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新文化運動的影響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新文化運動的影響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新文化運動的影響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977的網紅蕭曉玲,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有網友提出史觀跟史實的差別,並要我詳細說明,我的回答如下: 基本上,台灣的歷史教育都多少參有一些史觀的成分,或者說,以後世的角度去看過去的事本身就不可能免除一些主觀,但盡量忠於事實是教育的原則。「日治時期台灣受到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影響」這句話本身即不符合史實,真要說的話應是「當時的中國和台灣都受...
新文化運動的影響 在 明周文化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5-10 15:43:35
【#至理明言】102年前的今天,1919年5月4日,五四愛國運動在北京爆發,受青年學生推動,知識分子、商人、農工都有廣泛參與。其時,以1915年《新青年》創刊為標誌的新文化運動,已啟動數年,可視為思想上的鋪墊。兩場運動相輔相成,發展成「五四新文化運動」,對近代中國各領域影響深遠。 中國現代文學名家...
新文化運動的影響 在 傑哥 |只要有人聽就好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2-03 10:20:07
【從 2020 到 2021,那些仍然要做的事。】 不管是匍匐、還是跪著 ... 我們終究是走過了 2020,大家應該都會覺得「2020 真的是太過特別、也太過黑暗的一年」,但其實從我個人的工作和生活來說,只是讓我必須往「原本就該走的方向」加速前進。2020 到 2021,沒有什麼全新的目標,就是...
新文化運動的影響 在 呂名堯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4-04 14:28:29
✅《百年催生》 結束了,這趟驚奇時空之旅,八月聯繫,九月確定,然後開始南下北上的日子,(結果只有第一天台南我狂買白糖粿,後來都沒機會吃到),還記得第一天踏進台南生活美學館,心情七上八下,想用最快速的時間摸熟這個團隊的工作方式(到後來變成破壞with JJ),在工作的過程中,一直有一種在學校做戲的感...
新文化運動的影響 在 蕭曉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有網友提出史觀跟史實的差別,並要我詳細說明,我的回答如下:
基本上,台灣的歷史教育都多少參有一些史觀的成分,或者說,以後世的角度去看過去的事本身就不可能免除一些主觀,但盡量忠於事實是教育的原則。「日治時期台灣受到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影響」這句話本身即不符合史實,真要說的話應是「當時的中國和台灣都受到國際潮流影響」
又,「明鄭」一詞是民族主義之下的產物,當時的人沒有這般稱呼。在鄭成功死後,鄭經馬上就把國號訂為「東寧」,將天興、萬年兩縣升格為州,在在說明其政權已是獨立國家,而其與英國的外交文書中,鄭經的稱呼是堂而皇之的「東寧國主」、「King Of Tyawan」,此舉更是證明東寧是獨立自主的國家。
還有,使用「光復」一詞,這是極度的中國民族主義在作祟。如果就中華民國的邏輯來看當然合情又合理:馬關割讓、日本戰敗、歸還台灣,這是許多人耳熟能詳的故事;但這個版本的說法事實上有它的問題存在,因為它本身就是史觀編寫而成的故事,首先,歸還台灣,日本是否真的指名台灣要歸還給誰?沒有,日本只是向盟軍無條件投降,但沒有說是要「歸還」,更沒有說要還給「誰」;所謂的開羅宣言,也不是條約,而是新聞稿,因此毫無效力可言,而這也是「台灣地位未定論」的由來,請注意這是事實,不是史觀。另外,「歸還」?給誰?中國嗎?好像不見得吧,滿清帝國是否為中國,國際史學家還在論辯呢。
其實會刻意強調「明鄭」、「光復」兩個詞的,也不是只有馬政府,最早把鄭成功拱上民族英雄這個大位的,是19世紀末的滿清政府,為了要鞏固對台灣的統治,以及對抗西方列強,而做的政治宣傳;另一個喜歡如此作為的,是二戰後的中華民國政府,目的也是合理化對台灣的統治,做為其正當性的基礎。以上兩者皆是為了政治目的,罔顧史實,不擇手段的作為,難道21世紀的台灣還要重蹈覆轍嗎?