的「普通話」,經過70年的分隔演化,無論是用語、發音等,也已經相當不同。那麼,再過幾百年,如果它們更不同了,會不會有一天,現在的「國語」到時候也可以改名叫「台語」了呢?

    除了各種原住民語言之外,「國語」、「閩南語」、「客語」在台灣都是演化中的外來語,我不覺得任何一種語言有資格主張自己才能成為代表台灣的語言。尤其在經歷過國語霸權的歷史之後,我們必須要更小心。
    所以,我很反對「台灣人就應該要會講台語」這種論述,應該要推動的是每一種母語文化的保存,無論你的母語是原住民語、客語,甚至印尼語或越南語,當然也包括「台語」與「國語」。

    我聽過不只一位原住民朋友向我抱怨,他們被質疑過為什麼不會講台語。還有位能操一口標準國語的沖繩原住民朋友,說他來台灣跟政府單位開會的時候被笑,官員們揶揄他來台灣做生意怎麼可以不會講台語。

    我對台語並沒有負面印象,相反的,也相當憂心年輕一輩的閩南移民後代已經不會講母語的危機,並支持台語文化的復育與發展。
    但是,我們必須要知道,任何一種語言的復興,其目的都不該是為了在台灣社會或文化上取得甚麼主導地位與主體性。生活在這座命運多舛的小島上,多元包容的移民文化,才正該是我們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